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报应刑论
Ⅰ 怎么理解我国刑罚目的与报应刑论、目的刑论的关系
《刑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也就是说刑法的目的是惩罚犯罪、保护人民,而惩罚犯罪不是为了对犯罪分子进行报复,使其得到报应,而是为了保护人民。
Ⅱ 刑罚的本质是什么
关于刑罚本质有四种说法:
一是惩罚说,认为刑罚就是对犯罪人的惩罚。代表如德国刑法学家李斯特所说的,“刑罚是刑事法官根据现行法律就犯罪人的犯罪行为而给予犯罪人的惩罚(Vebel),以表达社会对行为及行为人的否定评价。因此,刑罚的概念有两个内容:
(1)行为人侵害了受法律保护的利益,如生命、自由、财产;
(2)刑罚同时又是对行为及行为人的显而易见的指责。”
二是法益说,认为刑罚是对犯罪人法益的剥夺。代表如日本学者牧野英一所说的:“所谓刑罚是国家对不法行为作为法律上的效果给个人科处的法益上的剥夺。分说之如下:
(1)刑罚是在国家与个人的关系上成立。个人间的关系上有损害赔偿制度,国家间的关系上有战争;
(2)刑罚是对不法行为的制裁。国家征收租税、征用土地,进行征集,不是刑罚;
(3)刑罚是法益的剥夺。作为对不法行为的措施,国家采用的甚多,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剥夺法益,以之为刑罚。刑罚将一定的法益剥夺称为刑。因而以在此特别称为刑的名称下所承认的制度为形式意义上的刑罚。”
三是手段说,认为刑罚是国家对犯罪人采取的一种强制手段。代表如日本学者宫内裕所说的:“所谓刑罚,是对以犯罪为要件的犯罪行为人由法院所加的国家的强制手段,是以一定的害恶为内容的手段。
第一,刑罚是国家的强制手段的一种形式。刑罚是国家权力的一种形态,从而刑罚的形态由国家形态所制约,并且在它是国家的强制手段的意义上,与其他社会的强制手段不同。第二,刑罚存在于犯罪与法规的关联性之下。形式上犯罪是刑罚不可缺少的要件,刑罚是犯罪的法律效果。刑法通常以‘实施什么什么行为,科处什么什么刑罚’的形式,表现这种关系。这种犯罪与刑罚的法规的关联性,是罪刑法定主义原则的一个侧面。
第三,犯罪与刑罚这样的法规的关联性引导出犯罪与刑罚的实质的关联性,即对犯罪的刑罚是对
四是制裁说,认为刑罚是国家对犯罪人的制裁。代表如我国台湾学者高仰止认为的:“刑罚者,乃国家依据刑法法规之明文,以剥夺私人法益为手段,对犯罪人本身所加之公法上的制裁也”。
我国刑法界基本上是综合采纳了“手段说”和“制裁说”的相关观点,认为“刑罚是刑法规定的由国家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人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其某种权益的强制性制裁方法”。
Ⅲ 刑法中报应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区别
一、主张不同
报应主义:报应主义主张只能以社会危害程度为依据决定刑罚的份量。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主张单纯根据行为人人身危险性的大小设定刑罚的份量,可以重罪轻刑(当人身危险性小于社会危害性之时),也可以轻罪重刑(当人身危险性大于社会危害性之时)。
二、合理限度不同
报应主义:报应主义从已然之罪中去寻求刑罚的合理限度。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从未然之罪中去寻求刑罚的合理限度。
三、强调点不同
报应主义:报应主义着眼于已然之罪,其指向性是回顾性的,强调的是刑从罪生,罪有应得,罪刑相当。
功利主义:功利主义着眼于未然之罪,其指向性是前瞻性的,强调的是刑须制罪和刑足制罪。
(3)刑法报应刑论扩展阅读
功利主义分为行动功利主义和准则功利主义。
行动功利主义根据行动自身所产生的好或坏的效果,来判定行动的正确或错误。正义刑罚的报应被认为是一种准则功利。合理的准则功利主义与行动功利主义实际上是相通的。
准则功利主义则根据在相同的集团境遇里,每个人的行动所应遵守准则的好或坏的效果,来判定行动的正确或错误。
Ⅳ 刑罚的目的
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他们再次犯罪;2、—般预防。即通过适用刑罚惩罚犯罪,教育和警戒社会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使他们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法律分析】
刑罚目的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西方刑法学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有报应刑论、目的刑论和折衷主义三种主要学说。报应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报应或报复。目的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 折衷主义则将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加以折衷,认为刑罚的适用,既要重视报应的需要,又要重视功利的要求。中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他们再次_犯罪。(2)—般预防。即通过适用刑罚惩罚犯罪,教育和警戒社会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使他们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刑罚的目的有预防目的和报应目的:1、预防目的2、一般预防。道义报应是指根据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实行报应。根据道义报应的观点,对犯罪人发动刑罚,应以其道德过为基础,使刑罚与道德充分保持一致。道义报应的本质是将刑罚奠基于主观恶性,予以否定的伦理评价。道义报应揭示了刑罚的伦理意义,因而是刑罚的题中应有之义。法律报应是指根据犯罪的客观危害程度实行报应。根据法律报应的观点,对犯罪人发动刑罚,应以其客观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为基础。法律报应将刑法与道德加以区分,认为犯罪的本质并不是一种恶,尤其不能把罪过视为犯罪的本质,满足于对犯罪的否定的道德评价,而是强调犯罪是在客观上对法秩序的破坏,刑罚是对犯罪的否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十二条 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第三十三条 主刑的种类如下:(一)管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五)死刑。
