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重点
Ⅰ 刑法总论的期末重点大致有哪些
你好抄!有刑法的基本原则袭,刑法的效力,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犯罪的主体和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共同犯罪,正当行为,罪数形态,犯罪故意的停止形态,刑罚的体系与种类,刑罚裁量制度,刑罚执行制度,以及过往的司考真题。
Ⅱ 学习刑法最重要的问题是什么
考生法律知识的完备首先表现在其对法学基本理论和民法、刑法两大最基础的部门法的掌握上。刑法既然如此重要,如何学习呢?下面向诸位考生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全面完整地把握刑法学的结构框架,争取能做到高屋建瓴的学习。 刑法学业教材七、八百页,刑法条文四百多条,内容虽然多,但系统性很强。考生应先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科的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刑法学分为两大部分:刑法总论和刑法各论,刑法总论又分为刑法论、犯罪论和刑罚论;分论分为罪刑各论概述和十章类罪。考生可以先把整个框架记住。 总之,要在学习刑法学之前,先反复研读几篇目录,了解教材的结构,从总体上把握。 二、循序渐进,善于利用刑法条文。 学习刑法学的内容,要讲求循序渐进。先学习刑法论,即是教材的前三章,即对什么是刑法,什么是刑法学,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这些内容有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按部就班,犯罪论,刑罚论,刑法各论一步一步地来。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利用法条是十分重要的。我国的刑法学教材,注释刑法学的内容很多,最主要的内容多与刑法条文相切合,所以结合刑法条文学习,会有很好的学习效果。要在努力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法条,如果实在理解不好,就一节一节的背记,然后带着问题去读教材。通过学习教材领会把握法条,已经理解的法条会有更深的记忆。 三、在全面的基础上把握重点。 重点部分往往是知识点多,考试中易考察的地方。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把握重点进行复习,是十分必要的。另外,考生在考试中掌握每种题型的答题方法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所有的答题方法都是在知识掌握基础之上的方法。考生要避免本末倒置。下面针对题型谈谈答题方法。 1、单项选择题 单选题相对较容易,所以这一部分考察的是考生对基本知识的把握,回答这类问题,首先要准确地理解题的含义和要求,同时要把握题干和备选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再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与题干和要求相一致的答案。选择题目的备选方案是围绕一个中心,围绕同一原则,核心从不同的方向编制的,考生在选择时,必须结合刑法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或者刑法条文的有关规定,仔细分辨比较。 2、名词解释题 名词解释题要求准确、完整地给出概念或定义,并不要求解释后再进行分析比较。文字要简练,语言要准确,关键字词不得有误。例如“诽谤罪”作为名词解释题,答“指故意制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并足以损害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即可,不必再作任何分析和比较。 3、简答题 刑法学中许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等到都可以通过简答考核。答简答题最重要的是要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简明扼要地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只需将答案要点表述出来,不必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多角度的论证,即问什么答什么。如果遇到所问的问题涉及面比较大的情况,一定要把握核心回答全面。考生在答题中常见的失误有二:一是不切题意;二是把握不好答题的度,不懂该类题目应答到怎样的程度。因此考生在平日的复习中应该多从事这方面的练习,经避免考试中出现类似的失误。 4、论述题 这一类题目要求考生对某一问题进行分析、说明及评价,是一类高层次的试题。论述题主要用来考核考生掌握知识的深度以及分析、判断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试卷中,论述题一般出自教材的重点章节或重点问题,要求考生既全面又有重点地阐述某个问题,不仅有论点还要有论据,要把与题目有关的概念、特征、条件及其与有关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展开进行讨论,并力求具有充分的说服力。在答题过程中,可先拟一个简单的提纲,正确审查题意,并紧扣题意,选择切中题意的素材,然后再有条不紊地下笔答题,文字表述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繁简适度。 