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刑法中的条件关系

刑法中的条件关系

发布时间: 2024-07-06 17:47:44

⑴ 怎样认定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一,刑法的因果关系是犯罪客观要件中的选择要件?

解析:犯罪客观方面的要素:危害行为、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行为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其中,只有危害行为是客观方面的必备要素,而其它都是选择性的要素。

因果关系仅仅存在于实害犯,如:结果犯,不存在危险犯、行为犯、举动犯之中,因为这些犯罪都存在犯罪行为,但是不一定存在犯罪结果。比如:甲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但是,没有任何犯罪结果发生,甲构成犯罪只是危险行为本身,不存在所谓的危害结果,就不存在因果关系这个构成要件了。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只存在于实害犯(造成实际损害的犯罪),包括未遂的故意杀人罪,根本不存在结果,只存在故意杀人的行为,最终未遂又怎么可能有因果关系?

1,危害结果在刑法中的意义包括区分此罪与彼罪么?

解析:包括。有的刑法条文明确规定以危害结果的大小轻重或是否造成危害结果的严重危险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比如:聚众斗殴犯罪中,致人重伤或死亡结果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这样的罪名正是以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来区分此罪还是彼罪。

还有非法拘禁致人死亡的等转化型犯罪。

2,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要怎么区分认清?

解析:一般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很容易区分,但是,在存在介入因素的情况下,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很难区分了。

A,一行为一结果之分析:

第一步:看是否构成刑法上的条件关系。刑法上的条件关系:如果存在“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无前即无后)的关系,就认为有因果关系,实则为必要条件说。比如:甲因琐事与乙发生争执,向乙的胸部猛推一把,导致乙的心脏病发作,救治无效而死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注意:存在因果关系并不意味着必然承担刑事责任,千万不能以是否需要定罪来判断是否存在因果关系的标准。因为甲推乙的行为虽然是故意,但是不代表这就是是刑法上的故意或过失,也有可能是意外)

第二步:如不存在刑法上的条件关系,看是否构成假定的因果关系,有该条件固然能产生结果(充分条件),但即使无该条件,由其他条件也能产生同样结果(非唯一的充分条件),肯定说,有因果关系(无前有后,有前有后)

B、两行为(或事件)一结果之分析:要判断前条件还是后条件与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这是判断因果关系的重点。注意:这里的两个行为包括行为和自然事件。

判断标准:先看两条件是同时发生还是先后发生,如同时发生,看是否二重的或重叠的因果关系;如先后发生,除了重叠的因果外,主要就是所谓的介入因素问题。

1、两行为同时发生:

先看是否符合条件说,符合条件说,有因果,公式仍然是“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

如果不符合条件说,再看是否符合二重的因果关系:不符合条件说,但拟制为有因果,指二重的因果关系。

同时成就的两个以上的条件分别都能导致结果,但在无意思联络下,竞合在一起导致了结果的发生。整体考查说,如果任何一个行为单独均能发生结果,除去全部行为将不发生结果,则全体行为都有因果关系。(有一必有后,无二必无后)

2、两条件先后发生,

先看前条件是否足以单独地导致结果的发生(否则可能是重叠的因果关系):

如果前条件足以单独地导致结果的发生,则有两种可能,或者是前行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或者是介入因素(后条件)与结果有因果关系(或曰因果关系被切断)。

注意:先后的两个条件,前条件在司法考试中一般是行为人的行为,后条件即所谓介入因素,可能包括非行为的自然事件。为便于分析,将前条件称为A,后条件称为B,结果称为C。

解析:介入因素包括四种形态:自然事件、他人行为、被害人自身行为、行为人的第二次行为。

解题步骤

1、在有介入因素的情况下,一定要先看介入是异常的还是正常的(或曰是独立于前行为还是附属于前行为的。)以一般人的生活逻辑为标准进行判断,一般人能想得到的就是正常的、附属的(例如杀人后抛尸就是合乎生活逻辑的)。

2·1、如果介入因素是正常的或附属的则不切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

2·2 如果介入因素是异常的或独立的,还要看介入因素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2·2·1 如介入因素只是略微提前结果的发生,仅有介入因素尚不足以导致结果的发生,不切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

2·2·2 如介入因素足以单独地导致结果的发生,切断前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

举例:如甲的行为已经导致乙重伤,濒临死亡,后来,丙对乙殴打,只是导致乙的死亡时间略微提前,仅有丙的行为尚不足以导致乙死亡;但是,如丙开枪射杀乙,丙的行为足以单独地导致乙死亡,应认定丙的行为切断了甲的行为和乙的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断绝)。

