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联动
❶ 司法金融联动存在的问题
数据保护难题、权责界定不明确、历史数据不完整等。
1、数据保护难题:在司法金融联动过程中,需要禅哗棚共享大量涉及个人隐私的敏感信息,如账户信息、资金流向等。
2、权责界定不明确:司法机关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模式、职责分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模糊之处。
3、历史数据不完整:由于金融机构的账户和资金流动信息很多都是以电子形式存储,不芦哪同金融机构的系统又不相互联通,所以一些历史数据可能贺则会丢失或遗漏,影响到司法金融联动的有效性。
❷ 什么叫联动司法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一词,十六大报告提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回首我国司法改革的进程,全国人大代表、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文显思路清晰。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入手,聚焦人民群众司法需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影响司法公正和制约司法能力的关键环节,攻坚克难,向纵深推进。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司法改革的攻坚之年。站在新的起点上,人们不禁要思考,司法改革应坚守什么?发展什么?怎样让更多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进百姓心坎上?近日,部分参加和列席两会的法律界人士就此接受了《法制日报》记者的采访。
阳光司法要打造“开放式厨房”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齐奇认为,只有把司法权的内外行使尽可能地置于“阳光”之下,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背离公正司法的潜规则的生存空间。
上个月,浙江高院制定下发了《浙江法院阳光司法实施标准》,分7个部分,措施更具可操作性。
而在2009年,天津高院制定了《关于全面推进“阳光司法”活动的若干意见》,形成了立案信访公开、庭审公开、执行公开等“八个公开”的“阳光司法”机制。列席两会的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少平说,“凡是法律规定的公开,我们都做到了公开。”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郑鄂到广东工作已经3年多,他感到,要让法律在人民群众面前有权威,除了司法公开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
郑鄂说,法院要打造“开放式厨房”。“不光要自己觉得好吃,还要让来吃饭的人也觉得好,光是味道好还不够,还要让人吃得放心,让人知道你的菜是怎么做出来的。”
让百姓更满意提高法检自身素质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张俊滨认为,社会管理创新这一新课题对法官检察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强化政治上的教育和引导。”
面对当前复杂的形势和众多疑难复杂的新型案件,列席两会的天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于世平认为,如果不提高检察官的司法能力是难以有效应对的。“抓理论学习、专题教育等活动,可以让每一名检察人员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捍卫者和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除了提高司法能力和水平外,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东丽区委书记张有会还建议,进一步加大对基层法院检察院的支持力度,协调有关部门解决目前存在的信息化建设问题、两庭建设负债等问题。
于世平说,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建成对司法工作、公民守法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下一步除了努力完成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任务外,还要通过司法改革保障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理念创新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矛盾
张文显坦言:“我国超乎预想地提前进入‘诉讼社会’,并由此使人民法院面临一系列深刻而严峻的挑战。”面对挑战,人民法院必须树立联动司法理念,拓展联动司法渠道,创新联动司法方法,这是整合社会资源、化解社会矛盾、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
实践中,当事人胜诉的欲望非常强烈,平衡利益关系难度越来越大,对法院的司法能力、法官司法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有些专业问题法院自身判断不了,要借助于知识产权专家和金融专家等等,要借助整个社会的力量。”张文显说,同时,还要紧紧依靠政府的支持和配合,建立司法与行政的联动机制,而不是人民法院单打独斗、孤军奋战。
此外,张文显还主张法院要坚持能动司法、民生司法和科学司法的理念。着力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加强民生案件审判执行工作,用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法院工作,实施科技强院方针,创立互联网时代的司法模式,最大限度地方便当事人诉讼,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讼累。
❸ 司法联动是什么意思
公司法空信联动是指各个政府部门和公司法律事务之间紧密配合,在政府决策和执行和企业规范行为及其适用法律的环境中,形成一个动态的协同系统。公司法联动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的政府与企业间合作机制,旨在推动企业合规,促进企业发展,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它以法治思维为指导,以政府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协调配衫虚合为基础,形成一种政或亏燃府和企业共同参与、动态调整、共同创新的合作机制。
❹ 如何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的重要意义
当前,随着经济体制的深刻改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各种矛盾纠纷凸显,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些矛盾纠纷主要是因利益问题引发的非对抗性人民内部矛盾,完全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解决。实践证明,调解工作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最有效的途径。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配合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有利于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功能,形成工作合力,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有利于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效率;有利于减少群众过高诉求,节约化解矛盾纠纷社会成本。