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解释时间效力

司法解释时间效力

发布时间: 2020-12-26 16:34:45

1. 我国刑法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否应当适用于解决刑事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刑法的抄“从旧兼从轻袭”原则,用最简单的话理解就是:“有利于被告人”的准则。
刑法的该规定主要是针对我国1979年旧刑法和1997年现行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
“从旧兼从轻”原则具体举例说明:
首先,当遇到一个人的犯罪是在新刑法颁布以前,此时要考虑的是先适用旧刑法,即行为时的法律规定(从旧)。
其次考虑,如果是适用新的刑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新刑法处罚较轻的话,则应该对被告人使用新刑法。
其次,如果是适用旧法更有利于被告人的话,如旧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是旧法规定的刑罚更轻时则对被告人适用旧法。
最后,根据每个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适用旧法还新法,既所谓的“从旧兼从轻”原则。
“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处理各种法律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除了刑法适用外,其他涉及到的法律问题也都适用“从旧兼从轻”原则。
我国现时期主要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在特殊情况下采用溯及既往的原则。

2. 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基于人权保障的考虑,现代法治国家无不将“罪刑法定”作为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加以规定,我国1997年修订刑法时,也将该原则作为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之首在刑法典中作了规定(第三条),并废止了与该原则相悖的类推制度。作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一个重要派生原则,刑事立法在时间效力上坚持“从旧兼从轻”,即法不溯及既往,除非依照新法对被告人更有利,这也是没有疑义的,我国刑法第十二条对此也作了明文规定。本文要探讨的是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刑法解释,包括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是否有溯及既往的效力,在理论界缺乏应有的关注。从实践看,实际上是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的。先看立法解释,虽然立法机关并没有明确规定刑事立法解释能否溯及既往,但实际上是可以溯及既往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2000年4月29日对刑法第九十三条第二款的解释,即将一定条件下的村民委员会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纳入“国家工作人员”之范畴,因而可以成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和受贿罪的主体,该解释没有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其结果是实践中可以溯及既往。再看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01年12月7日颁布的《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第二条规定:“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这里,明确规定了刑事司法解释有溯及既往的效力。然而,从彻底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出发,此种做法并不妥当。笔者认为,对于刑事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不能一律可以溯及既往,对那些明显作了扩大解释的,原则上应当只对其施行之后的行为有评价功能,除非适用裁判时的解释比适用行为时的法律或解释更有利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基本理由如下:
首先,“解释在某种特定的意义上就是再创造”,通过这种再创造,或者使原来含混不清的地方得以澄清(如前述的农村基层组织人员是否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使原来没有包含的内容包含进去(如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3月29日通过的将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归入非法经营罪的范围之司法解释),无论哪种情形,都不能用事后造的这种“法”去套行为人当时的行为,否则对于他就是不公平的。试想,如果连立法者和执法者都不明白某种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又怎能要求普通百姓去遵守这种模糊不清的法呢?如果连常人都认为根据行为当时的法律条文某种行为不构成犯罪,但由于刑事政策或其他社会利益的需要,立法者或司法者通过“再创造”将该种行为扩大解释为可以构成犯罪,又怎能要求行为人有如此先见之明呢?
其次,有些刑事立法解释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立法活动,它通过对原条文作出扩大解释,既可补充有关立法内容,又可维持条文的稳定,因而不失为一种完善刑法典的方式。但这样的立法活动,如果对其时间效力不加以限制,那就无异于以追求形式的完美来牺牲实质的正义。因此,笔者主张对于此种刑事立法解释,应当遵循普通刑事立法所要求的“从旧兼从轻”原则,否则就与“罪刑法定”的内在要求相违背。而刑事司法解释,一个不可不承认的现实是,在目前我国的法律解释体制中,到底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界限在哪里,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更为严重的是,即使对于那些明显侵犯立法权的司法解释,也无可奈何,只能听之任之。如1998年8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审理骗购外汇、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将该行为解释为“非法经营罪”的内容,而到1998年12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通过了《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将该内容吸收到立法中,这说明司法解释确实是侵犯了立法权。在此种司法解释体制下,如果不对其时间效力加以关注,一概允许其溯及既往,无疑是对法治社会的可预期性原则的破坏。
第三,废止类推曾被我们欢呼为1997年新刑法在人权保障上的重大进步,但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若法律解释的溯及力问题不得到妥善解决,则废止类推的成果不会得到很好的巩固。因此,对于那些已经超出常规解释范畴、直接关涉到公民过去的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或者是否构成更严重的犯罪的解释,必须确立起“从旧兼从轻”这样的“有利被告”原则,否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与可以溯及既往的类推制度彻底决裂。
基于以上考虑,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出台有关刑事立法解释和刑事司法解释时,根据其解释内容对时间效力分别予以明确化:对于那些属于常规状态下的解释或有利被告的解释,可以溯及既往;对于那些不属于常规状态下的解释或不利被告的解释,应当明文规定此解释只适用于颁布后的行为(而且不宜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应至少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公众知晓)。这样做,既是从根深蒂固的以社会保护为本位的传统观念迈入以人权保障为本位的现代观念的需要,也是刑罚目的从立足惩罚和报应转向威慑和预防的必然要求。

