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章节试题及答案
① 刑法60题(含答案、解析)8
29.下列关于抢劫罪的,正确的有()
A. 民工某甲外出打工时将菜刀放在棉被中捆好,背在身上,实施抢夺时被警察抓获,后查看棉被时发现了菜刀。民工某甲构成准抢劫,应定抢劫罪。
B. 乙经常邀约甲的妻子打麻将,为此导致甲夫妻不和。某日乙又将甲妻邀至乙家打麻将,甲得知后来到乙的住处,掀翻麻将桌,打了乙几耳光,并对乙说:“你破坏了我的家庭,必须赔偿5000元。”乙只好掏了5000元给甲,甲构成抢劫罪。
C. 15岁的甲潜入乙家,从乙的抽屉里窃得4000元现金,恰逢此时,乙的儿子丙放学回家,甲为了窝藏赃物,对丙实施暴力,导致丙轻伤,对甲应认定为抢劫罪。
D. 甲和在国有银行上班的乙是一对恋人,但二人苦于结婚没钱,于是甲说服乙,在乙所工作的银行营业所值班时,由甲前去营业所假装打劫,共同分赃,然后远走高飞,乙同意。 2005年4月3日,在只有乙值班时,甲冲进营业厅,用玩具手枪指向乙和大厅内的革命群众高喊:“缴钱不杀!”乙假装害怕,将预先准备好的100万元巨款放入甲的提包中,甲携款逃走。之后甲、乙平分赃款。甲乙构成抢劫罪。
答案:C
考察知识点:携带凶器抢夺、抢劫,敲诈勒索、的区别,犯罪构成 在A项中,携带凶器应具有随时可能使用或当场能够及时使用的特点,即具有随时使用的可能性,否则,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民工外出打工时,将菜刀放在棉被中捆好后背在背后;实施抢夺时,被警察抓获;警察查看棉被时发现了菜刀。对此,不能认定为携带凶器抢夺。 在B项中,甲虽然对乙实施了暴力行为,但从当时的环境来看,甲打了乙几耳光,并不足以抑制乙的反抗,故不应认定为抢劫罪,而应认定甲为敲诈勒索罪。附带说明的是,抢劫罪中的胁迫与其他方法,都必须达到足以抑制对方反抗的程度。 在C项中,15岁的甲虽然没有达到对盗窃罪负刑事责任的年龄,但其盗窃行为仍然是在盗窃故意支配下实施的,故符合“犯盗窃罪”的条件,应认定为准抢劫。〈刑蔽缓法〉269条规定的转化型抢劫是一种行为的转化,或者说是一种故意的转化,而不是罪名的转化。C项对甲应认定为抢劫罪是正确的 在D项中,甲乙二人的打劫金融机构的行为实际是一种伪装,而利用公职人员的便利条件才是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关键。也就是说,暴力行为与危害结果的发生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而利用职务之便才与危害结果的发生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所以,在同一案件中,两种行为的界限认定出现模糊的情况下,通说应以主要的行为性质来认定,所以要定贪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甲乙二人是贪污罪的共犯。
30. 下列关于中国刑法适用范围的说法哪宏陵模些是正确的?
