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的结构是什么

刑法的结构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2-15 13:51:06

刑法的体系

法律分析:刑法的体系即是指刑法的组成和结构。我国修订后新刑法典从总体上分为总则、分则和附则三个部分。其中总则、分则各为一编,其编之下,再根据法律规范的性质和内容有次序地划分为章、节、条、款、项等层次。

刑法第一编总则分设五章,即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其他规定。第二编分则设十章,即危害国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刑法总则除第一章和第五章外,其余章下均设若干节;刑法分则大多数章下不设节,但由于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和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两 章涉及具体犯罪众多、内容庞杂,因而该两 章下均又分设若干节。刑法除总则编和分则编外,第三部分为附则。刑法附则部分仅一个条文,即刑法第452条。该条的内容一是规定修订后的刑法典开始施行的日期;二是规定修订后的刑法典与以往单行刑法的关系,宣布在修订刑法典生效后某些单行刑法的废止以及某些单刑法中有关刑事责任的内容之失效。

概括地说,刑法总则是关于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一般原理原则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认定犯罪、确定责任和适用刑罚所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和具体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这些规范是解决具体定罪量刑问题的标准。刑法总则与刑法分则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总则指导分则,分则是总则所确定的原理原则的具体体现,二者相辅町成。只有把总则和分则紧密地结合起来研究,才能正确地认定犯罪、确定责任和适用刑罚。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五条 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

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第十七条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⑵ 2020法考【刑法】考试备考知识点-刑法分则条文结构和刑法罪状

一、刑法分则条文结构

刑法分论条文通常由罪状与法定刑构成。

例如,第263条 【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二、罪状

罪状是对犯罪具体状况的描述,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具体犯罪成立条件描述(基本罪状),另一类是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

依对罪状的不同描述方式,可分为四类罪状:

(一)简单罪状

简单罪状,是指只描述犯罪的最基本特征,不对任何一个构成要件进行进一步说明的罪状。

例如,《刑法》第232条规定的“故意杀人的,处……”。

(二)叙明罪状

叙明罪状,是指对某一或某些犯罪构成要件的内容有较为详细说明的罪状。

例如,《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条就对伪证罪作了详细的说明。

(三)引证罪状

引证罪状,是指引用刑法中的其他条款来说明和确定本罪的构成特征的罪状。

例如,刑法124条规定,【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其中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款便是引用第1款的罪状。

(四)空白罪状

空白罪状,是指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成立条件,但指明了必须参照的其他法律、法令的罪状。

例如,《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⑶ 第一章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第四节 刑法的体系和解释

[if !supportLists]一.    [endif]刑法的体系

刑法的体系,按照刑法的通说是刑法的组成和结构。广义上的刑法体系是指一切关于犯罪和刑事责任的刑法规范的组成和结构。包括刑法典、刑法修正案、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上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

[if !supportLists]1.     [endif]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篇章结构

我国现行刑法典的篇章结构,是指刑法的篇章的构成。一般可以分为编、章、节。

[if !supportLists](1)     [endif]编是刑法典的第一集结构,也是第一级单位。刑法典一般将总则和分则列为两编,附则往往不另立一编,但性质与总则和分则并列。刑法总则是关于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以及犯罪和刑事责任一般原理的规范体系,这些法律规范时定罪量刑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刑法分则是关于具体犯罪及其法定刑的规范体系,这些法律规范是定罪量刑所必须遵守的具体规则。

[if !supportLists](2)     [endif]章是刑法典的第耳机结构形式,我国现行刑法典共有十五章、其中总则五章,分别为刑法的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犯罪,刑罚,刑罚的具体运用和其他规定五章。

[if !supportLists](3)     [endif]节是章之下的第三级结构形式。

[if !supportLists]二.    [endif]我国现行刑法典的条文结构

我国现行刑法典的条文结构是指 刑法规范的表达形式 。一般分为条文的形式结构和条文的内容结构。

[if !supportLists]1.     [endif]条文的形式结构

条文形式结构是指刑法条文在形式上有哪些部分组成。一般而言,刑法的形式结构是由条、款、项三种形式所构成。

[if !supportLists]2.     [endif]条文的内容结构

条文的内容结构是指刑法条文在内容上是由哪些部分组成。一般而言,刑法条文的结构是由一般结构(即段)和特殊结构(但书)两个部分组成。

[if !supportLists]三.    [endif]刑法的解释

刑法解释,是指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或者其他机关、社会组织、人民团体、法律专家、学者、司法工作者或者其他公民个人,对刑法规定的含义进行阐明的活动,或者这些主体对刑法规范含义进行阐明的结论。