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高度,充分认识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工作,推动社会管理方式创新,全力构建“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开展“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贵港的总体目标,以创新调解机制为动力,以健全调解制度为保证,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为主线,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机构牵头协调、司法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相关部门协作联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新格局,建立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既各自发挥作用、又相互衔接配合的“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整合调解资源,强化调解功能,提高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和谐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协调配合原则;
2.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坚持依法调解和公正高效的原则;
4.坚持调解优先和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原则;
5.坚持维护社会稳定与维护群众利益相一致的原则。
(三)目标任务
通过“三调联动”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努力实现“三不出、四提高、五下降”的工作目标。“三不出”即: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单位),大纠纷不出乡(镇、部门),疑难纠纷不出县(系统);“四提高”即:人民调解成功率、民事诉讼案件调解率、信访案件结案率、调解公信力提高;“五下降”即:“民转刑”案件、民事诉讼案件、重大群体性事件、重大非正常上访事件、重大治安事件下降。
三、建立健全“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组织体系
(一)市、县两级设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县党委分管政法、综治工作的领导任组长,分管副市(县)长任副组长,法院、检察院、政法委(含综治办、维稳办)、司法局、公安局、法制办、信访局(办)、国土局、林业局、水利局、人社局、住建委(建设局)、民政局、教育局、工商局等职能部门以及工、青、妇等组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县综治办,由综治办主任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乡(镇)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与乡(镇)综治办、维稳办合署办公,乡(镇)党委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乡(镇)长任第一副组长,党委维稳副书记任专职副组长,人大主席团副主席、分管副乡(镇)长、武装部长、人民法庭庭长、派出所所长、司法所所长任副组长,乡(镇)综治干事、司法助理员、各村(社区)调委会主任、乡(镇)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群众工作中心,专职副组长兼任中心主任。工作中心要以司法所为依托,设立调解大厅,由司法所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对矛盾纠纷实行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调处、限期办理,并建立健全管理档案和案卷档案。
四、“三调联动”大调解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领导小组职责:及时分析社会稳定形势,了解掌握社会矛盾纠纷规律特点;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规划、工作措施;组织领导本地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研究处置重大疑难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监督、检查工作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落实组织保障、经费保障措施;建立并落实奖罚制度,实行责任追究。
(二)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根据领导小组的部署,负责督促落实本地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于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进行分流指派;协调各地区、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工作;组织协调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对“三调联动”工作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上报、督促检查、考核评比,总结推广经验,并提出奖罚建议。
(三)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做好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职责范围内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指导和管理设立在本部门的行业性、专业化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队伍;有效开展“三调联动”工作,服从领导小组统一调配,积极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督办案件的调处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联调任务;及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开展“三调联动”工作和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情况,提出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四)乡(镇)群众工作中心职责:负责对直接受理的或辖区内村(社区)等其他组织移转、委托的矛盾纠纷进行调解;协调乡(镇)维稳办、公安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等有关方面对疑难纠纷进行联合调解;组织乡属各成员单位负责人、人民调解员深入村社开展矛盾纠纷预防排查化解和普法宣传活动;负责指导本辖区内人民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及时向上级和有关方面报告工作,反映重大矛盾纠纷苗头和社情民意;搞好矛盾纠纷分析预测,制定应急处置预案;对乡(镇)各成员单位、各村(社区)“三调联动”情况进行督促检查、考核,提出奖罚建议;对矛盾纠纷进行分流、指派、督办、回访等;组织开展调解人员培训工作;负责统计、上报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立、人员组成、排查化解矛盾纠纷等情况。
五、“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对接机制
