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无必要

民法典无必要

发布时间: 2020-12-29 13:37:27

A. 请问非婚同居写入民法典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是什么

必要性指某件事应该要做或必须做,可行性对做这件事的内外条件是否具备,以及做这件事的结果分析。

B. 法国民法典上的这句话表述的归责原则到底是严格责任呢还是过错责任呢

通说认为,法国和德国的合同归责原则主采过错责任,而英美法和我国合同法采严格责任。当然,争论亦有之,在我国,人大法工委的立法者和梁慧星先生均主张严格责任,崔建远老师主张过错推定,王利明老师似乎也有主张过错责任的倾向。
关于该法条,首先,可做这种分析。若去掉“不能证明其不履行债务系由于有不能归究于其本人的外来原因”和“如有必要”,即“凡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即使在其本人方面并无任何恶意,均受判支付损害赔偿。”这时,为严格责任无异议。相信你能看出,第一个限制条件为免责事由、不可抗力或者情事变更等(外来原因),还加上第二个限制条件“如有必要”,可见承担无过错责任之严苛。
其次,严格责任不考虑过错。而依据该条文的表述,“即使在其本人方面并无任何恶意”中的“即使”和“并无”,能够让我们体会立法者的价值判断。对比中国合同法第107条,能够让你体会严格责任的表述。你也可再对比学理上对严格责任的定义,一般为“无论债务人有无过错”。据此,可以大胆地得出一个见解,即提到过错而又没用“无论、不管”等词限定,就应该是过错责任。我想提醒一点的是,通说认为过错推定是涵盖于过错责任中的,不可狭义理解。当然,这个也有争论,也有学者认为过错推定是一个独立的规则制度,有其特殊的背景和价值。
最后,法国民法典于1804年通过,其实正值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然法思想统治法国。它是法国大革命的产物,而法国大革命之彻底性又岂非英国能比拟。这时的民法三大原则,即过错责任、所有权绝对、私法自治既是法律(不限于私法)最重要的原则,又是政治主张和思想武器。该立法背景也能帮助我们理解这个条文。
上述浅见,不知能否解惑。民法博大精深,共勉!

C. 民法典在我国制定的必要性和作用是什么

号称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能没有民法典吗?

D.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正当防卫人应该

防卫超过必要限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不应有的伤害是指超过必要限度部内分。
容《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E.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不应有的伤害是指

防卫超过必要限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不应有的伤害是指超过必要限度部分回。
《刑法》第二十答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F.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对因紧急避险但紧急避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而应承担民事责任的

  1. 民法通来则第一百二十九条因源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由引起险情发生的人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危险是由自然原因引起的,紧急避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或者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因紧急避险采取措施不当或者超过必要的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紧急避险人应当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2. 民通意见第156条:因紧急避险造成他人损失的,如果险情是由自然原因引起,行为人采取的措施又无不当,则行为人不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要求补偿的,可以责令受益人适当补偿。

G. 正当防卫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酌情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承担适当的民事责任。

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不法侵害行为是否具有较大版的人身危权险性和社会危害性,防卫人与侵害人的个人具体情况,防卫人所保护权益的大小,防卫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等环境条件。

《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7)民法典无必要扩展阅读:

注意事项:

特殊正当防卫不适用于非暴力犯罪以及作为一般违法行为的暴力行为。

条文中的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主要是对暴力犯罪的列举,其中的杀人限于故意杀人。对刑法规定的转化型杀人、抢劫等能否进行特殊正当防卫,应具体分析,关键在于是否严重危及人身安全,而不能以其行为最终成立何种罪名为标准得出结论。

行凶是杀人与重伤界限不清的暴力犯罪。对于暴力造成一般重伤的,不包含在行凶之内。

H. 中国民法典编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重新启动民法典编纂对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1、 形成完备的民商事法律规范体系的要求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其中,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以及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在民事及商事领域就需要制定民法典,从而使民事活动、商事活动由一整套系统的、完备的、具有逻辑体系的法律来进行规范。

2、 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的要求

四中全会决定还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必须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而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是民法典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依法治国需完善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同样意味着要加快民法典的制定。

