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裁量制度

刑法裁量制度

发布时间: 2023-02-14 20:42:23

1. 刑法的裁量制度

第一节 累犯

n一、累犯的概念累犯是指受过一定的刑罚处罚,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赫免以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又犯被判处一定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殊累犯两种。

n二、累犯的分类

n1.普通累犯的构成条件(一般累犯)

n 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赫免以后,五年之内又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情形。累犯成立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前罪和后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如果前罪和后罪有一个是过失犯罪,或者前后两罪都是过失犯罪,不能构成累犯;

n(2)前罪所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判处的刑罚都是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n(3)后罪必须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赫免以后五年之内。

n2.特别累犯的构成条件

n 是指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赫免以后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构成累犯的情形。

n三、累犯的刑事责任

n 应当从重处罚,从重处罚是处理累犯的一个基本原则,对累犯必须一律从重处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第二节 自首与立功

n一、自首概念

n二、自首的种类和成立条件

n1.一般自首

n(1)一般自首的成立条件

nA.自动投案----是指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者虽被发觉,但犯罪嫌疑人尚未受到讯问、未被采取强制措施时,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

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

n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

n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盘问、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

n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过程中,主动投案的;经查实确已准备去投案,或者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捕获的,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n并非出于犯罪嫌疑人主动,而是经亲友规劝、陪同投案的;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n正在投案途中被公安机关拿获的视为自动投案

n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

nB.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是指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n 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

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n2.特别自首

nA.主体是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正在服刑的罪犯

nB.必须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

n三、自首的认定

n1.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认定

n(1)共同犯罪案件自首的认定

n 自己实施的犯罪和 自己了解的与自己的罪行密切相关的其他共同犯罪人的罪行

n(2)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自首的认定

n自首的效力仅及于如实供述之罪

n2.过失犯罪的自首

n3.自首与坦白的关系

n四、自首犯的刑事责任

n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具体确定从轻、减轻还是免除处罚,应当根据犯罪轻重,并考虑自首的具体情节。

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同种罪行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如实供述的同种罪行较重的,一般应当从轻处罚。

五、立功

n1.定义

n此立功指的是刑罚裁量中的立功,而非刑罚执行制度中的立功。

n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2.立功的种类及表现形式

n(1)一般立功

n(2)重大立功

n 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

n 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

n3.立功犯的刑事责任

n(1)一般立功,可以从轻、减轻

n(2)重大立功,可以减轻、免除处罚

n(3)自首后又有重大立功的,应当减轻、免除处罚

第三节 数罪并罚

n一、数罪并罚的概念

n数罪并罚,是指一个人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数罪,或者在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或者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审判机关依照刑法规定的数罪并罚的原则和方法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

n二、数罪并罚的原则

n1.并科原则

n2.吸收原则

n3.限制加重原则

n4.折衷原则

n三、我国数罪并罚的适用原则—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兼采其他原则

n:

1、数刑中只要有一个是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就应当执行死刑或者无期徒刑。此为吸收原则。

2、数刑中有两个以上有期徒刑、两个以上拘役或者两个以上管制的,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当执行的刑期。但是按照刑法的规定,管制最高不能超过3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1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20年。此为限制加重原则。

3、如果数罪中判处有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此为并科原则。

n四、不同情况下限制加重原则的运用

n1.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并罚

n应当对所犯各罪分别量刑,然后按照刑法第69条规定的上述原则和方法,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

n2.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

n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在最高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这就是数罪并罚计算刑期的先并后减方法。

n3.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并罚

n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与新罪所判处的刑罚,在最高刑期以上总和刑期以下,决定应当执行的刑罚。这就是数罪并罚计算刑期的先减后并方法。