(一)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对接联动。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纠纷和相关民事纠纷时,应首选调解、协调工作模式,并视具体情况,可采取委托、移转、邀请等多种方式,将纠纷交由人民调解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和调解组织联合调解。人民调解组织在调解过程中,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调解不成的情形,需要有关行政机关配合、协助的,应主动与有关行政机关取得联系,让其配合、协助解决问题。人民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和造成严重后果、影响社会稳定的,应当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进行缓解或疏导;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应当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联动。人民调解组织调解民间纠纷应当告知当事人调解规则,请当事人陈述纠纷事实,向当事人宣讲有关法律、政策规定,在当事人认可事实、分清责任、互谅互让、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对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人民法院要大力支持、依法监督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工作,支持人民调解组织参与诉前、诉中调解。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的调解协议,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是否合法有效。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内容部分或者全部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签订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对接联动。行政机关对调解不成功或当事人对行政复议和裁决结果不服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司法救济权利和渠道,并主动配合人民法院帮助其解决问题。人民法院鼓励和支持行政机关依照职权进行调解、裁决或依法作出其他处理。人民法院对可进行行政调解的案件,在立案前,应主动告知当事人,先进行行政调解。行政机关行使职权过程中引起的信访案件或因不服司法部门调解结果而引发的涉法涉诉上访案件以及群体性案件,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应及时主动采取联调行动,法律援助人员、律师、公证人员应积极参与,共同做好息诉罢访工作。各级行政机关应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人民法院的司法调解工作。
六、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
(一)联席会议制度。由各级“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定期召开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排查调处工作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协调解决存在问题。
(二)跟踪回访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对受理的矛盾纠纷以及通过“三调联动”方式联调的矛盾纠纷,均应按法律、政策和规定程序要求受理、分流、移交、调处案件,并在调处完毕一个月内进行跟踪回访,确保调解效果。
(三)坚持进村入户排查调处制度。“三调联动”大调解领导小组、人民调解组织,要建立矛盾纠纷排查长效机制,组织各成员单位负责人、法官、检察官、司法助理员、法制宣传员、律师公证人员、综治干事,定期进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阶段。
七、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这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层层制定“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的实施办法,扎实有效地推动“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顺利开展。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二)加强调解队伍建设。加强各级“三调联动”大调解组织的规范化建设,着力强化各级综治、政府法制、司法行政机关、人民调解组织队伍建设;强化对人民调解员、司法和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把调解人员的培训纳入各级教育培训规划,采取分期、分批、集中轮训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人民调解员、司法行政执法人员的调解技能和水平,提高调解成功率。同时,加强对各级各类调解人员的廉洁自律教育,确保调解工作公正公平。
(三)建立考核奖惩制度。把“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严格目标考核,兑现奖惩。对因组织不力、保障不到位,导致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严肃通报批评、督促整改;对因排查调解不力而导致矛盾激化、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实行责任倒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三调联动”大调解工作的健康有序运行。
❺ 两部门加强行政司法联动来保障新冠康复者平等就业权利,你是如何看待的
根据我国人社部在2022年8月16日所发布的消息显示,我国的两个部门将加强保障新冠病例康复者平等就业的权利的行动与落实,这需要行政部门与司法部门的相配合。对于这项政策的提出,小编表示十分的认可,社会上的任何企业和工作单位都应当公平公正的对待新冠病例的康复者,他们应当享有与正常人同等的就业权。
而各个地方的人社部门在这个政策的落实过程之中,要起到一个严格的监管作用。人社部门在日常的工作之中,如果发现有企业或公司发布招聘信息时,存在着歧视新冠康复者的现象,要及时的给予制止并且要求其整改。同时,小编认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应当对新冠的康复者抱有一个歧视的心理,避免他们的心理再次受到伤害。
❻ 赣州市清理农民工工资
府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乡(镇)信息公开目录 > 隆坪乡 > 政策文件
索 引 号:
B32320/2017-31249
文件编号:
分类:
生成日期:
2017-05-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时限:
常年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责任部门: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
访问量: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
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赣州、龙南、瑞金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赣州蓉江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属、驻市各单位: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2016年12月15日
(此件主动公开)
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
