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刑法
Ⅰ 古时候刑法中的脊杖是什么刑法是谁发明的
古时候刑法中的脊杖是施于背部的刑法,是梁武帝发明的。
在人体中,臀部的肉最多,没有重要的器官。板子打到屁股上,肉就缓冲了。一般都是皮肉伤,不会伤到筋骨,死不了。但是脊杖就不一样了。板子打在背上,背上没有肉,差点打到骨头。只要脊杖,打手们稍微用力一击,狱友们就很容易重伤、残废甚至丧命。虽然是演戏,但是这个脊杖不是假打,是真打。最后皮开肉绽,鲜血淋漓,被扶回村里,几次晕倒。看到黄盖被脊杖,曹操相信他会叛变。以上就是对古时候刑法中的脊杖是什么刑法,是谁发明的这个问题的解答。
Ⅱ 中国刑法的墨、劓、宫、刖、大辟,它们分别是什么
分别是:
1、墨:就是在面部、耳后、颈项、手臂上刺刻后涂以墨的刑罚,是最轻的刑罚。战国时秦称为黥刑,广泛适用,并与其他刑罚相结合。汉文帝废肉刑时,黥刑被废。魏晋南北朝时期间或使用,到梁武帝时期再度被废。隋唐无此制。五代后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
2、劓: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这个刑罚起源于夏,周代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尚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只有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别于一般平民。
3、刖:就是断足,也称剕刑。重于劓刑。春秋战国时普遍施用。齐国因受刖刑者多,曾出现「屦贱踊贵」现象,踊就是刖足者穿的鞋。秦及汉初,罪重者斩右趾,罪轻者斩左趾。汉文帝时期改刖左趾为笞五百,刖右趾为弃市。至汉景帝时,又下令应弃市的犯人,如愿意刖右趾,可以听许,废除的刖刑又被恢复。自魏晋以后,律典中已无刖刑的规定。
4、宫:就是破坏生殖器官。男始于夏代苗族的苍刑,秦、汉时亦称腐刑、蚕室刑、阴刑。男子割势即割下男子生殖器。女子幽闭,古有两说。一说为禁闭于宫,另一说为用棍棒椎击女性胸腹,使胃肠下垂,压抑子宫堕入膣道,以妨交接。宫刑最初用以惩罚淫罪,后来也适用于谋反、谋逆等罪,并扩大到连坐的犯人子女。
5、大辟:即死刑。其名称和执行方式各代不尽相同。先秦时有炮烙、剖腹、醢、脯、戮、斩、焚、踣、罄、轘、辜等。战国及秦有凿颠、镬烹、抽胁、车裂、囊扑、枭首、腰斩、弃市等。汉初以腰斩、弃市、枭首为主。北魏有轘、腰斩、殊死、弃市四等,后改为枭首、斩、绞三等。北齐、北周因袭不改。隋、唐定死刑为斩、绞两等。
(2)梁武帝刑法扩展阅读
五刑是由五行相克而产生的,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五刑相关:“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逸周书逸文》)
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刵刑-割耳朵,劓刑-割鼻子,剕刑-砍双脚,宫刑-剜掉性器,大辟-死刑,从夏代开始逐步确立,于西周时期写入吕侯编著的《吕刑》,是一种野蛮的、不人道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开始,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产生了,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唐律疏议))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参考资料来源:墨刑-网络 劓刑-网络 宫刑—网络 刖刑-网络 大辟-网络
Ⅲ 春秋战国刑法的原则、罪名、刑罚分别是什么
五刑最早源于有苗氏部落,另有一说源于上古时代蚩尤领导的九黎族。有苗氏亡于夏启后,夏启将有苗氏推行的刖、劓、琢、黥等刑加以损益,形成了墨、劓、刖、宫、大辟五种刑罚,并使之成为主要的刑罚体系。这也就是所谓的奴隶制五刑。
