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所实景

司法所实景

发布时间: 2022-08-30 11:09:31

❶ 天津前十口碑最好的司法鉴定中心有那些

天天十大口碑,最好的司法鉴定中心主要集中在和平法院,河西法院和和平司法鉴定中心

❷ 1983年“严打”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直接原因:

有人说,是缘于河北省唐山市的“菜刀队”;也有人说,是由一名外国女记者在北戴河的沙滩上被强奸引发的;还有人说,1983年的这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斗争的直接导火索,是这一年发生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今牙克石市)的“六一六”案件。

1983年6月16日,在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8名十几岁的社会闲散青年无事生非,酒后滋事,残忍杀死了27名无辜者,其中包括75岁的老人和2岁的幼儿,并有多名女青年被强奸、轮奸。这帮犯罪分子同时还犯有抢劫罪、爆炸罪。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起极为罕见的特大凶杀案,在当地引起巨大的混乱,震惊全国,给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一时间,当地及周边地区谣言四起,人心惶惶,以至于人们对到喜桂图旗办事都心有余悸,在火车站不敢出站台。

虽然被害者的亲人和当地广大人民群众集体上书,要求把所有罪犯全部处以死刑,但经审判后只有两人被判处死刑(其他罪犯都不够判处死刑的法定年龄)。

“六一六”案件震惊了中央领导。此后,邓小平综合各方面的意见,果断做出了严厉打击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的决策。

根本原因:

“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十年内乱”的后遗症之一,就是滋生了一大批打砸抢分子、强奸犯、抢劫犯、杀人犯、盗窃犯和流氓团伙犯罪分子。这些犯罪分子活动猖獗,破坏社会治安,危害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一段时间内,我们还没有进行一次全面的清理,相当多的一部分犯罪分子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各条战线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在大好形势下,社会治安不好,成为公安司法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

据公安部统计,1980年全国立案75万多起,其中大案50000多起;1981年立案89万多起,其中大案67000多起;1982年立案74万多起,其中大案64000起。

1983年头几个月案件继续猛烈上升,虽然后4个月开展了“严打”战役,发案大幅度下降,但全年立案总数仍达61万多起,其中大案65000多起。社会治安情况开始明显好转。

(2)司法所实景扩展阅读:

“严打”自198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1987年1月进入尾声,共分三大战役分步实施:第一阶段1983年8月至1984年7月,第二阶段1984年8月至1985年12月,第三阶段从1986年4月上旬到国庆节,加上收尾工作,历时3年零5个月。

在此期间,共查获各种犯罪团伙19.7万个,团伙成员87.6万人,全国共逮捕177.2万人,判刑174.7万人,劳动教养32.1万人,其中,第一阶段逮捕102.7万人,判死刑的2.4万人。

为应对这个时期关押场所紧张,一方面进行突击性建设,另一方面,改建了一些公安机关办公用房并借用一些单位库房,作为临时监房。

“严打”第一阶段,死刑24000人,打掉的基本都是群众身边的违法犯罪人员,社会反响最为强烈。公检法对所立案件依法从重从快处理,各地相继召开大规模宣判会,严重威胁当地治安的违法人员被严惩、注销城市户口,押送外地改造,一些首恶分子被枪毙。

“严打”期间的死刑大案要案比比皆是,死刑的场面深深刻入百姓记忆中。经过审讯被公审宣判死刑的犯人,须经过游街示众后押赴刑场行刑。前面由鸣着警笛的警车开道,后面紧跟着一辆辆大卡车,每辆卡车上站着一名将要被执行死刑的犯人。

犯人被五花大绑,由于将临的死亡和游街的耻辱而面如土色。他们胸前挂着木牌,上面写有名字、性别、年龄及罪行等,在他们的名字上面还画着黑色的“×”。行刑车沿途播放广播,宣传“严打”斗争,控诉犯人罪行。路过的大街小巷,引来无数百姓围观。公安人员在旁边维持秩序,疏导交通。

当时,各地的校园还经常张贴审判犯人、游街示众、刑场行刑的实景照片,张贴这些照片的本意,与游街示众一样,意在教育民众遵纪守法,希望祖国的花朵从小见证残酷的行刑场面,长大后不会重蹈覆辙。