介入因素是因果关系部分的重点,尤其是行为人的第二次行为和介入因素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这两个要点。注意对介入因素切断因果关系后可能结合未遂、预备、罪数深入考查。

3 例外:如前条件或同时条件之一不足以单独地导致结果的发生,看是否重叠的因果关系:单独的一个条件不能导致结果,两个条件并存才能导致结果,肯定说,认为这种情况下两个条件都与结果有因果关系。(无一必无后,合并方有后)实际上用条件说也可以得出此次结论。

注意: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模式:不履行义务才是因,产生危害结果(广义,指侵害和威胁)。

3,不作为如何违反禁止性规范?

解析:义务的产生途径主要由于:(1)法律的明文规定。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要构成犯罪,还必须以刑事法律规定的义务为依据。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偷税罪、遗弃罪、侵占罪等,都有刑法的明文规定。(2)行为人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例如,值班医生有义务抢救病人,交通警察义务指挥交通,消防队员有义务扑灭火灾,等等。(3)因实施一定的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如某甲受雇为某一家庭护理卧病在床的老人,就承担起了维护老人健康、安全的义务。(4)因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当行为人已经实施的行为给法律所保护的利益造成危险时,行为人具有排除这种危险的特定义务。

注意:不作为不代表没有行为,作为和行为不是同一个概念。所谓不作为犯罪就是有作为义务的行为人违反禁止性规范而不作为。

比如:法律命令消防队员必须救火,消防队员不救火的行为就是典型的不作为,并违反命令性规范。法律禁止医生见死不救,医生看见患者不进行救治就是典型的不作为,并违反禁止性规范。

4,行为人的身体动作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相对于刑法的命令规范和禁止规范而言的是什么意思?

解析: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包括积极的行为,如拿刀杀人行为,也包括消极的行为,如医生见死不救。

两种行为均可构成故意杀人罪,前者是直接故意即希望被害人死亡,后者是间接故意即放任被害人死亡。

刑法禁止规范如禁止杀人,行为人积极的杀人(希望)如普通的拿刀故意杀人,

刑法命令规范如命令医生必须救治病患,但是医生通过消极的行为放任病人死亡,就是违反命令规范构成故意杀人罪。又如负有救助义务的丈夫看见妻子意外落水,却不积极救助而是放任妻子淹死,虽然并不希望妻子死亡,但是也不反对和排斥妻子死亡,也构成故意杀人罪。

即:法命令行为人应当实施某种行为,而行为人不做该行为构成犯罪(该行为既可能是积极行为也可能是消极行为。如:遗弃罪中的遗弃行为既可能是消极行为也可能是积极行为)

法禁止行为人实施某种行为,而行为人却实施该行为构成犯罪。(如法律禁止公民任意剥夺他人生命权,而行为人积极故意杀人或消极放任故意杀人)

其实,禁止性规范与命令性规范均属于义务性规范和强行性规范。区别在于方向刚好相反,命令性规范“必须”做某事,而禁止性规范是“不得”做某事。

⑵ 问个法律问题,刑法中关于罪名成立的前提条件,用逗号区分的,是并且的关系,还是或得关系

“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具备其中的“土地、水体、大气”之一;具备“排放、倾倒、处置”之一;具备“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之一;具备“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之一;凡具备上述“污染范围、排放倾倒污染物、危害后果”各一个的,就成立犯罪;“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和“后果特别严重”是区分量刑幅度的规定。

⑶ 相当因果关系说,指的是什么

相当因果关系(德语:Adäquanz、英语:adequacy、adequateness})是法学理论中认定构成法律上的因果关系的一个学说,是指行为人行为与结果间要具有相当的因果关系,行为人才对结果承担法律责任。这在刑法上属于构成要件的一环,也是认定民法上侵权责任的一个步骤。

判断犯罪成立与否的第一阶段是判断构成要件该当性(亦即符合犯罪之条件,如行为、情状、结果),而在构成要件中,犯罪行为与犯罪结果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倘若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则构成要件不该当,犯罪不成立。

因果关系的判断,包括:第1步骤的条件关系,及第2步骤的相当因果关系。

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判断原则是:“若无行为A,则无结果B。”其等价命题(逆否命题)是:“若有结果B,则有行为A。”由此可见,行为A乃是结果B的必要条件。除了作为犯以外,尚有不作为犯(放任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即:“若有行为A,则无结果B。”

