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

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

发布时间: 2022-09-26 10:28:32

❶ 如何提高司法公信力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自觉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至少三次提到了法律的权威问题,其中第二次更把司法权威确定我国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一项重要目标和特征。年初以来在在开创我省法院工作新局面的活动中,张文显院长曾多次指出,“要密切关注以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制度为目标的司法改革的进程,坚持‘公正与效率’的法院工作主题,以公正和效率赢得权威,以权威保障公正和效率”深刻阐述了司法权威与法院工作的关系。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某些语言环境当中两者的含义基本相同。针对现阶段的法院工作而言,树立司法权威的目标主要是通过提高法院司法公信力来实现的。结合目前法院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所面临的实现任务是如何在短时期内切实提高法院的司法公信力,从而为真正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司法公信力这一概念具有两个维度:“一是信用的维度,即司法机关获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另一个是信任的维度,即公众对司法机关的信任程度”,而在多数情况下我们主要是在“公众信任程度”这一语义下使用司法公信力一词的,即“公司公信力是指社会公众对司法主体、司法程序、司法运作过程和司法裁判的尊重和认同,是司法在公众心目中所建立的信服状态”。是我们法院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为此我们需要面对客观现实,透视司法现状与公众需求存在差距的根本原因,从而找出快速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具体方案。 一、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实状况 事实上无论我们从哪一个载体中获得关于司法公信力的信息,最初都源自各种评价主体同法院打交道的经历,从当事人而言他们是程序和实体的亲历者,从相关利益方而言他们是公平与否的感知者,从社会舆论方的角度他们是公信力评判的参与者,总之他们都是对于自己同法律、法院、法官的接触交往中形成公信力判断的。也就是说,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高低是于法院的日常工作分不开的,我们需要从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来重新审视公信力问题。目前我们法院的整体司法公信力不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法官的职业形象受到质疑。以四川省为例,四川高院曾就法院公信力问题展开过社会调查,结果显示,有三分之一的当事人受访者对法官的职业形象评价一般,其中作出负面评价的接近两成,超过七成的受访者认为个别法官违法违纪对法官整体形象的影响最为恶劣。这个调查结果对于法院整体而言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应当看到,目前我们法官队伍在整体结构上仍然是经验型多于知识型,这同我们建立知识型与经验型结合的法院队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法官这一职业社会地位还不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耀感还不强。 (二)裁判的公正性受到质疑。由于法官的司法能力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司法需求,因而有些裁判还存着认定事实不准、说理论证不清、责任划分不明的现象,困扰法官多年的执行难问题仍然很尖锐,信访问题一直不容忽视。另外,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如说情风、干预风也侵蚀着法官良知,直接导致了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不信任。 (三)程序的公信力受到质疑。突出表现在,各级法院中超审限案件仍然存在,严重影响法院的声望;法官驾驭庭审能力不强,庭审功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发回重审案件过多,增加当事人诉累;“暗厢操作”依然存在,审判公开仍需进一步加强;法官与律师的交往还很普遍等,这些现象表明我们离程序公正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二、造成法院司法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一)法官素质不高是造成法官职业公信力偏低的根本原因。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法官形象在很多场合就是法院形象的具体化。在西方有这样一句法谚:“仅次于上帝完美的人就是法官”,生动地表明了社会公众对于法官这一职业的崇高期待。“打铁先要自身硬”,现阶段造成司法公信力不高的根本原因还是人的问题,因此解决法官素质问题始终成为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制度因素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客观原因。在各种现实制度当中,司法行政化倾向对于司法公信力的影响最大。这种行政化倾向既有来自法院外部的,如对于法院的行政化功能定位、对于法院人、财、物的行政化管理、以及法官职业的行政化倾向等,还有来自于法院内部的,如法官职能的行政化、干部管理的行政科层制、以及各种内部行政审批制度等。目前,理论界与实务界都认识到司法独立的重要性,从某种角度上看司法权的本质是一种由法官代表国家行使的判断权,而缺乏体制独立保障的判断权是很难最终获得公众信服的。 (三)公众认知不够是影响司法公信力的社会主观原因。漫长的封建社会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一种以人治思想为基础的法律文化,无论是“德主刑辅”,还是“礼法并用”,其中蕴含更多的是一种道德优位的法律观。现实生活中,当人们出现纠纷后诉讼往往是其最后采取的不得以的手段,即使进入诉讼更多的人首先想到的往往是托关系、找熟人,而一旦败诉有的人便会四处告状、长年上访,有的则寄希望于找到“大官”为自己鸣不平,这种“清天情结”的背后隐藏着浓厚的官本位思维定式。目前公众对于法院的了解主要是通过大众媒体,很多人对于近几年法院在司法改革中取得的成果以及法院各项工作的进展并不了解,他们只是凭借一些个案的报道或是传闻便产生了对司法公信力的质疑,这一点对于我们省法院而言更为突出。 (一)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是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基础。从长远角度看,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是建设现代法治国家的关键环节,也是司法回应民众信任和期待从而提高司法共信力的核心内容。首先,通过严格的法官选任制度,让优秀的法律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目前许多基层法院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着法官老龄化、年龄断层等现象,人才外流则是各个法院都要面对的问题。