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司法语言学

司法语言学

发布时间: 2020-12-30 12:59:50

司法秘书的主修课程有哪些

主修课程有秘书学、秘书实务、秘书写作、办公自动化、文书工作与档案管理、会计管回理、秘书实答训、计算机速录、法律语言学等培养学生掌握文秘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知识,从事法律文秘业务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核心能力:法律文秘操作技能。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法律服务部门的文秘及相关岗位。

Ⅱ 报考西南政法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用过第二外语等级考试吗

需要,最后是优秀成绩

Ⅲ 语言的法律是什么

“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我国目前有十余种定义。为了叙述的方便,引用其中的部分定义:

1.边缘学科

法律语言是一门法学与语言学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这是十年前所下的定义,现在虽然没有多少支持者了,但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本定义将法律语言和与其相关联的两个学科交叉点混为一谈了。何况,法律语言既不是法学和语言学交叉的产物,也不是法律和语言交叉的结果。

2.用之于法律

法律语言是用之于法律的语言。如立法语言等。

这个定义出自1998年12月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辞海》,原文照录。这个定义不仅大大缩小了法律语言的范围,不符合法律语言的实际状况,而且以“语言”再次定义“语言”,亦是逻辑学上的常识性错误。

3.专业术语

法律语言是以本民族语为基础,运用在立法、司法及一切运用法律专业术语领域的符号表意系统。本定义的可贵之处在于指出了一个民族的法律语言的基础,是其本民族语而非共同语———虽然是否应该出现在定义之中又另当别论。但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都可能“运用法律专业术语”,因而,该定义没有将法律语言与非法律语言分别开来。

4.社会方言

法律语言是民族共同语在长期的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服务于一切法律活动而且具有法律专业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

一般受众会知道“地区方言”,难以明白“社会方言”。以语言学方式定义法律语言已经很难懂了,以其分支学科———应用语言学方式定义就更难懂了,再以其分支的分支———社会语言学方式定义,则难上加难懂了。

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全国高等法律院校统编教材《语文教程》中,曾有“法律语言”这个概念,是我国“十年动乱”后第一次提到“法律语言”,原文如下:

根据法律语言的特点,我们着重学习消极修辞……要对语体及风格作必要的论述;

法律语言在特定的表达功能上已经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

对于法律语言,措辞准确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法律语言应特别注意避免使用抽象的概念,更不能使用与事实不相符合的概念,否则,便无法做到“以事实为根据”;

法律语言更是非常注意以词义的轻重来反映客观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程度;

法律语言比其他语言更讲究简练;

法律语言主要应谨严周密,其次也应质朴、流畅,来发挥语言的表达效力。

十分遗憾的是,该教程虽然指出了法律语言的许多特性,也对法律语言做了虽然粗略却较全面的探讨,此后数十年我国在法律语言领域的研究,基本上没有超越该教程已经涉及到的词法、句法、标点、修辞,该书的副主编宁致远教授此后也成为我国第一代著名的法律语言研究者,但它始终没有给出法律语言的定义。或许当时对法律语言的研究尚不足以对其界定,这正是严谨的治学态度所致。而且,从该《语文教程》提出法律语言概念至今,已经二十多年的历史了,除了《法律辞海》对其给出了定义以外,包括李伟民主编的5大本《法学辞源》(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的《法律辞典》(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这样近年编辑的大部头在内,都没有对“法律语言”立目。其原因只能是我国当前关于法律语言的概念太不统一,甚至连主流的观念也没有形成。

二十多年来学界对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引领研究人员取得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对法律文本词、句的语法分析研究,极大地丰富了语言学的内容。近年来,甚至出现了如廖美珍先生这样精通欧美语言学的英语专家,深人中国的法庭采集审判过程中各种诉讼参与人的语料,撰出了《法庭问答及其互动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出版)和《法庭语言技巧》这样源自司法实践的专著,证明了法律语言学界不乏踏踏实实的高端学者。

因法律语言定义的“百花齐放”所引导的成就固然不可以虚无,但其负面的影响同样不可小觑。比如,法律语言的范围模糊;法律语言研究者的研究方向不明;法律语言研究至今还未形成合力。如此而言,法律语言研究的昌盛,至今仅积跬步而已。

