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基层司法所简报

基层司法所简报

发布时间: 2022-09-04 12:55:21

1. 基层司法所日常工作是哪些怎么做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统的基层单位,是基层政法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担负着落实司法行容政各项业务工作,向广大群众提供法律服务、法律保障和法制宣传等重要职能。

司法所主要工作职责:

1、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调处疑难,复杂民间纠纷;

2、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组织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助;

3、指导管理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4、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5、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6、组织开展基层依法治理工作,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提供法律意见和建议。

基层司法的前途:

1、 说是混日子的地方,其实并不尽然。一来司法所需要的法律含量一般,但也有许多实际的事务,经常在领导跟前,应该有领导认识的机会,就看你能否把握。

2、纠正一点司法所不办公证,也不协办公证。是乡镇法律服务所为公证处协办公证。

3、实际地说:基层司法与派出所两者没有可比性,无论是锻炼人,还是政治、福利待遇,均不可同日而语。

2.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情况的工作报告

社区矫正是与监狱刑罚执行对应的一种非监禁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将符合法定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有关部门、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有关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司法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全面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的工作机制。实施社区矫正符合国际行刑制度的发展趋势,具有行刑成本低的优势,有利于增进罪犯和社会的联系,有助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增强公民的遵纪守法意识。

但是当前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面临着一些困境,应该探寻突破困境的出路,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县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

一、 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基本情况

我县从2010年首先在上栗镇和福田镇启动社区矫正工作试点,2011年社区矫正工作全面铺开,近年来,司法局及乡镇司法所认真履行职责,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积级配合和社会力量的大力支持下,围绕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美丽上栗这一主线,高度重视基层社区矫正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和工作制度,认真管理好社区服刑人员,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我县辖10个乡镇、1个垦殖场和155个行政村,12个居委会。2010年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以来,全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519人,依法解除社区矫正 174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345人。其中:管制13人、缓刑327、假释12人、暂予监外执行2人、。社区矫正对象具有城镇户口53 人、农业户口292人,男性320人,女性25人,农村社区矫正对象占总数的85%。年龄分布为18岁以下8人、19至25岁129人、26至45岁 194人、46至60岁9人,60岁以上2人。地域分部为上栗镇72人,金山镇63人、桐木镇49人、鸡冠山乡44人,赤山镇41人、福田镇39人,长平乡37人、彭高镇35人,东源乡27人,杨岐乡27人,依数据分析,我县社区矫正对象多为农村户籍的男性青壮年,被判刑罚主要为缓刑,主要集中在我县北边乡镇。

二、 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承担的职责。

司法所作为我国司法行政系统最基层的职能工作部门,作为县区司法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承担着面向基层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法律保障、法律服务、法制宣传教育等项重要任务,同时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组织开展对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和帮教工作,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代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处理民间纠纷。

从2010年起,XX县开始实行社区矫正工作以来,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有所增加。在《社区矫正实施办法》中明确指出,基层司法所要做好社区矫正日常工作,接收组织宣告社区矫正人员,确定社区矫正小组,制定矫正方案,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在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司法所要监督社区矫正人员的定期报告,采取实地检查、通讯联络、信息化核查等措施及时掌握社区矫正人员的活动情况;重点时段、重大活动期间或者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根据需要要求社区矫正人员到办公场所报告、说明情况;定期到社区矫正人员家庭、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和居住社区进行了解、核实社区矫正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等情况;发现社区矫正人员脱离监管的及时向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所告;对社区矫正人员7日以内的外出审批;组织日常教育学习活动和社区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考核并实施分类管理等。在期满解除矫正时,司法所要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书面鉴定,提出安置帮教建议;组织解除社区矫正宣告;向社区矫正人员告知帮教有关规定,与安置帮教部门做好交接等 。此外,司法所经县级司法行政部门授权,在一定范围内参与社会调查评估等。