A.甲国公民汤姆教唆乙国公民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即使约翰果真进入中国境内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能适用中国刑法对仅仅实施教唆行为的汤姆追究刑事责任
B.中国公民赵某从甲国贩卖毒品到乙国后回到中国。由于赵某的犯罪行为地不在中国境内,行为也没有危害中国的国家或者国民的利益,所以,不能适用中国刑法
C.A国公民丙在中国留学期间利用暑期外出旅游,途中为勒索财物,将B国在中国的留学生丁某从东北某市绑架到C国,中国刑法可以依据保护管辖原则对丙追究刑事责任
D.中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实施的犯罪行为,按照刑法规定的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也可以适用中国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答案: D
考察知识点:对刑法空间效力的理论考察 解析:刑法6~9条规定了我国的刑法管辖原则。 约翰进入中国境内发展黑社会组织,根据属地管辖原则,A选项错误; 贩卖毒品是国际犯罪,根据普遍管辖原则,B选项错误; 丁某是中国的留学生,根据保护管辖原则,C选项错误; D项是刑法第7条的法条原文,是属人管辖原则的体现,因此只有D项正确,当选。
31.甲因交通肇事被判2年有期徒刑,缓汪皮刑2年。2年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才发现甲在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故意伤害罪。则对甲应:()
A. 以故意伤害罪处罚,原交通肇事罪所判刑法不再执行。
B. 构成累犯应以故意伤害罪从重处罚
C. 对其所犯故意伤害罪和交通肇事罪按先减后并的原则并罚
D. 先对后罪作出判决再将所处刑罚与前罪判处的2年有期徒刑实行并罚
答案 考点:缓刑制度 解析:只要犯罪分子是再缓刑考验期限内违反了缓刑条件又犯新罪不论所犯新罪是再缓刑考验期限内发现还是再缓刑考验期满后发现只要没有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都应当撤销缓刑将前后两罪合并处罚.
② 司法考试刑法第三章犯罪构成试题及答案(单选)(4)
31、关于刑事责任、犯罪、刑罚三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刑罚没有关系
B.刑事责任是一个独立的概念,与犯罪没有关系
C.刑事责任是介于犯罪和刑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密切
D.刑事责任虽与犯罪、刑罚有联系,但联系不大
正确答案:C
32、张因为犯罪而被公安机关通缉,但本人并不知道正戚扮受到通缉。便衣警察李某认出某张,立即上前抓捕。某张以为遇到歹徒,奋起反抗,致便衣警察李某重伤。某张的行为:()
A.构成脱逃罪和妨害公务罪
B.构成过失重伤罪
C.构成故意伤害罪(重伤)
D.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D
33、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正确答案:B
34、甲15周岁,系我国某边镇中学生。甲和乙一起上学,在路上捡到一手提包。打开后,发现内有1000元钱和4小袋白粉末。甲说:“这袋上有中文‘海洛因’和英文‘heroin’及‘50g’的字样。我在电视上看过,这东西就是白粉,我们把它卖了,还能发一笔财。”二人遂将4袋白粉均分。甲先将一袋白粉卖与他人,后在学校组织去邻国旅游时,携带另一袋白粉并在境外出售。甲的行为:()
A.构成走私毒品罪
B.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
C.构成贩卖毒品罪
D.构成走私、贩卖毒品罪
正确答案:C
35、张三与李四有宿仇,因此,一直希望杀害李四,某日得知李四要出差,于是,劝李四乘坐飞机前往目的地,其真实想法是希望李四乘坐的飞机发生空难,李四乘坐的飞机在起飞半小时后果然发生空难,李四因此丧命。问:张三的行为性质是()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由于李四死亡的结果与张三的劝说行为之间没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所以,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C.无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正确答案:C
36、甲男明知乙由只有13周岁,误以为法律并不禁止征得幼女同意后的性交行为。于是在征得乙女的同意后与乙女发生了性交。甲的行为属于下列何种情形?
A.幻觉犯,不构成**幼女罪
B.法律认识错误,构成**幼女罪
C.对象认识错误,构成**幼女罪
D.客体认识错误,不构成**幼女罪
正确答案:B
37、养花专业户李某为防止偷花,在花房周围私拉电网。一日晚,白某偷花不慎触电,经送医院抢救,不治身亡。李某对这种结果的主观心理态度是什么?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疏忽大意的过失
正确答案:B
38、行为人在实施不纯正不作为犯罪时,其罪过:
A.只能是故意
B.只能是过失
C.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只能是间接故意
正确答案:C
39、下列甲、乙、丙、丁的行为,属刑法中的危害行为的是()
A.甲与王某素有仇隙。一日,甲对王某的朋友江某说:“终有一天,我非杀死王某不可!”
