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法刑法
第二十六条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
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
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
对于第三款规定以外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讲解」1.本条是关于主犯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要注意主犯的种类,根据本条主犯有三种:第一种是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第二种是聚众犯罪的首要分子;第三种是其他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2.第2款是犯罪集团的概念。第3款、第4款是关于主犯的责任。作为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犯罪分子,按照集团所犯全部罪行处罚,这意味着集团犯罪的首要分子应该对集团所犯罪行承担全部责任,这叫“整体责任原则”。这在经济犯罪里最明显。比如说贩卖毒品的集团有一百个成员,每个成员贩卖了一百克毒品,那么集团首要犯罪分子惩罚时应该算毒品数额的多少呢?一百乘以一百,一万克,而其他成员只能按自己参与的改戚承担责任。有一年就考过,有一个人成立的一个抢劫集团“天龙会”,要大家筹集资金,那么这些人就去筹集资金,这个首要分子没有参加筹资,但有必要全部负责,而作为一个普通成员没有参加就不负责,这是不一样的。
3.第4款是其他主犯的责任,其他主犯的责任也是按照其所参与的组织、指挥的全部罪行处罚,这意味着其他主犯也是“一步行为,全部责任”。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讲解」
1.根据这个规定,从犯可以分为两种:①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实行犯;②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帮助犯。
2.关于法律责任,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这里应注意从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法定宽大,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情形。对于法定的后果,从犯与主犯相同,都应承担全部责任。例如,甲、乙、丙三个人,偷了一辆汽车,销赃得了30万,但丙起的作用很小,只分了5000元,那么我们都知道,甲、乙是主犯,那么甲、乙都适用30万元以主犯处罚,但在从犯的金额是以30万元还是5000元论处的问题上,也应以30万元论处。从犯与主犯的区别对待在于首先对30万元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再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应注意判定处罚时第一步主犯从犯都一样,但到第二步时,从犯享受宽大的待遇。〖KH*3/4〗
第二十八条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免除处罚。
「讲解」
1.本条规定的是胁从犯,要注意他只有一种,就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不包括被诱骗参加核租陵犯罪的人。被诱骗参加犯罪的有两种情况:
①不知情的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他缺乏共同犯罪的故意,那么这种情况是不能构成共犯的。
②知情的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人,就构成共犯。他不是被胁迫的,因此他不属于胁从犯。这种情形下作用大的是主犯,作用小成为从犯,但是不能成为胁从犯。
2.由此可见共犯人的种类可以倒过来记作:胁从犯有1种,从犯有2种,主犯有3种。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讲解」这是教唆犯的规定,要注意教唆犯的特点,是唆使他人犯罪,而本人没有参与犯罪的实行,也不打算参与犯罪的实行。如果教唆犯参与了犯罪的实行,那么就意味着同一个人既有教唆行为,又有参与行为。这两个犯罪行为之间,实行行为属基本犯罪行为,教唆行为属修正的犯罪构成。因此我们定罪时以基本犯罪行为为准,以实行行为处罚。
1.如果犯罪人打算参与犯罪的实行,那么他属共谋。如甲、乙、丙三人一起聊天,说最近做毒品很赚钱,那么咱们也做吧。一人出20万投资。其中,甲某说我有工作,比较忙,你们俩没工作,那么我出资可以,但我不能去,我分红可以少分一点儿,你俩各40%,我20%.此案中,乙、丙贩卖毒品,而甲没有直接贩卖行为,甲不是型镇教唆犯,他是共谋者。
2.教唆犯和共犯的关系:教唆他人犯罪的,意味着教唆者和犯罪者之间构成共犯关系,对教唆犯的处罚应按照他在共犯中作用进行,这意味着,作用大的按主犯处罚,承担全部责任,不享受宽大的待遇;起次要作用的,可按从犯处罚,可以享受从轻处罚的待遇。根据经验表明,教唆犯一般起主要作用,按主犯处罚,但并不排除教唆犯起次要作用,按从犯处罚的可能性。
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从重处罚。这其实是一个法定的从重处罚的情节,这个规定主要出于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这里有个教唆犯与间接实行犯区分的问题,教唆不满18周岁人犯罪的,对教唆犯应从重处罚,但假如那个未成年人尚未达到责任年龄,例如教唆一个不满15周岁的人去盗窃,此时教唆者是实行犯中的间接实行犯。
4.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如果教唆是不成功的,那么就只有教唆犯一个人构成犯罪。对被教唆犯的处罚,中外法律规定是不一样的,在我国即便被教唆者没有犯所教唆的犯罪,也要惩处教唆犯,这是我国对教唆犯的基本态度,只不过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在教唆犯和实行犯的关系问题上,注意以下几点:
①如果教唆他人犯罪,并且他人已构成犯罪既遂,此时实行犯是既遂犯,按犯罪既遂处罚。教唆犯也按既遂处罚。
