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政法干警论坛民法

政法干警论坛民法

发布时间: 2022-09-04 21:20:12

A. 关于政法干警民法学的问题

民法的内容非常庞杂,学习起来很多同学感到没有头绪。那么怎样使民法的学习有头绪呢?民法的核心有四个问题,也就是我们讲的四大版块,第一个版块是民事主体问题;第二大版块是民事行为问题;第三大版块是民事权利问题;第四大版块是民事责任问题。
(一)民事主体解决什么问题呢?它解决你这个行为人有没有权利能力,有没有行为能力的问题。如果你这个行为人没有权利能力,没有行为能力,那么你所实施的民事行为就不存在效力,它就是一个效力问题。对民事主体的掌握主要在自然人这一章,因为法人超范围经营才会出现效力问题。
(二)在民事行为的学习中间,大家主要掌握民事行为的四大效力:有效,无效,效力未定,可撤销。当然还有生效的问题,还有部分有效部分无效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家要重点掌握,这是民事行为。民事行为中的表意行为,事实行为这个一般来说不是考试重点。民事行为里面还有代理问题,代理也是民事行为的方式。
(三)对于民事权利来讲,这里面既涉及到物权又涉及到债权,还涉及到知识产权,继承权,人身权。我们说民事行为的目的是什么,它是权利主体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设定权利,所以他设定权利的时候,就经历了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人身权。在物权这一章中间,大家学习的时候要坚持物权法定原则。应当了解物权的效力,着就是我们讲的排他效力,追及效力,优先效力和物上请求权。在整个物权的学习中,以担保物权最为重要,因为担保物权在我国法律《担保法》中有明确规定,特别是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这些关系极其复杂,大家在学习中要给以重视。用益物权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今年要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农村土地承包法为重点。另外共有也是应当注意的地方,所有权理论问题是为后面的分析问题作为一个钥匙而存在。
作为债权问题方面,最多涉及到的是合同问题,要坚持几个重要的观点:当事人约定优先原则;只要当事人间有约定的,只要这个约定不损害国家利益,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损害他人,那么这个约定就是优先的,债权人具有相对性原则;这是大家掌握债权与合同的钥匙,很多问题的分析都离不开债权人相对性这一点;第三就是债权的平等性;这些问题的掌握带有根本性。
在知识产权的学习中间,一定要注意法律规定的特有性问题,人身权所占比例也不大,但人身权的考试往往与侵权行为结合在一起,所以应当明确侵害 权,侵害名誉权,侵害姓名权,侵害隐私权这些具体的要求。继承权以及有家庭婚姻的权利,这一块相对来说也不占很大比例,但是去年我们国家出台新的婚姻法,那么在这一块它涉及到具体的问题,如婚姻里面无过错责任方的赔偿请求权的问题,涉及到探视权的问题,涉及到受胁迫的婚姻的可撤销问题,以及涉及到无效婚姻的问题,这都应当注意的问题。
(四)民事责任问题,民法追究的客体都到责任问题,在责任的复习过程中应当坚持责任应当由行为人承担,应当明确什么情况下,它是单独责任,什么情况下,它是连带责任,什么情况下,它是按份责任,这就是考试中间往往考的问题。

B. 政法干警考试中,民法包括哪些内容

参考民法大纲 公告中会有大纲

C. 政法干警什么是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简称“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作的法律规定,是民法体系中的一般法。所谓民事活动是指: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为了一定的目的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行为。如买卖、运输、借贷、租赁等。进行民事活动时,应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守法的原则。
民法通则制定于1986年(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决定:

D. 考西南政法基层政法干警定向招录(法律硕士),复试考法理学、刑法、民法,需要准备什么资料看

不过我建议你去我们学校的考研论坛看看!老是在这里问不是个事儿。

我们西政的考研论坛叫做“西政阳光公社论坛” 网址我记不住 你可以网络下
里面有很多的真题笔记资料课件等等共享而且有人在线指导,
我们本校的都在那里咨询问题,你去问问吧!

