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宣告室司法

宣告室司法

发布时间: 2022-09-20 13:38:54

1. 矫正服刑人员劳动成果心得体会怎么写

我这边有,怎么给你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的政策全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法庭安全和秩序,保障庭审活动正常进行,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公众旁听,促进司法公正,彰显司法权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有关法律规定,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 法庭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依法审判各类案件的专门场所。
法庭正面上方应当悬挂国徽。
第三条 法庭分设审判活动区和旁听区,两区以栏杆等进行隔离。
审理未成年人案件的法庭应当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设置区域和席位。
有新闻媒体旁听或报道庭审活动时,旁听区可以设置专门的媒体记者席。
第四条 刑事法庭可以配置同步视频作证室,供依法应当保护或其他确有保护必要的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在庭审作证时使用。
第五条 法庭应当设置残疾人无障碍设施;根据需要配备合议庭合议室,检察人员、律师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休息室,被告人羁押室等附属场所。
第六条 进入法庭的人员应当出示有效身份证件,并接受人身及携带物品的安全检查。
持有效工作证件和出庭通知履行职务的检察人员、律师可以通过专门通道进入法庭。需要安全检查的,人民法院对检察人员和律师平等对待。
第七条 除经人民法院许可,需要在法庭上出示的证据外,下列物品不得携带进入法庭:
(一)枪支、弹药、管制刀具以及其他具有杀伤力的器具;
(二)易燃易爆物、疑似爆炸物;
(三)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强气味性物质以及传染病病原体;
(四)液体及胶状、粉末状物品;
(五)标语、条幅、传单;
(六)其他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物品。
第八条 人民法院应当通过官方网站、电子显示屏、公告栏等向公众公开各法庭的编号、具体位置以及旁听席位数量等信息。
第九条 公开的庭审活动,公民可以旁听。
旁听席位不能满足需要时,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申请的先后顺序或者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发放旁听证,但应当优先安排当事人的近亲属或其他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人旁听。
下列人员不得旁听:
(一)证人、鉴定人以及准备出庭提出意见的有专门知识的人;
(二)未获得人民法院批准的未成年人;
(三)拒绝接受安全检查的人;
(四)醉酒的人、精神病人或其他精神状态异常的人;
(五)其他有可能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人。
依法有可能封存犯罪记录的公开庭审活动,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组织人员旁听。
依法不公开的庭审活动,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任何人不得旁听。
第十条 人民法院应当对庭审活动进行全程录像或录音。
第十一条 依法公开进行的庭审活动,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通过电视、互联网或其他公共媒体进行图文、音频、视频直播或录播:
(一)公众关注度较高;
(二)社会影响较大;
(三)法治宣传教育意义较强。
第十二条 出庭履行职务的人员,按照职业着装规定着装。但是,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着正装:
(一)没有职业着装规定;
(二)侦查人员出庭作证;
(三)所在单位系案件当事人。
非履行职务的出庭人员及旁听人员,应当文明着装。
第十三条 刑事在押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正装或便装,不着监管机构的识别服。
人民法院在庭审活动中不得对被告人或上诉人使用戒具,但认为其人身危险性大,可能危害法庭安全的除外。
第十四条 庭审活动开始前,书记员应当宣布本规则第十七条规定的法庭纪律。
第十五条 审判人员进入法庭以及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宣告判决、裁定、决定时,全体人员应当起立。
第十六条 人民法院开庭审判案件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进行。
审判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平等对待诉讼各方。
第十七条 全体人员在庭审活动中应当服从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挥,尊重司法礼仪,遵守法庭纪律,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鼓掌、喧哗;
(二)吸烟、进食;
(三)拨打或接听电话;
(四)对庭审活动进行录音、录像、拍照或使用移动通信工具等传播庭审活动;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妨害法庭秩序的行为。
检察人员、诉讼参与人发言或提问,应当经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许可。
旁听人员不得进入审判活动区,不得随意站立、走动,不得发言和提问。
媒体记者经许可实施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行为,应当在指定的时间及区域进行,不得影响或干扰庭审活动。
第十八条 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主持庭审活动时,依照规定使用法槌。
第十九条 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员应当予以警告;对不听警告的,予以训诫;对训诫无效的,责令其退出法庭;对拒不退出法庭的,指令司法警察将其强行带出法庭。
行为人违反本规则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暂扣其使用的设备及存储介质,删除相关内容。
第二十条 行为人实施下列行为之一,危及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非法携带枪支、弹药、管制刀具或者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物品以及传染病病原体进入法庭;
(二)哄闹、冲击法庭;
(三)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或诉讼参与人;
(四)毁坏法庭设施,抢夺、损毁诉讼文书、证据;
(五)其他危害法庭安全或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司法警察依照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的指令维持法庭秩序。
出现危及法庭内人员人身安全或者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等紧急情况时,司法警察可以直接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人民法院依法对违反法庭纪律的人采取的扣押物品、强行带出法庭以及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由司法警察执行。
第二十二条 人民检察院认为审判人员违反本规则的,可以在庭审活动结束后向人民法院提出处理建议。
诉讼参与人、旁听人员认为审判人员、书记员、司法警察违反本规则的,可以在庭审活动结束后向人民法院反映。
第二十三条 检察人员违反本规则的,人民法院可以向人民检察院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二十四条 律师违反本规则的,人民法院可以向司法行政机关及律师协会通报情况并提出处理建议。
第二十五条 人民法院进行案件听证、国家赔偿案件质证、网络视频远程审理以及在法院以外的场所巡回审判等,参照适用本规则。
第二十六条 外国人、无国籍人旁听庭审活动,外国媒体记者报道庭审活动,应当遵守本规则。
第二十七条 本规则自2016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此前发布的司法解释及规范性文件与本规则不一致的,以本规则为准。