②如果教唆他人犯罪,他人构成犯罪未遂,实行犯是未遂犯,那么教唆犯适用未遂犯的规定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③如果教唆他人犯罪,他人没有着手实行,在预备阶段就被抓了,是预备犯。这时教唆犯如果认为是预备犯,则可以从轻、减轻、免除处罚。如果按本条第二项处罚,则不能适用免除处罚。在既遂的、未遂的情形下教唆犯都跟着实行犯处罚,但是涉及到预备犯,应直接按第29条第二项适用从轻、减轻处罚。
5.教唆不是独立的罪名,因此对教唆犯应根据教唆的内容定罪。例如教唆他人盗窃的定盗窃罪,教唆他人杀人的定杀人罪,而不能定教唆罪。注意法律明确规定了一些以教唆的方法实施的犯罪,如本法第359条规定的引诱、容留、介绍他人卖*罪,虽然行为人采取了引诱、教唆的方法,但由于《刑法》已将其规定为独立的罪名,所以这种教唆行为不同于教唆犯,不能依据前面的原则定罪。
6.要把教唆犯和《刑法》第295条规定的传授犯罪方法罪区分开来。传授犯罪方法罪要求行为人将具体的实施某种犯罪的方法、技巧传授给他人,但不要求他唆使他人去实施犯罪,对于这种行为法律规定了独立的罪名和法定刑,是一个独立的罪名;教唆犯却只是唆使他人去实施犯罪,引起他人的犯罪故意,不要求传授具体的犯罪方法,它也不是独立的罪名,要根据教唆的内容定罪。
「特别提示」教唆犯罪一直都是司法考试中的一个难点。2000年、2003年都曾考到。
❷ 2021法考刑法考试重点:罪刑法定原则
法考考试中,刑法一直是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和难点,刑法要想拿到高分,抓住痛点是关键,下面法考就带大家一起来学习下刑法的知识痛点:罪刑法定塌枯手原则
《刑法》第3条 法律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这里的法指“刑法”。
罪刑法定原则的主要内容
1.罪刑法定的形式侧面
形式侧面主要是规范司法机关的权力,要求司法机关(包括侦查、检察、审判机关)依照立法机关制定的刑法定罪量刑。
(1)成文的罪刑法定——排斥习惯法
司法机关惩罚犯罪的范围应当以成文刑法的规定为边界。在我国,刑法渊源由《刑法典》(包含十个刑法修正案)与一部单行刑法。 习惯法,是指在某种事实反复出现的场合团嫌,多数人一般对此抱有法的确信的情况。
习惯法由于不成文,缺乏明确性,无法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因此应当被禁止。
(2)事前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溯及既往 为了保障国民的预测可能性,犯罪及其法律后果必须在行为前通过刑法予以规定,刑法原则上不能适用于其生效之前的行为。
(3)严格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 由于刑法条文自身的抽象性,对刑法的适用离不开对刑法的解释。
刑法解释,只能在法条文字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文义射程)内进行解释。
①类推解释,是指当需要判断的具体事实缺乏法律的明确规定时,适用与其构成要件相类似的法律规定。类推解释已经超出了刑法用语可能具有的含义范围,因此,从解释方法来说,就是被禁止的。
②禁止类推解释,是指禁止不利于行为人败轿的类推解释,有利于行为人的类推解释是被允许的。
2.罪刑法定的实质侧面
实质侧面主要是规范立法机关的权力,要求立法机关制定的刑法应当是“良法”。
(1)明确的罪刑法定(定罪与处罚的明确性) 在刑法具体规定犯罪与刑罚时,应当保证一般人可以看明白,达到国民能够依据法律规定预测某一行为法律后果的明确程度。
刑事立法与司法都必须贯彻明确性原则,即对罪与刑的规定、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判决书与起诉书等都必须符合明确性。
(2)合理的罪刑法定——禁止处罚不当罚的行为
刑法具有谦抑性,是规制公民行为的最后手段,因此刑法只能将值得科处刑罚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刑罚的处罚范围与处罚幅度必须具有合理性。
(3)人道的罪刑法定——禁止不均衡、残虐的刑罚刑罚的规定应当符合罪刑均衡原则,即重罪重刑、轻罪轻刑。禁止不人道的、残虐的刑罚。
❸ 司法考试刑法复习大全——罪刑各论概说
第十三章 罪刑各论概说
本章主要有以下3点。
1.把犯罪分为10类;2.根据同类客体对犯罪进行分类,结果是分为10类,即分则10章;3.根据各类犯罪的危害性程度轻重对各类犯罪排列先后顺序;4.根据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以及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具体犯罪排序。
1.罪罩仔状、罪名、法定刑
在刑法分则中,凡具体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条文都分为二个部分:前一部分规定犯罪的基本特征或者犯罪名称,这一部分称为罪状;后一部分规定对该种犯罪应判处的刑罚,这部分称为法定刑。每一个罪状包含了对该种罪特有的犯罪构成,是准确定罪的法律根据,每一个罪的法定刑规定了对该罪处罚的相对确定的刑罚幅度,是量刑的法律根据。
例如,刑法第246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一部分是罪状,包含罪名;后一部分是法定刑。
2.应当能识别罪状的种类
罪状的种类有:(1)简单罪状;(2)叙明罪状;
(3)引证罪状;(4)空白罪状。
3.一条文规定数行为的情形
通常一条文规定一行为、一罪状、一个犯罪,但也有一条文规定多行为的情形。如:
(1)上述刑法第246条规定了侮辱、诽谤2种行为,其实包含了2个犯罪的基本罪状、2个罪名、2个犯罪。
(2)刑法第312条规定:“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这个条文包含了可供选择的几个罪状,即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行为人有其中的一个罪状,就构成一个独立、完整的罪;具有其中的数个罪状,也就成立一罪。罪名根据行为人具备的罪状确定,也称“选择的一罪”。
4.应当能识别法定刑的种类
法定刑的种类有:(1)绝对确定的法定刑。我国刑法一般不采用这种规定方式。(2)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我国刑法不采用这种规定方式。(3)相对确定的法定刑。我国刑法采用这种规定方式。
5.解读分则法条的方法和知识