在答论述题中常见的失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跑题”,许多考生不注意审题,答题目中漫无边际,不能紧扣题目。例如,“试述犯罪的过于自信地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异同点”,如果考生不注意审题,只答异不答同就会造成“答漏”,“漏答”。(二)论述不够充分,答得太少,往往只有标题式的几条,没有扩展性回答。(三)条理不清,字迹潦草,缺乏逻辑。 因此,考生在复习中要注意重点、难点的理解,并以辅导材料为辅助加深理解,结合模拟题,适当掌握一定的论述题,以提高自己答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答题中游刃有余,由浅入深展开论述。 5、案例分析题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案例所提供的事实,正确地运用法律进行分析,得出科学的处理方法,案例分析题一般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法律关系较复杂,答题所涉及知识在教材中往往会跨章节。因此为做好这一类题目,考生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认真审题,搞清案情事实。在审题过程中,弄清哪些是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哪些不是,题目的要求是什么;第二,分析案例所涉及的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等事实,围绕题目意图和分析要求,依照法律规定和法学理论,分别就各类法律关系进行分析;第三,运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提出处理意见,要明确、具体、肯定。另外,分析案例要逐字表述。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尤其是逻辑要严密。 考生分析案例最常见的失误是不会应用法律条文,或对法律条文和专业术语运用不熟练,以致出错。另外,就是案例分析中条理不清,语言不规范,陈述理由不充分和不准确造成了失分。 要想在案例分析中取得高分,除了全面、系统地掌握教材之外,考生还要大量练习。另外,考生还应多注意报刊杂志上报导的活生生的刑事案例,从中揣摩,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案例分析能力。
Ⅲ 刑法总论里有个不作为犯罪,其中的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包括哪些
你好
这里的先行行为,必须是足以单方面置被保护的法益处于危险状态。或者说,这专里的先行行为,本身就具有属危害性。
而这里的男友跟女友分手,这仅仅是一种恋爱中的正常的交流,不具有危害性。
所以 ,该行为 不能说是先行行为 。
还有一点,解决这类模糊不清的问题,请你多记住一些典型的案例。知道那些典型的案例,就很好判断了。
这个在真题里面有原型,答案是不是先行行为。
Ⅳ 首都经贸法学考研!高分!!!
他们学校有个官方论坛,里面有很多资料,你可以去看下,考这个学校听我们师兄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专业课考130以上的一堆一堆的,所以你只要多看几遍专业课的书,记不记笔记完全看个人学习爱好了啊
法学这一块你就是要多看啊,一遍肯定不够啊,加油啊
Ⅳ 我是大一的,期末考刑法总论 重点有什么啊
刑法总论没有什么非重点。。。刑法很可能将是你专业课中最简单的一门,总论是基础。都搞懂不吃亏的,而且明白了是不会忘的。
Ⅵ 刑法总论的重点是什么
说实话,刑法总论全是重点,每一个问题都是需要深入掌握的。总论时时刻刻指导、影响着分论的条文。
如果一定要说重点,那么我觉得总论重点中的重点就是犯罪论的内容,犯罪论可以说是整个刑法学的核心内容。
Ⅶ 刑法总论中预见和明知有区别吗
在刑法中“明知”与“预见”的区别
我国现行刑法第14条和第15条分别对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作了规定,第14条第一款规定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第15条第一款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在这两个条款中,“明知”与“预见”两个重点词语,必须区别清楚,在现实中否侧难以区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明知”,在词典上有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明智。知,通“智”。 《礼记·祭义》:“虽有明知之心,必进断其志焉。”《史记·秦始皇本纪》:“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宽厚而爱人。”《资治通鉴·汉元帝永光元年》:“今以陛下明知,诚深思天地之心……使是非炳然可知,则百异消灭而众祥并至,太平之基,万世之利也。”第二种解释是:明确理解或了解。《商君书·定分》:“法令以当时立之者,明旦,欲使天下吏民皆明知而用之。”严有禧《漱华随笔·姜熊狱》:“陛下何不付所司书其罪,使天下明知二臣之罪?”第三种解释是:明明知道。王安石《上皇帝万言书》:“明知其无能而不肖,苟非有罪,为在上者所劾,不敢以其不胜任而辄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明知这事无可宽容,也将来轻轻放过。”综观我国刑法体系,第14条中的“明知”应该采用的是第三种解释,即明明知道。
