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适用刑法
A. 台湾刑法有死刑吗
台湾刑法有死刑的。依据台湾刑法第33条,死刑是主刑的一种。
B.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接收在台湾地区服刑的大陆居民回大陆服刑案件的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办理接收在台湾地区服刑的大陆居民(以下简称被判刑人)回大陆服刑案件(以下简称接收被判刑人案件),应当遵循一个中国原则,遵守国家法律的基本原则,秉持人道和互惠原则,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第二条接收被判刑人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第三条申请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接收被判刑人回大陆服刑,应当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机关制作的接收被判刑人申请书,其中应当载明:
1.台湾地区法院认定的被判刑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判决依据的具体条文内容;
2.该行为在大陆依据刑法也构成犯罪、相应的刑法条文、罪名及该行为未进入大陆刑事诉讼程序的说明;
3.建议转换的具体刑罚;
4.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二)被判刑人系大陆居民的身份证明;
(三)台湾地区法院对被判刑人定罪处刑的裁判文书、生效证明和执行文书;
(四)被判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申请或者同意回大陆服刑的书面意见,且法定代理人与被判刑人的意思表示一致;
(五)被判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所作的关于被判刑人在台湾地区接受公正审判的权利已获得保障的书面声明;
(六)两岸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均同意被判刑人回大陆服刑的书面意见;
(七)台湾地区业务主管部门出具的有关刑罚执行情况的说明,包括被判刑人交付执行前的羁押期、已服刑期、剩余刑期,被判刑人服刑期间的表现、退赃退赔情况,被判刑人的健康状况、疾病与治疗情况;
(八)根据案件具体情况需要提交的其他材料。
申请机关提交材料齐全的,人民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提交材料不全的,应当通知申请机关在十五日内补送,至迟不能超过两个月;逾期未补送的,不予立案,并于七日内书面告知申请机关。第四条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审理接收被判刑人案件。第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后一个月内就是否准予接收被判刑人作出裁定,情况复杂、特殊的,可以延长一个月。
人民法院裁定准予接收的,应当依据台湾地区法院判决认定的事实并参考其所定罪名,根据刑法就相同或者最相似犯罪行为规定的法定刑,按照下列原则对台湾地区法院确定的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予以转换:
(一)原判处刑罚未超过刑法规定的最高刑,包括原判处刑罚低于刑法规定的最低刑的,以原判处刑罚作为转换后的刑罚;
(二)原判处刑罚超过刑法规定的最高刑的,以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作为转换后的刑罚;
(三)转换后的刑罚不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所称的最高刑,如台湾地区法院认定的事实依据刑法应当认定为一个犯罪的,是指刑法对该犯罪规定的最高刑;如应当认定为多个犯罪的,是指刑法对数罪并罚规定的最高刑。
对人民法院立案前,台湾地区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被判刑人在服刑期间作出的减轻刑罚决定,人民法院应当一并予以转换,并就最终应当执行的刑罚作出裁定。第六条被判刑人被接收回大陆服刑前被实际羁押的期间,应当以一日折抵转换后的刑期一日。第七条被判刑人被接收回大陆前已在台湾地区被假释或保外就医的,或者被判刑人或其法定代理人在申请或者同意回大陆服刑的书面意见中同时申请暂予监外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并审查,并作出是否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第八条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后,应当在七日内送达申请机关。裁定一经送达,立即生效。第九条被判刑人回大陆服刑后,有关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赦免等事项,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第十条被判刑人回大陆服刑后,对其在台湾地区已被判处刑罚的行为,人民法院不再审理。第十一条本规定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
C. 我国刑法能否适用于台湾地区
1,目前不行,台湾地区目前暂时还没有回归
2,今后说不准:其一,如果最回终是和平解决,台湾成答立特别行政区,那将效仿港澳例,大陆刑法并不完全使用于台湾特别行政区,其可以保留自己的刑事法律。(如香港到现在依然延续英国法律没有死刑)
其二,如果最终是战争统一,那特别行政区基本不太可能,极可能设立省,到时候那就会通用大陆刑法
D. 台湾刑法有死刑吗
台湾刑法有死刑的。依据台湾刑法第33条,死刑是主刑的一种。
E. 台湾刑法废死是什么意思