E. 河南政法干警考试的民法有什么备考策略吗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一、政法干警民法学考察特点分析
民法学向来以内容博大精深,学科理论性、实践性、体系性极强而著称,不经系统复习仅靠简单的考前突击一下很难取得好的成绩。而民法学在政法干警考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得民法者得天下”,民法的成绩甚至直接决定着考生能否顺利通过笔试,所以务必高度重视。就政法干警的民法考试来说,主要还是考察考生对于民法学的基本概念识记、基本理论理解与基本原理应用的能力。政法干警民法学考试的内容主要包括民法总论、物权、债权、人身权、婚姻收养继承、侵权责任等。专家通过系统分析近几年民法真题,认为试题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1.重视考查基础理论知识,总体难度适中。
纵观政法干警民法试题不难发现,试题重在考查基本的民法知识,总体难度适中,所以考生不应该或没有必要钻研民法中较偏、较怪、较难且有争议的知识点,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考试,而不是去做法学研究,所以不要偏了大方向!考生从一开始就应该注重民法基本概念的学习,譬如民法的调整范围与体系、民事权利与义务、法律事实、民事法律行为、代理、诉讼时效、民法基本原则与归责原则等等,除此之外还要具备一定的法言法语表达方式的培养,但无论题目是以什么形式出现的,其基础性仍然是第一位的,牢固把握民法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精神,能够对基础性的民法理论真正加以理解,才会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题型多变、灵活,部分题目综合性强
政法干警民法考试题型包括选择、简答、论述以及案例分析题,考察角度从细微末节到综合把握层层递进,这种主客观题相结合的形式有效达到了测试考生准确理解和运用民法知识能力的目的。客观题主要测查单一知识,考生不要小看这看似很简单的单选题,很多知识的考察还是很灵活多变的,一点不识,该题尽失!譬如我们说代理这个知识点很重要,很多考生也基本能把握好它,但考生有没有想过有些行为是不能代理的。哪些行为呢?主要是与身份有关的行为,譬如结婚这事儿吧,准新郎对准新娘说我那天有急事无法出席,找个朋友“代理”一下吧,那估计准新娘就要疯了,这事不但不符合法理,也不符合情理,不能代理!!!
如果选择题与简答题考生还觉得基本能应付的话,那论述和案例分析就是多数考生头疼不已的事了。这两种题型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处理,论述题难在考生要把一种民法制度从概念到成立条件再到法律效果用法言法语讲清楚,譬如请论述缔约过失责任?考生不仅要把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讲清楚,此外还要对其构成要件、适用情形等一一详述,这才叫论述题,切勿答成简答题!案例分析难度最大,考生不但要读懂案例,还要把案例抽象成所学理论并准确定位所考知识点,从近几年的考试来看,案例分析部分绝不仅仅考察某一章节的知识,而经常是跨章节的,譬如以物权加债权、物权加侵权、物权加婚姻继承、物权加债权加继承加侵权等等组合知识点形式出现。这种交叉知识点的命题方式对考生的民法理论素养要求还是比较高的。
3.重者恒重,考察范围相对稳定。
参加政法干警考试的多数考生对民法来说都是初学者,这样一来如何在有限时间掌握必备知识能够顺利通过民法考试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二八定律”,大意为企业经营和管理中要抓住关键的少数;要找出那些能给企业带来80%利润、总量却仅占20%的关键客户。考生对于民法学的复习亦是如此,中公教育专家通过细细研究每年的民法真题,发现大纲中约20%的知识点是重复考察的,而约80%的题目就在这个范围内命制,这就是重者恒重的铁律!!!譬如说物权部分担保物权里面有一个留置权,自2009年以来每年必考,毫无例外!譬如宣告失踪、宣告死亡、代理、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债的消灭、法定继承顺序人等等考生务必熟练掌握,有的考生会说既然真题这么重要,那回去做它十遍八遍,且慢!真题当然重要,真题是王道自不待言,但真题还要会用,透过真题把握命题方向才是致胜之道。
二、政法干警民法学备考策略
1、依据考试大纲,全面系统研读讲义
这一环节非常必要,试想,一个对讲义都没有完整看一遍、没有从体系上对民法有所把握的人是很难掌握好民法的。民法理论博大精深,体系庞杂,考生应该熟悉考试大纲,对照大纲在脑海里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非常必要,有些真题直接就能在大纲里面找到答案(例如2012-37-简答:简述继承法的基本原则),大纲能清晰告诉我们民法包括哪些知识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当然对照大纲全面研读讲义的目的不是什么都去背诵,这一环节重在理解民法的体系和内容,同时依据真题深入分析。有的考生简单化的认为学好民法只要具备惊人的记忆力,狂背一些概念就够了,其实这种想法还是非常危险的,民法的有些知识当然需要记忆,该记住的一定要记住,但更重要的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譬如善意取得这个知识点,几乎是每年必考的,考生只要把这个知识点用生活化的案例去还原它的理论、去理解把握,系统掌握它的构成要件并不困难,但也不要忽视一些“较偏”的考察方式,譬如盗赃物适用善意取得吗?善意取得的前提是处分人无权处分,那这个无权处分人如果是夫妻的一方,此时处分合同是否有效? 可见这些问题单纯的靠背是无法完全解决的。
2、总结命题规律,重点理解记忆。
通过分析近几年真题,政法干警的民法试题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有些知识是“扎堆”考察的,考生把这些一堆一堆的知识掌握住,效果将事半功倍。考生可以把复习分成基础扫盲、系统梳理、重点强化、难点突破、考前预测等几个具体的阶段,一环扣一环,扎扎实实推进,终必有成!考生也可采取专项复习策略,譬如选择专项、简答专项、论述专项、案例专项,这样不但能集中突破记忆瓶颈,记忆更便利;而且在专项复习中能够把相似的概念、法律要件放到一起对比学习,不但加深了对民法制度的理解,而且易于掌握,最终为高分顺利通过民法学的考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F. 政法干警考试民法该怎么复习,很头疼啊!

您好, 中政行测 和 中政申论 备考平台为您解答!

复习民法没有什么捷径,只有多看书,把教材吃透,因为考试内容全部都在书上,试题不难,只要用心看过书拿高分是没有问题的。我建议你使用正规的民法教材,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教育机构编写的民法书,但是里面错误很多,容易误导人,所以最好使用正规的教材,书多看几遍,考前做几套复习题就可以了。

了解更多的考试信息请:加入中政行测加入中政申论加入一品公考论坛“中政备考平台”资料下载专区

如仍有疑问,欢迎向"中政行测在线备考平台"和"中政申论在线备考平台"提问,我们会及时解答。

G. 政法干警民法背不下来怎么办

民法学确实是个难点,但要掌握了方法其实背起来也不难。

首先要清楚2015年政法干警考试民法学命题趋势。
趋势一:选择题难度下降
根据网友的回忆,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下列选项中,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A.恋爱关系B.师徒关系C.同学关系D.夫妻关系。这道题其实是与民法大纲给的题是非常相似的,如果大家看了大纲样题的话,再作这个题的话会有熟悉的感觉,这题很简单,这道题考查的点就是民事法律关系,ABC都是作为一种关系,不属于法律关系,不归法律调整,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通过这道题告诉我们在以后的民法备考中大家一定要把基础的知识点掌握牢。
趋势二:简答题题出题有点偏
简单题出得有点偏,但是难度还是不是很大的,例如简述债发生的原因。这道题其实不是很难,大家只要把概念答上,再把主要原因答上就没问题了,债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合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侵权等。通过这题告诉大家在备课民法简答题的时候一定要要全面准备,不能压重点。
趋势三:论述题的考查比较常规
根据网友的回忆考的是民事责任,民事责任是比较常规的考点,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般都会复习得非常好,对于以后的论述题的备考大家一定要抓住常规考点备考。
趋势四:案例分析出题更加灵活
今年的案例题第一题出的难度比较大,出题更具有灵活性,要求大家在对以后的民法案例题备考还要活学活用,不要死记硬背。
详情查看http://v.huatu.com/news/20150920/165930.html
其次是总结让自己焦头烂额背懵到的题
例如http://v.huatu.com/beikao/20150920/165934.html