Ⅳ 法律语言学是“‘法律语言’学”还是“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学”是以“法律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所以它是: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是指法律工作者在立法、司法等实践工作中所使用的特殊专业语言。它没有独立的语音系统,语法结构系统和词汇系统,不属于一般意义的“语言学”。

Ⅳ 重庆法检的司法行政人员岗位的学历和专业要求是什么必须是研究生学历吗

你好!
重庆法检的司法行政人员在不同的地区法院的专业要求是不一内样的,但是学历全都是要容求至少本科及以上学历。
大多数地区法院的司法行政人员要求的专业如下:
本科:新闻传播学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专业、对外汉语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化专业、中国语言文学专业、中文应用专业、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专业、中国文学专业、秘书学专业、文秘专业、文秘学专业、中文秘书教育专业、现代秘书专业
研究生:新闻传播学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汉语言文字学专业、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文学阅读与文学教育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
但是也有不一样的要求,具体看简章的岗位一览表。例如今年的渝北区司法行政人员都要求的是会计学。本科:会计专业、会计学专业、审计专业、审计学专业、财务会计专业、审计实务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财务电算化专业、会计与统计核算专业、财务信息管理专业、工业会计专业、企业会计专业、财会专业
研究生:会计学专业、审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会计硕士专业
所以同学还是要以简章岗位一览表为准哦!

Ⅵ 语言学的发展前景怎样

一个在国外语言学硕博混过年的人回答你的问题吧。
先从双方“认知”角度来确定一下,你指的语言学的发展前景,是什么?
1、学了语言学,你以后的就职、人生道路?
2、语言学作为一个学问的发展前景?
按顺序解答。
1、从目前国内就业趋势,或者说就业的习惯来说,学习语言学,需要将一门外语或汉语,与计算机语言(编程语言),或自然语言处理联系起来。这样,你可以从事IT行业。
不然学出来,你只能当相应外语的教师,除了英语,日语(限定地域)可以在小初高当教师以外,其他的语言,都需要博士学位,才能在进入教育行业。
如果,不是上述2条路的话,就只有于国际贸易,包括进行进出口工厂制造相关的行业,需要外语。
剩下的,都是学了语言学转行做其他的。
另外,学习语言学能收获什么?看网上写的,废话挺多的,但都差不多。这里就不做重复介绍了。
2、做为一个学问,可以把语言学看作为心理学的一个下级学问。
所以,学习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是现在欧美日对语言学的基本要求,也是发展的基本方向。当然,国内的语言学落后日本30年,日本又落后美国10年。
国内现在的语言学发展的水平很落后。
1、最近基本的,连1950年代潮流的Chomsky(乔姆斯基)的《生成文法》的使用,分析的水平到达不到。
2、也没有广泛开始运用1960年代后期的Sacks(哈维萨克斯)的“对话(conversation)分析”的分析手法。
根本就谈不上用统计学的方法来分析语言学,更不要说还有1980年代开始的“对话(discouse)分析”。
现在国内的大环境,还停留在,语言哲学(linguistic philosophy),1920年这个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国内的语言学还是有发展前途的,比较很多路,都没有走过,而欧美日已经走完了。