五刑是由古时五行相克的思想而产生的,先秦时期的五刑包括墨,劓,剕(也作腓),宫,大辟五种。因此,在中国古代,先秦五刑是被这样解释的:“火能变金色,故墨以变其肉;金能克木,故剕以去其骨节;木能克土,故劓以去其鼻;土能塞水,故宫以断其淫;水能灭火,故大辟以绝其生命。”
墨,又称黥,在受刑者面上或额头上刺字,并染上墨,伤好后会留下深色的伤疤。楚汉相争时期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的英布又名黥布,就是因为其曾受秦律被黥。
劓割掉鼻子的刑罚。重于墨刑,轻于剕刑。起源于夏,周代广泛适用。战国及秦时与其他刑罚结合使用。汉初亦沿用劓刑。汉文帝除肉刑,以笞刑代替劓刑。但直至南北朝时,劓刑尚间或使用。隋以后不见于刑典,只有金国早期对于犯重罪的赎刑者(见赎免),仍要割掉鼻子或耳朵,以别于一般平民。
刖,夏称膑,周称刖,秦称斩趾。斩掉受罚者左脚、右脚或双脚。有另一说称膑是去掉膝盖骨。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宫,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刑。开始是惩罚那些有淫乱行为人,后来处此刑的人与淫乱无关。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来作为死罪减等刑。历史上最著名的受过宫刑的人就是司马迁,他留下的《报任安书》就对自己受宫刑的事情有过描述。
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陵迟(也写作凌迟)等。
奴隶制五刑是一种野蛮的、不道德的、故意损伤受刑人肌体的刑罚。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景公时滥用刖刑,无数人被割去了脚,使临淄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鞋子很便宜,都卖不出去,假脚很贵,却买不到,叫做“踊贵履贱”。可见奴隶制五刑的残暴。
进入封建社会后,奴隶制肉刑开始逐渐被废除,从汉初的文景帝废除肉刑,以笞、杖代替。虽至汉末肉刑并未真正废除,但传统的五刑制度已开始发生变化,历魏、晋、南北朝,不断有关于废除和恢复肉刑之争,并对原有的五刑屡加更定。到隋、唐时期,商周以来的奴隶制五刑制度,终于为以自由刑为主的封建五刑制度所代替,直至明、清沿用不改。
封建五刑分别为笞、杖、徒、流、死,最初在隋《开皇律》中作为刑罚体系得以体现,随后由唐朝律疏(《武德律》《永徽律》进一步完善,标志着中国刑罚制度的重大进步。
在封建五刑中,笞是笞打,用竹板或荆条拷打犯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笞刑在奴隶社会已广泛使用。秦律有“笞十”、“笞五十”的规定。汉文帝除肉刑时,用笞来代替肉刑。汉景帝时因笞刑过重,减笞五百为三百。后又改三百为两百,最后降为一百。同时定《棰令》,规定以竹代小荆,削平其节;笞臀部,中途不得更换行刑人。魏晋时,妇女受笞刑笞背。南北朝时的杖刑,实际上即隋以后的笞刑,且多作为流刑、徒刑的附加刑,其数在200以下,数量不等。隋改鞭为笞,分为五等,并皆可用铜赎。唐沿隋制,并规定受刑人腿、臀分受,亦允许自愿背、腿分受者。宋沿唐制,亦分笞为五等,但允许以笞折臀杖,笞五十者折臀杖十一。辽无笞刑,但有木剑、大棒击背,类似笞刑。金国旧制,轻罪笞以柳条。元代笞刑分六等。明、清笞刑沿袭唐、宋制,分五等,可赎刑。
杖,用粗荆条拧成,用大竹板或大荆条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罚。起源甚早,《尚书·舜典》就有“鞭作官刑”的记载。汉、魏、晋都设有鞭杖的刑罚。至南北朝梁武帝时把杖刑列入刑书。北魏开始把杖刑与鞭刑、徒刑、流刑、死刑并列,为五刑之一。北齐、北周沿袭魏制,依杖数分等,并均允许以金赎。隋代废鞭刑,代以杖刑;另立笞刑,以代替原来的杖刑。凡所犯重于五十笞者,则入于杖刑。唐代杖刑同隋。唐律规定,杖皆削去节目;决杖者,背、腿、臀分受。宋沿唐制,亦分五等,并将杖刑作为附加刑。辽、金、元也均有杖刑规定。明、清杖刑依唐、宋制,至清末,杖刑废。
徒,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的《名例》篇解释说:“徒者,奴也。”即劳役。分五等:一年,一年半,两年,两年半,三年。唐朝不附加杖刑,而宋朝则加脊杖。元代徒刑又分为五等,并附杖刑。明、清徒刑基本相同,即分为五等加杖,准许以钱赎。