H. 政法干警 民法学

010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民法学》高分备考指导

根据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考试,教育入学考试内容根据培养方式的不同共分三种考试内容:
(一)专科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 + 申论 + 文化综合(历史、地理、政治)
(二)本科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 + 申论 + 民法学
(三)研究生教育:行政职业能力测 + 申论 + 专业综合Ⅰ+ 专业综合Ⅱ
注:专业综合Ⅰ(刑法学、民法学);专业综合Ⅱ(法理学、中国宪法学、中国法制史)
一次政法干警考试,直接关系到广大考生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决定一个人的一生。而对于时间紧、备考任务重的政法干警考试,没有人会否认方法的的重要性。科学的方法好比一把利剑,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披荆斩棘。
这里,京佳老师分别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文化综合、民法学及专业综合五个方面来分门别类的指导考生进行备考复习,帮助考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复习效果。
2010年政法干警招录《民法学》考试高分备考指导
本科教育的民法学考试的复习,主要通过对民法学的复习重点、复习难点以及考试中的易错点进行总结来指导考生有效高分的进行政法特警的备考。
一、民法学复习的重点
民法学是理论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其重点不可能体现在部分的内容上,所以考生在复习民法学内容时,重点应在于理解和准确把握民法的体系、民法的基本理论、民法的调整原则和民法的各项基本制度。
民法学考试的内容大体包括民法总论部分、物权法部分、债法部分和人身权、知识产权、继承部分。
根据大纲要求,京佳老师认为各部分的复习重点主要为以下内容:
★★基础知识理论
(一)总论部分
民法学总论部分包括了民法的一些重要制度,学好这一部分内容,是深入学习民法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包括:
1.民法的本质。所谓民法是指调整平等的民事主体在从事民事活动中发生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民法的调整对象和调整原则。民法有自己特定的调整对象,即平等的民事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民法的调整原则是贯彻宪法宗旨、体现民法精神、规范民事活动、指导民事审判的基本准则。把握好民法的调整原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各项民事制度。考生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应结合民法的其他内容,深入理解。特别是诚实信用原则,该原则被认为是民法的“帝王原则”,考生应准确把握其基本含义和该原则在民法基本制度中的体现。
3.民事法律关系和民事法律事实。就民事法律关系而言,要求考生掌握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分类、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特别是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考生要有较清楚地认识。就民事法律事实而言,要求考生重点掌握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和意义及其基本分类、各项分类的含义。
4.公民(自然人)和法人制度。首先,应掌握公民的概念与本质;其次,公民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是考生应当掌握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分类、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不同特点及比较,考生在复习时,更应当重点掌握。其他的如监护制度、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制度、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人合伙及法人的设立、变更和终止也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5.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民法和民法学的核心内容,其知识点也比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对这一部分内容应当重点掌握。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和特征、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和形式、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附条件以及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
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及构成等。考生在复习本部分内容时,应当首先准确掌握各相关的概念。比如,对于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考生应当能够准确记住它的概念和特征,能够理解它和无效民事行为的区别,能够掌握它的法律效力和被撤销后的法律后果等。
6.代理。代理指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在代理权限内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其法律后果直接由被代理人承受的民事法律制度。考生要注意准确掌握代理的概念,并根据此概念,理解代理的法律特征。其他如代理的适用范围和种类、代理权及其行使、无权代理的概念和无权代理的效力以及表见代理制度,这些都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7.诉讼时效。重点掌握时效和诉讼时效的概念、种类及其性质、诉讼时效的效力、诉讼时效和取得时效的区别、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的区别、诉讼时效的意义、诉讼时效的种类、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和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中断和延长、期间的概念、种类病情计算等。
8.民事责任。重点掌握民事责任的概念、特征、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分类和承担民事责任的形式。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的类型、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承担方式以及违反合同民事责任的免责理由,这些都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内容。

(二)物权法部分
物权法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有物权的种类和体系、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所有权、他物权、共有和相邻关系等。
1.物权的概念和特征。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直接支配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权利。物权的法律特征可以通过物权与债权的对比加以说明。
2.物权的种类。对于物权的种类,考生应当掌握物权体系的基本构成和各种物权的概念特征,以及我国法律所确定的物权类型。
3.物权的民法保护。物权方法和债权方法的异同是考生应当掌握的内容。考生还需要掌握物权的民法保护的五种方法: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害、请求消除危险、请求恢复原状和请求赔偿损失的概念和适用条件。此外,关于自力救济与公力救济的概念、特征及相互区别也应掌握。
4.所有权。所有权的概念和特点、所有权的内容,即所有权的权能的含义、所有权的限制、所有权的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的方法、所有权的消灭原因都是考生应当掌握的内容。善意取得制度的概念、意义和条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要内容。
5.他物权。各种物权的概念、特征、成立或取得条件、权利的内容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特别是对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的内容是考生应当特别注意的部分。
6.共有。共有是指某项财产同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有的民事法律关系。考生应当掌握按份共有、共同共有的概念、特征以及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人的权利和义务。
7.相邻关系。考生应当掌握相邻关系的概念、特征、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和实践中几种主要的相邻关系的具体处理要求。
(三)债法部分
债法和物权法并列为民法的两个重要的分支部门。在债法中,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较多,考生应当能够准确把握。
1.债的概念和债的种类。债是特定人之间请求为特定行为的民事法律关系。债的主体、内容、客体是债的三要素,这是考生应当理解的内容。对于债的不同分类以及各种分类的法律意义考生应当重点把握。
2.债的发生、变更和消灭。考生应当掌握:债的关系可因合同、侵权行为、不当得利和无因管理等法律事实而发生;债的变更包括债的内容变更、债的主体变更;债的消灭的原因主要有履行、解除、抵销、提存、免除和混同。
3.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是指无法律上或合同上的根据,使他人财产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以及对不当得利之债的处理,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4.无因管理。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或约定的义务为他人管理事务的行为。无因管理的构成要件以及对无因管理之债的处理,是本部分的重点内容。
5.合同法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较多,考生在复习时应当重点掌握:合同的概念、合同的种类;合同订立的概念、要约的概念、要约和要约邀请的区别、要约的效力、要约的生效时间和要约失效的原因;承诺的概念、承诺的方式和时间、承诺的撤回;合同成立的时间和地点、缔约过失责任的含义、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条件和合同法关于产生缔约过失责任原因的规定;合同效力的表现、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订立合同的效力、无权代理和表见代理所订立合同的效力、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越权订立合同的效力、无处分权处分他人财产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履行的概念、合同履行的原则、内容、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债权人代位权和撤销权;合同变更的含义、合同解除的条件;合同担保的概念与种类、保证的概念与设定、保证的两种方式和保证的效力、定金的性质、定金的种类与效力、定金与预付款的区别;各种合同的概念、特征、合同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等等。