只有把法官队伍塑造成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法官职业的荣耀感才有可能随之产生。其次,通过科学的法官管理制度,实现法官队伍的健康有序发展。通过建立和完善各种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不仅要让优秀的法官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要激发法官团队的整体合力。再次,要以法官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树立公正廉洁的良好公众形象。提高司法公信力不仅是法院的工作目标,更是每个法官的职责所在。霍姆斯在《普通法》一书中的格言“法律的生命不是逻辑而是经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更是在强调由法官经验积累而成的一个个判例对于整个普通法系的重要性。对当事人而言,“张法官”、“李法官”都代表着全体法官、代表着法院甚至是法律,因而我们每位法官都应树立一种“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团队意识,把提高司法公信力落实到日常工作当中。从这一点上看,法官的队伍建设不仅应是自上而下的,也应当是自下而上的。我们目前正在开展的“创建学习型法院、培养研究型法官”活动,为每位法官实现“内增实力,外树形象”的目标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的平台。 (二)提高司法能力水平是提升司法公信力的关键。目前我们主要是通过建立公正高效的司法制度来实现司法能力水平的提高的,其中这样几项制度建设直接关系到法院的司法公信力建设。第一,强化审判公开。在支撑司法权公正高效运行的各项制度中公开审判无疑具有核心的地位。“正义不但要伸张,而且必须以看得见的方式伸张。”事实上公开审判制度中的每一小步改革,往往都能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强大动力。我们在诸如提高开庭率、证据认证公开、审委会参与公开审理、案件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等许多方面还可以进行许多大胆的探索性工作。第二、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从权力运行的角度,司法公信力是司法权在其运行的过程中以其主体、制度、组织、结构、功能、程序、公正结果承载的获得公众信任的资格和能力。”从这一点分析司法公信力的高低取决于我们是否为公众提供了优质高效的司法产品。评价审判质量效率的标准有很多,但有两个标准是核心的:一个是结果公正标准,另一个是程序合法标准。为此我们应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法院工作的生命线,全面提高审判质量与效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司法需求。第三、建立科学的审判管理机制。目前将法院的管理细分为审判管理与司法行政管理已基本成为共识,强化审判管理已成为各级法院提高审判质量的有力手段。借助于审判质量与效率评估体系的管理功能,使我们能够建立起法院内部的案件流程管理体系、上下级法院间质量评查体系,通过科学的管理促进司法能力的提高。 (三)把司法改革作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动力。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目前我们民主法制建设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司法活动是依照特定的程序和方式宣示法律公正的过程,公众主要是通过司法制度的整体设计和具体运作来感知和认识司法的,因此司法改革能够起到提升司法权威、提高公司公信力的作用。首先,健全审判独立制度,探索符合审判规律和法官思维规律的审判运行体制,既有利于充分发挥合议庭、庭长、主管院长、审委会的各项职能,调动全体法官工作和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实现权力行使与监督制约的统一,建立责权明晰的审判责任制度也能够成为提高司法公信力的深层动力。其次,通过增强司法权威的相关改革,例如适当扩大法院对于行政行为审查的范围、建立严格和庄严的法庭仪式、加强对法庭秩序的维护等,达到提高司法公信力的客观效果。司法权威与司法公信力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一对概念。司法权威又称为司法尊严,一般被理解为“司法机关应当享有的权威及公信力,它是司法能够有效运行,并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的基础和前提”。与司法公信力所强调的公众信任和信用这两个实然意义的维度不同,司法权威往往更强调司法机关在国家机构运行体制中的地位,它与司法公信力的最大区别是其所具有的应然意义的维度,我们更多是把司法权威作为一种目标指示性词语来使用的。应当说,没有司法公信力的实现就没有司法权威的实现,司法公信力建设是实现司法权威的主要途径,司法公信力的强弱是司法权威是否实现的主要参数。 (四)通过优化司法环境来保障司法公信力建设。从表面上看,个别司法不公现象无疑是我们法院面临的司法公信力建设中的最大障碍。而从法院外部的司法环境来看,如何提高法院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理顺法院与党委、人大、政府等的关系。无论从党的先进性还是代议制的角度,党委和人大的意见都属于广义的公众信任的范畴,他们有权代表人民群众对于司法公信力做出直接评价,因此“党管司法”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项基本原则。同时,我们也要尽量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对于法院工作独立性、专业性的理解,以赢得他们对于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的尊重,共同维护法律的权威。其次,规范法院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在西方国家中,媒体一般被认为是继国家、政府、法院之后的第四种权力。我们要在坚持客观真实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媒体监督原则的同时,畅通各种新闻监督渠道,防止不当报道造成法院工作的被动。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把媒体作为外树形象的窗口。再次,营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氛围。从增强公众对司法的认知入手,使他们能够了解诉讼程序的基本要求及风险、尊重司法裁判的既判力,从而降低社会纠纷解决的成本,减少影响社会和谐的对抗性因素,最终让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信任司法,自觉维护司法权威,为司法公信力建设夯实群众基础。 总之,我们应始牢记我们的法院是人民的法院,我们的法官是人民的法官,我们提高司法公信力就是为了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也是为了实现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无论从树立司法权威、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角度,还是从树立全社会对法律的共同信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我们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的法治理想和目标都是一致的。(作者单位: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1页共1页

