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861条

刑法861条

发布时间: 2024-03-30 18:18:07

『壹』 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

1999年12月25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刑法修正案,将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比较修改前后的第一百六十八条法律条文在罪名设定上将原来的“徇私舞弊造成破产、亏损罪”修改为“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员滥用职权罪”两个罪名,从司法实践看,这次对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的修正仍有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修正案关于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渎职犯罪的规定方面。

将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渎职犯罪规定在第一百六十八条里面确有不妥之处,因此主张将这方面的内容纳入刑法第九章作为渎职犯罪的一部分加以规定。其理由是:

第一,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我国的国有事业单位,大部分作为行政机关的下属单位存在,尤其是具有行政执法职能的事业单位。刑法第九章已经规定了部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如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四百零九条),动植物检疫失职罪(四百一十三条)等等。

第二,刑法第九章规定的部分专业人员渎职犯罪,虽然明文规定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在司法实践中有一部分或大部分是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所为。如环境监管失职罪(四百零八条),招收公务员、学生徇私舞弊罪(四百一十八条),失职造成珍贵文物损毁、流失罪(四百一十九条),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纳入刑法第九章,有利于刑法第九章的规定更加科学和完善。

第三,1997年刑法实施以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通过司法解释的形式,已经明确了部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的渎职犯罪,如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的工作人员等。上述司法解释为解决司法实践中个案主体的认定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于其他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发生的渎职犯罪,如何定罪处罚仍然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疑难问题,迫切需要通过修正刑法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将国有事业单位人员渎职犯罪的有关法律规定纳入刑法第九章,符合我国的社会生活实际,符合立法的科学性。

『贰』 《刑法》第81条的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的解释

1、刑法第八十一条是: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专处无属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
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2、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这句话是说,所有的累犯都不得假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的,只有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才不得假释

『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刑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是什么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不是罪名,是治安传唤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 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3)刑法861条扩展阅读:

治安传唤和刑事传唤的区别:

1、性质不同:治安传唤是一种行政措施,刑事传唤是一种侦查行为;

2、适用依据不同:治安传唤的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而公安机关的刑事传唤的适用依据为《刑事诉讼法》《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刑警办案须知》;

3、适用对象:治安传唤针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人,而刑事传唤的适用对象是不需要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参见《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九十三条之规定);

4、适用程序不同:治安传唤不需要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刑事传唤要求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

『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86条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是对拘留人的拘留时间等方面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专共和国刑事诉属讼法》第八十六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第八十七条公安机关要求逮捕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写出提请批准逮捕书,连同案卷材料、证据,一并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必要的时候,人民检察院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于重大案件的讨论。

(4)刑法861条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讯问犯罪嫌疑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

(一)对是否符合逮捕条件有疑问的;

(二)犯罪嫌疑人要求向检察人员当面陈述的;

(三)侦查活动可能有重大违法行为的。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可以询问证人等诉讼参与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辩护律师提出要求的,应当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第八十九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由检察长决定。重大案件应当提交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伍』 刑法第八十九条

因当事人对刑法、刑事诉讼法理解不同,分别列出《刑法》《刑事诉讼法》供参考。

刑法
第八版十九条 追诉期限权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九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八十二条之规定

一、《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是什么
1、《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二、收到拘留通知书以后家属应该怎么办
1、收到拘留通知书后,可以尽快委托律师会见亲属,了解案情之后跟承办警官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取保候审或者释放。
2、在刚被刑事拘留阶段律师介入的重要作用是分析案件是否构成犯罪或者是否具有取保的可能,如果经过研究可能不构成犯罪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阐述法律意见,递交书面材料,督促其撤销案件。
3、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5条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4、嫌疑人被刑事拘留,家属应尽早着手准备以下事宜:
①主动了解其所涉罪名的刑法相关规定。《拘留通知书》上面会载明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关押的场所等信息。家属可以通过搜索相关法条、资料来了解相关罪名的犯罪构成、立案标准、量刑标准等法律知识
尽管这些基础法律知识律师都知道,但如果家属对相关刑法规定完全不了解的话,家属在找律师、与律师沟通等相关事宜上的效率都会打折扣。
②着手准备委托律师,争取取保候审。刑事案件委托律师介入,宜早不宜迟。通常情况下,家属在收到公安机关寄出的《拘留通知书》后就应该尽早去委托律师介入。律师通过会见当事人可以了解其所涉犯罪的具体情形,家属通过律师也能早一日获悉其所涉犯罪的具体情况,也就早一日缓解焦急的心理状况。

『柒』 触犯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怎么什么处罚。拘留通知单上面写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

《刑事诉讼法》第来八十条是有关源刑事拘留的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规定的,该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捌』 根据刑法第186条规定是什么

第一百八十六条主要是关于违法发放贷款罪的构成要件以及刑罚。自然人犯罪以及单位犯罪时的刑罚会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热点内容
国本立法 发布:2024-12-29 14:45:54 浏览:580
俄罗斯立法机构 发布:2024-12-29 14:45:50 浏览:371
诉讼法司法考试讲义 发布:2024-12-29 14:44:22 浏览:432
建筑公司项目部公章有法律效力吗 发布:2024-12-29 14:42:37 浏览:999
法官类小说 发布:2024-12-29 14:41:49 浏览:376
建设法治政府的主要途径 发布:2024-12-29 14:39:09 浏览:594
法院人民调解程序 发布:2024-12-29 14:27:38 浏览:687
原劳动法关于病假工资规定 发布:2024-12-29 14:22:08 浏览:660
律师深化改革 发布:2024-12-29 14:20:33 浏览:515
2015刑法讲义 发布:2024-12-29 12:50:53 浏览: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