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61
1. 民法总则第61条法定代表人的规定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八条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2. 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第二款是否有效
《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 第二款的内容是: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合同法》、《民法总则》等新法律规定并没有新条款对该条款体现的法律精神进行修改,而《民法通则》并非废纸,所以该条款是仍然有效。
3. 民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该如何认定 (中)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 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3)民法总则61扩展阅读
案例:
原告许某于2010年12月与被告王某签订《租房协议》,约定由许某向王某租赁其所有的二楼门面房约270㎡从事服装经营,租赁时间从2011年1月1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止。2012年12月,许某分两次向王某支付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全年租金90000元。
2013年2月20日,租赁房屋因合同外第三人的原因发生火灾,导致租赁房屋内货物及房屋装修受损,之后许某未再能继续使用租赁房屋进行经营活动。
2015年1月11日,许某向重庆荣昌区法院起诉火灾责任人,要求赔偿其因火灾遭受的直接财物损失及火灾发生后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的房屋租金损失77424元,荣昌区法院于2015年12月2日作出民事判决书,判决火灾责任人赔偿许某财物损失42万余元及3个月的租金损失22500元共计44万余元。
由于许某、王某就2013年租金退还问题发生争议,许某遂于2017年1月11日诉至荣昌区法院,要求在扣除2013年1月至2月20日火灾发生前的房屋租金及火灾发生后火灾责任人赔偿的3个月租金后,判决王某退还2013年剩余7个月零10天未使用房屋期间的房屋租金55000元。
王某主张许某的起诉已超过诉讼时效。理由是:租赁房屋在租赁期间于2013年2月20日发生火灾,诉讼时效起算时间应为火灾发生次日即2013年2月21日,许某2017年1月11日向法院起诉已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4. 民法总则第61条简介
《民法总则》已经失效,《民法总则》第61条关于法定代表人的规定现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八条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5. 如何评价刚刚发布的民法典61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法人主要被区分为企业法人与非企业法人两大类。 企业法内人是从事商品生产经容营活动,以获取利润、创造社会财富、扩大社会积累为目的法人,包括从事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的经济组织。非企业法人是指依法设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活动的法人。民法总则专家建议稿则认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6.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签订保证合同是否有效
如果主合同无效,那么保证合同无效,无论法定代表人是否有权;
如果主合同有效,法定代表人不是与债权人恶意串通订立保证合同,且保证合同不存在其他无效情形,那么仅仅是超越企业内部权限订立的保证合同具备效力。
7. 民法通则第六十一条及民法总则第六十一条内容
《中华人来民共和国民法通自则》第六十一条 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双方恶意串通,实施民事行为损害国家的、集体的或者第三人的利益的,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集体所有或者返还第三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第六十一条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