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宫女最残酷的刑法
A. 古代 惩罚后宫 妃子 的刑法有哪些
剥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蝙蝠展翅一样的撕开来。这样被剥的人要等到一天多才能断气。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
另外还有一种剥法,不知道可信度多少。方法是把人埋在土里,只露出一颗脑袋,在头顶用刀割个十字,把头皮拉开以后,向里面灌水银下去。由于水银很重,会把肌肉跟皮肤拉扯开来,埋在土里的人会痛得不停扭动,又无法挣脱,最后身体会从头顶的那个口“光溜溜”的跳出来,只剩下一张皮留在土里……
魏忠贤喜欢在受刑人的身上浇上沥青,冷凝后,使用锤子敲打。沥青和人皮一同脱落,洗掉沥青便得到一张完整人皮。
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
腰斩
腰斩,顾名思义,就是行刑者用重斧从犯人的腰部将其砍作两截。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商鞅变法时,曾明文规定,一家犯罪,邻家不告发者,处以腰斩。
有人认为方孝孺是被腰斩的,但事实上他是被凌迟处死的。
据说包青天的三把铡刀里,就有一把用来腰斩。
车裂
即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五块,因为作为头是最先掉得,其次就是双臂,等只剩双腿连着躯干的时候,拉力会拉断其中一条腿,躯干就会留在另一条腿上。不过根据了解的说法来看,不一定肢体就会从既定的部位断掉,因为手腕和脚腕都比根部脆弱得多。记得商鞅就受过车裂之刑,不过是在他战败死后,尸身被带回处以此刑示众。
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喷溅出来的血液才是其恐怖之处。
俱五刑
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朵,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戚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并请自己的儿子惠帝刘盈一起看,结果软弱的刘盈受了惊吓,从此一蹶不振。
凌迟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
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
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受刑。
发展成“死刑的艺术”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明朝作恶多端的太监刘瑾,据说未割满三天,刀数也只有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后就死去,由于未达到割满三天,割三千六百刀,所以据传连刽子手也受到了处罚,刘瑾第一天被割完后还喝了一点粥,第二天又继续受刑。
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明朝的方孝孺就是不尊崇朱棣的旨意,而被凌迟。(最终还是被灭十族!本来只有九族,朱棣就把方孝孺的一些学生和朋友一起杀了。)
缢首
在国外,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
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
烹煮
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即请君入瓮,典故是:武则天的两名大臣周兴和来俊臣,是当时有名的酷吏,成千上万的人冤死在他们手下。有一次,周兴被人密告伙同丘神绩谋反。武则天便派来俊臣去审理这宗案件,并且定下期限审出结果。来俊臣和周兴平时关系不错,感到很棘手。他苦思冥想,生出一计。
一天,来俊臣故意请来周兴,两人饮酒聊天。来俊臣装出满脸愁容,对周兴说:“唉!审问犯人老是没有结果,请教老兄,不知可有什么新绝招?”周兴一向对刑具很有研究,便很得意地说:“我才发明一种新方法,不怕犯人不招。用一个大瓮,四周堆满烧红的炭火,再把犯人放进去。再顽固不化的人,也受不了这个滋味。”
来俊臣听了,便吩咐手下人抬来一个大瓮,照着刚才周兴所说的方法,用炭火把大瓮烧得通红。来俊臣突然站起来,把脸一沉,对周兴说:“有人告你谋反,太后命我来审问你,如果你不老老实实供认的话,那我只好请你进这个大瓮了!”
