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司法体制改革
『壹』 办理案件领导如何高度重视检察机关
一、案件管理工作职能定位
近年来,上级院高度重视案管工作,高检院张军检察长明确提出案件监督管理只能进一步加强、健全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检察系统办理的案件更加优质高效,更好的发挥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案管工作的重要性和案管部门的重要地位不言自明。案件管凯滚理部门具有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等职能,对案件进行统一管理,对案件办理进行有效科学监督。案件办理和案件管理犹如“鸟之双翼”,在检察业务活动中相辅相成,有案件办理就有案件管理,案件管理服务于案盯族余件办理,案件办理接受案件管理,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检察机关办案质量。对于案管部门职责,刑事诉讼规则第十五章全章节进行了专门规定,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部门对检察机关办理的案件实行统一受理、流程监控、案后评查、统计分析、信息查询、综合考评等,对办案期限、办案程序、办案质量等进行管理、监督、预警。高检院制定下发的《最高人民检察院案件管理暂行办法》《人民检察院案件质量评查工作规定(试行)》《人民检察院案件流程监控工作规定(试行)》《人民检察院案件信息公开工作规定(试行)》等工作规定,更加细化了案管的工作职责,涵盖了案管业务主要方面,是案件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二、案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管部门定位不清晰,影响工作职责发挥。一是基层检察院未单独设立案管部门。近年来,随着司法体制改革和检察机关内设机构改革,干警人数和业务量较少的基层检察院将案管与执检、控申等部门合并成立大部制,原来一个独立的内设部门变成内设部门的一个条线工作,案管工作的存在感和业务独立性有所降低。二是职责重点方向不明。案管部门是检察机关业务管理枢纽,在四项基本职能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职能是哪一项,不清楚、不明确,监督、管理、服务、参谋职能到底哪一项职责更应该成为重中之重,方向思路不清,感觉都是重点,没有偏重,没有主次。三是机构属性定位不清。检察机关将案管部门定义为综合业务部门,其实更想突出业务属性,但实际工作中案管部门却是承担着大量事务性工作的综合部门,业务工作很少体现和很难体现,潜移默化的在检察人员心中形成案管部门是服务保障作用的“大管家”,检察人员的认知以及大量服务性工作,决定着案管工作只会在事务性工作中越走越远、越干越多。
(二)职责和业务扩展,核心职能受到影响。一是机构职能整合导致业务剧增。近年来,基层检察院案管部门除了传统业务外,也有法律政策研究、人民监督员等其他业务的并入,在机构合并人员未增加的情况下,多项繁杂的工作堆积在一起,让案管人员捉襟见肘、疲于应付,无暇顾及和无法高质量开展业务监管等核心工作,主责主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二是事务性工作花费大量精力。基层检察院案管工作点多面广,如案件受理录入分配、电子卷宗制作、律师阅卷接待、文书用印审核、法律文书公开审核等等成为案管工作的主要内容,工作时间被大量事务性工作占据。再加之一些没有归口的随机性、综合性工作,都集中到了案管部门,例如制定业务类文件、组织业务活动和会议、配合其他部门进行专项活动等工作,让主责主业开展力不从心。三是案管部门服务配合作用更加突出。司法体制改革以来,因案管部门在检察业务数据和信息统计方面的优势,案管部门会以服务配合部门开展工作,例如推进规范司法行为专项整治活动,集中排查整治执法司法突出问题,配合纪检监察机关开展专项行动等,服务配合作用将更加突出。
(三)案管人员素能尚未完全达标,难以适应新时代工作需求。当前,检察工作进入全面充分发展的新时期,做大做强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成为必然,这就对案管人员素能提出更高要求,但案管人员素能显然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一是缺少中坚力量。目前,检察机关的核心工作是“四大检察十大业务”,案管工作的职能定位导致案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不强,绝大部分检察人员从业的“热门”是刑事检察等业务部门,很少有人愿意从事“冷门”的案管工作,导致人员更替速度缓慢、青黄不接,人才断层断流问题严重,缺少“责任心强、业务精通、组织管理协调能力超群”的业务骨干。二是人员配备不合穗姿理。案管工作职能呈现扩展趋势,但案管人员数量却并没有随之增加,从事案管具体工作的多为年轻的辅助人员和书记员,年龄、学历、身份结构不合理。案管工作员额检察官比例低甚至没有独立的员额检察官,除承担案管工作外,还要负责法律政策研究、控申、执检条线的工作。三是缺少复合型人才。一名合格的案管人员不仅要懂法律知识,还要懂检察业务,更要懂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目前,案管人员知识和从业经历单一,缺少在其他业务部门的历练,有些甚至不清楚业务部门的基本知识和办案流程,法律适用能力、分析研判能力、数据统计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等都严重不足,这样监管就成了一句空话。
(四)监督职能发挥不够,存在不敢、不善、不会监督的问题。案管部门重要职能是要为案件的办理进行内部监督和管理,帮助办案部门提高案件的办理效率和水平,但目前案管部门的监督职能未充分有效开展,监督流于形式,监督乏力。一是不敢监督。部分案管人员有老好人思想,工作中碍于情面、畏手畏脚,觉得监督就是给同事找问题,害怕得罪人,有得过且过的思想。再加之上级院考核的双向性,将监督成效作为案管部门和办案部门的考核指标,案管的监督成效好意味着办案部门的办案质效差,这样“一正一负”考核评价体系,导致案管部门监督存在顾虑。二是不善监督。案管不仅要对办案进行程序监督,更要对办案进行实体监督。目前案管人员能力欠缺,不善监督,对于办案部门深层次的实体问题发现不了,简单的程序问题即使发现,个别办案人员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监督存在感不强,监督不力。三是不会监督。部分案管人员理念落后,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灵活,没有站在平等的立场,而是以“高高在上”监督者的态势进行工作,在工作中不善运用监督智慧,板着脸拉着嗓门,没能从内心深入得到办案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监督效果可想而知。
