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元史刑法

元史刑法

发布时间: 2022-10-04 18:28:42

『壹』 元代法规的《大元通制》

仁宗延三年,由枢密院、御史台、翰林、国史、集贤院诸宰臣,根据元世祖(1260~1294在位)以来的条格、诏令和断例,加以厘正编纂,英宗至治三年(1323)二月完成(《元史·英宗本纪》二),名曰《大元通制》。这部法典的大纲有三:一曰诏制,二曰条格,三曰断例。又仿唐、宋旧律篇目,分为名例、卫禁、职制、祭令、学规、军律、户婚、食货、大恶、非、盗贼、诈伪、诉讼、斗殴、杀伤、禁令、杂犯、捕亡、恤刑、平反,共20篇,凡2539条。其中断例717条,条格1151条,诏制94条,令类577条。该律的主要内容保存在《元史·刑法志》内。

『贰』 中国历史各朝各代对男女通奸的刑罚

秦朝:
早在秦朝,便已立有极刑惩处的有关条款。
《史记·始皇本纪》中便有:
“有子而嫁,倍死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浩诚,夫为寄之,杀之无罪……”。 在这个刑法中,仅对“私通”定以极刑,且可“人人得以诛之”,格杀勿论。可以不告而杀,私刑亦合法。
汉朝:
到了汉朝,亦延续秦的法律,犯奸必杀。而汉文帝似乎又仁慈了些,除了杀头,又添了较“和缓”的肉刑:宫刑。而对于男人来说,这和死刑差别不是很大。
唐朝:
而唐朝,随着时间的推移,国人的文明程度也在进步。于是,在对待“私通”的问题上,从重罪交成了轻罪,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按唐律: “诸奸者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二年。” 疏议曰:“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二年。”
宋朝:
宋朝延续了唐朝的法律。
元朝:
元朝的皇帝在中国的皇帝中,更欣赏秦始皇。于是,他来了个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以扬“国粹”,严打重罚。于是他又重新允许私刑,本夫不仅可以捉奸,且可当场杀死“奸夫淫妇”。除这些之外,还有一些新的补充规定,如《元史》一百零三卷《刑法志》中说:“诸和奸者杖八十七。” 看来忽必烈的后裔们更喜欢肉刑,他们从肉刑中能获得更大的满足。并且还规定,女人在挨打时,要剥光衣服打。(“去衣受刑”)以示羞辱。也就是说,对于常处于被动的女人的惩罚,比男人更重。行刑者、监刑者和观刑者在这种场合一定是很惬意的。
明朝:
通奸罪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政治上和经济是都作了一系列的改革,但在处罚“私通”上却望而却步,沿袭了元朝的法律,除允许本夫捉奸(《问刑条律》刑律二人命)外,并可在当场杀人无罪。(《明律集解附例》九·刑律一,人命“杀死奸夫”)。而通奸的处罚: “无夫奸杖八十,有夫奸杖九十。” 比元朝还多加了三杖。不仅如此,还沿袭了对女人的“去衣受杖”。 “其妇人犯罪,应决杖者,奸罪去衣受刑。”1542年2月13日一国外女人犯通奸罪遭斩首
清朝:
清兵入关,明朝覆灭,大清代替了大明。尽管中国这块神州大地天翻地覆,神器易主,改朝换代,然而自秦汉以来的“国粹”却依然故我,巍然不动,这倒也是一个罕见的奇迹。清朝的法律沿袭明朝和元朝的法律,允许私刑,允许捉奸,并可当场杀死通奸男女,(《大清律例》二六、刑律,人命,“杀死奸夫”)。 通奸也和明朝一样,“杖九十”( 《大清律例》三二、刑律,“犯奸”)。一杖不少。
这里还须补充一笔的是,自明朝以来,又多了一种“刁奸”罪。如将其译白,大约与现代的“诱奸”一词含意相近。明朝规定:“刁奸者,杖一百。”多了十下板子。清朝的规定是:《清律小注》“刁奸者,不论有夫无夫,俱杖一百。既有夫有弃而外淫,故加一等(即有夫者加二十杖)”。罚后,奸妇可由丈夫转卖,却又标明不准买给奸夫。在这一点上,明、清两代是一致的,是不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经查,这条法律,两千年来,中国无异其理论的基础还是《礼记》中的“既嫁从夫”、“从人者也”。或划归班固所著《白虎通》中所谓:“妻者,齐也,与夫齐体。”
女人绝不能有其独立的人格,不能有其自己的好恶,更不用说独立的意志了。她的丈夫(即她的主人)可以把她卖给任何一个人,唯独不能给她喜欢的人! 随着中国最后一个皇帝的退位,中国总算有了一点觉醒。
民国:
通奸罪
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之后,那年三月颁布的《暂行新刑律》第二百八十九条,关于“通奸罪”作了如下规定:“和奸有夫之姓者,处四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其相奸者,亦同。” 所谓“有夫之姓者”,即有夫之妇。而这个法律规定巧妙地利用“法定有罪”的原则,形成了“网开一面”,即不规定地规定了未婚女子不存在通奸罪。这不能不视为如同中国人剪辫子一样,是一个可以吓得那些道学先生们屁滚尿流的叛逆行动。中国毕竟没有皇帝了,一九二八年七月的《刑法》又作出了新的规定:“有夫之妇与人通奸者,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其相奸者,亦同。”此罪的处罚又减了一半。直到一九三六年一月一日,颁布的《刑法》中才在“通奸”上出现了对等的处罚:“有配偶而与人通奸者,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与其相奸者,亦同。”
台湾地区目前沿袭民国法律的规定。
新中国:
然而,直到解放后,新的《刑法》颁布之后,才真正地废除了“通奸罪”。而将“通奸”的问题纳入道德范畴予以制约。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这一问题认识的终结。中国人对这一问题本质的认识花费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时至今日,“持刀捉奸”仍然是中国人处理这件事的形象。
至今也还有人大代表呼吁在《刑法》中应写进处罚“通奸”的条款。

