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话语资源
Ⅰ 罗翔老师说过的经典句子 【分享】
罗翔老师说过的经典句子(篇一)
1.“尝试学习法律,一定要有常识,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
2.尝试学习法律,一定要有常识,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这就是很多同学说很多时候我考试我什么都不懂,我就凭借朴素的三观来做题,很多时候凭借朴素的三观你依然能做对很多题,尤其在每一年考试中都有一些巨难的试题,而这些巨难的试题说白了,法律学多了反而做不出,因为很多时候人法律学多了就丧失人性了。你用一个普通人的观点就很容易能够做出来,一定要拥有一点常识。
3.但人不能永远浪漫下去,那会走向自我毁灭的。浪漫都是水字旁,会把人淹死的。人最终还是要进入一个规则体系,所谓~随心所欲不逾矩嘛。
4.刑法这个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这个字怎么写呢?拿人开刀的呀,把开刀的依据合法化就叫刑法。
5.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刑法的学习,能够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够成为法治之光。同学们将比我走的更远,将在知识的海洋能够遨游到更加宽畅。
6.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7.人生之要事在于确立伟大的目标与实现这目标的决心。
8.以赛亚·柏林有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他说人类的思想家有两种,一种是刺猬,非此即彼,非黑即白;还有一种思想家是狐狸,虽然坚持自己的观点,但也认可对立观点具有相对的合理性。一个是一元论一个是二元论,我觉得二元论至少是我所欣赏的,因为在人类历史上带给人类无数浩劫的思想家全都是刺猬式的,非此即彼。
9.我不会害怕别人嘲笑自己有欲望,我了解欲望,因为自己更接近欲望。
10.对于网络喷子,各位一定要去反思的是一个匿名的环境,一个人所不知的环境,君子在慎独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够遏制自己内心的幽暗的?还是我反复所说的人是目的,人不是纯粹的手段,所以建设法制社会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尊重别人。一个尊重他人人生的人不会伤害他,一个尊重他人他人身体的人也不会性侵他人,一个尊重他人财产的人不会去盗窃他人,同样一个尊重他人名誉的人也不会随意的泼脏水,人是目的,而不是纯粹的手段。
11.不要因为我们法治建设出现一些小小障碍就心灰意冷,这只是暂时的,我们依然有美好的追求。
12.遏制自己内心的知识优越感,才能让你发自内心的去尊重他人,避免狂妄自大,才能让你不断的丰富自己的内心。
13.任何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14.读书分两种,功利性读书与非功利性读书。非功利性的读书更为重要,它让你能够地址成功主义的读书,能够坦然接受自己的命运,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风光,而是在你遭遇挫折时,在你低迷时,你是否依然有勇气继续前行。非功利性阅读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培育我们的谦卑。
15.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因为他跟人的尊严是相关的。有很多快乐,是降低了人性的尊严。而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的。享受什么的快乐呢?高级的快乐。
罗翔老师说过的经典句子(篇二)
16.怀疑主义是理性时代的咒诅,如果你持一种怀疑主义的立场,你所有的认识都是不稳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认识论依据,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存在正义,而正义是一定客观存在的。
17.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在我看来,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表现。
18.“想起古希腊哲学家爱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演出并非我们所选择的剧本。”
19.培根说过:一次犯罪不过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污染了水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刑罚权不受限制,那么一切正义,都可能被架空,而且往往是以正义的名义来架空正义。
20.所有通过捷径所获取的快乐,无论是金钱、性还是名望,最终都会给自己带来痛苦。人其实很难抵制诱惑,人只能远离诱惑,所以千万不要高看自己的定力。
21.而且人最大的痛苦就在于什么呢?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笛卡尔所说的“我思故我在”这个很对,但是“我思故我在”经常让我们沉浸于一种幻想之中,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但其实不是这样。
22.在时间的进程中,所有美善的事业都有一个负的斜率。
23.约束不等于压迫,冷静和理性不等于冷淡和麻木。
24.历史的经验告诉我,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往往导致绝对腐败,我们的解释最重要的是要符合民众朴素的正义感,符合我们的公平,所以这是为什么法律不是由专家说三道四。
25.虚荣,魔鬼最爱的原罪。
26.每当我们表达道德愤慨的时候,我们也许都要反躬自省,我们是否比想象中更幽暗、邪荡和伪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内心的邪恶是否会催生更大的罪恶,是否会因着各种优势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会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当然,这里的我们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27.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而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29.快乐是不能走捷径的。
30.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装多了,慢慢的就真的会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如果离开了这个装,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
罗翔老师说过哪些经典的话
罗翔老师说过哪些经典的话【篇一】
1.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话,一定会造成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2.所有真实的快乐,都需要长久的铺垫和努力。
3.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4.我们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取消圆圈。
5.有时,看似善良的愿望往往会把人类带向人间地狱。
6.读书是一个什么悖论呢?我因为求知而读书,但是当我越来越阅读的时候,我越来越承认自己的无知,这是悖论。
7.城市中的万物并不一定是生活在严谨的逻辑论证中的,而且完全按照逻辑去生活,有可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霍姆斯大法官反复提醒我们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所以如果不断地经验,适时提醒我们12岁,13岁的孩子可能去实施严重的一些恶性犯罪,那么我们认为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负刑事责任的责任的这种逻辑命题,似乎就有修正的必要。
8.《了不起的盖茨比》提醒我们:“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9.刑法这个字本身就不好看,刑法这个字怎么写呢?拿人开刀的呀,把开刀的依据合法化就叫刑法。
10.但是很多人读书为了什么?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炫耀,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在写文章的时候炫耀张说李说王说王二麻子说,很多人读书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知识上的优越感,那你可能就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11.法律操守,对法律的尊重。
12.一种行为虽然侵犯了法律,但如果这种行为在伦理生活中是被鼓励的,那无论如何,他都不是犯罪。
