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100题

刑法100题

发布时间: 2023-06-17 12:08:46

❶ 2010年深圳市中小学法律知识竞赛答案

深圳市中学生法律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说明:本试题共150题,其中,单项选择题100题,判断正误题50题。答题范围为:《宪法》、《国旗法》、《民法通则》、《刑法》、《刑事诉讼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劳动法》、《婚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环境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定》、《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深圳经济特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1.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时间是 。
A. 1954年 B. 1972年 C. 1982年 D. 1983年
2.我国现行宪法由 和 、 、 、 四章组成。
A.总纲 序言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关 国旗国歌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序言 国家机构 国旗首都 总纲
C.序言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总纲 国家机关 国旗国徽国歌首都
D.序言 总纲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 社会主义制度
C. 社会主义公有制 D.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4.我国宪法对国家根本任务的规定是 。
A. 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B. 依法治
C.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D.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我国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包括 。
A.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B.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C.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市 D.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自治乡
6.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
A. 人民 B. 公民 C. 工人 D. 农民
7.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
A. 国家主席 B. 国务院 C. 中国共产党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
A.宪法 B.刑法 C.民法通则 D.行政诉讼法
9.1982年宪法是新中国的第 部宪法。
A.二 B.三 C.四 D.五
10.宪法规定,我国最高审判机关是 。
A.最高人民法院 B.公安部 C.司法部 D.最高人民检察院
11.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 。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监督权
12.《国旗法》规定,地方各级 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旗的升挂和使用,实施监督管理。
A. 党委 B. 人大 C. 人民政府 D. 政协
13. 下列关于法律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则 B.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则法律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只对违法犯罪的人具有约束力
14.甲、乙两同学有了矛盾,甲为出气将丑化了的乙的漫画张贴,此举侵犯了公民的 。
A.姓名权 B. 隐私权 C.肖像权 D.荣誉权
15.公民隐瞒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是 。
A.姓名权 B.荣誉权 C.肖像权 D.隐私权
16. 每年的 为“全国法制宣传日”。
A.6月10日 B.9月8日 C.12月4日 D.3月15日
17.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他人,道听途说添油加醋诋毁他人,都是侵犯他人 。
A.姓名权的行为 B.隐私权的行为
C.荣誉权的行为 D.名誉权的行为
18.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让未满 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A.十四 B.十六 C.十七 D.十八
19.唐山一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因地方电视台公开报道其姓名和正面图象而愤然起诉,并最终获胜。这说明 。
A.公民享有姓名权 B.公民享有肖像权
C.公民享有名誉权 D.未成年人也有隐私权
20.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侵犯了公民的 。
A.人身自由 B.政治权利和自由
C.生命健康权 D.人格尊严
21.小学生冯某在上学经过一居民楼时,被五楼刘某家阳台上掉落下来的玻璃划破了耳朵,这件事的处理办法是 。
A.刘某应赔偿冯某的医疗费用 B.冯某自认倒霉
C.冯某自负后果,法律不予保护 D.冯某的学校应负责其医疗费
22.给同学起绰号的行为侵犯了同学的 。
A.姓名权 B.名誉权 C.荣誉权 D.肖像权
2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24.在校学生违反治安管理造成的损失或者伤害,本人无力赔偿或者无力负担医疗费用的,应由 负责。
A. 学校 B.政府部门 C.学生的监护人 D.以上都不对
2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 ,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正。
A. 教育 B.保护 C.教育和保护 D.惩罚
26.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 责任。
A.一般 B.直接 C.间接 D.具体
27.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有人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应当向 报告。
A.当地政府 B.所在单位 C.人民法院 D.公安机关
28. 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不公开审理。
A .一般 B.可以 C.应当 D.一律
29.犯罪的时候不满 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十八 B.十六 C.十五 D.十四
30.对于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 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场。
A.应当 B.必须 C.可以 D.一律
31.被告人是盲、聋、哑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 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A.公安机关 B.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政府
32.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 ,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A.受教育权 B.人身自由权 C.隐私权 D.人格权
33.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 优惠开放。
A.小学生 B.中学生 C.大学生 D.中小学生
34.王某因其弟被人打伤而纠集几名同学将打伤他弟弟的人打成重伤,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无罪 B.正当防卫 C.故意伤害罪 D.一般违法行为
35. 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A.任何组织和个人 B.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外任何组织和个人
C.除学校外任何组织和个人 D.除政府外任何组织和个人
3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 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A.未满十八周岁 B.未满十六周岁
C.未满十五周岁 D.未满十四周岁
37.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 。
A .进行处罚 B.从重处罚 C.加重处罚 D.不予处罚
38.对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都有权予以劝阻、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者控告。
A .只有公安机关 B.只有父母 C.只有学校 D.任何组织和个人
39. 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A.父母或其他监护人 B.学校 C.社会 D.居委会
40.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时,也可以由政府 。
A.处罚家长 B.罚款 C.教育 D.收容教养
41.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的,情节恶劣的,依照 追究责任。
A.遗弃罪 B.虐待罪 C.刑法 D.无罪
42.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 对子女有教育的义务。
A.父母双方 B.母亲 C.父亲 D.父母双方都没有
43.继父母、养父母对受其抚养教育的未成年人继子女、养子女, 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等职责。
A.不需要 B.可以 C.应当 D.自愿
44.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在国家法定节日外,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并应当设
置 的未成年人禁止进入标志。
A.一般 B.明显 C.显著 D .特别
45.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当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 特点,加强青春期教育、心理矫治和预防犯罪对策的研究。
A. 情绪 B.思想 C.心理 D.性格
46.下列 场所是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
A. 营业性舞厅 B. 歌厅 C.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所 D.游乐场
47.对难以判明是否已成年的人,法律法规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的工作人员应 。
A.阻止其进入 B.让其出示有效身份证明 C.允许其进入 D.酌情考虑是否让其进入
48.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和 残疾未成年人。
A.诽谤 B.殴打 C.辱骂 D.遗弃
49.各级人民政府支持和鼓励创作人员创作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 。
A.艺术作品 B.科学创造 C.软件游戏 D.艺术、科学、技术、文学等作品
50.儿童食品、玩具、用品游乐设施以及公共设施,不得有害于未成年人的人身安全和 。
A.隐私 B.宗教信仰 C.病残 D.身心健康
51.天天歌厅是一家营业性歌厅,每晚都有一群十六七岁的少年穿梭于歌厅之内,此情况经行政执法机关查核属实,则可能根据下列法律法规对此歌厅予以处罚:
①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② 《娱乐市场管理条例》
③《治安管理处罚条例》④《民事诉讼法》
A.②③ B.①③ C.② D.①②
52.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出版、发行、复制或者出售、出租等形式传播淫秽、 等有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视、听、读物。
A.暴力 B.邪教迷信 C.赌博 D.以上全有
53.电影、电视节目不得含有 有害于未成年人的内容。
A.表达 B.宣扬 C.宣传 D.传播