例如,刑法第238条规定:“非法拘禁他人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他人人身自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解读:
(1)本条共有4款,规定的是非法拘禁罪(罪名)
(2)第1款规定的是非法拘禁罪基本犯升闷启罪构成(罪状)和法定刑。
(3)第1款的“具有殴打、侮辱情节的,从重处罚”和第4款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犯前三款罪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是法定非法拘禁罪的从重处罚情节。
(4)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是非法拘禁罪的结果加重犯。其中“犯前款罪”,属于引证罪状。
(5)第2款“……使用暴力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百三十二条的规定定罪处罚”。理论上通常称为“转化罪”,即非法拘禁行为性质发生转变,成立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
(6)第1款中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指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4者中选择其一处罚。其中“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期的下限依照刑法总则的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为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即为6个月以上。同理,“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期限也依刑法从总则刑期的一般规定。刑法第42条:“拘役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1年;刑法第38条:“管制的期限,为三个月以上二年以下”,数罪并罚不超过3年;刑法第55条吵如:“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本法第57条规定是指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另外,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7)第1款中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其中规定的剥夺政治权利刑,属于刑法第56条规定的“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的情形,对非法拘禁罪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
再如,刑法第239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解读:
(1)从犯罪构成的角度看:①客体,即复杂客体,既侵犯人身又侵犯财产。其中侵犯人身是主要客体。②客观方面,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索取不法利益。③一般主体,已满16周岁具有责任能力的人。④主观方面,故意犯罪,通常“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在绑架他人的场合,是“目的犯”。
(2)从处罚方面看:“……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表明,对绑架罪在判处主刑的场合,必须附加适用(并处)罚金刑或者没收财产刑。换言之,在判处了主刑的场合,没有附加适用(并处)罚金刑或者没收财产刑,是错误的。假如法律规定:“……并处或单处罚金刑”,意味着,可以既判处主刑同时又附加适用罚金刑,也可以不判处主刑,仅仅单处罚金刑。
(3)“……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是绑架罪的加重犯。其中,“致使被绑架人死亡”属于结果加重:“杀害被绑架人”属于一个罪行(故意杀人)作为另一罪行(绑架)加重情节的情况,大约可以算作情节加重犯。
(4)“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意味着死刑是 情况的适用惟一主刑,但不排除行为人具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的情节而实际不适用死刑,如具有从犯、自首、立功、犯罪时不满18周岁等法定情节。“并处没收财产”,意味着必须附加适用没收财产刑。
(5)判处死刑、无期徒刑,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即使是判处有期徒刑的,因为绑架罪属于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也可以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刑。
法条竞合的表现和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要有法条竞合的意识。刑法分则中存在大量法条竞合现象,使刑法分则条文的适用变得更加复杂。仅仅掌握分则各罪的特征,还不一定能正确地适用法律定罪,还必须掌握法条之间的竞合关系,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定罪。因此,树立法条竞合的观念和意识,对于掌握分则各罪,具有战略意义。(关于法条竞合,参见本书罪数部分)
❹ 国家考试法
法律分析:国家考试是指由各级国家机关或国家机关授权的部门组织的公开面向全社会或某类特定社会成员的考试,主要包括:
1、高埋迹等教育考试。
如普通和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2、资格考试。
如国家司法考试、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医生执业资格考试等;
3、水平等级考试。
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等;