第四节 缓刑

n一、缓刑的概念和意义

n1.定义

n2.意义

n二、一般缓刑

n1.一般缓刑的适用条件

n(1)犯罪人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n(2)犯罪人必须不是累犯

n(3)根据犯罪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

n2.缓刑的考验期

n(1)缓刑考验期的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能少于2个月。

n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能少于1年。

n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n(2)缓刑考验期限内的考察

n三、战时缓刑

n1.战时缓刑的适用条件

n2.一般缓刑与战时缓刑的区别

2. 量刑标准

法律分析:量刑,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标准》第一条 量刑时,应当依照刑法规定的量刑原则和要素,结合本意见规定的量刑基准、量刑要素、量刑适用规则、量刑方法,决定被告人的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标准》第二条 量刑应与被告人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幅度内进行。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标准》第十一条 为防止量刑失衡,应当确立各罪的量刑基准,即按刑法分则构成规定,对已确定适用一定幅度法定刑的个罪,在排除各种轻重情节的情况下,依其一般既遂状态的基本事实而应判定的刑罚。

《最高人民法院量刑标准》第十二条 非数额型一般典型犯罪,以法定刑中段略下为量刑基准。法定刑幅度为单一有期徒刑的,以该幅度的五分之二为量刑基准;法定刑仅为两个刑种的,以两个刑种的结合点为量刑基准(不同刑种的结合点,合议庭或独任庭可根据案情选择适用);法定刑为多个刑种的,以中间刑种或中间刑种的结合点为量刑基准,但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三年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一年;法定最高刑为有期徒刑五年的,量刑基准为有期徒刑二年;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一年。

数额型犯罪,以犯罪数额比对相应的法定刑幅度确定量刑基准。

绝对确定法定刑的,以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为量刑基准。

本分则有规定的,从分则规定,但有故意犯罪前科的,基准刑不得低于拘役三个月。

3. 刑法第十四讲 刑罚的裁量

刑法第十四讲  刑罚的裁量

第一节  量刑情节

法定量刑情节有:从重、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等情节。

1.从重处罚和从轻处罚

这是指在同一个刑格幅度内,从重处罚或从轻处罚。

2.减轻处罚

(1)减轻处罚,是指在刑格以下判处刑罚。

(2)减轻处罚有刑格限制,只能在下一个刑格内处罚,而不能跨越下一个刑格。

(3)特别减轻处罚制度。

3.免除处罚

(1)这是指对犯罪分子作出有罪宣告,但是免除其刑罚处罚。

(2)免除处罚在性质上不同于无罪判决或不起诉,免除处罚的前提是有罪判决。

(3)免除处罚是指免除刑罚处罚,不意味着免除非刑罚处罚。

二、累犯

累犯,是指刑罚执行完毕或赦免后,在一定期间内又犯罪的人。

一、一般累犯

1.主观条件:前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年龄条件:前后罪都必须是已满18周岁的犯罪。

3.刑度条件:前后罪都必须是被判或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4.时间条件: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

5.累犯(包括特殊累犯)的法律后果:(1)应当从重处罚;(2)不能适用缓刑;(3)不能适用假释;(4)如果是死缓犯,可以限制减刑。

二、特殊累犯

1.前后罪的种类要求

前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恐怖活动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这三类中任一类罪。也即前罪与后罪只要是这三类罪即可,不要求保持一致。

2.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的理解

3.成立特殊累犯不要求的事项

(1)前后罪不要求是被判或应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

(2)后罪发生的时间,不要求是在前罪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内。

第三节  自首

一、一般自首

成立条件:

(一)自动投案

1.投案时间:被动归案前。

2.投案方式:主动将自己置于司法机关控制之下,就属于自动投案。

3.投案对象:包括司法机关、非司法机关。

4.投案彻底性:投案后自愿接受控制,直到最终审判。

(二)如实供述

1.如实

(1)如实的标准。

(2)关于法律适用的辩解不影响如实供述。

2.供述

(1)供述内容:第一,只要求供述主要犯罪事实,不要求供述全部犯罪事实。第二,除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外,还应包括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前科等情况。

(2)截止时间。

二、特别自首(准自首)

这是指,甲因A罪行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甲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B罪行。

1.主体:必须是依法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

2.“B罪行”

