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恒刑法
Ⅰ 古代的汉文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我认为汉文帝是一个非常优秀的皇帝,不仅励精图治而且善待百姓,作为一个统治者来说,他已经做得非常的好了。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优秀的皇帝,有的皇帝才华横溢,有的皇帝身世传奇,有的皇帝正经过人。但是也有很多皇帝昏庸无能,甚至不思进取。但俗话说人无完人,所以每一个皇帝身上都是有缺点的,但是对于百姓来说,只要能够让大家过上安稳的日子,不受战争的侵害,就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而且他平常的穿衣用度方面也非常的节省,他自己穿的衣服布料也很粗糙。最重要的是汉文帝对于自己的百姓非常的爱护,他还免除了株连九族这样的连坐刑法,还包括一些肉体折磨,这也让很多百姓都非常的拥护汉文帝,这就是汉朝非常有名的文景之治。
Ⅱ 文景之治是哪两位皇帝他们为天下百姓做了什么
文景之治的两位皇帝是汉文帝刘恒和汉景帝刘启。汉文帝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叫刘恒。文帝即位后,亲自勉励施恩于天下,爱惜百姓,减轻刑罚。汉景帝刘启是汉文帝刘恒的第五个儿子,西汉第四任皇帝。文帝死后,刘启即位,成为汉代景帝。汉景帝在位期间减免赋税,发站经济。正是因为文景两位皇帝大治天下,汉武帝才能屡次讨伐匈奴,南征北战,扩大我汉家江山。
还有许多其他种类的刑具。在这一时期,他们也被刘恒废除,因为他们太残酷。为了使人民生活更加安定,他们一般不出兵少数民族,人民和大臣也可以随意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两位皇帝的统治持续了近四十年,国家在他们的领导下繁荣昌盛。
Ⅲ 汉文帝刘恒,为何要杀死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呢
吕后死后,吕氏集团覆灭,代王刘恒被拥立为皇帝,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刘恒是个孝子。大臣们觉得一个孝顺母亲的人,治理起国家来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但是后来,刘恒却杀了母亲薄姬唯一的弟弟薄昭。
当初,薄姬跟着儿子刘恒去代国的时候,薄昭也跟着一起去了。当吕后死了,传来消息让代王刘恒继位的时候,刘恒犹豫不定,因为不知道是不是陷阱。于是先派了自己的舅舅薄昭,先去进京,问清楚事情的原因经过。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的时候,就引用了李德裕的说法。李认为汉文帝的这个做法不近人情,因为汉文帝的母亲只有这么一个亲弟弟。但司马光认为“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汉文帝按照法律进行处理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没有及时发现薄昭的弱点并派贤良帮助,还让他带兵,最后才酿出这样的悲剧。
Ⅳ 汉文帝刘恒登基后,为什么要废除肉刑
在汉文帝刘恒登基以后,前前后后废除了好多种刑罚和法律,其中就包括肉刑、绞刑、连坐法等,而汉文帝刘恒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当时的汉朝需要温和的统治者,否则继续实施严厉的刑罚和法律的话,必然会再次引起社会的动荡,汉文帝刘恒为了不步秦朝的后尘,所以特意废除了这些东西。
最后,汉文帝刘恒继位以后,他深知此时的汉朝已经是伤痕累累了,必然是经不起任何“折腾”了,为了安抚民心,也为了让朝廷更加安稳,所以汉文帝刘恒便下令将肉刑、绞刑等残忍不堪的刑罚取消了,连坐法也因此而取消。
Ⅳ 汉文帝曾因一个读书人废除了肉刑,当时发生了什么
中国古代的肉刑是什么?广义的肉刑,指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起源于"杀人者死,伤人者创"的原始同态复仇论.至夏商周成为国家常刑,有三典五刑之说,秦及汉初相沿不改.
