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公平原则体现

民法公平原则体现

发布时间: 2022-09-28 23:12:10

民法公平原则

法律分析: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

2.民事主体享有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要对等。在双务民事法律行为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都是既要享有权利,也要承担相应义务,权利义务 要对等,不能一方承担义务另一方享有权利,也不能一方享受的权利和义务 相差悬殊。对于相互独立平等的民事主体,不得强迫他们进行不等价的交换。 虽然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的权利义务要对等,但是不能对此作绝对的理解, 在市场关系中,商品的价格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是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 并没有绝对的等价交换。

我国《合同法》规定,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 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变更或者撤销。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法律以变更或撤销 的方法予以救济,然而对于此处的显失公平的合同,必须是因一方当事人的 意思表示有瑕疵而造成的。因为合同是建立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基础之上, 当事人的意思表示无瑕疵,该合同不能被认为显失公平。

3.合同关系存续期间,客观情势因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事由,发生事先 不可预料的异常变化,从而导致原来的合同关系显失公平时,应变更原来的

合同关系。情势变更原则实际上是公平原则的具体体现。在合同法律关系存 在期间,如发生特殊情况使双方当事人的利益严重失去平衡时,处于优越地 位的一方不得利用对自己有利的客观情况威逼对方,而应通过协商对合同关 系的内容进行调整,求得双方利益的重新平衡。运用情势变更原理,其目的 在于消除合同因情势变更造成的不公平后果。

4.公平原则不仅体现在对待给付的平衡、情势变更的具体运用,还体现 在对免责条款的限制、违约责任的承担和风险的承担等方而。免责条款是当 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约定的免责事由时,免除当事 人的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条款。对于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法律一般承认其效力,但是为了追求公平,以下的免责条款无效:(1)因故意或者重大 过失给对方造成财产损失的;(2)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另外,当违约情况 出现时,违约的一方当事人承担的违约责任应当公平合理,因违约而产生的 损害赔偿责任,要受到法定规则的限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或者低 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适当减少或者 增加。如果双方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当风险岀 现,造成财产损失时,如果法律对损失的承担没有规定,当事人对损失的承 担也没有约定时,应按照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合理地承担或分担损失。

5.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经济纠纷案件要公正、合理,不偏不倚,依法保 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民事权益。“公平” 一词的模糊度很大,因此相应地授予 法官很大的自由裁量权,在法律缺乏明确具体规定的情况下,法官可根据公 平原则作出判断,确定合同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以补救法律规定的 不足。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❷ 民法典公平原则是什么

法律分析:民法典公平原则是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平衡民事主体的各方利益的同时,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一百一十七条 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征收、征用不动产或者动产的,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

第一百五十一条 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❸ 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公平原则

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定中体现了公平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
1.公平原则的基本要求是合同当事人的主体地位平等;
2.公平原则的客观标准是经济利益等价有偿。
3.公平原则的最终体现是在合同责任的分担上要公平合理。
一、公平原则在民法典中主要体现在:
1.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得滥用权利,不得欺诈,不得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对于显失公平的合同一方当事人有变更或者撤销的权利;
3.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
4.对合同中格式条款与免责条款加以规制;
5.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的法律责任
二、“格式条款”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情形:
1.在合同内容中体现出双方协商的过程(保留双方协商的证据),避免被认定为格式条款。
2.“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提供方需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还要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解释,使相对方真正理解该条款的含义。
3.如果提供方所提供的合同中确实存在一些“减轻己方责任.加重相对方义务”的条款,那么必须对这些条款内容具备合理性,进行阐述和说明,并经对方确认。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四百九十六条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采用格式条款订立合同的,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当事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并采取合理的方式提示对方注意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等与对方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按照对方的要求,对该条款予以说明。提供格式条款的一方未履行提示或者说明义务,致使对方没有注意或者理解与其有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的,对方可以主张该条款不成为合同的内容。

❹ 简述民法平等原则的内容体现

法律分析:平等原则的主要表现有:1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这既包括主体的主体资格平等,也包括在法律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各自独立;2 民事主体平等地依法享受权利和负担义务;3 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的平等保护;4 民事主体的责任平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三条 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第十四条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❺ 民法基本原则的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以利益均衡作为价值判断标准,在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利益关系摩擦时,以权利和义务是否均衡来平衡双方的利益。因此,公平原则是一条法律适用的原则,即当民法规范缺乏规定时,可以根据公平原则来变动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公平原则又是一条司法原则,即法官的司法判决要做到公平合理,当法律缺乏规定时,应根据公平原则作出合理的判决。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依据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从事民事活动,以维持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我国《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的原则。公平原则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它对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国家处理民事纠纷起着指导作用,特别是在立法尚不健全的领域赋予审判机关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对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和纠正贯彻自愿原则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弊端,有着重要意义。公平原则在民法上主要是针对当事人间的合同关系提出的要求,是当事人缔结合同关系,尤其是确定合同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指导性原则。它具体化为合同法上的基本原则就是合同正义原则。合同正义系属平均正义,要求维系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均衡。作为自愿原则的有益补充,公平原则在市场交易中,为诚实信用原则和显失公平规则树立了判断的基准。但公平原则不能简单等同于等价有偿原则,因为在民法上就一方给付与对方的对待给付之间是否公平,是否具有等值性,其判断依据采主观等值原则,即当事人主观上愿以此给付换取对待给付,即为公平合理,至于客观上是否等值,在所不问。由此不难看出公平原则的具体运用,必须以自愿原则的具体运用作为基础和前提,如果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均衡,系自主自愿的产物,就不能谓为有违公平