上述条件关系的判断,是一种“若…则…”的逻辑假设,因此会有事实关系(假设性因果进程)与规范关系(择一竞合)的问题,例如:

1、情况1:甲下毒达1/2致死量,乙又下毒达1/2致死量,2人所下的毒合起来恰好杀害了丙。此时,在自然科学的法则、经验假设下,甲、乙各自的行为本来都不至于杀害丙,该如何处理?这是事实关系的疏漏。

2、情况2:甲下毒达全部致死量,乙又下毒全部致死量,杀害了丙。此时,究竟是甲的毒杀害了丙,还是乙的毒杀害了丙,该如何处理?这是规范关系的疏漏。

因此,条件关系的判断,必须结合事实关系与规范关系的判断,先利用自然科学的法则、经验去假设行为与结果的关系,再从法律的观点,去期待回避结果的可能性,如果行为与结果既有事实关系,又有规范关系,就是有条件关系。

条件关系的截断与断绝

条件关系的截断,例如:甲毒杀乙,但乙因毒性发作痛苦难耐跳楼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有关,但非主因。(此时进一步涉及相当因果关系的判断。)

条件关系的断绝,例如:甲准备毒杀乙,但丙抢先枪杀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毫无关联。

(3)刑法中的条件关系扩展阅读:

中华民国司法实务通说

中华民国司法实务上以“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为通说,亦即以综合行为当时所存在的一切事实,为客观地事后审查,认为在一般情形下,有此环境、有此行为的同一条件,均可发生同一的结果者,则该条件与结果的发生即具相当性,行为与结果即有相当的因果关系。

实务通说排除行为人“不可能预知所有因素”的情形,因此刑法学理上不应负责的部分,在司法实务上却仍成立犯罪。

举例而言:甲持刀砍乙便离去,一般人不会因为相同伤势而成立重伤或死亡之结果,但乙是血友病患者,不能凝结血液,因而致使流血不止而死,但甲并不知道乙为血友病患者。就刑法学理上,甲无从知悉乙为血友病患者,至多成立伤害罪。

但在中华民国司法实务引用“客观”的相当因果关系情形下:以刀砍向血友病患者,皆有可能致使血友病患者流血不止而死亡的结果,因此虽然甲并不知悉乙为血友病患者,仍成立杀人、过失致死、普通伤害加重结果等罪。

由此可发现,行为人被课予高于自身所认知的结果之责任,从而使各犯罪行为人被中华民国司法实务认定应有神一般的认知(可以认知“所有”环境及个人因素),因而多遭学术界挞伐。

⑷ 刑法上的条件说因果关系问题,请说明为什么详细一点儿

不是。几率太小,与客观规律不符。

因果关系是哲学上的一个重要范畴,它是指一种现象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另一种现象,引起其他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引起的现象是结果。不过,因果关系的本身并不包括原因和结果,而只包含二者之间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

刑法上研究的因果关系,是指人的危害行为同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罪责自负是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一个人对某种危害结果有无罪责,决定条件之一就是他的行为与该结果之间有无因果关系。因此,当危害结果发生时,要使某人对该结果负责任,就必须查明他所实施的行为与该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换言之,查明某人的行为同危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是正确认定犯罪、解决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研究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应当注意以下一些基本观点和基本问题。

一、因果关系的客观性

因果关系作为客观现象间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有无只能根据现象之间的客观联系进行判断,不能以行为人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某种危害结果而否定它的存在,也不能因为其假设存在而存在。比如,行为人轻伤被害人,但碰巧被害人为血友病患者,致使其流血不止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以行为人不知被害人是血友病患者,认为其行为不会导致被害人死亡而否定轻伤行为与死亡结果的因果关系的存在。因此,那种认为只有在罪过支配下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才是刑法上的因果关系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二、因果关系的相对性

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制约的“锁链”,一现象是某一现象的结果,其本身又可以是另一现象的原因,换言之,原因和结果的区别在现象普遍联系的整个链条中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要确定哪个是原因哪个是结果,必须把其中的一对现象从普遍联系中抽出来,孤立的考察它们,也就是说,只有抓住整个链条中的某一特定环节,才能具体的考察这一对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即谁为原因,谁为结果。至于哪一对现象需要抽出被研究,则要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和对象。因为刑法中研究因果关系的目的,是要解决行为人对所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否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所以此处所研究的因果关系,只能是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因此,合法行为、自然力作用等及其所引起的某种结果并不属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范畴。