对“生”才刚刚有些朦胧体味的孩子,面对“死刑”这两个字眼,心中生出的更多的是恐惧。血肉模糊的死刑场景印在幼小孩子们脑海里,成为成长记忆里长久挥不去的一抹阴影。

居民区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张贴通缉令和判刑公告。这些公告上,死刑犯的名字下面会用粗粗的红线画上一道,而结尾处,“此布,院长某某”字样的上边则用醒目的红色“√”作为一种严厉的警示。

1983年“严打”时,有这样一句口号:“可抓可不抓的,坚决抓;可判可不判的,坚决判;可杀可不杀的,坚决杀。”“严打”斗争打击了许多违法犯罪分子,保障了公民的人身安全和社会生活安定,收效明显。但是这段时间内,对于某些罪责较轻的犯人,打得过严了。

❸ 冰点时评是什么

《冰点时评》是时评热潮的开先河者,也是诸多时评专栏中影响最大的,在竞争渐趋白 热化的新闻界, 《冰点时评》的热度仍有增无减,成为《中国青年报》吸引受众眼球的一张 王牌。 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来打造自身特色、 凸显言论的力量, 是读者喜爱的缘由之所在, 也是它留给新闻评论性栏目最突出的启示之一。 具体而言, 《冰点时评》栏目的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时代的尖兵感应敏锐、战 斗性强是《冰点时评》最显著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社会各 个领域的发展变化都十分迅速,各种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其中许多问题刚刚出现,还 处在潜伏期或苗头期,尚未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冰点时评》并不回避社会热点问题,但 是它的笔触更多地伸向这些尚在潜伏期或苗头期的“冰点”问题,引导人们给予适当的关注, 认清其意义和后果。 二、 指责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失误,体制上要强化人大监督;在制度上,要立法跟上, 三、同情弱势群体, 三、时评栏目深受欢迎,一改以往新闻评论少有读者问津的局面,从而发挥了新闻评 论在反映和引导舆论方面应有的威力。 四、冰点时评》 ,每周见报三次,体现了“高频率、时效性”的原则,保持对新闻事件的 敏锐反应能力。 在定位上, 中青报把栏目确定为“对新闻事件清晰的理性判断”, 文章的标准, 低限是合国情、有道理的判断,高限是融贯民主和法治精神。 在创办初期, 《冰点时评》的评论涉及面很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栏目的发展, 《冰点 时评》渐渐抛弃了“大而全”的路线,把栏目定位于“体现民主和法治精神”,逐渐确立了自己 的风格。 选题 一是政府执政。 《冰点时评》对政府在制定、执行政策中出现问题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 对政策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吏治水平、政府职能转变等问题有经常性的探讨,涉及面极广, 包括违法行政(如《质疑“逼企业上网》、地方保护主义(如《有没有“地方的公正”》、形 ) ) 式主义(如《献礼工程在等什么》、贪污腐败(如《岂容“奸民治善民”》 ) )等。 二是法制建设。这主要是一些涉及立法和司法的问题,尤其是司法正义问题,具体包括 执法机关的效能、执法人员的素质、执法程序的公正等,如《“刑讯有功”论》《执法机关怎 、 样挽回“影响”》等。 三是市场竞争。 主要是就公平和效率、 平等和垄断、 事业和企业等问题展开讨论, 《非 如 卖品应终结》《“国有资产”靠垄断保护?》 、 。 四是公民权益。这类题材主要涉及公民的具体权益,关注弱势群体,如《请注意保护受 害的姐妹》《患者终于成了“消费者”》等。 、 其他的诸如公民民主法治意识、媒体舆论监督等领域, 《冰点时评》也给予了较多的关 注。