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法国刑法典

法国刑法典

发布时间: 2020-12-25 18:02:02

⑴ 犯罪的形式概念与实质概念的区别,如何区分

犯罪的形式概念来是指从犯罪的源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是触犯刑律、具有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例如1810年《法国刑法典》第1条规定:“法律以违警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违警罪;法律以惩治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轻罪;法律以身体刑所处罚之犯罪,称为重罪.”这就是犯罪的形式概念的立法例.
犯罪的实质概念是从犯罪的社会内容上描述犯罪而形成的犯罪概念,也就是将犯罪表述为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例如1922年《苏俄刑法典》第6条规定:“威胁苏维埃制度基础及工农政权在向共产主义制度过渡时期所建立的法律秩序的一切危害社会的作为或不作为,都被认为是犯罪.”这就是犯罪的实质概念的立法例.
是“犯罪的法律特征上描述犯罪”和“从犯罪的社会内容上描述犯罪”的区别

⑵ 《刑法》分为几大类

我国刑法分为十大类犯罪:
第一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
第二章 危害公共安全罪
第三专章 破坏社会主属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七章 危害国防利益罪

第八章 贪污贿赂罪
第九章 渎职罪
第十章 军人违反职责罪

⑶ 以下哪个文献是罪刑法定原则最早的思想渊源

以下哪个文袭献是罪刑法定原则最早的思想渊源?

答案:C

A、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B、1810年法国刑法典

C、1215年英国《大宪章》

D、1787年美国宪法

《大宪章》是英国宪法的基础,创造了“法治”这一理念。时至今日,《大宪章》中的三个条款目前仍然有效,包括保证英国教会的自由,确认伦敦金融城及其他城镇的特权,以及所有人都必须有合法的审判才能被监禁(罪刑法定)。

⑷ 外国刑法强奸罪相关规定

《意大利刑法典》 第十二章侵犯人身罪第609-2 性暴力中规定,“采用暴力或威胁手段或者通过滥用权力,强迫他人实施或者接受性行为的,处5年至10年有期徒刑。”法国刑法典》 [20] 第一卷第二编第三节第一目第222-23条规定,“以暴力强制威胁或趁人不备,对他人施以任何性进入行为,无论其为何种性质,均为强奸罪。强奸罪,处15年徒刑。”1997年生效的俄罗斯联邦刑法 [21] 分则第十八章侵害性不受侵犯权和个人性自由的犯罪中规定有:强奸①即对受害人或其他人使用暴力或使用暴力相威胁,或利用受害人孤立无援的状态与之实行性交的,处3年以上6年以下的剥夺自由;②……。”英国刑法《1956年性犯罪法》 [22] 只是简单地规定,“男子强奸妇女的犯罪行为。”《1976年性犯罪法》以制定法的形式确认了上议院在检察长诉摩根一案中作出的关于强奸的普通法上的定义,现在的《1956年性犯罪法》 [23] 第一条第一款规定,男子强奸妇女或其他男子即构成犯罪。 综上有关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立法所述,对强奸罪的直接主体限制为男子和对象为女子的国家有日本、美国、加拿大、原西德等;对强奸罪的直接主体和对象均无限制的国家有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等;对强奸罪的直接主体限制为男子而后把对象从单一的妇女增加为“妇女或其他男子”的国家有英国。同时亦可说明,从国外的刑法立法例来看,强奸罪的直接主体未必是男子,亦可是女子;强奸罪的对象未必一定是女子,照样可以是男子,包括男子强奸男子;另外,强奸罪的直接主体和对象将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呈现增加的趋势.