三、强化案件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机制建设,构建科学合理的案件监管体系
1.恢复案管部门原有建制。大部制下的案管、控申、执检三个条线工作交集不多,工作内容、属性、模式互不相同,执检工作属于刑事检察范畴,控申工作属于独立业务,不同类工作归属一个部门,可能导致部门负责人或员额检察官分身乏术的问题,引发了诸多不便。因此,只有将案管工作独立出来,恢复原有建制,使其成为独立的专业部门,让部门负责人或者员额检察官从复杂的多条线工作中解脱出来,专心负责案管工作,避免顾此失彼,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案管职能。
2.变更案管部门名称。案管部门成立之初,采用的“案件管理办公室”“案件管理中心”等名称,但随着内设机构改革,就基层检察院而言,案管部门被并入某一检察部或直接更名为综合业务部,案管的主责主业在部门名称中得不到充分体现,建议将部门名称变更为“案件监督管理中心”或者“案件监督管理办公室”等,更能体现案管部门的职责所在。
3.明晰部门的核心归属。高检院多次强调案件管理的核心职能是监督,在检察权运行机制下,要实现放权与控权的有效制衡,作为办案的另一端——案件管理,必然要以监督办案、保证司法规范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案件管理工作的立足点和最后归宿。因此,在当前案件管理的四项职能中,监督是核心,管理、参谋、服务都要围绕监督落实和提高监督效能来运转。在四者关系上,监督是管理、参谋、服务的前提和基础,管理是监督的保障,参谋是监督的成果,服务是监督的途径。[1]
(二)优化案管职能定位,节约人力资源成本
1.将部分事务性工作“外包”。对于电子卷宗制作、法律文书送达、外来文书登记、涉案财物管理等纯事务性工作,可借鉴法院“外包送达”模式,以外包部分业务或购买社会服务等方式,将有关事务性工作委托给具有资质的公司企业,让案管人员从以窗口式服务、管家式服务为侧重点和着力点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心聚焦业务监管等主责主业。
2.优化案管人员内部分工。在案管人员数量充足的条件下,优化案管人员内部分工,案管部门可以根据自己每项工作的任务量和工作之间的牵连关系,在内部实现服务人员和监管人员的实质区分,即实现事务性工作人员不承担监管职责,监管工作人员无需承担事务性工作,通过内部职责优化整合,分工明确,让所有案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全身心投入到所负责的工作中去。
3.建设智能化案管。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运用到案管工作中。根据案管工作需要,运用信息技术化手段,牵头建设或购买更人性化、更简单、更实用的业务管理系统,把案管部门承担的事务性、服务型的工作交给系统处理,将有限的案管人力解放出来。通过将检察业务与现代科技应用相融合,提高案管工作质量和效率,加强监管,保障司法办案。[2]
(三)聚焦主责主业,突出监管这条主线
1.加强流程动态监督管理力度。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不断拓展流程监控的范围,紧紧围绕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规则、司法解释以及上级院有关办案规定,合理设置监控节点,加强关键环节的重点监控。对某些重要案件信息设置必填项,重要节点文书必须在系统内制作流转,重要文书必须强制上传,不断加大全程同步监控力度,增强监控实效。同时以线下线上办案是否一致、是否同步为核心监督内容,结合司法办案中易发多发问题,进一步加强对案件当事人诉讼权利保障的执法办案举措的同步监控。在日常督促整改的基础上,注重对问题的梳理总结和分析研判,定期通报监控发现的常见问题和执法办案风险点。每年年底,对本院年度流程动态管理监督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实施“红黄牌”差异化监管,并将结果纳入检察官年度绩效考评,促进业务部门积极反思,强化整改,以更高要求规范案件流程动态管理监督工作。
2.做好检察业务态势分析。业务分析涉及类案监督评判、专项工作研判和业务整体态势价值判断等,是体现案管业务属性、服务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案管工作中,要紧扣中心工作、热点难点,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业务分析,准确把握检察业务动态,善于从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社会关注热点,及时对当前重点工作和问题去选题展开分析,发挥好参谋助手、服务领导的作用,让业务分析成为案件管理部门工作常态。要善于利用检察大数据,注重收集数据和案例,在数据科学性、准确性的基础上,从关联数据信息中发现问题、判断趋势,深入挖掘,注重时效性,及时作月度、季度、年度业务分析,形成好的业务分析报告,为领导决策和业务指导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3.探索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模式。一是探索交叉评查。在现有评查规定和制度的前提下,积极探索交叉评查,构建“本地区检察机关横向交叉评查为主、上级检察机关纵向抽查为辅”评查新模式,打破本院内部案件质量评查的刚性不足的弊端。二是创新评查方法。建立“自查评估补充机制”“评查情况通报制度”“问题整改台账制度”。依托统一业务应用系统,采取“三书比对”“侦查卷宗和检察内卷对比”等方式,对案件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评查,深入发现司法不规范问题和案件质量问题。三是引进或开发技术平台。可通过引进或开发案件质量评查智能辅助系统,对于程序性、客观性问题,由系统对照评查标准和电子卷宗进行自动评查,通过“三书比对”等辅助人工开展深度实体评查,实现案件质量评查“常态化”“案件化”办理。四是树立监督理念。强化主动接受监督意识,邀请人民监督员参加案件质量评查等活动,听取人民监督员对案件事实、证据的认定和案件处理的意见,通过外部监督促进执法规范化,不断提升检察公信力,树立良好检察形象。