13.司法虽然要尊重民意的表达,但又需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14.我们的阅读永远不要只读自己喜欢读的,我们要读挑战我们的书籍,如果一本书不能够挑战我们,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如果一本书不能够挑战我们,我们如何去走出自己的狭隘,自己的偏见。所以卡夫卡说:一本书就像一把利斧,要劈开我们冰封的内心。你们准备好了吗?跟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用它的利斧去劈开你的冰冷、傲慢、自恋与自怜的内心。
15.当我越来越多地阅读,当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才觉得:啊,我离天还有那么的遥远,我永远也到不了。我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无知,在知识的海洋中我永远无法遨游。大家一定要注意不要为你的无知而辩护。
16.我非常喜欢一句话,纳尼亚传奇的作者曾经说:仁爱,必须生活在公正的土壤中,换言之,公正是和仁爱相对应的一种概念,离开了公证,仁爱就没有意义,那如果你现在离开了正义离开了有罪必罚,这样的一个基本的正义观点,你空谈人来这个仁爱就会变得像食人草一样。他是食人草,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她还顶着可爱的绿植的,这样的一个名声,但它其实是食人草,离开了公证仁爱就没有意义,离开了公证仁爱一定会导致人道主义的灾难。
17.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很多人的剧本就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即使过程会痛苦但一定很独特并很精彩。
18.如果你没有想清楚律师为什么要为罪犯做辩护,说明你还没有做好当一名合格刑辩律师的准备。
19.怀疑主义是理性时代的咒诅,如果你持一种怀疑主义的立场,你所有的认识都是不稳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认识论依据,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存在正义,而正义是一定客观存在的。
20.法律的训练自然会让我们在某些问题上与大众看法不一。但是要避免两个极端,一是封闭化的精英立场,二是从众的群众立场,我想法律永远不能脱离一个民族的主流道德意识,法律要超越民众的偏见。这也是我一直主张,法律人要倾听民众的声音,但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罗翔老师说过哪些经典的话【篇二】
21.如果一种行为是社会生活所许可的,那它就不应该是犯罪。
22.如果法律规定模糊不清,那么公权力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23.律师的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来追求法律的正义。
24.对法治破坏最大的莫过于盛行于大多数国人心中的“法家思维”。
25.因为没有买就没有卖,就是因为买方市场处罚太轻,才有那么多卖方市场。
26.人生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
27.“自由一定要加以规范的限制,如果自由不加以限制,一定会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28.任何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29.每当我们表达道德愤慨的时候,我们也许都要反躬自省,我们是否比想象中更幽暗、邪荡和伪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内心的邪恶是否会催生更大的罪恶,是否会因着各种优势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会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当然,这里的我们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30.如果你的眼目永远只关注地下,你永远不知道向上看有多么的快乐。
31.人跟人的系啊,就像存钱。你必须先存钱才能取钱。如果只取钱不存钱,这叫恶意透支啊,你的账户就破产了呀,所以如果你想从他人的身上支取感情。你首先要存入足够多的感情。
32.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33.约束不等于压迫,冷静和理性不等于冷淡和麻木。
34.你遵循这些规范,你才能够真正拥有所谓的自由因为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自由始终是自律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
35.如果司法权不加限制,那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刑罚权任意打击的对象。中国历史上的典故,1142年除夕之夜岳飞之死,岳飞临死的时候,说了八个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岳飞之死的罪名是什么?莫须有。所以相信每个对中国历史有基本认识的同学都认识了八个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6.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刑法的学习,能够培育真正的法治理念。能够成为法治之光。同学们将比我走的更远,将在知识的海洋能够遨游到更加宽畅。
37.惜花须检点,爱月不梳头。
38.只有法治才能让我们这个民族走向真正的复兴。
39.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实际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实际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的去追寻正义,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灰心,不疲倦,我们尽力而为。
40.老百姓是有发言权的,因为每个人的正义感都是一样的,每个人都有朴素的正义感。
那些罗翔老师说过的温柔的话语
那些罗翔老师说过的温柔的话语【篇一】
1.因为没有买就没有卖,就是因为买方市场处罚太轻,才有那么多卖方市场。
2.经验哲学家阿奎拉告诉我们:我们精神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超越精神。人这一生都应该追求什么呢?快乐?快乐是有质和量的区别的。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大的快乐,因为他跟人的尊严是相关的。有很多快乐,是降低了人性的尊严。而越能体现人性尊严的快乐,越是一种最高级的快乐,我们之所以读书行路,其实就是希望我们能够不断的享受什么的快乐呢?高级的快乐。
3.人的邪恶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4.最后是类比论,看不见的正义才是需要去相信的。
5.律师和司法机关的使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维护法律的尊严,一个是通过严格的适用法律来打击犯罪,一个是千方百计的保护犯罪嫌疑人法律上的权利。
6.你的身体如果完全属于你的话,必将导致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7.一次犯罪不过污染了水流,而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却污染了水源。
8.更重要的一种读书是非功利性的读书,因为只有这种非功利性的读书,你才能够抵制成功主义的读书,你才能够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命运,坦然的接受自己的失败,很多时候啊,一个人真正的成功不是在他辉煌的时候有多么的风光,但关键在于,在你挫折的时候,在你低迷的时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气继续的前行?
9.需要人类伟大的灵魂对话,走出自己的狭隘与偏见。
10.当你觉得这个世界有大量的不正义,是不是有不正义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叫做正义,如果这个实际上没有正义,那么说它不正义就毫无意义。而我们正是相信这个实际上有正义,所以我们要用我们所学习的法律知识,去不断的去追寻正义,虽然这个追寻是渐进的,但是我们永远不灰心,不疲倦,我们尽力而为。
11.第二是经验论。每个人都会经历或体会或看到一些不正义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正义概念的存在,而人的所有的感觉一定有所投射的客观对象,渴了会有水的存在,饿了会有事物的存在,那人类为什么有对公平的感觉呢?一定存在一个公平所指向的对象,否则这种感觉是没有意义的。
12.人为妇人所生多有忧患,出来如花,又被割下,飞去如影不能存留,每个人这一生一定会遭遇苦难,在苦难的时候,你是否依然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如果你接受的仅仅是成功主义的熏陶,你一定不会有这种力量,所以我们需要这种非功利性的阅读题,成功主义的阅读、功利主义的阅读,一定会让人自高自大,孤标傲世,知识让人骄傲。
13.很多时候我们是要去装,装多了,慢慢的就真的会发自内心的去尊重,如果离开了这个装,可能一辈子都很难尊重他人。
14.“你说一个人天资聪颖,他能不能通过考试?不可能!所有天资聪颖的一定还需要什么?还需要艰苦的训练!”