废死,也就是废除死刑。
主张“废死”的人,通常认为刑罚的主要目的内在于预防犯罪,而死刑的震慑功容效有限,没有一个正常人会因为取消了死刑而故意犯罪;死刑是对严重违反社会契约罪犯的复仇性制裁,一个人杀人是犯罪,一群人杀人也是犯罪;而且,判处死刑不能改变受害者的遭遇,一旦出现冤案却无可挽回,呼格案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但在反对“废死”的人看来,死刑的意义首先就在于“报复”,或者说是为受害者讨回公道。就像一句美剧中的台词,“如果你见过那些屠杀者,就知道有些人必须被判死刑,废除死刑意味着人命的不平等。杀人犯有权夺走别人的生命,而他的生命无人能够褫夺,除了另一个杀人犯。”
F. 刑法属地原则
我国刑法属地管辖原则规定了审判的空间效力。包括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区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以及我国的船舶或者航空器。我国驻外使领馆内,各国驻外大使馆、领事馆不受驻在国的司法管辖而受本国的司法管辖。
一、属地原则包括以下两项主要内容:
1、所谓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是指我国国境以内的全部空间区域,具体包括:领陆,即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这是国家领土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部分;领水,即国家领陆以内和与陆地邻接的一定宽度的水域,包括内水、领海及其地下层。内水包括内河、内湖、内海以及同外国之间界水的一部分,通常以河流中心线或主航道中心线为界。领海即与海岸或内水相领接的一定范围的水域。包括海床和底土。根据我国政府1958年9月4日发表的声明,我国的领海宽度为海里。领空,即领陆、领水的上空。
2、根据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在时间或地点方面存在跨越国界等情况,我国刑法又进一步明确了属地管辖的具体标准。我国刑法第6条第3款规定:“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这里包括三种情况: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均发生在我国境内,这是通常的情况;犯罪行为在我国领域内实施,但犯罪结果发生于国外。例如在我国境内邮寄装有炸药的包裹,在境外发生爆炸;犯罪行为在国外实施,但犯罪结果发生在我国境内。例如在我国境外开枪,打死境内居民。
二、根据属地原则,只有犯罪地在本国领域内,才能适用本国法律。如何确定犯罪地,理论上有不同观点。
1、行为地说,认为在作为犯罪中,行为人实际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或场所是犯罪地;对于不作为犯罪,应当以义务的来源地或者发生地作为犯罪地。该说未考虑结果发生地,不利于保护本国利益、维护本国主权。
2、结果地说,认为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所导致的结果发生地是犯罪地。对于未遂犯,因没有发生犯罪结果,有人主张应以结果发生之地为结果发生地,有人认为应以法益侵害的危险地为结果发生地。
3、中间地说,认为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之间的场所为犯罪地,如犯罪人从甲国邮寄毒品,途经乙国,在丙国发生结果,则乙国为犯罪地。该说弊端较多,如有的犯罪没有或者难以确定中间地,而中间地所受危害一般也比行为地或结果地小。
4、遍在说,又称普遍存在理论、行为结果择一主义,认为行为地和结果地都是犯罪地,行为和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本国,就属于在本国领域内犯罪。
三、关于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含义。行为或者结果虽然发生在我国领域内,但是如果法律有特别规定,则应适用法律的特别规定。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刑法第十一条对此作了明确规定。
所谓外交特权与豁免权,是指根据国际法,在国家间互惠的基础上,为使外国的外交代表在驻在国能够有效执行职务,由驻在国所给予的特别权利和优惠。
2.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地区
香港、澳门已经回归祖国,根据一国两制原则,在回归之后,香港、澳门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基本不变。特别行政区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全国性的刑法不适用于香港和澳门地区。
台湾地区自1949年以后一直适用民国期间1935年制定的刑法,2006年7月1日开始实施台湾地区新“刑法”。他日两岸统一后,也会根据一国两制的方针,将成立台湾特别行政区,其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制度基本不变,全国性的刑法将不适用于台湾地区。
3.民族自治地方的特别规定
刑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不能全部适用本法规定的,可以由自治区或者省的人民代表大会根据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和本法规定的基本原则,制定变通或者补充的规定,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施行。”
4.特别刑法有特别规定时
在特别刑法有特别规定时,应当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适用特别法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G. 在台湾犯罪中国刑法适用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