周兴听了惊恐失色,知道自己在劫难逃,只好俯首认罪。
宫刑
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而后写了不朽作品《史记》,也才会在《报任少卿书》里写出“身直为闺阁之臣”这样的句子。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首先要拿绳子把阴茎绑起来(包括阴囊)让血液不流通,自然坏死,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割掉了以后拿香灰一盖,止血,还得拿根鹅毛插在尿道里。等过了几天把鹅毛拿掉,如果尿得出来,阉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来,那个人就算废了,大概最后会死于无法排尿而膀胱爆裂吧。所以如果是要阉来当宦官的话,最好趁年纪还小就阉掉,年纪大了危险性高很多。此刑常被贵族冲抵死刑。
相对的女性为“幽闭”。幽闭,是相对于男子宫刑的一种对女子的酷刑,原本只是指把女子监禁,彻底灭绝她的性欲,后来到明代却演变成“剔去其筋”(切除卵巢或小穴),因为在明朝医术并不如此进步,所以受到此刑的人大都会因失血过多而死。而清代人却认为“幽闭”就是重击女子的腹部、胸部,使她的羞秘骨下坠堵住阴道,变得只能小便不能性交,这和女子患子宫脱垂是一样的,都是使阴道关闭,所以才叫幽闭(人工造成子宫脱垂。但这种说法似乎缺乏解剖学的依据)。也有说法是将女子的外生殖器缝合,同样起到使其不能进行性行为的惩罚效果。
刖刑
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有人说是把脚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据《周礼·司刑》注,周改膑作刖,从而可以认为是第三者。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孙子膑脚。――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插针
用针插手指甲缝。常用于女囚。
活埋
活埋是战争时常用的手段。因为省力,速度也快。
战争里的活埋,都是叫战俘自己挖坑,有时会先杀死俘虏再把他们推下去,但时间不够的时候(或是要省子弹时),就直接把他们推进去以后盖土。中国的酷刑中,活埋古已有之。不过没听过有什么名人受过这种刑罚。比较狠一点的,会把人直挺挺的埋在土里,只露出一个头,然后开始凌虐..
活埋在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候常用的招数。
鸩(zhèn)毒
鸩毒大概算是酷刑之中唯一比较人道的方式……
中国古代的毒药中,最有名的应该是“鸩”这种毒药,成语中的“饮鸩止渴”便是源自于此。
常用于赐死情况。
棍刑
即木桩刑。这里要说的棍刑,不是用棍子打人。这里说的棍刑,是拿根棍子直接从人的嘴或肛门里插进去,整根没入,穿破胃肠,让人死得苦不堪言。
正史上没有看过用这种刑罚的记载,不过金庸小说《侠客行》里有提到,还给这种酷刑起了个美名叫“开口笑”。
锯割
把人用铁锯活活锯死,其惨状似乎与凌迟、剥皮也在伯仲之间,难怪在地狱酷刑中,就专门有把人锯开的酷刑。然而,锯死活人不仅在传说的地狱中存在,在人间也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据《三国志·吴书·孙皓传》记载,三国时,吴帝孙皓的爱妾指使近侍到集市上抢夺百姓的财物,主管集市贸易的中郎将陈声原是孙皓的宠臣,他捕获抢劫者绳之以法。爱妾告诉孙皓,孙皓大怒,假借其他事端逮捕陈声,命令武士用烧红的大锯锯断陈声的头,把他的尸体投到四望台下。
断椎