流,就是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隋的流刑分三等:一千里,一千五百里,二千里,分别劳役二年、二年半和三年。唐朝则各加一千里,但劳役时间减少,都是一年。宋代流刑所流里程和役年与唐代相同,但附加脊杖。元代没有流刑。明代流刑沿宋制,均附加杖,并可用铜赎。清代流刑与明相同。
死即死刑。隋、唐定死刑为斩、绞两等。五代和宋基本仿效隋律,但自五代始有为凌迟。辽代将凌迟定为正式刑名,将死刑定凌迟、斩、绞三等。元代同。明、清法定死刑虽仅斩、绞两等,但有法外刑,如棒杀。
古代的五刑制度随着清末刑罚制度的改革而成了历史的尘埃,但它的影响依旧深远。直到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去回味,去反思
Ⅳ 古代刑法 杖责二十怎么算
谓以杖刑责罚。
《宋史·理宗纪二》:“州县官有罪,诸帅司毋辄加杖责。”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四:“我与尔非怨讐,何苦日行杖责。”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 隋文帝 自己就在朝廷上律外杀官员,并且允许长官对属官,以律轻情重为理由,杖责属官。”
杖刑,古代刑罚之一。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杖作为刑种始自东汉。南朝梁武帝定鞭杖之制,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
Ⅳ 脸上刺字的刑法,开始于什么时候
一、脸上刺字的刑罚,开始于周代。
二、脸上刺字的刑罚,叫黥刑,是上古五刑之一,属于肉刑之一。它经历了从墨刑到黥刑再到刺配的演变过程。
(一)墨刑
1、早在周代的五刑中,就出现了黥面刑,当时称之为墨刑。墨刑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人的面部神经是极其敏感的,犯人在被黥面时的疼痛之状可想而知。由于伤口感染,有的犯人也会因黥面而致死。墨刑在最初规定为刑罚的时候,施行时用刀,后世才采用针刺。
2、从西周时起,墨刑的使用很普遍,周初刑法规定“墨罪五百”,即列举应处以墨刑的罪状有五百条之多。
(二)黥刑
1、战国时秦称墨刑为黥刑。
2、汉初刑法沿袭秦制,仍使用黥面之刑。
3、晋代时期,随着某些肉刑的恢复,黥面也重新被采用。
4、南北朝时期,《酉阳杂俎》中还记述了这样一则故事,证明黥痕可以深深印到人的骨头上。
5、唐代贞元年间,段成式的从兄经过一个叫黄坑的地方,他的随从拾取死人的头颅骨,打算用它配药,看见一片骨头上有"逃走奴"三个字的痕迹,色如淡墨。段成式判断这是古时被黥面的人的头骨,而且很可能就是晋代逃亡过的奴婢的遗骨。
6、南北朝时期,据《南史·宋明帝纪》,四六八年,宋刘彧颁行黥刑和刖刑的条律,规定对犯有劫窃官仗、伤害吏人等罪者,要依旧制论斩;若遇赦令,改为在犯人两颊黥上"劫"字,同时割断两脚筋,发配边远军州;若是五人以下结伙以暴力夺取他人财物者,也同样处罚。另据《隋史·刑法志》载,五〇二年,梁武帝萧衍又颁定黥面之刑。黥面的施行方法,大概不是用刀刻,而是用针刺。如果犯有抢劫罪应当斩首而遇赦者,要黥面为"劫"字。这种刑罚实行的时间不长,五一五年即予以废除。
(三)刺配
1、隋唐五代时期,五代后晋石敬瑭滥用峻刑酷法,恢复黥刑,改称刺字,并与流刑结合使用,称为刺配,沿用至清。
2、宋朝时期,黥面之刑一律改用针刺,因而又称为黥刺。凡是犯有重罪必须发配远恶军州的牢城营者,都要黥面,当时称为刺配。
3、辽代刑法也有黥刺,和北宋的施行方法相同。
4、元代仿照宋、金的有关法律,对盗窃罪要予以刺字,并同时施加杖刑,刺的方法和仗的数目有非常详细的条款。
5、明代关于黥刑的法律,与宋元大同小异,但使用的范围更狭窄一些。明初朱元璋于一三九七年五月在御制《大明律序》中规定,"除党逆家属"外"俱不黥刺"。
6、清代的黥刑主要施用于奴婢逃跑,而且常和鞭刑并用,称为鞭刺。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黥刑被彻底废除。
三、纵观各代实行黥刑的历史,古时刀刻法的黥面变为宋、元、明、清的刺字,虽然残酷的程度是在逐渐减弱,但是对受刑者的人格污辱则丝毫未变。