(1)“B罪行”必须是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

(2)“B罪行”与“A罪行”必须是不同种罪行。

三、自首的特殊问题

1.数罪自首: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对如实供述的部分犯罪,认定为自首。

2.交通肇事罪的自首:逃逸后又归案,属于自首;没有逃逸,直接主动报案、归案,如实供述,也是自首。

3.单位罪的自首

第一,单位可以成为自首的主体。

第二,单位没有自首,单位的主管人员(领导)自首,视为单位自首。

第三,单位没有自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直接办事人)自首,只能认定为其个人自首。

第四,单位自首了,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的坦白,视为自首。

四、坦白

1.一般自首与坦白的区别。

2.特别自首与坦白:相似点是都被采取强制措施。

3.坦白的法律效果。

4. 量刑规定

量刑 量刑,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九条 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在三十五年以上的,最高不能超过二十五年。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同的,分别执行。第七十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后两个判决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已经执行的刑期,应当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第七十一条 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罪的,应当对新犯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没有执行的刑罚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本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5. 量刑规则

法律分析:量刑,是指根据刑法规定,在认定犯罪的基础上,对犯罪人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判处多重刑罚的确定与裁量。量刑制度包括累犯、自首和立功、数罪并罚、缓刑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一条 对于犯罪分子决定刑罚的时候,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照本法的有关规定判处。

第六十二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从重处罚、从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的限度以内判处刑罚。

第六十三条 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本法规定有数个量刑幅度的,应当在法定量刑幅度的下一个量刑幅度内判处刑罚。

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6. 谈谈我国刑罚裁量与刑罚执行制度的主要内容。

刑罚裁量
刑罚裁量简称量刑,指人民法院根据行为人所犯罪行及刑事责任的轻重,在定罪并找准法定刑的基础上,依法决定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处罚,判处何种刑罚,刑度或者所判刑罚是否立即执行的刑事审判活动。
特征
1、量刑的主体是人民法院。量刑时人民法院根据犯罪分子罪行大小和刑事责任轻重,决定对其是否适用刑罚的一种审判活动。量刑的决定权只能归属于人民法院,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不能行使刑罚裁量权。
2、.被量刑的对象是犯罪分子。无罪的人不是量刑的对象。
3、定罪是量刑的前提。只有正确定罪,才能找准对犯罪人适用的法定刑。
4、量刑的轻重取决于刑事责任的轻重。刑事责任的大小是量刑轻重的唯一根据。在量刑过程中,判断刑事责任的大小的唯一依据只能是案件确有的各种从重和从宽处罚的量刑情节。
刑罚执行
刑罚执行,是指有行刑权的司法机关将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付诸实施的刑事司法活动。
具体特征
一、是将刑罚付诸实施的一项刑事司法活动。他是国家对犯罪的侦察、审判、执行刑事司法活动的最后环节,这一环节是对犯罪分子实施刑法惩罚的具体施行环节;
二、执行的前提和基础是人民法院生效的判决所确定的刑罚,刑罚执行机关对犯罪人执行刑罚的依据必须是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所确定的刑罚。
判决裁定
1、已过法定期限而未提起上诉、抗诉的判决和裁定;
2、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3、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的死刑判决,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判决。
人民法院的判决在生效前一律不准交付执行。

热点内容
财政预算的的法律责任 发布:2024-11-07 03:27:27 浏览:608
长沙市律师事务所 发布:2024-11-07 03:06:23 浏览:825
三个道德品质 发布:2024-11-07 03:02:39 浏览:156
经济法概论平时作业答案 发布:2024-11-07 02:41:58 浏览:299
民法典改了 发布:2024-11-07 02:31:39 浏览:811
关于招投标的法律法规 发布:2024-11-07 01:39:33 浏览:920
2013年司法考试真题解析 发布:2024-11-07 00:56:39 浏览:485
幼儿园对幼儿承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发布:2024-11-06 23:59:57 浏览:542
禁狗肉条例 发布:2024-11-06 23:28:05 浏览:320
条例审核 发布:2024-11-06 22:48:36 浏览: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