三、 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困境

(一)有责无权是基层司法所在社区矫正工作中面临的首要问题。 根据“两高两部”《通知》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要牵头组织有关单位和社区基层组织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组织协调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和帮助工作。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而我国的《刑罚》第7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214条、第217条、第218条明确规定了“管制、拘役、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五类社区服刑罪犯由公安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现行刑事法律与《通知》规定的冲突,直接导致了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主体与工作主体的分离。这种分离的状态又使得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工作中的权责模糊不清。模糊的职权规定使得我们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的权责很难界定。权责的错位又使得司法行政机关在社区矫正的具体执行当中的角色非常尴尬,这样成倍的增长了司法行政机关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行政成本,也大大的.降低了社区矫正工作的效率。 司法机关即社区矫正机关应当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严格的监督,并对其进行矫正教育。这种矫正教育是强制性的,但是这种强制性必须要以相应的法律和强制措施作为后盾。作为社区矫正人员从事社区矫正工作,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管教往往只能使用说服教育,这也就必然导致社区矫正人员对被矫正人员实施的矫正教育缺乏权威性,也就有可能使社区矫正工作流于形式。当前我国的各种法律法规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的职责、权限和社区矫正人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应当遵守的纪律,但是又没有明确规定社区矫正人员不履行义务、不遵守纪律是否可以实施强制措施、可以使用何种强制措施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度。例如被判处管制的罪犯,尽管其可能经常严重违反纪律甚至实施违法行为,但是只要其不故意犯罪,社区矫正机关所能采取的办法只能是批评教育,很难产生教育和管理的效果。又例如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打着外出治病的旗号,不经监督机关的同意,擅自离开居住地,社区矫正机关针对这种情况能采取的强制措施也仅仅只能是警告,只要其不实施故意犯罪,矫正机关也就很难要求监狱机关将其收监。有责无权使得社区矫正工作在实际操作中面临种种尴尬。

(二)人员不稳、专业不强是困扰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重要问题。

1、职能增加,配置不变。从2010年前后看,我县10个乡镇司法所新增社区矫正要作职能,但人员配置上依旧延用了老配置,一般都是2到6名工作人员。司法所工作人员是具体承担矫正工作的主要力量,2—6名司法所工作人员,他们承担着辖区社区矫正、安置帮教、普法宣传、人民调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九项工作职能,工作强度大,使得他们真正用于社区矫正的精力和时间较少。如2012年长平司法所包括所长在内3人,东源司法所包括所长仅2人,桐木司法所5人,鸡冠山司法所3人,最多的上栗镇司法所6人。社区矫正职能增加,但是近几年人员数量一直没有太大变化。所以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对比我县各乡镇司法所人员数量和乡镇司法所的职能,我县乡镇司法所确实力量薄弱。

2、人员变动频繁,业务时常生疏。社区矫正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更高,网络信息化的要求更高更强。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所长的任免由县(市、区)司法局协助组织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新任司法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县级以上司法行政机关的1个月以上的初任培训,方能持证上岗。但是每年各乡镇司法所人员变动频繁均未按照此标准操作,造成新进入司法所的人员业务不够熟练,每年都要对分管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这样耗时耗力又耗钱。比如,社区矫正工作开展三年来,长平、东源、鸡冠山、上栗镇等乡镇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三年都有所变动。而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我县乡镇还没有。

3、社区矫正工作要求高,专业队伍人员少,任务重。社区矫正工作自从我县司法局对社区矫正人员采用gprs卫星定位后,特别是随着我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的信息网络平台的建立,人员监管、档案管理、信息平台的运用等都采用无纸化办公,这样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信息化、网络化的要求更高,心理素质要求更强,但是目前为止,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中没有一个司法所设立专门而长期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司法所的社区矫正工作细,任务重,压力大,如上栗镇司法所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63人,要对63个社区矫正人员监管到位,矫正到位,没有专门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人是很难做到。另外按照《江西省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标准》规定,司法所工作人员法律大专以上的占70%,但是我县11个乡镇司法所没有一个达到此标准,离社区矫正工作需具备的法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全方位的人才需要更是相差甚远。

4、志愿者参与积极性不高。社区矫正志愿是社区矫正工作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帮助社区服刑人员重返社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群众参与志愿者活动的意识还较为淡薄,自愿来做社区矫正志愿者的人数很少。因而我县的矫正力量单薄,矫正效果难突出。

(三)经费短缺是制约基层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瓶颈。

按照上级要求,对每个社区矫正人员的投入经费每年需达2800元/人,而县财政对社区矫正经费预算为5万/年,按我县去年在册社区矫正人员来算,社区矫正的经费缺口达90余万元。投入过少,保障不力,致使社区矫正工作陷入困境。

(四)人员分散、地域广阔也是基层社区矫正工作的困扰之一。 社区矫正监管工作也受地域因素制约。由于我县农村地区社区矫正对象数量大,目前在册的农村社区矫正人员295人,占总数的85%。由于很多乡镇村与村之间的距离较远,庞大的地域面积,加上社区矫正对象居住分散,流动性较大,都给社区矫正对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而我县所有乡镇2到5人的司法所是很难做好农村社区矫正人员的矫正工作的。

四、 几点建议:

1、社区矫正本质上属于刑法执行活动,为了体现这项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有利于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监督,建议把社区矫正执法人员纳入警察编制和制定统一的着装制式。