3. 被宣告缓刑,裁定假释的社区矫正对象应遵守什么管理

被宣告缓刑或者被裁定假释的社区服刑对象,在社区矫正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是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社区矫正有关规定,服从监督管理;
二是每星期以电话、每月以书面形式向街镇社区矫正办公室(司法所)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是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是离开居住地或者迁居,应当报告司法所,并经公安机关批准;
五是剥夺政治权利的缓刑、假释社区服刑人员还必须遵守有关剥夺政治权利方面的规定;
六是遵守社区矫正办公室制定的其他具体的监督管理措施。

4.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

社区矫正工作是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有针对性管理、教育和改造的工作。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欢迎阅读!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篇1】

20xx年,顶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在各级领导的不断关心指导下,各项工作与去年同期相比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也存在一定得不足,对此,进行总结和阶段性梳理,旨在理清工作思路、改进矫正措施、提高工作实效。

一、基本情况目前,我所登记在册的矫正对象有23名,其中缓刑对象21名,假释对象2名,20xx年累计新增矫正对象12名,期满解矫15名。2012年度,我所社区矫正工作详细情况如下:1.组织召开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会议2次,其议题分别为“布置社区矫正排查工作,切实维护亚青期间社会稳定”、“贯彻上级要求,突出矫正工作实效,维护国庆期间稳定”。2.积极发动责任心强的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加入矫正志愿者行列,切实发挥矫正志愿者工作队伍实际作用。3.组织各类排查工作四次,重点对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目前生活、工作、家庭情况进行全方位摸底,通过综合各方面信息对矫正对象、刑释解教人员内心动态做出评估。4.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对矫正对象重新犯罪风险进行预估,开展心理测试工作,对部分矫正对象进行心理评估。5.组织开展审前调查十七人次,详细查明犯罪嫌疑人实际情况,并根据相关情况提出客观合理的司法建议,协助审判机关依法量刑。8.与各大骨干企业以及私营业主开展广泛的沟通,为矫正对象营造安心踏实的工作环境,预防在经济危机面前,矫正对象因不能忍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重新走上犯罪道路。9、每月组织两次集体公益劳动,每月开展两次集中教育。