15. 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对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原则的丰富。
那些罗翔老师说过的温柔的话语【篇二】
16.人心隐藏着整个世界的败坏,我们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张三。
17. “同学,看你长相眉清目秀,要不把你的肾脏卖给我?”“这同学说,老师我是有尊严的。”“我说50万,他说老师我有尊严好不好?”“五百万”“他说老师我真的有尊严”“五千万再加上上海两套房”“成交”“你有什么尊严?你的尊严不过就是用钱来计算罢了”
18.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19.这个世界上只存在一般人,理性人只是假设。
20.这是罗大大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经常说如果你学法律学死了,变得机械了,法律学多了,失去了人性,失去了作为人基本的判断,是可悲的。
21.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第一,人承认自己是有限的,于是承认你的逻辑是有限的,承认你的理性是有限的,承认你的阅读是有限的,承认你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你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22.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一种行为即便再恶劣,但是如果刑法没有规定,那它就不是犯罪。
23.很多时候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剧本,但是没有谁的剧本值得羡慕,很多人的剧本就是专门演给别人看的。而你要做的就是演好属于自己的剧本。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某些挫折,你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弃演,一种是把既定的剧本演好,即使过程会痛苦但一定很独特并很精彩。
24.法律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要考虑伦理的色彩。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其实是不学无术的一种体现。
25.《了不起的盖茨比》提醒我们:“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知道,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26.司法虽然要尊重民意的表达,但又需要超越民众的偏见。
27.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纯粹的手段。
28.真正的自由是自律的自由,不是放纵的自由。
29.所以如果获得了什么成就,要积极的回馈这个社会,你的不一定属于你,你的机会属于你吗?时势造英雄。
30.法国学者说,刑法是一根带哨子的鞭子,在抽你之前要实现告诉你这是不对的。
罗翔老师说过的值得铭记终身的话
罗翔老师说过的值得铭记终身的话【篇一】
1.道德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直自律,而不是他律。
2.一个表面上符合法条的行为不再理所当然被认为是犯罪,除非你能积极的加以证明他侵犯了一定的法益,一个侵犯法益的行为也不是理所当然被视之为犯罪,除非他违反了伦理道德,如果一种行为是伦理道德所鼓励的,那它绝对不是犯罪。
3.我们无法做伟大的人,我们只能心怀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情。
4.名誉失之易,而得之难。
5.法益作为入罪的基础,伦理作为出罪的依据。
6.人要接受自己的有限性,人的逻辑、理性、阅读都是有限的,整个人就是在偏见之中。人这一生就是在走出偏见。
7.社会法学派的代表人物霍姆斯大法官曾说:“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
8.“如果我的手机不关的话,我看一下柏拉图的理想国,看五分钟我就会开始玩手机。玩两个小时然后把手机一摔,说:‘我怎么是这种人呢!’,然后又接着看十分钟柏拉图,然后又干嘛,又看手机。所以需要受到限制,所以我现在看书一般把手机关了,我直接把网络给砸了。”
9.人要接受事与愿违啊,我们太有限了,我们只能做我们觉得是对的事,然后接受结果。
10.法律永远不能超越社会常识的限制,千万不要带着法律人的傲慢。这种傲慢在我看来,其实只是不学无术的一种表现。
11.“各位同学有谁是自愿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有谁来到这个世界上父母征求过你的意见?我们登上并非我们所选择的舞台,各位同学有谁的人生剧本是你选择的。大家是不是羡慕别人的剧本?老实说我有的时候也很羡慕别人的剧本。但是没有办法,你的剧本不是你选择的,你只有努力把你的剧本给演好,虽然很痛苦,但是只要努力的演好你的剧本,在痛苦中也有精彩,啊也有精彩。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独特的,每个人的人生剧本都是精彩的,不用去羡慕别人。”
12.如果自由不受限制的话,一定会造成强者对弱者的剥削。
13.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
14.每当我们表达道德愤慨的时候,我们也许都要反躬自省,我们是否比想象中更幽暗、邪荡和伪善,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我们内心的邪恶是否会催生更大的罪恶,是否会因着各种优势地位物化他人,操控他人,是否会更加悲情下品而不自知。当然,这里的我们主要指的是我自己。
15.怀疑主义是理性时代的咒诅,如果你持一种怀疑主义的立场,你所有的认识都是不稳固的,理性不是唯一的认识论依据,人类所有的思考都是建立在相信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存在正义,而正义是一定客观存在的。
16.康德说:人只能是目的,不能是纯粹的手段。一个尊重别人的人,就不会把他人作为玩物,一个尊重人性的人,同样也能够尊重自己,而不会沉溺于败坏、低级的趣味之中。
17.你不问我时间是什么,我感觉我知道,但是一旦问我什么叫时间,我就茫然无知了。
18.第二是经验论。每个人都会经历或体会或看到一些不正义的事情,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正义概念的存在,而人的所有的感觉一定有所投射的客观对象,渴了会有水的存在,饿了会有事物的存在,那人类为什么有对公平的感觉呢?一定存在一个公平所指向的对象,否则这种感觉是没有意义的。
19.误解是人生常态,理解才是稀缺的例外。
20.律师的使命,律师的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追求法律的正义。萧乾是一个著名记者,曾采访过远东国际法庭的审理,不解为何盟军居然给罪大恶极的战犯请律师为他们辩护,但当他经历了法制虚无主义,经历了文革和反右,体会到了一声令下就被打倒没有一点辩护权的悲哀,没有一个战犯质疑法庭判决公正的无奈。所以律师的挑刺恰恰就是为了保证判决的公正性。
罗翔老师说过的值得铭记终身的话【篇二】
21.我们画出的圆圈总是不够圆,但没有人会因此取消圆圈。
22.人成熟的一个标志,不是积极的去张扬自己的权利,而是顾及他人,换言之,要不断的对他人有同理心。
23.尘来尘去归有期,青山绿水心幽幽;两岸风月思无限,今世无需再杞忧。
24.人的邪恶是没有止境的,没有最坏,只有更坏。
25.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26.美国大法官霍布斯:“法律的生命是经验而不是逻辑。”因为逻辑推论有可能得出非常荒谬的结论,在第一个逻辑命题得出结论的时候你觉得无懈可击,但也许第一个命题就有一点小小的瑕疵是你没有看到的,于是得出第二个命题,你又没有看到瑕疵,推出的瑕疵越来越多,但是你都认为是符合理性的,所以我们要进行逻辑训练,但是要超越逻辑。