三、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

因果关系的时间序列性,是指从发生的时间上看,原因在前,结果在后,结果不可能在原因之前存在。因此,作为原因的危害行为的实施,必定先于作为结果的危害结果的出现。这告诉我们,只能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前的危害行为中去找原因。如果某人的行为是在危害结果发生之后实施的,该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显然没有因果关系。比如,甲在睡眠中突发心脏病死于床上,行为人意图杀甲,看到甲躺在床上,以为其在熟睡,用枪向其射击。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行为人的杀害行为是在甲的死亡结果发生之后实施的,因而二者之间不可能有因果关系。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凡是先于危害结果发生的行为,都是引起该结果的原因;在结果之前的行为只有引起和决定该结果的发生,才是该结果发生的原因。比如,行为人向被害人实施敲诈勒索行为,但行为人并不是出于畏惧心理,而是基于怜悯之心提供财物,则敲诈勒索行为与被害人提供财物之间不具有刑法上的因果关系。

四、因果关系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人的行为不可能超时空而孤立存在和发展;人的行为引起某种危害结果,总是同当时的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其他各种条件相结合、相互作用的过程。一种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可能不会造成某种危害结果,但在具体的环境中、特定条件下,就可能造成某种危害结果。因此,考察某人的行为同某种危害结果的因果关系,决不可能脱离案件的各种具体条件孤立的看行为本身,而应全面考虑危害行为实施的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情况,否则,难以正确判明因果关系。比如,行为人与被害人产生争执,向被害人胸部打了一拳,致使被害人的心脏病发作,在送往医院的途中遇交通堵塞而不治身亡。在这一案例中,在一般情况下一拳是不会致人死亡的,但恰巧被害人有心脏病,而且又没能及时送往医院,否则被害人是可以得救的。但并不能因此否定行为人的击拳行为与被害人死亡之间的因果关系;行为人的行为正是在被害人具有心脏病和交通堵塞等具体条件下,造成了被害人死亡的结果。在全面分析对于结果发生的诸因素时,要注意把原因与条件严格区分开来。原因是引起结果诸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而条件虽然对结果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但它只是围绕原因对结果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而非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不能把原因与结果同等看待,否则,将会扩大刑事责任的客观依据。

五、因果关系的复杂性

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与哲学上的因果关系一样都具有复杂性与多样性。这种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一因多果和多因一果。一因多果,指得是一个危害行为同时引起多种结果的情况。比如,行为人破坏公共汽车,致其倾覆,导致多人伤亡,又如,行为人抢劫被害人,并致其死亡。在一行为引起多种结果的情况下,要分析主要结果与次要结果、直接结果与间接结果,以便正确定罪量刑。多因一果,指得是多个原因导致某一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比如,在共同犯罪中,每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都是造成危害结果的原因。又如,在责任事故类的过失犯罪中,事故的发生通常涉及到许多人的过失,而且还是主客观原因交织在一起。在多行为导致某一危害结果发生的情况下,应该区别原因的程度,分清什么是主要原因,什么是次要原因。这是因为这些原因在导致危害结果发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相应的,危害程度也有差别。通过分清主次原因,使各行为人承担各自的刑事责任。

六、因果关系的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问题

在现实中,因果关系一般表现为一对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 的、必然的、合乎规律的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这种联系称为必然因果关系,它是因果关系基本的和主要的表现形式。但是自然和社会现象十分复杂,因果关系的表现也不例外,从因果性和规律性的相互关系的观点来看,因果关系可能是一般的和必然的,也就是可能具有规律的意义,但也可能既不是一般的联系,也不是必然的联系,而只是单一的和偶然的联系。这种单一的和偶然的联系,又被称为偶然因果联系,指得是某种行为本身并不包含产生某种危害结果的必然性,但在其发展过程中,偶然又有其他原因加入其中,即偶然地同另一原因的展开过程相交错,由后来介入的这一原因合乎规律地引起了这种危害结果的情况。