3、 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的要求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推进严格司法。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健全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符合实体公正、办案过程符合程序公正的法律制度”。

而民法是规范民事主体行为的规则,民事主体无论在经济活动中如订立和履行合同,还是家庭生活中如结婚、离婚,均应遵循。如发生民事纠纷,诉请法院裁判时,法院应以民法作为裁判基准 。因此,通过制定民法典,统一裁判规则,从而使民事案件审理有统一的裁判基准,进而实现“让人民群众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4、对全民进行法律教育的要求

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民法典规定民事生活、商事活动的行为规则,并为法院裁判案件提供法律依据。通过将现行的民法通则及各民事单行法进行科学、系统编纂形成民法典后,必将成为对全民进行民商事法律教育的教科书,也会是增强全民法治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的有效规范和指引。

二、 重新启动民法典编纂的可行性

1、 市场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社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已确立,市场经济领域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虽然中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完善,但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所取得的巨大成绩,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活力和生命力。

2、 公民的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

经过“六五”普法,公民的法律素养在不断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及义务意识在不断增强,公民懂法、守法、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

3、 法学理论研究已很深厚

民法典第三次编纂从1979年开始至今已30多年,在这30多年时间里,中国民法学界以梁慧星教授、江平教授、王利民教授等为代表的民法学家们进行了持之以恒、深入、细致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学术文章及著作。对几种代表性的编纂思路和方案,以及民法典编纂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论证,法律研究深厚,成果卓著。

4、法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30多年的法学教育,培养了大量的法学人才,人才储备充分。

5、司法审判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中国在民商事方面30多年的司法审判,积累了大量的审判经验,也培养了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民商事法官。同时,法官对于民商事法律规则的不足及各单行法律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也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

6、其他国家的经验可资借鉴

目前已编纂了民法典的国家及民法典有: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瑞士民法典、荷兰民法典、俄罗斯民法典、蒙古民法典、越南民法典、哈萨克斯坦民法典、吉尔吉斯斯坦民法典、土库曼斯坦民法典等。据中南政法学院民法典研究所的统计,现在世界上有113个国家有民法典。其中,欧洲32国,南北美洲24国,非洲34国,亚洲23国。此外,还有若干国家正在制定民法典。 中国在制定民法典方面,有大量可资借鉴的经验。

7、 民法典编纂已具备良好的基础

在梁慧星、郑成思、王利明、巫昌桢、唐德华、费宗祎起草的专家建议稿基础上,经过讨论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已于2002年12月提交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次审议,并在新闻媒体予以了公布。在此基础上,结合2002年之后中国民事、商事领域发展的实际,重新启动民法典的编纂已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I. 离婚后你会后悔吗民法典草案拟设“离婚冷静期”制度,你觉得有必要吗

女人离婚大部分人抄都袭是因为忍无可忍,甚至有的是被抛弃的。男人离婚很多是脾气暴躁或者有外遇,而且往往离婚后马上组建新家庭,发现后面的老婆跟前妻比差远了,但是也只能将就着过了。

民法典草案拟设“离婚冷静期”制度,离婚后设一个月冷静期。虽然专家委员有提议家暴行为可以立刻离婚,但还是很多人反对。

热点内容
法律担保连带责任 发布:2025-04-25 14:24:50 浏览:12
直立法海报 发布:2025-04-25 14:21:16 浏览:348
婚姻法心得感想 发布:2025-04-25 13:55:23 浏览:508
法律草案民法 发布:2025-04-25 13:50:14 浏览:663
劳动法工作每月360小时 发布:2025-04-25 13:50:12 浏览:572
2015经济法基础讲义 发布:2025-04-25 13:49:26 浏览:549
2016经济法基础侯永斌第二章 发布:2025-04-25 13:43:53 浏览:911
作为大学生如何加强学习法治观念 发布:2025-04-25 13:31:37 浏览:763
静安人民法院 发布:2025-04-25 13:29:58 浏览:810
行政法密切相关论文 发布:2025-04-25 13:29:46 浏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