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逆向派遣相关司法解释

逆向派遣相关司法解释

发布时间: 2023-07-09 14:40:43

Ⅰ 劳务派遣的司法解释

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作了专门规定,结束了我国劳务派遣无法可依的历史。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劳务派遣单位的市场地位不明确,经营资质缺乏审批程序,多数劳务派遣组织与劳务承包或劳务中介混为一体,无序竞争和侵犯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情况较为普遍。许多用人单位假借劳务派遣之名长期使用劳动者却不与之签订劳动合同,借此不给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有的劳务派遣单位擅自克扣被派遣劳动者的工资;更有甚者,某些用人单位还将其长期雇用的员工派遣到劳动中介部门,搞所谓的“逆向派遣”。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的目的,在于明确劳务市场主体的地位及权利义务,规范劳务市场秩序,维护被派遣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严格劳务市场准入,明确市场主体地位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七、五十八条分别规定了劳务派遣单位的市场准入条件和市场主体地位,适当提高了劳务市场准入的门槛和劳务派遣单位的赔偿责任,这对劳动者维权无疑是有利的。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一大批没有劳务派遣资质的单位将被逐出劳务市场,劳务市场秩序将逐步得以规范。 劳务派遣是通过三方主体(用人单位、被派遣劳动者、用工单位)分别签订两份合同(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来实现的。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五十九条的规定,适格的劳务派遣单位必须履行签约义务。首先,要求它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使被派遣劳动者成为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向被派遣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从而解决了劳动者在劳务派遣单位“空挂”的问题。然后,劳务派遣单位再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依约将其员工派往用工单位从事劳务。 长期以来,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使用工单位成本下降,许多被派遣劳动者的利益受到侵害。劳动合同法的施行,无疑将使这一庞大的劳动者群体取得了明确的法律地位,为其维权提供了法律保障。 二、明确被派遣劳动者的权利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五章第二节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以下五项权利:一是依法签订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过去被派遣劳动者的此项权利往往被忽视。现在他们依法有权要求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享受合同规定的权利,获得劳动保障。一旦劳务派遣单位违约,劳动合同就会成为维权的依据;二是按月领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延期发放或者克扣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跨地区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享有的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标准执行。该规定为解决劳资双方现存的突出问题提供了依据,对维系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十分重要;三是知情权。知情权是被派遣劳动者维权的前提。被派遣劳动者有权知道自己被派往什么用工单位、派遣期限、工作岗位,以及劳动派遣协议约定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等;四是同工同酬的权利。被派遣劳动者在用工单位不是“二等公民”,他们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得受到歧视或实行差别待遇;五是参加或组织工会的权利。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建立劳务派遣监管和赔偿制度 为加大行政监管力度,制止侵害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行为,劳动合同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了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职权和法律责任。这对劳务派遣单位违反劳动合同侵害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违法行为是一种有效制约,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的立法意图。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九十五条分别引入连带责任机制和国家赔偿机制,对维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构成“三保险”,从而加大了维护被派遣劳动者权益的力度。虽然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没有合同关系,但用工单位是派遣劳务的直接受益者。实践中存在着用工单位违反劳务派遣协议的情况。例如,拖欠劳务派遣单位劳务费,直接影响被派遣劳动者的权益。在此情况下,用工单位承担的是一种法定赔偿责任而非违约责任。在连带责任下,被派遣劳动者既可以请求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共同赔偿其遭受的损失,也可请求其中任何一个赔偿主体赔偿自己的全部损失。相关行政部门违法行政或者不作为,造成被派遣劳动者损害的,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四、对劳务派遣岗位的限制 劳动合同法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对劳务派遣岗位做了适当限制。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这样规定的目的是尽量降低因劳务派遣付出的成本,促进用工单位直接与被派遣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使劳务派遣成为单位用工的必要补充。不少欧洲国家针对劳动力派遣制定了专门法律。日、英、德、法等国法律均允许采用劳动力派遣的用工形式,但对哪些企业、哪些部门、哪些工种可以采用这一形式做了限制。譬如,法国法律规定,劳动力派遣只可适用于那些临时性、季节性的岗位,而不能不加限制地扩大到整个制造业或者其他行业。由此看出,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符合国际通行做法。 五、劳务派遣立法与相关司法解释的关系 2006年8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其中第十条规定:“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力派遣合同产生劳动争议而起诉,以派遣单位为被告;争议内容涉及接受单位的,以派遣单位和接受单位为共同被告。”这里的“劳动力派遣”即“劳务派遣”,“接受单位”即“用工单位”。本条解释是为贯彻劳动法,解决司法实践中出现的相关劳动争议而作出的程序性规定,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规定属于实体性规定,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在审判实践中应综合适用。尤其是在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依法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下,将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列为共同被告是必要的。劳务派遣的法律用语应与劳动合同法的表述相一致。