54.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甲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和乙构成什么罪?
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 B.甲乙均构成抢劫 C.甲构成盗窃,乙构成抢劫
D.甲构成盗窃,乙构成故意伤害
55.对待未成年人的信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因工作需要由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进行检查
B.对无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开拆
C.在未成年人同意下开拆
D.班主任为了监督学生的交友情况而开拆
56.生产销售儿童食品、玩具、用具等产品应当标明有适应年龄范围或者 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A.注意事项 B.使用说明 C.过质期 D.专利号
57.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未成年人的 同意,不得在互联网上收集、使用、公布未成年人的个人信息。
A.父母 B.祖父母 C.兄姐 D.监护人
58. 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小周只有15岁,却多次组织并亲自参加了抢劫,他是否应该负刑事责任?
A.是 B.不负刑事责任,只对他进行治安处罚 C.等他到16岁时再判他的刑
D.根据情节来定
59.小王在上学途中要通过一个没有交通信号灯,但有人行横道的路口,他应当 。
A.小心通过 B.确认安全后通过 C.快速通过 D.慢速通过
60.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 的罚款。
A.十元以上五十元以下 B.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
C.十元以上三十元以下 D.五元以上三十元以下
61.小李的爸爸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交警部门暂扣两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对小李的爸爸还应处 罚款。
A.一百元以上二百元以下 B.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C.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 D.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
62.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
A.吊扣机动车驾驶证 B.暂扣机动车驾驶证
C.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D.注销机动车驾驶证
6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 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造成被害人死亡等严重后果的,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A.终生 B.一年 C.两年 D.五年
64.下列 不适用《劳动法》。
A.进城打工的农民 B.国家公务员
C.受雇于中资企业的职工 D.受雇于外资企业的职工
65.下列劳动者中,属于未成年工的有 。
A.小张,年满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
B.小李,年满十四周岁以上不满十六周岁
C.小林,年满十七周岁以上不满十九周岁
D.小陈,年满十八周岁以上不满二十周岁
66.下列 情况下用人单位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须报县级以上劳动行政部门批准。
A.某私人餐馆招用勤杂工 B.某国有企业招用电工
C.某职业介绍所招用职员 D.某俱乐部招用体操运动员
67.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录用后,双方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试用期,试用期与劳动合同期限的关系是 。
A.试用期应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B.试用期不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C.试用期可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也可不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D.试用期和劳动合同期限没有关系
68.李某与某合资企业签订一份期限为三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了李某的试用期。根据《劳动法》规定,该试用期最长 。
A.不得超过三个月 B.不得超过六个月
C.不得超过九个月 D.不得超过一年
69.用人单位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每月不得超过 。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72小时
70.工作日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支付不低于工资 的报酬。
A. 1.5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71.李甲与王某结婚10年未育,遂从福利院收养一3岁男孩,取名李乙。2年后,王某意外怀孕,生下一女儿李丙。长大后,李乙、李丙心心相印,准备结婚。根据婚姻法规定,他们能否结婚?
A.他们之间具有血亲关系,不能结婚
B.他们之间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能结婚
C.他们之间可以结婚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72.阿芳的父母离异,法院判决由阿芳的爸爸每月给付随妈妈生活的阿芳300元,作为阿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由于物价上涨,300元已不够开销,则阿芳的生活费等费用如何解决?
A. 不能由阿芳的爸爸妈妈自行协商解决
B. 因是法院判决,不能再由阿芳向其爸爸提出增加费用的要求
C.阿芳可以向其爸爸提出增加费用的要求
D.只能由阿芳的妈妈负担
73.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什么样的处理权?
A.丈夫有优先的处理权 B.妻子有优先的处理权
C.平等的处理权 D.不平等的处理权
74.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什么义务?
A.帮助养老 B.负担生活费 C.赡养扶助 D.没有义务
75.小张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公安机关决定对其进行拘留,则对其拘留的期限应限制在 。
A.一日以上,十四日以下 B.一日以上,十五日以下
C.一日以上,二十日以下 D.一日以上,十日以下
76.《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的处罚种类共有 。
A. 一种 B. 两种 C. 三种 D. 四种
77.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 。
A.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 B.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C.警告或者十五日以下拘留 D.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78.王某与朋友某日一起到饭馆喝酒大醉,适逢女服务员赵某要求王某结账,王某便对赵某口出秽言,公然对其进行侮辱。后经劝阻,赵某才得解脱。事后公安局经调查以违反治安管理为由,对王某作出拘留3日的决定。王某不服,声称他是在醉酒的状态下所为,不应受到处罚。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王某不应受到处罚 B.对王某可以免除处罚
C.对王某应当免除处罚 D.对王某应当给予处罚
79.某中学学生李某到莲花山公园游玩,李某兴致勃勃,在一处珍贵文物上刻下“李某到此一游”的字样,后被管理人员发现。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由公园管理处将李某拘留十天 B.由公园管理处对李某罚款两百元
C.由莲花派出所对李某罚款五十元 D.由莲花派出所对李某拘留十天
80.从人类环境的构成要素的特点来看,环境包括:
A.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B.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
C.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D.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
81.环境保护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其核心是 。
A.“治” B.“防” C.“防治结合” D.“综合治理”
82.环境监测的对象有 。
A.大气、水体、土壤、生物、噪声 B.土壤、市容、大气、噪声、生物
C.大气、交通、土壤、生物、噪声 D.市容、交通、卫生、空气、噪声
8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我们应该 。
A.自觉不用、少用难降解的塑料包装袋 B.乱扔塑料垃圾
C.尽量使用塑料制品 D.禁止使用塑料
84.我们常说的噪声污染是指 。
A.90dB以上 B.80dB以上 C.50dB以上 D.70dB以上
8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施行的时间是 。
A.2001年3月1日 B.2002年3月26日
C.2002年9月1日 D.2002年10月1日
86.学生伤害事故的责任,应当根据相关当事人的行为 依法确定。
A.是否在校发生 B.是否故意 C.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D.是否为成年人
87.学生伤害事故应当遵下 原则处理。
A.双方自愿 B.依法、客观公正、合理适当
C.公平公正 D.客观公平、及时合理
88.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中小学校园周围 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A.一百 B.五百 C.四百 D.两百
89.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每日营业时间限于 时 。
A.9—23 B.8—24 C.10—22 D.8:30—23:30
90.年满 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A.五 B.六 C.八 D.十
9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国家实行 义务教育。
A.六年 B.十二年 C.九年 D.五年.
92.取得初级中学教师、初级职业学校文化、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 。
A.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B.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C.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学历
D.研究生或者大学毕业本科学历
93.结伙斗殴,寻衅滋事,扰乱学校及其教育机构教育教学秩序或者破坏校舍、场地及其财产的,由 给予治安管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司法机关 D.公安机关
94.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依法承担 。
A.刑事责任 B.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赔偿责任
95.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是受教育者应当履行的 。
A.权利 B.义务 C.权利和义务 D.以上都不是
96.根据《教师法》规定,每年 为教师节。
A.8月9日 B.9月8日 C.10日9日 D.9月10日
97.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 入学。
A.就近 B.根据会考成绩 C.根据志愿 D.根据户籍
98.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监护人提出申请,经 批准。
A.当地人民政府 B.当地教育局 C.省教育主管部门 D.父母或者监护人所在单位
99.根据《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若干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在受聘期内依法解聘教师的,应提前 向当事人说明理由。
A.一个月 B.两个月 C.三个月 D.六个月
100.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的,由 宣布考试无效,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A.国务院 B.教育行政部门 C.学校 D.司法机关