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拥有主权。因此,理论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应该在台湾地区适用。
但现实中,两岸没有统一,台湾地区的行政权和司法权事实上是独立于中国大陆的。
如果被告在台湾地区伪造人民币,大陆方面可以向台湾地区提出司法合作,将被告押到中国大陆后,再根据中国大陆的法律体系加以惩处。这和被告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没有关系。
H. 台湾人在大陆犯罪怎么处理
法律分析: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大陆对在大陆的港澳人犯罪有刑事管辖权。虽然港澳依据属人原则对这些人犯罪也有刑事管辖权,但根据属地原则优先,大陆对港澳人在大陆的犯罪有管辖权。
其次,对港澳人来大陆犯罪的刑事司法适用根据大陆刑法进行。在定罪上,对港澳刑法规定为犯罪,而大陆刑法未规定犯罪的,不为罪港澳刑法未规定犯罪,而大陆刑法规定为犯罪的,应依法认定犯罪港澳刑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均规定为犯罪,依大陆刑法定罪。在量刑上,应依照我国刑法量刑原则,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社会的危害程度在法定刑范围内判处。一般来说,人民法院对在大陆犯罪的港澳人量刑要体现国家对特别行政区的政策,对极少数情节严重、危害极大的犯罪分子,尤其是重大集团犯罪的首犯、主犯,应当依法予以严惩。对罪行不是特别严重的罪犯,人民法院判决时要适当考虑判决对港澳民众的影响。
最后,港澳人在大陆犯罪后逃回港澳的,大陆要根据与港澳已建立的刑事司法协助关系向港澳警方提出缉捕和移送要求。在程序上,缉捕和移送要求的提出要充分考虑既往实践实体上,缉捕和移送要求要以犯罪为根据。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I. 台湾有没有死刑
台湾那里也有判死刑的,因为判犯法了,就应该判死刑
J. 台湾刑事责任年龄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了犯罪行为度。满14周岁的人实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不认为是犯罪内,不承担刑事责任。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有实施了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容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的行为,才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如果未成年人在14岁以前和14至16岁期间都实施了上述行为,那么只对14至16岁期间的行为承担刑事责任,14岁以前的行为不是犯罪,不能一并作为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已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了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都构成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的最小刑事责任年龄为12周岁。刑事责任年龄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承担相应刑事责任的年龄。我们知道,在我国并非刑事犯罪就一定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此情况下必须充分考虑犯罪者的刑事责任年龄,如未达到刑法所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标准,则无需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人的生理与心理发展成熟度及社会化水平确定。依照刑事法律规定,凡达到一定年龄、精神正常者实施犯罪行为,应负刑事责任。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不满十四周岁是无责任能力年龄阶段。
为有效照顾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我国刑法因此规定了这类犯罪年龄,对于他们发生危害行为时,应采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下,注重教育、改造、挽救,即使对极度少数非处罚不可的进行处罚,其目的还是为了教育。因此,中国目前规定的犯罪年龄不仅是科学的,而且也是合理的。
导致我国犯罪年龄低龄化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还处在未成熟、不稳定的朦胧状态,免疫能力相对较差,缺乏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此外,我国青少年还极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和某些违法行为的诱惑和侵蚀,在求知欲和寻求刺激的心理驱使下,从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次,社会关怀和家庭教育的缺失也是一个令人忽略的方面,对于未成年人出现犯罪,就社会而言,对于家庭来说,更多的是歧视,有过分溺爱的原因,也有缺乏家庭温暖的结果。
法律依据
《刑法》第十七条【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