可以看出, 《冰点时评》的目光更多地是落在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大部分 文章都是从当代中国人的现实处境出发,具备了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2008-02-04李大同 《冰点故事》用新闻影响今天 金刚石一般坚硬的声音 李大同:《冰点故事》 李大同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muo.blogbus.com/logs/14942334.html 李大同: 冰点故事》 李大同:《冰点故事》用新闻影响今天 《冰点故事》 李大同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5年11月,29.00元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干部阶层享有的所谓‘特权’,主要是信息特权。”李大同说, “那时高级干部的阅读物,是对社会屏蔽的。” 他就生长在这样一个家庭里。而如今,他以打破信息屏蔽为职业。 李大同,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的掌门人、报社的侃爷和大编(辑) 、曾经的“黑帮”子 弟和“北京盲流”,在内蒙古草原上呆了11年,没有上过大学。他1979年进入中国青年报社,10 年间,从驻地方记者到编辑、部门主任,经历了一张报纸新闻生产的所有流程。1995年创办《冰 点》特稿版。 在最近出版的《冰点故事》里,李大同回顾了《冰点》创办10年来的历程:最初,它以讲 平民故事见长。 北京城最后几个背粪桶的工人; 湖南十万大山里含辛茹苦供养孩子上学的五叔五 婶; 生活在中国社会底层的美军飞虎队烈士遗孤……这些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的曲折命运, 为甫 一诞生的栏目凝聚了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气。但平民故事并不是《冰点》的全部。大专辩论赛的 是与非;语文教育的困惑;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引发的道德拷问———创立之初只有四五名成 员的新闻“小作坊”直面当时社会上的热点问题。2000年前后, 《冰点》对时代的反应更具指向 性:从反思“普遍问题”过渡到直击新闻事件, 《冰点》完成了“由软到硬”的转型。 尽管从诞生的第一年起, 《冰点》就有把报道结集出版的传统,但《冰点故事》的面世,依 然引起了相当的关注和争议。 有人称赞这本书“基本用报纸语言写成,文字流畅、口语化、富有节奏,长文短文,都有 一些前后的埋伏, 目光扫过真是前后无阻”。 有人称赞这本书所总结的新闻观点是精粹到骨头渣 里的真知灼见。但也有人批评作者自恋自大,新闻观点已落后于时代。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李大同。 解密《冰点》 解密《冰点》的运作 记者:你经常引用一句话“新闻只有一天的生命力”,但《冰点》的文章又不断结集出版。 李大同:因为《冰点》不是经典意义上的新闻版。 《冰点》都是非新闻性特稿。如果我是新 闻版主编我就不会这样做了,我就会去关注发生性事件。 《冰点》从来没有报道过发生性事件。 “北京最后的粪桶”发生了什么?“五叔五婶”发生了什么?没有! 《冰点》所有的特稿都不是 新闻。 记者:那它是什么呢? 李大同:讲个小故事吧。我们有一个部门主任去开孩子 的家长会。老师强调加强孩子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读这个,要读那个……突然有个学生家长站起 来问老师,你有没有让学生读《冰点》?那比任何思想教育教材都好,我每期都让孩子读——— 这位家长就不认为《冰点》是新闻。确实,我们的定位是时效要求不强的“有价值的信息”,这 些信息因人们关注而具有新闻性,但并非是发生性新闻事件。 新闻特稿与一般的发生性新 闻有很大区别, 获普利策特稿奖的报道有几篇是发生性新闻?特稿当然也有告知的功能, 但它的 主要追求却不简单是告知。我们选择的人物或事件,通常集中反映了当前社会的矛盾、困惑、痛 苦和缺项,是一个当代中国的社会实景。特稿还有一种一般新闻不具备的刻画、表现功能,你看 一条新闻会哭吗?已有不少读者说看 《冰点故事》 时哭得“稀里哗啦”, 还有忍俊不禁笑起来的。 要知道我在书里, 只是非常概略地回顾我们曾经报道过的故事。 特稿一定要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现在有一些评论,以为《冰点故事》反映的就是我的新闻观,其实,在这本书里,我用故事来传 达的是我的特稿理念;而故事之外的文章才是我的新闻理念。