B.乙女下夜班时,路遇歹徒薛某持刀抢劫。搏斗过程中,乙女取出口袋中的水果刀将薛某刺死。原来,乙女为防止坏人袭击,口袋中一直放有一把水果刀
C.丙受雇为臧某照顾小孩。一次带小孩出去游玩时,丙不负责任,见危不救,致使小孩身受重伤
D.博物馆保安丁在与入室抢劫的两歹徒搏斗时,被歹徒按倒在某贵重文物上,将该文物压碎
正确答案:C
40、李某为灌溉麦田,用潜水泵从麦田南侧的沙河引水。为避免大堤上枣仔指过往车辆和行人碾压电线,李某将电线分别挂在大堤两侧距地面约2米高的树上。一日晚,由于风吹树摆,电线从树上逐渐下垂。恰逢村民张某驾驶无灯光的农用机动三轮车中速经过此地,行驶中张某被垂下的电线挂住脖子,导致翻车事故,张某当场死亡。李某的主观心理态度是()
A.既没有故意,也没有过失,属意外事件
B.凳配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正确答案:C
③ 刑法60题(含答案、解析)14
B. 对该案件应适用审理时的刑法修正案四(02年12月28日颁布实施)关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用器材罪的规定处理。
C. 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某甲以量刑过重为由提出上诉。此时正在二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该修正案。
D. 如果该案一审判决作出后超过上诉期,被告人没有提出上诉,检查机关也没有提出抗诉。但不久检查机关以该判决确有错误为由提出抗诉。再审期间,适逢刑法修正案四颁布实施,则此时应直接适用97年刑法典。
答案:AD 考察知识点:刑法的时间效力
解析: AD项正确,对“已决案”,应适用行为时的法律,AD项也符合“从旧兼从轻”的处理原则; BC项错误,BC项的处理方式不利于被告人。
52.甲、乙、丙三人向不相识的丁某要20块钱买烟抽,遭到丁某的拒绝。甲、乙、丙三人即对丁某进行殴打,致丁某轻微伤。在三人将要离去时,甲某仍觉得不解气,又回身持刀朝丁某腿部扎了两刀,致丁某失血过多死亡。以下那些不正确( )
A.甲、乙、丙三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B.甲、乙、丙三人构成寻衅滋事罪
C.甲、乙、丙三人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构成故意伤害罪,乙、丙构成寻衅滋事罪
[答案]:ABC
[解析]:甲某伤害行为属于“过限行为”,其他人在寻衅滋事的限度内承担责任,伤害是甲某单独所为,甲某单独承担责任。对甲某而言伤害罪的重行为吸收寻衅滋事的情形为,仅成立故意伤害一罪。
53.杨康跟穆念慈谈恋爱,但穆念慈痛恨杨康投靠金人表示要断绝关系,杨康产生了歹意,在夜晚把穆念慈诱到一个悬崖边,问她能不能继续保持恋爱关系,穆念慈说一刀两断。杨康问当真?穆念慈说当真!杨康大怒,一下子就把穆念慈推下悬崖。然后他下山回家顺便看看结果,一看穆念慈没有摔死,身上湿漉漉,正坐在地上哭。原因是最近山洪爆发,水流到在悬崖下面,积了一个大水坑,穆念慈被推下之后,掉在大水坑里,没有摔死。他看到这种情况以后,也没有再加害穆念慈,径自走了。 请问关于“杨康故意杀人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有()
A. 应认定杨康故意杀人中止 B. 应认定杨康故意杀人未遂
C. 应认定杨康故意杀人既遂 D. 应认定杨康成立故意杀人罪
答案:AD
考察知识点:未遂、中止的区别 解析:选A,应认定杨康故意杀人中止。D也是对的。 这一判断的前提是被害人并未因滚落山坡而身体受伤,生命出于危险之中。犯罪中止的自动放弃重复性行为,是指行为人认识到单纯放弃重复性的犯罪行为就不会发生犯罪结果,事实上也是如此,成立中止则应认为该行为未实行终了;更何况被害人仍然出于犯罪人的控制之下,犯绝大罪人仍然可以实施杀人行为但自动放弃的,,所以在此情况下成立中止。排除BC。 (申明:此题曾有一定程度争议,也有人会认为是“未遂”, 再打个比方,如:甲先飞刀杀人,刀未中,被害人吓得不敢动,甲仍然可以用石头击杀被害人,却放弃,应该成立中止。这俩个案例的共性是被害人仍然搏兄出于犯罪人的控制之下,犯罪人仍然可以实施杀人行为而自动放弃,成立中止。如果有其他情节,则要重新分析定型)
54.多选5.刑法第29条第2款规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这在刑法理论上被称为“教唆未遂”。大家可以根据对29条第2款的理解,来判断下列哪种情形里,甲某属于教唆未遂,且应按照29条第2款处理:( )
A.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还给了乙某10万元,乙某答应下来,收了甲某的10万元钱,却不打算为甲某办事。
B.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乙某表示接受并当晚磨了菜刀,但因乙某在晚上磨刀的声音太吵,被周围并银竖的革命群众及时报警,第二天刚一出门即被警察抓获。
C.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本地的一位姑娘,丙某每天前往姑娘家献殷勤,乙某非常气愤,于是甲某教唆乙某去敲断丙某的腿,乙某接受教唆并着手实行对丙某的伤害,但是遭到丙某的激烈反抗,乙某一怒之下竟将丙某杀死。