(参考资料:黥刑http://ke..com/link?url=-W-gf-Y-hORLip8mfYiqbu33pNqelI53Ua3zK)
Ⅵ 什么是十恶不赦之罪它正式出现于何时
作为封建刑法制度的“十恶”中的谋反、大逆、不道、不敬等罪名早在西汉时就有了明文规定,但其构成要件、量刑标准却不统一。据《唐律疏议》载“事类有十,故称十恶。然汉制九章,虽并湮没,其不道不敬之目见存,原夫厥初,盖起诸汉。”这就是说西汉的“大逆不道不敬”罪就是“十恶”罪的立法基础。到了曹魏统治时期,有关大逆不道不敬罪的立法沿袭下来,但较之汉朝有所改进和发展。直至南北朝时期,法律逐渐明确这些罪名的构成条件和处罚标准。北齐统治者在总结历代封建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将严重危害国家根本利益和统治秩序的犯罪集中概括为十种,在《北齐律》中称为“重罪十条”,置于法典的首篇《名例律》中,作为封建法律重点打击的对象。所谓“重罪十条”就是“一曰反逆,二曰大逆,三曰叛,四曰降,五曰恶逆,六曰不道,七曰不敬,八曰不孝,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对触犯这十条者,不仅要处以最严厉的刑罚,而且不得适用“八议”和赎刑的有关规定,以增加法律的威慑力量。“十恶”名称的正式出现,始见于隋朝,并与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十恶”,最初是佛教用语,指可导致坠入“三恶道”(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苦报的十种恶业,故称“十恶业道”。
据《佛说未曾有经》载“起罪之由,为身、口、意。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侨慢邪见。是为十恶,受恶罪报。今当一心忏悔。”“十恶”之说见于佛教大乘、小乘中的诸多经典,早在隋朝以前就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中云“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隋朝开皇初年,随着佛教的兴盛,隋文帝将佛教之中的“十恶”之名引入律法,在《开皇律》中确立了“十恶不赦”之罪,取代了《齐律》中的“重罪十条”,并为宋元明清历代所承袭,成为历代法律的重点打击对象。据《隋书•刑法志》载“高祖既受周禅,开皇元年,更定新律(《开皇律》),又置十恶之条,多采后齐之制,而颇有损益。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也就是说,《开皇律》在《北齐律》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将其中的“反逆”改为“谋反”,将其中的“大逆”改为“谋大逆”,将其中的“叛、降”合并为“谋叛”,将此类犯罪扼杀于谋划阶段,并增设了“不睦”一罪,使十种罪名定型化,并正式命名为“十恶”。所谓谋叛是指“谋背国从伪”,也就是说图谋叛国,早在春秋时代就有的罪名。所谓恶逆是指在家族内部犯上作乱,包括殴打或谋杀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长。所谓“不道”是指一次杀死一家没有犯有死罪的三人以上,以及不仅杀人还将人肢解的。所谓大不敬,是指冒犯帝室尊严,包括偷盗皇帝用于祭祀神灵的祭品和皇帝的日常用品,偷盗或伪造皇帝的印信,以及误犯食禁等。
所谓不孝是指违反孝道,具体包括子孙告发或辱骂祖父母、父母;祖父母、父母在世时“别籍异财”;违反祖父母、父母的教训和指令;对于祖父母、父母的供养不足;在为去世的祖父母、父母服丧期间有违反孝道的行为“闻祖父母、父母丧,匿不举哀”;诈称祖父母、父母死。所谓不睦,是指谋杀亲属,或女子殴打、控告丈夫等。所谓不义,指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死长官,学生杀死老师,女子在丈夫死后而不举哀或立即改嫁等行为。所谓内乱,是指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十恶”中的前三条“谋反”、“谋大逆”、“谋叛”和第六条“大不敬”是指“谋危社稷”,也就是危害皇帝本人及其御用之物,是皇帝特殊权力的一种体现。其中“谋大逆”在秦汉时期被用做形容罪大恶极的犯罪,并不是实际的罪名。按《唐律疏议》的解释,“谋大逆”是指“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阙”的罪名。所谓宗庙是指皇帝供奉祖先的寺庙,所谓山陵是指皇帝的祖先的陵墓,所谓宫阙是皇帝本人居住的宫殿,都是皇帝和皇权的象征,为捍卫封建政权及皇帝的绝对权威,对图谋破坏宗庙、山陵及宫阙者必须加以严惩。