可惜在这本书里,我无法用故事来 解说我的新闻理念。 分析了。 记者:可是,现在即便不是特稿的新闻,也不会满足于只记录而不做 李大同:特稿的主要特征并不是分析,而是生动、传神的表现。 《冰点》全是长达 8000字以上的特稿,8000字的特稿和4000字的特稿就有区别了,和1000字的区别就更大了,因为 它要有足够丰富的细节和故事。这就超出一般新闻的意义了。一般新闻的目的是什么?告知!但 是《冰点》没有任何值得告知的。北京有几个背着粪桶的人,我需要告知你吗?十万大山里有两 个上不起学的孩子,我需要告知你吗?不需要。为什么大家还要看,因为你展示了一种命运、一 种情怀,一种大家可以共同感动、共鸣的东西。 最近我们刊发的《从小康跌入赤贫》 ,就是 写一家人怎么看病,那个家庭本来是内蒙古一个县城里的小康家庭,想买私家轿车的。妻子生病 之后,支付不起昂贵的医药费,丈夫每天跪在北京街头乞讨,直至死去,人的最后一点尊严都给 抹掉了。王小波说过,这个社会上沉默的是大多数,没人听他们说话,他们也说不了话。有一个 细节:采访对象走了多少家媒体想请人听他家的故事,没人理他,最后我们决定采访他,他给记 者一个短信就发了60多个“谢”字过来。你想想这是什么心情。这篇报道,当天 Sohu 网上的跟 帖3700多条,列为榜首。大家都想知道这样的故事?不是!而是大家从中知道了自己面前是一个 什么样的陷阱:万一我要得了这个病又没有医疗保障……这样下去,太危险了,得不起病啊。 记者:也就是说,你写这本书的时候,是专门针对特稿这种文体的? 李大同:我这本书, 主要是提供一种生活方式的记录,即一个新闻工作者,一个报纸的编辑,他可以怎样生活,而实 际在怎样生活。我希望这本书像小说一样好看,有各种各样的人物和故事出现,有冲突和命运的 跌宕。 我想在这本书里呈现出一个报纸编辑和当代中国之间的互动过程。 你每天都在受到各种不 同的信息的刺激,作为一家有影响的大报的编辑,你对这些刺激如何做出反应,你根据什么选择 来向社会发布信息,这些很少有人记录。我相信公众应该了解这个行业的运作,因为这个行业与 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本书不是一个特别深思熟虑的结果,就是跟着感觉走。我一度在 哪些人是这本书的目标读者上感到踌躇, 最感兴趣的可能是业内人士, 而我确实想让行业外的人 也有兴趣读。打开那些发黄的剪报本,过去的故事一幕一幕出来。我知道有一部分内容是讲给学 新闻的人看的,需要讲解的时候我就讲解一下。对《冰点》感兴趣的一般读者,从了解一种行当 的角度,这本书应该也是有吸引力的。 是记录历史,还是要影响今天? 是记录历史,还是要影响今天? 记者:你在 书里说的一句话,我当时读到的时候,脑子里就打了个问号,你说新闻绝不是记录历史,而是要 影响今天。 李大同:这是一个常识,还需要讨论吗? 记者:你觉得新闻在多大程度上 能够影响现实?经常听到一些同行抱怨: 我可以一件件揭露个别事件, 但是我扳不倒背后的逻辑。 李大同: 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新闻工作者经常会觉得沮丧呢?因为其他社会系统配套 不够。在任何一个健全的社会系统里,舆论监督是整个社会监督的子部分,这个子部分起到的作 用是先行者,先告知社会有某件事情发生,如果这件事不正常,有可能违法、违规,然后社会其 他监察系统就会蜂拥而上,这是健全社会的特征。比如说水门事件,如果光有新闻界的报道,有 个屁用?要等其他社会系统出来,国会出来了,司法部出来了,正式调查开始了,总统下台了。 我报你一个梁锦松事件,我说你买了一部什么车,买了以后就涨了几万港币,为什么?廉政公署 立刻就上来了, 你这车怎么买的?梁也只有辞职一条路。 新闻就是为了让社会其他监督系统启动。 比如说这次某某医院收取病人500万,马上中央调查组就下去了。 不能有时候没用,甚至很 多时候没用,我们就什么也不干了,我们要完成职业规定我们必须完成的工作。我们不必考虑社 会其他系统是否会联动, 当我们面对后人的时候, 我们可以说我们干了我们该干的工作。 者:当你这么说的时候,你觉不觉得有些像西西弗斯? 记 李大同:不。社会就是这样前进的。 总得有一部分人坚持住。我不管它有没有用,我的职业使命是要告知,如果我没有做到告知,就 是失职。 况且其他社会系统也不是百分之百都不动啊。 孙志刚事件你报道它为什么?想留给历史 吗?它动了没有?它动了。它废除了恶法。这不是在影响今天吗? 只有想影响今天的记者 才是好记者,一时影响不了没有关系,如果他能坚持记录,他仍然是好记者。相反,真正可怕的 是犬儒主义、玩世不恭。