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二四三

民法二四三

发布时间: 2020-12-27 09:50:48

① 物权法第243条有哪些构成要件

第二百四十三条 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无权占有人应向权利人返还原物及其孳息,并且善意占有人享有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的规定。
立法背景
关于本条所要规范的法律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无论是善意占有人还是恶意占有人,原物和孳息是否都必须返还给权利人(回复请求权人)?第二,返还原物和孳息后,对于无权占有人为维护被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所支出的必要费用,是否可以要求权利人返还?
首先,针对第一个问题,各国立法存在一些差别,此种差别主要体现在对善意占有人可否保留孳息的争论上(而对于恶意占有人的原物及其孳息返还义务,各国立法均无异议)。善意占有人是否要返还孳息?一种立法例认为,善意占有人原则上不负担从原物上获得收益的返还义务和赔偿义务。例如根据《德国民法典》第987条、第993条的规定,善意占有人既不负有返还收益的义务,也不负有损害赔偿的义务。一种立法例认为,善意占有人无须返还从占有物上获得的孳息,但是如果善意占有人保留孳息,则不得向权利人请求返还其为维护该动产或者不动产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在立法过程中,有的意见认为,善意占有人有权保留孳息,理由在于既然善意占有人被法律推定为适法享有权利的人,善意占有人对占有物的使用及收益得到法律的承认,对于占有物的收益,善意占有人有权保留。
分析各方意见,同时考虑到国外关于善意占有可以保留孳息的规定,是同必要费用返还请求权相关的。例如《瑞士民法典》和《日本民法典》以及台湾地区“民法”均规定,如果保留孳息,则善意占有人不得向权利人请求返还其为维护该动产或者不动产而支出的必要费用。这同本法目前的规定的确有区别,但两种处理方式的法律后果相差不大。原物和孳息返还权利人,但为维护占有物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请求权利人返还的法律结果,和孳息保留必要费用不得求偿的法律后果区别实益不大。
同时还应注意到本法目前的规定和民法中因无因管理而产生的法律结果是一致的。并且保留孳息的规定,并非各国通例。《德国民法典》关于这一问题并未区分善意占有和恶意占有,其第994条规定,所有人的偿还义务依关于无因管理的规定确定之。因此,本法明确规定,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这样就使得法律关系更加简化,便于操作。
●条文解读
关于本条,主要明确了两层意思:第,无论是善意占有人还是恶意占有人,对于权利人都负有返还原物及其孳息的义务;第二,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之后,善意占有人对于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而支出的必要费用,可以要求权利人返还,而恶意占有人无此项请求权。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第(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 第一款:经营者在市回场交易中,应当答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③ 如何理解民法典第六百四十三条第二款

民法典
第六百四十三条出卖人依据前条第一款的规定取回标的物 后,买受人在双方约定或者出卖人指定的合理回赎期限内,消除出 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的,可以请求回赎标的物。

买受人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出卖人可以以合理价格 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扣除买受人未支付的价款以 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买受人清 偿。
条文要义
本条是对出卖人取回标的物后买受人回赎权的规定。
在买卖合同中,出现了出卖人享有取回权的事由的,出卖人取回买 卖标的物之后,买受人享有回赎权,可以在回赎期限内回赎买卖标的 物。其规则是:
1.回赎权的产生,是在出卖人依照民法典第642条第1款的规定取回 标的物之后,出卖人一旦取回买卖标的物,买受人即产生回赎权。
2.回赎期限,即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回赎期限,或者出卖人指定合 理的回赎期限。
3.回赎权的行使要件,是买受人消除出卖人取回标的物的事由,即 买受人支付了未按照约定支付的价款,或者买受人按照约定完成了特定 条件,或者买受人将出卖、出质或者作出其他不当处分的标的物收回。
在具备了上述三个要件之后,买受人可以要求回赎标的物,出卖人 应当将取回的标的物交付给买受人。
买受人取得了回赎权,但是在回赎期限内没有回赎标的物的,出卖 人可以以合理价格将标的物出卖给第三人,出卖所得价款在扣除买受人 未支付的价款及必要费用后仍有剩余的,应当返还买受人;不足部分由 买受人清偿。