[if !supportLists]3.     [endif]刑法解释的目的和意义

[if !supportLists](1)     [endif]明确立法含义。

[if !supportLists](2)     [endif]统一司法运用

[if !supportLists](3)     [endif]弥补立法不足

[if !supportLists](4)     [endif]促进刑法完善

[if !supportLists]4.     [endif]刑法解释的原则

[if !supportLists](1)     [endif]合法性原则,即对于刑法的解释必须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法制原则的必然制约。

[if !supportLists](2)     [endif]有效性原则,即对刑法的解释必须有国家特定的机关才能发生法律效力

[if !supportLists](3)     [endif]科学性原则,及特定机关对刑法的解释必须客观、全面、具体、真实,从而努力避免主观、片面的解释。

[if !supportLists](4)     [endif]合理性原则,即对刑法的解释要合乎法理、人伦常理和社会发展需要之理。

[if !supportLists]四.    [endif]刑法解释的类型

刑法的解释按照不同角度划分可以得出不同的解释。按照解释效力可以分为有权解释和学理解释,其中有权解释又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按照解释的方法可以分为文理解释、论理解释、目的解释等。论理解释包括限制扩大解释等。

[if !supportLists]1.        [endif]刑法的效力解释

[if !supportLists](1)       [endif]有权解释,又称为法定解释和正式解释指的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对刑法规范的含义及其具体应用中的问题所作的解释。根据有关规定,有权解释刑法的国家机关包括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立法解释是指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出的解释。司法解释是指司法机关作出的解释。

[if !supportLists](2)       [endif]学理解释,又称为非正式解释、无权解释或无效解释。

[if !supportLists]2.     [endif]刑法解释的方法分类

[if !supportLists](1)     [endif]文理解释,是指刑法对刑法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字面含义到语法结构所做的解释。

[if !supportLists](2)     [endif]历史解释,又称沿革解释,是指根据制定刑法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刑法发展的源流,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if !supportLists](3)     [endif]目的解释,是指根据刑法规范的目的,阐明刑法条文真实含义的解释方法。

[if !supportLists](4)     [endif]论理解释,是指按照立法精神,联系有关情况,从逻辑上对刑法规范所作的解释。

扩张解释,即刑法条文的字面通常含义比刑法的真实含义窄,于是扩张字面意思,使其符合刑法的真实含义。

限制解释。

当然解释。

反对解释,根据刑法条文的正面表述,推导出对应的反面结论也应成立的解释方法。

补正解释,即根据法律的其他条文的规定来补全某一刑法规范应有内容的情况。

⑷ 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

我国刑法中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条
在适用法律问题上,包括判决书中,都会看到--根据…法第…条的规定…,因此法律最基本的结构单位是条

⑸ 我国《刑法》由哪几部分构成

刑法的广义和狭义

广义的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它包括
(1)刑法典。版
(2)单行权刑事法规。如全国人大常委会99年12月通过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3)附属刑法规范。即非刑事法规中的刑事责任条款。如,《价格法》第46条规定:价格工作人员泄露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索贿受贿,构成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价格法》属于行政法,但由于第46条涉及到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属于附属刑法规范,因此,属于广义刑法的范畴。

狭义的刑法仅指刑法典。即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修订通过的,1997年10月1日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教材所讲的刑法是狭义的刑法。

⑹ 2019法考备考考点【分则概述】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一、刑法分则的条文结构

1.罪状

(1)罪状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具体犯罪基本特征(成立要件)的描述(基本罪状),另一类是对加重或减轻法定刑的适用条件的描述(加重、减轻罪状)。刑法分则对任何犯罪都规定了基本罪状,但并非任何犯罪都有加重、减轻罪状。

(2)分则条文对基本罪状的描述方式,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即简单罪状、叙明罪状、引证罪状、空白罪状(参见罪状)。

简单罪状:仅写出犯罪名称,没有具体描述犯罪特征。特点是:简单概括,避免繁琐。例如《刑法》第232条的“故意杀人的”,第233条的“过失致人死亡的”等,都是简单罪状。