❷ 吉林省法院招聘文职属于什么编制

摘要 作为全国试点,吉林省法院系统面向社会进行公开招聘文职人员,该工作由吉林省法院统一组织进行。被招聘的聘任制人员由省级财政部门保证经费并实行聘用合同制管理。被招聘人员主要从事法院书记员等审判辅助工作和其他事务性工作。

❸ 司法警察涨工资吗监狱警察涨工资吗

警察体制改革,是包括所有人民警察的,只是由公安部牵头完成。所以提高待遇也包括司法、监狱、教育矫治警察。

❹ 附条件不起诉的形成过程

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改革走了一条“从地方到中央”的改革道路。具体来说,我国实践关于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改革探索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初步探索阶段。即在中央将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正式改革项目之前检察机关进行改革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从1992年到2008年,主要是对未成年嫌疑人进行暂缓不起诉处理,设立一定的考验期。如1992年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检察院对、名涉嫌盗窃的16岁的未成年嫌疑人进行暂缓起诉;2000年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人民检察院对一名未成年嫌疑人进行暂缓起诉;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人民检察院对未成年人的轻微犯罪设定一定的考察期,期满不予起诉;2002年3月,苏州沧浪区人民检察院对一名涉嫌盗窃的在校未成年学生,决定暂缓起诉,考察期为半年;2003年1月,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检察院对一名涉嫌盗窃的大学生决定暂缓不起诉,确定“帮教实施方案”和为期5个月的考察期;2004年5月21日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区公安局、区妇联、区团委联合签署实行暂缓起诉制度协定书,标志着犯罪未成年人的暂缓起诉制度首次在北京实施;2005年5月30日,山西省榆社县检察院对两名16岁少年抢劫的案件作出暂缓不起诉决定,确定了一年的考验期限,由公安局、检察院、学校、家长共同签订帮教考察协议书,该案后被媒体称之为“中国‘暂缓起诉首例命案’”;2007年8日,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检察院对一名涉嫌敲诈勒索的高二学生作出暂缓起诉决定,考验期为一年,在考验期间内,该学生在高考中以优异的成绩被沈阳某大学录取,2008年10月16日,双台子区检察院邀请区政法委、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学校教师等各界代表,召开案件终结听证会,同年11月11日,双台子区检察院最终作出对其不起诉的决定。
发展推广阶段。即在中央将附条件不起诉作为正式改革项目后各地检察机关进行改革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从2009年至今,案件适用范围也从未成年人犯罪扩大到未成年人、老年人、在校大学生等特殊人群的轻微犯罪案件,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不再作暂缓不起诉决定,而是作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并设立一定的考验期限。该阶段的特点是在上一阶段个别地方检察院探索的基础上,各地检察机关纷纷制定相应的规定,并进行大规模的探索试点工作。如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湖南省、吉林省、辽宁省、上海市、重庆市等省市,都正在进行附条件不起诉改革探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1/3以上的省市正在进行附条件不起诉改革试点工作。如2010年7月1日,河南省人民检察院通过了《河南省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试行)》,要求全省各级检察院从2010年8月1日起按照此规定进行试点。
从各地的改革试点情况看,附条件不起诉在化解社会矛盾、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支持,因而成为我国司法改革和法律修改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关于在立法中如何规定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理论界和实务界尚未达成共识。各地检察院在改革探索过程中,对涉及附条件不起诉的有关问题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湖南省长沙市检察院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前,探索了公开听证程序;河南省信阳市检察院对附条件不起诉的范围和所附条件进行了探索;山东平阴县检察院在附条件不起诉作出后,引入了人民监督员对其进行监督;四川广安市检察院在附条件不起诉决定作出后,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建立了帮教基地;南京市浦口区为了对被附条件不起诉人进行有效的考察监督,成立了“大学生预防犯罪中心”的帮教组织等。这些改革探索所提出或设计的多个改革方案,对合理构建我国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为了适应国内犯罪情况的新变化和国际社会对轻微犯罪处理的非犯罪化、非刑罚化、非监禁化的发展趋势,我国确立了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并在该司法政策的指导下正在进行司法体制和机制改革,其目的在于建立和完善有关的诉讼制度,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司法不公、人权保障不充分等突出问题。在司法改革中,根据中央司法改革意见,各地检察机关正在探索附条件不起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1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拟定了我国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方案,并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2012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正式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写入法律。

❺ 司法考试政策放宽地区是怎么回事

司法考试政策放宽地区的原因为: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艰苦边远地区和民版族地区适当降低司法权考试门槛有关精神。

根据地方法律实务部门申请,经商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并报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同意,将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的37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纳入放宽条件地方。这37个县级区划内的考生。

报考学历条件放宽至法律专业专科毕业。司法考试放宽地区范围有所扩大,将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林区的37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纳入放宽条件地方。

(5)吉林省司法体制改革扩展阅读:

司法考试政策放宽地区介绍如下:

司法考试放宽地区有以下省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海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

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取得高等学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即可,不论是否为法学专业,也不论是否为全日制学历,也不要求具有三年法律工作经历,都可报考。

❻ 长春锐泽律师事务所到底好不好

这是一所正规的律所,一般来说都是好的。
吉林新锐律师事务所创建于2000年,是经省司法厅批准设立的一家合伙制法律服务机构。近年以来,在省、市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下,在所内全体律师的共同努力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事务所取得较好的发展。
在这几年里事务所律师队伍发展壮大,形成了一支知识结构合理,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专业法律服务的队伍。事务所现有合伙人11人,执业律师31人,律师助理6人(其中实习律师4人),后勤辅助人员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或研究员、教授等高级职称的7人,具有硕士学位13人。全体律师中有10名律师执业已达20年以上。现有7名律师被长春仲裁委聘为仲裁员,多名律师正担任省、市律师协会理事,律协副会长,各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还有多名律师屡次获得“吉林省人民满意律师”等荣誉称号。
事务所内现有共产党员18人,组建了党支部,2003年被市司法局评为先进党支部。律师事务所2001年被长春市见义勇为基金会命名为"支持我市见义勇为事业荣誉单位",2002年被吉林省司法厅选评为吉林省十家首批律师实习基地,2003年被长春市司法局授予“市司法行政单位先进集体”。2004年被长春市司法局、吉林省司法厅授予“先进律师事务所”、 “吉林省优秀律师事务所”称号。2004年被吉林省司法厅评为“法律业务特色律师事务所”。 2006年被吉林省司法厅授予“AAA信用等级律师事务所”。 至2012年以来连续被司法行政机关评为长春市优秀律师事务所、综合实力十强律师事务所、先进党支部;被长春市人民政府授予“长春市先进民营中介机构”、“五大工程助推民营经济发展优秀团队”。2016年2月被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评为“2011-2014年度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 ”。2017年荣获吉林省先进党组织。2018年荣获省民营企业法律维权服务站称号,2019年荣获“2013年-2018年度领军型律师事务所”称号。2020年7月中共长春市司法局机关委员会授予新锐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2020年11月荣获全市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星级社会组织”。
律师事务所办公环境良好,硬件设施齐备,为律师们提供了优良的办公条件。本所现址位于长春市净月开发区3682号伟峰东樾11号写字楼1603室/2803室,办公总面积达700多平方米,所内拥有传真机、打字机、复印机等现代办公设备,并建立了办公局域网。事务所还积极在互联网上开拓业务,建立了专门的网站,并为每名专职律师配备了自己专用的电子邮箱。全所共拥有计算机20余台,汽车20余辆,本所律师都能熟练的使用计算机辅助办公,工作效率较高。所内积累了丰富的业务资料,律师们都能积极查阅,学习法律知识。本所拥有众多资深优秀的律师,其中包括1986年从事律师工作的资深律师,连续二届被选举为长春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的资深律师,以及担任吉林省人民政府法律顾问、吉林省十一届人大立法咨询委员、担任长春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专家咨询委员会、政协长春市十三届委员的的资深律师。新锐律师是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有一定良好社会声誉,能够适应多层面的法律服务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的队伍。近年来为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运行机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新锐律师锐意进取、与时俱进,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战略调整,参与了大中型企业的股份制改造、重组、国有退出、企业合资项目谈判、企业策划工作,承办了大量的非诉讼法律事务工作,在金融、房地产、、法律顾问服务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合作的金融机构包括中国银行股份吉林省分行、兴业银行股份长春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长春分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长春分行、长春国兴信用担保投资。金融业务范围金融非诉业务(常年法律顾问金融常规业务及特定创新项目专项法律业务)和金融诉讼业务。