二、主要做法(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为加强社区矫正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街道人事调整,及时调整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成员;为确保社区矫正的顺利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落实了相对专一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社区矫正工作的日常管理。(二)认真摸底调查、理清可行思路。贯彻“以思想教育为主,监督管理为辅”的人性化工作宗旨,将有限的资源全部投入到对矫正对象的思想教育方面,用真诚感动矫正对象,建立起互相信任的联络关系,让矫正对象能够真切的感受到我们帮助其重新回归社会的决心和信心,打破原先陈旧的汇报形式,拓宽矫正对象思想汇报渠道,通过电话、书面、当面、短信、网络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掌握矫正对象动态。同时,严防死守,积极避免因矫正对象情况掌握不及时而引发的重新违法犯罪情况,积极的养成矫正对象定期汇报的习惯,对于部分不按时汇报的矫正对象一定要及时的进行情况调查与核实。对于部分拥有私营企业的矫正对象,我所为其在经济危机面前提升企业防风抗险能力提供必要的帮助,坚定该部分矫正对象应对经济危机的信心。(三)做好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运行。一是为了规范我街道社区矫正工作,制定了《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计划》。二是在社区矫正移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上下功夫,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做到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及时、有效。三是统一制作《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图》、《社区矫正工作示意图》来上墙。确保社区矫正工作规范运行。(四)加强集中教育,注重教育实效。严格按照区司法局要求对矫正对象开展评估工作,客观进行综合评定。顶山司法所一直坚持以维护社会整体稳定为主要出发点,对全所矫正对象进行各类排查两次,对部分非故意类犯罪、经济类犯罪和犯罪条件已经消除的职务类犯罪对象实行适当的宽松管理,节约有限资源,集中力度加强对故意类犯罪,尤其是未成年矫正对象,针对这类群体的心理特点心理矫治,并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和询问,严防死守,积极的避免矫正对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五)严格日常管理,做好走访工作。积极的.拓宽矫正工作方式,积极探索提升矫正工作实效的切实方法。目前,顶山司法所采用的矫正措施是加强走访,切实发挥社区矫正对象帮矫小组作用,密切联系居委会、社区民警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监控和教育。由顶山司法所进行统筹工作,组织开展日常的矫正工作,通过组织法制教育、公益劳动等活动,密切观察矫正对象接受社区矫正的思想态度和积极性,寻找合适机会与矫正对象进行面对面沟通,了解实际情况,对于部分新入矫、对社区矫正认识不足、思想态度不够端正的矫正对象进行重点关注,发动居民小组长对其个人及家庭进行密切关注,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同时组织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村矫正志愿者、社区民警对其进行不定期走访,深化思想教育,申明各项矫正纪律,帮助其看清目前社会形势,权衡利弊,以便其端正矫正态度,从内心深处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与思想,真正的树立回归社会的决心。另外,顶山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一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避免过分教条和墨守成规,针对了解的最新情况以及社会的变化,对需要进行强化和改正的矫正措施进行逐一纠正,为矫正工作的推进制定详细的方案。

三、20xx年度社区矫正工作重点(一)发挥志愿者作用,加强考评督查。矫正志愿者是矫正帮教的主力军,社区帮教、监改及信息反馈,主要依靠这支队伍,为最大限度发挥志愿者作用,我们从建立结对帮教关系入手,挑选合适志愿者,利于与矫正对象沟通,每月通过矫正志愿者了解一次矫正对象的思想状况与现实表现,共同研究矫正方案;每季度评议时,征求矫正志愿者意见,加强考评督查。(三)继续加强组织领导与监督,确保各项工作依法规范进行。充分发挥人大、政协、新闻媒体等部门对社区矫正日常管理教育工作进行监督的作用,确保社区矫正工作取得实效。(二)加强业务指导与培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质量。开展一至二次社区矫正工作业务培训,有计划地对司法所工作人员、居委会主任和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进行社区矫正工作业务、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整个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政治业务素质,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保证对社区服刑人员的改造教育质量。(三)积极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四)继续加强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通过新闻媒体、业务信息、各种会议等多种载体,及时宣传报道全县社区矫正工作成功经验、典型事例,反映工作动态和问题。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篇2】

20xx年,开发区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深入贯彻省、市、区政法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区委、区政府、区司法局中心大局和省、市关于社区矫正工作部署,以维护安全稳定服务青奥为抓手,进一步细化落实特殊人群管理教育服务,为雨花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治环境。

截至11月底,今年接收社区服刑人员8人,解除矫正4人,目前在册人数15人,其中缓刑12 人,假释2 人,暂予监外执行1人,管制0人。累计办理审前和假释前调查评估9例。开发区司法所通过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实现了年度“六个不发生”目标。

一、认真学习,落实《省社区矫正工作条例

开发区司法所认真参加区局组织的《条例》专题学习培训活动,先后3次参加区局组织的联席会议学习讨论条例,对《条例》出台的重大意义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了解《条例》的精神和规定,牢牢掌握社区矫正工作规范执法、管理和教育的要求,切实提高了社区矫正工作规范化建设水平。同时为营造浓厚氛围,积极通过利用政府网站,学习《条例》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开发区利用社区宣传栏、电子屏幕等载体,对广大群众进行推广宣传,不断提高社会知晓率,为社区矫正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遵守标准,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流程