二、判断正误题(每题1分,共50分)
1.中小学每周一以及重大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升国旗仪式,每周坚持升国旗,每周举行国旗下讲话。
2.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3.姓名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4.受教育对公民来说,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5.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伤害,其主人不承担任何民事责任。
6.凡是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姓名,就构成侵权。
7.任何对肖像的侵犯都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侵犯。
8.老师私自拆看学生的信件是关心学生的表现,不是违法行为。
9.某小学生在某超市购物,超市公告未成年人需申请入内,保安搜身,超市的行为是合法的。
10.我国的国歌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11.醉酒的人犯罪,不应该负刑事责任。
12.《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3.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异的,未与未成年人共同生活的一方可以不履行教育子女的义务。
14.《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所在学校依法给以治安处罚。
15.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
16.依法免于刑事处罚、判处非监禁刑罚、判处刑罚宣告缓刑、假释或者刑罚执行完毕的未成年人,在复学、开学、就业等方面,不可与其他未成年人享有同等权利。
17.未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可以拒绝履行作证的义务。
18.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
19.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人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应当取消其学籍。
20.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新闻报道、新闻节目,公开出版物可以根据需要披露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及照片等资料。
21.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其他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22.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
23.父母或者监护人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条件等客观情况决定是否让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或辍学就业。
24.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吸烟、酗酒。
25.学校对有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应当加强教育、管理,不得歧视。
26.国家不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
27.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当在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主要生息繁衍的地区和水域,划定自然保护区。
28.非法捕杀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依照关于惩治捕杀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的补充规定追究行政责任。
29.高一学生张某(十六周岁)身强力壮,多次以暴力威胁勒索初二学生李某,要求李某每周给他五十元“保护费”,对张某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
30.高二学生胡某(十八周岁)从非法音像店购得一盘淫秽光碟,自己看后,又把它借给数十名同学看,对胡某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
31.阿明(十六周岁)喜好集邮,每次在校收发室发现贴有纪念邮票的信件就设法取走,取下邮票后将信件毁弃,对阿明可以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32.发生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解决。
33.环境保护就是要保护和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34.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监督管理。
35.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照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申报登记。
36.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37.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38.《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是一部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校学生合法权益的法规。
39.学校对未成年学生具有监护职责。
40.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在未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❷ 刑法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1.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什么?刑法理论对这种情况有哪几种处理意见?你认为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致钱某死亡的事实,在刑法理论上称为事前的故意。
对此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大致为具体符合说与法定符合说,具体分为: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我认为应当采取第四种观点,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因为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解析】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有不符合实际情况的错误认识。其中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即事前的故意,是指行为人实施了一种犯罪行为,误以为已经发生了预期的结果,为达到另一目的,行为人又实施了另一行为,而事实上行为人预期的结果是由后一行为所造成的。本题中,赵某以为钱某已死亡,便将钱某“尸体”缚重扔入河中,实际上钱某系溺水而亡。因此赵某属于事前的因果关系认识错误。
对于事前的故意,刑法理论上存在多种处理意见:第一种观点认为,赵某的第一个行为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第二个行为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其中有人认为成立想象竞合,有人认为成立数罪。第二种观点认为,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对于死亡持间接故意,则整体上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如果在实施第二个行为之时,相信死亡结果已经发生,则成立故意杀人未遂与过失致人死亡。第三种观点认为,将两个行为视为一个行为,将支配行为的故意视为一个故意,只成立一个故意杀人既遂。第四种观点认为,将前后两个行为视为一个整体,视为因果关系的认识错误处理,只要满足相当的因果关系,就成立一个故意杀人罪既遂。
通常认为在此种情况下,第一个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未中断,应肯定第一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且所发生的结果与行为人意图实现的结果相一致,因此应以故意杀人罪既遂论处。
2.赵某的行为是否成立自首?为什么?
【参考答案】赵某成立自首。
【解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一)项规定,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又逃跑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注意这是针对后来不再投案自首而言。在本案中,虽然可以根据司法解释否认赵某的前一次投案成立自首,但不能否认后一次自动投案与如实交待成立自首。

