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意义上的

民法意义上的

发布时间: 2020-12-27 23:19:52

『壹』 为什么民法典既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又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民法典、各项民事法律、法规等。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系统编撰的民事立法,即按照一定体例编撰、以法典方式命名的民法典。

『贰』 期间在民法上的意义是什么啊 试述 谢谢!

您好!
期间是指期日与期日之间的时间长度,分为法定期间和回指定期间。法定期间是由法律规定的,不答得变更。由司法机关依职权决定或裁定的,称指定期间。
民法中常见的期间有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
诉讼时效:所谓的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权利,就丧失了胜诉权的法律制度。根据时间的长短和适用范围的不同,诉讼时效可分为普通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除斥期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例如《继承法》规定,受遗赠人在知道受遗赠的二个月内不作出接受遗赠的意思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这里的二个月就是除斥期间。
如能进一步提出更加详细的信息,则可提供更为准确的法律意见。

『叁』 什么是刑事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法典;
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即制定法,包括,宪法专,民事法律,国务院属制定的民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等等。

『肆』 作为民法学研究对象的民法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吗

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和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民回法典,目前我国正在指答定民法典,也就是指定一半的民法总则。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指那些所有用来解决民事法律问题的法律、法规。尤其是英美法系,他们没有民法典,通常是判例,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反正就是看有没得那一本民法典。
民法学对形式上、实质上的民法都要研究,由于民法典才制定出来一小部分,可能对实质民法研究更多。

『伍』 5.形式意义上的民法是指:( )

正确答案是A
本题抄考查的是形式上的民法与实质上的民法区别,关键要弄清楚概念
形式上的民法就是指民法典,这是按一定逻辑顺序编纂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
实质上的民法指调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和,如民法典以及各种民事单行法。

『陆』 我国目前的民法是形式上意义上的民法还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

2017年3月15号后颁布《民法总则》我国实质上已经具备了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柒』 民法典到底是实质意义上的民法还是形式意义上的民法 求解

民法典属于形式民法,实质民法既包括形式民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的有关的民事法律规范

『捌』 民法的定义是什么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二条)。
“民法”一词源于罗马法中的市民法(jus
civile)。罗马法中有市民法、万民法(jus
gentium)与自然法(jus
naturale)之区分。市民法调整具有罗马市民资格者的各种法律关系,万民法调整罗马市民与异邦人之间的法律关系。自公元3世纪起,市民法与万民法的对立逐渐淡化。罗马法中完备的平权主体法律规范,经过罗马法复兴运动复苏。在欧洲法典化运动中,先后产生了《法国民法典》(又名拿破仑法典)与《德国民法典》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法典。在对《法国民法典》的引进中,日本学者津田真道错误地将“市民法”一词翻译为"民法"。清末变法,由中国学者直接抄自日本,译作今称。但也有学者认为,民法一词并非来自日本,而是中国自己创造的,在我国古代典籍《尚书》中就已有“民法”一词。《尚书·孔氏传》:“咎单,臣名,主土地之官,做明居民法一篇亡”中的“民法”一词被有些学者认为是我国民法的起源。近代以后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中使用的民法一词,如法语中的droit
civil,德语中的Bürgerliches
Recht,荷兰语中的Burgerlyk
Regt等都由市民法转译而来。
民法一词,以法源不同,分为广义民法和狭义民法。广义民法是指所有民事关系的规范,包括民法典、各民事单行法、其他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的民法规范,以及有权解释、判例学说、习惯法等各种法源中的民法规范。狭义民法即指民法典。
大陆法系民法在内容分为物权法、债权法、亲属法、继承法等等。英美法系民法在内容上包括契约法、财产法、家庭法、侵权行为法、信托法等等。普遍认为,知识产权法、商法也属于民法范畴。
形式上的民法,专指系统编纂的民事立法,即民法典。实质上的民法是指所有调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民法典与其他民事法律、法规。
在中国,广义的民法是指调整所有财产关系、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关系的法律,包括民法总则、物权法、债和合同法、侵权行为法、知识产权法、婚姻法、继承法以及公司法、保险法、海商法、票据法、破产法等。狭义的民法仅指调整一定范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不包括婚姻法和属于传统商法内容的法律、法规。
民法典是按一定的体例、系统地将民法的各项制度编纂在一起的立法文件。中国自建国以来,尚未颁行一部系统完整的民法典。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完善民事立法,民事活动急需要规定一些基本行为准则,在这种条件下,中国于1986年制定并颁布了一部《民法通则》。从中国民法通则的内容来看,尽管其条款较之于各国民法典的条文要简略得多,但是民法通则基本上概括了商品经济活动的一般行为准则,它不仅包括了一些民法总则的规范,而且也包括了民法分则的部分内容。

『玖』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指的什么

实质意义上的民法,即制定法,包括,宪法,民事法律,国务院制定的民事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经济特区、特别行政区法规中的民事规范,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
票据法应该归为商法范畴。

热点内容
行政立法权的主体 发布:2025-04-23 03:12:31 浏览:823
劳动法简答题试题 发布:2025-04-23 03:07:41 浏览:116
刑法体系题 发布:2025-04-23 03:07:31 浏览:12
新的巡视工作条例 发布:2025-04-23 02:45:03 浏览:899
刑事案件司法鉴定 发布:2025-04-23 02:30:54 浏览:849
广州司法考试考场 发布:2025-04-23 02:23:44 浏览:629
江华法律援助 发布:2025-04-23 02:18:47 浏览:454
社民法西斯 发布:2025-04-23 02:04:21 浏览:944
云浮法院陈 发布:2025-04-23 02:01:50 浏览:906
中国遗产税法律法规 发布:2025-04-23 01:58:00 浏览: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