(四)人身权部分
人身权部分的重点内容主要是人身权的特征和类型。
1.人身权的概念、特征和种类。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最基本的民事权利,是其他民事权利存在的前提。其特征主要体现为它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财产权益,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联系,且与权利主体的人身紧密联系,不可分离。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其区别主要是权利取得的方式不同、主体范围不同、权利对象不同。此外,对人身权与人权之间的异同也要有所了解。
2.人格权。人格权的类型主要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各誉权、隐私权。
3.身份权。身份权的类型主要包括荣誉权、配偶权和亲属权。

(五)知识产权部分
知识产权部分内容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1.知识产权的概念与特点。知识产权是指创造性智力成果的完成人或工商标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的总称。其具有专有性、地域性与时间性三大特征。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知识产权制度具有的作用也要掌握。
2.著作权。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作者和作者以外的人。考生应当了解几种特殊情形下的著作权的归属。著作权的客体是作品。考生应当掌握作品的概念、范围和我国法律规定不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著作权的内容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考生应当掌握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的具体内容以及著作权的取得时间和保护期。著作权的限制包括对作品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考生应当掌握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的情形。邻接权是作品传播者所享有的权利。考生应当掌握各种邻接权的内容。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也是考生应当掌握的内容。
2.专利权。考生应当掌握:专利权的主体和客体;授予专利权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专利权的期限、无效与终止;专利权的内容以及对专利权的保护。
3.商标权。考生应当掌握:商标的概念作用;商标的种类;商标注册的原则、商标注册的实体条件和程序条件;商标权的期限与续展;商标权的转让程序与要求、使用许可和变更;商标权的争议、无效和终止;商标权的保护范围、商标侵权行为的类型、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