2、扩大经费投入。县财政应针对社区矫正工作的新情况,按照上级要求,统筹谋划、适当倾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司法所的交通工具、办公设施和经费投入,为其开展好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需的经费保证;

3、充实工作队伍。加强人力配备。要按照依法承担社区矫正工作对司法行政机关的新要求,科学、合理地解决司法行政机关的专项编制、人力补充和职责设定等问题,有针对性的利用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大学生村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等方式,招录一批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人才充实到这个队伍中来。强化队伍建设,建立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高素质的社区矫正队伍,为其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必要的人力保障。

4、提高队伍素质。有针对性对组织队伍培训,吸取他人别地的经验,提高社区矫正工作素质,减少人员流动,稳定矫正工作队伍。

5、加强配合协作。社区矫正工作是涉及千家万户、事关国泰民安的大事,单靠司法行政机关“单打独斗”收效甚微。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监狱及其管理机关、看守所等相关职能部门一定要顾全大局、鼎立协作,在各司其职中加强配合,克服司法行政机关孤军作战的被动局面。

6、加大宣传力度。发挥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的作用,面向广大干部群众宣传什么是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性质和内容、社区矫正的执行方式等内容,从而让全社会都知晓和关注社区矫正,不断扩大社会影响面,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3. 乡镇司法所简报是否可以称为司法简报

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现在必须考,不能过渡了!!我是行政编制,但不是公务员身份,问过组织部,不让过渡,只能考。。。所以今年参加了公务员考试,也是考司法所,已考过。。。现在正在政审阶段。。。

4. 司法所工作简报包括哪几个方面

司法所长胡球干回答您:
莫装纯,装纯遭人轮;莫装逼,装逼遭雷劈;莫装拽,装装拽遭驴甩!
司法所没职没权没实用,甚至办公经费都没有。是国家的一个重复机构——调解有调委会和法院,判决有法院,治安有派出所,两劳回归人员已恢复自由权你司法所无权干涉,还挂恬不知耻的高调“管理”呀。想升职更是没希望,浪费了我20年的青春。
到了司法所,还不如死了好哩。

5. 基层司法所要发挥什么作用,成为怎样的行家里手

一、基层司法所要发挥其作袭用,成为行家里手:

1、履行好司法所第一道防线职能,强调社会和谐稳定,做好预防化解矛盾、社区矫正等;

2、司法所要积极参与基层依法治理,强调法治社会是法治中国的基础、法治建设重心在基层,做好法治宣传教育、民主法治村(社区)、法律援助等;

3、司法所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继承优良传统,强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在基层,做好统筹基层政法各方资源,发扬“枫桥经验”,信息平台建设、资源共享;

4、司法所做推进基层依法治理的行家里手。

二、开展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1、明晰司法所的职责任务,发挥职能作用;

2、强化队伍建设;

3、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4、提高司法所待遇;