我报了也没用,我报它干吗?有危险、做无用功,我就不报了。这才是 对这个职业真正的危害。中国社会是在前进中的社会,它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社会。在任何其他 社会里,新闻界也都只有一个权利:告知社会发生了什么。 另外,不能对影响今天做过分 功利的理解,以为我一报,那个问题就迎刃而解。负责任的、公众关注的信息,有一种潜移默化、 匡正人心的作用,有教育作用,有引发深刻思考的作用,有增强公民意识的作用,等等。这些都 是在影响今天。 记录是中国新闻界退而求其次的追求,这个追求并不错,它坚持了职业底 线。我们有很多报道也是这样。SARS,人已经死了,但是有多少人知道他们是怎么死的,它为什 么这么死掉,没人知道。这种信息,就需要记录下来供后人检索。 软新闻是怎么硬起来的 记者:你对《冰点》十年的描述是“从软到硬”,这是你个人的新闻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还是你 所面对的社会发生了变化? 李大同:是公众对《冰点》的期望导致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一 开始我们就是报一些故事,大家觉得好看,感动———基本就是在这样一条轨道上走。但是,我 们也不能全是这个,我们要发挥一点舆论监督的作用,不多,因为舆论监督费的力气太大,还通 常引发诉讼,我们就那么两三个记者,耗不起。但是,你搞一篇出来就不得了,人们纷纷找上门 来。 “硬”报道就是新闻性报道。它完全是新闻事件的调查和展示,而且也有一些成功地 现在,我们也是有分工的,我们的观察版要更加动态一点,特稿这部分我们 改变了现实。 还是要长期坚持思想上、文化上的“输氧”,作为公民社会养成的组成部分。包括我们现在系列 发表的龙应台的文章,都是在做公民意识的培养。 记者:你对“硬”的概括,一个是时效 李大同:所谓 性强,一个是从温情脉脉的东西变成揭黑报道,这就是你的“硬”的指标? “硬”,是指直接干预社会现实的报道。我报道它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现实。比如我们的《控告 查无实据》 ,第三天公安部的暗访员就进到我们报道的这个家庭里面,最后,乱抓人罚款的派出 所被整个解散,所有从老百姓那里搜刮来的几十万钱财如数归还。但是,也有一些让人无奈的, 比如《被反复驳回的死刑判决》 ,我们最后的努力就是救了被告一条命,但是仍然判无期。他们 有充分的证据无罪。 软报道的特征是表现,把一个事件表现得玲珑剔透,有深度,有社会 现实的很强的针对性,大家爱看。但是硬报道就是干干脆脆的新闻调查,没有任何渲染,更没有 一些人批评的夹叙夹议。纯正的调查性报道是不允许议的,甚至刑侦术语都是原装的,因为这就 是事实。 “艺术人生” 艺术人生” 记者:问一个很“艺术人生”的问题,按理说你们1950年代这 李大同:不能把一代人的特征 一代人,很多东西都被固化了,你长年坚持的底气是什么? 概念化,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是很大的。在任何时代,因阶层、教育、经历、职业的不同,一代人 之间的差别大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就更是如此。 我们这代人,总的说来是1950年代 那种理想主义和英雄主义锻造的。这种锻造有虚妄的色彩,但一定会留下痕迹,譬如我们就很少 感到恐惧,这大概是受《红岩》的影响。 (笑) 记者:这特别有意思,你从一个信息特权的 李大同:是是。我 享用者变成了向别人传播信息的人。这可能也证明了信息本身的力量。 们下乡的时候,没有中断学习,这非常重要。我们在草原游牧的时候,搬家要装两大牛车的书, 都是古今中外的名著。 记者:“我们”是谁? 李大同:我们是一伙子“黑帮”子弟。 李大同:没 10个人。当时作为北京盲流到草原上。 记者:你们连插队的资格都没有? 有。自己拿着户口走。一呆就是10年,没有上过大学。但是也有好处,没受教条的锻造。1980 年代翻译过来的新闻的理论和作品,全部研究过,没有一本遗漏。我们的脑子里,装的是新闻共 同体几百年来发展成熟的价值理念。有人说这些理念过时了,其实这些人都太年轻了。 新 闻的价值理念是不会很快过时的, 它已经是非常成熟的一套价值系统。 我们现在是往这个价值系 统靠近。它会很快变化吗?10年就发生变化?不会的。我们之所以跟世界上的同行有共同语言, 依据的是我们的新闻共同体已经成熟的价值观念。

