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清廷司法改革

清廷司法改革

发布时间: 2022-11-05 04:06:48

㈠ 论述清末法制变革的成败得失

《论述清末法制变革的成败得失》

1、清末变法修律的主要内容:
一是制定了《大清现行刑律》。这是清政府于1910年颁行的一部过度性法典。在《大清律例》上稍作修改而成;
二是制定了《大清新刑律》。这是历史上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罚典。1911年正式公布,预定宣统五年正式实施,但未正式实施;
三是制定了《大清民律草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民法草案,未正式实施;四是制定了一些主要的商事立法。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法规;五是修订了主要的诉讼法规。如《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等;六是诉讼体制发生了变化。调整了司法机关,改革了诉讼制度等。

2、清末变法修律的特点:
一是在立法上仿效外国资本主义法律形式,同时又固守中国封建法制传统。即“参酌各国法律”进行变法修律,但又不能违背“中国数千年相传之礼民情”。这是清朝变法修律的基本特点;
二是在内容上表现出封建专制传统和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果的混合。即大量使用了西方法律理论、原则、制度和法律术语,使得保守落后的封建法律内容与先进的近代法律形式同时存在;
三是在法典编纂上,改变了“诸法合一”的传统形式 ,明确了各部门之间、实体法和程序法之间的差别,分别制定或起草了有关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等方面的法典或法规,形成了近代法律体系的雏形;
四是清末变法是清统治者为维护其统治地位,在保持君主专制政体的前提下被迫进行的。因而根本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愿望,也没有真正的民主形式。

3、清末变法的影响:
一是导致了中华法系的解体;
二是为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三是在一定程度上引进和传播了西方近代法律学说和法律制度;
四是在客观上有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教育制度的近代化

㈡ 清末司法改革的特点及意义

首先,中华法系两千年的发展贯穿在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礼对法律的影响逐渐增大,从西周时期创制周礼,到西汉时期董仲舒进行春秋决狱改革,开始引礼入法,再到唐朝时期真正确立中华法系礼法合一的特征,礼在中国法律发展中始终占据着一个重要地位。而在清朝,司法改革出现的礼法之争的主要争论就在于礼教制度是否应该继续存在,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律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既礼法分离。中国的法律发展开始向西方看齐,开始向法律现代化迈出第一步。

其次,《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具有近代意义的诉讼法,这两部草案是以资产阶级国家的诉讼制度和原则为基础的,是中国法律开始近代化的一个标志之一。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程序法草案,意味着诸法合一的中华法系开始走向瓦解,中国法律中开始有了实体法和程序法的区分。有助于人们司法观念的形成,并为中华民国时期诉讼法的修订及诉讼制度的建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再次,清末司法体制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行政与司法合二为一的传统与体现专制主义的审判诉讼制度,确立了“司法独立”原则,并确立了一系列司法机关的新职能,开始引入西方近代社会的监察体系,拉开了中国近代司法的序幕,开启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进程。虽然在清朝覆亡在即的历史背景下不可能全部施行,但却为民国时期司法机关体系的建立和近代意义的诉讼审判制度的缔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拓展:

清末司法改革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改革司法体制内的弊端为主要任务,并没有触及到传统的司法体制的改革。第二个阶段从改革官制入手,全面移植西方的司法体制,以实现预备立宪的目的。本文主要选取第一个阶段《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制订过程和第二个阶段的司法体制改革进行叙述。通过这两个事件真实地再现清末司法改革的原貌,并着重讨论改革中出现的争议。