④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释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内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容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本法条释义:既赋予了人民法院的执行权力——“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又保障了被执行人的基本生活保障权利——“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还明确了执行中的办案程序以及相应机关应予以配合的法定义务——“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⑤ 怎么理解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四百二十三条

第二百四十七条当事人就已经提起诉讼的事项在诉讼过程中或者裁判生效后再次起诉,回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答的,构成重复起诉: (一)后诉与前诉的当事人相同; (二)后诉与前诉的诉讼标的相同; (三)后诉与前诉的诉讼请求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 当事人重复起诉的,裁定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但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你不能就一件事多次起诉,如果是生效的,可以申请执行,不能再次起诉。如果出现变化,比如被人打伤处理完了,后来复发,与前次原因有关或是其引发的,可以再起诉就新发生的费用。

⑥ 民法243条规定银行有什么要求

商业银行注册资本不低于10亿元人民币,城市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人民币,农村商业银行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0万人民币,并且全部是实缴资本

⑦ 谁有《民法学(2)》作业1、2、3、4参考答案

《民法学(2)》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债——债是按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特定的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2、按份之债——按份之债是指债的多数人主体一方的当事人各自按照一定份额享受权利或者负担义务的债,包括按份债仅和按份债务。

3、质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以该时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卖得的价款优先受偿。

4、合同——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5、要约——要约是订约当事人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缔结合同的建议。

6、不安抗辩权——不按抗辩权指双务合同成立后,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有证据证明对方不履行义务,或者有不能履行合同义务的可能时,在对方没有履行或者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义务。

二、填空题

1.招标方式订约一般要经过招标、投标、开标和决标三个阶段。

2.在定金担保中,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3.担保的形式有保证、抵押、定金、留置、质押。

4.委托合同的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办理委托事务。

5.在选择之债中,若法律没有规定且当事人也无约定何方当事人有选择权的情况下,选择权应归债务人一方。

6.提供劳务的合同主要有(1)远关合同、(2)保官合同、(3)委托合同、(4)信托合同(5)居间合同

7.如果管理人所管理的事务是为履行本人应尽的 责任 或 义务 的,则不论管理人的管理是否违反本人的意思。是否有利于本人,均成立无因管理。

三、问答题:

1、债的法律特征是什么?

答:其特征是:1)、债的主体的特定性,是指债的主体即债权人和债务人只能是特定的人,而不能是不特定的人。

2)、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债的内容为债权和债务,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3)、债的客体的多样性,可以是指物、行为或智力成果等。

4)、债可因不法行为而发生。

2、合同的法律特征?

答: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为是以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为要素的法律事实,没有当事人自愿的意示表示就没有法律行为;

2)、合同是由两个以上的意思表示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的协议,合同是以发生民事法律后果为目的,但并不是所有的合同都能发生当事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因此合同是当事人主动参与民事活动的法律表现形式。

3、合同的实质性条款?

答:合同的实擀性条款包括:(1)当事人的名称或姓名和往所;(2)标的(3)散量;(4)擀量;(5)价款或者报酬;(6)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7)违约责任;(8)解决争议的方法。

作业2参考答案

1、课堂讨论:你认为人身权与财产权有何区别?

答: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区别:

人身权与特定的民事主体的人身密不可分,具有专属性,人身权是专属于主体的权利,即人身权与权利主体不可分割。这是人身权与财产权等权利相比较所具有的突击特点,不可分割意味着人身权只有权利人本人才能享有,不能通过转让或继承由他人享有。人身权的专属性还表现在,人身权并不需要有独立意志的个人享有,也不需要主体实施一定的行为去实际取得,不论个人是否意识到有这些权利存在,不论主体在年龄、智力、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等方面存在何种区别,都应平等的享有人身权。

人身权是一种没有财产内容,不直接体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人身权是以主体的特定人身或人格利益为内容的,着一点是使人身权与财产权相区别,也就是说,人身权是具有非财产性。一般来说,人身权的客体如姓名、生命、肖像、名誉等于是财产,不象有型财产那样可以用金钱来估算与衡量,而表现为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

人身权随无财产内容,但与权利主体的财产权有一定的关联。事业上、人身权与财产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是人身权的又一特性。

2、网上讨论:你对公民隐私权的看法?(电大再线民法学2课程论坛网上发贴)