4.做好外部监督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是抓好案件信息公开,倒逼司法规范。案管部门是案件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在案件信息公开时,需从是否存在不应公开的情形、文书格式是否规范等进行审核,对存在疑虑的,及时与承办人进行核对,确保公开的法律文书和重大案件信息质量。同时,可探索扩大法律文书公开范围,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全面、及时的案件信息公开服务,把检察机关的司法办案情况“晒”出来,倒逼检察机关规范司法。二是强化人民监督员工作质效。目前检察院聘任的人民监督员,在面对一些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时,人民监督员的专业性明显不足,可能出现“外行监督内行”“人云亦云”的尴尬局面。有鉴于此,检察机关在监督范围更加广泛、监督方式更加多样、监督程序更加规范的基础上,在人民监督员选聘时,可采用专业人员固定化、比例化的方式,聘任时选取一定比例的大学教授、退休司法人员或者法学专业背景的人员等,组建人民监督员人才库,在尽量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的情况下,提升人民监督员的专业化水平。
(四)强化素能建设,为案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更新人员理念,处理好“几个关系”。[3]一是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处理好监管与服务的辩证关系,做到“在监管中服务,在服务中监管”。“在监管中服务”,就是要强化服务意识,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依托监督职能,实现对院领导、业务部门的服务,以平等的立场履行监管的职能,更大程度地得到办案部门的理解,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达到更好的监管效果。二是处理好单向监督与双向协商的关系。要尽可能地避免以监督部门自居、“高人一等”“单向监督”的做法,探索通过检察官联席会议、沟通协商会、情况通报会等方式,在案管部门与办案部门之间形成共识,共同整改司法办案中的不规范问题,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三是处理好案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工作成效的关系。要把自身工作成效与业务部门的工作成效统一起来,不要局限于关注制发了多少纠正意见、指出了多少问题,而是把提高整体办案效果作为工作目标,重视提前发现问题,及时向业务部门预警,及时跟业务部门沟通,与业务部门一道解决问题,共同提高办案质量。四是处理好人才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在人才的考核以及晋升管理中,可以大力推动智慧化人才管理系统的搭建,借助大数据收集干警日常的工作数据以及表现,更直观的通过动态化数据展现其工作过程以及工作成果,并将工作的目标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后根据人才差异化的表现情况调整工作目标、工作进度等,按照个人能力和工作需要,调配合适的工作内容,实现对人才科学利用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切实将人才的作用和价值发挥到最大。
2.锻造过硬本领。一是注重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和方式方法研究。根据“管理、监督、服务、参谋”的案件管理职能定位,结合工作要求和岗位需求,准确把握案件管理工作基本规律,加强检察业务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实践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要善于总结凝练,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为案管工作提供理论支撑。二是深入推进案件管理岗位基本素能提升。提升政策把握能力、法律适用能力、分析研判能力、文字综合能力、统筹协调能力、服务保障能力、数据统计能力、信息化应用能力,搭建岗位练兵、知识竞赛、研讨交流等平台,为推进案件管理队伍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3.全方位加强人才培养工作。以集中培训、人才交流、搭建平台等形式持续提升案管人员职业素能。一是以提升岗位素能为重点,不断深化各项案管业务的正规化培训,采取以上带下、挂职锻炼、横向学习交流等方式,抓好案管人员的培训,推动案管人员工作能力整体提升。二是建立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对于从事监管业务的案管人员,应当与相关业务部门轮岗交流,特别是基于监管人员不精通其他部门业务的现状,将其调至刑事检察、公益诉讼检察等部门,待相关业务精通熟练后重新调回案件监管岗位。也可以选派从事监管业务的案管人员到其他业务部门参加培训,参与、旁听相关业务讨论、学习。三是搭建案管学习交流平台。上级院案管部门可在检察工作网开设专栏或者组建学习交流微信群,将各地先进经验做法、理论研究、工作心得及经验成果上传于此,通过汇集各地案管智力成果,推动案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司法办案过分强调检察官的独立自主地位,弱化甚至忽略了案管部门对检察官司法办案活动的监督管理。再加之案管自身职能定位、主责主业不明、案管人员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能力亟待提高,严重影响检察机关司法办案质量和检察权规范运行。这就需要基层检察院和所有案管人员对现有案管工作进行全面梳理、认真总结经验,深入查找问题和薄弱环节,进一步明确职责和工作任务,拿出切实可行的有力举措,加强和改进案管工作,为“四大检察”全面充分协调发展贡献案管力量