“预见”,在词典上有二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 指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史记·龟策列传》:“卜筮至预见表象,先图其利。”王鏊 《震泽长语·杂论》:“营洛之议,若预见有靖康之祸者,其谋虑之深长可知。”第二种解释是:指能预先料到将来的见识。周恩来 《关于当前民主党派工作的意见》:“在革命战争和阶级变化的发展上,需要我党有领导的预见,但证实这个预见的正确,还需动员全党领导群众在实际工作中循着这个预见的方向努力奋斗。” 袁鹰 《悲欢·横眉》:“‘杀人者终必覆灭’,多么有力的宣判,多么英明的预见。”综观我国刑法体系,第15条中的“预见”应该采用的是第一种解释,即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
“明知”与“预见”两者都有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在故意犯罪中即可能发生的危害社会的结果)预先预料到的含义,但是二者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转变为现实的估计是不相同的。在14条中“明知”的情况下,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例如,A在盗劫某博物馆后,为了毁灭罪证,又放了一把火烧馆,在放火时,A发现除了自己所拿走的文物外,还有许多文物在房间墙角上,但他仍然将火点燃后离去,结果博物馆被火烧完,大批文物被毁灭。在本案中,A放火时,显然认为博物馆被烧毁,同时馆内文物被烧毁的危害结果可能变成现实,因而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属于“明知”。而在“预见”的情况下,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例如,B在指挥施工时,嫌安全保障措施麻烦碍事,擅自将这些措施取消,只是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结果C施工时因缺乏安全保障措施而从高处坠落身亡。在本案中,B在取消安全保障设施,叮嘱施工人员注意安全时,显然认为施工人员并不会真的从高处坠落,因而其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属于“预见”。
第14条、第15条中的“明知”与“预见”除了在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转变为现实的估计不同外,从整体上看,二者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也是不相同的。表现为:第一,“明知”既包括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也包括认识到危害结果的必然发生。而“预见”则只可能包括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第二,即便都是在认识到危害结果可能发生的情况下,“明知”的认识程度从整体上看也要高于“预见”。亦即:当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程度越高时,就越应当考虑将他的认识归入刑法第14条中的“明知”之内;当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行为人认识到危害结果发生的程度越低时,就越应当考虑将他的认识归入刑法第15条中的“预见”之内。
例如,2010年5月11日下午1时许,被告人杨某的弟弟在观看被害人孟某与他人下棋时,因未遵守“观棋不语”的游戏规则,与孟某发生争吵。杨某知道后也与孟某争吵并隔铁栏杆打了孟一巴掌,被害人孟某不久便昏迷送医院治疗,后于2010年7月11日出院在家中医治,2010年9月23日经医治无效死亡。经公安局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孟某系身患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因被他人击伤头部后,情绪激动诱发脑出血并发肺部感染等多功能脏器衰竭经抢救无效死亡。在本案中,被告人杨某已是成年人,负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在与孟某争吵过程中,隔着栏杆打击孟某,其主观上并不是要故意伤害孟某的身体,而是想警告他。虽然被告人杨某不能预知孟某患有多种疾病,但被害人年事已高,被告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导致他人的死亡,而由于疏忽大意没有预见,导致孟某死亡结果的发生,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从被告人杨某用巴掌打击被害人孟某及其打击的部位,可看出其并没有要故意伤害被害人的意思,只是一种殴打行为即造成被害人暂时性疼痛,但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是伤害罪意义上的对人体健康的损害。所以法院应判处其过失致人死亡罪。
“明知”与“预见”在现实中,有的时候从表象上看并不是很明显,能深刻认识到“明知”与“预见”两个重点词语含义,并加以区别,在司法实践中才能准确划分故意犯罪与过失犯罪。
Ⅷ 西政的刑法总论考试重点
网络说我超过字数上限,完整版可在网上找到,在此给出一部分。西政的,正品保证!