『叁』 人们常说的十恶不赦,分别是哪十恶

开宗明义,“十恶”,最早出现于佛经中,是佛教用语。佛经被翻译传播之后,“十恶”开始进入律法正式成为一个法律名词。

01 先说“十恶”在佛教中的来历与含义

据《高僧传》记载,早在前秦苻坚建元年间(公元386年),竺佛念就译出了《增壹阿含经》;在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以前,僧伽提婆也译出了《长阿含经》,这些翻译的经文中就出现了“十恶”一词。随后,直接以“十恶”为名的佛经也被翻译到中国。

而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曰(1911年1月25曰),颁布的《钦定大清新刑律》则是一部半殖民半封建性的刑法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这部刑法典删除了“八议”等封建特权法内容,最终取消了存在于中国封建社会一千多年来的“十恶”条款。

至此,“十恶”在律法中的具体含义消失。

如今,我们虽然经常还会说“十恶不赦”这个词,但其中的“十恶”,再也没有封建社会中十大恶罪的那层含义了,它一般借指重大的罪行。

回答完毕。

『肆』 4年没有死刑犯,史上死囚最少的朝代,它是怎么做到的呢

苍天有好生之德,但是要治理国家,严酷的刑法通常是必要的。一般来说,在一国建立不久,为了休养生息,通常会放宽刑罚,以表宽厚。

但是让统治者头疼的是,放宽刑法就会导致犯罪增多,社会动荡。而为了让社会稳定,就要严酷执法,这就与修养生息的目的相违背了。这种“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矛盾始终困扰着皇帝们。

但神奇的是,有一个朝代,他们的放宽了刑法的处罚,但是社会却没有因此动荡,反而接连4年全国没有一起死刑发生。

这个朝代就是元朝。

这么看,元朝有些制度真的非常先进。对于元朝,我i们大家的了解都非常少,通常都来自一些传闻和传说,比如“四等人”“10户人用一把菜刀”“初夜权”。但其实,这些都是一些传闻和误解,和根本没有现实依据。

比如初夜权,在明朝修订的《元史》中根本没有记载。如果“初夜权”真的存在过,那么作为敌对的明朝必将对此大书特书。最早出现于清朝太平天国时期发现的一本据说是由南宋遗民写成的小说中提及。

