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农民法
在言及法与道德的关系时,法学理论界一般认为“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尤其到了现代,这几成通说。仅此论断就已表明:法与道德之间存在着不完全重合的差别。虽然法与道德在内容上有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近代以前的法在内容上与道德高度重合,有时甚至浑然一体(如中国古代法具有浓厚伦理法特征),但是到了近现代二者高度分化,法与道德在表现出一定共同性的同时,也突出两者在功能、价值判断以及程序上等多方面的明显不同。譬如:法因具有高度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特征而使其优于道德的调整功能;道德以主体内省和自决的方式生成和实现,使之与法的程序性要求和强制性实施相去甚远。体现在立法上,国家并不必然也不可能将全部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面的道德内容也不尽为法所确认和体现。而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立法机关逐渐注重明确法与道德的调整界限,衡量两者的标准相对分离,可为或应为法律所干预的范围和情形日益受到严格的考量和限制,在立法、执法和司法上力免抵触而损害代表着法的最高价值的、与社会和谐统一相协调的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以维护并满足人的最本质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从权力机关的立法权限或是从司法机关的裁量角度,存在于人们意识领域中的某些道德观念虽可不为之考虑,但法的适用过程中仍不能将道德判断排除在外。也就是说,法与道德虽在各自领域发挥其效能,但基于“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之基本认同,法与道德存在本质上的联系,现代司法中仍不得忽视或抛弃社会道德观念对法的运行所具有的评价作用。法与道德对人们的行为均具有评价作用,由于道德评价建立在道德标准的模糊性和多元性之上,道德评价是个体化的、主观的、观念性的评价;相比之下,建立在法律概念、规则、原则的相对确定性以及对法律知识、职业伦理的共识之上,法的评价具有最基本的共通性、一致性和可预期性,所以凭借既定的法律,人们可以预测行为的性质及其后果,及时作出相关的反应,从而使法最终成为奠定社会秩序的基础。
『贰』 作为一个非法律系的大专生,我想自考南大的法律(本科段),有以下几个问题希望大家帮我解决,不胜感激!
1、无特殊要求
2、具体咨询自考办
3、不可以抵消
4、不存在你说的问题,只要通过考试不用花几千元
补充回答:如果是三年之内的不用再建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