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总则122条

民法总则122条

发布时间: 2020-12-27 16:39:45

1. 民法总则共同侵权有哪些规定法律知识大全

是有的,对于共同侵权责任的具体内容,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规定共同侵权责任回的本质特征立法机关答倾向于仍然采用《民法通则》第130条的内容,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二、教唆行为人和帮助行为人的责任《侵权责任法草案》倾向于采纳原来的司法解释中关于“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三、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则《侵权责任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是一个确定的立场。争议在于,如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的免责条件。《草案》的基本意见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2. 民法典合同编把原合同法第122条删掉了吗

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为: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回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答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此条规定放在了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六条,
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身权益、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侵权责任。
文字表述有细微的差别。

3. 民法总则中的民间借款是怎样规定的

第四十三条 失踪人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由财产代管人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
第五十六条 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农村承包经营户的债务,以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农户财产承担;事实上由农户部分成员经营的,以该部分成员的财产承担。
第六十七条 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七十五条 设立人为设立法人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未成立的,其法律后果由设立人承受,设立人为二人以上的,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
第八十三条 营利法人的出资人不得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出资人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法人的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法人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第一百零四条 非法人组织的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的,其出资人或者设立人承担无限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一十八条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第一百八十九条 当事人约定同一债务分期履行的,诉讼时效期间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4. 民法总则关于民事调解书的规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并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正案》)则有四处关于调解制度的规定:增设“诉前调解和庭前调解”两司法调解制度,将“人民调解制度”与《人民调解法》配套,分别转为适用《人民调解法》和增设“确认调解协议”程序。具体内容是:
一是删去了第16条(原条文内容为: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在基层人民政府和基层人民法院指导下,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人民调解委员会依照法律规定,根据自愿原则进行调解。当事人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当履行;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民间纠纷,如有违背法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纠正)。
二是在修改为第121条(原第110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22条,即增设了“诉前调解”制度:(增加条文内容为:当事人起诉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纠纷,适宜调解的,先行调解,但当事人拒绝调解的除外)
三是在修改为第132条(原第119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133条,即增加了受理后分别处理的规定。其中增加条文的第(二)项内容为:“开庭前可以调解的,采取调解方式及时解决纠纷”,作为增设的第122条关于诉前调解制度的补充,即又增设了“庭前调解”制度。
四是在第十五章特别程序中的第五节后增加一节为第六节:确认调解协议案件(增加条文内容为:第194条:申请司法确认调解协议,由双方当事人依照人民调解法等法律,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调解组织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第195条: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 不当得利的民法总则规定是怎样的

民法通则规定不当得利的一方有义务将原物返还。对方拥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依据《民法通则》:

第九十二条 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

该法律条款中包含了构成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成立的四项基本要件,即一方获利;一方受损;获利无法律上原因;获利与受损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四项要件,是检验不当得利是否成立的基本标准,也是确立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基本法律事实。

(5)民法总则122条扩展阅读:

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定债权,属于准法律行为。但是并不是所有成立不当得利的情况,都会产生返还请求权。如下两种情况:

(一)履行道德义务产生的不当得利

因履行道德义务产生的债务,被认为是自然债务的一种。一般来说,当债务人不履行时,债权人可以通过诉讼的方式请求法律强制债务人履行债务。而自然债务属于不完全债权,一般在请求力或者执行力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履行道德义务所产生的债被认为欠缺请求效力。如侄女抚养叔父之债。

(二)给付未到期债务

两者之间存在债权债务,但未到期。债务人在债务未到期时,主动给付债务,使债权债务消灭。在债务消灭后,债务人主张归还了未到期债务,请求依据不当得利返还原始本金和因提前给付而遭受的利息损失。

就本金部分,不论债务人是否提前归还债务,本金部分始终要归还给债权人,所以对债权人而言不存在获利,也就不存在不当得利的返还。关于利息部分,表面上看债务人遭受了损失,债权人获得一定利息利益,但该给付非无法律上原因,系债务人自愿行为。

从另一方面说,因债务提前给付,债权人并非都能得到利息利益,也有给债权人带来提前保管、保存债权的负担,故此种情形,不能主张不当得利的返还。

6. 民法总则新内容有哪些

你网络一下
《民法总则》
看看就知道,条文太多,不可能复制过来

7. 民法总则法律行为规定有哪些

您好,《民法总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内立、变更、容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民法总则》第六章是对民事法律行为的规定。
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二节意思表示
第三节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如能给出详细信息,则可作出更为周详的回答。

8. 民法总则侵权新规定有哪些

是有的,对于共同侵权责任的具体内容,讨论的主要问题是:

一、规定共同侵权责任的本质版特征

立法机权关倾向于仍然采用《民法通则》第130条的内容,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施侵权行为,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二、教唆行为人和帮助行为人的责任

《侵权责任法草案》倾向于采纳原来的司法解释中关于“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人,为共同侵权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三、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则

《侵权责任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是一个确定的立场。争议在于,如何规定共同危险行为人之一的免责条件。《草案》的基本意见是:“二人以上共同实施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人或者数人的行为造成他人损害,不能确定具体侵权人的,行为人应当承担连带责任;能够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

热点内容
第五次全国法律援助工作会议召开 发布:2025-04-22 20:20:02 浏览:869
司法体制弊端 发布:2025-04-22 19:55:22 浏览:514
公司奖罚条例 发布:2025-04-22 19:47:58 浏览:347
行政诉讼法模拟审判报告 发布:2025-04-22 19:29:03 浏览:292
高空抛物造成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5-04-22 19:17:19 浏览:723
2016法学就业 发布:2025-04-22 18:59:33 浏览:559
通山法院拍卖 发布:2025-04-22 18:49:07 浏览:209
大学教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2 18:46:15 浏览:55
法律顾问的内容 发布:2025-04-22 18:40:02 浏览:760
2020年婚姻法多大可以领结婚证 发布:2025-04-22 18:33:44 浏览: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