刑法重点
第二章 刑法基本原则
现代罪行法定原则的四大内涵
1.习惯法可成为间接渊源——在解释犯罪成立的条件时,要考虑习惯法的因素,如行为人根据有利于自己的习惯法而实施了某一行为,客观上造成了危害,但可以缺乏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为由排除犯罪的成立;
2.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3.采取相对确定的法定刑,即采取相对不定期刑,给予法官一定空间的裁量刑罚的自由裁量权;
4.只是禁止不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的过程,允许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范围
我国属地原则的五种表现、四种例外
五种表现:1.我国的领陆——我国国境线以内的陆地及其地下层;
2.我国的领水——我国陆地疆界以内以及与我国陆地相邻接的一定范围内的水域及其地下层,包括内水和领海;
3.我国的领空——我国领陆和领水之上的空间;
4.我国的船舶和航空器——一国在悬挂其国旗的船舶和航空器内享有主权;
5.我国的驻外使、领馆——派遣国领域的延伸。
四种例外:1.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犯罪的情况;
2.民族自治地方制定出变通或补充规定的情况;
3.我国刑法典不适用于香港、澳门的情况;
4.新法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主要包括刑法修正案和单行刑法。
我国确定犯罪地的标准
1.犯罪的行为和结果均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
2.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结果发生在他国领域内的;
3.犯罪的行为发生在他国领域内,而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内的。
以上三种情况,均得认为是在我国领域内的犯罪。
我国属人原则适用的身份
1.我国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法定刑超过3年有期徒刑的,没有例外的应当适用我国刑法;
2. 我国普通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按照我国刑法规定的最高法定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原则上可以不适用我国刑法,但必要时也可以适用;
3.我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我国刑法对该罪法定刑的高低,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我国刑法保护原则适用的条件
1.所实施的犯罪必须是针对我国国家或者公民;
2.所犯之罪的最低刑必须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3.其行为不仅触犯我国刑法,按照犯罪地之法律,也属犯罪。
《刑法》第10条中两个“可以”
1.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
2.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从旧兼从轻原则和《刑法》第12条
1.从旧兼从轻原则主张,刑法原则上没有溯及力,但新法不认为是犯罪或处刑较轻的,适用新刑法,此事方有溯及力。
2.《刑法》第1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述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实施以前,按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第四章 犯罪概念
犯罪的基本特征和《刑法》13条中的但书
1.基本特征:①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②犯罪是违反刑事法律规范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③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刑罚处罚性。
2.《刑法》第13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应不应受刑罚处罚和需不需要给予刑罚处罚的区别
1.应不应受刑罚处罚关系到行为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问题,应受刑罚处罚说明该行为已经构成犯罪,不应受刑罚处罚说明该行为根本不是犯罪,当然也就不存在应受惩罚的问题;
2.需不需要给予刑罚处罚则说明该行为已经构成犯罪,只是考虑到某一案件的具体情况,是给予刑事处罚还是不给予刑事处罚的问题,免于刑事处罚本身说明,行为人的行为还是属于犯罪之列,只是考虑某种情况不给予刑罚处罚而已。
自然犯与法定犯
1.自然犯,又称刑事犯,指违反公共善良风俗和人类伦理,由刑法典或者单行刑事法律所规定的传统性犯罪;
2.法定犯,又称行政法,指违反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范,并由行政法规中的刑事罚则(附属刑法的一种)所规定的犯罪。
3.从主观恶性程度上看,自然犯较之法定犯要严重得多;
4.从违法问题的认定上看,对法定犯的判定又比自然犯要困难得多;
5.由于行政法规会因为国家管理目的改变而经常发生变化,固法定犯经常处于变动之中,缺乏自然犯的稳定性。
理解纯正身份犯和不纯正身份犯
1.身份犯:指以国家公职人员、企业管理人员、科学技术人员等一定身份作为犯罪主体条件的犯罪;
2.非身份犯:指身份犯以外的,刑法对其犯罪主体条件未作特别限定的犯罪;
3.纯正身份犯:只能由特定身份之人实施的犯罪;
4.不纯正身份犯:一般人亦可实施,具有特定身份之人实施后加重刑罚。
理解基本犯、加重犯与减轻犯
1.基本犯: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不具有法定加重或减轻情节的犯罪;
2.加重犯: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加重情节与较重法定刑的犯罪,分为——a.结果加重犯,即实施基本犯罪因发生了严重结果刑法加重了法定刑的犯罪,和b.情节加重犯,即实施基本犯罪因具有其他严重情节刑法加重了法定刑的犯罪;
3.减轻犯:刑法分则条文以基本犯为基础规定了减轻情节与较轻法定刑的犯罪。
第五章 犯罪构成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
1.犯罪概念是对犯罪的内涵和外延所作的确切、简要的说明;
2.犯罪构成是指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决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须具备的主观要件与客观要件的有机整体;
3.联系:犯罪概念是制定犯罪构成的基础,犯罪构成是犯罪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犯罪概念决定犯罪构成,犯罪构成表现犯罪概念,两者之间为内容与形式、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4.区别:①所揭示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揭示一切犯罪的共同本质,从整体上回答什么是犯罪,犯罪构成所揭示的是各种具体犯罪的特殊本质,是从具体的角度回答构成犯罪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②所具备的属性不同——犯罪概念具有一般性,犯罪构成具有特殊性;
③所发挥作用不同——犯罪概念是划分罪与非罪的总标准,犯罪构成是划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具体标准。