D.乙某、丙某是邻居,两人同时爱上了外地的一位姑娘,但姑娘却对丙某情有独钟,姑娘每天都会给丙某寄一封情书,乙某非常嫉妒。于是甲某教唆乙某,每天把姑娘寄到丙某家信箱里的情书撕掉,乙某认为这样做不厚道,拒绝了。
答案:AB
考察知识点:刑法第29条第2款的适用范围 [解析]: 对于A项,很简单,,甲某教唆乙某杀害丙某,而乙某什么都没做,属于“教唆未遂”。 A项入选。 对于B项,乙某表示接受甲某教唆并当晚磨菜刀的行为属于犯罪预备,而且故意杀人罪是处罚犯罪预备的,所以甲某属于“教唆未遂”,只应按照29条第2款处理,而不能按照29条第1款的共同预备犯罪处理。所以B项入选。 对于C项,可以参考部分犯罪共同说,“甲某的教唆行为“与“乙某的杀人的行为”具有因果关系,乙某的故意杀人罪包含了故意伤害的行为,甲某在故意伤害的范围内和乙某构成共犯,既然如此,就应当认定被教唆人乙某犯了被教唆之罪,因此对甲某不能适用29条第2款,而应依29条第1款,按照甲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处理。所以C不选。 对于D项,(语出张明楷:)刑法第29条第2款的适用范围应做以下限制,如果被教唆的犯罪不处罚未遂时,(也就是未遂时不作为犯罪处理),而被教唆人又没有犯被教唆之罪的,对教唆人不应适用29条第2款,而宜认定为无罪。(如D项中侵犯别人通信自由的行为,对甲应当认定为无罪)。所以D不选
④ 刑法60题(含答案、解析)6
24.陈某在街上趁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随后陈某反复使用该手机拔打国际长途电话,致使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一周后,陈某将该手机丢弃在某邮局门口,引起保安人员的怀疑,经询问案发。下列有关此案的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
A.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从重处罚即可
B. 对陈某的行为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即可
C.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
D.对陈某的行为以抢夺罪与故意毁坏财物罪实行数卑并罚
答案:C
解析: 陈某趁被害人刘某不备,将其手机(价值2590元)夺走的行为,构成抢夺罪;之后反复使用该手机拨打国际长途电话造成刘某损失话费5200元,依据刑罚第265条以及盗窃案件的司法解释,应该以盗窃罪论处;所以应以抢夺罪与盗窃罪实行数罪并罚,故只有选项C为正确说法。 现在的问题是汪举,有人可能认为抢夺行为与盗打电话行为之间构成牵连关系,直接以重罪??盗窃罪(数额大一些)从重处罚,即认为B选项正确而C选项错误,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其一:抢夺手机后并非是为了盗打电话,也有可能是赠与他人等等,即二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牵连关系; 其次,两行为所针对的犯罪对象不同,前者是手机、后者是电信资费; 其三,如果作为牵连犯处理,即只定盗窃罪的话,那么,该盗窃罪的数额无论如何也只能是5200元,是不能把手机的价值(2590元)累计相加的,因为2590元不是盗窃的行为而是明显的抢夺行为所非法占有的,所以选项B不正确。
25.下列关于数罪并罚的做法与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甲犯A、B罪,分别世陵镇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18年;甲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在14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范围内决定合并执行的刑期,然后,减去已经执行的8年刑期
B.乙犯A、B罪,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4年和7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法院发现乙在判决宣告以前还有没有判决的C罪,并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必然超过20年
C.丙犯A、B罪,分别被法院判处14年和11年,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数罪并罚时有期徒刑不得超过20年,故丙实际上不可能执行C罪的刑罚
D.丁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有A、B、C、D四罪,但法院只判决A罪8年有期徒刑、B罪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执行5年后发现C罪与D罪,法院判处C罪5年有期徒刑、D罪7年有期徒刑。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刑期”应是18年,而不是12年