(六)继承部分
1.继承的概念、种类和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继承是指将死考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制度。继承的主要分类是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本位继承与代位继承。除此之外,考生对我国继承制度的五大基本原则也应当有基本的了解。
2.继承权。考生应当掌握继承权的概念、继承权的行使、丧失继承权的情形以及放弃继承权的方式、继承权的保护、遗产的概念与范围。
3.法定继承。考生应当掌握法定继承的概念、特征和适用条件、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代位继承和转继承的区别及其适用条件、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和方法。
4.遗嘱继承。考生应当掌握遗嘱、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遗嘱继承人的范围、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的区别、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的撤销和变更方式、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特征及其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5.遗产的处理。应掌握继承开始的时间与通知的范围及遗产的范围、遗产的分割原则和分割方法、遗产债务的范围、遗产债务的清偿原则和清偿办法、无人继承的遗产的处理、“五保护”遗产的处理。
★ ★难点点拨
所谓难点,是相对于考生能够比较直观地、容易理解的部分而言,是考生在复习时,不能很好地把握地、需要通过深入思考、综合分析才能比较透彻掌握的知识点。当然,由于考生个人能力不同,相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难点,从我们的教学经验来看,下面的问题,可能是大多数考生在复习时所遇到的难点。
1.民法的调整原则。考生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可能会觉得其内容比较空泛,或者比较简单。但这一问题,不仅是考生应当复习的重点,也是大多数考生可能难以掌握的问题。在复习民法的调整原则时,考生不仅要理解各原则的含义,还要对民法中的其他制度,比如,合同法和侵权法,加以理解。
2.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不同于无效民事行为,也不同于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它们之间的区别,考生应当能准确理解。还应当注意的是,我国法律中所确认的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不仅包括《民法通则》中所确认的两类:因重大误解而为的民事行为和因显失公平而为的民事行为,还包括《合同法》第53条所确认的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3.表见代理。表见代理是无权代理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的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的民事行为在客观上使第三人相信其有代理权而实施的代理行为。表见代理制度的核心在于使某些无权代理行为发生有权代理的后果。考生在复习此内容时,要注意把握表见代理应具备的构成条件和表见代理的法律效力。
4.物权和债权的比较。物权和债权是民法中两类基本的财产权,它们联系密切,物权是债权成立的基础,也是债权运动的结果,但它们又是完全不同的两类财产权。考生应当能够从性质、权利范围、权利客体、权利效力、权利发生、权利的保护方法等方面把握它们的不同点。
5.所有权的权能。所有权的权能是所有人为实现其对于所有物的独占利益,而于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可以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手段。所有权的权能包括积极权能和消极权能,积极权能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消极权能是排除他人干涉的权能。所有权的一种或多种积极权能可与所有人分离,形成他物权,但并不导致所有权的消灭。所有权的核心是支配权。考生应当能够理解所有权的权能和所有权的关系。
6.善意取得制度。善意取得又称即时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在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让与第三人后,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系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的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善意取得是动产所有权原始取得的一种方式。构成善意取得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对标的物的要求、对取得方式的要求和对善意的要求等。考生应特别注意,善意取得制度只适用于动产交易。
7.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的区别。缔约过失责任和违约责任是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责任制度。缔约过失责任是当事人一方因于缔约之际具有过失,致使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而对他方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违约责任是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时,依法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考生要注意它们不同的构成要件上的差别和责任形式的不同,特别是在案例分析题中,考生要结合案情,判定究竟是缔约过失责任问题,还是违约责任问题。
8.合同的效力。合同的效力是合同法中最重要的内容,也是考试必然会涉及到的内容。其难点在于:第一,合同的成立和生效的关系。合同的成立是合同生效的前提,但合同生效并不是合同成立后的必然结果。只要符合合同的成立要件,合同就成立,但合同成立后,合同是否生效,要取决于合同是否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第二,有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无效合同的联系和区别。根据合同的生效条件,成立后的合同区分为有效合同、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和无效合同。凡是符合合同生效条件的合同,即为有效合同,相反,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分别为可变更撤销合同、效力待定的合同、无效合同。考生要特别准确把握合同生效的条件、可变更可撤销合同和效力待定合同的情形以及它们的法律后果等。
9.一般侵权行为和特殊侵权责任。特殊侵权责任之所谓特殊,就在于它的构成要件上的特殊性。考生不仅要掌握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还要准确掌握各种特殊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比如,动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其责任属于无过错责任,其构成要件是:需要有饲养动物伤人的事实;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动物加害与损害后果间有因果关系。同时考生还要掌握这种责任的免责事由,即如果加害人能证明动物所致损害是由于受害人的过错引起的,或证明动物致损是由于第三人的过错所造成的,动物的饲养人和管理人可以不承担民事责任。
10.合同法分则。合同法分则涉及到许多不同的合同,内容较多,考生一般难以把握。考生在复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应该对各种合同的性质、成立和生效的要件、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违反合同的责任等有比较清楚的认识。比如买卖合同,考生一般都会有比较直观的了解,但遇到一些具体问题,应当有明确的认识。其中,如出卖人的瑕疵担保责任。瑕疵担保责任包括物的瑕疵担保责任和权利瑕疵担保责任,它们的具体含义和表现是什么,考生应当清楚。又如我国合同法区分了不同的买卖合同,它们的成立和生效条件、当事人的权利义务都可能不同,对于这些不同点,考生也应当清楚。再如赠与合同,赠与合同什么时候生效、赠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撤销合同,是考生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总之,考生复习时,在一般了解了各种合同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要特别注意各种合同中的一些特殊的法律问题。
11.代位继承和转继承。
代位继承和转继承是继承中的两个特殊现象。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情况下,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先死亡的子女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和法律制度。其成立条件有:必须有两个死亡事实;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须被代位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只适用于法定继承,不适用于遗嘱继承。
转继承是指被继承人死亡后、遗产分割前,未放弃继承权的继承人也死亡的,其应得的遗产份额转由他的继承人继承的法律制度。其成立条件有:必须有两个死亡的事实;当继承人死亡时,被继承人的遗产尚未分割;必须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考生在复习这一内容时,必须分清各自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每个制度适用的不同条件。
★ ★易错点
一般来说,民法学考试中易出错点主要是对一些容易混淆的法律概念的区分和对一些相联系的法律制度的理解。考生复习时,要善于将那些相关联的概念或制度进行比较,通过综合分析,深入理解有关的概念和制度的含义。下面是考生在考试中常出现错误的地方。
1.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行为。这两个概念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考生要注意民事法律行为只是民事行为的一种,是合法行为;民事行为不仅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合法行为),也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和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不合法民事行为)。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行为人合格、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行为内容合法、行为形式合法。但欠缺这些条件,并不能认为行为无效,它还可能是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或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考生在复习这一内容时,可以结合合同法的有关条文加以理解。
3.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并不是在条件满足和期限到来时就发生效力的行为。所附条件可以是生效条件,也可以是解除条件;所附期限,可以是生效期限,也可以是终止期限。考生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条件或期限的性质。
4.代理人和代表人。代理人不同于法人的代表人。代表人是根据法律所确定的,他是法人的组成部分,其所表示的意思就是法人的意思;而代理人和被代理人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主体,代理权的产生是基于授权或法律的规定。
5.代理和委托合同的关系。委托合同是合同法中规定的内容,但它和民法总论部分的代理制度密切联系。考生在复习时,要结合这两部分的内容,进行分析比较,明确代理和委托合同的关系。特别要注意,代理权的授予是单方法律行为,只要有一方的授权行为,代理权就产生,而且代理权也可能是基于法律的规定产生。委托合同是双方法律行为,只有双方意识表示一致才能成立。根据委托合同可能产生代理权,但受托人的权利并不一定是代理权。受托人根据委托合同取得的是处理委托事务的权利,处理委托事务的行为包括法律行为,也包括非法律行为,而代理行为只能是法律行为。
6.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和延长在法律上有不同的意义,考生要准确理解它们不同的概念和不同的适用条件。
7.要约和要约邀请。要约和要约邀请不同。要约是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发出的希望与对方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要约邀请是当事人向他人作出的希望对方向自已发出要约的意思表示。在具体分析一项意思表示是要约还是要约邀请时,应当看该意思表示是否是向特定人的发出、意思表示人是否具有缔约目的、意思表示的内容是否具体确定等。
8.人格权和身份权。人格权和身份权合称人身权,它们有不同的含义。人格权是公民和法人作为民事主体所享有的人格不受侵犯的一种民事权利,而身份权是公民和法人依一定行为或依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发生的一种民事权利。考生不仅要理解它们的不同含义,更要知道它们分别包括的不同类型。如荣誉权究竟是人格权还是身份权,这是考生应当注意的问题。
9.著作权的主体。一般都能理解著作权的主体包括作者,但容易忽视著作权的主体还包括作者以外的人。但作者以外的人要成为著作权的主体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对于这些条件,考生要准确掌握。比如职务作品,在一般情况下,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并不是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只有在两种情况下,除作者享有署名权外,著作权的其他权利均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这两种情况包括:一是利用法人或者非法人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承担责任的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地图等职务作品;二是法律、行政法规或合同约定著作权由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的职务作品。
10.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遗嘱和遗赠扶养协议是比较相似,但也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行为。它们的区别表现在:第一,遗嘱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双方法律行为;第二,遗嘱是死后生效的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在成立时即生效;第三,遗嘱是无偿的法律行为,遗赠扶养协议是双务有偿的法律行为;第四,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的效力,在遗嘱的内容与遗赠扶养协议生产抵触时,遗嘱无效;第五,遗嘱继承人的范围只限于法定继承人,遗赠扶养协议中的扶养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集体所有制组织,且与遗赠人之间不存在法定的扶养关系

