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冷静期过了
1. 《民法典》通过离婚冷静期是为了什么
《民法典》通过离婚冷静期是因为离婚对整个社会有一些不良影响。社会由个人家庭组成的,离婚会带来一系列内后果,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问题,尤其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所以,法律上对这种协议离婚,规定一个30天的冷静期。
“冷静期”只适用于双方到婚姻登记机关去协议离婚。他们当初可能是因容为家庭琐事发生争吵,一气之下就要去离婚,事后可能又反悔了。假如彼此经过30天的深思熟虑,觉得还是要离婚,这就要充分尊重和保障双方的离婚权利。
(1)民法典冷静期过了扩展阅读
家暴出轨等诉讼离婚不受“冷静期”限制:
“冷静期”制度并不适用所有的离婚情形,发生家暴或婚内出轨现象,确实导致感情破裂,到法院去离婚的话,就没有所谓的“冷静期”适用问题。立法者在规定很多制度时,会对多种利益有所考虑,不会维护一种绝对自由,因为这种自由其实会对其他权益或利益构成影响。
如何在各种利益间划出很好的边界,这是很重要的问题。民法就是社会生活中各种利益的平衡器,它要达到最好的平衡。
2. 民法典时代,要经过60天“冷静期”才能离婚你知道吗
中国古代有句俗语: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可见,咱们中华民族,对于离婚这件事情是非常慎重的。
可眼下,却有着居高不下的离婚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家暴或者出轨等诉讼离婚并不适用冷静期规定。
消息一出,就有律师奔走相告给广大网友:有协议离婚意向的,赶紧搭上今年的末班车,明年想协议离婚可没那么简单了。
参与民法典立法的中国人民大学民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说:“两个人真正想离婚,是没有办法冷静的,离婚冷静期的设立,是让可离可不离的人再思考一下,并不是限制离婚,也不侵犯离婚的自由。“
个人认为,设置离婚冷静期不应该一刀切,应该视具体情况而行,例如有了孩子的夫妻,类似这种情况设置离婚冷静期才更加合理!
3. 《民法典》的冷静期制度,适用于哪些情况
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很多话题都非常让人关注,离婚是这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这次《民法典》对于婚姻冷静期也做了重点的解释,而且不是所有的离婚都适用冷静期。我重点查阅了《民法典》冷静期的很多内容,对于冷静期制度有自己的一些看法,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4. 民法典正式通过,婚姻冷静期是婚姻的护堡还是自由的拌脚石
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之中,编撰法典一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制内容,而法典之中的民法,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文明进步,民法实际上就是民生问题,通过法律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会牵扯到我们每一个人。
在民法典之中有一项内容是关于离婚的冷静期,这项条款出来之后,引发了网上的普遍争议,有的人感觉这一条内容有一些多余,有的人认为这条很有必要,离婚冷静期是婚姻的护堡还是自由的拌脚石呢?
一、法律规定2020年5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会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在实行的当日,之前所制定的相关的民法全部失效。
在这些失效的民法之中其中就有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定制了有一个离婚的冷静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其实离婚冷静期并不是新鲜事物,根据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早在2017年,陕西、四川、广东等省市在司法实践的活动之中,就已经出现了离婚冷静期,时间从三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笔者认为婚姻冷静期不应当存在,毕竟成年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婚的毕竟是少数,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复婚的更是极少数,不能因为这些极少数人而限制了大多数人。
5. 民法典对离婚“冷静期”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属于创新之举,这是我国对遏制当前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立法举措。“冷静期”的设定确实能让一些头脑发热的人能够“冷静”一下,有效地避免一些轻率的离婚行为。
“冷静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轻率离婚行为,同时也给一些已经过深思熟虑办理离婚的人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原来双方协商好离婚事宜,只需要去一次婚姻登记机关,现在至少就需要去两次了,还要耐心的等待三十天。有一方不想离婚的,可以自己去撤回离婚申请,也可以在三十天的办证期间故意不到场,让另一方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对于那些夫妻感情早已破裂,一方想要真心离婚的来讲,“冷静期”也就变成了“焦虑期”,离婚成本大大增加,是对有些人无意义的折磨。
6. 民法典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时限
【导读】在民法典草案中,规定了时长为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据悉,对于这一规定,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是赞成的,认为有利于解决冲动离婚的问题,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但也有的意见提出,对于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形的,不宜规定离婚冷静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上述为离婚设立的30天“缓冲期”,被称作“离婚冷静期”。
2、“实践中,由于协议离婚登记手续过于简便,轻率离婚的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3、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实践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诉离婚,而起诉离婚是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都规定了这一制度。”
4、离婚率逐年走高,根据民政部召开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的情况,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5、目前社会以及网络上对此存在两种立场鲜明的看法,一种认为该规定给了夫妻双方足够的“后悔时间”,随时撤销离婚避免冲动而后悔;另一种则认为,夫妻情感破裂协议离婚是权利自由,设立冷静期会导致转移财产、打击报复甚至滋生家庭暴力。
这一规定不仅是保护了正常的婚姻关系,也避免了因为冲动而离婚的可能,婚姻关系的维持本来就是结婚双方的事,所以经历冷静期后,才能更好的做出选择。
7. 民法典已通过,现在因冲动离婚二十三天,可不可以用民法典一个月的冷静期要求民
《民法典》还没有生效,不能作为法律依据。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版二百六十条规定, 本法自权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同时废止。
8. 为什么民法典不加入结婚冷静期
为什么民法典不加入冷结婚冷静期,我看应该真的应该加进去,夫妻之间需要一个冷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