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民法典向社会征求意见

民法典向社会征求意见

发布时间: 2023-05-12 13:56:19

❶ 2020民法典编纂热点问题:护航美好生活

【导读】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编纂民法典的要求以来,从立法机关到法律实务部门,从专家学者到社会公众,新中国历史上首部民法典的编纂,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在继承中发展、在守正中创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2020民法典编纂热点问题:护航美好生活。

以人为本,完善法律体系:

“民法典的编纂紧密围绕基本民事权利的确立、实现、保障和救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制度体系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处处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王俊峰表示。

王俊峰认为,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从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民事权利、维护社会关系和谐稳定出发,对紧急情况下财产征用、有关合同权利义务、物业服务企业职责和业主义务、侵权责任等条款,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建议,将民事权利法定化、法定权利具体化,在总结既往立法经验基础上有许多新的突破,亮点很多。

以社会普遍关注的“高空抛物坠物”伤人事件为例,侵权责任编草案明确了各方责任的划分,对于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同时,还规定了建筑物管理人应当履行安全保障义务以及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这有利于充分保障被侵权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引导公民自觉提升社会公德和法律意识,有利于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王俊峰说。

民法典单独设立人格权编,突出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名誉权、隐私权等重要权利。王俊峰认为,这是民法典的重大创新,体现了国家对加强人格权保护的重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顺应了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呼声。人格权编草案三审稿将“隐私”定义为“自然人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和私密信息等”,扩大了隐私权保护范围;将同样具有识别特定自然人功能的“电子邮箱地址”和“行踪信息”纳入个人信息范围,使个人信息保护更加全面、严谨、细微。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婚姻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婚姻家庭纠纷逐渐增多,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离婚冷静期制度的设立,有利于尽可能挽救当事人的婚姻,避免当事人因为一时冲动而草率离婚,并强化当事人的家庭责任感,维护和促进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王俊峰表示,承载着人民期待、凝结着几代法律人梦想的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也必将为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汇集众智,各方高度认可:

编纂民法典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确立的一项重大立法任务。根据工作安排,民法典编纂采取“两步走”,即首先制定民法总则,其次编纂民法典各分编,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法典。面对这部“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立法机关是如何“精雕细琢”的?

“民法典的立法过程是一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生动实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民法室主任黄薇表示,民法典编纂工作自2015年启动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具体部署,立法工作机构认真开展研究,广泛深入调研,采取多种形式听取意见建议,不断对草案进行完善。

“汇集众智”是民法典编纂中一个明显的特点。黄薇举例说,在婚姻家庭编起草过程中,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法定婚龄问题,除认真研究各方面意见建议外,为进一步提高立法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立法工作机构还委托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公民的结婚意向年龄开展专项调查。

事实上,相关草案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立法工作机构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全文公开草案,征求社会公众意见。据初步统计,自2018年8月民法典各分编草案提请常委会审议至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7次公布各分编及民法典草案,累计收到410349人提出的951607条意见建议。针对这些意见建议所涉及的问题,立法工作机构认真研究,并在草案修改过程中加以体现。

立法要实事求是,符合社会实际。黄薇介绍,立法工作机构多次赴地方开展立法调研,听取地方有关方面对法律草案的意见建议。在民法总则起草和民法典各分编编纂过程中,多次赴不同地方开展立法调研,召开座谈会,深入小区、居委会、企业、高校等基层一线,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加以吸收。与此同时,根据党中央的统一部署,还成立了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牵头,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中国社科院、中国法学会参加的民法典编纂工作协调小组,定期召开专门会议。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编纂过程中,如何完善高空抛物坠物的相关规则引起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黄薇说,针对高空抛物坠物事件频发、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状况,立法工作机构在原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国外有关立法规定,召开由有关部门、专家学者、物业服务企业、业主代表等各方参加的座谈会,并赴有关地方进行专题调研,最终对草案的相关规定进行了完善,取得了各方的高度认可。

编纂法典,填补立法空白:

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会长王利明说,制定中国自己的民法典,是几代民法学者的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就要实现了——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审议民法典草案。

“这是新中国立法史上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王利明说,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具有基础性的民事法律规范。民法典草案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7编,立足中国实践、借鉴吸收各国立法经验、体现了我国民事立法的应有水平。