『贰』 司法体制改革的方面有哪些
主要包括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实行法官、检察官员额制,加强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
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司法体制改革是“重头戏”。改革开放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紧密结合自身国情,及时回应社会需要,合理借鉴国际经验,使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渐次展开、与时俱进,成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司法规律的司法体制改革之路,有力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全面依法治国迈出坚实步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实行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组织法》第八条 人民法院实行司法责任制,建立健全权责统一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叁』 法院是为人民服务的吗
是
【拓展资料】
基层人民法院应抓住这个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在公正司法的基础上,坚守司法为民的初衷与底线,并做到“三个坚持”:一是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紧密融合,强调司法工作的崇高性。作为法官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和责任自觉。在审理案件中,既要做到实体公正、程序公正和形象公正,也要做到兼听、慎思、明辨、广阅、慎处,反复推敲,准确释法,严肃下判。
二是明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内容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强调了它的全面性和现实性。随着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群众的司法获得感不断提升,对司法活动更加关切,对诉讼服务的要求也提升到新的高度。“为民司法的口号”必须转化为“为民司法行动”,这需要法官转变观念,适应新形势,满足新期待,打造更加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民法院“铁军”队伍。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与廉洁司法联系起来,强调了人民法院工作的纯洁性和廉洁性。基层人民法院与群众接触最直接,应构建“以审判为中心”的新格局,促进庭审实质化,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适用法律,使审判活动不偏不倚,将司法摆在阳光下,用群众看得见的方式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得到公正审判。
基层人民法院应对标新使命、新要求,树立新目标,迎接新挑战,加强“四个中心”:一是司法为民综合服务中心。满足新时代群众高效、便捷、优质诉讼服务需求,立足本区域特色,打造特色法庭,营造良好司法营商环境,为送达、取证、保全、执行等提供诉讼导引、材料收转、案件流程查询等,依托“互联网+”,让数据多跑动,当事人少受累。二是多元化纠纷解决中心。新时代人民群众有新的期待,基层人民法院应出台新举措,改变单纯的矛盾化解机制,形成“以审执为主轴,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让矛盾不出基层、化解在基层、稳定在基层。三是基本解决执行难联动中心。
基层人民法院解决执行难应依靠当地党委政府支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落实责任,敢于担当,联合多部门,形成执行合力,打造高效的执行联动机制,控制执行案件增量,减少积案存量,全力维护法律权威。四是廉洁司法示范中心。充分认识基层人民法院干部队伍建设的短板,特别是干部作风存在的薄弱环节。为那些政治过硬、敢于担当、埋头干事的法官撑腰鼓劲,向懒作为、滥作为、慢作为的干部开刀亮剑。奖勤罚懒,重拳整治基层人民法院作风中的“四个顽疾”: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庸”;怠慢群众、工作拖沓的“懒”;目无纪律、知法犯法的“散”;倚老卖老、尾大不掉的“慢”。驱逐作风顽疾,树立基层人民法院“以审执为中心”的干事氛围,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用作风的转变促进工作转变
『肆』 法院实行司法体制改革后,案件质量越来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您好,湖南天星教育为您解答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行的司法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日益显露出诸多的弊端,在很多方面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目前,司法改革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们对所谓的司法不公表现出的强烈不满,为司法改革提供了难得的契机与动力。司法改革已经成为时下整个社会的强烈期待。。