㈢ 清末司法改革的影响

清末的司法体制虽然转换成了四级三审制的司法独立。
但是对旧的诉讼体制和审判制度的改革,却因为外而国势力的特权流于形式:
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刑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
2、实行四级三审制。确立一系列近代意义上的诉讼制度,实行四级三审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诉制度.证据.保释制度;审判制度社会实行公开.回避等制度。
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二、领事裁判权与审判和会审公廨
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门条约》;其他条的扩充
(1) 内容:
A——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诉讼:依被告原则;
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由所属国审理;
C——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适用被告主义原则:
D——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前者是被告则适用于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
(2) 审理机构:
A一审——由在华领事法院或法庭审理;
B:二审上诉案件——由各国建立的上 诉法院审理;
C:终审案件——由本国最高审判机关受理。
(3)后果: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观审制度——强行干预中国审判的制度:即外国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属国领事官员也有权前往观审,如认为审判.判决有不妥之处,可以提出新证据等。
注意:这种制度是原有领事裁判权扩充。
3、会审公廨。1864年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
A——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B——凡中国人内与外国人诉公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甚至租界内纯属中国人之间的诉工也由外国领事审判并操纵判决。
注意:这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㈣ 晚清法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清末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1.西法与中法结合,务期中外通行。“务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通过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的论证和修律实践,得到了具体贯彻。
2.修律与研核法理结合。在沈家本主持修订法律馆期间,力求将修律与研核法理相结合。他提出:“法之修也不可不审,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审、法之明,不可不穷其理”。沈家本充分认识到法理学的昌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并从变法修律的需要出发,探讨西方法理学,用以指导改革旧律,创建新章。
如根据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反对比附断案。根据西方的法律体系,改变旧律的结构。根据西方三权分立与司法独立的学说,制订《法院编制法》等等。
3.修律与促进法制文明结合。清朝法律源于明律,但较之明律尤为严酷。沈家本力图通过修律改变清朝法律落后与野蛮的现状,促进法制文明。具体表现在:
(1)奏请删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并得到清廷的允准。
(2)奏请减少死刑条款,改虚拟死罪为流徒。将虚拟死罪的戏杀、误杀、擅杀三者改为流徒。
(3)奏请禁止买卖人口和蓄养奴婢。
(4)奏请改良监狱等等。

㈤ 回答清末审判制度的影响和内容

清末审判制度改革是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的开端。本文对晚清改革的原因、内内容、成效和不足进容行了分析论证,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数据,总结改革对中国审判制度近代化推动的作用,并分析了改革失败的原因,使人们对晚清改革有一个新的认识,希冀能为当代的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一点历史借鉴。 清廷将刑部改为法部,职掌司法行政权,将大理寺改为大理院,职掌审判权,并且成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设立检察院,职掌提起诉讼,监察判决执行等。制定了专门的诉讼程序法:《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 改革取得了极大的成效:设立了新的司法审判机关,设置了专职法官,制定了新的诉讼程序法,审判制度中有许多创新,并且为以后的司法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 当然,改革中也存在诸多的不足。清廷不愿放弃中央集权的行政模式,审判不能完全独立;宣传力度不够,民众缺乏对新生事物的认同;机构不健全、法律不完备、法官不足、财政匮乏也都严重阻碍了改革的进程,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㈥ 求清朝的法律发展情况和改革~

清末的预备立宪

一、预备立宪的背景和原则

(1)历史背景。内外交困,试图挽救清末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是预备立宪时面对的历史环境。1904年的日俄战争是预备立宪的导火索,从1905年开始,清末政府走向预备立宪之路。

(2)原则。清末立宪的原则基本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清末政府认为,在民智未开的情况下,只有改革官制、兴办教育、发展经济、整顿武备等措施实施后,才能把立宪纳入政治日程。

二、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1)咨议局和资政院的设立。二者都是立宪过程中设立的采集舆论的机构,资政院有一定权力,但人员构成和参与政务方面仍受皇权的干涉。

(2)1908年,清政府颁布“宪法大纲”,确立以君权为核心的钦定制宪纲领,突出皇权,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3)《十九信条》的颁布是在武昌起义的背景下进行的,内容虽有一定进步,但已没有实施的条件。

1.《钦定宪法大纲》

清末预备立宪的重要的步骤之一就是确定宪法原则,作为正式宪法的基础。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钦定宪法大纲》包括两部分内容:君上大权,臣民权利义务。“君上大权”确定皇帝拥有广泛的权力。主要包括:皇帝行使对帝国的最高统治权;皇帝对行政、立法、司法各项权利分别行使最高行政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的权力、总揽司法权;皇帝拥有统帅陆海军的权力和外交权。作为君主立宪政治,它也对皇权作了一定限制,如不得以诏令的形式更改法律,审判官以已颁布的法律为审判依据。为防止议会对行政权及皇权的干预,《钦定宪法大纲》对议会的权力作了各种防范,规定议会不得侵犯君上之权。“臣民权利义务”概括性规定了民众享有的权力及应承担的义务。《钦定宪法大纲》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立宪纲领,具有其历史价值。