而“四等人”最早则出现在清朝末期一本小说《蒙兀儿传记》中,可信度更是低得可怜。

每当提到元朝时,大家印象里都是残忍暴虐的样子。但是现在来看,元朝或许远没有现在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残忍。

『伍』 牛马肉在元朝时期为什么很少见,吃的时候要小心什么

元朝是蒙古族南下建立的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广的一个王朝。

蒙古族是一个马背上的民族,内蒙古草原上的马匹存栏量是非常之大的。草原上养牛、养马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吃牛马肉自然也非常正常。可是元朝的时候,人们吃马肉或者牛肉的机会都非常之少。



元朝统治者是在马背上拿下的江山,因此他对于马非常的诊视;而他要统治农耕文明的中原,牛又变得更加重要。而且,中国历代都有禁止杀牛的传统。汉代杀牛是死刑,唐朝需进监狱一年,因此元朝这么做只是延续历史上的做法而已。所以元朝很少有人能吃上牛马肉,即便已经有了,吃的时候也要很小心。

另外在规定中,明确说如果马、牛正常死亡,还必须上交筋角都交给官府的原因是,这两样东西都是制作传统弓箭,最重要的原材料。

『陆』 《元史》卷七十一 志第二十二(2)

殿庭笙十,延祐间增制,不用孔雀。

琵琶,制以木,曲首,长颈,四轸,颈有品,阔面,四弦,面饰杂花。

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

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榼,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