依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省《条例》和社区矫正工作制度要求,开发区司法所进一步细化接收宣告、管理教育、考核奖惩、解除终止等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定,严格落实电子定位、风险评估、困难扶助等相关制度,严密执行交付衔接,严防脱漏管,规范审批流程,重点抓好调查评估、考核奖惩、收监执行等执行环节,确保公正严明、文明执法。进一步完善执行档案、工作档案、人员档案管理标准程式。全年共调查评估8例,法院采信8例。对新入矫8人全部按照规定进行风险评估、心理评估,全部纳入手机定位严管。解矫4人全部按照规定时间和规定程序予以宣告并与安置帮教实现无缝对接。

三、重点管理,深化社区矫正安全监管

一是突出分级管理,对重点人员和重点管控环节实施严格管理。全年严管人员累计达到11人,普管4人,宽管0人,严格落实准假外出人员全面实施定位管控,目前在册定位管控人数为11人,定位管控率100%,达到省规定不低于50%目标。

二是突出惩处环节。20xx年累计警告2人,治安处罚0人,撤销缓刑0人,撤销暂予监外执行0人。南京青奥会期间,与公安、法院等单位密切合作,严格管控社区矫正人员。

三是突出合作交流。今年7月5号上午,雨花开发区司法所联合6家邻街道司法所对在册的40名社区服刑人员在开发区管委会114室集中上心理健康教育课。此次教育活动特别邀请到了南京监狱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李树明主任。李主任以“社区服刑人员心理亚健康与积极改造”为讲课重点,他首先从人生、命运、个人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人的一生基本道理,以狱政管理和减刑假释,告戒社区服刑人员要遵纪守法,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同时鼓励社区服刑人员积极接受社区矫正,早日解矫,以良好的工作生活心态增加自己的幸福指数,赢得了社区服刑人员热烈的掌声。

四、丰富内容,提高社区教育矫正质量

进一步完善教育矫正模式。认真组织实施集中教育、分类教育、个别教育,多样设置社区服务项目,创新方法,优化形式,丰富内容。积极探索公、检、法训诫教育新方法,针对日常管理中涉毒涉黑人员开展司法所和派出所所所联合训诫教育、违规违纪人员和重点人头开发区司法所和区司法局检司联合训诫教育、使教育矫正措施更具有针对性。20xx年,累计训诫教育1人。进一步巩固劳动教育成果,积极利用区、街道发挥劳动教育基地作用,劳动与教育学习帮扶相结合,全面完成规定时数,对不服从管理不参加服务和教育的人员,按照规定及时给与教育和惩处。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利用监狱心理咨询师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对接服务,对社区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完成心理测试12人次,心理咨询12人次,危机干预1次。

五、拓展帮扶,提升帮扶实效

20xx年累计提供就业辅导10人次,帮助落实就业岗位2人次,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百分之百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在册12名社区服刑人员,有固定或相对固定收入人员11人,就业率高于南京市规定85%目标。由于帮扶及时、措施得力,服刑人员矫正心态普遍端正,促进了社区服刑人员更好回归融入社会。

司法局社区矫正工作总结【篇3】

根据工作安排,XX县司法局针对20xx年社区矫正工作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一、社区矫正工作情况

20xx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下,XX县社区矫正工作以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目标,以降低社区服刑人员重新犯罪率作为检验工作的首要标准,强化工作保障,规范工作程序,创新工作方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截止20xx年10月31日,XX县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累计接收社区服刑人员388人,累计解除矫正286人,其中20xx年接收65人,矫正期满70人,当前在矫人员102人。接受审前社会调查委托5例,完成5例。

二、精益求精,抓好社区矫正“执法规范推进年”活动

XX县按照进一步巩固和推进“规范执法”的总要求,在20xx年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年”活动的良好基础上,继续扎实推进提升社区矫正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巩固阵地,进一步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执法水平。

1、XX县高度重视社区矫正队伍能力建设。20xx年第二、三季度,XX县进一步加大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工作例会、业务培训、业务评比、业务检查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和社区矫正执法能力,奖惩结合,促进了社区矫正工作队伍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2、规范矫正执法程序。健全完善了XX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与本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的交付衔接机制和信息互通制度。建立了XX县社区服刑人员信息共享机制,统一规范了四家单位的社区服刑人员和特殊人群人员管理名册,定期交换并核对数据,实现信息资源互通共享。

根据《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和《XX省社区矫正工作实施细则》,全县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到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办理报到入矫手续,从场所、人员、程序、内容等方面,规范入矫、解矫宣告工作,实行报到入矫“六统一”。