❻ 公平原则在民法中的表现有哪些

公平原则,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版的权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①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的机会平等;

②当事人的关系上利益应均衡;

③事人合理地承担民事责任。

❼ 民法典公平原则

法律分析: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行使和实现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

2、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具有对应性,不得显失公平。

3、民事主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在通常情况下适用过错原则,责任与过错的程度应相适应。双方都无过错的,应由双方对损失合理分担。

4、当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已导致维持原法律关系效力显失公平时,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应得到相应的变更。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❽ 民法的六大原则是什么

(一)平等原则
平等原则是民事法律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和刑事法律关系的重要标志。民法的平等原则是指民法赋予民事主体平等的民事权利能力,并要求所有民事主体同受普遍性法律的约束。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事主体资格(民事权利能力)平等。第二,任何民事主体在民事关系中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第三,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平等地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第四,民事主体所享有的民事权益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这一原则是由民法调整对象的特点决定的。我国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因而平等原则必然贯穿我国民法始终。
(二)自愿原则
自愿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不违反国家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有权依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自主自愿,任何民事主体都不能借助于经济优势或行政权力强迫他人进行某种行为或不进行某种行为。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法在规范民事主体的行为方面,体现当事人意思自治。第二,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设立、变更或终止民事法律关系,他人不得非法干预。第三,双方或多方当事人实施民事行为由当事人自愿协商。
(三)公平原则
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为民事法律行为时,应当兼顾各方当事人的利益,正当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公平原则实际上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法律化。当事人从事民事活动必须公平合理,不能随意抬价压价,损害对方利益,不能乘人之危,强迫对方接受不合理的条件。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法规范要求民事主体在权利、义务与责任的承担上,体现公平原则,兼顾各方利益。第二,该原则主要是作为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上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三,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对于当事人没有明确约定的,应当遵循这一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诚实信用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中,应诚实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义务,不得滥用权利及规避法律或合同规定的义务。这一原则体现在合同关系中,具有很高的效力,起到平衡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的作用,并且具有禁止权利滥用的功能。
这一原则的具体内容为:第一,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与他人建立民事法律关系,均应诚实,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第二,民事主体在不履行义务造成他人损失时,应当自觉承担责任。第三,民事案件的裁判人员处理民事案件,应当贯彻诚实信用原则,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平衡当事人的利益。
(五)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这一原则在《民法通则》的第七条中有明确规定。公共秩序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善良风俗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餍所必需的一般道德。
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国家政策。同时,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在法律上,滥用权利的行为是被禁止的,因’为这一行为有损于社会利益和他人利益。构成滥用权利的条件一般包括:当事人有权利存在;当事人有行使权利的作为和不作为:当事人有滥用权利的违法性。权利人行使权利在法律上是应当的,但是,如果滥用权利,就可能给社会和他人带来危害,因此,行使权利应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进行。

❾ 公平原则是什么

一、公平原则的概念
公平原则是民法的一项基本原则,是指民法要求民事主体以社会公认的公平观念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合理设定民事法律关系,均衡实现各方的民事利益。它要求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应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平衡各方的利益,要求以社会正义、公平的观念来处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公平原则强调在市场经济中,对任何经营者都只能以市场交易规则为准则,享受公平合理的对待,既不享有任何特权,也不履行任何不公平的义务,权利与义务相一致。
二、公平原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民事主体有同等机会参与民事活动,行使和实现自己合法的民事权益。
(2)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具有对应性,不得显失公平。
(3)民事主体合理承担民事责任,在通常情况下适用过错原则,责任与过错的程度应相适应。双方都无过错的,应由双方对损失合理分担。
(4)当实际情况发生显著变化已导致维持原法律关系效力显失公平时,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也应得到相应的变更。
三、公平原则的意义
是进步和正义的道德观在法律上的体现,对于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和保证私法自治原则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热点内容
试论述国际商法的基本作用 发布:2025-01-12 00:03:41 浏览:725
华东政法大学东方法学 发布:2025-01-11 23:36:41 浏览:222
司法部公证管理规章有哪些 发布:2025-01-11 23:03:26 浏览:269
法人变更了还承担法律责任 发布:2025-01-11 22:45:01 浏览:485
关于党支部上墙张贴的规章 发布:2025-01-11 22:11:03 浏览:146
在职法律硕士报名条件 发布:2025-01-11 22:10:51 浏览:764
医生的诊断证明有没有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11 22:04:02 浏览:647
江苏省法律援助机构接待的来访咨询量 发布:2025-01-11 21:56:07 浏览:884
环境法律责任的内容包括 发布:2025-01-11 21:24:29 浏览:906
泰州法院飓风行动 发布:2025-01-11 21:24:21 浏览: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