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国办发〔2016〕1号)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赣府厅发〔2016〕33号),为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紧紧围绕保护农民工劳动所得,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易发拖欠工资的行业、大型项目建设工程、招商引资企业、经济开发区及产业集聚区项目为重点,着力解决工资支付行为不规范、工资支付监控手段不完备、工资清欠应急保障能力不足、企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健全源头预防、动态监管、失信惩处相结合的制度保障体系,完善市场主体自律、政府依法监管、社会协同监督、司法联动惩处的工作体系。到2020年,形成制度完备、责任落实、监管有力的治理格局,使我市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得到根本遏制,努力实现基本无拖欠。
二、全面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一)明确工资支付各方主体责任
1.全面落实企业对招用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责任,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督促各类企业严格依法将工资按月足额直接支付给农民工本人,严禁按季、半年、年支付农民工工资,严禁将工资发放给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组织和个人。
2.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包括直接承包建设单位发包工程的专业承包企业,下同)对所承包工程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分包企业(包括承包施工总承包企业发包工程的专业企业,下同)对所招用镇配好农民工的工资支付负直接责任。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工程款未到位等为由克扣或拖欠农民工工资,不得将未按期收回的合同应收工程款等经营风险转嫁给农民工。
(二)严格规范劳动用工管理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督促各类企业依法与招用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并严格履行。各类企业必须实行用工登记管理制度,建立职工花名册和用工管理台账。
2.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企业或者劳务派遣服务企御铅业必须与农民工先签订劳动合同后才能进场施工,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各工程项目的主体土建、消防、园林绿化等所有分包工程的施工承包企业必须加强劳动用工管理,建立劳动计酬手册,记录施工现场作业农民工的身份信息、劳动考勤、工资结算等信息,逐步实现信息化实名制管理。积极探索在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卖察餐饮服务等行业逐步实现信息化实名制管理。
3.施工总承包企业要加强对分包企业劳动用工和工资发放的监督管理,在工程项目部配备劳资专管员,建立施工人员进出场登记制度和考勤制度,建立工资支付等管理台账,实时掌握施工现场用工及其工资支付情况,不得以包代管。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分包企业应将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的工资支付书面记录保存至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后两年以上备查。
(三)推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
推动各类企业委托银行代发农民工工资。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分包企业必须按照银行账户实名制要求为所有农民工办理银行工资卡(折),不得截留农民工工资卡(折)。
三、健全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
(一)完善企业工资支付监控机制
1.各级人社部门要构建企业工资支付监控网络,依托基层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平台的工作人员和基层工会组织设立的劳动法律监督员,推广使用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监管信息系统,对辖区内企业工资支付情况实行日常监管,对发生过拖欠工资的企业实行重点监控。
2.建立和完善欠薪预警系统,定期对重点行业企业进行综合分析研判,发现欠薪隐患要及时预警并做好防范工作。
(二)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
1.在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领域全面实施工资保证金制度,并探索将实施范围扩大到其他易发生拖欠工资的行业。
2.严格执行《赣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民工工资监控保障机制的意见》(赣市府发〔2005〕69号)文件规定,凡是新开工的建设工程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之前必须分别一次性缴存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否则建设、交通、水利、城管等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不予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缴存标准继续执行赣市府发〔2005〕69号文件规定的缴存比例,该保证金存入人社部门指定的银行专用账户。
3.建立工资保证金差异化缴存办法。新进入我市承接工程业务的施工企业执行赣市府发〔2005〕69号文件规定的缴存标准。自实施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以来,在我市实施了工程项目业务且未发生工资拖欠的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企业可适当降低其下一项目的缴存额度,但总额不得少于原规定标准的80%;经人社部门核实已发生过拖欠农民工工资的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企业,其下一项目的缴存额度提高至原规定标准的120%。
4.严格规范工资保证金动用和退还办法。建设项目出现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且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企业资金确有困难的,经向人社部门申请,可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中先予垫付。已经动用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企业必须在30日内填平补齐,否则由人社部门通知相关主管部门对其实施停工整顿或暂缓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商品房屋销售、不动产登记等手续。
5.加强对劳动用工和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的监督审核。建设工程项目在竣工验收后,建设单位(业主)需对该工程所有分包项目的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三个月。公示期满,若无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企业可向人社部门申请办理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证材料及退还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手续。人社部门经审核后,未发现有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则为该项目开具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证材料,并全额返还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分包企业缴纳的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本金和利息。若发现该项目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建设单位(业主)和施工企业必须尽快妥善解决,在未解决前,人社部门不予办理相关手续。
