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助司法人员
1. 司法辅助人员和司法行政人员区别
一、包括人员不同:
1、司法辅助人员是指法院中除审判人员以外的协助进行审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和司法警察。
2、司法行政人员包括政务、人事、财务、装备、技术等人员。
二、职责不同:
1、按照各国司法管理的经验及司法活动的规律,司法辅助人员主要承担的是一部分次要或简单案件,如轻微刑事案件、经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民事案件等;
承担案件在庭审前的主要准备工作,包括主持庭前会议,证据交换、主持调解、主持进行动议审查或听证等不涉及核心法官所享有的核心审判权的司法事务;
核心法官交办的其他辅助性司法事务,如判决在对外发出前的统一性审核工作等;
不需要行使权的行政性或法律性辅助事务,包括帮助法官研究法律问题;
帮助法官做好庭前准备工作;
出席由法官召集的各方代理律师会议;
起草裁定和判决理由以及校核判决书引用的案例及有关引文;
收集整理图书资料;
协助完成法庭上的辅助事务等等。
2、法院司法行政工作主要协助院领导组织协调政务工作,起草综合性文件,负责文秘、会议组织、新闻宣传、综合信息、司法统计、调查研究;负责院机关固定资产、行政事务、财务、基建、环境秩序的管理工作;
负责本院警械、车辆、服装等专项物资装备计划、管理及分配等工作。简言之,司法行政工作主要是以事务服务为主,以政务管理为辅。
三、自我定位不同:
1、我国司法辅助人员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应该达到的目标是:
其一、要使法官从繁琐的司法事务性工作脱离出来,专心从事“审”与“判”,认真研究案情和法律的适用,确保司法公正;
其二、各类司法辅助人员的配备要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分工精细,确保审判流程高效运作。
2、法院司法行政人员要保持四种心态,认清自己的定位,才能把工作做好。
第一、要始终保持一种清静平和的心态。要做到心静、心宽、心顺。
第二、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事物永远是阴阳同存,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只有保持积极的工作心态,才能对你的工作充满热情,才能有创造性地完成你的工作任务。
第三、要始终保持一种付出的心态。有付出才有回报,既然坐在这个位置上,就要认真地工作,“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第四、要始终保持一种感恩的心态。用感恩的心对待工作,对事业忠心耿耿。不管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如何,都应该恪守职责,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如何能尽善尽美的干好自身工作,并从中获得经验和乐趣。
(1)辅助司法人员扩展阅读:
司法人员相关职责
一、侦查
负有侦查职责的人员。这些人员包括各级公安、国家安全、检察等依法行使侦查权的机关中负责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进行侦查、讯问职责的人员。
二、检察
负有检察职责的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中担任批准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进行法律监督的人员。
三、审判
负有审判职责的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中担任刑事、民事、行政等各类案件审判工作的人员,包括院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审判员、书记员。
四、监管
负有监管职责的人员。包括各级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司法行政机关监狱劳教和社区矫正部门中担任监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罪犯和劳教人员职责的工作人员。
2. 法院司法辅助人员与干警有什么区别
一、法院司法辅助人员与干警两个名称的内涵不同。
1、法院司法辅助人专员应该是“属法院审判辅助人员”法院中除审判人员以外的协助进行审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和司法警察。
2、干警指的是政法部门中干部、法官、检察官和警察的合称。“干警”是集合名词,不受表示具体数量的词语修饰。
二、范围不同,干警包含内容更广
举例说明,法院的司法警察是法院司法辅助人员,但他也可以被称为干警。
拓展资料
警察称为公安干警。 新中国历史上普通警察和公安系统的干部定义和地位是有所不同的,以前实际上公检法是不分家的,系统中除了执行任务的警察外还有其他岗位的国家工作人员,要夸当然要把他们带上,所以就会出现公安干警的说法,后来用法越来越滥就特指警察了。
3. 法院司法辅助人员的介绍
法院中除审判人员以外的协助进行审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和司法警察。应该是“法院审判辅助人员”
4. 怎样做好司法辅助工作
我国司法辅助人员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其一,要使法官从繁琐的司法事务性工作脱离出来,专心从事“审”与“判”,认真研究案情和法律的适用,确保司法公正;其二,各类司法辅助人员的配备要层次清晰,职责明确,分工精细,确保审判流程高效运作。作为司法辅助人员,却要完成立案、主持庭前会议,证据交换、主持调解、主持进行动议审查或听证等不涉及核心法官所享有的核心审判权的司法事务等带有一定决定权,且操作性、实务性很强的工作,还要承担法官身边的从属工作和其它事务,不能不说是要求过高。因此,司法辅助人员除应精通法律知识外,还应具有过硬的业务水平,以能充分的辅助法官完成大量的审理工作的任务,并为以后被任命为法官做好准备。