⑸ 求法国的法律全文

你的问题不清楚,是法国民法典,法国刑法典,还是别的什么法律??分类很多的。

⑹ 法国刑法典的结构体系和特点

民法法系又称大陆法系,罗马日耳曼法系,是西方两大法系之一,影响范围最大。它于中世纪罗马法复兴后萌芽,近代资本主义法律诞生时最终形成。和普通法法系比较,它具有以下特点:(1)系统地,直接地接受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英美法系也不例外。但是,英国法只是部分地接受罗马法的原理或制度,间接受其影响。法国,德国等国则系统,直接地接受罗马法的影响,它们将罗马法演变为基本法性质的民法体系,并且作为整个法律制度的基础。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的结构,内容,原则,形式都深受罗马法的影响。这两部著名的民法典是民法法系的核心和标志,法系有两个分支:一个是以法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拉丁分支,一个是以德国民法典为代表的日耳曼分支,两者各具特色。(2)一般不存在判例法,成文法是它的法律形式,重视法典的编纂,由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构成完整的成文法体系。法官审理案件以法律明文规定为依据,一般不受判例拘束。制定法律注重层次和体系,讲究相互和谐与配合。法学教授,专家对法律的制定和发展有较重要的影响。(3)要求法官遵从法律明文规定审查案件,法官在法庭审判中却起着主导作用,法官往往通过解释扩大适用法律条款。鉴于成文法无法包罗千变万化的社会现象引起的法律问题和案件,容许法官适用类推,类推成为成文法的补充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大法系有相互影响和沟通的趋势。普通法法系国家的制定法地位上升,民法法系国家判例的实际作用提高,但两大法系仍保留着自己的基本特点。

⑺ 以下哪个文献是罪刑法定原则最早的思想渊源

一、这个法律原则最早的思想源头是12165年英国的大宪章,有关解释如下:
罪刑法定的早期思想渊源,一般认为是1215年英王约翰签署的大宪章第39条,它确定了"适当的法律程序"的法的基本思想。该条规定:"凡是自由民除经其贵族依法判决或遵照国内法律之规定外,不得加以扣留、监禁、没收其财产、褫夺其法律保护权,或加以放逐、伤害、搜索或逮捕。"
二、这个法律原则的演变补充解释如下:
罪刑法定的思想,在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中得到更为系统与全面的阐述,由此形成了一种思想潮流,与封建社会的罪刑擅断相抗衡。例如,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社会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那么,这些规则应该采取什么形式呢?洛克认为:"制定的、固定的罪刑法定原则相关图书、大家了解的,经一般人同意采纳和准许的法律,才是是非善恶的尺度。"法国著名启蒙学家孟德斯鸠也有类似的论述,但是,较为明确的阐述罪刑法定原则的是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利亚,贝氏指出:"只有法律才能为犯罪规定刑罚,只有代表根据社会契约而联合起来的整个社会的立法者才能拥有这一权威。任何司法官员(它是社会的一部分)都不能自命公正的对社会的另一成员科处刑罚。超越法律限度的刑罚就不再是一种正义的刑罚。因此,任何一个司法官员都不得以热忱或公共福利为借口,以增加对犯罪公民的既定刑罚。"贝卡利亚对封建社会的刑罚擅断进行了猛烈地拼击,表达了对实行罪刑法定原则的法治社会的无限向往。当然,罪刑法定真正成为刑法的基本原则,还是近代刑法学鼻祖费尔巴哈有力倡导的结果。费尔巴哈在《对实证主义刑法的原则和基本原理的修正》一书中指出:"每一个判刑的行为都应依据法律处刑。"而费尔巴哈"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对公民的处罚"一语更是使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实质昭然若揭。
罪刑法定从学说到法律的转变,是在法国大革命胜利以后完成的。在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第8条规定:"法律只应规定确实需要和显然不可少的刑罚,而且除非根据在犯罪前已经制定和公布的且系依法施行的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在《人权宣言》这一内容的指导下法国制定了刑法典,并于1810年公布施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1810年《法国刑法典》 。该法第4条明确规定了罪刑法定原则:"没有在犯罪行为时以明文规定刑罚的法律,对任何人不得处以违警罪、轻罪和重罪。"1810年《法国刑法典》一经颁行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仿效的范本,遂使罪刑法定主义成为在大陆法系国家刑法中通行的刑法基本原则之一。