❼ 吉林省人民政府的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
一、吉林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产生的新一届吉林省人民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和《国务院工作规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则。
二、省政府工作坚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和省委部署,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努力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实行科学民主决策,推进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政府。
三、省政府组成人员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忠于职守,服从命令,顾全大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省政府对省人民代表大会和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省政府是国务院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服从国务院。省政府各部门受省政府统一领导,并且依照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规定受国务院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或者领导。要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积极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权改革、政务公开和电子政务,加强应急管理,搞好信息服务,提高行政效能,推动省政府各项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
第二章组成人员职责
五、省政府由下列人员组成:省长、副省长、秘书长、各厅厅长、各委员会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
六、省政府实行省长负责制。省长领导省政府工作,副省长、秘书长协助省长工作。
七、省长召集和主持省政府全体会议和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必须经省政府全体会议或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日常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研究处理。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由省长召集省应急委员会议研究决定。
八、副省长按职责分工负责处理分管工作。受省长委托,负责其他方面的工作或专项任务,并可代表省政府进行外事活动。
九、秘书长负责处理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协助省长分管有关方面工作。
省长助理协助省长或副省长处理分管工作。
副秘书长受省政府领导委托协助处理有关业务工作。
十、省长外出期间,可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主持省政府工作。
十一、各厅厅长、各委员会主任、外事办公室主任负责本部门的工作。各厅、各委员会、外事办公室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省政府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职权范围内,制定规范性文件。
审计厅在省长和国家审计署领导下,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第三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十二、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
十三、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政策,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引导和调节经济运行,强基础、调结构、增效益、重民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节能减排,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自主创新,建设新型产业基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展对外经济贸易与合作,实现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财政收支平衡。
十四、加强市场监管,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完善行政执法、行业自律、舆论监督、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市场监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政府信用建设,实行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十五、认真履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社会管理政策和规章,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妥善处理社会矛盾,维护公共安全、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社区建设。培育并引导各类民间组织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其作用。依法深化和完善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高政府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十六、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政策,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努力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部分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进程,建立健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监管和绩效评估制度,简化程序,降低成本,讲求质量,提高效益。
第四章实行科学民主决策
十七、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完善公众参与、专家咨询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健全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制定等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以及决策责任制度,充分发挥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撑体系作用,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实行依法决策、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
十八、涉及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由省政府全体会议或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决定。
十九、省政府各部门提请省政府讨论决定的重大决策建议,必须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规定和发展规划,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经过专家或研究、咨询、中介机构的论证评估或法律分析;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充分协商;涉及地区的,应事先征求意见;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般应通过社会公示或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十、省政府在作出重大决策前,根据需要通过一定形式,充分听取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专家学者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章推进依法行政
二十一、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规范行政权力。省政府及各部门要严格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一致的要求行使行政权力,强化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二十二、省政府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改革开放、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省情实际,适时提出地方性法规议案,制定规章,修改或废止不相适应和不符合实际的规章,确保法规议案和规章的质量。
二十三、省政府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必须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方针政策以及省政府规章、决定、命令。涉及两个以上部门职权范围的事项,应由省政府制定规章、发布决定和命令,或由有关部门联合制定规范性文件。各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要依法及时报省政府备案,由省政府法制机构审查并定期向省政府报告。
二十四、提请省政府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审议的规章,由省政府法制机构论证审核或组织起草,规章的解释工作由省政府法制机构承办。
二十五、要按照行政执法与经济利益脱钩、与责任挂钩的原则,理顺行政执法体制,科学配置界定执法机关的职责权限,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推进行政综合执法。严格实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行政考评制和执法过错追究制,落实对行政执法行为的申诉检举制度和行政执法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持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第六章加强行政监督
二十六、省政府要自觉接受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并向其报告工作、接受质询、依法备案省政府规章;接受省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意见和建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二十七、省政府各部门要按照行政诉讼法及有关法律规定,接受司法监督,对司法监督中发现的问题要认真查处和整改并向省政府报告。
二十八、加强行政系统内部监督,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和规章、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及时发现并纠正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以及行政机关违法的或者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并主动征询和认真听取各地政府及其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省政府各部门应自觉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专项监督。
二十九、省政府及各部门要重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进一步完善信访制度,确保信访渠道的畅通。按照 “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 ”的原则,从源头上预防导致信访事项的矛盾和纠纷。严格实行信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通过联席会议、建立排查调处机制和信访督查工作制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省政府领导及各部门负责人要亲自阅批重要的群众来信、处理分管工作的上访问题。
三十、省政府及各部门要接受新闻舆论和群众的监督,重视新闻媒体报道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对重大问题,各部门要积极主动地查处和整改并向省政府报告。重视群众和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行政行为实施的监督,提倡开展人民群众建议征集活动。按照 “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 ”的规定,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政务信息,便于群众知情、参与和监督。省政府及省政府办公厅的公文,除需要保密的,应及时通过《吉林政报》和省政府网站公布。