❸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法(二)b

(2003年)
31.下列哪些情形,属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从而可能构成挪用公款罪?
A.国有公司经理甲将公款供亲友使用
B.国有企业财会人员乙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国有单位使用
C.国家机关负责人丙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但未谋取个人利益
D.国有企业的单位领导集体研究决定将公款给私有企业使用
答案及解析:AB 挪用公款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所谓归个人使用是指下列情形之一:①将公款供本人、亲友或者其他自然人使用的;②以个人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的;③个人决定以单位名义将公款供其他单位使用,谋取个人利益的。故选A、B项。
32.某晚,甲潜入乙家中行窃,被发现后携所窃赃物(价值900余元)逃跑,乙紧追不舍。甲见杂货店旁有一辆未熄火摩托车,车主丙正站在车旁吸烟,便骑上摩托车继续逃跑。次日,丙在街上发现自己的摩托车和甲,欲将甲扭送公安局,甲一拳将丙打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伤。本案应当以下列哪些罪名追究甲的刑事责任?
A.抢劫罪
B.抢夺罪
C.盗窃罪
D.故意伤害罪
答案及解析:BCD 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的必须符合下述三个条件:①行为人必须首先实施了盗窃、诈骗悄则、抢夺行为;②行为人必须是当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③ 行为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威胁的目的是为了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只有上述三个条件同时具备,才能从盗窃、诈骗、抢夺罪转化为抢劫罪。本题情形不能转化为抢劫罪,因此应以甲的三个行为分别定罪。
33.依据法律规定,下列关于死刑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对不属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
B.死刑缓期执行的判决,可以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
C.对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但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
D.对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以判处死刑,但必须在其生育或者流产后才能执行死刑判决
答案及解析:CD A正确,死刑只适用于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死缓是死刑的执行制度,而不是独立的刑罚种类。不能判处死刑就意味着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缓。因此对于不属于罪稿运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既不能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也不能判处死刑缓期执行。B正确,依刑诉法第201条规定,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案件的核准权由高级人民法院行使。C、D项错误,依刑法第49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这里的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因为后者也属于死刑。对案件起诉到人民法院以前,被告人在关押期间做人工流产的,应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能判处死刑;更不能为了判处死刑而强制怀孕的被告人做人工流产。此外,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
34.甲从A地购得面值2万元的假币,然后携带假币乘坐火车到B地。甲在车上与几个朋友赌博时被乘警发现,乘警按规定对甲处以罚款,甲欺骗乘警,以假币交纳罚款,被乘警发现。甲的行为构成下列哪些罪?
A.购买、运输假币罪
B.诈骗罪
C.持有、使用假币罪
D.赌博罪
答案及解析:AC 出售、购买、运输假币罪键蠢,是指出售、购买伪造的货币,或者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进行运输,数额较大的行为。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违反货币管理法规,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故选A、C项。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赌博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开设*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对于亲属或者朋友之间带有赌博性质的行为,不应当作为犯罪处理。故不选B、D项。
35.根据犯罪构成理论,并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甲某晚潜入胡某家中盗窃贵重物品时,被主人发现。甲夺门而逃,胡某也没有再追赶。甲就躲在胡某家墙根处的草垛里睡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村长高某路过时,发现甲行踪诡秘,就对其盘问。甲以为高某发现了自己昨晚的盗窃行为,就对高某进行打击,致其重伤。甲构成盗窃罪、故意伤害罪,应数罪并罚
B.乙在大街上见赵某一边行走一边打手机,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将其手机抢走。但因用力过猛,致使赵某绊倒摔成重伤。乙同时构成抢夺罪、过失致人重伤罪,但不应数罪并罚
C.丙深夜入室盗窃,被主人李某发现后追赶。当丙跨上李某家院墙,正准备往外跳时,李某抓住丙的脚,试图拉住他。但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然后逃离现场。丙构成抢劫罪
D.丁骑摩托车在大街上见妇女田某提着一个精致皮包在行走,即起歹意,从背后用力拉皮包带,试图将皮包抢走。田某顿时警觉,拽住皮包带不放。丁见此情景,突然对摩托车加速,并用力猛拉皮包带,田某当即被摔成重伤。丁构成抢劫罪而不构成抢夺罪
答案及解析:ABD A正确,甲某伤害村长高某的行为不属于于盗窃罪转化为抢劫罪过程中所必须要求的“当场”使用暴力的情节,在时间上与盗窃罪相隔断,在空间上也不属于直接侵害财产的现场(盗窃的现场在胡某的家里),所以不能转化为抢劫罪,两个罪应实行数罪并罚。B正确,乙某一行为触犯两罪名,属想象竞合犯,不数罪并罚。C错误,丙“顺势踹了李某一脚”,不构成“当场使用暴力”,不转化为抢劫罪。D正确,丁的行为已不属于“乘人不备公然夺取”,而是符合抢劫罪构成要件。
36.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按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A.拐卖妇女又**被拐卖妇女
B.司法工作人员枉法裁判又构成受贿罪
C.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又杀人
D.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又强*被组织人
答案及解析:CD 依刑法第240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被拐卖的妇女的;故不选A.依刑法第399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徇私枉法又收受贿赂,构成徇私枉法罪和受贿罪的,属于牵连犯的行为,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司法工作人员在民事、行政审判活动中枉法裁判又收受贿赂,构成民事、行政枉法裁判罪和受贿罪的,属于牵连犯的行为,按照其中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故不选B.依刑法第294条规定,犯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如指使组织成员杀人、放火或者接受组织派遣任务实行杀人、放火等犯罪行为的,应当实行数罪并罚。境外的黑社会组织人员到中国境内发展组织成员的,即构成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如果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应当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选C.依刑法第318条规定,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的,对被组织人有杀害、伤害、强*、拐卖等犯罪行为,或者对检查人员有杀害、伤害等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故选D.
37.下列帮助、教唆行为中,能独立构成犯罪,不按共犯处理的有哪些?
A.协助他人实施组织卖*犯罪
B.煽动他人*国家政权
C.有查禁犯罪活动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犯罪分子通风报信、提供便利,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
D.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
答案及解析:ABCD A项情形依刑法第358条规定,构成协助组织卖*罪;B项情形依刑法第105条规定,构成煽动*国家政权罪;C项情形依刑法第417条规定,构成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D项情形依刑法第307条规定,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都不按照共犯处理。