因此,尽快改革司法制度,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职能为市场经济服务,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一、当前我国司法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司法权地方化由于我国现行的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是按行政区域设置的,司法机构的人、财、物等有形资源均由各级行政机关支配和管理,具体表现为:一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经费依靠地方政府供给;二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人员编制由地方政府决定,法官及院长由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免;三是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工作条件的改善、装备的更新依赖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批准。这种体制上的弊端导致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解决案件时受地方政府的干涉或者潜在的威胁。其后果是使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丧失了作为国家司法机关应有的中立性而沦为保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的司法工具。使国家的司法活动地方化,使国家的某些法院成了“地方的法院”,不仅严重制约了审判工作的发展,而且破坏了国家法制的统一,直接影响国家法律的权威。(二)司法权行政化由于受到传统文化的制约,我国的司法体制、运行过程带有明显的行政化色彩。一方面,在法院同其他国家机关的外部关系上,法院往往被视为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一个专门负责司法活动的职能部门,它和同级党委、政府领导下的其他下属部门之间只是分工不同,而抹煞了司法机关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从法院内部结构看,司法行政化表现为从检察长(院长)、副检察长(副院长)、处(科、庭)长到普通检察官、法官形成一个等级体系,这种等级是按照行政官员的职级套用的。工资奖金也一律只与其行政级别挂钩。行政性职级成为检察官、法官能力与水平高低的计量器。从而使司法过程贯穿着强烈的行政管理色彩。法官在司法中难以独立、自主的进行审理,必然影响司法公正的实现。(三)法官素质不高我国的法官队伍基本上形成于《法官法》颁布以前。当时以工代干的人可以成为法官,法院的司机、打字员能提成法官,还有复转军人等皆可轻而易举地成为法官。《法官法》将法官入门的起点规定为大学本科以上。但目前,我国法院符合规定的却不足三分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法官职业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了法官选拔标准与程序上的偏差,表现为:一是准入条件过低,导致法官精英程度不高。在我国,以往的初任法官考试和人大任命审判员考试内容难度尚不及律师资格考试,无论是否经过正规的法律教育,是否有从事法律职业的知识背景,是否从事审判工作,有无审判职称等,都属法官之列,一律叫法官,造成我国法官绝对数量庞大,与世界通行的法官精英化格格不入。二是任命格次较低,不利于法官地位的提高。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审判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任命,任命者格次不够高。而且,助理审判员由本院院长任命,而助理审判员也属于法官,这样无疑削弱了法官任命的崇高性,实际上降低了法官的地位。低素质的法官给法院工作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直接产生两个方面的恶果。一方面是错案往往难免,由于一些法官素质不高,对法条理解能力偏低,对证据的判断失误,不能胜任高度专业化的审判工作;案水平低,超审限案问题依然存在;部分法官缺乏对审判技能的熟练掌握和运用,审判技能较差,无法独立地、高质量地处理复杂案件,不能很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公正司法的职责;另一方面是法官违法违纪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法官甚至贪赃枉法,“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殉私舞弊。这两个恶果已严重危害了法院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正性。(四)审判方式不科学1.长期以来,我们实行的审判方式是法官职权主义,由法官一手操作立案、调查取证、审理、裁判等全过程。而这种操作往往又在“暗箱”里封闭进行,从而使审判权的行使得不到监督和制约,给法官偏袒一方创造了条件,这种“暗箱操作”难以保证实体公正的结果。2.在我国,合议庭和审判委员会都是审判组织。合议庭负责审理绝大部分案件,审判委员会则对合议庭审理的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讨论并作出决定。但在实践中,许多合议庭只是负责审查事实,提出适用法律的意见,最终判决则是通过请示领导等方式得到了最终结论后才能作出和宣判,从而导致了“先定后审”的走过场现象;法官对案件只有审理的权力,而无裁判的权力,审判委员会集权太多,讨论案件过多,而审判委员会成员又大多不参予具体案件的审理,这就形成了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判分离的现象;这不仅不利于调动审判人员的积极性,还人为地延长了审判时间,导致超审限现象的出现。由于集体讨论,责任分散,出了错案无人负责,违法审判的责任追究落实不了。3.法院的审判结果最终要体现在裁判文书上。而过去裁判文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不讲理,既不讲判决的道理,也不讲判决的法理,使当事人不信服,导致上诉、申诉居高不下。因此,为了实现审判结果的公正,体现裁判结果的法律文书的改革势在必行。(五)“执行难”问题生效的判决应当执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应当受到保护,这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和法律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法院的一项重要职能。