“十恶”中的“恶逆”、“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是指严重危害家族生活秩序的行为。事实上,在封建国家的立法中是将族权的地位与皇权同等。族权之所以占用这样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其在维持封建统治秩序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家庭作为国家和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如果每个家庭都遵从“父父子子”的观念,则可使“君君臣臣”,人人各安其位,形成“家天下”的局面,从而天下大治。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将族权上升到如此重要的地位,使族权的地位基本上与皇权同等。表面看来,这是族权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但实际上是皇帝加强封建统治的一种手段。
Ⅶ 杖打的刑法是哪个朝代开始的
中国古代用大竹板或大荆条拷打犯人脊背臀腿的刑罚(见五刑)。杖刑的起源甚早,《尚书·舜典》有“鞭作官刑”的说法,意即用鞭杖惩罚失职的官吏。汉、魏、晋都设有鞭杖的刑罚。至南北朝梁武帝(502~54在位)时,才把杖刑列入刑书,作为一项正式的刑罚手段。梁颁有“□杖令”,规定杖用生荆制作,长六尺,有大杖、法杖、小杖三种。大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围八分半;法杖大头围一寸三分,小头五分;小杖大头围一寸一分,小头极杪(《隋书·刑法志》)。北魏开始把杖刑与鞭刑、徒刑、流刑、死刑并列,为五刑之一。北齐、北周沿袭魏制,北齐杖刑分三等:三十、二十、十;北周杖刑分五等: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北周、北齐均允许以金赎杖刑。
隋代废止鞭刑,以杖刑代之,另立笞刑,以代替原来的杖刑。隋杖刑分五等:六十、七十、八十、九十、一百,凡所犯重于五十笞者,则入于杖刑。唐代杖刑同于隋。唐律规定:杖皆削去节目,长三尺五寸。讯囚杖,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二分二厘;常行杖,大头二分七厘,小头一分七厘;笞杖,大头二分,小头一分五厘。并规定:“决杖者:背、腿、臀分受。”“杖长短粗细,不依令者笞三十。”
宋沿唐制,杖刑亦分五等。宋代杖刑的特点是广泛用它作为附加刑,流刑、徒刑甚至杖刑、笞刑都加杖《宋史·刑法志》称:“凡流刑四:加役流,脊杖二十,配役三年;流三千里,脊杖二十;二千五百里,脊杖十八;二千里,脊杖十七,并配役一年。凡徒刑五:徒三年,脊杖二十;徒二年半,脊杖十八;二年,脊杖十七;一年半,脊杖十五;一年,脊杖十三。凡杖刑五:杖一百,臀杖二十;九十,臀杖十八;八十,臀杖十七;七十,臀杖十五;六十,臀杖十三。凡笞刑五:笞五十,臀杖十下;四十、三十,臀杖八下;二十、十,臀杖七下。”
辽国杖刑,据《辽史·刑法志》记载,其数目为五十至三百。凡杖五十以上者,以沙袋决之,即用熟皮合缝,装沙半斤,长六寸,广二尺,加一尺许木柄,对犯罪者击打。辽太宗时大臣犯罪不至死,以木剑击背,其数自十五至三十。又有铁骨朵杖人的方法,铁骨朵是以熟铁打成八片虚合,用三尺长的木棍作柄,杖数为五至七下。金国杖刑,“自百二十至二百,皆以荆臀”(《大金国志·熙宗纪年》)。金熙宗皇统(1141~1149)时,令杖罪至百,臀背分受,后因脊近心腹,遂禁击背。元代杖刑自六十七至一百零七,凡五等,每等以十为差。除讯杖外,皆臀受。