据王利明介绍,我国立法机关曾多次启动制定民法典,但因为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限制,对民法典制定采取了“先零售后批发”的策略,也就是先制定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民事单行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编纂民法典。但编纂民法典不是简单的“法律汇编”,而是要用科学合理的、富有逻辑性和内在一致性的体系来整合现有民事单行法的全部内容,并填补一些领域的立法空白。

“法典化有助于解决单行法律不全面、不系统、不协调等问题,解决顾此失彼的法律冲突。”王利明说,编纂民法典对司法机关来说,将提供全面、权威、系统的裁判规则;对公众来说,将指引和规范各种各样的民事行为。

“民法典草案单独设立人格权编,是我国民法典编纂的一大亮点。它适应了互联网、大数据时代对人格权保护的需要,回应了当前人格权保护面临的各种挑战,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智慧。”王利明举例说,民法典草案建立了对侵害人格权的禁令制度,由法院对侵害人格权的行为及时发布禁令,有利于及时救济受害人。

王利明表示,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编纂民法典的决定后,立法机关做了大量工作,法学界、法律界积极建言献策、襄助立法。民法典各编都经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审议、修改,目前,完整的民法典草案已经成熟。编纂民法典是为民立法,把人民愿望置于首位,充分反映人民的利益诉求,最大化地谋求人民的利益。期待民法典早日颁行,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制度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奠定基石,保障经济发展:

“民法典为法院做好民商事审判执行提供了基本遵循。”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刘贵祥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民法典在法律体系中居于重要的基本法地位,是促进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法律基石,也是法院审理和执行民商事案件最重要的实体法依据。

通过编纂民法典,完善了我国民商事领域的基本规则,既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商事活动提供基本遵循,也在供给侧为人民法院做好民商事审判执行工作提供了全面详实的法律依据。“民法典是一部民事权利的宣言书,为人民法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基本指引。”刘贵祥说,民法典调整和规范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以权利为本位,系统规定了权利确认规则、权利行使规则和权利保护规则。例如,民法总则第五章对民事权利作出了具体规定,通过对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知识产权等民事权利的一一列举,凸显了对民事权利的尊重,加强了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民法典鲜明体现和弘扬了中国特色、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同时又是健全市场秩序,维护交易安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法律。”刘贵祥说,例如,诚信是人类社会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道德传统,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民法之所以能够成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就在于市场经济是以诚信为基础的契约经济。民法典草案在总则编中倡导诚信的价值原则,同时在物权编、合同编的许多具体条款中建立起诚信导向机制和失信惩戒机制,既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司法审判和执行指引,也营造诚信价值观的法治环境。

在刘贵祥看来,民法典与国家其他领域的法律规范一起,共同支撑着国家治理体系。通过民法典编纂,进一步完善我国民事法律规范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强劲动力,也为不断满足各类市场主体多元司法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据和规则支撑。

❷ 民法典合同通则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到发布的时间

2022年11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最高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通则部分的解释(征求意见稿)》,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具体化,往往还具有创制性内容,在司法实务中向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本次征求意见范围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132个条文(第四百六十三条至第五百九十四条),涵盖了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保全、变更和转让、权利义务终止以及违约责任,对于律师办理合同业务具有重大影响。

❸ 2020民法典编纂: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导读】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就“人大立法工作”相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俊臣表示,民法典各个分编今年将陆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编纂过程中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所回应,比如夫妻债务、乘客抢方向盘、霸座等,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2020民法典编纂:回应社会热点问题。

作为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经济社会活动的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民法典关系到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企业。

刘俊臣介绍,民法典条文非常多、内容非常丰富,按照工作安排,整个民法典编纂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出台民法总则,2017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已经通过;第二步要完成民法典各个分编的编纂工作。最后将民法总则和人大常委会审议修改完善的各个分编合起来,编纂成一部完整的民法典。按照工作方案,最终准备提请2020年3月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刘俊臣表示,民法典编纂正在扎实、顺利、稳步地推进。去年8月,民法典各个分编草案作为整体,已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初次审议。同时,民法典拆分各个分编,分成若干个单元,陆续提请常委会审议,目前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在去年12月已经进行再审,其他的各个分编今年将陆续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再次审议。刘俊臣说,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去年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共收到437000余条,有很多意见都已经吸收采纳,对社会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有所回应。“比如夫妻债务问题,这在前几年是一个热点问题,产生了很多纠纷,后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司法解释,平息了有关争议和热点,因为这一司法解释出台的时间不长,所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实践效果,对这个问题再做深入的研究。”