狭义上的则指死刑以外的其他刑罚.以其侵刻肌肤、残害人体,故名肉刑.《荀子·正论》:"世俗之为说者曰:治古无肉刑."所谓"治古",指的是尧、舜太平盛世.《汉书·刑法志》:"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而制肉刑,汤、武顺而行之者,以俗薄于唐、虞故也."这是说,肉刑始于夏、商、周三代.汉文帝在位期间,先后废除了肉刑中的墨、劓、斩左右趾(实即剕刑)和宫刑,被后人誉为"千古之仁政".自此以后,肉刑基本停用.魏、晋以后,虽屡有恢复肉刑的议论,但终未被采用.当然,使用肉刑的个别事例还是有的.
汉高祖刘邦和其统治集团的不少人来自平民和下层官吏,清楚肉刑给人们造成的巨大危害和激起的剧烈反抗.因此,刘邦入关中后,与百姓"约法三章".刘邦称帝后,即命萧何参照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从汉初刑法实施的情况看,当时秦的酷法,一部分被废除了,一部分却仍保留,如,汉初仍实行夷三族之令:"当三族者,皆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肉于市,其诽谤詈祖者,又先断舌."(《汉书·刑法志》)随着社会的发展,残酷的肉刑开始逐步被废除.惠帝四年(前191年),汉废除《挟书令》,高后元年(前187年),废除夷三族刑和《袄言令》.
废除——史上第一个废除肉刑的皇帝是谁?
汉文帝十三年(公元前167年),中国在世界上率先废除了肉刑(改用笞刑(打竹板)代替肉刑),与肉刑一同废除的还有秦朝的"连坐"罪.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的法制史上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肉刑本是奴隶制的刑罚,它在汉初之所以仍被采用,是秦朝奴隶制残余在刑罚制度上的反映.汉文帝废除肉刑,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使汉初的刑罚由野蛮残酷变得相对文明,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更有利于"文景之治"的顺利实施.
由于缇索上书救父,使汉文帝大动悲悯情怀,而废除了断肢体、在肌肤上刻字的"肉刑"和连坐亲属的法律,汉文帝的这一改革使汉初法治精神,跃升到一崭新的境界.
缇萦救父感化了汉文帝.公元前167年,临淄地方有个小姑娘名叫淳于缇萦.她的父亲淳于意,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喜欢医学,经常给人治病,很有名气.后来他做了太仓令,但他不愿意跟做官的来往,也不会拍上司的马屁.没有多久,辞了职,当起医生来了.
有一次,有个大商人的妻子生了病,请淳于意医治.那病人吃了药,病没见好转,过了几天死了.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说他是错了病.当地的官吏判他"肉刑"(当时的肉刑有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砍去左足或右足等),要把他押解到长安去受刑.
淳于意被押解到长安去离开家的时候,望着女儿们叹气,说:"唉,可惜我没有男孩,遇到急难,一个有用的也没有."
几个女儿都低着头伤心得直哭,只有最小的女儿缇萦又是悲伤,又是气愤,提出要陪父亲一起上长安去,家里人再三劝阻她也没有用.
缇萦到了长安,托人写了一封奏章,到宫门口递给守门的人,汉文帝接到奏章,知道上书的是个小姑娘,倒很重视.那奏章上写着:
"我叫缇萦,是太仓令淳于意的小女儿.我父亲做官的时候,齐地的人都说他是个清官.这回儿他犯了罪,被判处肉刑.我不但为父亲难过,也为所有受肉刑的人伤心.一个人砍去脚就成了残废,割去了鼻子,不能再按上去,以后就是想改过自新,也没有办法了.我情愿给官府没收为奴婢,替父亲赎罪,好让他有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信,十分同情这个小姑娘,又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就召集大臣们,对大臣说:"犯了罪该受罚,这是没有话说的.可是受了罚,也该让他重新做人才是.现在惩办一个犯人,在他脸上刺字或者毁坏他的肢体,这样的刑罚怎么能劝人为善呢.你们商量一个代替肉刑的办法吧!"
大臣们一商议,拟定一个办法,把肉刑改用打板子.原来判砍去脚的,改为打五百板子,原来判割鼻子的改为打三百板子.汉文帝就正式下令废除肉刑.