⑻ 法国最重的刑罚是什么

法国刑法,指《法国刑法典》和单行刑事法律的总称。
法国现代刑法的制定始于法国革命,其制宪会议于1791年制定了《法国刑法典》,该法典以刑事古典学派的刑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罪刑法定主义为基本原则,同时贯彻了罪刑等价、刑罚人道主义以及罪责自负等刑法原则;在体系上最先划分了总则与分则,并把犯罪划分为重罪、轻罪和违警罪;对重罪规定了不允许法官有裁量余地的绝对确定的法定刑,大大缩小了适用死刑的范围,并废除了无期徒刑、残害肢体的身体刑和没收全部财产的刑罚。因此,该法典被称为“过分宽大”的革命刑法。拿破仑发动政变并于1804年建立第一帝国之后,于1810年制定了新的刑法典,即《拿破仑刑法典》。该法典强化全面镇压,以重刑著称。例如,恢复了无期徒刑、没收全部财产刑;明显增加了死刑的运用范围;扩大法官的裁量权,对重罪采用相对法定刑。但该法典仍然保留了作为法国革命成果的罪刑法定主义、罪责自负等原则,并详尽规定了犯罪构成要件。而且其立法技术也达到相当高度,体系完备,概念明确。因而该法典成为19世纪欧洲许多国家制定刑法的典范。法国现行刑法典由通则和4卷5个部分组成,共477条。“通则”规定了犯罪的分类(重罪、轻罪和违警罪)、未遂的可罚性和罪刑法定主义。第1卷“关于重、轻罪的刑罚及其效力”,规定了重罪、轻罪刑罚的种类,并对刑罚作了总则性规定。所规定的身体刑包括死刑、无期徒刑、流刑、有期徒刑、监禁及惩役;名誉刑包括驱逐出境及剥夺公民权;惩治刑包括于惩治场所的有期拘禁、停止一定的公民权、私权及亲属权。第3卷“关于重罪、轻罪之处罚、宥恕与刑事责任”,主要规定了共犯与责任能力等问题,共犯分为正犯与从犯两种,对从犯“应处以与正犯相同之刑”。第3卷“重罪、轻罪及其处罚”,属于刑法分则,分为“危害国家之重罪与轻罪”与“危害个人之重罪与轻罪”两编,前者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非法群集罪、危害国宪的犯罪和妨害公共安宁的犯罪;后者包括侵害人身罪和侵害财产罪。第4卷“违警罪及其处罚”,规定了违警罪的刑罚种类,以及各种具体的违警行为及其法定刑。违警刑分为拘役、罚金和扣押物品的没收。该法典自1811年1月1日施行以来,经过了多次修改和补充。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要修改和补充有:1970年有关法律扩大了缓刑的适用范围,制定了“刑事监护”的新措施;1975年有关法律增补了以消除受刑者复归社会障碍的措施;1981年国民议会通过了废除死刑的法律,将死刑相应地改为无期惩役或无期监禁。

热点内容
法律硕士有学历吗 发布:2025-02-10 22:23:26 浏览:366
搜狗输入法官方下载2015 发布:2025-02-10 21:46:22 浏览:230
媒人隐瞒病情负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2-10 21:34:01 浏览:178
劳动法连续 发布:2025-02-10 21:33:50 浏览:811
上海财经大学商法 发布:2025-02-10 21:27:38 浏览:374
艺术硕士和法律硕士 发布:2025-02-10 20:09:00 浏览:929
新劳动合同法第50 发布:2025-02-10 20:03:40 浏览:731
不批假算违反劳动法吗 发布:2025-02-10 19:36:00 浏览:651
2017上海养犬管理条例 发布:2025-02-10 19:29:16 浏览:832
七年级人教版政治法律知识点 发布:2025-02-10 19:28:36 浏览: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