叙明罪状:对犯罪的具体特征做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特点是:要件明确,避免歧义。例如《刑法》第305条规定: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引证罪状:引用其他条款。特点是:条文简练,避免重复。如《刑法》第124条第1款规定了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罪状与法定刑,其第2款规定: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款便是引用第1款的罪状,来说明和确定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罪状。

空白罪状:没有具体说明某一犯罪的具体特征,但指明了必须参照其他法律、法令。特点是:参照其他法规,避免复杂表述。我国的刑法分则中,没有典型的空白罪状。

(3)刑法分则有些条文规定了两种以上的行为,其中有的是一个犯罪有供选择的几个基本罪状,如第347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有的则是几个犯罪的基本罪状,如第247条,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4)加重、减轻罪状分为加重罪状与减轻罪状。

刑法分则对加重罪状的规定有三种情况:

①一是设专条规定加重罪状与法定刑,如第119条:

第117条【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119条【破坏交通工具罪、破坏交通设施罪、破坏电力设备罪、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破坏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电力设备、燃气设备、易燃易爆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②二是设专款规定加重罪状与法定刑,如第257条第2款:

【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以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

③三是在基本罪状与法定刑之后,紧接着在同款内规定加重罪状与法定刑,如第254条。

【报复陷害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分则对减轻罪状的规定,一般设立在规定基本罪状与法定刑的同一条款内,没有设专条或专款规定减轻罪状。减轻罪状的内容都是“情节较轻”。

2.罪名

(1)类罪名与具体罪名。类罪名是某类犯罪的总名称。共有十个类罪名;具体罪名是各种具体犯罪的名称。每个具体罪名都有其定义、犯罪构成与法定刑。

(2)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概括罪名

单一罪名,是指所包含的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单一,只能反映一个犯罪行为,不能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例如,故意杀人罪、盗伐林木罪等。

选择罪名,是指所包含的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既可概括使用,也可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罪。选择罪名的特点是可以包括许多具体犯罪,又避免具体罪名繁杂。

概括罪名,是指其包含的构成要件的具体内容复杂,反映出多种犯罪行为,但只能概括使用,不能分解拆开使用的罪名。如信用卡诈骗罪,包括了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使用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恶意透支四种行为。概括罪名是介于单一罪名与选择罪名之间的一种罪名。从罪名本身没有选择余地的角度来看,它具有单一罪名的特点;但从其包含了多种行为,只实施其中之一就构成犯罪而言,它具有选择罪名的特点。

3.法定刑

法定刑与刑种不是等同概念,一个法定刑中既可能只有一个刑种,也可能包括几个刑种。例如故意杀人罪共有两档法定刑,前一档法定刑为“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其中包含了三个刑种,但应认为只是一个法定刑。因此当适用这一法定刑减轻处罚时,只能判处低于10年有期徒刑的刑罚。

(1)绝对确定的法定刑:例如,《刑法》第121条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劫持航空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航空器遭受严重破坏的,处死刑。”立法者认为对劫持航空器并发生上述结果的犯罪,应当而且只能判处死刑。

(2)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我国刑法分则通常规定的是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有利于实践罪刑相适应的原则。①规定最高限度的法定刑。例如刑法第433条第1款:战时造谣惑众,动摇军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②规定最低限度的法定刑。例如刑法第317条规定:组织越狱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③规定最高限度与最低限度的法定刑。例如刑法第118条规定:“破坏电力、燃气或者其他易燃易爆设备,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以上三种相对确定的法定刑主要是针对有期徒刑而言,因为死刑与无期徒刑没有刑度问题,拘役、管制以及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幅度较小,无须在分则条文中详细规定,直接根据刑法总则规定的期限进行裁量即可。④规定两种以上主刑或者规定两种以上主刑并规定附加刑的法定刑。例如,《刑法》第275条前段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该条规定了两种主刑和一种附加刑,法院在量刑时可以在这三种刑罚中选择其一。

(3)浮动法定刑:如《刑法》第227条规定,对犯倒卖车票、船票罪的,并处或单处票证价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浮动法定刑具有以下特点:①只见之于罚金刑,这显然是因为罚金刑的数额可以根据刑法规定的某种事实标准予以确定的缘故。②只适用于经济犯罪、财产犯罪,对其他犯罪难以甚至不可能规定浮动法定刑。③刑罚(罚金)的具体幅度(数量)要根据案件的一定事实确定。