38.下列关于受贿罪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系地税局长,1993年向王某借钱3万元。1994年王某所办企业希望免税,得到甲的批准,王当时就对甲说:“上次借给你的钱就不用还了,算我给你的感谢费”。但甲始终不置可否。2003年5月甲因其他罪被抓获时,主动交待了借钱不还的事实。甲不构成受贿罪
B.乙的妻子在乡村小学教书,乙试图通过关系将其妻调往县城,就请县公安局长胡某给教育局长黄某打招呼,果然事成。事后,乙给胡某2万元钱,胡将其中1万元给黄某,剩余部分自己收下。本案中,黄某构成受贿罪、胡某构成介绍贿赂罪、乙构成行贿罪
C.丙为贷款而给某银行行长李某5万元钱,希望在贷款审批时多多关照。李某收过钱,点了点头。但事后,在行长办公会上,由于其他领导极力反对发放此笔贷款,丙未获取分文贷款资金。李某虽然收受他人财物,但由于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所以不构成受贿罪
D.丁系工商局长,1995年在对赵某所办企业进行年检时,发现该企业并不完全符合要求,就要求其补充材料。在某些主要材料难以补齐的情况下,赵某多次找到丁,希望高抬贵手。丁见赵某开办企业也不容易,就为其办理了年检手续,但未向赵提出任何不法要求。2001年丁退休后欲自己开办公司,就向赵某提出:6年前自己帮助了赵,希望赵给2万元作为丁自己公司的启动资金,赵推脱不过,只好给钱。丁应当构成受贿罪
答案及解析:ABCD A不正确。甲“利用职务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构成受贿罪。收受贿赂,可以是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前也可以是在为他人谋取利益之后。 B不正确,刑法第388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本人职权或者是地位形成的便利条件,通过其他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行为,为请托人谋取不正当利益,索取请托人财物或者收受请托人财物的,以受贿论处。胡某属斡施受贿。C不正确,为他人谋取利益是否正当,所谋取利益是否实现,不影响受贿罪的成立。D不正确,依院《关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离退休后收受财物行为如何处理问题的批复》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并与请托人事先约定,在其离退休后收受请托人财物,构成犯罪的,以受贿罪定罪处罚。
39.某晚,崔某身穿警服,冒充交通民警,骗租到个体女司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当车行至市郊时,崔某持假枪抢走何某人民币1000元,并将何某一脚踹出车外,使何某身受重伤,崔某乘机将出租车开走。本案中属于抢劫罪法定加重情节的有哪些?
A.持枪抢劫
B.冒充军警人员抢劫
C.抢劫致人重伤
D.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
答案及解析:BC 根据刑法第263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①入户抢劫的;②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③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④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⑤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⑥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⑦持枪抢劫的;⑧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故选B、C项。A项不选,持枪抢劫“必须是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中规定的枪支,而不是假枪。D项不选,是因为何某的夏利出租车不属于公共交通工具。
40.王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执行完毕后第四年,再次犯盗窃罪被人民法院判处二年零九个月有期徒刑。人民法院不能对王某适用下列哪些制度?
A.减刑
B.缓刑
C.假释
D.保外就医
答案及解析:BC 依据刑法第74条的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刑法第81条的规定,对累犯,不得假释。减刑,依据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都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对于累犯也可以减刑。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保外就医可以适用于被判处拘役和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累犯只要不是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保外就医。
41.下列关于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欲杀害其女友,某日故意破坏其汽车的刹车装置。女友如驾车外出,15分钟后遇一陡坡,必定会坠下山崖死亡。但是,女友将汽车开出5分钟后,即遇山洪爆发,泥石流将其冲下山摔死。死亡结果的发生和甲的杀害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B.乙欲杀其仇人苏某,在山崖边对其砍了7刀,被害人重伤昏迷。乙以为苏某已经死亡,遂离去。但苏某自己醒来后,刚迈了两步即跌下山崖摔死。苏某的死亡和乙的危害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C.丙追杀情敌赵某,赵狂奔逃命。赵的仇人赫某早就想杀赵,偶然见赵慌不择路,在丙尚未赶到时,即向其开枪射击,致赵死亡。赵的死亡和丙的追杀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丁持上膛的手枪闯入其前妻钟某住所,意图杀死钟某。在两人厮打时,钟某自己不小心触发扳机遭枪击死亡。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答案及解析:ABCD A正确,与前“条件”无关的后条件直接导致结果发生,而且即使没有前“条件”也将发生结果时,前“条件”与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B正确,此种因果关系形式为,两个行为前后连接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C正确,在因果关系的发展进程中,如果由于介入第三者的行为或者特殊自然事实导致了结果发生,那么,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便中断。D正确,钟某的行为是由于丁的杀人行为所引起,并从属于丁的杀人行为,所以钟的死亡和丁的杀人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而犯罪人对因果关系存在错误认识,不影响犯罪构成,所以即使丁对因果关系存在认识错误,也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42.根据犯罪主观要件、犯罪形态的理论分析,下列关于犯罪中止的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A.甲为杀人而与李某商量并委托购买毒药,李某果然为其买来了剧毒药品。但10天后甲放弃了杀人意图,将毒药抛入河中。甲成立犯罪中止,而李某不应成立犯罪中止。
B.乙基于杀人的意图对他人实施暴力,见被害人流血不止而心生怜悯,将其送到医院,被害人经治疗后仍鉴定为重伤。乙不是犯罪中止。
C.丙对仇人王某猛砍20刀后离开现场。2小时后,丙为寻找、销毁犯罪工具回到现场,见王某仍然没有死亡,但极其可怜,即将其送到医院治疗。丙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D.丁为了杀害李四而对其投毒,李四服毒后极端痛苦,于是丁将李四送往医院抢救脱险。经查明,毒物只达到致死量的50%,即使不送到医院,李四也不会死。丁将被害人送到医院的行为和被害人的没有死亡之间,并无因果关系,所以丁不能成立犯罪中止
答案及解析:BCD A正确,甲成立犯罪中止,乙成立犯罪预备。B错误,行为人虽然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采取措施防止结果发生,但如果发生了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则不成立犯罪中止。乙“基于杀人意图”,被害人未死亡,可成立中止。C错误,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犯罪行为开始实施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C中丙送王某治疗已在犯罪行为结束之后,不成立中止。D错误,区分中止与未遂可以这样区分:“能达目的而不欲”时是中止,“欲达目的而不能”时是未遂。对于其中的“能”与“不能”,应以行为人的认识为标准进行判断,即只要行为人认为可能既遂而不愿达到既遂的,即使客观上不可能既遂,也是中止。
43.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问题,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黑社会性质组织是犯罪集团,具有犯罪集团的一般属性
B.黑社会性质组织所从事的危害行为,既包括犯罪行为,又包括违法行为
C.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既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又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
D.具有国家工作人员的非法保护,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必要条件