27.特蕾莎修女说:我们无法成为伟大的人,只能心怀伟大的爱做细微的事情。
28.尝试学习法律,一定要有常识,大家不要觉得自己是法律人就高高在上,法律无非解决的是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所以法律人的判断永远不能超越民众朴素的道德情感,这就是很多同学说很多时候我考试我什么都不懂,我就凭借朴素的三观来做题,很多时候凭借朴素的三观你依然能做对很多题,尤其在每一年考试中都有一些巨难的试题,而这些巨难的试题说白了,法律学多了反而做不出,因为很多时候人法律学多了就丧失人性了。你用一个普通人的观点就很容易能够做出来,一定要拥有一点常识。
29.如果法律规定模糊不清,那么公权力就会成为脱缰的野马。
30.律师的价值,是在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来追求法律的正义。
31.“人性中充满矛盾,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加自恋和道貌岸然。”
32.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
33.我们因为无知而读书,而我们读书让我们更加地觉得自己的无知。
34.“人所有的拖沓都是代表他并非真正热爱。”
35.我们必须接受批评,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走出自恋的幻象,不至于长久在道德和智识上自我陶醉,在自恋中走向毁灭。有人说,地狱就是灵魂在自我中心和自我迷恋中一直活到永远的轨迹。当你失去所有的谦逊时,你就和宇宙的实体脱节了。事实上我们远比自己想象的更伪善和幽暗。
36.英国哲学家培根: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虽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37.对法治破坏最大的莫过于盛行于大多数国人心中的“法家思维”。
38.法律在这个时候采取的是家长主义,因为你根本没有能力来决定你的自由,所以法律要像家长一样来保护你,如果不保护你,就是害了你,如果不限制你就是害了你。那各位同学想一想,大家小时候爸爸妈妈管不管你,有没有大家是不被管束而成长到今天的?我觉得不可能。
39.“我们的目标不是考满分,也不是考高分,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法考。只要通过,低分飘过也很精彩。”
40. 凡事都有例外,例外不是对原则的否定,而是对原则的丰富。
Ⅱ 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有什么技巧
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的有关办理刑事、民事、经济纠纷等案件和非诉讼事件的各种文书。下面我为你整理浅谈法律文书语言表达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的有关;法律文书的语言属于公文语体,主要使用书面语言;一、词语运用要精确;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具有独立性的最小的语言单;在我国刑法分则中,许多条款都有这样的规定:同一罪;法律语言要求明确贴切,肯定否定态度鲜明,不能含糊;在司法工作中,要求更多地使用确切词语;二、句子表达要严密;所谓表达
浅谈法律文书语言表达的技巧
法律文书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其职权范围内制作的有关办理刑事、民事、经济纠纷等案件和非诉讼事件的各种文书。它不是普遍的行为规范,而仅是对某一案件(事件)所涉及的当事人的法律规范,因而只对特定的案(事)件当事人有效,是一种法律事实,是适用法律的结果。也就是说,法律文书是指我国各法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按照各自的职权或权利,在办理各类诉讼案件和从事非诉讼事件的活动中,为正确运用、实施法律而依法制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是司法机关办理具体案件的直接反映。
法律文书的语言属于公文语体,主要使用书面语言。它适应于不同的交际领域,通过反映目的、内容、对象而选择语言材料、表达手段,形成了具有特定风格的语言体系。由于司法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集体的权益和公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要比其他语体的各类文章要求更高更严格。一个法律工作者,不仅要熟谙法律,还要研究和掌握法律文书制作过程中的语言规范化要求,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只有规范,才能产生准确和纯净,才能获得权威和强制,才能适应司法工作的需要。当代著名法学家阿尔弗雷德·丹宁爵士这样告诫我们:“要想在与法律有关的职业中取得成功,你必须尽力培养自己掌握语言的能力。”麦考密克也说过:“法学其实不过是一门法律语言学。”那么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呢?
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要求一、词语运用要精确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具有独立性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一个词语的误用往往会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词语精确是法律文书语言的生命线,也是法律文书制作中的首要要求。一字当否,一词得失,甚至一个标点符号的错用,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如“张某某跟王某某去过杀人现场”。这句话中用了一个兼类词“跟”,它既属于介词,也属于连词,判决书中的“跟”如果看作连词,则主语就是“张某某跟王某”这个词组,因而,“张某某”就是杀人嫌疑犯之一,而“跟”如果在句中是做介词,“张某某”就是主语,“跟王某”就是状语,表示跟随的对象,那么“张某某”充其量就是个从犯。由此可见,词语运用必须反复斟酌,深思熟虑,一字不苟,精益求精,以免影响法律的正确实施,造成不良后果。 首先要认真锤炼词语,辨析出最确切的词义。郭沬若说过:“所谓锤炼大概就是在这些地方力求准确、鲜明、生动,使人家更容易了解你的内容和概念。”现代汉语的词汇纷繁复杂,同义词、近义词、同音词非常多,在含义和用法上有着极其细微的差别,因此在制作法律文书时就要反复推敲词语,锤炼词语,从词汇的汪洋大海中,找出最适合最确切的词语来最准确地表达文书所要表达的内容。像违犯和违反、妨害和妨碍、错误和缺点、毁坏和损害、斥责和责备、弊病和毛病,其基本意义大致相同,但在表义的程度上有轻重之别,前面的词义重,后面的词义轻。再如,对犯罪的宽大处罚有“从轻”和“减轻”;对犯罪从严处罚有“从重”和“加重”。“从轻”是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刑罚,“减轻”则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从重”是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重的刑罚,“加重”则应当在法定刑以上判处刑罚。像这些表面相似而实质不同的词语,使用时必须认真辨析,把词义推敲精确。高明的法律文书制作者特别注意权衡词义的轻重并恰如其分地选择词语,以便收到精确的思想表达效果。 其次正确使用模糊词语。词语具有确切义和模糊义两方面的特点。所谓确切义就是指词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非常清晰明确。模糊义就是指词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够清晰明确,主