汉文帝为何要废除肉刑.汉文帝刘恒的母亲薄太后出身低微,在汉高祖在世的时候是个不得宠的妃子.母子俩在朝廷受尽了冷落的遭遇,薄太后教子有方,总是循循善诱的教育汉文帝.刘恒在刘邦众多儿子中因祸得福算是幸运的,为什么呢?刘邦共有八个儿子,吕后仅生了一个,即汉惠帝刘盈.在惠帝去世后,吕后为了使自己长期掌握政权,对刘邦其他的儿子们大开杀戒,吕后共害死刘邦四个儿子.刘邦的大儿子刘肥最后未被陷害,得以善终.吕后最后死时,刘邦的八个儿子只剩下了刘恒和刘长.
在刘邦的众子中,刘恒是最不引人注目的一个,这和他的母亲有关.母亲薄姬原是项羽所封魏国王宫的宫女,在刘邦打败魏国后,将许多宫女选进自己的后宫,后来刘邦便和薄姬生了文帝刘恒.但刘恒出生后,薄姬却遭到刘邦的冷落,地位一直是"姬",没有升到"夫人",所以,文帝刘恒从小做事小心,从不惹是生非,给大家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刘恒八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虽然地位没其他王子那样显赫,但这恰好帮文帝躲过了吕后的迫害,幸运地活下来,后来又幸运地登上了皇位.
汉文帝在代国不像在皇宫里那么阔气,因此,娘儿俩深知老百姓的疾苦.薄姬带着当时年仅八岁的儿子刘恒(汉文帝),北上酷寒荒凉的代国,十多年在边地饱尝艰苦,忧患中成长的岁月,深知骨肉亲情的可贵,更亲身体验过民间疾苦的情状.
如今贵为天子,仍然时时以临深履薄的心情,戒慎恐惧的态度,小心翼翼地使用君权治理国家.文帝阅罢书状,再看着眼前这个凄苦无助的小女子,不就是当年自己仓惶离京时的化身吗?又想到如此娇弱的女子,为了营救父亲,竟然冒死上书,这种胆识与孝心着实令人感动,于是当面赦免了她父亲的刑罪,第二天就下了一道诏书:"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已加焉.夫刑至断肢体,刻肌肽,终身不息,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岂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有以易之.
淳于意既蒙赦免罪刑,真是喜出望外,父女双双望阙叩谢恩典以后,便欢天喜地相偕返回临淄,从此痛改矜持作风,专心济世救人.
汉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废除肉刑的皇帝.废除肉刑,作为中国刑罚史上著名的改革措施而引人注目,是刑罚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进步,是刑罚制度从野蛮残酷向相对文明过渡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缇萦上书救父不仅成为中国孝道的典范,而且对于推动古代法律制度的改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Ⅵ 汉文帝刘恒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他登基后都做了什么
汉文帝刘恒是西汉时期的第三位皇帝,他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亲是薄姬,这母子二人在刘邦生前的时候都不受宠爱,刘恒也是早早的就去了与匈奴接壤的代地做藩王了。那么这样一个人是怎么坐上西汉最高权力的宝座的?他继位之后又做了什么呢?