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XX县社区矫正工作积极配合检察机关做好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县社区矫正监管中心按季度对全县11个乡镇司法所进行了工作巡查,效果总体良好。11个乡镇司法所的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有持续提升,档案齐全,执法程序到位,管理措施得力,矫正效果优良,工作水平上升一个层次。

3、矫正工作各项措施落实到位。全面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报到、汇报、请销假管理、居住地变更审批、实施计分考核、行政奖惩、提请治安处罚和司法奖惩等执法行为,严格按照《XX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试行)的规定,不打折扣,严格执法,规范管理。全县统一规范了社区服刑人员警告、治安处罚、建议撤销缓刑(假释)、收监、减刑等操作程序和法律文书。

三、加强思想矫正,从根源上转化社区服刑人员

为进一步巩固社区矫正成果,有效转化社区服刑人员的思想,我县常态化对社区服刑人员定期开展以“温情走访、倾情感化”为主题的回访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反响良好,效果甚佳,不仅对社区服刑人员有效监管和积极改造起到了极其重要作用,也为我县社区矫正工作做实做亮提供了开创性方法。活动主要效果有:一是可以进一步掌握真实情况;二是可以进一步制定监管方案;三是可以进一步宣传政策规定;四是可以进一步拉近感情距离。我县在总结活动成效的基础上,将社区服刑人员的“大回访”活动形成了常规化和机制化,常抓不懈。20xx年,我县已经完成春、夏、秋三次回访活动。

四、积极应用监管平台开展工作

XX县县、乡两级社区矫正信息化监管平台已经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人员信息录入率100%,手机定位率90%。

1、监管中心建设到位。县级社区矫正监管中心建设完成,单独设立宣告室、谈话室、档案室。建立月例会制度,建立季度巡查制度并定期开展巡查。

2、社区服刑人员入矫后立即建立电子档案的,及时录入日常管理信息的。按规定落实社区服刑人员动定位、指纹签到等监管措施,符合定位条件的人员入矫严格落实移动定位。落实社区服刑人员请假外出审批管理、指纹签到制度。

五、严格规范开展部分社区服刑人员特赦工作

20xx年抗张胜利70周年之际,中央决定特赦部分服刑罪犯。接到工作任务之后,XX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积极学习文件精神,按照操作规范,组织全部社区服刑人员学习特赦规定,严格摸清底数,排查符合条件的社区服刑人员,做到情况全掌握。

经过细心的排查,XX县仅有1名社区服刑人员符合特赦条件。工作人员及时全面收集相关材料,制作特赦服刑人员工作档案送市司法局审核。经过市级审核,该特赦人员因为解矫日期非常近,决定不报送特赦。

尽管最终没有报请特赦,但是我局在特赦工作上做到全面、细致、规范,圆满完成特赦工作任务。

六、社区矫正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人员不足、队伍不稳,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的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工作任务重、专业强、要求高,需要队伍的长期稳定性和业务熟知的常规延续性。但是由于基层司法所人员的变动频繁,社区矫正的工作质量很难得到基础人员保障。

(二)经费短缺,制约了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开展。目前,我县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388人,现有服刑在教人员102人,期满矫正286人。对这个庞大队伍的监管需要大量的经费,主要表现在司法所建设达不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建设标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进行社区矫正工作走访等活动的车辆支出费用都还有一定缺口等等。

社区矫正工作仍然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我们在本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司法部门的悉心指导下,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一些成绩。在今后的工作中,一些旧的困难还无法立即解决,并且还可能出现新的问题,我们将秉承着一贯的扎实勤勉的工作作风,继续加强学习,提升工作效率,把社区矫正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

5. 亲情会见有什么条件

备齐证件,关系亲密的朋友是有权去探监的。
探监时间和要求:
1.看守所里的未决犯是不容许探监的,除了可以会见律师,不容许接见任何人。
2.已经判决正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虽然可以探视,但一月不能超过三次。一般来说,周六周日不是探视时间。
3.不是每个人都权探视的,一般来说是罪犯的近亲属或着其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才可以。但是从外面送东西或送钱给犯人是可以的,但东西必须是看守所下属商店购买的或者经过检查可以递送才行。你可以查一下电话号码,问一下探视时间。海口市琼山区检察院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活动的监督,首次试行亲情会见制度,成功感化迷途未成年被告人。
到不同的地方探监,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各监狱要求在探监时,出示以下证件:1.身分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士兵证等),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 普遍做法是,不需要第2种证明。