要是指外延上没有一个确定的界限。像上午、下午、附近等词,所指的时间、地点都不够具体确切,都属于模糊词语。在法律文书中,凡属对法律事实、法律行为的叙述说明和对具有法律意义内容的认定,都要清楚明白,不能含混不清,必须使用含有确切义的词语,不能使用模糊词语。尤其是涉及具有法律意义的时间、地点、情节、财物数额等都要交代清楚。时间、地点,是叙述案情必须交代明确的重要因素,如果含混模糊,就会使整个案情都不够清晰明确,难以准确认定。
在我国刑法分则中,许多条款都有这样的规定:同一罪行,情节严重的判什么刑罚,情节较轻的判什么刑罚。可见,情节与处刑密切相关。因此,写清犯罪情节十分重要。在叙写中,表述犯罪行为使用的工具、手段、方式、力度等都要使用确切词语。同样是用持械抢劫,要写清楚用什么器械,是砍刀、猎枪,还是木棒、铁锤。同样是用刀,还要写清楚是砍伤还是捅伤,力度如何,不能只写“持械抢劫”。财物数额也是定罪判刑的重要依据之一,在涉及经济犯罪中,贪污或受贿财物数额的多少是处刑的重要依据。所以在交代数额时,一定要用确切数字,写明绝对数字,不能只写约数,否则就难以根据贪污或受贿财物数额的多少,分别按照规定的条款处罚。
法律语言要求明确贴切,肯定否定态度鲜明,不能含糊其词或模棱两可,所以法律文书中切忌使用“基本”“大概”“大体上”这类词语。如“关于合同的各项条款,已大体达成协议。”这句话语意含混,不是法律工作中使用的语言。从司法的角度讲,达成协议的内容应该是明确的、具体的,而不是“大体”的。使用这种表示大概意思的词语,就会给法律文书的解释和执行带来困难。
在司法工作中,要求更多地使用确切词语。如果现实情况模糊,还没有把握作确切说明时,就需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弄清事实真相,或者是因礼貌文明委婉需要使用模糊词语,那么应尽量缩小模糊范围,使其接近于确切。当然,法律语言也并不完全排斥使用模糊词语。在某些情况下,不需要或不便于确切说明的事实原因和不具法律意义的内容等可以使用模糊词语。
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要求二、句子表达要严密
所谓表达严密,就是指说明事理时,要注意客观地、全面地、深入地阐明问题的性质、特征,注意区别事物的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以及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等。比如“作为一名律师必须坚决支持当事人的要求”这句话就欠周密。“要求”太笼统了,只反映事物一般情况。难道“不正当”、“不合理”的要求也要坚决支持吗?阐明事理,必须作客观、全面、深入的分析,不能有丝毫的漏洞。 要做到表达周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不能出现语病。法律文书语言要符合语法规范,句式完整,每个句子的主要成份即:主语、谓语、宾语都必须具备。要防止成份残缺、繁复、搭配不当、语序失调、句式杂糅等语病。
避免出现歧义。法律语言的解释是单一的。每个词语、每个句子都只能有一种解释,不能有歧义。如果可以这样解释,也可以那样解释,双方各执一词,就会给认定和执行带来困难,甚至造成不良后果。
切忌前后矛盾。说话撰文,如果自身的观点都不保持一致,前后矛盾,就不能正确反映
客观事物,也不能正确表达思想。在法庭辩论中,如果发言者本身自语相违,就无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在法律文书制作中,如果前后都不保持一致,自相矛盾,就不可能有准确的认定,当然也就做不到正确的判决,或者导致无法执行。法律语言要求严谨周密,无论是认定犯罪事实,还是运用法律进行判决,都必须注意保持前后一致,不能自相矛盾。
缩小词语的外延。即对词语加以适当限制。制作法律文书,对于具有法律意义的词语,一定要加以必要的限制,写清楚它的具体特征,避免笼统宽泛,含义模 糊,导致双方的认定不一致而引起争执,甚至诉诸法律。
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要求三、语言运用要精练
语言精练,就是要求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尽量多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法律语言比其他语体的语言更讲究简练。曾巩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号令之所布,法度之所设,其言至约,其体至备,以为治天下之具。”司法机关制作的法律文书,除了要求准确严密外,还要做到精练。
首先,语言要简洁明了。制作法律文书时,要把冗赘的字删去,不罗嗦,不废话,使句子简洁明快。这是语言简练的重要手段。鲁迅说过“写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法律语言要求简练,凡是本身意义明确了的话,就不必加上多余的词语。一份起诉书中有这样的话:“被告与原告经常发生打架。”“打架”本是动词,说“经常打架”就简洁明确地表达意思了,而硬要在“打架”前面加上一个动词“发生”,使“打架”变为一种抽象意义的名词,句子既罗嗦,在词的搭配上也有问题。
其次使用内涵丰富的词语。法律文书要做到语言简练,必须选用内涵丰富的词语,做到文辞简约,内涵丰富。现代汉语保留了一些古代文言文的精粹词语,在制作法律文书时适当选用,会收到言简意赅的良好效果。尤其是一些四字格的短语和成语,言简意丰,可以有机地融于法律文书中使用。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检察厅起诉书》叙述林彪、叶群等反革命分子仓皇外逃摔死的情况,这样写道:“在温都尔汗机毁人亡”。“机毁人亡”是两个主谓结构组成的联合词组,这是成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有简练上口的修辞作用。有不少四字格的词语,如“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等,在法律语言中经常使用。
语言简练,是在把意思表达清楚的前提下说的。如果意思表达不周全,或缺漏必要的词语,这不是简练,而是苟简或粗疏。法律语言要求的是言简意赅,即语言简练意思完备。
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要求四、语言风格要庄重
语言的风格,就是人们为了适应特定的交际场合和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时,使自己的语言产生的特殊语言气氛和语言格调。语言风格与语体色彩密切相关,不同语体的语言有着不同的特色,不同的语体在词语配合方面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正确使用带有语体色彩的词语,不仅可以确切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且可以造成一个和表达内容相适应的语言气氛。法律文书的语言属于公文语体,具有高度的严肃性,用词必须注意风格色彩的庄重性,而且要有鲜明的立场,符合公文语体的要求。
首先要庄重严肃。法律文书语言要求客观地、如实反映事物情况,不像文艺语言那样可
以尽情地铺饰、渲染,更不能褒贬混用,用拟人、夸张等特殊修辞手法。
其次要立场鲜明。比如:“被告张某某目无国法,持械行凶,杀死无辜,手段极其残忍,实属罪大恶极,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条××款之规定,判决如下……”这是一份刑事判决书的语句,选用了一些四字格的词语和文言词语,具有鲜明的法律文书的语言风格,显得庄严、凝重,不可侵犯。
第三要使用法律术语,不宜使用口语或方言土语。由于法律语言的庄重性,所以制作各类司法文书或者在某些严肃场合的发言,都应当完全使用书面语言,特别要求运用法律术语,不宜使用口语,更不能使用方言土语。如果是记录被告人的口供,或是记录证人的证言,为了起到真实具体的作用,可以保留口语色彩。而法律语言是诉诸理智的文字,要求使用规范化的书面语言,不能使用不规范不精确的生活用语。
法律语言的庄重性,不仅是公文语体的要求,而且是法律工作的高度严肃性所决定。所以在用词方面,必须注意与语体色彩相协调。特别是需要向外张贴的布告,是向社会公布的公开文书,在众目睽睽之下,影响面很广,更要注意庄严郑重,不能有损于司法工作的严肃性。法律文书语言规范化要求五、段落结构要严谨