客观要件与主观要件
1.客观要件:形成犯罪构成内容的表现于外界的、离开行为者的意识而独立的、能够认识其在外部存在的要件;
2.主观要件:形成犯罪构成内容的、说明实施犯罪的行为人的和存在于行为人内部的心理的要件。
3.两者关系比较:客观要件是主观要件的外在表现,主观要件是客观要件的内部动因。
理解记述要件与规范要件
1.记述要件:关于该犯罪构成的要件存在与否的认定,只要根据对事实的认识就能确定的要件;
2.规范要件:关于该犯罪构成的要件存在与否的认定,需要由法官根据特定社会的文化和法律进行评价以后才能确定的要件;
3.两者关系比较:记述要件是明确的、易于认定的,规范要件是不够明确的、难以认定的——根据罪刑法定原则的明确性原则,在刑事立法上应尽可能多用记述的要件,少用规范的要件。
理解区分共同要件与选择要件 和 具体要件与一般要件▼
1.共同要件:或称基本的要件,指每一个犯罪构成必须具有的、不可缺少的要件;
2.选择要件:也即随意的要件,指不是每一犯罪构成必须具有的,而只是一部分犯罪构成必须具有的要件;
3.具体要件:某一具体的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要件;
4.一般要件:在一些犯罪构成中共同存在的要件,包括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
5.1.2之关系比较:
6.3.4之关系比较:一般要件与具体要件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第六章 犯罪客体
犯罪的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1.一般客体:一切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即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2.同类客体: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也就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3.直接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犯罪直接客体的分类: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选择客体)
1.根据客体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数量的单复性,可将犯罪的直接客体分为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具体如下:
①简单客体:指某一犯罪只直接侵犯了一种具体的社会关系;
②复杂客体:指某一犯罪同时侵犯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具体的社会关系;
2.对于复杂客体,根据受刑法保护的状况以及犯罪行为的几率,又可将其再区分为主要客体、次要客体和随机客体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①主要客体:某一犯罪行为所侵犯的、刑法予以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
②次要客体:又称辅助客体,是指某一犯罪行为不可避免要侵犯的、刑法予以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
③随机客体,又称选择客体、随意客体,是指受刑法保护的、某一犯罪行为不是必然侵犯的社会关系;
④三者之区别:①②是犯罪行为必然要侵犯的社会关系,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③并不必然受犯罪行为的侵犯,其是否实际受到侵犯对犯罪的成立与否不产生影响,功能上,①②既影响定罪又影响量刑,而随机客体只影响量刑,侵犯随机客体是从重处罚或加重法定刑的事由。
第七章 犯罪客观方面
理解不受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所为的行为的四种情况
不受行为人意识和意志支配所为的行为又称无意识无意志的行为,包括:
1.人在睡梦中的举动;
2.精神病人的行为;
3.人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4.人在身体受强制情况下的行为。
作为
是指积极的行为,即行为人违反刑法禁止性规范,积极实施刑法所禁止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不作为的三个条件
不作为是指行为人消极地不去实施自己有义务实施且能够实施的行为,也即行为人违反刑法命令性规范,消极地不履行应承担的作为义务。
构成不作为需具备的条件:
1.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此乃构成犯罪的不作为的前提,包括:
①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②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③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④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导致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积极义务,也即先行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权益处于某种危险状态,行为人负有防止、排除和避免危险发生的积极义务;
2.行为人能履行特定义务而未履行——法律不强人所难,如果因某种原因而不具备履行该项义务的实际可能性,则不构成犯罪行为;
3.由于行为人未履行特定义务而造成了或者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结果,包括:
①不作为成立犯罪并非必须造成危害结果;
②故意(直接)犯罪,可构成未遂;
③只有当行为人履行作为义务可以避免结果发生时,其不作为才可能成立犯罪。
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义务的来源
1.法律明文规定的特定义务;
2.职务上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
3.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4.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先行行为导致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处于危险状态时,行为人负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危险或防止危害结果发生的特定积极义务,也即先行行为导致了他人的权益处于某种危险状态,行为人负有防止、排除和避免危险发生的积极义务。
了解持有
1.持有之学说:①事态说②行为说③状态行为说;
2.持有之性质:持有是行为,并且是作为形式,具体如戏:
①持有即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状态;
②持有是一种作为形式的行为。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
1.联系: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而犯罪对象则是社会关系的主体或物质表现,犯罪客体是犯罪对象的实际内容,犯罪对象是犯罪客体的存在和表现形式,犯罪对象相同,犯罪客体未必相同;
2.区别:①犯罪对象体现的是犯罪现象的外部特征,犯罪客体体现的是犯罪现象的内在本质;
②任何犯罪都必然使犯罪客体受到侵犯,但犯罪对象则不一定受到损害;
③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必不可少的要件,犯罪对象则不是每一犯罪所必不可少的要件,它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