刘俊臣继续举例说,还有比如自甘风险问题,你自愿参加了比较危险的体育活动项目,出了意外,这种情况下责任怎么确定,有关当事人什么责任、组织者什么责任,怎么解决,以及乘客抢方向盘、霸座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一定全都是民法的问题,可能涉及到刑法行政法的问题。但是从民法的角度,比如从承运人、乘客的权利义务角度、侵权责任的角度应该有所回应。”刘俊臣说,总之按照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的要求,要积极做好草案的修改工作,确保民法典的编纂如期完成。

❹ 民法典关于征询人数

民法典关于征询人数,据人民网消息,5月21日晚,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全国人大新闻发言人张业遂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这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和侵权责任编。
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民法是调整民事关系的法律。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网络全书,人民权利的法律宝典,每个公民的生活和工作,每个企业的设立和运营,都离不开民法规范。

❺ 民法典编撰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向公众广泛征集意愿

民法典编撰的过程当中,向公众广泛征集意愿,这是民主决策的体现,有利于广泛汇集民意,集中民智,推动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利于调动人们的政治积极性,有利于推动决策的贯彻落实。

❻ 民法典第1235条规定了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行为侵权人必须承担的赔偿损失和费用

法典条文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 关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
第一千二百三十五条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下列损失和费用:
(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律师解读
《民法典》出台前,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司法解释针对环境侵权诉讼、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等不同领域,就生态环境损害的相关赔偿内容作了规定。
2015年1月施行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了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检验鉴定费用、合理的律师费以及为诉讼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
2015年6月施行的《环境侵权纠纷司法解释》规定了环境侵权诉讼的受害人可以就人身、财产损失,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及应急处置费用请求赔偿。
2019年6月施行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定》则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规定的基础上,明确原告可以针对应急处置费用、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诉讼支出的调查、检验、鉴定、评估等费用,合理的律师费以及其他为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请求赔偿。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推进和生态环境法律体系的不断健全,司法实践就生态环境损害及其法律赔偿的内容和范围亦日益拓展,至《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定》已经达到相对完善的程度。相较而言,《民法典》于本条规定的五个方面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内容,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定》基本相同,回应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现实需要,也充分吸收了近些年来司法实践探索积累的经验做法。
一、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
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被称为期间损失。从环境法的角度而言,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包括供给服务(如提供食物和水)、调节服务(如调节气候、控制洪水)、文化服务(如精神娱乐和文化收益)以及支持服务(如维持地球生命生存环境的养分循环),不仅包括服务于人的功能,还包括服务于其他生态环境要素的功能。《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将期间损害定义为,生态环境损害发生至生态环境恢复到基线状态期间,生态环境因其物理、化学或生物特性改变而导致向公众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丧失或减少,即受损生态环境从损害发生到其恢复至基线状态期间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损失量。《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总纲》将期间损害定义为生态环境损害发生至生态环境恢复到基线的期间,生态系统向公众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丧失或减少。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即在生态环境损害开始发生到恢复到原有状态期间内上述功能全部丧失或部分丧失造成的损失,均属于本条规定的赔偿范围。值得注意的是,本项向社会征求意见时的条文为“生态环境修复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提交第十三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讨论时为“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对比最终颁布稿可见立法者的修改意图。一是突出了修复期间的范围,从生态环境受到损害到修复完成属于修复期间;二是从修复的角度明晰期间损失的范围,修复工作未完成前均可计算期间损失;三是体现了生态环境的恢复不以恢复原状为衡量,而是通过修复达到原有的生态功能水平。通过修复完成这一具有量化指标的表述,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无法恢复原状。
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
《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推荐方法(第II版)》从技术规范的角度对永久性损害作出了定义,是指“受损生态环境及其功能难以恢复,其向公众或其他生态系统提供服务能力的完全丧失”。永久性损害并非绝对不可恢复,而是“难以恢复”。因为损害的可恢复性既需要考虑恢复工程措施的技术可行性,也需要考虑恢复工程措施的经济合理性,即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后果不可逆转,是因为目前的科学技术认知局限和技术手段缺失,使恢复难以实现。有些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害后果虽然有修复的可能,但是恢复工程的成本远远高于受损生态环境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那么可能在短时间内我们并不会选择修复。对于这部分的损害,在环境诉讼中,一般通过司法鉴定、评估或者参考专家意见等方式确定具体的损害数额。