法律文书有其独特的结构形式,在安排段落结构时,一定要使结构与文书的格式要求相适应,要求制作者严格法律文书的规范格式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正确地表达出来,明确法律文书的各个结构部分,突出中心与主干,正确开头,紧密衔接,自然呼应,合理结尾。结构的安排要正确反映文书内容的内在联系,不枝不蔓,无懈可击,事实材料组织得周详严密、无遗漏、无破绽,文书内容部分连接紧凑,照应清楚。总之要使文书从内容到形式达到严谨自然,完整统一。
Ⅲ 司法资源的介绍
司法资源是社会资源的一部分,它应包括司法机构、司法人员和与司法活动相关财政保障资源。从而可以得出,利用司法资源,必须有司法人员人力资源与财政资源的耗损。司法资源具有资源的特征稀缺性,是限的,有投入,并不能无限支取。滥用《现在汉语词典》解释为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因为司法资源的稀缺性,探讨司法资源的滥用才有意义。
Ⅳ 法庭语言技巧的内容提要
读者诸君,在讨论法庭语言技巧之前,作为“热身练习”,先简单地说说下面几个问题,目的是帮助大家更好地阅读和理解本书的内容和宗旨。
一、语言与法律
语言对法律重要吗?语言与法律是什么关系?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听一听下面这些世界知名学者的话:
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副主席美国法学教授皮特·M.梯尔斯马(Peter M.Tiersma)在《法律语言》(Legal Language)(1999年)一书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没有多少职业像法律那样离不开语言。”他认为,“法律就是言语的法律”,“道德和习俗也许是包含在人类的行为中的,但是法律却是通过语言而产生的。”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和法律语言研究学者威廉·M.奥巴尔(William M.0’Baar)在其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法学院法学教授约翰·M.孔莱(John M.Conley)合著的《公正的言语》(Just Words)(1998年)一书中说:“在日常的和现实的意义上说,无论是在书面上还是在口头上,法律就是语言。”
A.考夫曼和N.麦考密克则干脆就说:“法学其实不过是一门法律语言学。”
由此可见,法律离不开语言:立法离不开语言——一切法律和法规都要付之于语言文字;司法审判离不开语言——直接言词是司法审判的原则;执法和司法调解同样离不开语言;法学研究更离不开语言。很多法律问题,其实就是语言问题。因此,习法,不能不习语言;从法,不能不精于语言;研究法,不能不研究语言;研究法的问题,不能不研究法的语言问题。
二、语言学与法律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规律的学问,而法学是关于法律的学问,这两者有什么关系吗?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谈一谈一个相关的见闻。
2003年7月,本人应邀参加了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召开的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第六届研讨会,结识了几乎所有的国际知名的法律语言学者、律师和法官。在交谈之中,我发现,许多律师和法官都有扎实的语言学的背景,很多人是先学了语言学之后,再去学法律。而且,这种做法在西方一些国家的大学的学法学的人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共识。例如,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上一届主席劳伦斯·M.索兰(Lawrence M.Solan)先生,曾在书中说到这么一件事:20世纪70年代末,他决定学法学,准备将来当律师。上法学院之前,他请教了一些知名的从业律师。令他感到颇为意外的是,许多律师给他的建议都是这样的话:所谓法律,其实很多就是语言学问题,从语言学思维到法律思维的转换,应该是非常自然的事。而且,对律师来说,有语言学的背景,比没有这个背景,就多了一个优势(索兰,1993)。索兰先生接受了这些建议,先去学了语言学,然后再去学法律。后来他写了一本书(《法官的语言》),其中对法官的审判语言——尤其是对适用法律的解释语言——的分析和批判,头头是道,令人拍案叫绝。他后来被著名英国语言学家、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首任主席,伯明翰大学的马尔科姆·库特哈德(Malcolm Coulthard)教授等推举为国际法律语言学家协会第三任主席,成为当今国际法律语言研究领域的领袖之一。索兰先生的例子充分说明语言学对从事法律工作的重要性。
我自己在大量的法庭旁听经历中,发现中国的法官、公诉人和律师的语言有不少问题——至少值得商榷。实际上,有些敏于观察、勤于钻研、善于学习的律师、公诉人和法官也注意到了这些问题。但遗憾的是,很多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很多法庭技巧,就是语言学知识的运用和发挥。因此,如果法官、公诉人和律师懂一些语言学上的知识,有一定的语言学理论修养,他们在审判中完全可以避免这些问题。因此,语言学知识对从法人员是不可或缺的。中国大学里的法学院或者法学系,有的根本就没有开设语言学课程,似乎语言学与法学、法律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有些虽然开了,但是非常浅显,纯属点缀。真正地把语言理论——尤其是一些比较先进、在当代有很大影响且又证明有效的理论——和法律以及法律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分析的课,几乎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三、语言技巧与角色
这本书是关于语言技巧的,具体地说,是关于法庭语言技巧的。那么语言技巧对什么行业、对什么人都是一样的吗?我们的回答是:技巧因角色而异,而角色又受制于目的。目的有机构目的,也有个别具体行为的目的。人民法院、检察院以及律师事务所的设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这些职业的设立,都是为了一定的目的。公诉人的目的是“控”,而律师的目的是“辩”。目的不同决定这些人的出庭角色不同,而角色不同必然导致语言和采取的语言策略的不同。因此,我们把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语言分而论之。但是,他们毕竟使用的是同样的语言——汉语,目的都是说服(persuasion),因此,有些语言问题和语言技巧是具有共同规律的。同时,法庭语言是在互动中使用的,所以只有充分了解对方的语言技巧,才能更好地利用语言技巧去说服对方。
四、说什么与怎么说
法律语言包括两个层面: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通俗地说,就是“说什么”与“怎么说”。哲学家们已经就形式和内容问题作了无数的精辟的论述,毋庸我在此处赘言。有一句挺流行的话,叫做“重要的不是说什么,而是怎么说”。我们认为,说什么和怎么说都重要,即形式与内容同等重要。但是,对一个学法律的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呆了四年,也许已经学到了将来当法官、检察官、律师时应该说什么,但是不一定学会了怎么说应该说的东西。因此,仍然有必要学会怎么说。
本书侧重怎么说,怎么说才能说得更好、更有效、更有力、更能说服人,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效应。