I. 政法干警民法包含什么内容

您好,中公教育为您服务。
专业综合Ⅰ、Ⅱ是政法干警考试硕士试点班所必须考到的科目。《专业综合Ⅰ》试题考查考生对刑法、民法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不仅要熟记法条,而且要理解法条,对一部分重点法条还要能够灵活运用;《专业综合Ⅱ》试题考查考生对法制史、宪法以及法理学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理解法学的起源与发展,掌握法理相关知识,熟记宪法知识,特别是中国的宪法知识。

一、专业综合Ⅰ

1.刑法学的复习方法
在刑法学的复习中,考生要把基本理论、法条、真题、模拟题并重,不能有所偏颇。
(1)在开始复习前一定要对刑法学的结构和知识体系有个整体了解。这样可以将学到的知识点快速串联起来,既方便理解和记忆,又能有效减少复习时的茫然感。
(2)抓住法条,配以案例。复习时,一定要先看法条,后看解释,再做题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懂刑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注意新增高频考点。每年的考试都有新增的考点,我们要注意掌握这些新增的考点。
(4)犯罪论与刑罚论并重。
(5)分则复习要抓住罪名,比较记忆。对于重点罪名,则要基本理论、法条、教材、真题、模拟题“数管齐下”,反复训练,掌握其精髓和各种变化形式。
(6)多做、精做历年真题。掌握历年真题就是掌握重要知识点。
2.民法学的复习方法
(1)掌握现行主要民事立法,熟悉相应的民事法律条文。
现行的民事法律条文则是将相应的民事法律理论予以抽象概括,经过立法者的提炼而形成的成果。理解了民事法律条文,就把握住了民事立法所确认的民事法律理论的精华部分。
(2)注意把握民事法律理论的体系。
由于每个民事法律关系均包含主体、客体和内容三个要素,而每个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均以相应的民事法律事实作为前提。民事法律关系及其三要素构成的普遍性和民事法律事实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普遍性,成为贯穿民事法律制度的主线。
(3)处理好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在复习民法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结合社会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来理解民事法律规范所包含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切忌用公式化的思维方法来解释民事法律条文和现实社会中的民事现象。

二、专业综合Ⅱ

1.法理学
法理学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法理学给人的感觉是抽象、枯燥、难以记忆。这是法理学这门学科缺少具体、实务性的知识造成的。建议考生复习法理学的时候采取以下方法:
(1)多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法理学虽然是理论学科,但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渗透在各个法律学科之中。所以要结合其他学科中相应的知识来理解法理学,使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问题。
(2)掌握答题方法。对选择题,要恰当运用排除法解题。对分析题,注意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然后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对论述题,复习时重点在于知道有几个要点,答题时做到要点明确、解释清楚。
(3)研习真题。做题是最好的消化知识的方式。在做题时要多思考,要做到自己能够深刻理解答案和解析。

2.中国宪法学
中国宪法学是法律专业的基础学科,在我国法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主导地位。它所研究的是宪法的本质和它的发展规律,国家的本质和形式,国家机构的组织、职权和工作制度,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1)了解宪法的基本理论,理清宪法学的知识脉络。
(2)针对考题,找准重点。宪法学虽然知识很多,但考试的重点却很突出,所以复习时应该根据历年真题,找准复习重点。
(3)记忆重点法条。宪法考查的试题多是一些需要记忆的知识,因此应该着重记忆重点法条。
(4)多做习题。可以做一些历年真题和质量较好的模拟题,通过做题加深理解,真正把知识消化。
3.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制史所涉及的是中国历史上的法律制度。与法学领域中的其他学科相比,其难度不是制度本身的思辩性、技术性,而是对历史环境的认识、对历史上法律制度及其社会土壤的理解。在复习中国法制史的时候,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1)抓重点,精确记忆。在对法制史整体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一定要进行重点复习,以重点知识为复习核心。
(2)归纳总结相关的知识点。法制史是关于法制的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因此各种相关制度之间必然有某种相关的联系。归纳总结知识点有纵向归纳法和横向归纳法两种方法。纵向归纳法就是把某个知识点的各个历史发展时期采取纵向归纳的方法,找出其中的必然联系。对于横向的知识点,应当采取横向对比归纳的方法加强记忆。
(3)认真研习历年试题。做历年试题,可以发现法制史命题的难易,命题的规律,考查的方式,考查的趋向,从而做到有针对性地复习。