三、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环境污染、破坏生态事件发生后,环境保护、农业、林业和草原、渔业、海洋等主管部门往往会组织进行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通过各种检验、检测和评估等技术方式最终形成事件调查报告。社会组织、人民检察院为了了解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也会开展诉前调查、收集证据的工作。此外,为了确定生态环境损害,还需要鉴定评估等手段予以帮助。这些工作不是当事人可以独自完成的,往往需要依靠第三方专业机构,也可能会使用相关专业仪器、设备进行,这均会产生相应的费用。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行政机关来说,本项规定的调查是在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行政机关专门开展的调查工作,与行政机关一般行政执法行为要有所区分。人民检察院、社会组织开展的调查工作应当具有一定的形式,比如二人以上持相应的身份证明开展调查工作,制作调查报告,以及所产生费用应当有相应的票据等。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案件,常常涉及污染物认定、损失评估等专门性问题,需要由司法鉴定机构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是指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专业人员或机构受个人、具有相应权力或管理职能的部门或机构的委托,根据确凿的数据或证据、相应的经验和分析论证对某一事物提出客观、公正和具有权威性的技术仲裁意见,这种意见可作为委托方处理相关矛盾或纠纷的证据或依据。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是指鉴定评估机构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判定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与环境损害间的因果关系,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基线状态并补偿期间损失的恢复措施,量化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一般来说,当事人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人民法院对生态环境损害的相关问题进行鉴定评估。但很多生态环境损害具有突发性、即时性,如果不迅速固定证据,损害后果可能转瞬即逝。因此,当事人在诉前进行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并取得鉴定报告、评估报告的,在诉讼过程中可以作为证据提交,在经过质证并符合证据标准的情况下,可以得到人民法院的采信。当事人为了鉴定评估所花费用亦可以要求侵权人承担。
四、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本项仅指生态修复阶段的费用,具体包含两个部分,一是清除污染费用,二是修复生态环境费用。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件发生后,根据初步环境损害现场调查与监测的结果,初步确定污染因子、污染类型与污染对象,并根据污染物的扩散途径确定损害的范围,开展应急处置阶段的环境损害评估。在对损害进行量化后,判断是否启动中长期的损害评估以及修复工作。本项规定的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是指在应急处置行动结束后,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水平超过了基线水平并在1年内难以恢复至基线水平,或者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水平或应急处置行动产生二次污染对公众健康或生态环境构成的潜在威胁没有完全消除,继而开展的生态环境损害修复所发生的费用。因此,本项规定的上述两类费用与第五项规定的应急处置费用不同,要予以区分。
1.为规范和指导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工作,2014年12月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阶段环境损害评估推荐方法》(环办〔2014〕118号),旨在对突发环境事件所致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害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对应急处置阶段可量化的应急处置费用、人身损害、财产损害、生态环境损害等各类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计算,对生态功能丧失程度进行划分。根据该推荐办法,应急处置费用是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期间,为减轻或消除对公众健康、公私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各级政府与相关单位针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而采取的行动和措施所发生的费用。换言之,应急处置费用系为防止损害发生或者扩大而支出的费用,本项的清除污染费用是指为了及时有效地清除、清理环境污染行为造成的后果而采取必要、合理措施所产生的费用。
2.在受损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情况下,被告应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责任。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侵权人的首要责任是修复受损生态环境,而不仅仅是赔偿损失。《民法典》第1234条已经明确,能够修复的应当尽可能修复生态环境,在不能修复或者不能完全修复的情况下,应当支付修复生态环境所需费用。因此,生态环境修复费用是在侵权人不履行修复义务的基础上应当承担的修复生态环境所需的费用。根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定》等规定,生态环境修复费用还包括制定、实施修复方案的费用,修复期间的监测、监管费用,以及修复完成后的验收费用、修复效果后评估费用等。
五、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属于应急处置费用中的防范性措施费用,是指为了防止、遏制环境损害发生、扩大,所采取的或者将要采取的必要、合理措施产生的费用。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各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根据工作需要,组织采取现场污染处置、转移安置人员等响应措施。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要立即采取关闭、停产、封堵、围挡、喷淋、转移等措施,切断和控制污染源,防止污染蔓延扩散,同时应做好有毒有害物质和消防废水、废液等的收集、清理和安全处置工作。当涉事企业事业单位或其他生产经营者不明时,由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对污染来源开展调查,查明涉事单位,确定污染物种类和污染范围,切断污染源。事发地人民政府应组织制订综合治污方案,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气体扩散途径和范围;采取拦截、导流、疏浚等形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临时收贮、微生物消解、调水稀释、转移异地处置、临时改造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排,减轻环境污染负荷。上述措施所花费的费用,除可以纳入第4项的清除污染费用外,属于本项规定的“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需要指出的是,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如果需要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或恢复,且修复或恢复方案在开展应急处置阶段的环境损害评估规定期限内可以完成,则根据生态环境的修复或恢复方案实施费用计算生态环境损害,根据修复或恢复费用计算得到的生态环境损害计入直接经济损失。如此,也属于可以在本项主张的损失和费用。
除本条规定的以上五个方面的损失和费用,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为行使环境公益侵权责任请求权所支出之合理的律师费以及其他合理费用,当然可以要求违反国家规定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人予以承担。
六、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的管理使用
环境公益侵权首要责任方式是修复生态环境。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以实际用于生态环境的修复为原则。依据《民法典》第1234条的规定,侵权人未在合理期限内修复生态环境的,可以由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自行修复或者第三方修复机构进行修复,所需修复费用由侵权人承担并支付至实际履行修复义务的主体。审判实践中,各地法院探索多样化资金管理和使用方式,通过设立公益诉讼基金,或者由本地财政部门设立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土壤污染省级修复基金等方式,将相关修复费用执行入上述账户或者基金,在人民法院、生态环境监督管理部门、检察机关、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监督、参与下,确保款项实际用于生态环境修复。
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的管理使用
本条规定的各类损失属于赔偿范畴。依照本条规定,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侵权人所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包括第1~2项,分别为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和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二是相关国家规定的机关和法律规定的组织因处置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包括本条规定的第3~5项费用,分别为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费用,以及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生态环境服务功能的损害赔偿金,系针对生态环境损害的赔偿费用,并非特定自然人、法人或者非法人组织的人身、财产损失。故相关损害赔偿费用应当作为公共利益的损失,依法依规支付到国库或者公益诉讼基金、专项资金账户、土壤污染省级修复基金等,统筹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而本条规定的第二类费用,系相关处置污染破坏、修复生态环境的主体——国家规定的机关和法律规定的组织所付出的费用,此类赔偿费用应当支付至该特定主体以弥补其已经发生的财产损失。