2.资政院

在清政府的“仿行宪政”的政权设计中,资政院是作为从预备立宪到正式实施君主立宪制这一阶段的过渡性机构。资政院成员的产生由两种方式,既钦定议员和互选议员。其职权有三项,即立法权、财政议决权、对行政机构的监督权。通过资政院实施自身的职权,形成资政院与军纪大臣、行政大臣各行其职、相互制约并共同向君主负责,由君主最后裁定的政权体制。其总体性质是一个用以装潢门面的御用机构。

1.怎样理解中国近代开始的法律近代化进程

中国法律的近代化和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的起因是同样的,都是在外国势力入侵,民族利益受到严重侵害的情况的前提下发生的。从整个过程来看是被动的,为求生存、求发展,在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思想理论准备的状况下,被迫应对自外部而来的冲击。中国的统治阶层和部分思想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将法律的近代化看作是把中国带出危机的法宝,看作是解决中国诸多问题的钥匙。由于起因就是如此,使得在近代化的进程中,中国近代法律内无动力,外无合适的环境,因而步履蹒跚,进程缓慢,甚至出现反复。

2.清政府仿行宪政的背景与核心。

进入二十世纪后,清政府处于内外交困的处境,在日俄战争以日本胜利的刺激下,社会各阶层将实施立宪政体作为解救民族危亡的唯一选择,清政府实施“新政”,将“仿行宪政”作为实施宪政的主要内容。1906年7月,清政府颁布“立宪”上谕,提出西方国家之所以富强,原因在于实行宪法政治,实现君民一体,民众议政。因此,为走富强之路,中国也应实施宪政。该上谕提出“仿行宪政”基本含义是:(1)宪政的实施,以西方国家宪政制度的实施原则和实施经验为参照标准;(2)对西方国家的宪政制度不是简单的移植,而是做出一定程度的变通,因此是“仿行”。其实质在于“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在实施宪政中清政府始终体现了这一原则,即皇帝集权,中央集权是国家政治的重心;部门之间的权利的划分以法律规定为基本根据,改变以前政府部门职责不清,效率低下的状况;国家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的提出及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向社会公开,以期取得民众的支持与合作。

清末修订法律的活动

一、修律的提出及指导思想

(1)修律的主要原因还是清末政府希望改革政治,包括对法律的改革以图挽救其统治。间接原因是在与英国谈判《中英续议通商行船条约》中,英方许诺只要中国对法律进行改革,就可以放弃“治外法权”。其后又有一些国家做出了同样的许诺,清政府内部决心改革传统法律。

(2)修律的指导思想是要求引进西方法律体系和思想原则,但也要考虑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因素,尤其是封建的纲常名教,作为国之根本,必须为新法律所继承。这种在立法根本原则上的矛盾,导致在修律过程中几次发生争论。

二、清末修律的组织机构主要为修订法律馆。

三、清末的主要修律活动集中在建立西方式的部门法体系上。在刑事法律方面,《大清现行刑律》、《大清新刑律》引发了礼法之争。《大清商律草案》、《大清民律草案》在中国近代民商事立法上实现了突破。《刑事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律草案》、《民事诉讼律草案》在诉讼制度上大量引进了西方近代诉讼原则和制度。

四、清末修律的主要特点体现在:它首先是为了维护清朝政府摇摇欲坠的统治的需要而进行的;其次,修律既是当时清政府的需要,也是当时西方列强保护、发展其在华利益的需要而进行的;第三,在内容上,它是中国封建主义传统和资本主义法律新成果的混合;第四,它改变了中国沿用两千多年的“诸法合体”的法典编制原则,形成了近代的部门法体系。

1.《大清现行刑律》

它在1910年由清政府颁布,是在《大清律例》的基础上进行的局部修改,虽然被称为“刑律”,但仍是一部“诸法合体”的传统法典。清末修律在刑事法律方面的基本任务是废除《大清律例》,制定以近代西方法律原则为基础的新的刑律。当时的立法者认为,从《大清律例》到新的刑律,无论是其形式、内容,还是其观念、制度,均体现着在基本原则、基本风格的历史跨越。需要在两种法典中间插入一个过渡性法典,这就是《大清现行刑律》制订的原因。它对《大清律例》的更正主要依四项原则:(1)删除总目,使法典在体例结构上合理化;(2)修改刑种,将已实际实施的新刑种纳入法典中,即废止凌迟、戮尸、枭首、刺字。减少死刑条款,将“虚拟死罪”的监候改为流、徒刑。“缘作”大部被废止,死刑最高刑为斩立决。“笞”、“杖”改为罚金。流刑改为“工艺”,充军改为“安置”。(3)纂修章程,各种章程按统一标准删改,将必要的内容增设入体例。(4)简化例文。