Ⅶ 如何应对司法考试法理学

导读:。司法考试法理学“枯燥乏味”,常常让人感到无从下手。它没有直接的法律条文可资援用,其学习好坏完全在于一般通行的法学基础理论知识。该学科基本概念较多,易为混淆的司法考试知识点也很繁杂,因此对学法人来说法理学考试内容复习难度较大,总令人觉得无从把握。到底该如何呢?法律教育网的小编为您奉上本文,希望可以对的大家的复习有所帮助。 精彩推荐 司法考试法理学的特点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立法的几种效力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立法的概念和体制 2012年司法考试辅导:法的效力的层次和范围 (一)认真学习西方法学理论 我个人认为:“不懂西方法学,就不能称为懂得法学”。从整体上看,我国现代法学基本上可以称之为西方法学的范畴。其基本的理念、基本原则、基本制度,甚至基本概念都是西方的产物。我国是在近代才开始走向法律现代化的,当时的法律主要是参考西方的法律,依据西方的法律精神制定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立法活动,这时的法律也带有明显的移植西方法律的痕迹,相应的法学研究也很大程度上是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这并不是我们不愿意自己创新,也不是为了展示我们宽大的胸襟,而是在西方文化的强力压制下的不得不如此的选择。一味地强调中国特色,希望从故纸堆出发展开研究,从而单独创造出与西方迥然不同的一套法律理论体系,这是不现实的。 对于在晚生外发型的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来说,虚心地向西方学习,尽快地掌握西方社会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这是最好的选择,同时也是首要的选择。看一看我国目前的法律名家就可以清楚这一点,他们中有哪一位(中国法律史专家除外)不是以精通西方法律文化而出名的,尽管他们对中国自己的法律文化未必达到精通的程度。借用一位企业家的说法“当前中国企业在管理方法上,最好的创新就是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现成的管理理论”,那么我们也不妨这样说:“当前中国法学最好的创新就是学习和采用西方法治国家的法学理论”。西方的法律文化中包含着宝贵的西方社会的法律经验和智慧,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其中含有大量的具有普适性的东西。为此,我们应大量地阅读西方的法学经典文献,并且最好是外文原着,同时如果有机会,最好能多听一些到学校来讲学的外国法学家的讲座。 (二)扎根中国本土法律资源 我个人还认为:“不懂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就不能称为真正懂得法学”。法律一方面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地方性。人类学家吉尔兹认为“法律是地方性知识”。 中国的法律学者主要还是研究中国的法律现象,解决中国的法律问题。任何人都无法割断自己的历史传统,简单地移植西方的东西。轻率地否定传统不仅是无益的,甚至是危险的。法律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而且它还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如果不是应用性学科的话)。仅仅了解一些西方法学的抽象理论,或一些西方司法的判例,而对中国人自己的传统及现实生活不理解,没有深刻的体察是不行的。为此,我们应牢记霍姆斯的一句话:“法律的生命从来就不是逻辑,而是经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结果中国人民在它的指引下取得了胜利。当前我们也只有把西方发达国家的法学理论与中国转型时期复杂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才可能真正弄清法律的本质,做出有自己特色的法学研究成果。一味“言必称希腊”,动则“美国如何,法国如何”,蔑视或无视中国的法律观念和法律实践是不可能学好法理学的,也根本不会有真正的学术创新。 我个人认为,我国目前法学之所以被人称为“幼稚”,之所以没有产生世界级的法学大师,其内在的原因主要就是法学工作者缺乏深厚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底蕴基础。苏力教授的大作《法制及其本土资源》,整本书可以说都是在证明在法学研究中中国传统及现代文化的重要性,值得同学们一读。目前在我国法学界研究法社会学逐渐成为潮流,这绝不是偶然的,它意味着法学学者已经认识到掌握和继承自己传统文化在法学研究上的极端重要性。刑法学家教授有这样一种信仰,“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学术研究”。 牢记这句话,相信同学们在学习法理学的过程中会受益良多。 (三)注重学习法律的历史 一位哲学家说过:“哲学就是哲学史”,那么我们不妨也这样说:“法理学(法哲学)也就是法理学史”。实际上有一位西方法学家就认为,法理学就包括两门科目:一门是西方法律思想史,另一门是当代法律思想。 不精通法史学及法律思想史学,就无法深入研究法理学。在近200年前德国学家萨维尼就指出,法律就象语言一样,既不是专断的意志,也不是刻意设计的产物,而是缓慢、渐进、有机发展的结果。法律的理论就存在于法律产生、发展的历史之中。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语言学家不精通历史的,不精通历史的法理学家也闻所未闻。 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工学科不同,法理学研究必须要了解以前学者的观点是什么。