答:我对公民隐私权的看法:

从隐私权的概念来讲,是指公民就自己个人私事、个人信息等个人生活领域内的事情不为他人知悉、禁止他人干涉的权利。保护公民个人的隐私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隐私权是从保护权利主体内心世界不被干扰,正常生活不受干扰等方面来保护权利主体的人格权的,只是公民保持人格尊严和从事社会活动所必不可缺的条件,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个人隐私必须局限在合法的,合乎公共道德标准和社会需要的范围内,对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破坏公共秩序、民俗的行为,他人都有权进行揭露和干涉。

作业3参考答案

案例分析

王某有一女王乙,二子甲某、丙某,配偶、父母均已逝世,王某长期与乙某共同生活,后王乙因病去世。王某与女婿及一外孙女共同生活。王甲有一子。王丙婚后无子女。1994年王某去世,留有遗产三万元。王某去世后,王丙因伤心过度相继病故。

问财产如何分配?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财产应由王某的女婿及王甲二人进行分配继承。根据我国的《继承法》的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所以女婿应有继承遗产的权利。

王甲作为王某的儿子,也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根据《继承法》规定,也应有遗产继承权利。

作业4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4分)

1、质押—— 质押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财产移交给债权人占有,以该财产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是,债权人有权以该财产卖的价款优先赔偿。

2、后履行抗辩权——后履行抗辩权指在双务合同中应当先履行的一方当事人未履行或者比适当履行,到履行期限的对方当事人享有不履行,部分履行的权利。

3、不当地利——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并造成他人损失的法律现象。

4、名誉权——名誉权是公民或法人享有的就是自身特征所表现出来的社会价值而获得社会公正评价的权利。

5、著作权——著作权指作者及其他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科学工程作品所享有的各项专有权利。

6、遗赠——遗赠是指公民通过遗嘱方式将其遗产的一部分或全部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个人或者社会组织,并与遗嘱人死亡时发生的法律效力的行为。

二、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债权是一种请求权,债务具有特定性。

2、债的履行应当贯彻实际履行、正确履行和诚实信用原则。

3、招标方式订立合同一般要经过招标、投标、开标和决标三个阶段。

4、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

5、无因管理一旦成立,在管理人与本人之间发生无因管理之债的民事法律关系。

6、人身权分为两类,即人格权和身份权。

7、中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可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8、我国继承法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之时开始。

9、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10、我国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体系是由过错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公平责任原则所构成的。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根据债的标的是否可选择,债分为(B)。

A.按份之债与连带之债 B.简单之债与选择之债

C.财务之债与劳务之债 D.特定之债与种类之债

2、保证人在( D )承担责任。

A.保证合同签订后 B.主合同签订后

C.保证的有效期限内 D.保证的主合同履行期限内

3、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须具备特定的方式,合同可分为( D)。

A、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B.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

C.有名合同与无名合同 D.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

4、无效合同(C)没有法律效力。

A.在当事人拒绝履行后 B、在当事人提出无效请求后

C.自始 D.在法院裁定后

5、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任何人(B)

A.不得使用公民的肖像 B.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C.不得不支付报酬使用公民的肖像 D.不得合理使用公民的肖像

6、著作财产权包括(D)。

A.发表权 B.署名权 C、修改权 D.使用权

7.1993年以后批准的发明专利保护期为(C)。

A.10年 B.15年 C.20年 D.30年

8、公民立有数个遗嘱的以(D)。

A.最后一个口头遗嘱为准 B.最后一个自书遗嘱为准

C.最后一个代书遗嘱为准 D.最后一个公证遗嘱为准

四、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所给的备选答案中有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多选或少选均不给分。

1、依我国法律规定抵押权的实现方式有(AB)。

A.变卖 B.抵押物折价

C.抵押物归债权人所的 D、抵押物留置

2、无效合同会引起以下法律后果(ABD)。

A.返还财产 B.赔偿损失 C.履行合同 D、收缴财产

3、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人格权包括(AD)。

A.名誉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贞操权

4、著作权法规定,合理使用包括(ABCD)