2.《大清新刑律》

它于1911年颁布,是清末修订的最重要的一部法律,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刑法典。1906年,修订法律馆聘请日本专家主讲刑法,协助制定刑法典。在完成草案后,清政府将其发往各衙门征求意见,遭到中央、地方许多大臣的反对。1910年,草案教由资政院讨论时,爆发了礼法之争,在加上了《暂行章程》五条后,予以颁布实施。

《大清新刑律》在内容和体力上大量吸收资本阶级刑法原则,主要为:实行罪行法定,废除“比附”;根据近代刑法原则,明确了罪与非罪的界限,对主要刑法原则作了新的规定;确认了近代刑罚制度,将刑罚划分为主刑与从刑;对刑事责任年龄做了明确规定;规定了诉讼时效及执行时效;删除“十恶”,废除了许多不合时宜的罪名。

同时,这部法律也有一定的妥协性因素,如极力维护君主专制制度,镇压革命;维护家族主义的封建纲常礼教;维护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

如何理解清末修律中爆发的礼法之争?

在清末的法治改革中,围绕者修订新律的基本原则和某些具体制度,清末统治阶级内部发生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论争,即“礼法之争”。论争活动以《《大清新刑律》有关“子孙违反教令”、“无夫奸”等条文的删除问题上展开。论争的双方,一方是以张之洞、劳乃宣为首的“国粹派”,因其主张在修律中维持中国传统的礼教,又被称为“礼教派”;另一方则是以沈家本、杨度为代表的“法理派”。伴随着《大清刑律草案》的完成,立即遭到礼教派的反对,他们认为《草案》简单仿效西方国家法律,抛弃中国传统法律的基本原则,不符中国国情。法理派认为,中国传统法律中有许多不文明的制度,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刑事制裁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方面有许多不合理的制度。这些都对收回领事裁判权产生了不利影响。礼教派则认为,法律的修订事关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不能因小失大。一国法律不能照搬另外一国的法律,领事裁判权能否收回,关键在于国家实力的强弱,同时法律制度不能只为了便利外国人而侵害中国的法律秩序。

两派的“礼法之争”,是中国法律从传统向近代转型发生的论争。论争的焦点在于确立新的法律体系是如何对待固有法律文化。礼教派拘泥于传统,过多强调民俗、习惯的作用;法理派则代表着法律变革的正确方向,但轻信列强关于变革法律就放弃领事裁判权的承诺,对法律制度的转型中所包含的复杂性估计不足。法律的变革落脚点在于社会的变革,超出社会现实而制定的法律不能作为融会于现实社会的规范体系,因而难以发生实际作用。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主要标志。伴随着中国社会在近代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变化,近代的司法制度也呈现这一特点,其标志是领事裁判权的形成和会审公廨的设立。

二、司法机构的调整与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1)清末的官制改革带来了近代司法机构上的变化,主要是:刑部该为法部,掌管司法行政事务;大理寺该为大理院,为全国的最高审判机构;实行审检合署。(2)审判制度上引进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具体制度,体现为:实施四级三审终审制;在诉讼制度上规定了刑事案件公诉制度、公诉附带私诉制度、民事案件自诉和代理制、证据制度、律师制度;审判制度上采用辩论制、回避制及一系列西方审判程序原则;实施法官和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建立新的监狱体制。

1.领事裁判权

领事裁判权制度是指一国通过其驻外领事对于在驻在国的本国国民行使司法管辖权,并依据其本国法律加以审判的制度。近代中国,西方国家在中国确立领事裁判权成为中国司法主权遭受侵凌的主要表现之一。具体内容是: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公民,如在中国成为诉讼案件的被告人时,由其本国领事依据其本国法律进行审判,不受中国司法机构管辖。中英《五口通商章程》确定了领事裁判权制度在中国的发端。中美《望厦条约》是这一制度明确化、扩大化。相继有19个国家在中国取得领事裁判权。主要内容有:(1)中国人与有约外国人之间的案件,依“被告主义原则”实施司法管辖,由被告所属国家驻华领事审理;(2)有约外国人与无约外国人之间的案件,若前者为被告,由其本国领事实施司法管辖;若后者为被告,则由中国的司法机构实施司法管辖;(3)同一有约国国民之间的案件,由该国领事实施司法管辖;(4)不同有约国国民之间的案件,以被告主义为原则,由被告所属国的领事实施管辖。