④犯罪客体决定犯罪的性质,犯罪对象则一般不决定犯罪的性质;
⑤犯罪客体是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对象则不是。
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行为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是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根据。
因果关系和刑事责任不是一回事,确定了某人的危害行为与某危害结果有因果关系,只是说明了行为人具备了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还并不等于说明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犯罪构成,乃是犯罪的客观要件和主观要件的统一。只有当行为人的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而且行为人主观上还有故意或过失时,才能令其负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主观上没有故意或者过失,即使其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也不能令其负刑事责任。
第八章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能力=辨认能力+控制能力
1.刑事责任能力:即行为人对于犯罪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是一切犯罪主体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2.辨认能力:行为人认识犯罪行为的性质及其危害的能力;
3.控制能力:行为人能在认识到犯罪行为危害性质的基础上,控制自己不去实施犯罪行为的能力。
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
1.刑事责任年龄:是指刑法规定的主体为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是任何自然人犯罪主体都必须具备的条件;
2.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划分:①应对所有犯罪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即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7条第1款);
②只对少数严重犯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刑法》第17条第2款);
③可以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年龄阶段——已满75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7条之一,《刑法修正案(八)》第1条);
④应当从轻或减轻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刑法》第17条第3款);
⑤完全不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阶段,也即绝对不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刑法所禁止的任何危害行为都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⑥对“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予刑事处罚”者的处理——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刑法》第17条第4款)。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是指经法定程序鉴定,行为人确系精神病人并处于精神病的发作期,但是精神病尚未严重到足以使行为人完全丧失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状况。
其对犯罪行为还具有一定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故应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但他们处于精神病发作期,对犯罪行为的辨认或控制能力必然有所减弱,故不能让他们承担完全的刑事责任。
《刑法》第18条第3款,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重要生理缺陷对刑事责任能力的影响
《刑法》第19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又聋又哑的人,指丧失全部听觉和言语功能的人。盲人,指丧失全部视觉功能的人。
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在一定程度上具备的犯罪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如果实施了犯罪行为,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是,由于聋哑人、盲人不具有听觉、言语和视觉功能,其感知、认识和影响外部世界的功能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影响其接受正规教育、学习知识和开发智力,他们对犯罪行为的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也无疑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或影响。故而,其实施犯罪行为,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理解自然人犯罪特殊主体要件
法律规定以行为人特定身份作为定罪或量刑依据的犯罪,在刑法理论中被成为“身份犯”。
自然人犯罪特殊主体要件的分类:
1.国家工作人员;
2.特定职业或行业的从业人员;
3.其他负有特定刑事法律义务的人员,包括:①因自主活动产生特定义务的人员,②因参与国家职能活动产生特定义务的人员,③因与其他社会成员特定法律关系产生特定义务的人员。
理解单位犯罪主体要件
单位犯罪是由单位为主体实施的犯罪。
特征:
1.单位犯罪只能由有资格代表单位的人在履行职务的过程中以单位名义组织实施;
2.单位犯罪只能限于法律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范围;
3.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应按刑法分则的规定具体确定。
一般主体要件:
1.具有相对独立的社会功能;
2.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开展相对独立的社会性活动;
3.具有相对独立的财产。
特殊主体要件:
1.规定单位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特定的所有制——《刑法》第396条第1款规定的犯罪主体;
2.规定单位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特定的职能——《刑法》第126条规定的主体,《刑法》第396条第2款规定的主体;
3.规定单位犯罪的主体必须具有特定的身份——《刑法》第201、203、204条第2款规定的犯罪主体。
单位犯罪的刑事责任:
1.双罚制;
2.单罚制。
第九章 犯罪主观方面
《刑法》第14、15、16条