但多年来,法院“执行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已成为困扰法院工作,影响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突出问题。执行机构互不隶属,力量分散,装备薄弱,严重制约执行效率,影响执行效果;整个社会的协助执行观念仍很淡薄,对生效的法律文书缺乏应有的尊重;少数领导干部滥用权力,以权压法,公然非法干预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生效的法律文书得不到执行,就会动摇人民群众对国家法律的信心,损害法律的尊严。当发生纠纷时,许多当事人要么是“屈死不告状”,自认倒霉;要么是以私了方式解决;更有甚者,雇佣社会黑势力,以“黑”对“黑”,因经济纠纷引起杀人越货、绑架勒索的刑事案件时有发生,“执行难”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一大痼疾。(六)司法腐败严重司法腐败,是对当今社会危害最大的一种腐败,因为它危害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公平正义的信念和追求。司法腐败表现在个人身上,就是将公共权力私有化;表现在地方,是将公共权力地方化。国家赋予司法人员的职权,成为个人、地方谋取个人私利、部门利益、行业利益的手段,司法活动被用作权钱交易的工具。近几年来一些法官吃、拿、卡、要,索贿受贿,执法犯法,贪赃枉法;有些法院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导致司法不公的问题较突出;这些司法腐败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强烈不满,不仅严重地损害了司法机关的形象和司法的权威,而且严重地败坏了党和国家的崇高威望。已经到了非治不可的地步。二、关于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一)改革司法体制,确保司法独立实现司法独立是我们实现法治、追求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国家的司法审判权只能有国家的司法审判机关来行使,其它任何机关均不得行使这项权力。为了使法院摆脱行政的束缚,就必须改革现有法院的组织方式、司法人员的任免程序和方式,改变各级地方司法机关的财政体制。首先要打破司法机关按行政区划设置的体系,创制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可使司法机关免受利益诱惑和其他地方权力影响的司法体系。同时还必须改革现行司法机关的财政、人事体制,让司法机关摆脱在经费上对地方上的依赖,在人事上受地方上控制。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在于:(1)改“平行管理”模式为“垂直管理”模式,收回各级行政机关对司法机关人、财、物的决定权和供应权,改由中央统一管理。地方不再负担司法机关的经费。充分发挥中央对地方司法权的支配作用,从而实现国家法制的统一。(2)将法院的行政管理事务分中央和地方两级进行管理。中央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最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的管理权,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管理机关行使对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的管理权。(二)改革司法人事制度,提高司法审判人员的整体素质司法人事制度的改革,就是要从行政管理模式向依据审判规律而形成的模式转换,全面提高司法人员的队伍素质,建立严格的选拔制度和淘汰制度:一是要提高法官资格取得的难度,严格法官的任免程序,把好选拔关,要严格按照修正后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和国家统一的司法考试制度,选拔、任用、管理法官、检察官,要大力拓展经过正规高等教育的法律人才进入司法机关的渠道,建立一套从律师队伍中选拔检察官、法官的制度,坚决杜绝非专业人员进入司法队伍从事司法工作。调离、辞退业务能力低下的检察官、法官。推行法官逐级选任,缩减法官人数,实现法官精英化。二是要完善培训机制,实行法官轮训制,努力造就一批精通法律业务、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懂外语的专家型法官。三是提高法官待遇,以吸引全社会的优秀人才充实到法官队伍中来。在法院组织体系、人事体制改革方面逐步使地方法院与地方政府发生脱离,通过人事制度改革以减少或消除司法的地方保护主义现象。(三)改革审判方式,确保程序公正审判方式的改革首先应以审判公开为核心,公开审判的实质就是要当庭举证、质证、认证和裁判,案件事实调查和认定的整个过程都应当在法庭公开。其次要改革审判方式:一是庭审方式要从询问制向对抗制转变,强调当事人举证,加强对证据的质证和开庭辩论,充分发挥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参与诉讼的积极性。把开庭审理的过程真正变成调查案件事实、核实证据和双方当事人说理辩论的过程;二是审判方式要采取法官的独立负责的责任制,改革现行合议制与审判委员会制,建立主审法官制。改变现行中的审判集体负责制,要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审与判脱节的状况,取消层层审批制度,使参加案件审理的主审法官享有独立裁判的权力,同时让其真正独立地负起责任。合议庭与审判委员会应对主审法官起监督和指导作用,但不能代替主审法官承担责任,一旦出现错案,应由主审法官个人承担责任。同时还要确定法官独立审判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并且对违反该行为规范的后果作出具体规定,从而在制度上确保审判是在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前提之下实现的。三是简化诉讼程序,真正体现“两便”原则,避免重复劳动,以最少的诉讼消耗,取得最佳的审判效果。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实现案件繁简分离,从机制上确保案件审理的快捷高效,使一般经济纠纷,能得以及时处理,及时解决。