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仇恨之极时,往往会想到要打断他的脊椎骨。打断脊椎骨确实是一种很解气的行为,因为人的脊梁骨若是断了,他也就一命呜呼了。在中国历史上,断椎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酷刑。据《商君书·赏刑篇》载,春秋时姬重耳打算明文规定刑律,使国内百姓人人守法,就和大夫们一同商议。姬重耳的著名朝臣颠颉很晚才到,有人认为颠颉有罪,应该给以处罚。于是,姬重耳批准,将颠颉断椎处死。晋国的士大夫们都非常害怕,他们说:颠颉跟随姬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功劳很大,偶尔有小过尚且受到如此严厉的刑罚,何况我们哪?从此人人畏刑守法。
灌铅
在佛教关于阎罗的故事中,有阎罗黑白二相的说法,白相即为地狱之主,有百官所命,美女围侍;黑相即每天有两个时辰,要受铜汁灌肠之苦。与此相似,人间有灌锡或灌铅的酷刑。锡的熔点是摄氏232℃,铅的熔点是摄氏327.4℃,无论灌锡或灌铅都能把人烫死。而且溶化的锡或铅一入肚腹就会凝固成硬块,这种重金属的坠力也能致人死命。
汉代厂川王刘去的王后阳城昭信妒忌而暴虐。刘去宠爱另一位名叫荣爱的美姬,多次和她一块饮酒,昭信妒性大发,就向刘去说:“荣爱看人时,神色有些不正常,大概是和谁有私情”。刘去信以为真,他见荣爱正在给他绣衣领上的花纹,就一怒之下夺过衣服投进火中烧掉了。荣爱见刘去生气,非常害怕,投井寻死,刘去命令人把她捞出来,不幸没有死。刘去杖责荣爱,逼她招认私情,荣爱受刑不过,胡乱说出和医生有奸情。刘去越发恼怒,就把荣爱绑在柱子上,用烧红的尖刀剜掉她的两只眼珠,再割下她的两条大腿上的肉,最后用溶化的铅灌入她的口中,这样一直把荣爱摧残至死。
梳洗
这里说的梳洗并不是女子的梳妆打扮,而是一种极为残酷的刑罚,它指的是先用开水浇人,再用铁刷子把人身上的肉一下一下地抓梳下来,直至肉尽骨露,最终咽气。梳洗之刑的真正发明者是朱元璋,据沈文的《圣君初政记》记载,实施梳洗之刑时,刽子手把犯人剥光衣服,裸体放在铁床上,用滚开的水往他的身上浇几遍,然后用铁刷子一下一下地刷去他身上的皮肉。就像民间杀猪用开水烫过之后去毛一般,直到把皮肉刷尽,露出白骨,而受刑的人等不到最后早就气绝身亡了。梳洗之刑与凌迟异曲同工。据《旧唐书.桓彦范传》记载,武三思曾派周利贞逮捕桓彦范,把他在竹槎上曳来曳去,肉被尽,露出白骨,然后又把他杖杀。
骑木驴
是古代专门惩治那些勾结奸夫谋害亲夫的女人所用的酷刑。据《二十四史演义》说,明末的骑木驴是这样的:先在一根木头上竖起一根木柱,把受刑的女子吊起来,放在木柱顶端,使木柱戳入阴道内,然后放开,让该女身体下坠,直至木柱“自口鼻穿出,常数日方气绝”。
弹琵琶
弹琵琶十分的简单,而且易行。这里指的不是乐器琵琶,而是用利刃把人的琵琶骨(肋骨)一根一根剃下来,最早应该是在明朝使用。
抽肠
明初,朱元璋曾对死刑犯人施行抽肠。具体做法是把一条横木杆的中间绑一根绳子,高挂在木架上,木杆的一端有铁钩,另一端缒着石块,像是一个巨大的秤。将一端的铁钩放下来,塞入犯人的肛门,把大肠头拉出来,挂在铁钩上,然后将另一端的石块向下拉,这样,铁钩的一端升起,犯人的肠子就被抽出来,高高悬挂成一条直线。犯人惨叫几声,不一会就气绝身亡。
斩首
斩首是古代执行死刑的手段之一。先秦时的死刑有车裂、斩、杀等名目,但那时的斩不是斩首,而是斩腰。执行时,囚犯的身体伏在“椹质”上,刽子手用巨斧砍断其腰(参见本书《腰斩》)。所以,“斩”字用“车”作部首,是取和车裂同样将人处死的意思,偏旁为“斤”,即斧斤的斤,指行刑时用斧不用刀。秦以前也有人把割头处死的做法,那叫“杀”。秦以后,逐渐把“斩”引申为广义的杀,杀头的刑罚便叫做斩首。
斩首的地点和执行其他死刑一样,一般都在市朝。从春秋时起大多如此。凡将王公大臣或名士大夫斩首,就在朝门外,如北宋时在汴京(今开封)五朝门,明清时在北京午门;凡将普通死囚斩首,就在街市进行,这即是《礼记·王制》篇所说的“刑人于市,兴众弃之”的意思。对某一城市来说,行刑的地点有时是固定的,有时是不固定的。清代北京斩人,常在菜市口。有据传说,清代苏州斩人常在五故天亮时,在平时较繁华的街道上执行。市民得知要在这街上杀人,都事先出钱贿赂刽子手,如果谁家不出钱或出钱较少,刽子手就有意在他家店铺前面行刑,这家人就会觉得十分晦气。