这一条件规定只有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
你的朋友说没有登记你的名字,不希望你去探监。他所说的登记名字,是没有这一回事的,因为探监并不需要服刑人员进行事前登记。但是,如果你去探监的时候,他不想见你,这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教员也不能强求他接受你的探监的。他不想你去探监,但你也有办法可以达到你的探监目的的,方法如下:

1.和他的家属一起去探监。

2.和别的朋友一起去,但是以别的朋友的名义探监。

3.你自己去,以别的朋友的名义探视他。但是这要取得狱警的同意,事先进行协商。琼山区检察院自2013年成立未检科以来,一直积极探索和试行亲情会见制度,制定了亲情会见的三个适用条件,将“亲情会见”与讯问时法定代理人在场、社会调查等相结合,将法律的教化与亲情的关怀相结合,努力使亲情会见制度化。在区司法局设立全省第一家社区矫正派驻检察室,在府城司法所启用全省第一家社区矫正宣告室,首次探索运用GPS手机定位系统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实时、动态监督。采用“派驻检察+巡回检察”的监督模式每月对各司法所巡回检察一次,开展社区矫正人员请假等监管监督50人次,口头纠正违法25次。在省院统一部署下,他们对“三类罪犯”开展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专项检察活动,建议法院收监三类罪犯6人,开展社区服刑人员脱管漏管专项检察活动,发出检察建议书3份。
近日,该院联合秀英区法院在庭审结束后,安排未成年被告人陈某与其两个月大的儿子在医院进行会见,达到“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被告人的目的。
被告人陈某17周岁,2015年7月,陈某盗窃被害人王某一辆电动车。考虑到陈某是初犯,案发后车辆也发还被害人,并且有监护条件,遂对陈某作无逮捕必要处理。陈某被取保后,因女友怀孕,生活困难,2015年11月4日,陈某抱着侥幸心理再次盗窃他人电动车被抓获后被批准逮捕。
根据陈某两次盗窃情况,承办检察官考虑到陈某符合琼山区检察院制定亲情会见的三个适用条件,即一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认罪、悔罪的表现,或虽尚未认罪、悔罪,但通过会见有可能促使其转化;二是案件已基本查清,主要证据确实、充分,安排会见不致影响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三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其犯罪原因、社会危害以及后果有一定的认识,并能配合司法机关进行教育。承办检察官经与秀英区法院的承办法官商议后决定采用亲情会见的方式来感化陈某。在会见的过程中,陈某流泪忏悔,表示一定好好接受改造,尽早回归社会,回归家庭。(罗彩云)

6. 通过什么方法让普通公民认识了解接纳社区矫正的方式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6

7. 如何加强社区矫正管理教育中心建设

基础规范化是社区矫正工作之根

(一)要有坚强的社区矫正工作机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司法所承担社区矫正日常工作。司法行政机关作为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缺少人力、物力、财力、权力,必须依靠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大力支持,才能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因此,成立以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检察、法院、公安、人社、司法、民政、财政、各乡镇(街道)等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区矫正工作领导小组势在必行,政府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社区矫正工作,司法行政机关应成立社区矫正执法队伍,负责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要有专业的社区矫正执法队伍。社区矫正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应由专门、专职、专业的队伍来实施。因此,成立一支精业务、通法律、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开展好工作的必要条件,可通过招录、选调、聘用等方式配齐干警,整合社会资源,建立由“两代表一委员”、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以及其他社会热心人士等组成的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来补充不足。

(三)要有健全的社区矫正工作场所。《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参加每月各八小时的教育学习和社区服务,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有针对性的对其进行进行个别教育、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因此,应建立健全的社区矫正工作场所,做到规范化、信息化、科学化、便民化,夯实社区矫正工作堡垒。如建立“一中心、三基地”,即教育管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公益性劳动基地、警示教育基地、技能培训基地;建立社区矫正指挥中心,下设信息采集、执法大队等办公室;在各司法所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入矫宣告室。

(四)要有完善的社区矫正后勤保障。社区矫正任务重、工作多、事情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应建立完善的后勤保障机制,各相关职能部门协作配合,组织、编办、人社等部门解决人员问题,财政部门解决经费问题,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提供专业服务。

制度规范化是社区矫正工作之魂

(一)要建立社区矫正调查评估制度。抓好源头控制,防止不符合条件的人员接受社区矫正。规范调查评估工作内容和程序,认真落实审前调查评估、假释环境评估,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减少非监禁刑罚执行风险。