2.会审公廨

中国的司法主权受到列强侵凌的另一表现形式是会审公廨的建立。1868年清政府与英美等国领事签订《上海洋泾浜设官会审章程》,设上海公共租界会审公廨。按照协议,会审公廨是中国司法机构在租界内的分支,遵循以下原则实施司法管辖:(1)会审公廨为清政府上海道派出的司法机构,公廨官员由上海道任免,经费由上海道划拨;(2)会审公廨对各国租界内中国人之间、及以中国人为被告的案件实施司法管辖,并依据中国法律进行审判;(3)为外国人及外国在华机构服务的中国人如果涉讼,仍由会审公廨管辖,但在审判时,由外国领事派员观审;(4)案件涉及外国人,如为有约外国人,则由中国官员与外国领事会审;如为无约外国人,则由外国领事会审或派出的官员陪审。

㈦ 清末司法体制的变化

一、司法体制的变革与四级三审制
对旧的诉讼体制和审判制度的改革,流于形式:
1、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刑政事务;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全国最高审判机关;实行审检合署。
2、实行四级三审制。确立一系列近代意义上的诉讼制度,实行四级三审制,制定了刑事案件公诉制度.证据.保释制度;审判制度社会实行公开.回避等制度。
初步规定了法官及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改良监狱及狱政管理制度。

二、领事裁判权与审判和会审公廨
1、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即“治外法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只由该国的领事或设在中国的司法机构依其本国法律裁判。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及税则》(1834年7月22日,香港);《虎门条约》;其他条的扩充
(1) 内容:
A——中国人与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间的诉讼:依被告原则;
B——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由所属国审理;
C——不同国家的侨民之间的诉讼:适用被告主义原则:
D——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与非享有领事裁判权国家的侨民之间的争讼:前者是被告则适用于被告主义原则,后者是被告,则由中国法院管辖。
(2) 审理机构:
A一审——由在华领事法院或法庭审理;
B:二审上诉案件——由各国建立的上 诉法院审理;
C:终审案件——由本国最高审判机关受理。
(3)后果: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2、观审制度——强行干预中国审判的制度:即外国人是被告的案件,其所属国领事官员也有权前往观审,如认为审判.判决有不妥之处,可以提出新证据等。
注意:这种制度是原有领事裁判权扩充。
3、会审公廨。1864年清廷与英、美、法三国驻上海领事协议在租界内设立的特殊审判机关。
A——凡涉及外国人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
B——凡中国人内与外国人诉公案,由本国领事裁判或陪审,甚至租界内纯属中国人之间的诉工也由外国领事审判并操纵判决。
注意:这是外国在华领事裁判权的扩充和延伸。