胡琴,制如火不思,卷颈,龙首,二弦,用弓捩之,弓之弦以马尾。

方响,制以铁,十六枚,悬于磬虡,小角槌二。廷中设,下施小交足几,黄罗销金衣。

龙笛,制如笛,七孔,横吹之,管首制龙头,衔同心结带。

头管,制以竹为管,卷芦叶为首,窍七。

笙,制以匏为底,列管于上,管十三,簧如之。

箜篌,制以木,阔腹,腹下施横木,而加轸二十四,柱头及首并加凤喙。

云璈,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

箫,制如笛,五孔。

戏竹,制如籈,长二尺馀,上系流苏香囊,执而偃之,以止乐。

鼓,制以木为匡,冒以革,朱漆杂花,面绘复身龙,长竿二。廷中设,则有大木架,又有击挝高座。

杖鼓,制以木为匡,细腰,以皮冒之,上施五彩绣带,右击以杖,左拍以手。

札鼓,制如杖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和鼓,制如大鼓而小,左持而右击之。

闉,制如筝而七弦,有柱,用竹轧之。

羌笛,制如笛而长,三孔。

拍板,制以木为板,以绳联之。

水盏,制以铜,凡十有二,击以铁箸。

乐队

乐音王队:(元旦用之。)引队大乐礼官二员,冠展角幞头,紫袍,涂金带,执笏。次执戏竹二人,同前服。次乐工八人,冠花幞头。紫窄衫,铜束带。龙笛三,杖鼓三,金鞚小鼓一,板一,奏《万年欢》之曲。从东阶升,至御前,以次而西,折绕而南,北向立。(后队进,皆仿此。)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展角幞头,紫袍,随乐声进至御前,分左右相向立。次妇女一人,冠唐帽,黄袍,进北向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戴红发青面具,杂彩衣,次一人,冠唐帽,绿襕袍,角带,舞蹈而进,立于前队之右。次四队,男子一人,戴孔雀明王像面具,披金甲,执叉,从者二人,戴毗沙神像面具,红袍,执斧。次五队,男子五人,冠五梁冠,戴龙王面具,绣氅,执圭,与前队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飞天夜叉之像,舞蹈以进。次七队,乐工八人,冠霸王冠,青面具,锦绣衣,龙笛三,觱栗三,杖鼓二,与前大乐合奏《吉利牙》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广翠冠,销金绿衣,执牡丹花,舞唱前曲,与乐声相和,进至御前,北向,列为九重,重四人,曲终,再起,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二十人,冠金梳翠花钿,绣衣,执花鞚稍子鼓,舞唱前曲,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人,花髻,服销金桃红衣,摇日月金鞚稍子鼓,舞唱同前。次男子五人,作五方菩萨梵像,摇日月鼓。次一人,作乐音王菩萨梵像,执花鞚稍子鼓,齐声舞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寿星队:(天寿节用之。)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唐巾,服销金紫衣,铜束带。次妇女一人,冠平天冠,服绣鹤氅,方心曲领,执圭,以次进至御前,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舞蹈,并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一人,冠金漆弁冠,服绯袍,涂金带,执笏;从者二人,锦帽,绣衣,执金字福禄牌。次五队,男子一人,冠卷云冠,青面具,绿袍,涂金带,分执梅、竹、松、椿、石,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乌鸦之像,作飞舞之态,进立于前队之左,乐止。次七队,乐工十有二人,冠云头冠,销金绯袍,白裙,龙笛三,觱栗三,札鼓三,和鼓一,板一,与前大乐合奏《山荆子》带《妖神急》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凤翘冠,翠花钿,服宽袖衣,加云肩、霞绶、玉佩,各执宝盖,舞唱前曲。次九队,妇女三十人,冠玉女冠,翠花钿,服黄销金宽袖衣,加云肩、霞绶、玉佩,各执棕毛日月扇,舞唱前曲,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人,服杂彩衣,被槲叶、鱼鼓、简子。次男子八人,冠束发冠,金掩心甲,销金绯袍,执戟。次为龟鹤之像各一。次男子五人,冠黑纱帽,服绣鹤氅,朱履,策龙头濆杖,齐舞唱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礼乐队:(朝会用之。)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黑漆弁冠,服青素袍,方心曲领,白裙,束带,执圭;次妇女一人,冠九龙冠,服绣红袍,玉束带,进至御前,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舞蹈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三人,皆冠卷云冠,服黄袍,涂金带,执圭。次五队,男子五人,皆冠三龙冠,服红袍,各执劈正金斧,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童子五人,三髻,素衣,各执香花,舞蹈而进,乐止。次七队,乐工八人,皆冠束发冠,服锦衣白袍,龙笛三,觱栗三,杖鼓二,与前大乐合奏《新水令》、《水仙子》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笼巾,服紫袍,金带,执笏,歌《新水令》之曲,与乐声相和,进至御前,分为四行,北向立,鞠躬拜,兴,舞蹈,叩头,山呼,就拜,再拜,毕,复趁声歌《水仙子》之曲一阕,再歌《青山口》之曲,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二十人,冠车髻冠,服销金蓝衣,云肩,佩绶,执孔雀幢,舞唱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人,冠翠花唐巾,服锦绣衣,执宝盖,舞唱前曲。次男子八人,冠凤翅兜牟,披金甲,执金戟。次男子一人,冠平天冠,服绣鹤氅,执圭,齐舞唱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说法队:引队礼官乐工大乐冠服,并同乐音王队。次二队,妇女十人,冠僧伽帽,服紫禅衣,皂绦;次妇女一人,服锦袈裟,余如前,持数珠,进至御前,北向立定,乐止,念致语毕,乐作,奏《长春柳》之曲。次三队,男子三人,冠、服、舞蹈,并同乐音王队。次四队,男子一人,冠隐士冠,服白纱道袍,皂绦,执麈拂;从者二人,冠黄包巾,服锦绣衣,执令字旗。次五队,男子五人,冠金冠,披金甲,锦袍,执戟,同前队而进,北向立。次六队,男子五人,为金翅雕之像,舞蹈而进,乐止。次七队,乐工十有六人,冠五福冠,服锦绣衣,龙笛六,觱栗六,杖鼓四,与前大乐合奏《金字西番经》之曲。次八队,妇女二十人,冠珠子菩萨冠,服销金黄衣,缨络,佩绶,执金浮屠白伞盖,舞唱前曲,与乐声相和,进至御前,分为五重,重四人,曲终,再起,与后队相和。次九队,妇女二十人,冠金翠菩萨冠,服销金红衣,执宝盖,舞唱与前队相和。次十队,妇女八人,冠青螺髻冠,服白销金衣,执金莲花。次男子八人,披金甲,为八金刚像。次一人,为文殊像,执如意;一人为普贤像,执西番莲花;一人为如来像;齐舞唱前曲一阕,乐止。次妇女三人,歌《新水令》、《沽美酒》、《太平令》之曲终,念口号毕,舞唱相和,以次而出。