答案:D
考查知识点:刑法总则规定的关于数罪并罚的知识 解析: 本题中选项A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处罚。甲犯A、B罪被决定合并执行18年。执行8年后又犯C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对此,法院应适用的数罪并罚方法应是先减后并,因此法院适用先并后减的方法是错误的。 选项B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乙犯A、B罪,法院决定合并执搜粗行20年,在执行2年后,发现漏判C罪,应适用先并后减的方法,已经执行的2年刑期计算在新判决决定的刑期以内,这样乙实际执行的有期徒刑幅度仍然是在20年之内。故选项B说法错误。 选项C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又犯新罪的处罚。丙犯A、B罪,法院决定合并执行20年;在执行2年后,丙又犯C罪,法院就C罪判处有期徒刑5年。由于适用先减后并的方法计算刑期,实际上仍对C执行了刑罚。故选项C说法错误。 选项D考查判决宣告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并罚。按照先并后减的方法,丁犯A罪被判处8年有期徒刑,犯B罪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决定合并执行18年有期徒刑。犯C罪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犯D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故此次并罚的“数刑中的刑期”应是18年。
26.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又构成其他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
B.盗窃后为掩盖罪行而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属于吸收犯,以盗窃从重处罚
C.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属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的竟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D.盗窃商业秘密的,属盗窃罪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竞合,从一重罪定罪处罚
答案:A
本题考查知识点:盗窃罪的司法解释。 根据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第5款的规定:“实施盗窃犯罪,造成公私财物损毁的,以盗窃罪从重处罚;又构成其他犯罪的,择一重罪从重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未构成盗窃罪,但因采用破坏性手段造成公私财物损毁数额较大的,以故意毁坏财物罪处罚。为掩饰盗窃罪行或者报复等,故意破坏公私财物构成犯罪的,应当以盗窃罪和构成的其他罪行实行数罪并罚。”因此,A选项是对的,B选项是错的。 《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264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因此C项中“盗窃信用卡井使用的”行为应定盗窃罪,所以c项也是错误的。 《刑法》第219条第1款规定:“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因此D项中“盗窃商业秘密的”行为应定侵犯商业秘密罪,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故本题选B、C、D三项错误,只有A正确。
⑤ 万国学校:刑法50题测试及答案与解析1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因侵占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三年,缓刑期满后三年张某又犯间谍罪,则张某:( )
A.构成一般累犯
B.构成特别累犯缺物
C.不构成累犯,因为后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
D.不构成累犯,因为缓刑执行期满后不符合累犯构成条件
2.陈某原系某乡某村村民委员会主任。
在某厂征用村里土地时,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利用作废收款收据等手段套取征地补偿费9万元,据为己有( )
A.陈某构成侵占罪 B.陈某构成贪污罪
C.陈某构成诈骗罪 D.陈某构成职务侵占罪
3.张某为了发财致富便使用红糖和淀粉加工生产了300箱假“板蓝根冲剂”,分6次售出,得赃款250000元,张某的行为应构成: ( )
A.非法经营罪 B.诈骗罪