《刑法》第14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5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6条,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
犯罪故意的构成要素
1.犯罪故意的认识因素——主体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有明确认识,也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称为意识因素。
①关于认识的内容——根据犯罪主观方面与犯罪客观方面、犯罪客体的联系,明知的内容应当包括法律规定的构成某种故意犯罪所必需的危害事实,即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客观事实,具体有:a.对行为本身的认识,b.对行为结果的认识,c.对与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相联系的其他犯罪构成要件事实的认识。
②关于认识的程度——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含义,也即对因果关系的认识,“会发生”包含的情况:a.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b.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某种特定的危害结果。
2.犯罪故意的意志因素——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将要引起的危害结果所持的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
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
1.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其两特征:a.明知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认识因素),b. 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危害结果是行为人行为时所追求的直接目的(意志因素);
2.间接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其两特征:a. 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认识特征),b.行为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意志特征)。均为结果犯。
司法实践中,犯罪的间接故意的三种情况
1.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危害结果的发生;
2.行为人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3.行为人没有明确的行为目的,在突发性情绪的支配下,实施危害行为,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了解犯罪的动机与目的
1.犯罪动机——推动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以达到犯罪目的的内在动力或者说内心冲动;
2.犯罪目的——行为人希望通过实施犯罪行为以实现某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或者说心理愿望;
3.两者之联系:①都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的主观心理活动,其形成和作用都反映了犯罪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及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程度;
②犯罪目的以犯罪动机为前提和基础,它来源于犯罪动机,是犯罪动机的延伸和发展,而犯罪动机促使犯罪目的的形成;
③二者有时表现为直接的联系,即二者有时反映的犯罪人的非法需求是一致的;
4.两者之区别:①二者形成的时间先后不同,先有犯罪动机,后有犯罪目的;
②二者在内容、性质、作用上有所不同;
③一种犯罪的犯罪目的相同,除复杂客体犯罪以外,通常是一个罪一种犯罪目的,犯罪动机则可能因人、因具体情况有所不同,一种罪可能有多种不同的犯罪动机;
④一种犯罪动机可能导致几种不同的犯罪目的,而一种犯罪目的也可能同时为多种犯罪动机所推动;
⑤犯罪动机与犯罪目的在某些情况下反映的犯罪人的需求并不一致;
⑥二者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不同,犯罪目的侧重于影响定罪,犯罪动机侧重于影响量刑。
犯罪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行为人是否具有预见能力。犯罪过失行为人应当预见,有预见能力,意外事件行为人不能预见,无预见能力。
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1.在认识因素上,对危害结果发生的认识程度不同——a.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人虽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之可能性,但在实施行为时,对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客观事实发生了错误认识,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不一致。b.在间接故意的情况下,行为人不仅认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引起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且还认识到了该危害结果发生的现实性,其主观认识与客观结果是一致的;
2.在意志因素上,对待危害结果发生的态度有着本质的不同——a.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希望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反对、排斥危害结果的发生。b.间接故意的行为人,虽不希望危害结果的发生,但也不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不会利用什么条件,采取措施防止、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而是听之任之,有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客观上危害结果最终发生了,不违背行为人的本意。
Ⅸ 法考的刑法总论考的多吗
不多
从犯罪与刑罚的关系看,犯罪是科处刑罚的前提,科处刑罚是犯罪的后果。要保障人权,首先需要扎紧犯罪认定这个入口。因此,与以前极为重视刑罚论不同,当前各国刑法学极为重视犯罪论,犯罪论更为复杂、严密。在法学院,刑法学的教学重点、教学时长都向犯罪论倾斜。这自然对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产生一定影响:相较于刑法基础论与刑罚论,犯罪论的测试占比最高,需要重点学习与把握
Ⅹ 刑法总论中的罪数,总感觉有些乱,一到那脑袋就大,不知道大家有什么好的复习方法
关于罪数的理论部分:记住各个概念的特点,比如想象竞合犯就是一行为数罪,出题的时候,你能判断题干行为是属于想象竞合犯还是牵连犯什么的就OK了。
重点是背法条的特殊规定:比方说理论上是想象竞合犯却要数罪并罚的,这个万国课件讲义教材都有总结,背住就OK了。这个地方理论界有很多研究讨论的问题,司法考试将考点背住就行了,别研究太深,容易误导自己,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嘿嘿,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