凡吉礼,郊祀、享太庙、告谥,见《祭祀志》。军礼,见《兵志》。丧礼五服,见《刑法志》。水旱赈恤,见《食货志》。内外导从,见《仪卫志》。

『柒』 在古代,首次判定“杀婴”为犯罪行为的朝代是什么时候

杀婴(溺婴、弃婴)一般指剥夺亲生婴儿生命的行为。造成杀婴的社会原因很多,有的出于迷信,有的迫于舆论的压力,有的则出于图利,被害者有男有女,但以女性为多。杀婴是古代家长对子女实行无限支配权和重男轻女的显著标志。


应当注意的是,太平天国革命政权严厉禁止杀婴,《资政新篇・法类》:

“禁溺子女。不得已难养者,准无子之人抱为己子,不得作奴视之。或交育婴堂。溺者罪之。”

又说:“生女难养,准为女伺,长则出嫁从良”。太平天国运用法律和社会救济手段来杜绝杀婴,是难能可贵的。

『捌』 元朝的酷刑有什么

元朝时代刑法的最大特点是宽刑慎法。元世祖忽必烈即位之初就曾公开宣示臣下:“人命至重,悔将何及,朕实哀矜。”并著重提出宽刑慎法作为元朝刑法的指导思想:“朕治天下,重惜人命,凡有罪者,必命对再三,果实而后罪之。”而且忽必烈还屡屡告诫臣下:“朕或怒,有罪者使汝杀,汝勿杀,必迟回一两日乃复奏。” 在至元二十二又再次强调说:“人命至重,今后非详狱,勿辄杀人。”忽必烈的后继者们也遵循他的训导,秉持宽刑慎法的思想,如成宗大德四年中书省发布诏书说:“切惟国朝最以人命为重,凡有重刑,必须奏覆,而后处决,深得古先谨审刑辟之意。”

与唐宋相比,元朝刑法放宽了许多,是中国法制史上的巨大进步,对犯罪处罚手段只有笞、杖、徒、流、死五种,而且在具体实行这五种刑罚手段时司法机关也格外慎重。《元史》对此评价是“盖古者以墨、劓、剕、宫、大辟为五刑,后世除肉刑,乃以笞、杖、徒、流、死备五刑之数。元因之,更用轻典,盖亦仁矣。”

『玖』 古代如何处罚“强奸罪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强奸更是淫之首恶,强奸行为令受害人身心俱损。现代惩治“强奸罪”,轻者判几年刑期,重者无期徒刑。那么古代呢,古代如何处罚“强奸罪”?

“强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

“强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律中,《唐律疏议名例》中的“若被强奸,后遂和可者”中的“强奸”,便是性犯罪。唐代之前,只有和奸罪、居丧奸罪一说,到了唐代才出现了“强奸”“轮奸”罪名。

唐代:判刑较轻,但重者处死

唐代把奸罪分为通奸、强奸和媒奸三种,对强奸罪更是“罪加一等”,从重惩处。

《唐律疏议》规定:“和奸(通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有夫者,徒两年;强者各加一等”。也就是说通奸男女双方各判刑一年半,如果是有夫之妇要判刑两年,强奸罪在通奸罪上加一等。唐代徒刑分为五等,从一年半到三年,一等就是半年,强奸罪加一等就是判刑两年,比通奸罪多半年。

唐代也有判处死刑的,宋人郑克编撰的《折狱龟鉴议罪》就记载了一则发生在唐代的强奸案例:窦参是中唐名臣,刚做奉先县尉时,北衙禁军曹芬兄弟俩喝醉酒后竟然强暴亲妹妹。窦参接到案子后,判处曹芬兄弟死刑,立即执行。