A.为个人研究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B.报纸期刊刊登在公众集会上发表的讲话

C.为学校课堂教学出版发行已发表的作品供教学和学生使用

D.免费表演已发表的作品

5、依照我国专利法不能被授予专利的领域有(ABC)

A.智力活动规则 B.疾病诊断方法

C.动植物品种 D.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

6、我国商标法规定不得使用的文字、图形包括(ABC)

A.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和图形

B.直接表示商品的功能的

C、同红十字的标志或名称相同或者近似的

D.乡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

7、我国继承法规定,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包括(ABD)

A.父母 B.配偶 C.兄弟姐妹 D.子女

7、民法通则规定在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的,(AB)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A.产品制造者 B、产品检验者

C.产品销售者 D.产品使用者

五、问答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1、债的担保有哪些特点?

答:债的担保的特点:

(1)从属性,债的担保是为担保债权而设立的是对债权的效力的加强和补充。

(2)预定性。 债的担保是于灾的清偿期限届至前设立的,而于债权不能按期受偿时才行使的,当事人于债权未届清前就确定了担保的范围。

(3)可靠性。

(4)自愿性和明确的目的性。

2、要约的条件是什么?

答:要约的条件是:

(1)须是以缔结合同为目的的意思表示。

(2)须是由特定的当事人向特定的相对人作为意思的表示。

(3)其内容须包括足以决定合同成立的主要条款。

3、一般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答:其构成要件是:

(1)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构成民事责任要件的损害事实,现包括财产损害,也包括非财产损害。

(2)行为的违法性,是承担一般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是指对法律禁止性或命令性规定的违反,违法行为主要包括职务授权行为,正当防卫行为,紧急避险,其他。

(3)违法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只是侵权民事责任发生的条件之一,而不是唯一或全部条件。

(4)行为人的过程,是行为人在实施违法行为时所具备的心理状态,是构成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

六、案例分析

曾某有一子甲(现20岁)并有房屋六间,1995年曾某的妻子过世,1996年在曾某另娶一妻丙,生有一女乙。2002年曾某去世,留有遗嘱将房产给甲,现甲和丙因争房产生纠纷,诉至法院。甲认为自己是唯一合法继承人,丙认为房产有自已一半产权。

问:1、本案谁有继承权?为什么?

答:本案曾某的一子甲、其妻丙及一女乙都有继承权。因为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和12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而甲、乙、丙三人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都有继承曾某的遗产。

2、本案如何处理?法律根据是什么?

答:本案应做出甲是唯一合法继承人的判决。

根据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的原则,我国继承法规定在处理遗产时,如果遇有继承人生前立于合法有效遗嘱的情况下,就必须先适用遗嘱继承方式,按照被继承人所立遗嘱处理被继承人的遗产。

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二条二百四十三条二百四十四条是什么

复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制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全文第=百四十=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百四十四条,是什么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二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单位查询被执行人的存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情况。人民法院有权根据不同情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被执行人的财产。人民法院查询、扣押、冻结、划拨、变价的财产不得超出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的范围。

人民法院决定扣押、冻结、划拨、变价财产,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有关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三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

人民法院扣留、提取收入时,应当作出裁定,并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被执行人所在单位、银行、信用合作社和其他有储蓄业务的单位必须办理。

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9)民法二四三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四十五条 查扣程序

人民法院查封、扣押财产时,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应当通知被执行人或者他的成年家属到场;被执行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通知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到场。拒不到场的,不影响执行。

被执行人是公民的,其工作单位或者财产所在地的基层组织应当派人参加。 对被查封、扣押的财产,执行员必须造具清单,由在场人签名或者盖章后,交被执行人一份。被执行人是公民的,也可以交他的成年家属一份。

第二百四十六条 查封财产保管

被查封的财产,执行员可以指定被执行人负责保管。因被执行人的过错造成的损失,由被执行人承担。

第二百四十七条 拍卖和变卖

财产被查封、扣押后,执行员应当责令被执行人在指定期间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被执行人逾期不履行的,人民法院应当拍卖被查封、扣押的财产;不适于拍卖或者当事人双方同意不进行拍卖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有关单位变卖或者自行变卖。国家禁止自由买卖的物品,交有关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

第二百四十八条 搜查措施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隐匿财产的,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采取前款措施,由院长签发搜查令。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