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属人属地
⑴ 如何理解我国刑法关于属人管辖权的规定
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该条是对我国刑法属人管辖权的规定。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我国刑法规定之罪的,不论按照当地法律是否认为是犯罪,也不论其所犯罪行侵犯的是何国或者何国公民的利益,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公民所犯之罪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所谓“可以不予追究”,是表明不予追究的一种倾向性,并非绝对不追究,而是保留追究的可能性,认为必要时,也可以追究。但如果是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犯罪,则不论其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是否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律适用我国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考虑到这两类人员具有代表国家形象的特殊身份、肩负特殊的职责,其工作与国家的利益息息相关,故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实施的犯罪在管辖上应从严要求。
对于我国刑法在域外的属人管辖权,刑法第10条进一步规定,在我国领域外犯罪,依照刑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即使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我国刑法处理。这表明我国法律的独立性和国家主权的不受干预性,外国的审判对我国没有约束力。但从实际合理与国际合作角度出发,为使被告人免受过重的双重处罚,该条又规定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这样,既维护了国家主权,又从人道主义出发对被告人的具体情况作了实事求是的考虑,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⑵ 刑法中属地原则与属人原则的关系 属地原则与普遍原则的关系!
这些原则是为了拥有审判资格而设立的。它们是一个排除适用的关系,按版刑法条文的顺序,权依次排除……属地>属人>保护>普遍;
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如果可以使用前者就不会适用后者,而并不是二者择其一,只有前者不能被适用才可以适用后者;
至于属地与普遍,两者也与前面差不多,但是普遍原则针对的是某些特殊犯罪而已。
可以在线交流一下的。
⑶ 关于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原则为主,属人原则,保护原则,普遍原则为辅。具体断案的时候如何使用此项
刑法的空间效力分为
1、属地管辖原则
2、属人管辖原则
3、保护管辖原则
4、普遍管回辖原则
刑法答空间使用范围或说空间效力就是要解决刑法在什么样的空间范围内适用,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还是在一定的公民范围内,还是以保护本国利益为准则,从而有所谓的属地原则\属人原则\保护原则,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而产生的普遍管辖原则.
⑷ 刑法属人原则问题
刑法中的属人原则以人的国籍为标准,凡是本国人犯罪,不论是在本国领域内还是在本国领域外,都适用本国刑法。
《刑法》第7条第1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第7条第2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根据上述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无论按照当地法律是否认为是犯罪,亦无论罪行是轻是重,以及是何种罪行,也不论其所犯罪行侵犯的是何国或何国公民的利益,原则上都适用我国刑法。只是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中国公民所犯之罪的法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才可以不予追究。所谓“可以不予追究”,不是绝对不追究,而是保留追究的可能性。此外,如果是我国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军人在域外犯罪,则不论其所犯之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法定最高刑是否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司法机关都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这主要是考虑到对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域外犯罪管辖应从严要求。
刑法第10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罪,依照本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虽然经过外国审判,仍然可以依照本法追究,但是在外国已经受过刑罚处罚的,可以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⑸ 简述我国刑法的属人管辖权
属人管辖权是指国家有权对具有其本国国籍的人或物均具有管辖的权利。按照管辖对象不同,分为属人管辖和属物管辖。
我国《刑法》的适用问题
1、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适用。
(1) 在我国领域内的适用。
根据我国《刑法》第六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 在我国领域外的适用。
第七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这体现了保护原则。
2、对外国人适用
(1) 在我国领域内的适用。
除了享有刑法规定的外交特权和豁免权的外国人的刑事责任通过外交途径解决外,其他外国人犯罪的一律适用我国刑法。
(2) 在我国领域外的适用。
第八条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本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5)刑法属人属地扩展阅读:
从对属人原则限制的方式上看,则主要有三种:
(一)概括式,即以法定刑较重为本国刑法适用的标准,而不考虑具体的罪名。此以我国现行刑法为代表。
(二)列举式,即规定本国刑法的适用以条文列举的罪名为限。此以日本刑法为代表。
(三)兼采概括式与列举式的做法。我国79年刑法即是如此。根据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无条件适用我国刑法的,只限于反革命罪、伪造国家货币罪、伪造有价证券最、贪污罪、受贿罪、泄露国家秘密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罪、伪造公文、证件、印章罪等八种犯罪;
如果是犯其他犯罪的,则必须受“按本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和按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两个条件的限制。
⑹ 刑法如何区分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你好
一、个人认为抄,以属地原则为主,以属人原则为辅;
二、凡在中国领域内犯罪的(犯罪行为或者结果任何一项发生在中国领域内即可),都适用本法;即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均适用;
三、中国人、外国人在国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法定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适用刑法;但是犯罪地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
四、享有外交特权、豁免权,国际条约、少数民族自治区、特别行政区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⑺ 刑法属地和属人问题
a。死者为其他国家公民同样适用中国法律。
刑法 第六条【属地管辖权】凡在中回华人民共答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
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第七条【属人管辖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
⑻ 我国刑法是属地主义为主还是属人主义为主
我国法的适用以属地主义为基础,以属人主义、保护主义为补充的原则 。属地主义:在内我国境内发生的容一切纠纷,均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这是原则;
属人主义和保护主义: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争议,可以适用当事人所属国家或按照国际条约或国际惯例确定的国际准则适用法律,这个是补充;
现代国家都是主权国家,在我国境内发生的事情,均属于主权管辖范围之内的事情,主权,只有主权国家自己做出让步才可以.所以,当然是优先适用我国法律,然后再在某些特种情况下做出让步,适用其他国家法律或国际法准则.
⑼ 刑法的空间效力中,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的具体解释是什么,这两者之间是否矛盾呢谢谢~
不可能矛盾,属地原则优先,属地原则不能管辖的,才适用属人原则。
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