炮烙
商代末年,纣王的宠妃妲己心性狠毒,脾气乖戾,平时很少发笑。纣王为了讨她的欢心,想了许多办法,但妲己脸上难得有一丝笑容。有一天,纣王看见一只蚂蚁爬到了烧热的铜斗上,细小的蚁足被烙伤,不能继续爬行,只是在那里翻滚、挣扎,觉得很有趣,心想,如果人被火烙,那种痛苦挣扎的狼狈相一定更好看。于是,纣王就让人用铜制成方格,下面煨上炭火,把铜格子烧得通红,让有罪的囚犯赤着双脚在上面行走,囚犯痛得惨叫不已,有的人就从格子上掉下来,落入火中被烧死。妲己看到这种情景,果然高兴得咧嘴大笑。纣王大喜,以后经常用铜格子烙人逗妲己发笑,许多人被烙伤或致死。
剖腹
商代末年的纣王确实称得上暴君之最了,他不仅首创炮烙、烹人等非人的刑罚,而且首开对大臣剖腹取心的先例。当时著名朝臣王子比干见纣王无道,觉得作为臣子应该尽到辅佐君主的责任,就直言进谏,这下子可触怒了纣王,他对比干说:“我听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你的心是不是这样?”于是,就命令武士们擒住比干,剖开肚子,取出心脏察看是否有窍。1《尚书·泰誓》篇说“剖贤人之心”,《庄子·盗跖》篇说“比干剖心”,《庄子·胠箧》篇说“龙逢斩,比干剖”,《荀子·正论》篇说“刳比干”,都是指的这件事。纣王还将孕妇活活剖开肚子,取出胎儿,观看是男是女。这些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射杀
弓箭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如果在非战争时用箭射的方法把人处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残忍的酷刑。
沉河
战国时期,魏国魏文侯在位时(公元前446~公元前396)时,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一带)的三老、廷掾勾结女巫,聚敛百姓钱财,假言说是为河伯娶亲,每年挑选民家女沉入漳河。西门豹任邺令以后,识破了女巫们的阴谋,将计就计,把女巫和三老投入河中。这个脍炙人口的“西门豹乔送河伯妇”的故事,说明了这样的事实,战国时已经有把人沉入河中的做法。三老、廷掾和女巫耍弄欺骗手段,借机渔利,竟使无辜少女惨遭毒手。西门豹运用智慧和权力,以毒攻毒,为当地百姓除了大害。
黥面
黥面就是墨刑,周代五刑的第一种。施行的方法是在人的脸上或身体的其他部位刺字,然后涂上墨或别的颜料,使所刺的字成为永久性的记号。同劓、宫、刖、杀相比,黥面显然是最轻微的。但是,这种刑罚也要伤及皮肉甚至筋骨,而且施加于身体的明显部位,无法掩饰,不仅给人造成肉体的痛苦,同时使人蒙受巨大的精神羞辱。因此,本书也把它列为酷刑之一。
截舌
相传在西晋永嘉年间,有一位天竺(今印度)的和尚来到中国,他会表演断舌的把戏。表演之前先张开嘴伸出舌头让客人们看,然后用一把刀割断舌头,鲜血流淌,淋到地上,他把半截舌头放在盘子里,传示众人,大家惊叹不止。过了一会,他把舌头含在口中,梢停片刻又伸舌让人们看,那舌头长得好好的,和原来完全一样。又据说唐文宗开成年间,赵地(今河北)有个和尚颇有名气,朝廷三次下诏召见他,他都不肯赴京,文宗一怒之下命令把这和尚割下舌头,扔到火里烧成灰烬。和尚就制作一个金舌头放在口里,每天像往常一样念经不止。于是,人们都称他为金舌和尚。
虿盆
古代酷刑,将作弊官人跣剥干净,送下满是蝎子和毒蛇的坑中。这个酷刑来自下面这个故事(封神演义):
有一天,纣王与妲己在鹿台上欢宴,三千六宫妃嫔,聚集在鹿台下,纣王命令她们脱去裙衫,赤身裸体地唱歌跳舞,恣意欢谑。纣王与妲己在台上纵酒大笑。只有已故姜后宫中的嫔御七十二人,掩住脸流泪,不肯裸体歌舞。
妲己说:“这是姜后以前身边的官女,怨恨大王杀了姜后,听说私下打算作乱,以谋杀大王!妾开始不相信,现在看她们竟敢违抗大王的命令,看来谋反的传闻不假!应当对她们施以严刑,好使其他人不敢起谋逆的心!”