第三十四条 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金;(二)剥夺政治权利;(三)没收财产。附加刑也可以独立适用。
Ⅳ 我国刑罚的目的是
刑罚目的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西方刑法学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有报应刑论、目的刑论和折衷主义三种主要学说。报应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报应或报复。目的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
一、刑罚目的
l、惩罚说。认为刑罚目的在于限制与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与权利,使他们感到压力和痛苦,从而防止犯罪的发生。
2、改造说。认为刑罚目的不在于报复或惩罚,而是通过对犯罪人的惩罚来改造罪犯,使其重新做人。
3、预防说。刑罚目的在于防卫社会,包括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
4、双重预防说。认为中国刑罚既有惩罚犯罪分子的目的,又有教育改造犯罪分子的目的。
5、三目的说。目的之一在于惩罚,预防犯罪;目的之二是一般预防;目的之三在于教育广大群众增强守法观念,积极同犯罪分子做斗争。
6、预防和消灭犯罪说。
7.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说。其根本目的是预防犯罪、保卫社会;直接目的是惩罚犯罪,伸张正义,威慑犯罪分子和社会上的不稳定分子,抑制其犯罪观念,改造犯罪分子,使其自觉遵守社会主义法律秩序。
8、二元说。刑罚目的是报应之刑与预防之刑的二元统一。
9、新根本目的和直接目的说。认为刑罚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广大公民的合法权益和社会秩序,保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顺利进行;刑罚的直接目的是预防犯罪,包括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两方面。
法律依据:
《刑罚目的及其实现》内容简介:报应论和目的论各自的优点非常明显,而各自的缺点和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为了发扬两者的优点、克服两者的缺点和不足,西方国家学者们提出了刑罚目的折中论。折中论认为,以报应为基础还是以功利为基础,折中论又可以作不同的划分。
Ⅵ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吗
我国刑法的目的是预防犯罪
我国刑罚目的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西方刑法学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有报应刑论、目的刑论和折衷主义三种主要学说。报应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报应或报复。目的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折衷主义则将报应刑论与目的刑论加以折衷,认为刑罚的适用,既要重视报应的需要,又要重视功利的要求。
中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刑罚的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特殊预防。即通过对犯罪人适用刑罚,预防他们再次_犯罪。(2)—般预防。即通过适用刑罚惩罚犯罪,教育和警戒社会上某些有可能效仿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人,使他们不致走上犯罪的道路。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条 【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 【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Ⅶ 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法律分析:刑罚目的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西方刑法学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有报应刑论、目的刑论和折衷主义三种主要学说。报应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报应或报复。目的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Ⅷ 刑罚的目的是什么
刑罚目的是国家司法机关通过对犯罪分子适用刑罚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西方刑法学者在刑罚目的问题上,有报应刑论、目的刑论和折衷主义三种主要学说。报应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对犯罪的报应或报复。目的刑论主张刑罚的目的是教育改造犯罪人,预防犯罪,保卫社会安全。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