❹ 《人民检察官》讲的都是真实的故事吗

我不太清楚。

据说《人民检察官》讲的都是有人物原型的和根据真实事情改变的。


所以还是有一定根据的。

❺ 河南省开封市哪些好玩的地方一日游

1、清明上河园。仿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大型民俗游乐园。现在门票可能是80元,一定要在早上9点去,有包公开园仪式,然后按照节目单的时间和地点顺着走下去,可以看到很多节目表演。晚上去清园有大型水上实景歌舞表演,场面宏大,很不错。

2、龙亭,门票40元,有龙亭大殿,龙亭湖。

3、翰园碑林,门票15元,在清明上河园对面,里面有许多碑文,懂书法的,值得去看看,风景也不错。

4、开封府,来开封应该去转转,在宋朝包公府的遗址上新建的。

5、大相国寺,天下第一古刹,有镇寺之宝千手千眼观音像。

5、天波杨府,纪念杨家将的地方,在翰园碑林后面。

6、铁塔,开封仅存的几件古代遗址之一。可以爬铁塔,不过没什么可玩的。

7、山陕甘会馆,也是古代留下来的,房屋的建造结构和雕刻很值得一看。

8、宋都御街,一条古香古色的大街,两边都是仿古建筑,去龙亭和清明上河园的必经之地,可以步行游览。

还有一些景点,就不一一介绍了,本人觉得以上几处景点还是值得区看看的,可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安排。开封的景区大都比较集中,买一张开封地图,很容易就能找到。

值得去的地方:
1、城墙,一个比较沧桑的地方,开封有东西南北四座城墙,可以去西面的大梁门城墙,那里还有城摞城博物馆。

2河南大学老校区,那里的建筑很多是民国时期留下的,有很浓厚的学院风气,也是来开封要去的地方。

3、鼓楼夜市,鼓楼广场一带是开封比较繁华的地方,白天可以去逛逛购物,晚上就是有名的鼓楼夜市,可以去品尝一下。

4、书店街,在鼓楼广场旁边,街两边有很多书店,也有不少精品店,房子也是比较老的了,但经过了新的翻修,白天去可以转转书店,晚上有夜市,路两旁都摆了小摊,卖什么的都有,价格也很便宜,可以去淘点东西。

5、金明广场,那一带是开封的开发区,开封因为地理原因老城区的房屋都建的比较低,只有那一片才有高楼。可以去转转,是进入开封的门户。
这样可以么?

热点内容
行政伦理与行政法治的关系 发布:2025-01-15 07:43:23 浏览:958
2019新劳动法旷工扣工资 发布:2025-01-15 07:30:13 浏览:203
法院执行错误 发布:2025-01-15 06:59:19 浏览:40
2016年度十大行政法案列 发布:2025-01-15 06:54:38 浏览:643
十八届四中全会依法治国申论范文 发布:2025-01-15 06:54:34 浏览:142
射线装置防护条例 发布:2025-01-15 06:51:00 浏览:806
非全日法律硕士认可程度 发布:2025-01-15 06:29:07 浏览:276
开展法律顾问普法讲座 发布:2025-01-15 06:28:19 浏览:512
司法拍卖辅助机构管理办法 发布:2025-01-15 06:18:40 浏览:808
刑法的近亲属 发布:2025-01-15 06:16:25 浏览: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