八、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的管理使用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系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所使用的专有概念。根据2020年3月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等联合发布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财资环〔2020〕6号)第2条规定,“本办法所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是指生态环境损害事件发生后,在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或者无法完全修复以及赔偿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下,由造成损害的赔偿义务人主动缴纳或者按照磋商达成的赔偿协议、法院生效判决缴纳的资金”。
按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6条第2款的规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作为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国库集中收缴,全额上缴赔偿权利人指定部门、机构的本级国库,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据此,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除由赔偿义务人修复或者由其委托具备修复能力的社会第三方机构进行修复的以外,在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或者无法完全修复以及侵权人不履行义务或者不完全履行义务的情况下,依据法院生效判决执收的修复费用和损害赔偿费用应当上缴国库。由省级、市地级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机构负责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使用和管理,统筹用于当地生态环境修复。人民法院应当做好生效判决的执行工作,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款项执行到位。
此外,《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15条还作了一个参照适用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经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或者无法完全修复的损害赔偿资金,以及赔偿义务人未履行义务或者未完全履行义务时应当支付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可参照本办法规定管理;需要修复生态环境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移送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组织实施”。该条规定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生效裁判确定的修复、赔偿费用的管理使用增加了一个渠道。各地人民法院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修复需要和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的具体情况,继续通过探索设立公益信托基金,支持财政部门设立公益诉讼专项资金账户、土壤污染省级修复基金,或者参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实行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等方式,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修复、赔偿资金管好用好。
需要注意的是,基于生态环境修复的专业性、复杂性、系统性、统筹性需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规定》第21条规定,“需要修复生态环境的,依法由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组织实施”。参照《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修复、赔偿资金时,“需要修复生态环境的,人民法院应当及时移送省级、市地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相关部门、机构组织实施”。
相关链接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
第二十条原告请求修复生态环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判决被告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损害发生之前的状态和功能。无法完全修复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
人民法院可以在判决被告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确定被告不履行修复义务时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也可以直接判决被告承担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包括制定、实施修复方案的费用,修复期间的监测、监管费用,以及修复完成后的验收费用、修复效果后评估费用等。
第二十一条原告请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丧失导致的损失、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第二十二条原告请求被告承担以下费用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予以支持:
(一)生态环境损害调查、鉴定评估等费用;
(二)清除污染以及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三)合理的律师费以及为诉讼支出的其他合理费用。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侵权责任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0修正)
第十四条被侵权人请求修复生态环境的,人民法院可以依法裁判侵权人承担环境修复责任,并同时确定其不履行环境修复义务时应当承担的环境修复费用。
侵权人在生效裁判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环境修复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委托其他人进行环境修复,所需费用由侵权人承担。
第十五条被侵权人起诉请求侵权人赔偿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造成的财产损失、人身损害以及为防止损害发生和扩大、清除污染、修复生态环境而采取必要措施所支出的合理费用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试行)(2020修正)
第十二条受损生态环境能够修复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被告承担修复责任,并同时确定被告不履行修复义务时应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
生态环境修复费用包括制定、实施修复方案的费用,修复期间的监测、监管费用,以及修复完成后的验收费用、修复效果后评估费用等。
原告请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修复完成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的,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予以判决。
第十三条受损生态环境无法修复或者无法完全修复,原告请求被告赔偿生态环境功能永久性损害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予以判决。
第十四条原告请求被告承担下列费用的,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情予以判决:
(一)实施应急方案、清除污染以及为防止损害的发生和扩大所支出的合理费用;
(二)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和诉讼支出的调查、检验、鉴定、评估等费用;
(三)合理的律师费以及其他为诉讼支出的合理费用。
第二十一