如有疑问,欢迎向中公教育企业知道提问。

J. 政法干警考试中的民法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二)民法的调整对象 (三)民法的渊源【1.制定法2.习惯】
(四)民法的适用范围【1.时间上的适用范围2.空间上的适用范围3.对人的适用范围】
(五)民法的基本原则【1.自愿原则2.平等原则3.公平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5.公序良俗原则6.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二、民事法律关系
(一)民事法律关系概述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与特征2.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
3.民事法律事实: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民事法律事实的分类;民事法律事实的构成)。
(二)民事权利1.民事权利的概念
2.民事权利的分类:(财产权与人身权;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与抗辩权;绝对权与相对权;主权利与从权利;原权利与救济权;既得权与期待权。)
(三)民事权利的保护方法:1.公力救济2.私力救济
自卫行为;自助行为。
(四)民事义务的概念与分类
三、自然人
(一)自然人概述:1.自然人的概念2.自然人的住所
(二)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与特征 2.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开始与终止
(三)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1.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与特征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种类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
(四)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1.宣告失踪:宣告失踪的条件与程序;宣告失踪的效力。
2.宣告死亡:宣告死亡的条件与程序;宣告死亡的效力;死亡宣告的撤销。
(五)监护:1.监护的概念 2.监护的设立(法定监护;指定监护。)3.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精神病人的监护人。)
4.监护人的职责
三、法人
(一)法人概述:1.法人的概念与特征、2.法人应具备的条件、3.法人的机关
(二)我国现行立法对法人的分类
(三)法人民事权利能力:1.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2.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特征
(四)法人民事行为能力:1.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 2.法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特征
(五)法人的变更、终止与清算:1.法人变更的概念与类型、2.法人终止的概念与原因、3.法人清算的概念与清算终结
四、合伙
(一)合伙的概念 (二)普通合伙:1.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2.普通合伙设立的条件3.普通合伙的财产
4.普通合伙事务的执行 5.普通合伙损益的分配与合伙债务的承担
6.普通合伙人的入伙、退伙:(入伙的概念、条件及效力;退伙的概念、形式及效力。)
7.特殊普通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三)有限合伙:1.有限合伙的概念与特征 2.有限合伙设立的条件 3.有限合伙人的入伙、退伙
五、民事行为
(一)民事行为概述:1.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民事行为的分类:(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诺成行为和实践行为;主行为和从行为。)
3.民事行为的形式
(二)民事行为的成立与生效:1.民事行为的成立要件 2.民事行为的生效要件 3.民事行为的特别生效要件
附条件民事行为;附期限民事行为。
(三)无效民事行为:1.无效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无效民事行为的情形 3.民事行为被确认无效的法律后果
(四)可撤销的民事行为:1.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情形 3.撤销权的行使
(五)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1.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情形
六、代理
(一)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二)代理的类型:1.委托代理、法定代理与指定代理 2.本代理与复代理
(三)代理权的行使:1.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2.滥用代理权的禁止 (四)代理权的消灭
(五)无权代理:1.无权代理的概念与特征 2.狭义无权代理:(狭义无权代理的情形;狭义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3.表见代理:(表见代理的概念;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表见代理的法律后果)
七、诉讼时效和期限
(一)时效的概念与种类
(二)诉讼时效:1.诉讼时效的概念 2.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3.诉讼时效的效力4.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
5.诉讼时效的种类(普通诉讼时效;特殊诉讼时效) 6.诉讼时效的起算、中止、中断和延长
(三)期限:1.期限的概念 2.期限的确定与计算
第二部分 物权

一、物权概述
(一)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物权的客体:1.物的概念与特征
2.物的分类:动产与不动产;主物与从物;原物与孳息;可分物与不可分物;特定物与种类物;流通物、限制流通物、禁止流通物;有主物与无主物。
(三)物权的类型:1.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物权种类
2.民法学上物权的分类:(自物权与他物权;动产物权与不动产物权;主物权与从物权;所有权与限制物权)
(四)我国物权法的基本原则:1.物权法定原则 2.公示公信原则
(五)物权的保护:1.请求确认物权2.请求返还原物3.请求排除妨害或消除危险4.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
5.请求损害赔偿
二、物权的变动
(一)物权变动的概念 (二)物权变动的原因:1.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2.非基于民事行为引起的物权变动
(三)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1.动产交付 2.不动产登记
三、所有权
(一)所有权概述:1.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所有权的内容:(占有;使用;收益;处分)
(二)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1.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与特征 2.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内容
(三)相邻关系:1.相邻关系的概念与特征 2.各种相邻关系
(四)所有权取得的特别方式:1.善意取得:善意取得的概念、构成条件及法律效果。 2.拾得遗失物
3.发现埋藏物或隐藏物 4.添附:附合;混合;加工。
(五)共有:1.共有的概念与特征 2.按份共有:按份共有的概念与特征;按份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有物的分割。
3.共同共有:共同共有的概念与特征;共同共有的内部、外部关系;共同共有的类型。
四、用益物权
(一)用益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取得
3.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消灭
(三)建设用地使用权:1.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3.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消灭
(四)宅基地使用权:1.宅基地使用权的概念与特征 2.宅基地使用权的内容
(五)地役权:1.地役权的概念与特征 2.地役权的取得 3.地役权的内容
五、担保物权
(一)担保物权概述:1.担保物权的概念与特征 2.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 3.担保物权消灭的情形
(二)抵押权:1.抵押权的概念与特征 2.抵押权的设立:抵押权的标的;抵押合同;抵押登记。
3.抵押权当事人的权利:抵押权人的权利;抵押人的权利。
4.抵押权的实现:抵押权实现的条件;抵押权实现的方式;抵押权实现的顺位。
(三)质权:1.质权的概念 2.动产质权:动产质权的概念;动产质权的设立;动产质权当事人的权利。
3.权利质权:权利质权的概念;权利质权的标的。
(四)留置权:1.留置权的概念 2.留置权的取得:(留置权取得的积极要件;留置权取得的消极要件)
3.留置权人的权利与义务
六、占有
(一)占有概述1.占有的概念
2.占有的分类:有权占有与无权占有;善意占有与恶意占有;直接占有与间接占有;自主占有与他主占有。
(二)占有的保护
第三部分 债权