6.建设单位(业主)申请工程竣工验收备案时,须提供由人社部门出具的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认证材料。如有发生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的,有关行业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对该工程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其工程项目不得交付使用。
7.非工程建设领域用人单位发生过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行为,经查证属实的,除依法承担拖欠或克扣工资行为的法律责任,还应按照本单位全部农民工一个月的工资总额向当地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缴纳工资保证金。
8.探索推行业主担保、银行保函等第三方担保制度,积极引入商业保险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三)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管理制度
1.实行农民工工资与材料款、其他工程款分账管理制度。
2.在工程建设领域,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分包企业在银行办理工程账户时,必须同步在工程项目所在地的银行设立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
3.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按照合同约定及工程进度完成情况及时计量支付工程款。每期工程计量时,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将工程款预算按不低于10%的资金直接转入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专门用于农民工工资发放。国库集中支付的政府投资项目,由项目主管部门负责将农民工工资(人工费)拨付到专用账户。
4.开户银行负责建设项目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的日常监管,发现账户资金不足时,应及时向属地人社、建设、房管、交通、水利、城管、国资委等工程建设项目行业监管部门报告。属地各行业监管部门在各类检查中要加大对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人工费)资金拨付和专用账户的检查力度,确保资金到位,专款专用。
(四)规范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发放程序
1.建设单位(业主)与施工总承包企业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必须将农民工工资管理列入合同条款,对存在违反条款规定的行为,明确相应的处罚措施。施工总承包企业与分包企业应在合同中明确规范劳动用工管理特别是按月足额支付农民工工资的条款,包括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和支付日期等。
2.建设单位(业主)应根据工程进度及时安排好资金计划,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每次提出工程款拨付申请时,必须书面明确农民工工资的专项计划金额并附农民工签字确认的工资核算明细表。
3.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分包企业应每月准确核算当月农民工的工作量及劳动报酬,制作农民工工资核算明细表,经农民工本人签字确认后张榜公示;公示期满后再将相关材料报项目建设单位审批;经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审批同意后,施工企业将农民工工资核算明细表送预存农民工工资的银行据实发放。开户银行凭已经确认的农民工工资核算明细表,逐月将工资划入农民工工资卡(折)中。
(五)落实清偿欠薪责任
1.招用农民工的企业承担直接清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主体责任。
2.项目建设单位(业主)不及时足额拨付人工费至农民工工资(人工费)专用账户,经相关政府监管部门督促仍不改正的,人民银行可将其列入征信系统“黑名单”,对其在贷款等方面给予限制。
3.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总承包企业未按合同约定及时划拨工程款,致使分包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总承包企业以未结清的工程款为限先行垫付农民工工资。
4.项目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总承包企业将工程违法发包、转包或违法分包致使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由建设单位(业主)或施工总承包企业依法承担清偿责任。对违法发包、转包、分包、挂靠或借用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建设、房管、交通、水利、城管等行业监管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
(六)推进企业工资支付诚信体系建设
1.完善企业守法诚信管理制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将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情况作为企业诚信评价的重要依据,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监管。对劳动用工管理缺位或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企业,经人社部门责令改正而逾期不改正的,列入不良记录、诚信“黑名单”或通报批评,并向社会公开有关信息,该企业两年内不得参与赣州市辖区范围内的招标项目的投标。企业在参加赣州市辖区范围内的建设工程投标时,必须提供企业注册所在地和项目所在地人社部门出具的关于该企业近三年内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不良记录的证明,否则不得参与投标。
2.人社部门要建立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信息的归集、交换和更新机制,将查处的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情况通过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交换至市场监管、建设、房管、人行等部门,推进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实现对企业信用信息互认共享。
3.建立健全企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加强部门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等违法行为的失信企业,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在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履约担保、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评优评先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使失信企业在全市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企业失信违法成本。
四、依法处置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一)严厉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加强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妥善解决基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人员、车辆、经费不足等问题,严格按照标准配备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装备,为开展执法维权服务提供必要支撑和持续保障。