浮动法定刑与相对确定法定刑的区别:在刑法规定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时,不管案件发生与否,人们可以事先得知刑罚的具体幅度;而刑法规定浮动法定刑时,只有查清了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才能得知刑罚的具体幅度。

法定刑与宣告刑的区别:法定刑是立法机关在制定刑法时确定的,宣告刑是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时确定的;法定刑有可供选择的刑种与刑度,宣告刑只能是特定的刑种与刑度。但宣告刑必须以法定刑为依据,即使从轻、从重、减轻处罚时,也要以法定刑为依据。可见,法定刑是立法上的规定,着眼于该罪的共性。宣告刑是司法中的适用,着眼于具体犯罪案件以及犯罪的特殊性。

⑺ 什么是刑法结构

我国目前的刑法大体上只相当于国外刑法中的重罪内容,而国外刑法中的轻罪和违警罪大体对应于我国的劳动教养和治安处罚;另外,与国外刑法相比,我国刑法还欠缺对保安处分的系统规定。为使我国刑法成为一部完整意义上的刑法典,我认为应对我国刑法结构作比较大的调整,即实现从小刑法到大刑法的转变,使刑法、劳动教

刑法结构的概念与研究视角

通行的刑法教程或论著,将刑法定义为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指出了刑法的成分之后即径直分列犯罪和刑罚两大部分予以论述,而没有涉及犯罪与刑罚之间的组合关系。储槐植教授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他从“成分不等于结构”出发,指出成分相同而成分之间比重(结构)不同会造成事物的不同性质,如同样有死刑、监禁刑和罚金刑等几种刑罚方法(成分)存在,但彼此所占比例不同,会形成重刑结构与轻刑结构的重大差别。[1]

那么,何谓刑法结构呢?储先生曾将刑法结构界定为“定罪面与刑罚量的组合形式”。[2]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刑法结构其实就是刑法系统内诸要素的组合形式,即罪与刑的组合,也就是不同数量的搭配。罪的数量即为犯罪圈的大小,刑的数量则是刑罚量的轻重。犯罪圈大小体现为刑事法网的严密程度,刑罚量轻重体现为法定刑的苛厉程度。[3]

从罪与刑相应严与厉的关系上,储先生将罪刑配置分为四种组合,即四种刑法结构:一是不严不厉,二是又严又厉,三是严而不厉,四是厉而不严。他认为,又严又厉的刑法结构在当今世界并不存在,典型的不严不厉似乎也不存在,多数经济发达国家和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大体上属于严而不厉的结构类型,而我国当前的刑法结构基本上算是厉而不严。“严而不厉”的刑法结构表现为“刑罚轻缓”和“法网严密”,“厉而不严”的刑法结构则表现为“刑罚苛厉”和“法网不严”,后者是刑法机制不畅的内生性原因,我国刑法改革的方向应从“厉而不严”转向“严而不厉”。[4]

储先生关于刑法结构的“严而不厉”和“厉而不严”的提法,是他在刑法学界的标志性产品之一,确实带给人不少启发。但我认为,储先生对刑法结构的概念界定和分类还有以下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一是他将刑法系统内的诸要素等同于罪与刑两个要素,使刑法结构过于简化,事实上,尽管罪与刑是刑法结构中的两个关键要素,但刑法结构决不只是二者的相互关系和组合形式,它还应当包括刑法典与单行刑法、附属刑法的协调,以及刑法与治安管理处罚法、违法行为矫治法(劳动教养法)等的协调,乃至刑法内部各条文之间的协调,这些都是结构的应有之意;二是他将刑法结构分为四类,而实际上他又否认另两类的存在,结果只剩下“严而不厉”和“厉而不严”两类,但问题是,何谓“严”?何谓“厉”?这本身是相对的,难道那些经济发达国家和法治程度较高的国家的刑法结构就都属“严而不厉”型的吗?它们彼此之间的刑法结构差异又作何解释呢?三是他将刑法结构主要视为一个宏观的东西,即是“严而不厉”还是“厉而不严”,但这似有不够,还应当从微观上对刑法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如所谓的我国的“厉而不严”结构,会不会存在刑罚总的来说偏“厉”、但个别地方却存在偏轻(特别是罪与罪之间的刑罚不协调)呢?又会不会存在法网总的来说“不严”、但个别罪的定罪面又偏严(不该设置为犯罪的设置成了犯罪)呢?对我国刑法结构的微观考察将会发现这些问题确实是存在的。