四是凡是能够调解,当事人也愿意调解的,开庭前可以调解,庭上庭下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由审判庭予以受理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四)切实解决“执行难”切实解决“执行难”,维护法律的权威,使审判的正义、高效、有序落到实处,必须加快建立执行工作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设立独立执行局,对执行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和协调,统一调度指挥执行装备和力量,组织进行集中执行;确定执行重点地区、重点案件,组织、实施对重大案件的专项执行。各级法院还要积极探索解决执行难的有效途径,强化执行措施,加大执行力度,依法惩处拒不执行生效裁判的犯罪行为,维护案件胜诉方的合法权益。规范执行程序和秩序,对秩序中应当公开的事项一律公开,增大执行工作的透明度,自觉将人民法院的执行活动充分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和执行救济,提高执行的公信度。(五)强化司法监督机制,惩治司法腐败惩治司法腐败,实现司法公正,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措施是靠推进司法改革,完善司法监督机制,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依法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我国的新闻舆论素来以正面报道为主,司法、行政、权力机关之间未形成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司法权的专横和滥用,司法腐败的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我认为加强和完善我国的司法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作用,应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1.加强人大司法监督力度根据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的规定,我国的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也是法律监督机关。我国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都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并报告工作,受其监督。虽然人大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履行了监督职责,但力度远远不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督机构不健全,对监督的保障没有制度化,监督队伍的素质不够理想。因此,要尽快进行监督立法,建立专门的监督机构,确立监督责任。由于目前地方保护主义及裁判不公问题较为严重,因此要求加强人大对司法审判活动的监督的呼声较为强烈。我认为,强化人大的监督确有必要,但是,人大的监督应是整体、抽象、一般的监督,即透过一个时期、一批案件所暴露出来的现象,发现问题,进行调查,以利决策;而不应是对个案的直接监督。在具体操作上,人大不应该过多地针对某个具体案件要求听汇报、调案卷,甚至提出处理意见。即使是对个案的监督,也主要应是事后的监督。如果人大的监督特别是个案监督影响了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法院作为社会纠纷最终裁决人的地位,干涉了法院对具体案件的正当审理,违反了司法独立的原则,从而使法院的独立审判权实际上被干扰或剥夺;无疑是不可取的。要是人大发现法院或法官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确有违法行为,可以建议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责任,但并不能对案件进行任何的指示。加强和完善人大监督,有利于从宏观政治角度保证司法工作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和人民的意愿,促进司法的公正性。2.建立有效的内部监督机制为了保障实现审判管理体制的正义价值,必须建立并实行严格错案追究制度。权力的约束和制衡是防止司法腐败的重要手段,随着审判组织的独立和法官职权的扩大,必须大力强化对审判主体的制约和监督,保障实体正确。对独任审判员错误裁判,应由独任审判员承担责任。对合议庭成员评议案件时,故意歪曲事实,曲解法律,致使合议结果错误,造成错判的,由导致错误结果产生的成员承担责任。对审判委员会研究案件,违背事实,曲解法律,导致错案发生的,由有过错的审委会委员或主持人承担责任。对院长、庭长工作不负责任,好人主义,知错不纠,导致错判的,要由院长、庭长与有过错的法官分别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客观分析产生错案的原因,准确界定错案范围,严格执行错案追究程序。区分错案性质、过错程度,把错案责任追究到人,保障实体正义价值的实现。对司法人员在司法程序中的职务犯罪行为,要根据刑事诉讼程序进行处理。3.强化检察监督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负有监督的职能。人民检察院的监督,是一种来自法院外部的监督,它体现了检察权与审判权的互相制衡,这种制衡,不仅要体现在刑事案件的审理上,同样也应在民事、经济案件中得到落实。监督仅仅出自内部是肯定不够的,如果缺乏来自外部的、直接针对个案的监督,并不足以保障当事人所应该享有的权益。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其监督应当触及司法活动的各个领域,对少数法官在诉讼过程中的吃、拿、要、卡、贪、占等行为应及时追究其法律责任。同时,改革检察监督系统,健全检察监督制度,改变目前检察监督软弱无力的局面。4.加强和规范舆论的监督对司法活动的监督除了立法权的监督外,还应当受到舆论的监督,所谓舆论监督,是指舆论界(主要指新闻界)利用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予以报道、传播、评论,以行使监督的权利。