㈧ 清朝末年法律改革有哪些

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重视法理学研究 清朝末年,为了适应改革法制的时代需要,沈家本大力提倡推求法理、重视法学研究。他把法理学研究看成是法律工作的先导。要明法必须先要明理,而明理的重要途径就是提倡法理学研究。沈家本认识到近代各国法律著作浩如烟海,在庞杂的法律著作面前,法学家只有“会而通之”,才能做到“折衷而归一”,寻找到切中时弊的药方。 沈家本不仅从司法实践和法制改革方面强调法理学研究的重要性,还通过法理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来说明恢复和发展法理学的必要性。法理学从战国时期最为发达到清朝法学逐渐衰落。尤其是清代,清代名卿纪昀(晓岚)所编纂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不仅所收法律书目甚少。持法名公巨卿尚且视法学为无足轻重,其余小吏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沈家本认为,及时恢复和发展法学,在清朝末年尤为必要。沈家本已经觉察到,法律和法学发达与否,与政治关系极大。法学盛衰与政治的关系表现在两方面: 一、“法学之衰也,可决其政之必衰”。法学盛衰即使不能必然导致政治盛衰,也能对政治产生重要影响。二、沈家本意识到,在法律与政治的关系中,主导因素仍然是政治。政治腐败,就会产生“有法而不守,有学而不用”的现象。历史上法学繁盛时期,都是与统治者重视法律、提倡法学分不开的。为了推动法学的发展,沈家本极力主张恢复律博士这一官职。沈家本渴望法理学能够在中国由衰而盛,他把希望寄托在清政府的所谓“宪政”上。 沈家本对于法律的概念进行了探讨,但是他没能说明法的产生与阶级斗争的关系。他不仅从表现形式方面探讨了法律的概念,而且极为重视法的内容与作用。认为治理国家不能没有法律,而且实行法治要以仁道为宗旨。他种思想明显是与“恶法优于无法”的论调有别的。他的法权统一的思想批判了封建主义等级特权观念,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表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认识到不应以法律泄私愤,这是很难能可贵的。他和许多儒家贤哲一样,也十分重视道德教化的作用,主张教养为主,惩治为辅。同时他也十分重视执法的问题,持平执法,不仅会弥补恶法,而且也会使社会安定。而这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取决于执法者。所以他很重视法律人才的培养。 二、确立中西结合的修律思想 沈家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变法思想,提出了自己的变法主张。沈家本在主持修订法律期间,始终坚持“参考古今,博稽中外”的修律原则。他既反对数典忘祖,一味推崇西法,也反对门户之见,一概摒弃西法。日本明治维新以后,积极学习西方法学理论和研究西方法律制度,因此,日本法学界也是“名流辈出,著述日富”。沈家本以此说明西方法学确有可学之处。沈家本提出法学研究要结合古今,甄采中西。 为了使修律能够符合清末统治阶级的需要,沈家本明确提出:“我法之不善者,当去之。当去而不去,是之为悖。彼法之善者,当取之。当取而不取,是之为愚。” 他反对重型酷刑,而且在他的坚持下,它们也在大清律中被废除了。对于在菜市场上执行死刑,他也极为愤慨,认为它是对于社会没有好处的。罪刑相宜,,罪刑法定,反对比附,这些在今天的法律中也都得到了体现,这说明他的思想在当时之先进与正确。改良监狱,认为应该是感化人,而不是单纯的惩罚,改造人。 沈家本的法律思想在近代中国法律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受了西方资产阶级法律观的影响,继承了中国古代德主刑辅、以仁统法的法律思想,对封建末期极端专制主义的法律制度和法学观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对近代中国法学和法律思想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由沈家本负责修订的新法,虽然由于“礼教”派反对而大多数没有被颁布实施,但他在法学上的建树是应当肯定的。

㈨ 晚清法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清末变法修律的指导思想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即:
1.西法与中法结合,务期中外通行。“务期中外通行”是晚清修律的宗旨和最基本的指导思想,它通过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的论证和修律实践,得到了具体贯彻。
2.修律与研核法理结合。在沈家本主持修订法律馆期间,力求将修律与研核法理相结合。他提出:“法之修也不可不审,不可不明。而欲法之审、法之明,不可不穷其理”。沈家本充分认识到法理学的昌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并从变法修律的需要出发,探讨西方法理学,用以指导改革旧律,创建新章。
如根据西方“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的资产阶级刑法原则,反对比附断案。根据西方的法律体系,改变旧律的结构。根据西方三权分立与司法独立的学说,制订《法院编制法》等等。
3.修律与促进法制文明结合。清朝法律源于明律,但较之明律尤为严酷。沈家本力图通过修律改变清朝法律落后与野蛮的现状,促进法制文明。具体表现在:
(1)奏请删除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等酷刑,并得到清廷的允准。
(2)奏请减少死刑条款,改虚拟死罪为流徒。将虚拟死罪的戏杀、误杀、擅杀三者改为流徒。
(3)奏请禁止买卖人口和蓄养奴婢。
(4)奏请改良监狱等等。

热点内容
劳动法规定补交社保吗 发布:2025-01-11 03:51:07 浏览:466
华东政法大学法硕非法学 发布:2025-01-11 03:49:02 浏览:934
道德教育画 发布:2025-01-11 03:47:29 浏览:413
高新开发区法院 发布:2025-01-11 03:30:11 浏览:485
保定法学王浩 发布:2025-01-11 03:05:09 浏览:773
济南市法院书记员的工资大约是多少 发布:2025-01-11 02:33:36 浏览:194
劳动法保安上班时间 发布:2025-01-11 02:23:00 浏览:930
2015年政策法规总结 发布:2025-01-11 02:22:47 浏览:580
深圳市节约粮食的相关政策法规 发布:2025-01-11 02:19:13 浏览:640
2013国家司法考试成绩查询 发布:2025-01-11 02:11:47 浏览: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