一、债的概述
(一)债的概念与特征
(二)债的分类:1.意定之债与法定之债 2.特定物之债与种类物之债 3.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4.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5.单一之债与多数人之债 6.主债与从债
(三)债的发生原因:1.合同 2.侵权行为3.无因管理:无因管理的概念与性质;无因管理的构成条件;无因管理之债的内容。
4.不当得利:不当得利的概念及构成条件;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不当得利之债的内容。
(四)债的保全:1.债的保全的概念2.债权人的代位权: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代位权的行使及效力。
3.债权人的撤销权:债权人的撤销权的概念、成立要件、债权人撤销权的行使及效力。
(五)债的担保:1.债的担保概念
2.保证:保证的概念与特征;保证合同;保证方式;保证担保的范围;债权人与保证人的关系;保证人与主债务人之间的关系;保证责任的免除。
3.定金:定金的概念;定金的成立;定金的效力。
(六)债的移转:1.债的移转的概念 2.债权让与:债权让与的概念;债权让与合同的有效条件;债权让与的效力。
3.债务承担:债务承担的概念;免责债务承担;并存债务承担。
4.债的概括移转:债的概括移转的概念;债的概括移转的类型;债的概括移转的效力。
(七)债的消灭:1.债的消灭概念 2.债的消灭原因:清偿;抵销;提存;免除;混同。
二、合同
(一)合同概述:1.合同的概念与特征2.合同的分类:单务合同与双务合同;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主合同与从合同。
(二)合同的订立:1.合同订立的一般程序:要约;承诺。2.合同成立的时间与地点
(三)合同的内容和形式:1.合同的内容:提示性条款;格式条款;免责条款。 2.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履行1.合同履行的规则
2.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不安抗辩权的概念、成立要件、行使以及效力。
(五)合同的变更与解除:1.合同变更与解除的概念 2.合同解除的分类 3.合同解除的条件 4.合同解除的程序与法律后果
(六)各种合同:
1.买卖合同:买卖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卖人与买受人的主要义务;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规则;标的物风险负担的规则。
2.赠与合同:赠与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赠与人的主要义务;赠与合同的撤销;赠与合同的解除。
3.租赁合同:租赁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出租人与承租人的主要义务;租赁合同的解除。
4.承揽合同:承揽合同的概念与特征;承揽人与定作人的主要义务;承揽合同的解除。
5.保管合同:保管合同的概念与特征;保管人与寄存人的主要义务。
6.运输合同:运输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客运合同的概念、特征,客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货运合同的概念与特征,货运合同当事人的主要义务。
7.委托合同:委托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受托人的主要义务;委托合同的解除。
8.居间合同:居间合同的概念与特征;委托人与居间人的主要义务。
第四部分 人身权
一、人身权概述
(一)人身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人身权的分类:1.人格权 2.身份权
二、人格权
(一)人格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生命权:1.生命权的概念与特征 2.生命权的内容
(三)健康权:1.健康权的概念与特征 2.健康权的内容
(四)姓名权与名称权 :1.姓名权的概念与内容 2.名称权的概念与内容
(五)肖像权:1.肖像权的概念与特征 2.肖像权的内容
(六)名誉权:1.名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名誉权的内容
(七)隐私权:1.隐私权的概念与范围 2.隐私权的内容
三、身份权
(一)身份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荣誉权:1.荣誉权的概念与特征 2.荣誉权的内容 (三)其他身份权
第五部分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1.亲属的概念 2.亲属的种类(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 2.行辈:行辈的概念;行辈的分类。
3.亲等: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结婚条件:1.结婚的实质条件(结婚的必备条件;结婚的禁止条件)2.结婚的形式条件
(三)事实婚姻:1.事实婚姻的概念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
2.可撤销婚姻: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1.夫妻财产制度(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 2.夫妻间的扶养
3.夫妻间的继承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二)登记离婚:1.登记离婚的概念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三)诉讼离婚: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2.诉讼离婚的程序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5.离婚的法律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一般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特殊收养关系成立的条件)
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四)收养的效力: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收养的拟制效力;收养的解消效力)
2.收养行为的无效(收养无效的原因;确认收养无效的程序及收养无效的法律后果)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1.收养关系解除的方式(协议解除;诉讼解除)
2.收养关系解除的法律后果(人身关系上的效力;财产关系上的效力)
第六部分 继承权
一、继承权概述
(一)继承权的概念与特征
(二)我国继承法的基本原则:1.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原则 2.继承权平等原则 3.养老育幼、互助互济原则
4.互谅互让、和睦团结原则
(三)遗产的概念与范围 (四)继承权的接受、放弃与丧失
二、法定继承
(一)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与继承顺序:1.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
(三)代位继承与转继承:1.代位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转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3.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
(四)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配:1.法定继承的遗产分配原则 2.非继承人的遗产取得权
三、遗嘱继承
(一)遗嘱继承概述:1.遗嘱继承的概念和特征 2.遗嘱继承的适用条件
(二)遗嘱的设立:1.遗嘱的概念与特征 2.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
3.遗嘱见证人的资格
(三)遗嘱的有效条件:1.遗嘱人须有遗嘱能力 2.遗嘱须是遗嘱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遗嘱内容合法 4.遗嘱形式合法
(四)遗嘱的变更与撤销 (五)遗赠:1.遗赠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与遗嘱继承的区别
(六)遗赠扶养协议:1.遗赠扶养协议的概念与特征 2.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
四、遗产的处理
(一)继承的开始与遗产的保管:1.继承开始 2.遗产保管
(二)遗产的分割与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1.遗产分割的原则 2.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
第七部分 民事责任
一、民事责任概述
(一)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二)民事责任的分类:1.合同责任与非合同责任 2.双方责任与单方责任 3.共同责任与单独责任 4.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5.有限责任与无限责任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
(一)缔约过失责任:1.缔约过失责任的概念 2.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 3.缔约过失责任的适用情形
4.缔约过失责任的形式
(二)违约责任:1.违约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2.违约责任的一般构成要件 3.为第三人承担违约责任
4.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 5.承担违约责任的方式(继续履行;赔偿损失;定金;违约金)
三、侵权责任
(一)侵权责任概述:1.侵权行为的概念与特征2.侵权责任的概念与特征
3.侵权责任归责原则: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概念;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
4.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5.不承担责任和减轻责任的情形
(二)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1.加害行为 2.损害事实 3.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 4.过错
(三)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1.数人侵权行为的概念 2.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 3.教唆行为、帮助行为及其责任
4.共同危险行为及其责任
(四)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各类侵权责任:1.监护人责任 2.职务侵权责任 3.网络侵权责任 4.违反安全保障义务的责任
5.教育机构伤害责任 6.产品责任 7.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 8.医疗损害责任
9.环境污染责任 10.高度危险责任 11.饲养动物损害责任 12.物件损害责任

热点内容
2011年司法考试刑法题 发布:2025-01-13 13:03:40 浏览:156
民事诉讼法143条规定 发布:2025-01-13 12:44:07 浏览:843
民法典删除的法律 发布:2025-01-13 12:44:02 浏览:711
刑法人员 发布:2025-01-13 12:36:07 浏览:865
法院没给票据 发布:2025-01-13 12:33:17 浏览:995
什么是职业道德含义 发布:2025-01-13 12:32:26 浏览:147
江西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3 12:31:05 浏览:978
上海达尧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5-01-13 11:48:29 浏览:506
法学会如何 发布:2025-01-13 11:35:25 浏览:11
最新货车法规 发布:2025-01-13 10:48:54 浏览: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