西方一些国家将舆论监督视为除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种权力。近年来,国外的一些重大腐败案件大多是被新闻媒体披露出来的,如美国的“伊朗门”事件、日本的利库路特案等。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在全国法院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法院要自觉接受舆论监督,各类案件除涉及国家机密、公民个人隐私、未成年人犯罪以及法律另有规定不予公开审理外,一律实行公开审判制度,不许实行“暗箱操作”。允许新闻机构以对法律自负其责的态度如实报道。司法****产生的直接原因就是某些审判人员利用手中的权力进行着各种庭前、幕后的非法交易和操作,使原本应该公开的审判活动变成了一种“暗箱操作”,新闻舆论监督可体现为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案情,使广大民众和社会各界都能了解法院的审理经过和判决结果,这对司法就是一种约束,可以防范司法人员暗中弄虚作假,任意枉判。,从而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杜绝司法腐败现象的发生。我们在肯定舆论和媒体的监督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应当看到过滥的渲染性报道的负面影响。要使舆论和媒体的监督发挥正面作用,必须使其规范化起来。现实情况是,一方面新闻舆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力度不够,尚未形成足够的社会压力;另一方面过滥的渲染性报道又可能造成对司法活动的不公平影响。损害司法独立和司法活动的中立性。因此我们必须通过立法对新闻监督予以规范,遏制和减少其监督过程中的非规范行为,以避免其产生错误的导向,干扰司法独立。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权的正确行使,必须强化监督机制。尤其是随着法官独立审判和实行责任制的实施,法官权力进一步扩大。权力若不受监督和制约,必然导致专断和滥用,必然导致司法腐败。但在强化监督的同时,我们必须坚决反对对司法审判活动的乱干预,个别领导干部以言代法、干预法院独立案的行为,不仅不是正当的监督,而且是违法的,应坚决纠正。
『伍』 我国司法体制改革
法律分析:司法体制改革是指国家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和国家司法制度(法律制度),在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基本框架内,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司法体制改革的概念与内涵,涵盖了国家司法机关(组织体系)、国家司法制度(法律制度)、宪法规定的司法体制基本框架、司法体制的自我创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司法体系和司法制度等各项要素。
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 为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改革法院案件受理制度,变立案审查制为立案登记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提出如下意见。一、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通过立案登记制改革,推动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二)坚持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依法保障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方便当事人诉讼,做到公开、透明、高效。
(三)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对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案件,法院必须依法受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借口阻挠法院受理案件。
『陆』 司法体制改革的方面有哪些
中国司法体制是在继承革命根据地司法制度传统的基础上,受苏联的直接影响而形成的。它奠基于1954年,确立于1982年。具有以下特点:①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并列为司法机关;②审判权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③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实行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④司法机关对权力机关负责;⑤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司法体制总体上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符合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全面落实和民众司法需求的日益增长,司法体制迫切需要改革、完善和发展。
2002年,中共十六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按照公正司法和严格执法的要求,完善司法机关的机构设置、职权划分和管理制度”;2007年,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优化司法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保证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了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具体要求。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