这里不存在当代思想一定比近代思想高明,现代思想一定比古代思想高明的问题,不存在只需了解当代学者的思想就足够搞研究的问题。如果说因为柏拉图、孔子是古人,所以他们的思想就不如现代人的思想深刻,那只能让人笑掉大牙。庸俗的进化论观念在法理学领域没有市场,简单地套用它们是要碰壁的。实际上研究西方法律的人,没有一个会忽视柏拉图,尽管他认为“法治是次等的政治选择”;而研究中国法律的人也没有谁会轻视孔子,尽管他是一个坚定的仁治论者。相反他们的观点是我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可以不同意,甚至反对他们的观点,但我们无法“绕过他们”、“回避他们”。历史是一面镜子,法理学是特别讲究知识积累的一门学科。不通晓历史上的法律思想,要搞好法理学研究是不可能的。美国法学家霍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一页纸的历史抵得上一卷书的推理”。相信这对搞法学的人是一种警示。 (四)关注社会现实 法理学不是空中楼阁。法理学不赶时髦,不以是否时尚作为自己追求的理想目标,但它一刻也离不开具体的法学(法律)实践,因为这正是它的生命之所在。仿照黑格尔的说法,可以说法理学是最抽象的,表面上离现实最远,同时也应是最具有现实性的,实际上最贴近现实的。现实生活是法理学发展的源头和动力所在,离开了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生活,法理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法律具有神圣性,而法理学却既不神圣,也不神秘。正如贺卫方教授所说:“法学研究要有一种关注社会的维度”。 同学们应该时刻关心我国法律、法学的进展情况,“两耳不闻窗外事”是不行的。如了解我国宪法修改的情况,了解法学前沿的进展。同时,同学们也要关心国际法的有关情况,如美国进攻伊拉克的违法性问题等等。 不仅如此,由于法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社会处处有法律,法律理论寓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之中。学习法理学并不一定要从理论出发,完全可以从自己身边的琐事及平凡人物出发来学习和思考问题。世界上没有纯粹的法律问题,同样也没有纯粹的非法律问题。“事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俗话不俗,今天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要真正学好法律,同学们还必须充分认识到法理学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曾经这样写到:“回顾我自己在法学院(在北卡罗来纳州的杜克大学)的岁月,从准备参加政治生活的观点来看,我所选修的最有价值的一门课程就是郎?富勒博士讲授的法理学即法哲学……这不是一门要考学位的必修课。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任何一个有志于从事公共生活的法律系学生来说,它是一门基础课。因为从事公职的人不仅必须知道法律,他还必须知道它是怎样成为这样的法律以及为什么是这样的法律缘由。” 法理学是法学的基础和核心,真正要学好法律必须从法理学开始。 (五)高效应对司法考试法理学 针对司法考试的复习,对法理学这座大山,应当采取何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呢? 1.切忌死记硬背,尽量多思考,用书上所举例子、其他课程中相应的知识或已掌握的现有知识来理解法理学,使抽象的内容变成具体问题,不要单纯地把法理学看成是独立的部分,而应该将法理学与其他部门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法理学可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抽象的法理,也就是一般考试教材中放在最前面的那些内容;另一部分是具体的法理,即是教材中的宪法、刑法、民法等内容。了解了法理学,便于学习其他的法律知识,而学习了其他法律知识再反过来可以验证一下法理部分讲的对不对、有没有用。如果能做到这样学习和思考,就会在法理学复习中产生兴趣,使整本教材所列的内容前后呼应、融会贯通。 2.对选择、判断这类题型,一定要明白为什么选择这个或这几个答案,而选其他的就错。判断题要知道错在哪里、怎么改是对的,千万不要背辅导书上的答案。出题主要考察是否掌握了一般与特殊、绝对与相对的关系,分类标准与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因此,遇到一个问题有不同划分标准(如法律规范的分类、法的分类),一种行为大多数情况下是怎么样、特殊条件下是怎么样的(如违法的构成一般要求行为人有过错,但特殊侵权行为则不要求;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一般适用中国法律,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这类知识时,需格外注意,要弄清搞懂,不能存在“差不多时”、“好像是这样”的模糊认识。 3.对论述题,复习时重点在于知道有几个要点,尽量用书上的语言表达,回答的顺序要准确,同时要对要点进行简单说明。司法考试答题时做到要点明确、解释清楚。 4.对分析题,注意将所学到的法律知识和基本原理与现实问题结合起来,复习时自己可以设计若干具体说法,然后从法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答题时冷静考虑出题者的用意和角度,把与之有关的原理一一对照,从中找出合理的根据。 在掌握了较好的复习方法的基础上,再针对法理学的重点进行学习,对难点进行理解,对易错点加以注意、避免,司法考试就会取得较好的成绩。

