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三十日冷静期规定

民法典三十日冷静期规定

发布时间: 2020-12-27 12:02:46

A. 民法典对离婚“冷静期”怎么规定的

民法典对离婚“冷静期”的规定属于创新之举,这是我国对遏制当前离婚率高居不下的立法举措。“冷静期”的设定确实能让一些头脑发热的人能够“冷静”一下,有效地避免一些轻率的离婚行为。

“冷静期”可以有效地避免一些轻率离婚行为,同时也给一些已经过深思熟虑办理离婚的人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原来双方协商好离婚事宜,只需要去一次婚姻登记机关,现在至少就需要去两次了,还要耐心的等待三十天。有一方不想离婚的,可以自己去撤回离婚申请,也可以在三十天的办证期间故意不到场,让另一方无法办理离婚手续。对于那些夫妻感情早已破裂,一方想要真心离婚的来讲,“冷静期”也就变成了“焦虑期”,离婚成本大大增加,是对有些人无意义的折磨。

B. 蒋胜男建议民法典草案删除离婚冷静期具体情况是怎么样

5月19日,全国人大代表蒋胜男接受专访时表示,她拟提交关于删除民法典草案离婚冷静期条款的建议,认为离婚冷静期是“以极少数人的婚姻问题强迫绝大多数人为此买单”。

蒋胜男代表认为如果强制全员实行“离婚冷静期”,那么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很可能给男女双方特别是弱势一方带来更大痛苦。

比如一方利用“离婚冷静期”,隐藏、转移、变卖或毁损共同财产;恶意借贷或者与亲友串通伪造借条、制造共同债务;加剧施暴、虐待、严重威胁等行径,毁灭出轨、家暴证据等等,使弱势一方陷入绝境。

(2)民法典三十日冷静期规定扩展阅读

蒋胜男建议删除离婚冷静期的原因:

民法典草案第1077条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其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这一条即为社会热议的“三十天离婚冷静期”,引发了社会较大争议。条款出台的初衷本是为了避免当事人轻率、冲动离婚,维护家庭稳定。

但以极少数人的婚姻问题强迫绝大多数人为此买单,在已经确认失败的婚姻中被迫延长痛苦,甚至因此可能激化矛盾,增加人为冲突,很可能结果与良好初衷适得其反。

C. 民法典草案:规定“离婚冷静期”时限

【导读】在民法典草案中,规定了时长为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据悉,对于这一规定,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绝大多数是赞成的,认为有利于解决冲动离婚的问题,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但也有的意见提出,对于存在家庭暴力等情形的,不宜规定离婚冷静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1、“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上述为离婚设立的30天“缓冲期”,被称作“离婚冷静期”。

2、“实践中,由于协议离婚登记手续过于简便,轻率离婚的现象增多,不利于家庭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相关负责人说。民法典草案婚姻家庭编规定了一个月的离婚冷静期,在此期间,任何一方可以向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申请。

3、离婚冷静期制度只适用于协议离婚,对于有家庭暴力等情形的,实践中一般是向法院起诉离婚,而起诉离婚是不适用离婚冷静期制度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英国、法国、俄罗斯、韩国等国家都规定了这一制度。”

4、离婚率逐年走高,根据民政部召开的2020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的情况,2019年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共办理结婚登记947.1万对,离婚登记415.4万对。

5、目前社会以及网络上对此存在两种立场鲜明的看法,一种认为该规定给了夫妻双方足够的“后悔时间”,随时撤销离婚避免冲动而后悔;另一种则认为,夫妻情感破裂协议离婚是权利自由,设立冷静期会导致转移财产、打击报复甚至滋生家庭暴力。

这一规定不仅是保护了正常的婚姻关系,也避免了因为冲动而离婚的可能,婚姻关系的维持本来就是结婚双方的事,所以经历冷静期后,才能更好的做出选择。

D. 民法典正式通过,婚姻冷静期是婚姻的护堡还是自由的拌脚石

在人类的文明历史之中,编撰法典一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制内容,而法典之中的民法,更是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文明进步,民法实际上就是民生问题,通过法律解决人们在日常生活、社会交往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他会牵扯到我们每一个人。

在民法典之中有一项内容是关于离婚的冷静期,这项条款出来之后,引发了网上的普遍争议,有的人感觉这一条内容有一些多余,有的人认为这条很有必要,离婚冷静期是婚姻的护堡还是自由的拌脚石呢?

一、法律规定

2020年5月28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会于2021年1月1日起实行,在实行的当日,之前所制定的相关的民法全部失效。

在这些失效的民法之中其中就有婚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定制了有一个离婚的冷静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离婚冷静期】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其实离婚冷静期并不是新鲜事物,根据此前相关媒体的报道,早在2017年,陕西、四川、广东等省市在司法实践的活动之中,就已经出现了离婚冷静期,时间从三个月到一个月不等,笔者认为婚姻冷静期不应当存在,毕竟成年人知道自己在想什么,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因为一时冲动而离婚的毕竟是少数,因为其他原因而无法复婚的更是极少数,不能因为这些极少数人而限制了大多数人。

E. 从什么时候提出离婚冷静期

离婚冷静期是指夫妻离婚时,政府强制要求双方暂时分开考虑清楚后再行决定。冷静期一般为三至六个月。过了冷静期即可以再诉离婚。

F. 《民法典》关于离婚冷静期的具体规定是怎么样的

《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 关申请发给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间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启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

(6)民法典三十日冷静期规定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具体情况

民法典共7编、1260条,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民法典实施后,我国现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将同时废止。

在民法典中,“平等”与“保护”是贯穿始终的立法精神。在诸多条款中,体现了“绿色原则”的理念,这些规定为民事活动确立了“绿色规范”。

此外,民法典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回应了当今社会的现实需求。例如,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肖像权等重要权利,不仅是我国民事立法的一次重大创新,更蕴含着对人民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护。

热点内容
劳动法生病不让请假 发布:2025-04-16 17:02:18 浏览:702
经济合作社议事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39:07 浏览:563
番禺冼律师 发布:2025-04-16 16:29:30 浏览:638
药学职业道德培训 发布:2025-04-16 16:24:37 浏览:369
生物反馈室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23:27 浏览:749
杭州华硕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16 16:13:32 浏览:919
治安联防队规章制度 发布:2025-04-16 16:13:20 浏览:505
合同法第十五条第二款 发布:2025-04-16 16:11:57 浏览:406
法院一区五城 发布:2025-04-16 16:11:49 浏览:705
慈善法和社会区别 发布:2025-04-16 15:59:02 浏览: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