另外,对刑法结构的研究也不必限于储先生提出的这一个视角,事实上,它可以有多个视角,如德国学者耶赛克对刑法结构的剖析如下:1、处罚之先决条件(主要指总则之“犯罪论”部分);2、刑罚和处分;3、具体的构成要件(主要指分则内容);4、国际刑法(如德国2002年颁布的《执行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的法律》);5、附属刑法(如《麻醉品法》)。[5]我曾经在几年前的一次刑法学科建设笔谈中提出过“立体刑法学”的构想,即刑法学研究要瞻前望后(前瞻犯罪学,后望行刑学)、左看右盼(左看刑事诉讼法,右盼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上下兼顾(上对宪法和国际公约,下对治安管理处罚和劳动教养),内外结合(对内加强法的适用解释,对外给解释设立必要的边界),[6]其实这也可以作为研究刑法结构的一种思路,即以刑法典为轴心,辐射至:1、“瞻前”,包括实然上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法》和应然上的《犯罪预防法》、《证人保护法》、《被害人保护法》等;“望后”,包括实然上的《监狱法》和应然上的《刑罚执行法》。2、“左看”,包括刑事诉讼法牵涉到的刑法内容;“右盼”,包括各部门法中的附属刑法规范。3、“上对宪法和国际公约”,在一些国家,罪刑法定、废除死刑等重要的刑法问题都被上升到宪法层面,[7] 我国虽然没有如此做,但对这些问题的阐释和理解需要借助于宪法精神;对于我国批准的国际公约,其中涉及国际罪行的,我国刑法总则已规定“在所承担条约义务的范围内行使刑事管辖权的,适用本法”,因而也需要有此视野;至于“下对治安管理处罚和劳动教养”,则如下文所要说明,这本身就是国外刑法中的内容。4、“内外结合”,在此适宜解读为“内”为刑法典,“外”为刑法典以外的所有刑法规范,如单行刑法(特别刑法)乃至刑法的立法与司法解释等“准刑法”。

如果我们把上述储槐植先生的研究视角视为实质的刑法结构,那么耶赛克教授和笔者的这类研究视角就可称为形式的刑法结构。当然,实质的刑法结构和形式的刑法结构并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和劳动教养法与刑法典的关系,表面看是刑法结构的外在形式,但其实也牵涉到“定罪面”和“刑罚量”的界定。不过它们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某一种法定犯(行政犯)的罪刑相同,但是规定在刑法典里还是规定在刑法典以外的附属刑法中,这纯粹是一个形式的选择问题。以下论述旨在阐明,刑法结构的形式建设对于理顺刑法机制、优化刑法效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⑻ 刑法的基本体系是什么

广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的各种渊源及其相互关系;狭义的刑法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和结构。在我国,所说的刑法基本体系是指后者。
刑法典由两编组成:第一编为总则,第二编为分则,此外还有一条附则。编下为章,总则共五章;分则共十章,分别规定了十类犯罪。章下为节,节(章)下是条,条下是款,款(条)下是项,以及但书。

⑼ 刑法的体系是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体系是指刑法典的组成与结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是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二条 【刑法溯及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第十三条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第十七条 【刑事责任年龄】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热点内容
劳动合同法的立宪宗旨 发布:2024-12-27 15:17:50 浏览:466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政审表 发布:2024-12-27 15:07:30 浏览:535
法院分判决和 发布:2024-12-27 13:53:08 浏览:637
旌阳法院招聘 发布:2024-12-27 13:35:46 浏览:605
二建经济法口诀 发布:2024-12-27 13:35:05 浏览:491
法官陈朝晖 发布:2024-12-27 13:23:40 浏览:860
政府案例最高人民法院 发布:2024-12-27 13:22:18 浏览:283
车撞人法律责任划分 发布:2024-12-27 13:00:54 浏览:545
高校法律援助站工作 发布:2024-12-27 13:00:49 浏览:965
税务相关行政法律法规 发布:2024-12-27 12:57:58 浏览: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