答案及解析:AB C错误,依据刑法第二百九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犯前两款罪(指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和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又有其他犯罪行为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因此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只包括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不包括在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统一策划、指挥下从事的其他犯罪行为。C选项是错误的。根据《解释》,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包庇或者纵容,是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选择性条件,而不是必要条件,D选项是错误的。
44.对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犯罪案件,下列哪些处理是正确的?
A.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B.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虚开的,按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并罚
C.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D.非法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又出售的,按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
答案及解析:ACD 依刑法第208条规定。如果行为人非法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购买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又虚开或者出售的,则不再定前罪,而应当按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罪、伪造、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罪、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定罪处罚。故A、C、D项正确,B错误。
45.依据法律规定,在管制的判决和执行方面,下列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
B.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
D.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答案及解析:CD 管制是对罪犯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由公安机关执行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故B正确。根据刑法第39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所以C选项是错误的。在劳动中应酌量发给报酬的是对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的执行内容。依刑法第38条、第40条与第41条的规定,管制的期限为3个月以上2年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3年。故A正确。管制的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1日折抵刑期2日。故D错误。
46.甲承包经营某矿井采矿业务。甲为了降低采矿成本,提高开采量,便动员当地矿工和村民将子女带到矿井上班,并许诺给他们的子女以高工资。矿工和村民纷纷将他们的子女带到矿井上班,从事井下采矿作业,其中有二十余人为10周岁~16周岁的未成年人。后因甲所的高工资未兑现,二十余名童工表示不想再干,要求离开矿井。甲不同意,并在矿井周围布上电铁丝网,雇用数十名守卫,禁止所有的矿工包括这二十余名童工离开矿井,强制他们为其采矿,其中一名年约12岁的童工因体质瘦弱而累死在井下。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非法拘禁罪
B.强迫职工劳动罪
C.雇用童工从事危重劳动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答案及解析:BC 强迫职工劳动罪,是指用人单位违反劳动管理法规,以限制人身自由方法强迫职工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雇用童工罪,是指违反劳动管理法规,雇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超强度体力劳动的,或者从事高空、井下作业的,或者在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等危险环境下从事劳动,情节严重的行为。故选B、C 项。
47.结合犯罪构成理论以及刑法分则的相关规定分析,以下案件哪些不构成侵占罪?
A.某游戏厅早上8点刚开门,甲就进入游戏厅玩耍,发现6号游戏机上有一个手机,甲马上装进自己口袋,然后逃离。事后查明,该手机是游戏厅老板打扫房间时顺手放在游戏机上的。甲被抓获后称其始终以为该手机是其他顾客遗忘的财物
B.乙知道邻居肖某的8岁小孩被他人绑架,肖某可能会按照歹徒的要求交付赎金,即终日悄悄跟随在肖某身后。某日,见肖某将一塑料口袋塞入某桥洞下,即在肖某离开10分钟后,将口袋挖出,取得现金20万元
C.丙到某装饰城购买价值2万元的装修材料,委托三轮车夫田某代为运输。田某骑三轮车在前面走,丙骑自行车跟在后面。在经过一路口时,田某见丙被警察拦住检查自行车证,即将装修材料拉走倒卖,获款4000元
D.丁闲极无聊在一自动取款机按键上胡乱敲击。在准备离开时,丁无意中触动了一个按钮,取款机即吐出一张100元钞票,丁见此情景,就连续不断地进行操作,直至取出现金1万元,然后迅速离去
答案及解析:ABCD 区分侵占罪与盗窃、诈骗、抢夺罪的界限。①犯罪对象不同。侵占罪的对象是行为人事先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他人的遗忘物或埋藏物;其他三罪的对象,则可以是任何公私财物。②客观方面不同。侵占罪的行为人在实施侵占行为时被侵害之物已在其实际控制之下,其以种种借口或采取各种手段拒不归还或拒不交还物主;其他三罪的行为人在实施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时,并未控制财物,只是通过窃取、骗取、抢夺等方法才将他人财物非法转归己有。③犯罪故意形成的时间不同。侵占罪非法占有的故意产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后;其他三罪非法占有的故意则发生于持有他人财物之前。A、B、D项中行为人属“秘密窃取”,构成盗窃罪。C中田某的行为带有“公然性”,构成抢夺罪。
48.下列与犯罪故意和共犯有关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一开始不知道现住自己家的张三是罪犯而收留,但在知道其是杀人犯后仍然加以隐藏的,可以构成窝藏罪
B.乙为发展公司业务而正常申请贷款100万元。取得贷款不久,公司业务停滞,乙便将贷款转贷牟利,不构成高利转贷罪
C.丙发现李四挪用公款所取得的款项放在家中,尚未使用,就“借用”李四的公款50万元购买毒品,丙属于挪用公款罪共犯
D.丁(非国家工作人员)一开始并不知道丈夫田某多次受贿的事实,但在行贿人王五告知丁其有求于田某时,丁接受了王五提供的财物,丁构成受贿罪
答案及解析:ABD A正确,事先未与被窝藏、包庇的犯罪分子通谋,而在事后予以窝藏、包庇的,是窝藏、包庇罪;如果事先通谋,即窝藏、包庇犯与被窝藏、包庇的犯罪分子,在犯罪活动之前,就谋划或合谋,答应犯罪分子作案后给予窝藏、包庇的,应以共同犯罪论处。B正确,高利转贷罪,是指以转贷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C错误,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条规定,挪用公款给他人使用,使用人与挪用人共谋,指使或者参与策划取得挪用款的,以挪用公款罪的共犯定罪处罚。李四单独挪用公款放在家中,意味着挪用公款的实行行为已经实施完毕,不存在形成共犯的空间。丙知道李四家中有挪用的公款而“借用”的,既没有与李四共谋挪用,也没有指使或参与策划李四挪用,所以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D正确,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情人向国家工作人员代为转达行贿者的请托事项,收受行贿者的财物并告知该国家工作人员的,构成共同犯罪。
49.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偷盗婴幼儿的行为可因主观目的的不同而构成下列哪些犯罪?
A.偷盗婴幼儿罪
B.绑架罪
C.拐卖儿童罪
D.拐骗儿童罪
答案及解析:BCD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偷盗婴幼儿的,以出卖为目的,则应成立拐卖儿童罪,以勒索钱财为目的,成立绑架罪,以自己收养或他人收养为目的的,成立拐骗儿童罪。刑法中没有偷盗婴幼儿罪这样的罪名,所以A不选。
50.甲、乙合谋勒索丙的钱财。甲与丙及丙的儿子丁(17岁)相识。某日下午,甲将丁邀到一家游乐场游玩,然后由乙向丙打电话。乙称丁被绑架,令丙赶快送3万元现金到约定地点,不许报警,否则杀害丁。丙担心儿子的生命而没有报警,下午7点左右准备了3万元后送往约定地点。乙取得钱后通知甲,甲随后与丁分手回家。下列罪名哪些不符合甲、乙的行为性质?
A.绑架罪
B.抢劫罪
C.敲诈勒索罪
D.非法拘禁罪
答案及解析:ABD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对被害人实施威胁或者要挟的方法,强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甲乙二人虽口称绑架了丁,事实上并未实施绑架行为,也没打算绑架丁,所以不符合绑架罪的犯罪构成,不成立绑架罪。甲乙并未对被害人丙的人身实施当场的暴力和胁迫以及其他使人不能抗拒的方法来强行劫取财物,所以不符合抢劫罪的犯罪构成。甲乙谎称丙的儿子被绑架,以此要挟受害人丙,勒索钱财,构成敲诈勒索罪。甲乙并未限制丁的人身自由,所以不构成非法拘禁罪。

