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之重

刑法之重

发布时间: 2023-05-19 20:43:12

刑法从重处罚条款有哪些

法律分析:从重处罚分三类情节:非犯罪情节,指犯罪事实以外与犯罪人密切相关的,表明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事实。根据司法实践,量刑情节可分为罪前、罪中、罪后、罪外四类。罪中情节指的是犯罪情节;罪前情节,指的是行为人在实施犯罪之前就存在的、足以表现犯罪人主观危险性的事实;罪后情节指行为人实施犯罪后,对其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所持的态度,如认罪态度,退赔表现等;罪外情节,指的是独立于犯罪过程而在罪前、罪中乃至罪后都存在的一些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本身与犯罪事实并无必然的联系,主要是指犯罪人的身份,如国家工作人员身份(但以特定的主体为犯罪构成要件的,主体属于罪中情节)。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第六十五条 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

前款规定的期限,对于被假释的犯罪分子,从假释期满之日起计算。

㈡ 刑法怎么都那么重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1、刑法是同犯罪行为做斗争,从本质上就决定了其惩罚力度的严格性;
2、刑罚轻重与犯罪行为的危害性直接相关,这也决定着有些犯罪行为需要受到严重的制裁。
如果刑法对犯罪行为都量刑较轻,则无疑在放纵犯罪。

㈢ “劓鼻盈累,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什么意思

劓鼻和断足是两种刑罚。就是割掉鼻子和脚。

“劓鼻盈累,断足盈车”说的是被割下来的鼻子和脚多的没地方放了。“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指整个河西都难以容纳天下的犯人,形容犯人太多了。

这句话意思是形容秦国刑法严厉的。

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了以中央集权为核心的一整套国家制度,构筑了中国历史上数千年相传的专制制度的基本框架。但是,秦始皇统一全国以后,把法定的重刑主张推向极端,用严刑峻法来镇压臣民的反抗,用横征暴敛的方法维持庞大的国家开支,终于激起农民反抗。不可一世的秦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十几年,即告飞灰烟灭。

(3)刑法之重扩展阅读:

秦律的主要特点:

1、革除旧法,残存旧制。

在春秋战国时期新旧制度的交替过程中,秦律作为一部维护新生制度的成文法,明确规定了一些限制奴隶制的法律内容。如秦律严禁掠取人质抵偿债务,违者“皆赀二甲”,以限制债务奴隶的扩大。《军爵律》规定,奴隶立有军功,可以免除奴隶身份,并取得相应爵位,也可以用爵位赎免其亲属的奴隶身份。《司空律》规定,百姓在应征服役期外自愿戍边五年,也可赎免一名亲属的奴隶身份。

2、重法轻礼,厉行“法治”。

在先秦法家“法治”原则的指导下,秦政权放弃“礼治”思想,坚持“明法度,定律令”,通过焚书坑儒、统一思想、以吏为师、以法为教等手段,确立了君主专制集权的法律制度与独裁统治,使秦律具有重法轻礼、厉行“法治”的鲜明特征。

3、重刑轻罪,刑罚严酷。

秦律继承先秦法家“重刑轻罪”的定罪量刑原则,制定了一套严酷残暴的刑罚制度。如前引秦律规定,“盗采人桑叶,臧(赃)不盈一钱”,就要“赀徭三旬”;五人以上共盗赃值一钱,则斩左趾并黥为城旦;甚至“诽谤者族”;“敢有挟书者族”;“妄言者无类”;“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从而使 “劓鼻盈累,断足盈车,举河以西,不足以受天下之徒”,罪犯刑徒数量激增。

4、内容丰富,体系繁杂。

秦律内容非常丰富,调整范围相当广泛。它以李悝《法经》确立的“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的立法原则为宗旨,以维护官私财产所有权和人身安全,巩固君主专制集权国家的社会秩序为基本内容,涉及社会关系的诸多方面。但是,由于早期立法技术的局限,秦律未进行系统全面的整理,因而导致其内容琐碎,条目繁缛,体系繁杂,缺乏条理,有的法律概念不确切,某些条文互相重复或自相矛盾。

㈣ 刑法中从重和加重的区别

一、处罚力度不同

1、从重:指在法定处罚种类和幅度内对行为人适用专较重种类或者较高幅度属的处罚。

2、加重:在刑法规定的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


二、处罚规定不同

1、从重:表明应受处罚的行为是严重的,只有对行为人处较重的处罚,通过加重行为人的责任,才能保持行政处罚与违法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相适应。

2、加重:对有期徒刑、拘役、管制采取限制加重原则。有期数罪并罚可以超过15年,判15-20年,拘役可以超过6个月,判6个月到1年,管制可以超过2年,最高判到3年。

三、处罚适用范围不同

1、从重:从重处罚必须是在法定刑范围内从事。如果超出了法定刑范围,则是“加重”,而不是“从重”。

2、加重:是在法定刑以上适用刑罚。须有法定加重情节,并只限于主刑加重。


㈤ 中国刑法最大的罪名是什么

“八大重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必须达到重伤或者死亡)、强奸罪专、抢劫罪属、放火罪、贩卖毒品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和爆炸罪。(《刑法》17条规定)
14周岁到16周岁一般情况下免于刑事处罚,但除了以上8大罪。所以你该知道以上罪名之重了吧

㈥ 刑法的惩罚过重,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1、治乱世才用重刑;
2、重刑不够太人道;
3、盗窃罪也判死刑,那么干脆杀人、放火、强奸、抢劫,一样是死刑;
4、罪行不均衡,不够公平正义,不是好法。
5、中的重判,请的轻判,罪刑法定,罪刑均衡。
6、罪刑均衡原则也称罪行相适应原则。
我国《刑法》第5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这一规定具体而明确地体现了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髓。其基本含义是:罪轻规定轻刑、轻判,罪重规定重刑、重判,罪刑相当,罚当其罪。
7、罪刑相适应,在刑法中体现为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罪刑相适应,是我国刑法的又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之一,他是指犯罪人所犯的罪行与应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当相当,不能重罪轻判,也不能轻罪重判。如某犯罪分子所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依律应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就不能对其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剥夺政治权利,但是,刑法在罪刑相适应的基本原则之外,又根据其对社会危害性的大小、人身危害性的大小,规定了若干轻重有别的处罚原则,如对正当防卫过当、紧急避险、预备犯、中止犯、从犯、胁迫犯、未成年人、怀孕的妇女等的处罚可从轻,减轻或免于处罚;而对主犯、首犯、故意犯罪等则规定了从重处罚的原则。

热点内容
修正案的法律效力 发布:2025-01-08 07:13:09 浏览:544
五河好律师 发布:2025-01-08 07:12:25 浏览:393
代人家签名有法律责任吗 发布:2025-01-08 07:11:46 浏览:196
北京消防法律法规 发布:2025-01-08 07:11:34 浏览:492
房屋出租合同法违约 发布:2025-01-08 05:44:23 浏览:366
劳动法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 发布:2025-01-08 05:18:21 浏览:292
道德情感中公 发布:2025-01-08 05:06:41 浏览:65
对婚姻法的咨询 发布:2025-01-08 05:01:19 浏览:588
房亲税立法 发布:2025-01-08 05:01:14 浏览:589
丁少云律师 发布:2025-01-08 04:37:45 浏览: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