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流氓刑法定义

流氓刑法定义

发布时间: 2020-12-28 01:50:47

1. 流氓罪是什么

指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
1997年修订《刑法》,流氓罪被删除。

2. 刑法《流氓罪》哪年取消的

1997年。

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

我国刑法对于“流氓的制裁开始于1979年。按照1979年刑法第160条规定,流氓罪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了6种提高量刑幅度的犯罪,流氓罪列于首位。

流氓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具有很大腐蚀性和扩散性,属于刑法重点打击范围。流氓罪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把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定为流氓罪的随意性很大,而刑罚幅度过宽也容易造成量刑时畸轻畸重的弊病。

因此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取消,而将其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

(2)流氓刑法定义扩展阅读:

为什么取消流氓罪

1、流氓罪适用违背了从旧兼从轻原则;

2、流氓罪违反了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3、流氓罪在废除多年后再次适用导致法律规范功能错位;

4、流氓罪的再次适用是对追诉时效不当适用的结果。

关于流氓罪的争议

1、罪名的轰动效应;

2、量刑处罚的非人道性;

3、惩罚的非实质公正性。

解决途径

1、树立刑罚的实质公正观,严格适用追诉时效制度;

2、重新理解从旧兼从轻原则;

3、坚持司法独立,打破利益僵局。

3. 关于刑法流氓罪(含拆分之后的)的两个问题

你的问题太多了。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内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容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
刑法将寻衅滋事罪的客观表现形式规定为四种:①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②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③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④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1979年刑法第160条规定:“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4. 流氓罪是什么

流氓罪是1979年刑法规定的抄罪名,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是1979年颁布的中国刑法第160条规定的一种罪行。 1997年刑法修订取消了流氓罪,分为具体的寻衅滋事、聚众斗殴、强制猥亵妇女、聚众淫乱罪。

5. 97刑法删除的流氓罪这个大口袋罪的定义

1997年修订《刑法》,流氓罪被删除出《刑法》
现在指寻衅滋事罪回
刑法第293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答秩序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他人,情节恶劣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 你所说的不属于此罪的表现,如果引起公共秩序混乱,另当一说

6. 什么是流氓罪

这个是旧刑法的罪名哦!1997年新刑法颁布后就取消了哦。如果你想知道的话也行:流氓罪内是指聚众斗殴,寻衅滋容事,侮辱妇女或进行流氓活动,破坏社会秩序,情节恶劣的行为。根据流氓罪的主观特征方面,只能是出于故意。其他犯罪动机一般来说,不是基于某个人的利益冲突,也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物质利益,而是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道德,通过粗野下流无耻的破坏公共秩序的滋扰活动,寻求精神刺激或追求某种卑鄙欲念的满足。这种主观特征是流氓罪和本质特征的重要表现,也是正确区分流氓罪的一个重要特征。

7. 流氓罪是什么罪

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回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答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
流氓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具有很大腐蚀性和扩散性,属于刑法重点打击范围。是1979年颁布的中国刑法第160条(归入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规定的一种罪行。流氓罪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具有很大腐蚀性和扩散性,属于刑法重点打击范围。198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规定了6种提高量刑幅度的犯罪流氓罪列于首位。1997年,流氓罪被删除出修订后的《刑法》。

8. 现行刑法中有没有流氓罪

现行《刑法》中没有“流氓罪”。
该罪名随时代发展,已经不适用,早已取消。
“流氓”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所以,随着《刑法》的修正,增添了一些具体的罪名,取代了“流氓罪”。

9. 如何对‘流氓罪’的处罚

据1979刑法160条规定,来对犯流氓自罪的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特别刑法规定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或携带凶器进行流氓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或者进行流氓犯罪活动危害特别严重的,可在上述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

流氓罪的规定比较笼统,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把刑法没有明文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行为定为流氓罪的随意性很大,而刑罚幅度过宽也容易造成量刑时畸轻畸重的弊病。因此1997年修订的《刑法》将原流氓罪取消,而将其分解为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猥亵儿童罪、聚众淫乱罪、聚众斗殴罪、寻衅滋事罪等罪。

10. 老刑法里的“流氓罪”定义是什么

1、流氓罪是指公然藐视国家法纪和社会公德、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破坏公共秩序以及其他情节恶劣的行为。
2、流氓罪见诸于1979年刑法第160条。该条规定流氓罪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侮辱妇女或者进行其他流氓活动,破坏公共秩序,情节恶劣的,处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流氓集团的首要分子,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2、1983著名的严打运动中,流氓罪的刑罚变成可以处死刑,内容被扩大化。

《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1983年9月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对流氓罪是这样规定:“流氓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携带凶器进行流氓犯罪活动,情节严重的,或者进行流氓犯罪活动危害特别严重的”,“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从此,流氓罪的刑罚最高刑为死刑,与故意杀人罪相同。当时流氓罪的范围也很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当前办理流氓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答(1984年11月2日)》所谓“其他流氓活动情节恶劣构成流氓罪的”有六项内容,其中第4和5项分别是:“以玩弄女性为目的,采取诱骗等手段奸淫妇女多人的;或者虽奸淫妇女人数较少,但造成严重后果的”;“勾引男性青少年多人,或者勾引外国人,与之搞两性关系,在社会上影响很坏或造成严重后果的”。各地出现了不少从立案到处决只花了一周时间的案例,可谓从重从快。但是,在现在看来并没有违法犯罪特征的行为,在当时使很多人受到严惩。

热点内容
2013财经法规与会计 发布:2025-04-23 08:54:42 浏览:112
医事法学的大学 发布:2025-04-23 08:50:27 浏览:267
司法守廉 发布:2025-04-23 08:34:13 浏览:653
美国法典联邦法规 发布:2025-04-23 08:01:42 浏览:912
三权分置立法 发布:2025-04-23 08:00:15 浏览:166
淄博司法局电话 发布:2025-04-23 07:58:37 浏览:342
道德经信息舞 发布:2025-04-23 07:54:24 浏览:691
浙江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发布:2025-04-23 07:53:39 浏览:664
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课件百度网盘 发布:2025-04-23 07:53:02 浏览:249
内蒙古司法厅厅长秦 发布:2025-04-23 07:49:50 浏览: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