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组织法
中国封建法律历来是实体法与程序法混合编撰,没有单独的诉讼法典。主持版修订法律的沈家本权十分重视诉讼法,认为刑法为体,诉讼法为用,“体不全,无以标立法之宗旨;用不备,无以收行法之功。二者相因,不容偏废。”在他主持下,1906年编成《大清刑、民诉讼法》。这部法典是仿照西方和日本的审判制度完成的、由于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公开审判制度、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遭到各省督抚的反对,而未能颁行。1910年12月重新编成《刑事诉讼律草案》和《民事诉讼律草案》,但都未及审议颁行。
清政府于1906年公布了《大理院审判编制法》,次年颁行《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1909年仿照日本编订《法院编制法》。采取资产阶级所标榜的“司法独立”原则,强调各审判衙门“独立执行”司法权,行政检察官“不准违法干涉”,并于各级审判厅内,设立检察厅。
综上所述,清政府制定的各种法律,除少数颁行外,其他或者颁布而未实际施行,或者根本就没机会问世,这表明人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已使面临崩溃的清朝统治者穷于应付,同时也暴露了清末立法活动有些纯属故作的姿态。
『贰』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2018修订)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人民法院的设置、组织和职权,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人民法院通过审判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案件,惩罚犯罪,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解决民事、行政纠纷,保护个人和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第三条人民法院依照宪法、法律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设置。第四条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第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禁止任何形式的歧视。第六条人民法院坚持司法公正,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护个人和组织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七条人民法院实行司法公开,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八条人民法院实行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第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本级人民法院的工作实施监督。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级人民法院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民法院工作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第二章人民法院的设置和职权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分为:
(一)最高人民法院;
(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三)专门人民法院。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第十四条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设立的人民法院的组织、案件管辖范围和法官任免,依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有关规定。第十五条专门人民法院包括军事法院和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金融法院等。
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组织、职权和法官任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定。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对高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三)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规定提起的上诉、抗诉案件;
(四)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五)高级人民法院报请核准的死刑案件。第十七条死刑除依法由最高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第十八条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对属于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进行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可以发布指导性案例。第十九条最高人民法院可以设巡回法庭,审理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确定的案件。
巡回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巡回法庭的判决和裁定即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和裁定。第二十条高级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高级人民法院;
(二)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
(三)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第二十一条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下级人民法院报请审理的第一审案件;
(三)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四)对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六)中级人民法院报请复核的死刑案件。第二十二条中级人民法院包括:
(一)省、自治区辖市的中级人民法院;
(二)在直辖市内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
(三)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
(四)在省、自治区内按地区设立的中级人民法院。第二十三条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下列案件:
(一)法律规定由其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二)基层人民法院报请审理的第一审案件;
(三)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的第一审案件;
(四)对基层人民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抗诉案件;
(五)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再审案件。
『叁』 中国历史上第一步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近代意义的法院组织法是(法院编制法)。
1910年制定的《法院编制法》是清末修律和司法改革重要成果。它以审判机构组织法的形式确定并重申了司法独立原则,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司法独立的落实,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由于追赶世界立法潮流,《法院编制法》也表现出一定的超前性与局限性。
从1901年至1911年,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仿行宪政”,以官制改革为先导,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场为时十年的新政最终以失败收场,未能实现挽救政权的预定目标,使改良运动在近代中国彻底破产。在成王败寇的逻辑中,晚清新政历来得不到史家的佳评。
『肆』 司法考试,关于村委会组织法,下面几句话错在哪
您好:
1.《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2条规定,村民委员会实行村务公开制度。涉及财务的事项村民委员会应当至少每六个月公布一次,接受村民的监督。
2.《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4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决定问题,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9条第1款规定,村民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不包括村民小组长。
在司法考试中遇到问题请登录我们的论坛进行提问,我们的辅导团队会及时为您解答。祝您好运!
『伍』 学完司法机关组织法后有何感想
你说你学完了司法机关组织法后有何感想?起码你会你会懂法。可以用法。
『陆』 被统称为司法法的法律包括哪些啊谢谢!
司法是法律的执行行为,不是法律的种类。中国的法律有很多种,有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诉讼法,选举法等等
『柒』 请问什么是行为法,什么是组织法
行为法是一门运用一般行为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的法学边缘学科,组织法指专门规定某类国家机关的组成和活动原则的法律。
行为法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最初产生于美国,已发展到整个西方(包括日本),对东方国家也发生了不小影响。
组织法是实体法的一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行为法学既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又是行为科学的组成部分。行为主义法学在理论上受西方经验实证主义、结构功能主义和美国实在主义法学的影响。
西方行为法学具有以下特征:
(1)主要运用行为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研究;
(2)具有综合性,综合吸收了自然法学、规范法学和社会法学三大流派的基本理论;
(3)注重对法官司法行为的研究,并过分夸大了法官在司法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4)吸收引进了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行为法学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组织法
『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审判权由下列人民法院行使:
(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
(二)专门人民法院;
(三)最高人民法院。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分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第二条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设置,由司法部报请国务院批准;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设置,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机关报请省、直辖市人民委员会或者自治区自治机关批准。第三条人民法院的任务是审判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并且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事纠纷,以保卫人民民主制度,维护公共秩序,保护公共财产,保护公民的权利和合法利益,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顺利进行。
人民法院用它的全部活动教育公民忠于祖国、自觉地遵守法律。第四条人民法院独立进行审判,只服从法律。第五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对于一切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第六条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人民法院对于不通晓当地通用的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翻译。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杂居的地区,人民法院应当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审讯,用当地通用的文字发布判决书、布告和其他文件。第七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外,可以委托律师为他辩护,可以由人民团体介绍的或者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公民为他辩护,可以由被告人的近亲属、监护人为他辩护。人民法院认为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第八条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实行人民陪审员制度,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第九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
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但是简单的民事案件、轻微的刑事案件和法律另有规定的案件除外。
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议的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第十条各级人民法院设审判委员会。审判委员会的任务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院长提请本级人民委员会任免;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
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会议由院长主持,本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列席。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议。
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在上诉期间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议,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二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和裁定,也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
中级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对于死刑案件的终审判决和裁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上一级人民法院复核。基层人民法院对于死刑案件的判决和中级人民法院对于死刑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当事人不上诉、不申请复核,应当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第十二条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议。
『玖』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在1954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79年7月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令第三号公布自1980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1986年12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和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的决定》修正)。
参考资料:网络 http://ke..com/link?url=c47dIcurA0eiNa0q
『拾』 司法机关的组织体系
各司法机关之间的组织体系:
(1)人民法院按行政区划设置,一般分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四级;各级人民法院依法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各级人民法院依法行使职权,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上下级人民法院之间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2)人民检察院按行政区划设置,一般分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检察院依法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经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提请同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各级人民检察院依法行使职权,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下级人民检察院之间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各级人民检察院依法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同时下级人民检察院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3)国家公安机关、安全机关依据宪法、《地方组织法》和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方案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按行政区划进行设置相应机构,作为本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门或直属部门,依法行使相应职权,对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同时也对上级主管机关负责;各级国家公安机关、安全机关并非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的,因此不直接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也不需要直接报告工作,相关工作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