2.加强工资支付监察执法,扩大日常巡视检查和书面材料审查覆盖范围,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全市联动处理机制建设,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受理和案件查处力度。
3.完善多部门联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健全地区执法协作制度,加强跨区域案件执法协作。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实行联合治理措施,对因拖欠农民工工资引发农民工集体上访并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暂停其商品房销售及不动产登记,停止其施工,暂缓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停止其进入赣州建设市场,停止其参与工程投标资格、停止对其新开工项目的施工许可办理,停止对其新工程项目的立项审批、规划许可,暂缓民工工资保证金退还等手续办理。
4.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人社部门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间信息共享、案情通报、案件移送等制度,推动完善检察院立案监督和法院及时财产保全等制度,对恶意欠薪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二)及时处理欠薪争议案件
1.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等组织的作用,引导农民工就地就近解决工资争议。
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对农民工因拖欠工资申请仲裁的争议案件应优先受理、优先开庭、及时裁决、快速结案。对集体欠薪争议或涉及金额较大的欠薪争议案件要挂牌督办。
3.加强裁审衔接与工作协调,提高欠薪争议案件裁决效率,畅通申请渠道,依法及时为农民工讨薪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三)妥善处理欠薪突发性群体性事件
1.发生重大群体性讨薪事件时,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并妥善处理,防止事态蔓延扩大。
2.强化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隐患排查化解工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非法越级上访信息的监测监控,及时掌握事态动向,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3.依法严厉打击以讨要农民工工资的名义扰乱社会治安违法行为,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予以治安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完善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探索建立欠薪保障金制度。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储备应急周转金,对企业一时难以偿还拖欠农民工工资或企业主欠薪逃匿的,及时动用应急周转金或通过其他渠道筹措资金,先行垫付部分工资或基本生活费,帮助解决被拖欠工资农民工的临时生活困难。
五、改进建设领域工程款支付管理和用工方式
(一)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监管
1.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在工程建设领域推行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严格执行《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工程建设领域保证金的通知》(赣市府办字〔2016〕89号)文件精神,预防工程款拖欠。
2.加强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的管理,对建设资金来源不落实的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不予批准。
3.政府投资项目一律不得以施工企业带资承包的方式进行建设,并严禁将带资承包有关内容写入工程承包合同及补充条款。
(二)规范工程款支付和结算行为
1.全面推行施工过程结算,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应按合同约定的计量周期或工程进度结算并支付工程款。
2.工程竣工验收后,对建设单位(业主)未完成竣工结算或未按合同支付工程款且未明确剩余工程款支付计划的,探索建立建设项目抵押偿付制度,有效解决拖欠工程款问题。
3.对长期拖欠工程款结算或拖欠工程款的建设单位(业主),有关部门不得批准其新项目开工建设。
(三)改革工程建设领域用工方式
加快培育建筑产业工人队伍,推进农民工组织化进程。鼓励施工企业将一部分技能水平高的农民工招用为自有工人,不断扩大自有工人队伍。引导具备条件的劳务作业班组向专业企业发展。
(四)实行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公示制度
施工总承包企业负责在施工现场醒目位置设立固定的维权信息告示牌,明示业主单位、施工总承包企业及所在项目部、分包企业、行业监管部门等基本信息;明示劳动用工相关法律法规、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支付日期等信息;明示劳动保障监察投诉举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电话和属地行业监管部门投诉举报电话等信息实现所有施工场地全覆盖。
六、加强组织领导
(一)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1.严格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2.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总责,并对非市属部门、中央及省属驻赣州单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主要责任。各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
3.市政府各部门、中央及省属驻赣州单位对本部门、本系统直属用人单位及建设工程项目等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负主要责任,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及经办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二)完善部门协调机制
1.建立健全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为市人社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城乡建设局、市房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城乡规划局、市城管局、市国土资源局、人民银行赣州中心支行、市国资委、市工商局、市铁路办、市总工会等单位和组织,形成治理欠薪工作合力。联席会议召集人为市政府分管领导,办公室设在市人社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由政府负责人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工作协调机制。各级解决企业工资拖欠问题联席会议办公室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组织开展重点欠薪案件及隐患摸底调查,加强专项督查,及早解决重点案件和隐患。
2.各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