第七章工作安排布局
三十一、省政府及各部门要加强工作的计划性、系统性和预见性,搞好年度工作安排布局,并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变化及时作出调整。
三十二、省政府根据国务院部署和《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年度重点工作及目标责任制,确定需要讨论的地方性法规草案和审议的政府规章、省政府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和制发的公文等事项,形成省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布局,下发执行。
三十三、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落实省政府年度工作安排布局,并在年中和年末向省政府报告执行情况。省政府办公厅适时作出通报。
第八章强化督查落实
三十四、坚持并完善督查落实制度和机制,推动政府各项工作和决策的落实,保证党和国家以及省委、省政府重大工作决策部署的贯彻实施。
三十五、督查的重点是省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及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落实情况;省政府重要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责任制及阶段性任务目标完成情况;省政府领导批示交办事项落实情况。
三十六、督查要注重实效,全面准确了解和反映情况,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实行督查工作通报制度。督查事项提出、督查实施及督查结果反馈,实行请示报告制度,重大督查事项必须及时逐级报告。
三十七、省政府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一般以省政府名义组织督查,由省政府领导审批,省政府办公厅组织实施。各部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及时跟踪和反馈执行情况。
第九章会议制度
三十八、省政府实行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省政府专题会议和省应急委员会议制度。
三十九、省政府全体会议由省政府组成人员组成,由省长或省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召集和主持。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决定省政府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讨论提请省人大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总结部署省政府的重要工作;通报有关重要情况。
省政府全体会议一般每半年召开一次,根据需要可安排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列席会议。提请省政府全体会议讨论的议题,由省政府常务会议或省长确定。
四十、省政府常务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省长助理组成,由省长或省长委托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召集和主持。省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副主任列席会议,根据会议内容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列席会议。
省政府常务会议主要讨论决定省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主要议题是:传达国家有关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研究部署省政府重点工作;研究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讨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全省财政预算;讨论地方性法规草案和省政府规章;讨论向国家申报的大型基本建设项目;分析全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和重大民生问题;决定以省政府名义表彰奖励事宜;讨论审批省政府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请示省政府的重要事项;省政府领导提议讨论和通报的重大问题。
省政府常务会议实行例会制,一般每月召开一次,时间为每月第一个星期三上午,遇有特殊情况顺延。如有需要可临时召开。参加会议的省政府组成人员须达半数以上。提请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的议题,由省长提出,或由分管副省长、秘书长、省长助理协调审核后提出,报省长确定。省政府常务会议纪要一般由省政府秘书长签发或核报省长签发。
四十一、省政府专题会议由省长、副省长、秘书长、省长助理主持召开;副秘书长可以受省政府领导委托,主持召开省政府专题会议。
省政府专题会议主要议题是:研究决定拟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的事项;研究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省政府常务会议决定的相关事项;省政府领导提交会议协调解决的有关问题。
省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由省政府领导签发。
四十二、省应急委员会议由其组成人员组成,省长(省应急委员会主任)或省长委托有关副省长(省应急委员会副主任)召集和主持,主要研究决定和部署重特大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工作。根据会议内容需要安排有关部门、单位和地方政府负责人列席会议。
四十三、省政府组成人员因故不能出席省政府全体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需会前向主持会议的省政府领导请假。如对议题有意见和建议,可在会前提出。其他人员不能按要求列席会议的,需会前向省政府秘书长请假。因故不能参加省政府专题会议和其他会议的人员,要事先向会议主持人请假。
省政府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决定的事项,宜于公开的,应及时报道。省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新闻稿一般由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审核签发,如有需要,报省政府领导审定。
四十四、省政府根据工作需要召开全省性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国家要求,传达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工作安排,部署政府系统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完成重点工作任务;总结推广典型经验,促进全局工作开展。
省政府召开的会议和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由省政府办公厅列出计划,经省政府秘书长核报省长审定后,提交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省政府组织召开的会议,冠名为吉林省XXX会议,会务工作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以省政府名义召开的会议,原则上只允许省政府综合部门每年召开一次,冠名为全省XXX会议,会务工作由省政府相关部门负责。未列入计划需临时召开的会议,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确定。以上两种会议没有当面对接和需要讨论内容的,原则上采取视频会议的形式,直接开到县(市、区)。
第十章公文审批
四十五、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公文,应当符合《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向省政府报送公文的有关规定。除省政府领导交办事项和必须直接报送的绝密事项外,一般不得直接向省政府领导个人报送公文。各部门报送省政府的请示性公文,部门间如有分歧意见,主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要主动协商,不能取得一致意见的,应列出各方理据,提出办理建议。
四十六、各地、各部门报送省政府审批的公文,由省政府办公厅按照省政府领导分工呈批,重大事项报省长审批。有关计划投资及财政方面的事项,除按有关规定由分管的省政府领导审批外,均由负责常务工作的副省长根据省长授权审批,重大问题要经省长决定。
四十七、省政府公布的规章、决定、命令,向省人大或其常委会提出的议案,人员任免,由省长签署。
四十八、以省政府名义发文,经省政府分管领导审核后,由省长或省长委托副省长签发。秘书长、省长助理根据授权可签发有关文件。
属传达省政府决定事项和省政府各部门要求以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发文的,由秘书长签发,或副秘书长核报分管的省政府领导签发。属省政府办公厅职责范围内的发文,由办公厅主任签发。
四十九、公文办理坚持 “谁办文谁催办 ”的原则,严格按时限要求办理,实行催办报告制度,提高公文运转效率。
五十、省政府及各部门要进一步精简公文。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由部门自行发文或联合发文,不得要求省政府批转或省政府办公厅转发;须经省政府审定的事项,经省政府同意可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省政府同意;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省政府各部门一般不得向各地政府正式行文。要完善电子公文传输,加快网上办公进程,提高公文办理水平。
第十一章作风纪律
五十一、省政府领导要做学习的表率,发扬理论联系实际学风,把学习与调研、研究与解决问题结合起来。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提高领导能力。健全学习制度,一般每季度安排一次专题讲座、报告、座谈等省政府领导学习活动。
五十二、省政府领导要深入基层,考察调研,了解情况,指导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下基层要减少陪同和随行人员,简化接待。不要地方负责人到机场、车站及辖区分界处迎送,所到之处不得举行欢迎、欢送仪式,不得张贴、悬挂欢迎标语。食宿要严格执行规定标准;配备警车严格按规定执行,市区行驶时不扰民。
五十三、精简公务活动,严格执行领导同志出席各类会议和公务活动的有关规定。省政府领导不为部门和地方的会议活动发贺信、贺电,不题词、题名。因特殊需要发贺信、贺电和题词,一般不公开发表。
五十四、精简会议,改进会风。控制会议规格和会期,压缩会议数量。各部门召开的会议原则上省政府领导不到会讲话,必须到会讲话的一个会只能由一位领导讲话,开短会,讲短话。省政府领导出席会议活动、下基层考察、调研的新闻报道和外事活动安排,按省委、省政府有关规定办理。减少会议和一般性领导活动的新闻宣传报道。
五十五、精简文件,改进文风。控制文件规格,减少文件数量,压缩文件篇幅。凡已及时公开发布的文件,各地、各部门不得层层转发。省政府印发的普发类文件一般不超过4000字。起草省政府领导在全省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一般不超过7000字;在其他会议上的讲话稿,一般不超过5000字。省政府领导讲话印发《内部情况通报》,原则上不超过5000字。
五十六、省政府组成人员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严格自律。管好自己,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得利用特殊身份拉关系、谋私利,抓好分管或本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
五十七、省政府组成人员必须坚决执行省政府决定,如有不同意见可在省政府内部提出,在没有重新作出决定前,不得有任何与省政府决定相违背的言论和行为;代表省政府发表讲话或文章,以及个人发表涉及未经省政府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及事项的讲话或文章,事先须经省政府同意。
五十八、副省长、秘书长、省长助理到省外出差、出访、休假,应事先报请省长同意,由省政府办公厅通报省政府其他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外出,应事先向省政府办公厅报告,由省政府办公厅向省政府领导报告。
五十九、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出国(境)有关规定,从严掌握外事出访。省长、副省长出访,报请国务院批准。各部门正职出访,由分管副省长和分管外事工作的副省长审核后报省长审批;副职出访,由分管副省长和分管外事工作的副省长审批。出访考察要有目的、重实效,减少一般性考察,团组规模精干合规。出访考察结束后要向省政府提交考察报告。
六十、实施政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提高政府及部门执行力和公信力,推动工作落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规范行政行为。落实改善发展软环境的有关规定,对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要按程序和时限积极主动办理,对不符合规定的事项要坚持原则,不得办理;不得用公款相互送礼和宴请,不得接受地方和部门的送礼和宴请;对因推诿、拖延等官僚作风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对统计数字弄虚作假以及重大事故、灾情瞒报虚报等问题,对越权办事、以权谋私等违规、违纪、违法行为,要严肃查处,追究责任。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

