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中清偿

民法中清偿

发布时间: 2020-12-26 14:12:42

民法中的履行期限届满和已到清偿期是一个意思吗

履行期限是指当事人交付标的和支付价款或报酬的日期。也就是依据合同的约定,权利人内要求义务人履行容的请求权发生的时间。
清偿期间又称履行期间和给付期间,是指依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时间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12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包括履行期限在内。履行期限既无法律特别规定,当事人又无约定的,可依债的性质决定,可依交易习惯或诚实信用原则等确定。依上述规则都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2条关于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期间的规定处理。
在债务纠纷中,履行期限与清偿期间可以同等起来理解,因为这个时候往往清偿就是履行的意思。但是“届满”和“已到”这两个词的理解确实不同的,“届满”就是时间期限已经到期,“已到”表述比较暧昧,可以理解为到了时间,需要开始清偿,也可以理解为时间期限已经到期。

❷ 关于民法债的消灭中代为清偿的问题

因为抄第三人代为清偿,所以第三人便成为了债务人的债权人,那么债务人对原债权人的可以行使的抗辩事由便当然的可以对抗第三人。如甲欠乙20万,丙代甲还了20万给乙,则此时丙便成了甲的债权人,那么丙向甲要求还钱时,甲可以对乙抗辩说我有块价值20多万的手表被你借去了还没还给我,我们相互抵销了。或者说过了两年诉讼期间了,我不还了等。

❸ 关于民法中被继承人债务清偿的问题

遗产中的债来务超过了全部资产的价值自,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该如何偿还?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对此,我国继承法作了这样的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也就是说,继承人对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责任,是以他所继承的遗产中“资产”的价格为限,对超出“资产”价格的责任不负清偿的责任
因此如果是老王生前以个人名义欠下的债务,小王只要用他继承的10万元偿还即可,对于剩余1万元不负清偿责任。如果老王借的钱用于家庭全体成员共同生活需要,这笔债务应划在家庭共同债务之内,应用家庭共有财产偿还。

❹ 民法中的代为清偿是什么意思

按照债法的原则,债务本应由债务人履行。债权人因债务人合乎债务本旨的清偿而实现债权,从而使债归于消灭。但在一定情形下,债法又承认可由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代债务人而为清偿,使债权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日本民法称之为代位清偿。〔(1)〕但笔者以为,以代位清偿指称此制度,似有不当。因为一方面,在债务承担的场合,承担人的清偿也存在代位问题,所以不免发生歧义;另一方面,在第三人代债务人清偿时,常发生清偿代位,即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因为清偿债务,于其求偿权的范围内,当然取代债权人的地位,得对债务人行使债权人所享有的权利。此处的代位是指代债权人的位,而代位清偿的代位则是指代债务人的地位,皆用代位指称,容易导致理解上的偏差;此外,台湾地区民法中常用代位清偿指称清偿代位制度。另外,也有些学者以“第三人的清偿”指称此制度,但在学说中,对于第三人的含括范围,颇有异议,有人认为第三人不应包括共同债务人在内,也有人认为共同债务人应包括在第三人之中,故“第三人的清偿”说也有模糊之处。本文以代为清偿指称此制度,以求表述的准确便利,并避免上述的困难。
代为清偿制度的存在由来已久,在我国当前的法律实践中也是广泛存在的一种现象。我国现行民事法规中也有关于这一现象的法律规制。

❺ 民法中代为清偿,讲到,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如系就债务履行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则依代为清偿制度,

这句话其实就是说 乙欠甲债,乙欠的债可以由第三人丙来代替偿还。但要适用以下条件专:
(1)债权人属与债务人之间无不得由第三人代为清偿的约定。
(2)债权人没有拒绝代为清偿的正当理由,债务人也无提出异议的正当理由。
(3)代为清偿的第三人必须有为债务人清偿的意思。

❻ 请教民法,关于债务清偿的诉讼时效从何时开始

诉讼时效期间从合同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即约定的还款日期之日起计算。但是由于催收即主张权利,导致诉讼时效中断,因而诉讼时效重新起算。即现在应从2010年10月1日开始计算

❼ 民法中“负连带清偿责任”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张三借了李四3万元,打了个借条,让王五做担保人,担保张三两年后专的今天属保证还李四的3万元,可是借款期满后,张三由于家境依然贫寒,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李四说必须还钱,不然我上法院告你。在这个例子中,王五是担保人,就是说在张三还不起或还不清账款时,王五要为张三还清账款,也就是说要负所谓的“连带清偿责任”。

❽ 请问法律规定的连带清偿责任是什么意思我们的赔偿到底该问谁要

连带责任主要是基于合伙、担保、联营、承包等合同关系或代理行为、上下级间的关系而产生,因而被分散规定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司法解释之中。

赔偿根据法庭判决向被告索要。

连带责任是中国民事立法中的一项重要民事责任制度,其目的在于补偿救济,加重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法律责任,有效地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民法通则》第66条第二款规定了两者应承担的连带责任。约定连带责任的承担不一定要求当事人主观上有过错,仅以事先约定为准。如保证人为被保证人就主合同提供担保,保证人主观上并无过错,只是基于保证合同中的约定而承担连带责任。‍

(8)民法中清偿扩展阅读:

连带清偿责任是指保证人为债务提供连带的保证责任,当债务人不偿还债务时,债权人可以要求保证人偿还,而不需要先执行债务人的财产。

《担保法》

第十六条保证的方式有:

(一)一般保证;

(二)连带责任保证。

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规定的权利的。

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连带责任保证的债务人在主合同规定的债务履行期届满没有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要求保证人在其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❾ 民法中“无限清偿责任”和“有限清偿责任”,怎么个无限和有限法儿

比如A弄了个个人独资企业,欠了100W。。整个企业就值80W。。剩下的20W 要A以家庭财产中的A的份回额来清偿的。

再比如B 弄了个有限责任公司。。欠了100W。。整个企业就值80W。。剩下的20W只要B没有转移财产。或者转移财产超过了1年以上。并且没有被债权人,也就是债主所阻止,或者提出异议。 20W就不用还了。答以前赚的钱还可以去潇洒。潇洒。就这么个意思。前面是无限责任。后面是有限责任

❿ 民法上给付与清偿的区别

1、民法上的给付和清偿都是债的履行内容。2、清偿主要是指货币之债的债务履行。版3、给付包括为一定权的行为(如赔礼道歉、返还原物、赔偿损失),总的来讲给付的范围应包括清偿。4、对此可参考民事诉讼法给付之诉的概念,给付之诉包括了要求被告不作为、作为、清偿金钱之债、返还原物等等。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热点内容
济南市铁路法院 发布:2025-02-13 11:17:20 浏览:530
劳动法全 发布:2025-02-13 11:15:00 浏览:881
司法体制的问题 发布:2025-02-13 10:50:19 浏览:296
小区对着法院 发布:2025-02-13 09:40:24 浏览:1
调解书一经签收即产生法律效力 发布:2025-02-13 09:06:57 浏览:493
河北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 发布:2025-02-13 08:11:46 浏览:121
行政法简答题题库 发布:2025-02-13 07:43:47 浏览:24
江苏自考行政法学 发布:2025-02-13 07:15:33 浏览:231
农田纠纷法律咨询 发布:2025-02-13 07:07:30 浏览:815
日常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发布:2025-02-13 06:25:57 浏览: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