刘恒的得位之路
刘邦去世之后,吕氏家族在吕后的支持之下开始想要把控朝堂,朝臣群起而攻之,诛灭了吕氏。在吕氏家族被诛灭之后,刘恒因为自己低调而且在中央没有任何根基而被陈平、周勃等人拥立为帝。回到中央的刘恒仅仅带了六人,之后不久便成功的控制住了朝堂。可以说他的得位之路一如他本人的执政风格,谨慎沉稳却胸有成竹。
Ⅶ 汉文帝刘恒在位期间,有什么出色的功绩吗
刘恒是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四儿子,他被分封在代国。诛吕战争后,刘恒在太尉周勃联合丞相陈平等人的支持下,登基为帝。刘恒登基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实现国家强盛,百姓小康,开启“文景之治” 的发端。客观说刘恒做皇帝还是很出色的,除了政绩上出色之外,他还是皇帝中少有的注重简朴为世人称道的皇帝。
文帝以秦亡为鉴,他也知道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对政权的危害,因此他奉行黄老“无为而治”的政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从经济上看,他减轻田租税率的办法,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用来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而在军事上,汉文帝采取防御性的国防政策。对周边少数民族不轻易用兵,尽力维持相安友好关系,以礼相待,兄弟相称。对匈奴也是继承了之前的政策与之和亲,避免大动干戈。刘恒死后,刘启接班为帝,他继承了发展了刘恒的很多政策,两人一起开创了“文景之治”。
Ⅷ 汉景帝即位后,是如何进行刑罚改革的都有什么影响
我们常说的汉景帝,也就是刘启,他是西汉的第六位皇帝。汉景帝从小时候起就得到父亲的教诲,要重视老百姓,减轻老百姓的生活负担,这样的社会才会进步,才会发展。因此,汉景帝跟随父亲汉文帝刘恒的做法,实行与民休息,轻徭薄赋的国家政策。汉景帝在刚开始当上皇帝时,就立刻进行了关于刑法方面的改革,实行轻刑慎罚的政策。
汉景帝的减轻刑罚的措施,让老百姓不再担惊受怕,刑罚的公平性也逐渐得到重视,社会风气和谐,社会经济也在朝中上下的努力中得到了发展。
Ⅸ 汉文帝是如何上位的有哪些功过
汉文帝刘恒继位成为汉朝的儿子,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刘邦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姬伯的儿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消除了吕后家族的影响,当需要重新选举一个皇帝的时候,大臣们就左讨论右讨论。最后,由于姬伯家族的良好背景以及执政党和反对党对姬伯的良好评价,他们欢迎刘邦和姬伯的儿子刘恒成为皇帝。我们知道,汉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刘邦,而刘邦皇位的继承人是刘邦和吕氏皇后的儿子刘英,也就是汉惠帝。惠帝在位七年,但他死于抑郁症。惠帝死后,因为没有儿子,吕后找到了一个孩子,说他是刘英的儿子。他让这个孩子从无到有地成为皇帝,但这个婴儿皇帝只是一个傀儡。
三、总结
总之,国库充裕,治理天下必须同时进行。一旦发生大规模内乱,势必会给匈奴提供最好的进攻机会。文帝在稳定政局的同时,结束了统治秩序势力的混乱局面,使汉帝国的政治统治走上了正轨。并改革政令,改为轻税,使天下百姓。改革刑法,严惩不贷。它在帝国内部创造了一个稳定和谐的环境,为发展生产和稳定人口奠定了基础。它改革和规范了汉朝的法律,修订了秦朝和西汉初年的重刑和残酷的法律。汉朝二十三年,国家兴盛,百姓称赞他是“好皇帝”!
Ⅹ 汉文帝刘恒登基之后,进行了哪些刑制改革
汉文帝刘恒(前202年—前15七年),汉高祖第四子,母薄姬,汉惠帝刘盈之庶弟。前196年汉高祖刘邦前去镇压陈豨叛变后,封刘恒为代王,其为人正直包容平静,政治理念维持不张扬。汉高祖去世后,吕雉独断专行,诸吕把握了朝中军区实权。前180年,吕雉一死,县尉周勃、宰相陈公平重臣把诸吕一网打尽,迎立代王刘恒进京为帝,封为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多方面改革,其中刑制改革分为两点:1.废止连坐法(首孥连坐法)。2.汉文帝刘恒十三年(前169年)五月,废止肉刑,改成惩处笞刑和杖刑。 肃宗的政冶战略方针和对策,使那时候社会经济发展得到了明显的发展趋势,执政纪律也日臻推进。汉朝初期,大侯封国但是万家和,小的五六百户;到肃宗和文帝阶段,灾民还归田园风光,户籍快速繁息。诸侯王封国大者至三四万户,小的也户籍增长,并且比以往富实多了。古代中国社会发展逐渐进到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