5、加强司法所的组织领导。

6. 如何更好发挥司法所职能作用的调研

院调研的开展最主要的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
第一、是要坚持正确导向突出司法调研工作重点
应始终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审判、服务决策”的“三服务”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司法调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要坚持把司法调研工作作为提升法院工作依法服务大局成效的重要基础,只有充分认识到调研工作的重要性,才能在审判实践中切实利用好、开展好调研工作,要突出调研工作的实用性,形成以审判带动调研,以调研促进审判的良好格局。其次是要坚持把司法调研工作作为增强司法能力、提高司法水平的重要手段。始终坚持“司法调研是更高层次的审判”这一工作理念,把提高审判质量、效率和效果作为司法调研工作的着力点,深入研究审判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重点课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转化调研成果,有力促进了审判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司法调研工作中,应既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又注重总结典型经验。第三是要坚持把司法调研工作作为谋划法院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依据。由于调研工作所针对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并且是针对本单位的实施情况,因此具有重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在作出重要决定、召开重要会议、部署重要工作、下发重要文件前,都结合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周密论证,确保决策的科学性、可行性。
第二、要充分发挥司法统计分析作用
司法统计以最真实的数据反映司法审判执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第一手的资料,通过对司法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更好的说明问题,并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一是要以信息技术为依托,不断丰富统计数据资源,增强对第一手资料的占有能力。司法统计分析的最大特点在于用数据说明问题,分析原因,因此要讲司法统计工作和调研工作有效结合起来,避免资源的浪费。二是以整合资源为手段,充分发挥各方合力优势。一方面要针对调研人员拥有较深法律理论功底、业务庭法官具有丰富审判实践经验、统计人员掌握大量案件数据和统计方法的特点,着力通过有效组织协调,使这三部分人员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从而不断提升司法统计分析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以服务实践为目标,有效实现成果多元转化。始终将司法统计分析的成果转化作为检验和评价司法统计分析成效的重要指标,一方面将“决策之前,统计先行”予以制度化、常规化,充分发挥司法统计分析对法院管理和决策的参考作用;另一方面,着力丰富成果转化的形式,拓宽转化的途径和渠道,做到“人尽其才,文尽其用”。
第三、抓制度抓机制实现调研工作科学规范化
科学的工作机制和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法院调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保障。应从两个方面着手建立健全调研机制:一是调研工作计划和考核制度。应当按照上级法院的部署并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年度调研工作计划及具体工作方案,这样可以清晰的认识到本年度的工作任务和方向,有针对性的开展调研工作。二是调研工作组织协调机制。要注重发挥研究室作为专职调研机构对全院调研活动的组织、协调、指导、引领作用,形成研究室牵头、相关审判业务庭和其他庭室参加、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调研工作新格局。三是调研激励机制和经费保障制度。出台一系列鼓励调研的政策,在人、财、物等方面对调研工作适当倾斜,把调研工作同干警的考核、奖励、职务晋升等切身利益挂钩,纳入岗位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形成责任到庭与责任到人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五是调研成果转化及利用机制。建立调研成果评价制度和效率快、层次高的调研成果转化机制,依据调研成果的表现形式和成果转化情况对其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规范调研成果转化的方式、程序。
第四、坚持调审合一强化服务审判的职能
审判与调研并重,是我院历任领导班子的共识和一贯作风,始终强调让调研为审判工作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法院改革提供思路,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一个统筹”,落实“四项覆盖”。“一个统筹”——统筹调研和审判工作。深刻认识调研工作与审判工作之间的和谐互动和共生。一方面,围绕审判中心找准调研的切入点,从司法审判反映的难点切入,从法律适用的困惑点切入,从统计数据的异常点切入,使调研工作更多地贴近审判实践,更多地贴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多地贴近基层,服务于审判的需要。另一方面,审判工作为调研提供源头活水,使调研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调研工作本身就是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审判活动全过程,统筹审判与调研,是司法审判活动的特有规律,更是人民司法事业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四项覆盖”即实现调研对个案审理、审判管理、审判指导和审判延伸的全覆盖。一是调研覆盖个案审理。可以确保法官在遇到法律难题时,及时根据轻重缓急予以启动,为案件正确裁判提供智力保障,尤其有助于把好重大、敏感、复杂案件的质量关。二是调研覆盖审判管理。审判质量效率评估体系是我院进行审判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在调研基础上,我院改进信息反馈方式,将该体系细化、落实到每位承办法官,定期在全院组织召开案件质量效率讲评会,并增加反映审判效果的若干指标,使这一体系真正成为审判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通过调研,我院进一步完善司法统计台账,实行统计周报、审判工作情况月通报和季度通报制度,变滞后、静态的司法统计工作为主动、前置的管理手段。三是调研覆盖审判指导。针对案件审理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制订执法规范性意见,统一执法尺度,规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并逐步探索符合中级法院审级的案例指导制度,力求“同案同判”。制订案件审判、执行各流程环节的规范指引,确保“阳光审判”。四是调研覆盖审判延伸。将调研的触角延伸至裁判之外,通过拓展多种调研载体和平台,全面展示我院法官的职业素养和执法水平。

7. 基层司法所简介

一) 办公室
研究拟定全县司法行政系统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并监督实施;收集、分析、反馈各类司法行政信息;负责局机关的行政管理工作,制定局机关行政管理制度;负责综合性文件和报告的起草、审核;指导全县司法行政管理信息技术网络建设;负责司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指导、管理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工作;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行政执法检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负责管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装备,监督律师、公正和基层法律服务经费管理使用情况;负责会议组织、文电处理、财务、保密、档案、接待、信访等工作。
(二) 政工科
指导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局机关人事工作;组织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教育工作;协助有关部门管理全县司法行政系统的机构编制工作;负责全县律师、公正员的职称评审审查工作;协助乡镇管理乡镇司法所领导干部;负责局机关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
(三)法制宣传教育股(依法治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负责全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实施在全体公民中开展法律常识教育工作;指导、协调、检查、督促全县依法治理工作;负责组织全县国家司法考试工作;负责全县律师专业函授、法律专业自考的有关组织工作;承担依法治县工作领导组的日常工作。
(四)基层工作管理股
指导、管理基层司法所、司法助理员、基层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承办司法助理员、乡镇法律服务工作者管理中的有关工作;指导、协调对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
(五)公证律师法律援管理股(对外称歙县法律援助中心)
负责全县公证机关、律师机构和社会法律援助咨询服务机构设立、登记、年检注册的审查工作;指导、管理、监督全县公证机关业务活动和全县法律援助工作;负责涉外及涉港澳台地区的有关公证事务的审报工作;指导监督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法律顾问工作;负责全县公证员、律师资格管理工作;指导司法行政各协会等 社团工作;负责拟定全县法律援助的工作规定、办法,办理直接受理的法律援助案件。