Ⅷ 语言学有哪些作用

在很多领域,语言抄学的应袭用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1 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自如的人机对话以及流畅的机器翻译;
2 在医疗领域,帮助失语症患者恢复言语能力,帮助聋哑人提高有声语言能力;
3 在司法领域,实现说话人识别,提取各类语声证据;
4 在语言教学领域,提高母语或者外语的教学水平;
5 语言本体研究。

Ⅸ 中文及相关专业指的是什么专业

中文类包括:汉语言文学(含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语版言文化、应权用语言学、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与文化传播、秘书学、中文应用、文秘与档案、文秘、秘书、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公共关系与文秘、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科技文秘、司法文秘、商务文秘、行政管理办公自动化、涉外秘书、涉外文秘、法律文秘、文秘教育、经济秘书。http://..com/question/242048734.html

Ⅹ 请问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报考的各种问题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研究生分为学术硕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和专业硕士(英语笔译-法律翻译方向)。学术硕士04年开始招生,12年招生人数大约20人(含1-2名本校推免生),翻译硕士11年开始招生,每年招生人数为30人左右(无推免)。学硕历年报考人数在65-110人左右,翻译硕士报考人数在55-75人左右。学硕分数线08年359、09年330、10年354、11年345、12年388分。总分自主划线,单科按国家线划线。翻译硕士近两年都是按国家线复试。一志愿报考被录取全公费。校内调剂和校外调剂均为自费(学硕9000+1200住宿一年,专硕10000+1200一年)。外语学院研究生都住读渝北校区。四人间,有独立阳台和卫生间,带空调和热水器。目前导师(包括翻译硕士导师)为赵亮教授(法律话语分析)、肖云枢教授(法律语用学和翻译)、张绍全教授(普通语言学)、熊德米教授(翻译及法律翻译理论与实践)、倪清泉教授(跨文化交际、法律语言)、黄春芳教授(语言哲学)、郑达轩副教授(法律语言、法律语义学)、王建副教授(庭审司法语言、法律语言学)。二外教师为曲庆璋副教授(日语)、杨艺副教授(俄语)、李立宏老师(法语)学硕初试课程政治、二外、基础英语、翻译与写作。相对日语而言,俄语和法语相对简单。基础英语题型为英语词汇选择及配对,完形填空,阅读(含主观阅读)、翻译(有的年份没有),八级人文知识、写作(有的年份两篇,应用文和议论文各一篇),大多数情况是写一篇议论文。翻译与写作这门考试为英语熟语(看年份)、句子(看年份)、段落翻译,无作文。西政的题型包括二外,每年都更新,考生绝不要拘泥于往年的题型和指定的参考书目复习,而应该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复试书目为宋雷著的法律英语(白皮书),无参考书目。应该仔细研读,学术硕士150分的试卷大多取材于这本书。面试150分,随意性较大,考生应按照语言学、文学、跨文化交际、法律语言学术语、以及自己的求学和就职经历自我介绍。如有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需要带原件。专业证书(如司法考试合格证、律师证、CATTI翻译资格证、LEC资格证、TOLES证书)都能给加分不少。导师会分为两组,每个导师都会提问。随意性很大。二外不考听力和口语。翻译硕士无笔试,面试会考现场翻译。学术硕士的主干课程有法律英语选读,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话语分析,译学理论,法律翻译实践,英汉对比法律语言学,法律文书写作(英语),第二外语,法律语言学,英汉法文化对比研究,学术论文写作。翻译硕士主干课程有译学理论,法律法规翻译,法律术语翻译,中西法文化对比研究,法律文书翻译,高级法律文选,基础笔译,法律典籍翻译,合同文本翻译,法律学术文献翻译,法律案例研究与翻译,西方法律制度,WTO文献翻译,法学概论。如果你有良好法律教育背景和娴熟的英语运用能力,应该前途无量。目前毕业学生就业渠道多为公务员、三资企业、大中专院校、律师事务所、以及出国留学。

热点内容
人大国安立法内容 发布:2025-04-28 17:53:05 浏览:236
合同法一百五十三 发布:2025-04-28 17:53:01 浏览:873
巡视工作条例的指导思想 发布:2025-04-28 17:52:56 浏览:558
立法法第88条 发布:2025-04-28 17:46:21 浏览:852
中国石化加强法律服务保障 发布:2025-04-28 17:43:59 浏览:591
行政法规的考题 发布:2025-04-28 17:43:57 浏览:489
注会经济法必考 发布:2025-04-28 17:41:05 浏览:437
居委会证明法律效力 发布:2025-04-28 17:40:15 浏览:48
刑法修正案九的评价 发布:2025-04-28 17:40:08 浏览:405
经济法李昌麒笔记 发布:2025-04-28 17:34:22 浏览: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