人社部门要加强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建设、房管、城管、交通运输、水利等行业主管部门是农民工工资清欠工作的责任主体单位,要切实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规范工程建设市场秩序,督促责成企业进一步规范劳动用工行为,落实农民工工资实名制管理等制度规定,负责督办各自领域因挂靠承包、违法发包、分包、转包拖欠工程款等造成的欠薪案件,督促所批项目落实工资支付监控制度、工资保证金制度,督促项目建设单位(业主)将工程款按不低于10%的资金直接转入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审验项目资金到位情况。
发改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的审批管理,严格审查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
财政部门要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全过程的资金监管,按规定及时拨付财政资金,落实欠薪应急周转金制度。
公安部门负责处理因拖欠农民工工资而引发的刑事和治安案件,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联动,对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的调查取证、侦办等工作要提前介入,要依法简化程序、快速受理并书面反馈人社部门移送的欠薪逃匿、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涉嫌违法犯罪案件,并书面反馈查处情况,及时处置工资拖欠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依法打击采取非法手段讨薪或以追讨农民工工资名义追讨工程款且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
国资监管部门要积极督促国有企业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各项措施,负责督办所属国有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
工商部门要履行市场监管责任,依法查处拖欠工资的无照经营企业,对有欠薪行为且拒不按要求整改到位的严重违法失信单位,将其列入赣州市中小企业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及江西省企业信用监管警示系统(赣州)严重失信黑名单,并在“赣州市企业信用信息服务网”予以曝光。
司法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法律服务机构和法律援助机构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负责协调各金融机构全面推行农民工工资银行卡(折)实名制支付,引导金融机构对人社部门提供的欠薪企业在贷款、融资等方面依法依规予以限制。
工会组织要加强法制宣传和执行监督,提供法律援助,协调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对涉法涉诉的欠薪纠纷案件,相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协助检察机关和法院依法及时做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的立案监督、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和受理审理。
规划、国土资源、铁路办、电力、城投集团等其他相关单位和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积极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
(三)严格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
市政府将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绩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管理考评内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中存在领导不力、监管不力、配合不力、处置不力和工作人员推诿扯皮等不作为行为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四)加大宣传力度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宣传,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依法公布典型违法案件,引导企业经营者增强依法用工、按时足额支付工资的法律意识,引导农民工依法理性维权。对重点行业企业,不定期开展送法上门、组织法律培训等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现代传媒手段,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增强宣传效果,营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良好舆论氛围。
❼ 司法联动预警机制怎么写
预警机制,本义上是指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迟搏,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
联动机制,完善防范预警体系,落实风险化解措施,防范紧盯码橡祥重点领域,遏制非法金融活动高发多发势头,维护地方经济社会稳定,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如基金融保障。
❽ 三调联动工作司法局要干些什么工作
做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
主要做法:
一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机制。涉及各族群众切身利益的事如对农民工欠薪等纠纷进行部门联合调处,把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征收拆迁等的各项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强化乡镇场、街道司法所与相关部门联动,明确工作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全力做好各类矛盾排查和调处工作。不断完善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相互协调,有序衔接的多元处理机制,市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化解。二完善基层人民调解网络,保障人民调解“一案一补”费用到位。我市坚持继续完善以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龙头,以村调委会和纠纷调解员、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为基础,其他调解组织形式为补充的基层调解网络。以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活动为契机,各村委会均设立了矛盾纠纷调处室,全市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衔接、配合联动的基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网络体系。我局积极协调,确保人民调解“一案一补”及时到位,有效调动了基层矛盾调处工作积极性。
三创新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新途径,让“智慧司法”惠及群众。我局运用“智慧司法”方式,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的融合联动,
❾ 加强上下联动 共促审判质效
这是一个司法蓝图,不是一个咨询。但愿审判是程序合法、实体合法、公开公正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