❽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与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哪个好一点

摘要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部颁代码12901)是省政府批准、教育部核准备案的普通警察类高职院校,学院前身是吉林司法警官学院(由吉林省司法学校和吉林省劳改工作人民警察学校合并而成),具有二十多年独立举办高中后普通中专教育的历史和十余年联办成人本、专科教育的经验。在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几代警院人风雨兼程四十余年,学院由小到大,发展迅速。今天的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培养基层监狱、戒毒人民警察、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警察和书记官为主,同时积极为安全防范行业和社会相关部门培养具有高素质、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的高等法律职业院校。

❾ 我国司法独立的困境是什么

1、司法机关与党政机关的关系:

在我国,司法独立是党领导下的“独立”,各级党委及其政法委员会领导和协调公、检、法工作的机制一直在运行,这在事实上形成了我国司法领域中“一个家长,三个孩子”的制度现实。虽然现在各级党委、政法委审批案件的做法已大为减少,但一些“重要”案件的处理还是必须要向党委或政法委请示或者接受其“过问”。

虽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但是不能脱离党的领导,无论是司法机关还是行政机关所有的领导干部基本属于党的成员,因此其受党的领导和管理是必然的问题。如此一来,司法机关是不可能脱离政党对其的干预,无论是在有形还是无形,都不可避免的造成干扰。

2、司法机关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在人、财、物的配置上受制于同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这不仅包括司法机关的日常经费开支,更包括了司法机关的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等现实的开支,具体的数额和项目都是由地方政府自己预算的,缺乏独立性,经济保障不足且财政供应体制不顺,有时难以避免手捧帽子向自己的当事人乞讨的尴尬。

由于地方各级法院的人、财、物均掌握在地方,从而使得我国这样一个统一的单一制国家,司法却不能独立于地方。我们的司法机关在人事、财政上严重地依赖于地方,地方法院和检察院都同在一个地方政府制约下,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职能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也不可能不受当地经济利益的左右。办金钱案、人情案,司法活动中的腐败现象突出。

3、司法机关与人大的关系:

我国宪法在确立司法独立原则时,没有规定司法机关有权独立于权力机关。我国宪法采用的是议行合一的政体,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全部国家权力由人民代表大会即权力机关行使,司法机关由国家权力机关依法产生,司法机关应该对权力机关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由于宪法第一百二十六条未排除人大对法院审判活动的事前干预,现实中已出现了多起人大代表在人民法院审理案件过程中进行“个案监督”的事例,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人大对司法的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而且缺乏有效地制约。实践证明,不讲究党的领导方式和人大监督机制的合理化,必然会影响司法独立的实现。

4、公、检、法之间的关系: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负有审判监督的职责。这种监督的方式和程度虽然受到法律的严格制约,而且目前看也有弱化趋势,但毕竟与法院形成一种监督上的上位与下位关系。

而且就刑事案件办理,宪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应当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以保证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要求人民法院与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时“互相配合”,这种平等的配合制约关系,使得以审判至上为前提的司法独立难以有效贯彻,很明显与司法独立的核心要求是不相吻合的。