(二)要建立社区矫正移交衔接制度。接收时,严格核实居住地,坚持社区矫正人员到居住地报到并接受矫正的原则。采用“报到回执、集中衔接、当面交接”等衔接方法,确保人员、文书移交“双到位”。对法律文书送达不及时、法律文书不齐全、不符合居住地原则的,应及时与决定机关进行协调。对人员未按时报到的,应通过电话催到、书面责令等进行查找,对查找后下落不明的,按照有关程序报请决定机关收监执行。

(三)要建立社区矫正人员信息共享制度。司法行政机关每月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治安等部门提供社区矫正人员信息,公安机关负责实时监控,发现有违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行为,第一时间通知司法行政机关,并协助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对社区矫正人员作出警告、建议撤销缓刑或假释、建议收监执行、建议治安处罚等决定时,应及时告知法院、检察、公安等部门。

(四)要建立社区矫正人员外出请假制度。规范请假程序、建立担保机制、细化审批手续,严格执行《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规定,社区矫正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本县行政区域,一次请假不得超过一个月,无假外出按脱管处理。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务工,可申请居住地变更,如无法变更居住地,应每月回司法所现场报到。

(五)要建立社区矫正人员考核奖惩制度。对社区矫正人员的日常管理进行规范,建立奖励惩罚机制,细化考核程序,规定社区矫正人员积极主动接受监管或在工作生活中表现突出,对社会作出有益贡献,应加分奖励,特别突出者可给予通报表扬、评选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否则,将扣分处罚,严重者将受到口头警告、警告等处分,三次警告后,司法行政机关建议法院撤销缓刑或假释。

(六)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司法行政机关接收社区矫正人员后,3日内应组织进行宣告,自宣告之日起建立社区矫正工作档案,一人一档。档案分正卷、副卷,正卷为执行档案,装各类法律文书。副卷为工作档案,装日常监管文字记录材料。使用专门的档案柜,由专人负责管理,要及时、准确、详细、规范的对档案中的材料做文字记录。

(七)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考核制度。考核可采用扣分制,总分为 100 分,每个扣分单项不设最高扣分限值,扣完总分为止。半年考核一次,考核结果与司法所工作经费、司法辅助人员工资的发放相挂钩,采取不定期现场抽查的方式进行考核,每月公布扣分情况。

(八)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成立社区矫正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指挥小组,配置必要的应急装备和交通工具,在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的经常性分析,及时发现和掌握社区矫正人员自杀、行凶、闹事、非正常上访等危险苗头,采取有针对性的疏导、管理、教育措施,把各种突发事件消灭在萌芽状态。

(九)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在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司法工作人员有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等违法违纪行为的,依法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为保护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应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细化职责,列举可能出现的渎职犯罪情形,平时加强工作督察,主动接受检察机关监督,警钟长鸣,预防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被矫正的悲剧发生。

(十)要建立社区矫正人员脱管追查制度。明确法院、检察、公安、司法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职责,成立追查小组,司法组织、公安协助、检察监督、法院裁定,做到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监管规范化是社区矫正工作之本

(一)要转变传统思维,规范监管理念。社区矫正的根本目的是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促进罪犯顺利回归社会。因此,宜树立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教育帮扶为主,惩治处罚为辅的监管理念。要创新思维载体,以 “三个第一”为标准要求自己,规范监管方式,做到服务群众第一、依法监管第一、认真履职第一。

(二)要依托现代科技,规范监管手段。将信息技术监管与常规监管相结合,使用QQ、微信、定位手机系统等现代科技手段,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实时监控社区矫正人员动态。监管时,尊重他们的人权、隐私。

(三)要根据规章制度,规范监管工作。在制定的各项制度范围内,开展监管工作,做到科学、规范、合理、合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按《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相关规定,组织社区矫正人员进行集中警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心理辅导、公益劳动、教育学习等矫正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宁多勿少,宁滥勿缺,做到“月见其人、周闻其声、日有记录”。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创新,实践中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

8. 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有哪些

法院的审判制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公开审判制度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除法律另有规定,一律公开进行。

公开审理的案件,要先期公布案由、当事人的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公民到法庭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导,定期公开宣判的应当先期公告。

总之,应当把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过程,除了合议庭评议外,都公布于众。

2、辩护制度

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权获得辩护。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人都有权为自己辩护。

3、回避制度

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该项制度的基本内容有:

4、合议制度

合议制度,指由若干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实行合议制,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弥补个人能力上的不足,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

按合议制组成的审判组织,称为合议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不同的审判程序中,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有所不同。

5、两审终审制度

这是我国案件的审级制度,它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

经过二审的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8)宣告室司法扩展阅读:

缺席审判制度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26日在京闭幕。会议以170票赞成、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作为规范刑事诉讼制度的一部基本法律,刑事诉讼法在1979年制定以后,经过了1996年和2012年的两次修改,这次是第3次作出修改。

此次刑诉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和重要内容之一,就是新增了缺席审判制度。

为什么要增设这项制度?法律作出了哪些具体规定?在随后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布会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刑法室主任王爱立回答了记者提出的问题。

王爱立说,建立刑事缺席审判制度,对推动司法机关积极履职、丰富惩治犯罪的手段、促进反腐败国际追逃工作来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可以使一些案件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及时固定一些证据,避免因为时间过长,证据灭失情形的发生。同时,对外逃的犯罪分子及时作出法律上的否定评价,可以彰显法治权威,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王爱立特别指出,规定缺席审判制度还有一个因素。

在2012年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增加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这个程序实际也是在被告人缺席的情况下,对他的违法所得和涉案财产进行没收的一个程序。

据王爱立介绍,鉴于是第一次在刑事法律中规定刑事缺席审判制度,为了确保这一制度正确公正实施,立法机关对案件的适用范围作了严格限制。

一类是贪污贿赂犯罪,一类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犯罪,需要及时进行审判,而且要经过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同时,还要求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境外,排除在国内潜逃的适用。

规定了一系列的条件,目的是保证缺席审判得到正确适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王爱立说。

此外,为了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在设计相关条款时,新的刑诉法对缺席审判的管辖级别要求比较明确,即由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同时要求法院要将传票和起诉书副本送达境外被告人,保证被告人的知情权。

还对委托辩护权和上诉权以及提出重新审理的权利都作了一些明确规定,给缺席审判的被告人充分的程序保障。(记者 朱宁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审判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缺席审判制度正式写入刑事诉讼法

9. 中国司法制度的几个问题

司法制度是指司法机关及其他的司法性组织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与回活动的原则以及工作制答度等方面规范的总称。我国的司法制度包括侦查制度、检察制度、审判制度、监狱制度、司法行政管理制度、人民调解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国家赔偿制度等。
我国的司法制度是一整套严密的人民司法制度体系,在整个国家体制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0. 法院判缓刑,去司法局社区矫正办公室报道,不接收,说是法院没有在开庭前委托他们调查,他们要把函退回

你好,根据我国《社区矫正实施办法》
第四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
受委托的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根据委托机关的要求,对被告人或者罪犯的居所情况、家庭和社会关系、一贯表现、犯罪行为的后果和影响、居住地村(居)民委员会和被害人意见、拟禁止的事项等进行调查了解,形成评估意见,及时提交委托机关。
第五条 对于适用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应当核实其居住地,在向其宣判时或者在其离开监所之前,书面告知其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的时间期限以及逾期报到的后果,并通知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在判决、裁定生效起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判决书、裁定书、决定书、执行通知书、假释证明书副本等法律文书,同时抄送其居住地县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收到法律文书后,应当在三个工作日内送达回执。
第六条 社区矫正人员应当自人民法院判决、裁定生效之日或者离开监所之日起十日内到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报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登记接收手续,并告知其三日内到指定的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发现社区矫正人员未按规定时间报到的,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组织查找,并通报决定机关。
等相关条文的规定,法院对于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可以委托进行申请评估,没说一定必须实施申请评估。在法院已经判处缓刑后,你直接去当地司法局报到,司法局无权拒绝你矫正,否则你可知直接去当地检察院监所科阐明相关情况,要求检察院督促当地司法局为你办理入矫手续。放心吧,没事的,这个司法局就是在推卸责任而已,检察院可以督促他的。
别听楼上的在那瞎说,都已经判了缓刑了,难道法院还要撤销该判决不成。

热点内容
司法月度汇报 发布:2024-11-13 04:22:11 浏览:872
华政东方法学 发布:2024-11-13 04:09:33 浏览:315
现阶段科学立法的阻滞因素 发布:2024-11-13 04:06:18 浏览:533
外国公司聘请中国法律顾问 发布:2024-11-13 04:06:17 浏览:929
合伙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3 03:43:57 浏览:438
卫生法律责任特点 发布:2024-11-13 03:19:28 浏览:311
假授权委托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13 02:38:34 浏览:687
给投资公司做法律顾问 发布:2024-11-13 02:36:23 浏览:77
顺城法院网 发布:2024-11-13 02:26:35 浏览:206
私人请工人劳动法 发布:2024-11-13 02:25:15 浏览: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