4、公务员考试。
包括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地方公务员考试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山戚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第二百八十四条 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逗液陵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❺ 考试作弊入刑规定
法律主观:
考试作弊的刑法规定在现行《刑法》第284条之一,包括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以及代替考试罪三种具体罪名。如果行为人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一般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处3-7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客观:
《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❻ 司法考试刑法必备法条:第三章 刑罚(一)
「重点法条」
第三十六条 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 ,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
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犯罪分子,同时被判处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的,或者被判处没收财产的,应当先承担对被害人的民事赔偿责任。
「意思分解」
1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发生竞合时的先后顺序,“先民后刑”,目的在于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2注意本条适用的范围,不仅仅在民事责任与刑事责任的竞合,关键在于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包括了财产刑责任,而其财产不足以全部支付罚金刑数额或直接被判处没收财产之时。
「重点法条」
第三十九条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
(三)按照执行机关规芦锋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四)遵守执行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五)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执行机关批准。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相关法条」 本法第75、84、43条。
「意思分解」
1管制犯在刑罚执行期间,应当遵守的几项法定义务以及与其他服刑罪犯不同的权利(即在 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2管制犯的刑罚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而非基层组织等单位。
「不要混淆」
1管制犯所遵守的几项法定义务与团皮第75条规定的缓刑犯、第84条规定的假释犯应遵守的法 定义务不要弄混,因为管制犯、缓刑犯、假释犯都属有一定人身自由的不在监执行刑罚的罪犯,其在行刑期间所应遵守的法定义务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本条款的第(一)、(三)、(四)、 (五)项内容与第75条、第84条基本一致,而的不同在于本条款的第(二)项是后二条所没有的,也就是说,言论等“六大自由权”是否被剥夺是管制犯与缓刑犯、假释犯义务相区别的地方。
2注意管制犯与拘役犯在参加劳动时劳动报酬上的权利有所不同:前者是“同工同酬”, 而后者是“可以酌量发给报酬”(43条)。
「重点法条」
第四十八条 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 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死刑除依法由人民法院判决的以外,都应当报请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执行的,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或者核准。
「相关法条」 《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3条;1983年人民法院《授权高 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通知》。
「意思分解」
1死刑与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关系问题。死刑缓期2年执行不是一种独立的刑种,而是一种 运用死刑的刑罚制度,即在罪犯被判处死刑塌哗差的情况下,才有适用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判处死刑是适用死缓的前提条件。
2死刑核准权问题。死刑除由人民法院判决的外,原则上都应当报人民法院核准 .这里“死刑”特指的是“死刑立即执行”的情况,因为被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核准权属于各高级人民法院,无须再上报。
3死刑核准权下放的问题。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刑法》虽然都原则上规定死刑应