8. 濮阳市司法局的工作动态

市司法局坚持以“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为目标,遵循“抓班子、带队伍,激活力、提效能,强素质、树形象”的思路,大力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6月17日,在全省省辖市公务员岗位绩效考核试点工作座谈会上,市司法局作了《健全六项机制,深化绩效考核,推动和保障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典型发言。
一是强化干警学习,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增强服务大局意识。先后集中学习党的“十八大”、中央、省领导同志关于政法工作的重要讲话、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精神和市领导考察学习专题片等内容。创新学习形式,提高学习效果。组织干警参加“濮阳人看濮阳”观摩活动,参观市城乡规划展览馆,举办“新修订民诉法和刑诉法”知识讲座、“外派挂职人员工作”交流会、政工干部“学党章、做奉献、树形象”座谈会、“学先进、找差距、促赶超”集中学习活动论坛、 “学习十八大精神,我为司法行政工作添光彩”征文及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学习活动20余次,收缴征文和心得体会150余篇,真正做到了人人参与学习,人人受到教育,人人得到提高。
二是强化干部使用,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以“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基本要求,不断强化干警的教育、管理、引导,坚持把实践锻炼作为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有力措施,让他们在工作中接受锻炼,在历练中接受考验。选派3名年轻正科级领导干部到乡镇、村委进行挂职锻炼,2名同志到农村定点扶贫,3名同志分别到市委办、市纪委、市督查局挂职帮助工作。狠抓基层司法行政队伍建设,协调解决基层司法所所长副科级编制。理顺市监狱、市劳教所行政机构性质,推进监狱体制改革和监所“三定”工作,做好监所公务员登记、警员职务套改工作,切实为基层干警办实事好事。落实从优待警各项措施,在入警培训、干警福利、子女入学、生病住院、家庭变故等关键环节,予以关心帮助慰问,使干警感受到组织的关怀。
三是强化队伍管理,切实提升工作效能。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建立干警签到制度、动态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的方式,随时掌握干警在岗在位和遵守工作纪律情况,进一步清除“懒、散、燥、乱、松、庸”六种不良现象。强化工作监督,构建警务督察大格局,建立“三级督察”模式,坚持每月两次对法律服务窗口和市监狱、市劳教所进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行为从严处理。开展以“比观念、看创新,比作风、看转变,比业绩、看提升,比服务、看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比四看”大竞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干警和法律服务工作者的群众意识,端正执法(执业)理念,提升群众满意度。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党建“1+5”工作法,受到市委组织部高度评价。6月份,我市司法行政系统政风行风工作成效受到省司法厅纪委书记胡国星的充分肯定。
四是强化服务意识,树立司法为民形象。围绕服务基层、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分成7个调研组,由局领导带队,到县(区)开展专题调研。召开两次由县(区)司法局局长、市监狱、市劳教所政委和基层司法所所长、法律服务机构负责人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发放回收调查问卷200余份。开展“改进作风、关注民生、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活动,归纳出10个方面的问题,建立台账、明确责任、节点推进。当前,已完成5件,正在推进5项。法律服务工作者立足职能,服务民生、服务发展。发挥“同心·民营企业律师服务团”和律师专项服务团的作用,服务企业发展。统一全市经济困难标准,深化应援尽援,开展“法律援助与农民工同行”等活动,服务民生需求。4月份,司法部调研时,高度评价我市在刑事法律援助方面的有效做法,并在司法部法律援助司简报上推广介绍。

热点内容
道德悲情 发布:2025-01-13 15:40:23 浏览:599
经济法的种类及含义 发布:2025-01-13 15:38:57 浏览:514
2015年计划生育条例婚假 发布:2025-01-13 15:33:02 浏览:118
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修订草案 发布:2025-01-13 15:09:37 浏览:296
规章标语 发布:2025-01-13 15:04:54 浏览:731
法律非法学考什么 发布:2025-01-13 15:04:08 浏览:602
关于教师体罚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3 15:02:49 浏览:905
部队干部转业法规 发布:2025-01-13 14:59:57 浏览:977
发错微信应承担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13 13:54:22 浏览:341
司法邵武人 发布:2025-01-13 13:52:51 浏览: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