怎么说实际上就是说的技巧、说的策略、说的艺术。因此,本书专门谈谈法律语言技巧问题,确切地说,是向正在法学院学法律的学生尤其是即将从事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工作的学生,还有那些对从法感兴趣的人,谈谈在从法时怎么说的问题。这些语言技巧或者策略不一定就能使他们成为名垂青史的法官、检察官或者是战无不胜的律师,但是知道、懂得这些语言策略和技巧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通往这些成就的道路上走得快一点、稳一点——至少可以帮助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法官、称职的检察官与合格的律师。
五、本书要说哪些内容
1.侧重于法庭话语的问答。为什么呢?因为整个法庭审判程序是建立在问答基础上的。如果可以把法庭比作战场,那么检察官、律师、当事人等都是战士。在这个“战场”上,决定胜负的武器就是语言,而问答是最重要的武器。
2.围绕法来谈技巧。为了写作这本书,作者阅读了很多关于语言艺术、语言技巧方面的著述,作者发现:语言、语言艺术、语言技巧问题固然有很多共性,但是法庭语言、法庭语言艺术、法庭语言技巧,却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法庭语言技巧要受“法”的制约。一切离开了法律和法律规定的技巧都是断了线的风筝——毫无价值的。
最后,我要告诉读者,法律问题绝不是简单的技巧问题,技巧只是赢得法庭辩论的因素之一。要赢得法庭辩论,首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其次,要有扎实的工作基础,比如说要有充分地调查取证,等等。
本书主要用作者自己亲自收集的、大量真实的法庭审判现场录音为资料撰写的,并辅以适当的说明,以达到本书的写作目的。我希望这些真实资料能对读者了解法庭语言技巧带来帮助。
Ⅳ 增强法律意识的句子
1、加强学法用法,促进依法经营。
2、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法治与和谐同在,公益与文明共存。
4、我以我心爱赤壁,我以我行创文明。
5、贪婪之心不可有,法律知识不可无。
6、明辨法律红绿灯,知法守法伴我行。
7、法治是稳定的基石,和谐是发展的保障。
8、金贵银贵文明最宝贵,千好万好和谐最美好。
9、你对违章讲人情,法律对你不留情。
10、人人必知小法律,天天不做违法事。
11、建设法治的文化,陶冶诚信的情操。
12、文明的赤壁要法治,法治的'赤壁更闻名。
13、学法懂法坦荡人生,守法护法锦绣前程。
14、拿法律不当回事,等于拿生命当儿戏。
15、文明赤壁人人爱,有你参与更精彩。
16、种德者必养其心,守法者必利自身。
17、忠诚事业,热情服务,诚实守信,廉洁奉公。
18、人民赋予权力要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19、树怕不发芽,人怕不懂法。
20、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
21、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22、民为和谐之本,法乃公平之源。
23、文明赤壁你我共建,和谐社会你我共享。
24、知法守法从我做起;法治意识娃娃抓起。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6、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安全生产。
27、和谐润四海,法治安天下。
28、以法治国铸伟业,秉德安民兴中华。
29、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0、建设法治家园,构筑和谐社会。
31、知法是安康基石,守法是和谐根本。
32、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33、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4、加强农村的普法教育,推进农村的法制建设。
35、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Ⅵ “法律是灰色的,而司法之树常青。”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司法是不能够无所作为的。司法必须适应生活之需,无论法律有无规定,有何种形式以及何种内容的规定,司法者永远需要面对鲜活的现实生活。具体地说,他们需要的是通过衡平的方法灵活地判断案件。为求得具体纠纷的成功解决,司法者常常以传统的礼与儒家学说为基础,以各地的习惯法或者风情民俗、乡规民约、家法族规等为参照。这些制定法以外的纠纷解决依据,也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民事法律的渊源,或者被看做民事法律多元的基本体现。但是,这些制定法以外的渊源在内容上并不具有确定性(至少不具有如同制定法那样的确定性),它们在具体情形之下的内涵是需要司法者针对不同的案件情况作发掘和解释的,这一过程就是在司法者衡平、正义、公道等抽象价值理念的指导下完成的。因此,在民事司法中,司法者的自由裁量权是极大的,这不仅仅是为避免由于制定法的空白或者不足而造成司法救济的空缺或不济。在必要的情况下,即使有现成的制定法存在,司法者也照样可以不予适用,而依照总是凝结着儒家传统伦理精神的“情理”来断案。这说明,在民事案件中,司法者依据衡平等抽象的价值判断是第一位的,而依据法律即使是制定法的判断也只能是第二位的。
Ⅶ 司法行政队伍职业化建设宣传标语
1、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不怕群众增加麻烦。
2、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规范化、制度化,为广大政法干警践行机关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3、比理想信念、看遵章守纪;比工作作风、看执业操守;比服务群众、看工作效果。
4、充分发挥司法干警的主体作用,调动其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激发其文化创造潜能。
5、打造业务品牌,加强品牌文化建设。
6、懂群众心理,懂群众语气,懂沟通技巧,会化解矛盾,会调处纠纷,会主动服务,会宣传发动。
7、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
8、干警素质高一分,机关形象美十分。
9、共创和谐环境,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10、构建先进的文化理念、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塑造文明的整体形象,为推进司法行政工作科学、跨越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11、管理手段科学化、保障设施现代化、服务言行标准化、服务队伍职业化。
12、贯彻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13、激发司法行政机关内部活力,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效能型、创新型、廉洁型机关。
14、激发司法行政机关内部活力,树立司法行政良好社会形象。
15、加强精细化管理,提升职业化建设水平。
16、加强司法行政内外网建设和管理,提升网络文化品位。
17、加强司法行政文化研究,活跃司法行政文化创作,促进司法行政文化建设深入发展。
18、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
19、坚持司法行政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创新。
20、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提高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和法律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2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素质文化建设。
22、坚持正确的职业理念,恪守高尚的职业道德,培养精湛的职业能力,奉行规范的职业行为,执行严明的职业纪律。