C.生产、销售假药罪 D.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4.甲某是我国某通讯社的高级我,应香港某报社记者之请,设法在为其搞有关对台政策一份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通讯社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甲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香港某报社记者。香港某记者为了表示感谢,给其20000港元。甲某的行为 ( )
A.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B.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C.构成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D.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
5.甲某遭到乙某等三人的无端殴打,并被乙某用刮刀刺伤。甲某急忙夺路跑走,此时,乙某等人高呼:“抓小偷!”。路人丙某不明真相,上前抓住甲某。甲某一时难以挣脱,不得已刺伤丙某,得以脱身。事后查明,甲某被乙谋刺成重伤,甲某给丙某造成轻伤害。甲某的行为:( )
A.属于紧急避险,不负刑事责任
B.属于避险过当,应当负刑事责任
C.属于假想防卫,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
D.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针对《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
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改扮碧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核举遍管
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7.孙某持刀抢劫赵某财物,赵某夺下孙某的刀,并将孙某推倒在水泥地上,孙某头部着地,当即昏迷。赵某随后持刀将孙某杀死。关于赵某行为的性质,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赵某将抢劫犯杀死,属于正当防卫
B.赵某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
C.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防卫过当
D.赵某前面的行为是正当防卫,后面的行为是故意杀人
8.蔡某是某国有银行办事处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收取储户存入的委托贷款60余万元不入账,归个人用于经营汽车运输、赌博、炒股以及购买房子等。贷款期满后蔡某采取自制取款凭条透支储户存款的手段归还了上述60余万元的委托贷款。致使银行库款与账面不符,出现60余万元的亏空。为了对付上级的财务检查蔡某找到李某,请李某以个人名义与办事处签订了一份虚假的60万元贷款合同,用以冲抵该60万元的亏空。在财务检查时,会计从账面发现办事处尚有李某的60万元贷款没有收回,督促蔡某收回该笔贷款案发( )
A.蔡某构成贪污罪,贪污金额120万元
B.蔡某构成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犯罪金额各60万元
C.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120万元
D.蔡某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60万
9.甲某自称是某空军飞行学校的少校教官,负责招收飞行员的工作。一些人不明真相, 纷纷请其吃喝送礼,希望能招收自己的孩子当飞行员。某日,甲某又身着军装,拦住一位妇女,声称需要检查是否携带毒品。搜到该妇女一个钱包,内装数额较大的现金。甲某诈称这是贩毒资金,必须予以没收。该女争辩,欲夺回自己钱包。甲某挥拳将其*在地,扬长而去。甲某构成:( )
A.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 B.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和抢劫罪
C.只成立冒充军人招摇撞骗罪一罪 D.构成抢夺罪
10.甲某因其欠银行贷款未偿还,被法院依法将其1辆价值15万元的汽车扣押,停放在法院院内。甲某担心案件久拖不决,车辆长期不用会损坏,也影响自己跑运输。产生把车弄回来催促法院尽快公正结案的念头。某晚,甲某潜入法院院内,用备用车钥匙打开车门,将车开走。随后,甲某打电话告诉法院,说车是他弄出来的,并催促法院赶快公正结案。甲某的行为: ( )
A.构成盗窃罪 B.不构成犯罪
C.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 D.构成非法处置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罪