❿ 感谢感谢!我20岁初中毕业,你说还能报读警校中专。。。。

通常情况下,每个地级城市都会有一个中专级的警校,同时负责该地区的职业培训(也有些城市不设立中专级的警校,只设立警察职业培训学校,这样的城市只从普通高校毕业生中招警,如上海);每个省都会有一个大专或者本科级的警校,用来输出科班出身的专业警察,这部分毕业生是警察队伍的中坚力量;公安部创办部级的综合类本科警校,如公安大学、刑警学院等;另外,其他有权设立警察部门的行业也设立了警校,如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警校招生的标准
1.拥护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品行端正,组织纪律性和法制观念强,志愿从事公安保卫工作,毕业分配能服从组织安排。
2.符合公安警察院校招生政审条件。
3.年龄不超过22周岁.其中公安专业(边防方向)年龄不超过20周岁,未婚,应(历)届高中毕业生或中专、技校毕业生,具有本省常住户口。
4.身体健康,北方地区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含1.70米),女生身高1.60米以上(含1.60米);南方部分地区男生168cm,女生158cm以上即可,男生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生体重不低于45公斤;左右眼单眼裸视力均在4.8以上(含4.8),无色盲、色弱;两耳无重听;无口吃;五官端正,体型匀称,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
5.无传染病,肝功能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
6.必须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照标准如下:男子:50米,7〃1以内(含7〃1);1000米,3′55〃以内(含3′55〃);俯卧撑10秒内完成6次以上(含6次);立定跳远2.3米以上(含2.3米)。
全国比较有名的中转类警校。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2002年4月19日,在广东司法学校和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现有13个专业及专业方向,专业涵盖法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技术3个二级职业技术门类。学院还办有本科电大班、成人教育班及与省内重点大学联办的自学考试法律本科班,扩展了学院办学空间。学院还建有与实践能校内实训基地17个,校外实训基地45个。被广东省司法行政界誉为广东省司法警察培养、培训的摇篮。学院还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与香港惩教署建立了长期稳定的院署合作,接待香港惩教署、惩教署工会、善导会访问和派教师回访10余次。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始建于1982年,1985年开始招收中专,前身是山东省司法学校,后更名山东省法律学校,于2006年4月25日正式设立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山东省警官培训学院(原山东省警官学校,始建于1958年)后并入。九十年代为西藏法院系统培养了四届160名藏族毕业生。为山东省内各地司法所长、法律服务所主任轮训。现有12个专业及方向,专业涵盖法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技术,为法院检察机关、监狱劳动教养系统、司法局所、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公证处等准备了大量人才。已签约共建43个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有8个。2010年11月1日成立山东省法律援助中心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工作站。
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地处昆明市,创建于1980年3月,前身是省公安厅劳改干部学校,1983年创办为中专学校,定名为“云南省第二公安学校”,1987年和1995年先后更名为“云南省劳改工作警官学校”和“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2003年1月21日,在原云南省司法警官学校的基础上独立升格组建为云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院目前开设刑事执行、法律事务、侦查、行政执行、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涉毒人员矫治、安全防范技术、应用泰国语、应用缅甸语、法律事务(社区矫正)10个专业。2010年新申报了司法警务、新闻采编与制作(法制新闻方向)、社区管理与服务、司法信息安全4个专业。
四川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始建于1982年,座落于德阳市,开设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心理咨询等专业。学院实验实训条件完善,建有与各专业建设发展相适应的校内实验实训基地28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8个。
近年来,我院学生在参加全国、省、市组织开展的各种竞赛中均取得显著成绩,先后获得全国司法警官院校首届散手比赛团体冠军和第二届散手比赛团体季军、四川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乙组季军及四川省高职高专运动会团体亚军、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舞蹈一等奖、德阳市大中专院校辩论赛冠军等一系列殊荣。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2002年4月正式设立,学院位于南昌市郊,学院是全国2所拥有国家精品课程的司法警官职业院校之一,也是江西省55所高职院校中第3所获此殊荣的院校。组织学生在省内监狱、劳教单位和深圳、浙江公安机关顶岗实习,努力提高毕业生综合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散打、气功等训练。2004年,学院成功承办江西省武术散打锦标赛,并获得高校组团体第1名和8个单项第1名。2006年,学院代表队参加江西省第十二届运动会,共夺金牌19枚、银牌8枚、铜牌9枚,获得高校乙组金牌总数第二和总分第四名的好成绩,并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团”荣誉称号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长沙市芙蓉区,是湖南省法律职业培训基地和司法警官培训中心。校内的司法鉴定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警英武术搏击俱乐部、长鹰驾校等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实习实训场所之外,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司法鉴定所可面向社会提供痕迹、文书、微量物证等司法鉴定业务;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进行计算机操作员初中级、计算机程序设计员、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职业技能鉴定,同时培训秘书、人力资源师、物流师、营销师、礼仪主持人、网络编辑师、广告设计师、电子商务师、物业管理师、信息管理师、项目管理师等专业技能人才;警英武术搏击俱乐部招收具有一定武术基础的青少年爱好者,组建武术、散打、擒拿、跆拳道、气功等专业队,俱乐部学员可颁发拳师证;长鹰驾校对符合办证条件的学生按物价部门核定的85%优惠价格进行培训和办理驾照。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于2002年1月14日正式成立专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在长春市。学院前身是吉林省司法警官学校。设有法律事务、律师与公证、书记官、法律文秘、民事执行、司法助理、刑事执行、行政执行、刑事侦查技术、司法警务、应用法制心理、司法信息技术、司法鉴定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网络系统管理、应用韩语、安全保卫等17个专业。学制为3年制,通过全国统一高考面向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位于郑州市,是一所以高等司法警官教育为主,多种职业教育并举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警察学院。学院创建于 1984年,隶属于河南省司法厅。学院设置有刑事执行、侦查、经济犯罪侦查、司法警务、安全保卫、警卫、司法助理、社区矫正、警察管理、法律文秘、法律事务、计算机应用技术和电子商务等14个专业。
河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黑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主要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人民警察,同时也为社会培养法律服务、经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其他高等职业人才。学院承担着全省在职司法行政干警和共青团干部的培训任务。2009年5月,学院被中央政法委、中组部、教育部、司法部等十一部委列入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成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司法类试点院校。
学院紧密结合专业实际,在全省25个监狱、15个劳教所,哈尔滨市司法局、大庆市司法局,以及多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司法鉴定机构和安博教育集团、哈飞工业集团等单位建立了一大批稳定的实训基地。学院设有黑龙江省内规模较大的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2000年5月被省人事厅批准为“国家公务员培训基地”。