纣王说:“什么才称得上严刑?”
妲己说:“依小妾之见,可以在摘星楼前,在地上挖一个方圆数百步,深高五丈的大坑,然后将蛇蝎蜂虿之类丢进穴中,将这些宫女投入坑穴,与百虫嘬咬,这叫作虿盆之刑。”
纣王大悦,立即照妲己的话做了一个虿盆,将这七十二名宫女,一齐投入坑中,一时间坑下传出揪心的悲哀号哭。纣王大笑:“要不是皇后的妙计,不能灭此叛妾!”
红绣鞋
用烧红的铁烙脚
杖杀
杖杀是唐朝政府运用极其普遍的刑罚,是一种用重杖击打屁股处死罪犯的行刑方式。《旧唐书 酷吏列传》记载:“笞罚人畏其不死,皆杖讫不放起,须其肿愤,徐乃重杖之,懊血流地,苦楚欲死。”可知道唐朝的法外酷刑杖杀不止是一种屈辱至死刑,而且还是一种折磨到死刑。唐朝的杖杀已经达到一种高超的害人水平。《旧唐书 刑法志》记载唐肃宗时期一次就将“达奚挚、张岯、李有孚、刘子英、冉大华二十一人,于京兆府门决重杖死。”唐朝的杖杀其适用的范围、性质、特点等在唐朝表现得极为复杂,正反映出唐朝法制混乱的现象。公元782年(唐德宗建中三年),刑部侍郎班宏奏:“其十恶中谋反、大逆、叛、恶逆四等,请准律用刑;其余犯别罪合处斩者,今后并请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重杖既是死刑,诸司使不在奏请决重杖限。”敕旨依。唐政府正式宣布以一顿重杖处死方式代替大部分死罪的绞、斩之行刑方式。就是说公元782年杖杀从法外酷刑变成法定正刑,杖杀成为常用之刑罚。
弃市
弃市就是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犯人暴尸街头的一种刑法(原文为“杀之于市,与众弃之”,出自《云梦秦简-法律答问》)。这是一种很普遍的刑法在闹世当众杀人可以威慑百姓,但唐朝的御史中丞,司农少卿,司仆少卿(副部长)俊臣先被弃市就有些特别了,俊臣先是唐朝的大酷吏,民众又狠又怕,叛死刑人民大快。《旧唐书 酷吏传》记载“乃(俊臣先)弃市。国人无少长皆怨之,竞剐其肉,斯须尽矣。”《资治通鉴》记载“(俊臣先)弃市。时人无不快其死。仇家争啖俊臣之肉,斯须而尽,挟眼、剥面、披腹、出心、腾踏成泥。”
枷刑
枷刑本不是死刑,但唐书里记载的巨枷,人戴上去就要痛苦而死了。《旧唐书 酷吏传》记载,“作大枷,凡有十号:一曰定百脉,二曰喘不得,三曰突地吼,四曰著即承,五曰失魂胆,六曰实同反,七曰反是实,八曰死猪愁,九曰求即死,十曰求破家。”这名字就令人恐怖,所以才“见之魂胆飞越,无不自诬矣……朝士多因入朝,默遭掩袭,以至于族,与其家无复音息。”“凡囚至,先布械于前示囚,莫不震惧,皆自诬服。”《新唐书 酷吏传》记载,“乃作巨枷,号“翾尾榆”,囚人多死。又仆囚于地,以门牡轹腹;掘地实棘,席蒙上,濒坎鞫囚,不服则挤之坎,人多滥死。……后以铁为冒头,被枷者宛转地上,少迁而绝。” 唐朝枷子种类恐怕是世界上最多的最恐怖的,但万幸唐朝的巨枷,只有唐朝才有……
戮刑
戮刑是既剥夺犯罪人生命又加以侮辱的刑罚。古时戮刑可以分为两种,生戮和死戮。生戮是先戮后杀,死戮是先杀后戮。在古代,人们将戮刑视为奇耻大辱。《旧唐书 酷吏传》记载:公元694年(武则天长寿二年)唐侍御史“(万)国俊至广州,遍召流人,置于别所,矫制赐自尽,并号哭称冤不服。国俊乃引出,拥之水曲,以次加戮,三百余人,一时并命。”这三百余人当是生戮。《唐会要 卷四十》记载:公元898年(唐昭宗光化元年)“近日用刑。皆隳旧例。多黩斧锧。鲜行鞭笞。今后应天下州县科断罪人。切须明于格律。不得以军法戮人。” 看来 “以军法戮人 ”在唐朝末年已经泛滥成灾了……
老虎凳
老虎凳是中国特有的酷刑,属于反关节酷刑的一种。即把受刑者双手反绑,呈坐姿被固定在一条长凳上,大腿部位以绳索绑紧,用刑时受刑者脚下被不断垫进砖块,疼痛难忍。
