众合民法
A. 法考培训机构哪家好呢
法考培训机构分好几种,至于哪家比较好,建议从这几个方面考察
最推荐的一种:有条内件的同容学亲自去中鹏教育校区考察了解
推荐理由:
要选就选择大公司,不要选择几个人临时拼凑的小机构,没有保障。
从业时间,这一点说明了是否专业性。
经济实力,这一点是保障。
授课环境,这一点直接影响学习效果。
是否有专业的师资团队和研发团队。
B. 谁有2011众合李建伟民法系统强化班的音频和讲义 上下的,很急 ,邮箱 [email protected]
发到你邮箱里了
C. 为什么你说你众合的书只看民法60讲 你是怎么备考的,真心请教。。。
说来惭愧,是因为太懒时间不够所以只看了民法60讲。看一遍民法还是很有意义的,可以对民版法有个系统的认权识。其他的比如商经宪法法理我也尝试看一下,不过觉得看了记不住,也不系统,最后放弃了,所以不推荐看。
其次呢,到后来听录音的时候发现,像商经宪法法理,老师会给你一个很好的思路去理解和记忆的,不用太担心。而且这些主要是考记忆性的东西,提前看了我个人觉得可能会记乱。民法呢,因为要考的东西很多而且偏向理论,一般听录音老师不会把所有内容都讲完整,还是要自己打个基础。不过到后来还是觉得基础不扎实,就又看了一遍钟秀勇的讲义(这个真心推荐,很不错)。
至于刑法,因为自觉当年学得还不错而且时间不够,所以我就不看了。刑法推荐听刘凤科的录音,虽然很多,但是他讲得很完整很详细。
D. 做民法测试题时有几道题做错了,跪求答案以及解析。。(众合专题讲座预习版的民法测试题,木有解析啊怨念
哈哈,哥们帮你,分给我留着,等我打字
1,土地使用权是不是物权呐,是不是要掏钱买专呀,如果属回答是是,那么当然是一个买卖合同啦,至于主体,你要知道,国家机关是可以作为民事活动主体的。
至于A是不是侵权,你要看因果关系呀,而且侵权行为与结果之间必须是直接的因果关系,A的因果关系转了好几弯了。
2,A导致继承的开始呀,B是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啊,C是不当得利呀,D是社会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常态,属人情世故,民法不管
3,A错就错在这压根就不是一个附条件的民事行为呀,附条件的民事行为针对民事效果而言的,条件导致的效果就是有效或者无效,你看看甲乙的确认书,有没有不还钱的意思?没有吧,只是如何还钱的意思嘛。
4,可产生意思表示效力的默示行为仅存在于两种情形下:一是法律明确规定,二是双方事先约定,请你看看D还是个要约呢,没承诺他连个合意都不算,谈得上属于第二种情形吗
5,登记主义是普遍采用的,小学生有这常识不算错,大学生再不具体分析就不对了。这个考的是法条“当事人约定以办理登记备案手续为商品房预售合同生效条件的,从其约定,但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的除外。”
E. 2011众合民法 2011众和司考班的民法从开始到结束讲课的顺序是怎样的,都是哪些老师讲的
2010年有众和专题讲座 和60讲 2011的貌似木有 大体相同
F. 众合的李军讲民法好吗
个人觉得不怎么样,今年民法一是李建伟讲的,民法二就是他讲的,本来单单一个老师是听不出来的,但是两个放在一起就发现的确差了很多。。李军的听着感觉混乱,不是很容易懂
G. 考律师证难不难啊
很难考!本来通过率就不高,这几年不好就业,本科疯狂扩招,无形间加大了司考的难度!
众所周知,司法考试被称为“天下第一考”,很难用言语来形容这几年的律师资格证书很好。这是考生关注的话题。通过了解,司法考试的平均通过率不到10%,相当于CPA考试的通过率。
为司法考试的报考条件,考生只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并选举和选举的力量,但也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本科以上学历,主修高等学校的法律或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只要你达到这些要求将准备报名参加报考。只要你通过司法考试,你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你可以在律师事务所学习一年以上,获得律师执业证书。
虽然很难考,单位了有个好前途,咬着牙都要坚持下去啊!
H. 2013众合民法60讲法院版和基础班有什么区别,哪个好
我也在疑惑这个问题,不过刚刚查过一下,分享给你
【基础版】安排在每年的秋季(专11月)出版,读者群定属位于:一是民法基础相对薄弱、需要提前开始复习民法的司考考生;二是已经进入司法实务工作的人员,将本书作为进一步系统学习民法基本理论知识的读物。[基础版]的基本定位并未改变,还是主要面对司考考生而编著的。
* 【应试版】安排在每年的春季(3月)出版, 读者群精准的定位于当年参加司法考试且民法基础相对较好的考生读者。
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版本,也可以全都选择。建议秋冬季节先拿[基础版]打牢基础,让民法先走一步;春季的时候再拿[应试版]轻装上阵,直击司考命题重点。
所以我觉得,现在的话就买应试版的吧~我也准备买应试版的咯
I. 众合天下的民事调解员在债事咨询服务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众合天下的民事调解员在债事咨询服务过程中,确定债权、债务的真实性;调解债权人、债务人关系达成和平化解;确保解债服务工作规范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