对司法辅助人员来说,明确的职责范围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限处理专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一方面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分工领域内娴熟地处理司法事务,协助法官尽可能快速地将各项工作整理得有条有理,便于法官随时查问和做出决定,从而可以高效地协助法官;另一方面由于他们无权决定审判实体性内容,他们不能对审判结果起到不当影响,可以有效地保障法官裁决的公正性。司法辅助人员要将自己定位于服务法官的审判工作,让法官从文秘等事务性工作中脱身,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案件的审理中,这有利于从根本上保证办案质量。
5. 司法辅助人员给编制吗
劳动合同制工勤人员对于基层事业单位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助推作用,因为人数较多,工作范围较广,对于许多单位来说招收劳动合同制工勤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力成本,但是也会存在隐患,因为不属于编制内,使得人员的工作行为较为散漫,那么,劳动合同制工勤人员处分的依据有哪些。
劳动合同制工勤人员处分依据
开除行政机关工勤人员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首先要看工勤人员是派遣员工还是编制内公务员,如果是派遣员工的话,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只要书面解除派遣合同就可以了;如果是公务员,则要按照国家公务员法进行操作,依据法定情况进行开除。相关法规如下:
1、《劳动合同法》:
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2、《公务员法》:
第八十三条 公务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辞退:
(一)在年度考核中,连续两年被确定为不称职的;
(二)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
(三)因所在机关调整、撤销、合并或者缩减编制员额需要调整工作,本人拒绝合理安排的;
(四)不履行公务员义务,不遵守公务员纪律,经教育仍无转变,不适合继续在机关工作,又不宜给予开除处分的;
(五)旷工或者因公外出、请假期满无正当理由逾期不归超过十五天,或者在一年内累计超过三十天的。
对于许多人来说如果自己能获得一个劳动合同制的工勤岗位就是一件十分美满的差事,但是对于这类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时还是应该有所注意,因为事业单位代表着政府的形象,过分的行为可能会影响政府的权威
6. 法院司法辅助人员的分类
简称法警。中国各级人民法院均设有司法警察若干人,其主要职责是警卫法庭,提押犯人,执行搜查、拘传和送达诉讼文书。
7. 如何做好一名司法辅助人员的工作职责
法院中除审判人员以外的协助进行审判工作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书记员、执行员、法医和司法警察。应该是“法院审判辅助人员”
8. 法院审判辅助人员是干什么的
法院的审判辅助职位主要有书记员,法警;其他辅助人员还有财会人员、驾驶版员、保管员等。权
书记员的职责是在法官的指导下作好与案件有关的资料的准备、记录、整理、草拟等工作。法警的职责是在法官的指导下负责法庭开庭秩序的维持与安全保卫、负责对刑事案件被告的提押、看管、送解,负责按照法院的相关决定对有关人员实施拘传、拘留。
拓展资料:
审判人员,是指法院行使审判权审判具体案件的工作人员的总称。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审判人员主要是指人民法院的正、副院长,各审判庭的正、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
人民陪审员在人民法院执行职务期间,是他所参加的审判庭的组成人员,享有与审判员同等的权利,也是案件的审判人员。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凡年满23周岁、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没有被剥夺过政治权利的公民,都有被选举为人民法院院长或被任命为副院长、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或被选为人民陪审员的资格。
9. 劳动合同制业务类司法辅助人员和综合类司法辅助人员有何区别
编制不同:劳动合同制业务类司法辅助人员属于临时招聘性质的,不占用编制,单位对是否继续签约有绝对决定权。综合类司法辅助人员(政法专项编制人员)要上报人事局备案,占用编制名额,单位不能独自决定人员去留,需报人事局审批,即相当于说是过去的铁饭碗。
2.福利不同:劳动合同工所享受的一切福利据合同中商定的条款确定,只要合同没变则待遇不变,受法律所约束。在编人员福利待遇由单位拟定后报人事局审批,遇政策调整可相应作出调整,一般包括“一金三险”,即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3.补助不同:另根据各单位自己的情况有一些节假日补助之类的,劳动合同工所获得的会比编制人员少。
(9)辅助司法人员扩展阅读:
广东省于2016年1月出台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管理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明确,法官检察官助理、书记员配备以政法专项编制人员为主、劳动合同制人员为辅。政法专项编制不足的,由劳动合同制人员担任。劳动合同制法官检察官助理和书记员的数量以核定的法官检察官员额为基数,按一定比例配备,具体配备标准由省法院、省检察院会同省编办另行研究制订。
广东省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法院、检察院长期面临着司法辅助人员配备不足、队伍管理无序、职责权限不清、职业前景不明等诸多问题,严重影响队伍稳定和工作开展,亟需探索在政法专项编制之外,建立一支配备合理、财政保障、稳定有序、同工同酬的司法辅助人员队伍。
参考资料:中国新闻网-广东出台劳动合同制司法辅助人员管理暂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