3. 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法律规定,法律不溯及既往,有特别规定的除外。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在刑法第12条中作了回特别规定,但该规答定仅适用于刑法典本身。
刑法的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不是刑法典,并不适用该特别规定。应该适用一般的原则,没有溯及力,除非在该解释中有特别条款规定溯及力问题。
立法解释,是立法机关根据立法原意,对法律规范具体条文的含义以及所使用的概念、术语、定义所作的说明。作出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更准确地理解和适用法律。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的关系:
立法解释与司法解释都属法律解释,有其共性的一面,都服务于法的实施和法的实现,但立法解释不同于司法解释。立法解释是有关国家机关为进一步明确法律具体含义或针对法律制定后出现的新情况而明确适用法律依据所进行的解释,是一种有权的规范性解释,本质上属立法活动;司法解释是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具体应用法律规范的有关问题所进行的有权解释,既包括规范性解释也包括个别性解释,是司法适用的一个环节。

4. 司法解释本身有没有时间效力的问题司法解释本身有没有溯及力的问题只要回答有或没有,谢谢~

有的司法解释在最后一条回说明,如:本解释施行后尚未终审的案件,适用本解释回;本解释施行前答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解释。一般来说,司法解释的适用也是遵循这个原则的。

5. 刑法修正案九的时间效力问题司法解释已出,还未终审宣判的受贿案件还适用这条吗

从旧兼从轻原则以为这在适用法律上适用被告人犯罪时的法律。所以无论一审还是二审,只要受贿发生在新法颁布前即适用旧法。

6. 名词解释,卫生法的时间效力

7. 如何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刑法时间效力规定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二条规定当事回人约定的或者登答记部门要求登记的担保期间,对担保物权的存续不具有法律约束力。担保物权所担保的债权的诉讼时效结束后,担保权人在诉讼时效结束后的二年内行使担保物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8. 我国刑法所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是否应当适用于解决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

律师解答:
不能,我国刑法规定的从旧兼从轻原则主要是针对我国1979年刑法专和1997年现行刑法之间的矛盾问题属,且主要是针对新刑法溯及力的问题。即新刑法对公布之前的行为是否认为是犯罪问题,以及如何适用等问题。 如果你说该原则是否适用于刑法司法解释,当然适用。但是不能适用于解决刑法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

9. 刑法解释的时间效力及其适用原则, 你是站在肯定说的角度还是持否定 的态度。

你说的应该是刑法中司法解释的是否有溯及力吧。
我个人认为司法解释不应该有溯及力。因版为刑法权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实行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而司法解释只是最高院做出的,最高院是从全国人大产生并对全国人大负责,其位阶是低于全国人大的。根据举重以明轻,司法解释当然是无溯及力的。