❹ 刑法知识题!

我认为选D.
郑某行为已经构成累犯。
所谓累犯,只因为犯罪受过一版定的刑罚处罚,权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法定的期限内又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上面中的“一定的”指有期徒刑犯;“法定期限”一般指5年之内;“一定之罪”指是法定罪。
根据题意,均符合累犯的构成要件,在释放5年内又运输毒品,这构成法定的运输毒品罪。
对于累犯的处罚原则是:从重处罚,不得假释,不得减轻。

❺ 刑法60题(含答案、解析)8

29.下列关于抢劫罪的,正确的有()

A. 民工某甲外出打工时将菜刀放在棉被中捆好,背在身上,实施抢夺时被警察抓获,后查看棉被时发现了菜刀。民工某甲构成准抢劫,应定抢劫罪。

B. 乙经常邀约甲的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的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的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乙只好掏了5000元给甲,甲构成抢劫罪。

C. 15岁的甲潜入乙家,从乙的抽屉里窃得4000元现金,恰逢此时,乙的儿子丙放学回家,甲为了窝藏赃物,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轻伤,对甲应认定为抢劫罪。

D. 甲和在国有银行上班的乙是一对恋人,但二人苦于结婚没钱,于是甲说服乙,在乙所工作的银行营业所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然后远走高飞,乙同意。 2005年4月3日,在只有乙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玩具手枪指向乙和大厅内的革命群众高喊:“缴钱不杀!”乙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乙平分赃款。甲乙构成抢劫罪。

答案:C

考察知识点:携带凶器抢夺、抢劫,敲诈勒索、的区别,犯罪构成 在A项中,携带凶器应具有随时可能使用或当场能够及时使用的特点,即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否则,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民工外出打工时,将菜刀放在棉被中捆好后背在背后;实施抢夺时,被警察抓获;警察查看棉被时发现了菜刀。对此,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 在B项中,甲虽然对乙实施了暴力行为,但从当时的环境来看,甲打了乙几耳光,并不足以抑制乙的反抗,故不应认定为抢劫罪,而应认定甲为敲诈勒索罪。附带说明的是,抢劫罪中的胁迫与其他方法,都必须达到足以抑制对方反抗的程度。 在C项中,15岁的甲虽然没有达到对盗窃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但其盗窃行为仍然是在盗窃故意支配下实施的,故符合“犯盗窃罪”的条件,应认定为准抢劫。〈刑蔽缓法〉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是一种行为的转化,或者说是一种故意的转化,而不是罪名的转化。C项对甲应认定为抢劫罪是正确的 在D项中,甲乙二人的打劫金融机构的行为实际是一种伪装,而利用公职人员的便利条件才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关键。也就是说,暴力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利用职务之便才与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同一案件中,两种行为的界限认定出现模糊的情况下,通说应以主要的行为性质来认定,所以要定贪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甲乙二人是贪污罪的共犯。