❼ 民法典(草案)全文正式公布+征求意见,第1260条意味着什么

刚刚,中国人大网就民法典草案等6件法律草案征求意见,并公布了民法典(草案)全文:

据报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28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草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首次亮相。这也是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首次以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的形式呈现。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将于2020年3月5日在北京召开。

另据此前人大法工委发言人第三次记者会,对于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修改情况,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岳仲明介绍,

第一编总则编,基本保持民法总则的结构和内容不变,对个别条款作了文字修改,并把“附则”移至法典的最后部分规定;

第二编物权编,主要是完善了居住权制度,完善流押、流质的有关规定;

第三编合同编,主要是删去违约方申请解除合同的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并完善保理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有关规定

;

第四编人格权编,主要是完善性骚扰有关规定,完善隐私的定义;

第五编婚姻家庭编,主要是进一步明确近亲属范围,合理确定无效婚姻的情形,明确对隐瞒重大疾病婚姻的撤销机关;

第六编继承编,主要是进行了一些文字修改;

第七编侵权责任编,主要是完善网络侵权有关规定,完善高空抛物坠物责任规则。

记者会上,岳仲明还通报了近期法律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情况。其中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草案三次审议稿共收到198891位社会公众网上提出的237057条意见和5635封群众来信。意见主要集中在完善近亲属的范围、修改可撤销婚姻的撤销机关、进一步完善夫妻共同债务、同性婚姻合法化等方面。

第一千二百六十条的内容是什么?

这一条意味着什么?

热点内容
吴春燕民法 发布:2024-11-05 21:22:09 浏览:286
最新劳动法2013全文 发布:2024-11-05 19:11:30 浏览:105
比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异 发布:2024-11-05 18:47:44 浏览:561
劳动法离职后工作服的规定 发布:2024-11-05 18:42:47 浏览:855
劳动法直接辞职有工资吗 发布:2024-11-05 18:36:40 浏览:117
玉溪红塔区法院 发布:2024-11-05 18:35:12 浏览:204
2017劳动法流产假 发布:2024-11-05 14:20:40 浏览:255
顶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05 13:45:14 浏览: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诵2017 发布:2024-11-05 13:12:32 浏览:68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