Ⅱ 逆向派遣,司法实践如何认定

逆向派遣包括哪些情形?其法律效力如何认定?法律责任如何?
【基本案情】
2009年4月22日,建工集团公司总承包部(乙方)与北京某劳务派遣服务有限公司(甲方)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书》。2012年2月14日,肖某入职建工集团公司,担任龙口项目(即金域蓝湾项目)生产经理。2012年4月25日,肖某(乙方)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甲方)签订《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载明:合同期间自2012年4月25日至乙方所在工程岗位工作完成时终止;甲方派遣乙方工作的用工单位名称为建工集团公司总承包部。
肖某表示,其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时法律意识不强,上述劳动合同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58条以及劳动法第18条的规定,与法律对劳务派遣型劳动合同的要求不符;劳务派遣协议系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排除劳动者合法权益,根据该协议及某劳务派遣公司的陈述,劳务派遣协议实际系代缴社保协议,故某劳务派遣公司与肖某签署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其与建工集团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
【争议焦点】
肖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书》是否有效?某劳务派遣公司、肖某、建工集团公司之间是否属于劳务派遣关系?
【裁判结果】
根据法院查明的事实,肖某系经建工集团公司招用,于2012年2月15日入职,担任龙口项目部生产经理,后双方在未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下,由某劳务派遣公司与肖某签订了《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类),但肖某实际工作岗位并未发生变化,某劳务派遣公司亦表示该《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类)实际系由建工集团公司代为办理,并且应建工集团公司要求将该《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类)合同期限约定为“2012年4月25日至乙方所在工程岗位工作完成时终止”,该期限约定明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扒派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关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规定,且肖某工作期间工资实际均为建工集团公司支付,故综合以上情况,肖某与建工集团公司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肖某与某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书》(劳务派遣类)无效。
某劳务派遣公司作为专业从事劳务派遣业务单位,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的特别规定应当是明知的,现其与肖某签订的劳动合同被认定为无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的规定,其对肖某的损失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法律分析】
上述案例中的情形实际属于“逆向派遣”,这是针对《劳动合同法》中对劳务派遣进行规避的一种形象说法,并非正式的法律术语。“逆向派遣”往往导致派遣劳动者与接受单位职工相比同工不同酬,不能享受正常的福利待遇,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责任划分不明确、不利于劳动者的保护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引发劳动争议,结合司法实践,“逆向派遣”一般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逆向派遣,根据最高院相关法律丛书定义,是指劳动者已经有了工作,用人单位却偏不签订劳动合同,而是找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力派遣合同,劳动者以派遣员工的名义在用人单位从事劳动。实际上,这是一种借用劳务派遣名义、逃避法律责任的假派遣行为。根据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部长刘继臣所述:“逆向派遣,即与本单位部分或者大部分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让这些解除劳动合同的职工再与本单位指定的某一劳务派遣机构重新订立劳动合同,然后由该派遣机构将这些职工再派回本单位继续工作。”
因为劳动者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和指挥是一项基本的劳动义务,同时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的依附性和从属性,决定了双方地位的天然地不平等性,使劳动者没有了选择合同相对方的自由,以至于作出的意思表示可能会不符合其真实意思。
我认为,可以依据以下法律判断逆向派遣的法律效力。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逆向派遣属于当事人的虚假意思表示,应认定为无效的法律行为。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尘缺。逆向派遣首先违背劳动者真实意思,其次也免除派此辩用人单位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的权利,也应认定无效。
对于如何判断是否属于逆向派遣,我认为可以综合以下要素进行认定:
1、劳动者是否由工作单位招聘,而并非由劳务派遣单位招聘;
2、是否在劳务派遣之前,已经与工作单位建立了劳动关系或者事实劳动关系;
3、劳务派遣的手续是否由工作单位直接办理;
4、变更为劳务派遣关系之后,劳动者是否在原工作岗位、工作场所。
对于第4项的判断,我认为可以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法释〔2020〕26号第四十六条的表述,关于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的安排,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
第二类逆向派遣,理论来源于《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七条的立法精神,依据该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劳务派遣主要适用于临时性、替代性、辅助性的工作岗位,如果本来是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要把它改成一个劳务派遣岗位,那就是说国家法律提倡什么,你就反对什么,恶意规避国家法律规定。按照全国人大法工委对该条文的释义,有的企业为了降低用工成本,将一些原来的正式职工以改制名义,分流到本企业设立的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又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派遣到原岗位。有的企业在内设的劳动管理机构又挂一个劳务派遣公司的牌子,将招用的员工以劳务派遣公司的名义派遣到所属企业。将一个本来完整的劳动关系人为地分割开。这不利于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不利于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发展,给劳务派遣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所以,法律禁止逆向派遣,其中所属单位可以理解为:1、母公司与子公司的关系;2、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的关系;3、具有关联性质的公司关系。
对于上述两类逆向派遣的法律责任,《劳动合同法》第九十二条有相应的规定,违反关于劳务派遣规定,用工单位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Ⅲ 是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为什么工资是从劳务派遣公司出的这样合法吗