老虎凳的作用在于牵拉受刑者腿部的关节韧带,并造成膝关节脱臼。据记载,受刑者坐老虎凳一般垫上3块砖就会大汗淋漓,5块砖膝关节完全脱臼,人会昏阙。如若将砖块改为烙铁,则疼痛加倍。
过山龙
李伯元的《活地狱》对此刑如此记载:“是叫锡匠打一个弯曲的管子,扯直了要够二丈多长,把犯人衣服扒光,用管子浑身上下盘了起来,除掉心口及下部两处。锡管上边开个大口,下边开小口,用百沸的滚水,从这头灌进去,周流满身,从那头淌出去。这个开水却不间断。”
鞭刑
一直以来,鞭打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酷刑。用于实施鞭刑的工具,是边缘非常锋利的硬牛皮带。受刑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臀部以及背部——这里的肉很厚,不至于将人打死,却绝对够疼。鞭刑的方便之处,首先在于对工具的要求不高,只要一根鞭子就好,实在没有鞭子,柳条、绳子、皮带、电话线等等都可以,如果是在家里,这个范围还能够扩展到衣架、筷子以及书本杂志之类随手能够抄起的任何一件东西。比如在杂志的某编辑家里就曾长时间使用的竹制衣架,弹性极好,绝对属于实施鞭刑的上佳之选。
鞭刑的另一个优点在于,占地面积不大。任何时间,任何地点。
水落石出
用水灌进受刑者的肚子,使对方肚胀如鼓,仍不停灌注,并不时大力压迫受刑者的腹部或用脚大力践踏,使受刑者呕吐,再灌……如是者三四次后,受刑者将七孔流水,痛苦不堪……
骑驴
受刑者被脱光衣服,骑在一个顶端锋利如刀的倒V字形装置上
B. 清代有哪些针对宫女的刑罚
清代的宫女是个苦命的娃,吩咐的差事没做好,不但会被打骂,还会被用刑罚。而这些刑罚,惨不忍睹,宫女活受罪,比死了还痛苦。
我们来看看,清代对付宫女的酷刑,到底是哪几种呢?其实蛮多着,轻则的就是关黑屋面壁思过,重则的就是银针扎、鞭子抽、夹棍,杖打等。
1.关黑屋
关黑屋算是对宫女最轻的刑罚,看过《还珠格格》的都知道,关黑屋就是把宫女关在一间小屋子里,很黑很黑,白天是晚上,晚上也是晚上,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里面有很多蟑螂老鼠之类的动物,能把你的手指给啃了,想象一下,怕不怕?
不忍心再说了,如果你还想要了解清代针对宫女的刑罚,那么你自己去看《还珠格格》吧,电视剧里的紫薇可是受尽了刑罚的折磨,多看看你就深有体会了。
C. 针对宫女,清朝设置了哪些刑法
说起清朝的刑法,很多人脑海中第一个想到的,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满清十大酷刑。
但其实,这个不过是影视剧的错误宣导而已,并不是主流常见的刑法,尤其是对于宫中的宫女,基本上很少会动用类似残酷的刑罚,毕竟她们名义上属于是皇帝的私人财产。
所以,通常情况下,除非这些宫女犯下非常严重的错误,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涉及到刑事案件,才会交给相关部门,按照犯人的标准来进行审讯处罚,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才会动用部分酷刑,其他情况下,最严重的也就是赐白绫或毒酒自杀一了百了。
根据清朝留下来的《宫女谈往录》记载,宫中争对宫女们的最主要刑法主要有五个,从轻到重依次是:背诵女训、罚跪、提铃、杖刑和板著。至于大家在电视剧中常常到的打嘴巴、夹手指等,其实都很少会出现。
因为,清朝后宫有个不成文规定的规定,那就是打人不打脸!当然,这不是出于对宫女的尊重,而是怕脸被打肿打坏,让皇帝看到,惊了圣驾。与此同时,因为宫女们分工明确,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都需要用手,一旦把手给夹坏了,这些事情谁来干?