10. 求助关于刑法司法解释的问题

一、《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制定的背景
刑法的时间效力,包括刑法的生效时间、刑法的失效时间以及刑法对其生效前发生的行为有无效力,即有无溯及既往的效力。关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我国现行刑法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但关于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问题即司法解释的生效的时间、失效时间以及对其施行前的行为是否适用,一直没有明确规定。
一段时间以来,各地以各种方式征求对该问题的意见。司法实践中因为各有关方面的认识不一致,直接影响了有关案件的办理也影响了对犯罪的打击力度。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X)年6月18日第90次会议、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9月18日第1193次会议分别通过《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刑事司法解释时间效力问题的规定》。这一司法解释的发布实施对于统一正确执法,保证刑事法律及其有夫司法解释的准确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定《规定》的过程
司法解释对其施行以前的行为是否有溯及力,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司法解释的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应与法律本身的时间效力一致,司法解释对其施行以前的行为没有溯及力,施行以前的行为没有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不应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办理。有人认为司法解释的效力及于刑法的施行日期,不但适用于司法解释实施以后的行为,而且对司法解释施行以前的行为也有溯及力,即对司法解释施行以前的行为没有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应按照新的司法解释办理。
关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我们还征求了几位著名法学家的意见,他们认为:(1)司法解释是对司法实践中如何适用法律所作的解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2)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
三、适用《纲定》应当注意的问题
《规定》在适用过程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司法解释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这里需要明确;其一,“两者’司法解释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2001年6月10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第二条规定,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解释。这一授权是“两高”解释具有法律效力的依据。其二,司法解释可能是从发布之日起施行,也可能是2日起施行。这也是目前两高司法解释的通行做法,且实践中越来越多地将以规定之日起施行的方式为主,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幅员广阔,司法解释从发布到各地普遍知悉巨加以学习领会需要一段时间,有利于各地统一有效执法。其三,司法解释是对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以利于法律的贯彻实施,政司法解释的时间效力与法律本身的时间效力一致,效力适用于法律的施行期间。我国最高司法机关没有法律创制权,其司法解释也不同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所作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只是对司法工作中如何具体应用法律问题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不是新的立法,而是法律施行之日起就具有了司法解释所解释之义,司法解释是从属于法律的,其效力应适用于法律的整个施行期间。如果司法解释发布施行以前的行为在司法解释发布施行以前没有追究。在司法解释发布施行以后被追究,那是由于法律规定不明确或者是由于司法机关对该行为没有正确认识,属于实践中的问题,并不存在违反罪刑法定原则的问题,也不是司法解释的效力及于法律整个施行期间本身有什么问题。其四,法律有溯及力,司法解释就有溯及力;法律没有溯及力,司法解释就没有溯及力。
(二)关于司法解释的溯及力问题。《规定》分以下情况作了规定:一是司法解释本身的溯及力问题。《规定》第二条规定,对于司法解释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依照司法解释的规定办理。规定表明,司法解释是有溯及力的,这也是前述司法解释效力适用于法律施行期间这一总体原则的应有之义。二是对同一个具体应用法律问题先后有两个司法解释时的处理原则。《规定》第三条规定,对于新的司强实施前发生的行为,行为时已有相关司法解释,依照行为时的司法解释办理,但适用新的司法解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适用新的司法解释。这一规定体现了从旧兼从轻的原则。我国刑法规定了从旧兼从轻原则,司法解释既然从属于法律。则其在田及力问题上的原则也应与法律规定的原则一致。这一原则的确立,不但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司法实践的刑事司法解释的效力问题,而且有利于用清实践中存在的关于刑事司法解释是“形势的需要’、“一贯体现严打精神”的错误认识。
(三)行为时没有相关司法解释,数个司法解释施行后尚未处理或者正在处理的案件,如何处理。此时应根据《规定》确立的“有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原则,区分数个司法解释哪个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更有利选择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司法解释处理。
(四)关于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案件的处理原则。根据实践中不断有人依据新的司法解释去衡量以往的案件,甚至以此提出申诉的情况《规定》第四条明确规定,对于在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按照当时的法律和司法解释,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的不再变动。这一规定内容也是我国法律稳定性原则的体现和司法实践的一贯做法,有利于保持社会关系的稳定性最大限度地节约司法资源。根据规定对于司法解释施行前已办结的案件,如果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没有错误不再变动。当然,我国法律和司法工作还遵循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对于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案件,即使是已经办结的,还可以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加以纠正。

热点内容
条例将15 发布:2025-02-13 19:01:08 浏览:209
高淳县司法局 发布:2025-02-13 18:57:20 浏览:813
劳动法怀孕生产可以休多久 发布:2025-02-13 18:55:48 浏览:910
肖建雄律师 发布:2025-02-13 18:39:02 浏览:72
法治宣讲主持词 发布:2025-02-13 18:20:04 浏览:340
安阳燃煤条例 发布:2025-02-13 18:16:39 浏览:282
民事诉讼法诉讼双方 发布:2025-02-13 17:41:19 浏览:214
商洛司法鉴定 发布:2025-02-13 17:14:45 浏览:265
刑法解释的原则 发布:2025-02-13 16:37:43 浏览:17
市场经济法的作用 发布:2025-02-13 15:47:53 浏览: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