当由人民法院核准,但在此之前人民法院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有关规定以及《人 民法院组织法》而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仍然有效:即对杀人、强*、抢劫、爆炸以及其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而依法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可以由各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但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经济犯罪、贪污贿赂犯罪、军人违反职责罪而被判死刑立即执行的案件仍然上报人民法院,由其核准。此外,90年代后,针对毒品犯罪严重的情况,人民法院又先后授权云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甘肃的高级人民法院对部分毒品案件的死刑有权核准(实为《刑法》第347条规定的走私、制造、贩卖、运输毒品罪案件)。
「重点法条」
第四十九条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相关法条」 1998年8月4日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的妇女在羁押期间 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
「意思分解」
本条规定的是对适用死刑的对象的限制:
1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首先,未成年人是指不满18周岁的人;其次,不满18周岁是以犯 罪时为准的,而不是以审判时为准,因此,行为人被审判即使已成年,但只要其犯罪行为是在18周岁生日之前(包括生日当天)实施的,就不得适用死刑;第三,对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死刑缓期2年执行,这表明,对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如何,刑只能是无期徒刑。
❼ 代替考试罪具体法条有哪些,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代替考试罪具体法条有哪些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项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主体包括两种人,1、应试者。2、替考者,主观方面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代替考试罪是刑法修正案九新增加的罪名,主要是针对国家考试中的代替他人考试的行为进行处罚。关于代替考试罪我国做出了相应的规定,下面,我就为你做详细介绍。
一、代替考试罪具体法条有哪些
现行《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四项规定,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款所规定为替考行为,即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第一款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毕燃,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手巧虚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目前刑法未予列明具体包含哪些考试,最高人民法院也尚未出台司法解释予以说明。但据统计,“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有十几种,包括高考、司法考试、会计师考试、公务员考试等。而英语四六级等部门规章、文件设立的考试,不在“替考罪”的范围。
二、代替考试罪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1、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具体而言,本罪主体包括两种人,一是应试者;二是替考者,即平常所说的“枪手”。被组织起来进行作弊的替考者虽不能成为第284条之一第1款组织考试舞弊罪的犯罪主体,但是能够成为本罪的处罚对象。
2、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3、犯罪客体
本罪所侵犯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包括国家对考试组织的管理秩序和他人公平参与考试的权利。
4、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法律所规定的国家考试的行为。
“代替他人”,是指冒名顶替应当参加考试的人去参加考试。
“让他人代替自己”,是指指使他人冒名顶替自己去参加自己应当参加的考试。此处所参加的考试,必须是第284条之一第1款中所规定的法律规定的相关国家考试。
以上宽携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代替考试罪法条的内容,根据以上介绍,代替考试罪情节严重的,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涉嫌此罪还是比较严重的,因此我建议最好是委托站的专业律师来为您提供辩护。
❽ 司法考试刑法必备法条:刑法分则
第一百八十六条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发 放信用 贷款或者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造成较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型滑罚金;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向关系人以外的其他人发放贷款,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相关法条」 《商业银行法》第40条。
「意思分解」
