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规定成年人

民法典规定成年人

发布时间: 2020-12-27 14:53:02

『壹』 民法总则规定,多少岁的未成年人为限制

1、明确承认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民法总则》(以下条款皆引用该总则)第十六专条: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予属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2、划分未成年人与成年人标准。第十七条: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3、部分十六周岁未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八条第二款: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4、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十九条: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法定代理人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5、八周岁以下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第二十条: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6、例外规定。第二十一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适用前款规定。

『贰』 国家规定多少岁才算是成年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七条、第十八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版人为成年人权。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各国根据本国公民的生理、智力发育、习惯和社会要求,对成年人的年龄规定各不相同。如澳大利亚,美国为22周岁,埃及、新加坡等国为21周岁,泰国为20周岁,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为18周岁。

(2)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扩展阅读:

权利

1、 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 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包括公民的人格、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3 、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似的权利和自由。

4、特定人的权利: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列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几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3)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扩展阅读:

制定法理

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年龄和精神状况,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 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

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1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是指年满

宪法,刑法,民法典指的成年人均为18周岁以上的公民。

『伍』 民法典规定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可以接受别人的馈赠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抄接受别人的馈赠是纯获利益的行为,不会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任何损害。不论是多大年龄的未成年人,都可以自己接受别人的赠与,而不需经过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同意。只要赠送的财物交给了未成年人,赠与就已经具有了法律效力,赠与人或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以要求未成年人返还赠送的财物。未成年人接受的奖励、报酬也是一样,任何人都不可以要求未成年人返还。
未成年人享有和成年人同样的权利,可以拥有个人财产。只要赠与人是想把其财物赠送给未成年人个人,而不是给未成年人父母或家庭,则该财物就是未成年人的个人财产,父母或者其他人都不能将赠送给未成年人的财物收归自己所有。

『陆』 民法典为什么要在条款中对未成年人的相关方面进行单独规定

我国宪法、刑法、民则通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许多法律法规,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版明权确规定 。另外,我国还特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两部专门法律,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的法律责任

『柒』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回重视家答庭文明建设。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互相关爱。

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7)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扩展阅读:

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婚姻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同居期间所得的财产,由当事人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判决。

对重婚导致的无效婚姻的财产处理,不得侵害合法婚姻当事人的财产权益。当事人所生的子女,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的规定。婚姻无效或者被撤销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捌』 民法典规定什么为家庭成员

根据《民抄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的规定,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家庭成员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并应当履行法定义务。家庭成员中的抚养、扶养、赡养权利和义务, 禁止歧视、虐待、遗弃等权利。

(8)民法典规定成年人扩展阅读:

家庭成员特征:

(一)家庭成员,是近亲属。

(二)配偶、父母、子女是法定家庭成员,还包括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三)近亲属范围,主要包括血亲;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包括姻亲(配偶)。

(四)共同生活近亲属,是指一定的时间共同居住,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的近亲属。一定时间性、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性,是共同生活近亲属的关键词(特征),偶尔共同居住或生活事务中相互扶助的近亲属,不属于家庭成员。

『玖』 民法典215页第1012条关于姓名权成年人可以改名字吗具体什么流程

可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中国对民事活动中一些共同性问题所内作的法律规定,是民容法体系中的一般法。1986年4月12日由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通过,1987年1月1日起施行。共9章,156条。

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二条)。

姓名变更权,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只不过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改名权就是指自然人按照法律规定改变自己姓名的权利,也称为姓名变更权。其含义为,自然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不受其他限制。

『拾』 关于民法典规定未成年人不准打赏的材料写材料作文

打赏钱12万元已经支付完毕还能要回来吗?我国《民法典》规定,八周岁以上内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容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妥善审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二)》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再分析本案,依照我国《民法典》规定,12周岁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用父母的钱给主播打赏12万元,未经父母的同意、追认,父母有权要求网络游戏直播平台来退还。
未成年给主播打赏钱,
父母有权主张来返还。
经营者要有社会责任感,
全社会都要关心未成年。
游戏直播平台接到投诉后,
退回了打赏12万元。

热点内容
2016法学就业 发布:2025-04-22 18:59:33 浏览:559
通山法院拍卖 发布:2025-04-22 18:49:07 浏览:209
大学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2 18:46:15 浏览:55
法律顾问的内容 发布:2025-04-22 18:40:02 浏览:760
2020年婚姻法多大可以领结婚证 发布:2025-04-22 18:33:44 浏览:36
和谐的道德观 发布:2025-04-22 18:32:56 浏览:48
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必须坚持法治精神 发布:2025-04-22 18:22:13 浏览:486
司法部杨帆 发布:2025-04-22 18:08:34 浏览:877
为什么提出法治中国 发布:2025-04-22 18:08:27 浏览:568
校园暴力案件的法律知识 发布:2025-04-22 18:02:54 浏览: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