30.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宏陵模些是正确的?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 D

考察知识点:对刑法空间效力的理论考察 解析:刑法6~9条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管辖原则。 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根据属地管辖原则,A选项错误; 贩卖毒品是国际犯罪,根据普遍管辖原则,B选项错误; 丁某是中国的留学生,根据保护管辖原则,C选项错误; D项是刑法第7条的法条原文,是属人管辖原则的体现,因此只有D项正确,当选。

31.甲因交通肇事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汪皮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 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法不再执行。

B. 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减后并的原则并罚

D. 先对后罪作出判决再将所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答案 考点:缓刑制度 解析:只要犯罪分子是再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不论所犯新罪是再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再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只要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都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

❻ 司法考试历年试题解析:刑事法(三)e

(2006年)
甲乙共谋教训其共同的仇人丙。由于乙对丙有夺妻之恨,暗藏杀丙之唯茄扒心,但未将此意告诉甲。某日,甲、乙二人共同去丙处。为确保万无一失,甲、乙以入室盗窃为由邀请不知情的丁在楼下望风。进人丙的房间后,甲、乙同时对丙拳打脚踢,致丙受伤死亡。甲、乙二人旋即逃离现场。在逃离现场前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出门后,甲背着乙向丁谎称从丙家窃取现金3万元,分给丁1万元,然后一起潜逃。潜逃期间,甲窃得一张信用卡,向乙谎称该卡是从街上捡的,让乙到银行柜台出了信用卡中的3万元现金。犯罪所得财物挥霍一空后,丁因生活无着,向公安机关投案,交待了自己和甲共同盗窃的事实,但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请回答96-100题。
96.就被害人丙的死亡而言,下列对甲、乙所应成立犯罪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均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属于共同犯罪
B.甲、乙均成立故意伤害(致人纳野死亡)罪,属于共同犯罪
C.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不属于共同犯罪
D.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
答案及解析:ABC 根据《刑法》第25条第1款的规定,共同犯罪是指2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因此成立共同犯罪要求共犯之间有犯罪的意思联络,而根据《刑法》第25条第2款的规定,2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本案中甲、乙二人共谋"教训"丙,甲只有伤害的故意,而乙却暗藏杀心,根据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甲成立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罪,乙成立故意杀人(既遂)罪,在故意伤害罪的范围内成立共同犯罪。根据共犯理论中的实行过限也能得出相同的答案。故选项ABC判断是错误的,为本题应选答案。
97.就被害人丙死亡这一情节,下列对与丁有关行为的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丁成立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丁指昌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
C.甲丁成立抢劫罪(致人死亡)的共犯
D.丁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及解析:ABC 丁主观上只有对丙实施盗窃的主观故意,没有伤害、杀害丙的故意或者过失。丁也没有参与甲、乙伤害丙的犯罪过程当中。因此丁只能在盗窃罪的范围内才能构成共犯,而对于丙的死亡这一情节,丁属于被诱骗而实施了望风这一行为。根据主客观相统一原则,丁对丙的死亡不承担刑事责任。
98.对于甲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丁望风并分得赃物这一情节,下列何种判断是正确的?
A.对甲应定抢劫罪、对丁应定盗窃罪
B.对甲、丁的行为应定盗窃罪
C.甲、丁都应对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
D.甲对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丁只对3万元承担刑事责任
答案及解析:BC甲与丁均具有盗窃的共同故意,是共同构成盗窃罪的前提。由于甲是在丙受伤死亡后从丙家的箱子里拿走人民币5万元的,因此,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条的规定,在被害人失去知觉或者没有发觉的情形下,以及实施故意杀人犯罪行为之后,临时起意拿走他人财物的,应以此前所实施的具体犯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因此甲应成立盗窃罪,而非抢劫罪,故选项A不正确、选项B正确。另外,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第(三)项的规定,对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共同盗窃的数额确定量刑幅度,并依照《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本案中丁在其与甲实施共同盗窃中起次要作用,属于从犯,应当按照其参与实施的共同盗窃5万元承担刑事责任,而不是甲所称的3万元。故选项C正确,选项D不正确。综上,本题答案为BC。
99.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
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
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
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答案及解析:ABD 根据《刑法》第l9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5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刊,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刑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本题中,甲盗窃信用卡指使乙使用的行为,符合《刑法》第196条第3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乙不知信用卡系盗窃,以为是甲捡拾而来,但其主观上具有冒用他人的信用卡的故意,符合第196条第1款第(三)项的规定。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故只有选项C的判断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100.对于丁的投案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正确的?
A.丁虽然投案,但隐瞒了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因而不构成自首
B.丁虽然隐瞒了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但交待了本人与甲共同犯罪的事实,因而构成自首
C.丁构成自首且揭发甲与自己共同犯罪的行为成立立功
D.丁构成坦白但揭发甲与自己共同犯罪的行为成立立功
答案及解析:B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二)规定,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该解释第5条规定,根据《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到案后有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包括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分子揭发同案犯共同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具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立功表现。
丁属于共同犯罪中的从犯,到案后能如实供诉自己和甲的共同犯罪事实,成立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丁隐瞒了事后知道的甲、乙致丙死亡的事实属于知情不举,不影响自首的成立。B的判断是正确的,故选B。

热点内容
比较中美涉外婚姻法的文化差异 发布:2024-11-05 18:47:44 浏览:561
劳动法离职后工作服的规定 发布:2024-11-05 18:42:47 浏览:855
劳动法直接辞职有工资吗 发布:2024-11-05 18:36:40 浏览:117
玉溪红塔区法院 发布:2024-11-05 18:35:12 浏览:204
2017劳动法流产假 发布:2024-11-05 14:20:40 浏览:255
顶级律师年薪 发布:2024-11-05 13:45:14 浏览:652
徐金桂行政法背诵2017 发布:2024-11-05 13:12:32 浏览:68
上诉法院流程 发布:2024-11-05 11:37:58 浏览:440
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发布:2024-11-05 11:21:00 浏览:701
桂平法院在哪 发布:2024-11-05 11:20:50 浏览: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