1本条第1款规定的是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第2款规定的是违法发放贷款罪。两罪的 犯罪主体既可以由自然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也可以由单位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是指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或者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但条件却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2注意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界限,二者的差异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放贷款的对象不同,前者的对象特定为关系人,后者则为关系人以外的任何人。根据《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关系人包括两类人员:第一类是商业银行的董事、监事、管理人员、信贷业务人员及其近亲属;第二类是前项所列人员投资或者担任高级管理职务的公司、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可见,关系人即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单位。两罪差异的第二点在于前者向关系人发放贷款只要“造成较大损失”即可构成犯罪卜带腊;而后者向关系人以外的人发放贷款则要求“造成重大损失”才可构成犯罪。
「重点法条」
第一百九十条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擅自将外汇存放境外, 或者 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境外,情节严重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法条」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8年12月29日《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 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意思分解」
1本条规定的是逃汇罪。逃汇行为是擅自将外汇存放行孝境外,或者将境内的外汇非法转移到 境外。掌握本罪的关键在于注意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对本罪的修改补充:
一是主体的 扩大化,不再仅限于国有性质单位,非国有性质的公司、企业也可构成;
二是提高了本罪的 法定刑幅度。
2注意与本罪关联密切的涉及外汇犯罪的问题。根据上述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新增加了骗购外汇罪,同时将非法买卖外汇,情节严重的行为,明确规定依《刑法》第225条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3注意本罪是纯正单位犯罪,自然人不是本罪主体。
「重点法条」
第一百九十一条 明知是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 的收益 ,为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没收实施以上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洗钱数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一)提供资金账户的;
(二)协助将财产转换为现金或者金融票据的;
(三)通过转账或者其他结算方式协助资金转移的;
(四)协助将资金汇往境外的;
(五)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相关法条」 《刑法》第310、312、349条;2001年12月29日全国 人大常委会《刑法修正案(三)》第7条。
「意思分解」
1本条规定的是洗钱罪。掌握本罪的关键在于明确洗钱的对象仅限于这样的四类犯罪活动违法所得及其所产生的收益:一是毒品犯罪;二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三是走私犯罪;四是恐怖犯罪。其中第四者是上述刑法修正案的规定。也就是说洗钱的“上游犯罪”仅限于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四种特定犯罪,其他违法犯罪不能成为洗钱罪的对象,在主观上要求行为人必须明知属于这四种特定犯罪所产生的收益与违法所得,并具有为了帮助掩饰、隐瞒其来源和性质的犯罪目的。
2认定本罪的另一个关键是明确“洗钱”的含义,洗钱的本义就是把肮脏的钱清洗干净,把非法收入(表面上)合法化的行为,即将毒品、黑社会性质组织、走私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赃钱”、“黑钱”进行清洗、转换成“合法”财产的过程。具体行为方式包括提供账户、转换财产形式,以合法结算方式转移、汇往境外等进行掩饰、隐瞒特定犯罪的违法所得及其收益的性质和来源。
「不要混淆」
1注意区分洗钱罪与《刑法》第310条窝藏、包庇罪,第312条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 物罪,尤其是第349条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的界限,它们在对象、主体、客观方面均有所不同。此外,一个关键点就是洗钱罪隐瞒的是犯罪收益的性质和来源,而后面几个罪则是对财物存在状态的隐瞒。洗钱罪与后几个罪存在着一定的竞合关系,而第191条洗钱罪是法律的特别规定,后几个罪相对而言为一般性的规定,故应优先考虑适用洗钱罪。
2注意洗钱罪与走私罪、毒品犯罪的界限。这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事先是否通谋。 若是,则为后者(参见第156条、第349条第3款);反之,则为前者。
❾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触犯刑法,将面临哪些处罚
法律分析: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触犯刑法,如构成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等,将面临相应的刑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 之一 :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