D. 满清三大残忍酷刑:宫女犯错会受到什么处罚
酷刑,就是残酷抄的刑袭法,下面为大家介绍满清的三大酷刑,这三种酷刑并非极刑,但恐惧和痛苦的指数,却可堪比极刑,而最后一种,则是清朝的宫女们,心中最害怕的酷刑。这些酷刑,杀人用不刀,尸体不见血,但却奇惨无比、痛苦万状,是满清酷刑中的典型。
图片来源于网络
1.站笼
站笼又称立枷,该刑具为特制的木笼,笼上有口卡住犯人颈部,昼夜站立直至死去,也有的先在脚下垫物,卡住脖子后再撤出垫物,使犯人悬空窒息而死。犯人在笼中只能站不能坐,只能稍微屈腿勉强支撑,并且曝晒于阳光下,最后被活活吊死。
2.桶刑
这是一种看似人性,但却极为残忍的酷刑,受刑者被锁在木桶中,家属可以喂饭,但时间一长,那个桶就变成了马桶,最终,犯人会被桶中生出的虫活活咬死,最后变成一具骷髅。
3.墩锁
墩锁又叫墪锁,是清朝宫女们最怕的一种酷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又叫墪锁,是清朝宫女们最怕的一种酷刑。墩锁的刑具是一个高约20公分,一尺见方的木箱,箱上有四个洞,分别锁住手脚。宫女在箱中无法站立,故名墩锁。时间一长,宫女会因四肢淤血,呼吸困难,大小便无法进行,导致痛苦难言,经过几天生不如死的折磨后死去。
E. 宫女受刑罚时,为何最残忍的刑罚会让太监到场
在古代皇宫中也不是一个人待的地方,别看每个人都梦想进入到皇宫中,但对于在皇宫中待久的人来说就是一个非常残忍的地方,尤其是对于那些太监和宫女来说,他们也并不想在皇宫中待下去了,可奈何年龄还没到就不能出宫。有的人还没等到年龄就已经惨死在了宫中,连杀害他的凶手都不知道是谁,宫女和太监想成为替罪羊是很平常的事,所以主子犯的错也经常会找宫女和太监们来背黑锅,最后他们的下场也非常惨。皇宫中地位最低的一群人就是宫女和太监了,他们每天都每时每夜的劳累着,只要出了一点错误就会受到惩罚,而这些惩罚也是非常残忍。
这一点我们在剧中也有看到过,幸亏现在不重男轻女了,况且在现在生儿子也是一个压力非常大的时期,还要给他们买楼房,那个时候他们是这样想的,儿子越多对于自己家族的延续就越好,也能够让自己的家族越来越兴旺。既然在那个时候存不住钱就要多男孩,现在的目标是要多存钱,才能够让每一个人过上好的生活,现在和以前的差别也是天翻地覆,真的不敢想象以前的生活,所以请你们要珍惜好当下的每一分每一秒。
F. 清朝设置了哪些惩罚宫女的刑罚最残忍的是哪种
要知道在古代那个社会,法律本身都是非常严苛的,尤其是针对宫女当时清朝政府也设定了一些刑罚。这些刑罚本身就是对于宫女的一种折磨,其中有3个比较典型的刑罚。可以说每个刑罚都比较残忍。
第3个惩罚是赐毒酒和白绫。其实这一种惩罚在这些惩罚里面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的。在古代这些工具犯了错,如果情节非常严重的话,那么这些宫女的主子根本就不给这些宫女悔改的机会,则直接刺孤女一杯毒酒,让她们了解了生命。但是这种惩罚可以说比那些折磨人的惩罚虽然会让这些宫女丧命,但是也不会让这些宫女受到太多的苦。最可怕的惩罚是在死亡之前还要承受难以承受的痛苦。所以这种惩罚按道理来说,虽然直接会让宫女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临死之前这些工具少了很多折磨。
G. 清朝什么刑罚专为宫女而设计,不见血但是残忍无比
清朝有一种残酷的刑罚,专门适用于宫女,就是墪锁刑。这种刑罚堪比于满清十大酷刑,可谓是杀人不见血,杀人于无形当中。为什么说这种刑法比其他刑罚还要更加来的残酷呢。