明代杖刑依唐、宋制,其数自六十至一百,以十为差。杖以大荆条为之,削去节目,长三尺五寸,大头径三分二,小头径二分二。犯徒刑、流刑罪皆以杖作为附加刑。徒一年加杖六十,一年半加杖七十,二年加杖八十,二年半加杖九十,三年加杖一百;流刑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皆加杖一百。又行折杖之制,以五折十。
清代杖刑沿袭明制,其不同者:杖用大竹板,长五尺五寸,大头阔二寸,小头阔一寸五分,重不过二斤。清初沿明代以五折十之制,康熙(1662~1722)时改为四折除零,即杖六十除零折二十板,七十除零折二十五板,八十除零折三十板,九十除零折三十五板,一百折四十板。至清末,杖刑始废。
Ⅷ 什么叫做杖打(古代时候的一种刑法)
是杖刑不是杖打。
杖刑是隋唐以来的五大惩罚之一。杖刑是指用荆棘或大竹板对囚犯施以酷刑的一种惩罚。该杆被用作东汉时期的惩罚。南朝时期,南朝无棣皇帝固定了鞭棍。杖以荆条制成,分大杖﹑法杖﹑小杖三等。棍子一般是“拿衣服拿棍子”,脱掉中间衣服(内衣),直接用竹子和木头打到臀部。
在北齐北周,将杖刑列为五刑之一。其后相沿直至清末。宋明清三代规定妇人犯了奸罪,必须“去衣受杖”,除造成皮肉之苦外,并达到凌辱之效。
(8)梁武帝刑法扩展阅读:
杖刑技巧:
三百六十行中没有这一行,但这一行绝对是靠手艺吃饭的。笞杖在手,生杀、轻重仅在一念之间。于是,怎么打人就成了一门学问。
李伯元《活地狱》第九回提到此事:从来州县衙门掌刑的皂录,这小板子打人,都是要预先操练熟的。有的虽然打得皮破血流,而骨肉不伤;亦有些下死的打,但见皮肤红肿,而内里却受伤甚重。
有人说,凡为皂录的,预先操练这打人的法子,是用一块豆腐,摆在地下,拿小板子打上去,只准有响声,不准打破;等到打完,里头的豆腐都烂了,外面依旧是整整方方的一块,丝毫不动,这方是第一把能手。凡是犯罪的人,晓得自己理屈,今日难免责打,不惜花钱给这掌刑的……
这样一来,掌握这种高超本领的人,不仅能够顺利完成笞杖任务,而且可以执法违法,从中渔利。
沈家本《历代刑法考·刑罚分考十四》记载,明代厂卫负责施行廷杖的校卒在训练时,先用皮革绑扎成两个人形,一个里面放上砖头,一个外面包上纸,然后再给他们穿上衣服,让校卒对他们行杖。放砖头的人形是用来练习“外轻内重”手法的。
要求可以看起来很轻,衣服不应该被损坏,但内部的砖应该被打破。包装纸的形状用于练习“光内外重量”方法,这要求它看起来很重,但包裹在里面的纸不会被损坏。只有工作人员达到这样的水平才能接受。
在清朝,方彪的“监狱笔记”记载了他在刑事监狱看到的一件事:三名囚犯遭受同样的惩罚。为了少吃,他们提前贿赂了工作人员
一名囚犯送了三十二银子,一点点骨头受轻伤,并持续了一个月的伤;第二个囚犯将钱翻了一倍,只伤了一点肉,不到一个月就没事了;第三名囚犯送了一百八十二银子,他在判刑后的那天晚上像往常一样。
显然,富人犯错误,只要他们有效,他们通常可以避免肉体的苦涩。最苦的是,老百姓,老钱看不到几个,到底犯了一些错误,让他们赚不到钱,一个人就可以被砸坏了。
Ⅸ 墨刑是什么样的刑法
黥刑,又名墨刑,黵刑,刺字,上古的五刑之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肉刑,直至清末光绪三十二年修订《大清律例》时才被彻底废除,前后沿用时间长达数千年。是封建国家刑罚制度中的正刑。
在汉文帝废肉刑之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黥刑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被废除,而成为国家刑罚制度之外的一种私刑,根据封建统治者的需要和喜怒可以随意使用。到了五代后晋天福年间之后,黥刑又正式成为封建国家刑罚制度中的一种附加刑,直至清末被废除,才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墨刑的历史由来:
中国至迟在春秋时期就有了黥刑。黥刑一般是刻纹,而不是刺字。汉文帝时一度废除黥刑以剃光头来代替这种刑法。南朝梁武帝时规定“劫,身皆斩,妻子补兵。遇赦,降死,黥面为劫字”,把黥刑只当作轻刑而已。黥刑不仅官方有禁不绝,甚至私刑中也用。
黥面成为定制后,凡被招募入伍者,先要被察视体格是否强壮,动作是否敏捷,考选合格,脸上刺字后,才算有了军籍。而应选入军籍者,较多还是自愿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墨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