这样做是违法的。正常的劳动关系是在哪里上班哪个用人单位就发工资。像这种当初是跟用人单位签定的劳动合同,劳动关系也是只存在于用人单位和自己之间的,并没有和劳务派遣公司有什么关联,况且劳动者本人对此一切都不知情,被蒙在鼓里,结果却是劳务派遣公司每月发工资,这种情况属于逆向派遣,是不合法的行为。
法律分析
有很多用人单位招聘其实并不是公司招聘员工,而是帮劳务派遣公司招聘,虽然看起来在用人单位上班,但是名义上却是属于劳务公司派遣的人员,所以说工资由劳务公司就很顺理成章了。像这种逆向派遣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法律强制性的规定,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实际上,劳动者与公司签订的是借调合同,与劳务公司之间才是正式的合同,工资是由用人单位企业每月转账给劳务派遣公司,然后再给员工发放。遇到这种情况的,劳动者应该第一时间去劳动局投诉举报,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还可以向用人单位申请赔偿。这种行为,是国家明令禁止的,该用人单位触犯了国家的法律规定,根据规定,该用人单位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有找工作需求的人应当注意,签订合同的时候要仔细检查条款,避免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六十七条 用人单位不得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第六十条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用工单位按照劳务派遣协议支付给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不得向被派遣劳动者收取费用。

Ⅳ 什么是逆向劳务派遣

逆向劳务派遣就是指单位与部分或者大部分职工解除劳动合同后,让这些职工再与本单位指定的某一劳务派遣机构重新订立劳动合同,之后由该派遣机构将这些职工再派回本单位继续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热点内容
劳动法中关于被辞退员工工资待遇 发布:2025-01-11 13:45:31 浏览:550
高要司法局 发布:2025-01-11 13:44:53 浏览:125
最早货币立法 发布:2025-01-11 13:40:11 浏览:766
大学生对性道德 发布:2025-01-11 13:24:13 浏览:61
恩阳法院执行 发布:2025-01-11 13:04:37 浏览:708
法官司法廉洁 发布:2025-01-11 12:41:40 浏览:318
经济法基础课程感想 发布:2025-01-11 12:38:36 浏览:715
经济法个人结算账户 发布:2025-01-11 11:51:29 浏览:226
月工作天数劳动法 发布:2025-01-11 11:22:39 浏览:454
依法治国与维稳 发布:2025-01-11 11:22:37 浏览: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