23、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24、讲党性、重品行、守纪律、做表率。
25、立足司法行政实践,努力打造司法行政文化品牌。
26、乱丢乱吐,文明全无;废物入箱,才合规章。
27、内强责任,外树形象。
28、你我他多一份自觉,办公环境多一份清洁。
29、努力是将工作做完,用心是将工作做好。
30、培养一种科学、精准、严谨的工作作风。
31、齐心共创整洁优美环境,协力打造和谐美好机关。
32、强化服务意识,倡导奉献精神。
33、切实加强司法机关精神文化建设,以先进的机关精神文化感染、激励、塑造广大政法干警。
34、人人重环保,机关更美好。
35、人要精神,物要整洁,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
36、设施齐全配套,各项功能完备,标识清晰醒目,管理秩序正规。
37、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活动,打造基层法律服务“民心”品牌。
38、始终坚持用和理念指导司法行政文化建设,积极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阵地。
39、始终做到党在心中、人民在心中、法在心中、正义在心中。
40、提高职业素养,强化职业意识。
41、提升队伍素质,提升队伍落实力和执行力。
42、统一步调,齐抓共管;注重成果,突出实效。
43、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44、团队精神是职业化建设的核心。
45、微笑是我们的语言,文明是我们的信念。
46、为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执法公正的司法行政队伍而奋斗。
47、为进一步激发全市司法行政机关内部活力,全面提升广大政法干警的整体素质、执法水平和服务质量。
48、文明赢得尊重,服务从我做起。
49、向精细化要素质,要落实力、执行力。
50、形成规范管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51、一个文明举止,一张司法行政名片。
52、依托宣传教育,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53、以创新服务为动力,以服务质量求发展。
54、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引人,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约束人,以先进的政法文化激励人。
55、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让群众满意。
56、争创先进党支部,争当优秀党员。
57、争服务发展之星,创优质高效团队;争服务群众之星,创诚信执业品牌;争促进和谐之星,创融冰维稳佳绩。
58、整合司法行政职能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司法行政服务品牌。
59、执法行为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
60、职业化的过程,就是自我超越的过程。
61、职业化建设从有形入手、向无形延伸,全员参与、全方位推进。
62、职业化建设是解决司法行政队伍建设中源头性、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的必然出路。
63、只言片语显修养,小事细节出文明。
64、忠诚于党、执法为民、维护正义、敬业奉献。
65、注重品牌创新,形成优质司法行政品牌集群。
66、着力加强人民调解,着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
67、尊崇文明行为规范,形成司法行政机关和谐的精神风貌。
68、遵守“法规”、“禁令”,恪守职业纪律。
69、遵守职业道德,弘扬社会公德。
Ⅷ 人民法院的司法资源的人,财,物是指什么
人--指人员,包括:人员编制、人员的任免、人员的级别等
财--指钱,包括:人员工资、业务回经费、基建资金等答
物---指物资,包知:办公设备、车辆装备、建设用土地等
司法地方化主要指法院在人、财、物三方面与受地方政府的管理,在案件上不能理直气壮的独立审判。人员编制、人员级别、人员任命由地方控制,
工资、奖金、经费由地方拨款,
建设、设备要地方配合。
要是地方有案件,你怎么判??
Ⅸ 司法考试视频资料
免费资料是没有全的,建议你去购买万国的网络课程,大概几千块吧!我备考时没有钱报辅导班,买的九八考资的网络课程,才400.资料很多,一年就通过了!以下是我给你的复习经验。还希望采纳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司考是一个功利性质的考试,只要求够360分即可。因此,这也给了我们一些启示,使我们从中摸索出一些经验来。无论是法学专业的考生,还是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以下都是通过司考必备的法宝。
教材————《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是非常权威的司考资料,它全面、广泛。缺点是知识点太分散、没有重点。如果基础比较差,建议从三大本看起,因为解释得比较详细,便于理解。原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司法考试官方教材。后在《行政许可法》颁布之后,取消了“指定教材”的称谓,但是,作为司法部组织编写的唯一司法考试专用教材,其“指定教材”的地位仍然是毋庸质疑的。九八考资网因此,作为考生,也应当对其有足够的重视。当某些教材或者复习资料对某个观点存在争议时,我们应当以辅导用书的观点为准。
法条————对于诉讼法、经济法等部门法来讲,法条是压倒一切的。因为很多题目的答案都可以直接从法条找到依据。但是,法条不是万能的,有些科目的法条就不那么重要,比如国际法。另外,也有重点法条和非重点法条之分,但重点和非重点是相对的,不能盲从。其实这样说,并不是要大家求全责备,而是想通过法条帮助理解、记忆。高阶教程中的相关法条部分,包括所有的部门法,各部门法中,对比较重要的法条都有明显标志并作一定讲解。
历年真题————真题的重要性,近几年被炒得很热。真题对考生的作用主要有二:一是真题有重复率,虽然重题很少,但是能在几百道题里见到那么一两道,就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突然遇见了一个熟人,总有捡到了宝贝一样的欣喜。这一高兴,考试的紧张情绪就得到了缓解,说不定会超常发挥呢。二是做真题能帮助我们摸清司考出题思路和考点。这就像是指路明灯一样,照亮漫漫司考复习路。所以,真题必须理解透彻,2—3遍是必须的,既可以按科目作,也可以按年份作;既可以在复习前做,也可以在复习一段时间后做。究竟如何,请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法律出版社张能宝历年真题是最权威的。
九八考资名师讲座————前几年很多考生都参加面授辅导班,不过随着司法考试地方分校的发展,师资明显不够,很多学校就找一下二线三线老师糊弄学生,考生也都聪明了,有钱就直接去北京参加面授保过班,时间银子不充足就参加网上授课,这样师资可以有保障。老师辅导作为辅助的学习方式来讲,这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音频不仅可以网上听课,可以下载到mp3或者p4或者手机都可以听,对于学习时间不固定、不愿意到教室学习或者在路上浪费时间很多的人来说,最划算。听录音学习,总有个人在你耳边和你说话,也不会觉得一个人复习太孤单。【九八考资】校课程是口碑极好的选择,价格也算是实惠,我去年报名后,充分运用了他们的课程,对我的学习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以说事半功倍。最后一个法宝,也是最重要的法宝————就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
以上资料均来自【九八考资】,你可以自己去查阅,预祝2013年顺利通关司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