宋朝:首创强奸幼女罪

宋代的法律基本上沿袭《唐律》,但对强奸罪的处罚比唐代更严,对强奸罪的处罚力度。《宋刑统杂律》规定:“应有夫妇人被强奸者,男子决杀,女人不坐罪”,即强奸有妇之夫,杀之,妇女不受惩罚。如果妇女被强暴时奋起反抗、杀死施暴者,也不坐罪。

明代短篇公案小说集《龙图公案》中的《强奸反噬》就记载了北宋包拯如何断强奸案。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人,见朋友的老婆长得漂亮,企图强奸,未遂,被告到官府。但他们反诬朋友,称朋友纵容其妻卖淫,欲骗取他们钱财,被明察秋毫的包公识破,遭从重惩处。包拯的“从重处罚”等同于唐代的“罪加一等”。

另外,南宋创立了强奸幼女罪,南宋的《庆元条法事类杂门》规定:“诸强奸者,女十岁以下虽和也同,流三千里,配远恶州。未成,配五百里。折伤者,绞。”即性侵幼女,流放3000里,强奸未遂,流放500里,造成重大伤害者,判处绞刑。

元朝:加重处罚,凡是犯强奸罪一律处死

元朝把奸淫幼女罪或一般强奸罪分开,加重处罚力度,无论是奸淫幼女罪还是一般强奸罪,都一律处死。《元史刑法志》明确规定:“诸强奸幼女者,处死;虽和同强,女不坐”。

清朝:强奸男童也是犯罪

受程朱理学的影响,清朝封建礼教观念极其严格,非常注重贞操,对惩治“强奸罪”极为重视。为惩治“奸罪”,《大清律例》设立十个罪名来惩罚各种犯奸之人。

清朝时期,犯一般强奸罪,既遂的判处绞刑,秋后再审是否执行死刑;未遂的,杖责一百,流放三千里。清朝把幼女的标准提到了十二岁,规定:“强奸12岁以下10岁以上的幼女,判死缓(秋后问斩),即便双方自愿也同样。如果强奸10岁以下的幼女,斩立决。”

古代历来重男轻女,但是单独为男童立法的几乎没有,直到清朝。《大清律例》规定,强奸十岁以下男童者斩,强奸十岁到十二岁之间男童者,判斩监候。

除此之外,清朝还规定了“同性性犯罪”,将强奸男性的犯罪行为列入刑法。强奸男性被称为鸡奸罪,《大清律例刑律犯奸》中就记载:“恶徒伙众,将良人子弟抢去,强行鸡奸者,无论曾否杀人,仍照光棍例,为首者拟斩立决,为从者若同奸者俱拟绞监候,余犯发遣黑龙江给披甲人为奴。”

(全文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拾』 元朝十户一把菜刀,大家平时是怎么做饭的呢

导语:菜刀基本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了,平时做菜做饭都是需要用到的,在古代大部分时候也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元朝时期就很不一样了,朝廷限制人们拥有菜刀的数量,每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那元朝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定呢?是真是假呢?


元朝十家合用一把菜刀的说法真实性极低。

总结: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光靠残酷镇压是行不通滴,也难怪民间会有“十户一把菜刀”的流传,恐怕更多的是老百姓的讽刺意义吧。只有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国家才能长治久安。所以,短命的元朝九十多年匆匆灭亡,也在情理之中了。

热点内容
劳动法退伍军人辞退 发布:2024-11-08 23:15:06 浏览:645
2020cpa经济法可转债 发布:2024-11-08 23:12:39 浏览:591
大学生村官遵守什么规章制度 发布:2024-11-08 22:17:22 浏览:893
常宁荫田法院 发布:2024-11-08 21:41:40 浏览:913
单位语言规范的规章制服 发布:2024-11-08 21:33:09 浏览:995
非法学考试科目 发布:2024-11-08 21:21:34 浏览:253
邯郸肥乡区法院 发布:2024-11-08 21:12:41 浏览:42
异性恋婚姻法 发布:2024-11-08 20:54:51 浏览:727
所有执法必须符合立法目的 发布:2024-11-08 20:08:58 浏览:495
科克伦律师 发布:2024-11-08 20:08:58 浏览: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