学院现设有司法行政管理系、法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技术应用系和基础课教研部、警体课教研部、政治理论教研部。设有刑事执行(狱政管理)、监狱管理(二年制)、心理咨询(罪犯心理矫治)、刑事侦查技术(狱内侦查)、法律事务、法律文秘、会计(司法会计)、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监狱信息技术)等10个高职专业。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是经司法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是自治区唯一一所警察类院校。建校30多年,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司法厅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教育厅的指导下,学院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深化改革,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实现了3次大的跨越,为学院进一步发展,更好的参与全区和区域性职业学院办学竞争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学院已基本形成了以全日制高、中等法律职业教育为主体,法律成人教育和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法院系统法官培训相结合的办学体系。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3100人,函授教育在校及自考在册人数近3505人,每年承担各类培训任务1000多人次。2008年中央政法委、司法部等11部委确定的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
学院现为宁夏司法厅管理的副厅级事业单位,位于银川市西夏区学院东路高校园区,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内设党政办公室、政治部、计划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处、总务处、成人教育培训处等7个行政管理机构和应用法律一系、应用法律二系、刑事司法系、司法信息技术管理系、中专部、基础部、实践教学部、图书馆、驾校等9个教学教辅机构,教职工220余人,其中教师120余人、教授3人,副教授30余人,硕士研究生25人,国外访问学者2人。有全国政法院校改革试点专业2个、自治区级骨干示范专业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区级精品课程5门,高职(大专层次)开设法律事务、经济法律事务、司法警务、刑事执行专业、行政执行专业(治安管理方向)、行政执行专业(交通管理方向)、刑事侦查技术专业、司法信息技术专业、图文信息技术专业等9个专业;中职(中专层次)开设法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及外设维护(速录方向)、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专业等4个专业。学院现面向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河南、山东、山西、河北、内蒙古、四川、安徽等12个省(区、市)招生。
建校以来,始终坚持“政治建校、依法治校、从严治警”的办学原则,按照“崇德明知、尚法敦行”的校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依托行业、服务行业,面向基层、服务社会,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在全国高职院校中率先开展了法律诊所研究教育,并实行警务化管理的学生管理模式,探索了一条以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关键,走专业教学与行业服务一体化的具有中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特色的发展新路,大力推行以工学结合,实战强技,警魂铸人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保持了健康平稳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在司法行政统干警、基层司法助理员中学院毕业生占50%,在法院、检察院、公安干警、公证员、律师中学院毕业生占25%,许多人都已成为宁夏政法战线的骨干力量,部分毕业生还荣获全国一级英模、宁夏杰出青年卫士、自治区级劳动模范、宁夏十佳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等称号。学院积极为打造“平安宁夏”、“法治宁夏”,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不懈努力,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一所以培养监狱劳教人民警察、基层司法工作者以及安全防范技术、司法信息技术等专门人才为主的司法类高等职业院校。主管部门为浙江司法厅、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监狱管理局。学院前身为 1984 年建立的浙江省第三人民警察学校,2000 年 5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浙江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2002 年 1 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是全国高等法律职业教育改革试点与推广单位、全国政法院校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及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开办刑事执行(监狱管理)、刑事执行(监狱劳动生产管理)、行政执行(劳教管理)、司法警务、社区矫正、安全保卫、法律事务、安全防范技术、安全技术管理、安全防范技术(安全防范工程)、司法信息安全、消防工程技术、法律文秘、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等15个高职专业。
学院已成为浙江省监狱劳教人民警察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法院司法警察的培养培训基地、浙江省安全防范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以及中国安防协会师资培训中心。
武汉警官职业学院
福建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为福建省警官学校,创办于1985年,2004年2月,省政府批准组建福建警官职业学院。学院以警官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具有警官高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再教育和罪犯矫正技术研究三大职能。福州监狱、女子监狱作为校内实训基地,满足“现场教学”、“专项能力实训”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需要。
克敌制胜是人民警察的必备要求,学文习武是我院教育特色之一。体能训练、警棍术、擒敌术、拳击、散打、跆拳道、警戒具使用、查缉和现代侦察技术等是学院的必修课程。同时把法学、人文科学理论知识教育与武术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培养文武兼备综合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山西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前身是创建与1964年的山西省公安技校,是山西省培养人民警察及社会各方面实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基地。目前开设的法律类高职专业有:刑事执行、法律事务、司法警务等。此外,学院还保留有中专层次的司法警察、警务特训与服务、计算机及用、法律等专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学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法学警官类高职院校之一,学院位于合肥市蜀山区清溪路。学院分为五个系: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设立法律事务、刑事执行、司法警务、安全技术与文秘、法律文秘、书记官、法制新闻、计算机网络应用与安全、物流英语、行政管理、司法会计、 国际贸易、劳动与社会保障实务等十余个专业。另设有监狱管理、法律事务专业的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
学院已在安徽省17个市的司法局和部分监狱、劳教单位、律师事务所、 法律援助中心、公证处等部门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25个。此外,学院还在合肥市建立了青年志愿者服务基地4个。

热点内容
杨谦教授的三商法 发布:2025-01-12 03:51:48 浏览:500
港区国安法执法与司法 发布:2025-01-12 03:27:58 浏览:688
下列法律责任形式中属于行政罚款 发布:2025-01-12 03:03:39 浏览:156
捡到东西毁坏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2 03:01:13 浏览:701
新疆流动人口管理条例 发布:2025-01-12 02:42:34 浏览:403
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 发布:2025-01-12 02:26:07 浏览:496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目的 发布:2025-01-12 01:43:57 浏览:144
劳动法妇女节 发布:2025-01-12 01:37:44 浏览:228
古田县人民法院 发布:2025-01-12 01:10:23 浏览:489
行政法哪些法规重要 发布:2025-01-12 01:08:44 浏览: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