11.甲某放在卧室的手提包中的1万元钱被乙某盗窃。为了达到报复乙某的目的,甲某向公安机关谎称被盗5万元,并在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之前,指使丙某证明自己被盗5万元。甲某的行为:( )
A.构成伪证罪 B.构成诬告陷害罪
C.不作犯罪处理 D.构成妨害作证罪
12.在传销活动中,甲某是乙某、丙某之子丁某的下线。在国家明令禁止传销后,甲某多次找丁某退还传销款未果。某日甲某又到乙某家找丁某退款。丁某不在家。甲某要求乙某替其子丁某偿还欠款,乙某以传销退款一事与己无关为由拒绝。甲某从乙某家拿出一把菜刀,持刀向乙某要钱。遭到乙某拒绝后,便朝乙某连砍数刀,致乙某轻伤( )
A.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 B.甲某构成抢劫罪
C.甲某构成故意伤害罪和抢劫罪 D.甲某构成非法拘禁罪
13.甲某遇一小男孩乙某(3岁)在公路上行走,遂产生将其拐走换钱的想法,将小孩带到其深圳的亲戚丙某家,谎称是自己的儿子,想送人收养,并要求丙某帮助联系收养人,以借机获得财物。过去一个星期,仍然联系不到“收养人”,甲某只好将乙某从深圳接回,放到拐走乙某的公路旁。后乙某被家人找回( )
A.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中止) B.甲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既遂)
C.丙某的行为构成甲某的共犯 D.丙某的行为构成拐卖儿童罪(未遂)
14.甲某受聘担任N公司副总工程师期间,因对现状不满,欲离开公司未获批准。便与H公司总经理乙某接触。乙某为获取甲某的技术资料,送给甲某2万元。之后,甲某将属于N公司商业秘密的某种染料生产工艺流程和某种染料的三个结构式披露给乙某。乙某仅按甲某提供的某种染料的工艺流程作了小试,即案发。经评估、鉴定分该染料生产工艺专有技术及应用于相关六个品种的资产收益评估值为387万元;某染料研制开发费用为3百余万元。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
A.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B.甲某构成受贿罪和侵犯商业秘密罪
C.甲某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
D.甲某构成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
15.钱某使用假印章和变造的保险单与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收取保费。投保人达160人之多,非法收取保费40余万元,钱某在保险单上留有真实的联系电话,当投保人发生险损,钱某进行了一定的理赔( )
A.钱某构成非法经营罪 B.钱某构成诈骗罪
C.钱某构成合同诈骗罪,属于牵连犯 D.钱某构成保险诈骗罪
16.包某开办一生产烟花爆竹的工厂,因为生产场地狭小,违反成品不能堆放于生产车间的规定,将成品堆放于生产车间。工人在操作时不慎打出火花,引燃火药,继而引爆堆放的成品,引起巨大爆炸,致使在车间工作的十多人死亡。包某的行为构成( )
A.过失爆炸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危险物品肇事罪 D.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17.某县甲某开办的个体小煤窑只开了采煤通道即开始采煤,主管部门检查后发现该煤窑只有送风口,没有排风口,即书面通知其停业整顿,甲某拖延不改继续采矿,终于因瓦斯浓度太高,发生爆炸致9名矿工死亡。甲某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工程重大安全事故罪
C.重大劳动安全事故罪 D.过失爆炸罪
18.甲某因抢劫罪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服刑期间;由于有立功表现而被假释。假释考验期满之日前一天,几个朋友邀请甲某到一饭店摆宴庆贺他获得新生,甲某喝酒较多。饭后,甲某驾车回家途中撞倒一人,甲某下车一看人已死亡,酒顿时吓醒,驾车逃离现场,后被查获。对甲某的行为应( )处理。
A.按照交通肇事罪 B.按照累犯
C.按照数罪并罚中先减后并的原则 D.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处罚
19.在下列案例中,哪些案例中的犯罪主体构成该种犯罪的特殊主体?( )
A.公安人员甲利用工作关系,向他人索要炸药到水库炸鱼,造成经济损失30余万元
B.在粮食局工作的乙趁看门人不注意偷配仓库大门钥匙,让其弟潜入仓库,盗窃仓库保管物品
C.国家工作人员丙多次伙同他人进行走私活动,从中获利30万元
D.某厂厂长丁指使本厂财务人员作假账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3年内偷税数额累计达200余万元
20.康某对马某的一块浪琴表垂涎已久,某日康某骗马某说要给其介绍对象,让马某请自己喝酒,趁机将马某灌醉,然后走到一僻静胡同,将其手表捋下拿走。现问,康某的行为符合下列哪一选项的犯罪特征? ( )
A.诈骗罪 B.盗窃罪 C.侵占罪 D.抢劫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