首先,简单的讲一下这个刑罚的方式。这种墪锁刑专门对付犯了错的宫女,一般对象都是不贞洁的宫女,有时候也会是嫔妃。墪锁刑用于刑罚的样式是一个高20厘米,长宽各35厘米的方形木箱子。其4周会全部封死,只会在侧边开一个可以伸头的洞。
犯事者在这种虫子的吞噬下会非常痛苦,可以说是相当残忍的刑罚。这也是为何这种刑罚比其他方法更加残酷,车裂,浸猪笼虽说也残忍,但至少来的痛快。像墪锁刑这种刑罚是长期的,可能还有被叮咬的长期之痛。不仅折磨的是身体,更对心智是一种毁灭的打击。
H. 宫女犯错会受什么刑罚
后宫惩罚:
一、【惩戒】
1,禁足。即几日或几个月不得迈出门槛一步,任何专人都不许探望。
2,罚跪。即属罚妃子,秀女,宫女跪地。
3,面壁。即罚妃子,秀女,宫女在静思园面壁思过。
4,抄写戒律。即罚妃子,秀女,宫女抄写戒律,长短自定。
二、【体/刑罚】
1,掌嘴(次数自定)
2,磕头(次数自定)
3,杖责(次数自定)【此条仅皇帝,皇后,侧后可行使 】
三、【级别惩罚】
1,降级(级数自定)【此条正二品妃以上即可】
2,剥夺封号,打入冷宫。【此条正二品以上皆可】
四、 【其他惩罚】
1,打入暴室/天牢。【妃嫔宫女带罪后幽禁于此】
2,赐死。【此条仅皇帝,皇后可行使。赐死后等于由秀女重新开始】
I. 清朝皇宫设置了哪些惩罚嫔妃的刑罚最残忍的是哪种
清朝皇宫设置了哪些惩罚嫔妃的刑罚?最残忍的是哪种?这个问题特别好,很能吸引眼球。要知道在古代那个社会,法律本身都是非常严苛的,尤其是针对宫女当时清朝政府也设定了一些刑罚。这些刑罚本身就是对于宫女的一种折磨,其中有3个比较典型的刑罚。可以说每个刑罚都比较残忍。
第3个惩罚是赐毒酒和白绫。其实这一种惩罚在这些惩罚里面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的。在古代这些工具犯了错,如果情节非常严重的话,那么这些宫女的主子根本就不给这些宫女悔改的机会,则直接刺孤女一杯毒酒,让她们了解了生命。但是这种惩罚可以说比那些折磨人的惩罚虽然会让这些宫女丧命,但是也不会让这些宫女受到太多的苦。最可怕的惩罚是在死亡之前还要承受难以承受的痛苦。所以这种惩罚按道理来说,虽然直接会让宫女离开这个世界,但是在临死之前这些工具少了很多折磨。
J. 商纣王发明“滴水刑”,这种只用来惩罚宫女的刑罚是怎样的
在中国古代,一些人犯了错,就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在众多惩罚方式当中,凶残、摧残人性的惩罚方式不在少下,尤其是针对女性的刑罚方式更让人感到恐惧,而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商纣王曾经就发明了“滴水刑”,专门用来惩罚宫女。
1.商纣王正在处理事情,这时候一位宫女为商纣王端来茶水,宫女却因为不小心将茶水不小心洒在了商纣王的袖子上面。商纣王看了一下自己被洒上水的袖子,再看了下那位端茶水的宫女,不同往日,没有大发雷霆,而是笑了一下,接着说,放心吧,我是位明君,这种小事我不会将你千刀万剐的,不过做错了事情,就需要受到惩罚,所以我加倍的还给你就是了。当时商纣王这话一出来,那位宫女就知道自己惨了,可谁知道,现场的其它官员居然觉得此时的商纣王既然是如此的仁慈。只是他们没料到,这种所谓的仁慈其实就是因为商纣王想到了滴水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