偶然因果关系通常对量刑具有一定的意义。比如,行为人抢劫被害人,被害人逃跑。在横穿马路时,被害人由于慌乱被正常行驶的汽车轧死。在这个案例中,行为人的行为与被害人的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着偶然的因果关系,因此行为人不仅对抢劫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且对被害人的死亡也须负责任。当然,这种责任并不是杀人罪的刑事责任,而是在对抢劫罪进行量刑时体现出来。偶然因果关系有时对定罪与否也有一定的影响。比如,行为人以限制自由的方法强迫被害人在其作坊中劳动。被害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寻机逃出作坊,行为人发现后在持棍棒追赶。被害人慌不择路,失足落入路边沟里,头碰石头,造成重伤。在这一案例中,如果行为人仅有强迫他人劳动的行为,由于尚未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因此只是一般违法行为。但是,现在发生了被害人重伤的结果,而且行为人的强迫劳动行为与此结果之间具有偶然的因果关系,据此可以认定行为人的强迫劳动的行为已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按照刑法的有关规定,构成强迫职工劳动罪。

七、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

不作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一个在刑法理论上颇有争议的问题。有观点认为,不作为没有行为,从物理上说是无,无不能生有,因而不作为的危害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在客观事实上并不存在因果关系,而只是法律上拟制的因果关系。我们认为,解决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必须像解决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一样,坚持因果关系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不能用物理学的机械作用的观点,而应当用社会的观点来解释为什么不作为具有原因力。不作为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法律拟制的。不作为与作为是行为的两种表现方式,都是处在客观事物的普遍联系之中。因此,不论是作为或是不作为,都不可能不在现象的普遍联系中既是其他现象产生的结果,同时又是产生另一现象的原因。在不作为的情况下,行为人具有实施某种行为以防止或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的特定义务,但却没有实施该种行为,以致危害结果发生,如果行为人履行特定的义务,危害结果便不会发生,因此,行为人的不作为是危害结果发生的原因。比如,行为人是铁路扳道工,负有按时扳道的职责,但行为人能履行这一职责却未履行,以致火车出轨,造成人员伤亡。在这一案例中,负有按时扳道义务的行为人的不作为行为,在客观上引起了火车出轨、人员伤亡的危害结果。当然,不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与作为犯罪的因果关系在结构上存在不同。不作为只有通过与行为人的先行行为、他人行为或自然事实等因素结合才能引起危害结果的发生。

八、因果关系与刑事责任

研究和确定某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有无因果关系,对于解决这一行为人对于该危害结果应否负刑事责任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根据我国刑法的罪责自负原则,如果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那么其当然不对该结果负刑事责任。当然,这并不是说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行为人就须对此负刑事责任。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是主客观诸要件的统一,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刑法上的因果关系是为了解决已经发生的危害行为是由谁的行为造成这一问题,因此只是确立了行为人对特定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并不等于解决了其刑事责任问题。要使行为人对危害结果负刑事责任,还必须具备主观上的故意或过失。否则,即使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仍不能构成犯罪和使其负刑事责任。

⑸ 简述一下刑法上因果关系的认定

因果关系决定刑事责任的有无。因为犯罪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如果一个行为成立犯罪就必然在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那么,如果在行为和危害结果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时候,这个行为就不成立犯罪。

可见,因果关系是确定刑事责任的前提。例如,关于轰动一时、热议至今的“许霆案”,案件主人公许霆如果构成犯罪,那么,许霆的取款行为与银行的财产损失必需存在因果关系。

而在许霆的取款行为和银行财产损失之间有一个介入情况,就是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那么,这三者之间如果成立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必需具备一种可传递的因果关系,但是我们发现,许霆的取款行为既不是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的充分条件,也不是自动取款机发生故障的必要条件,更不是充分必要条件,所以,许霆的取款行为与银行的财产损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因此,许霆的取款行为不构成犯罪。

因果关系还决定刑事责任的范围。在犯罪行为事实清楚的情况下,犯罪人对那些危害结果承担刑事责任是刑法上因果关系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时需要明确是物理运动中的因果关系还是社会运动中的因果关系。而犯罪是一种社会运动的形式,如果将其降格为物理运动,那么,就会出现难以理解和解释的状况,所以笔者主张因果关系是社会运动中的因果关系。

据此,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范围也就是因犯罪行为引起的危害结果范围。换言之,因果关系对于确定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范围具有重要作用。从原因的角度划分,危害结果的范围可划分为作为造成的危害结果和不作为造成的危害结果;以危害结果的表现形态为标准,危害结果的范围可以划分为物质性的危害结果和精神性的危害结果。

(5)刑法中的条件关系扩展阅读

由于纯粹自然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不能说明不作为犯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所以笔者主张刑法上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行为是包括主客观两方面的社会行为,而不是剥离了行为主观方面的客观的身体动作。

只有这样理解刑法上因果关系中的原因行为,对于不作为才能够说明其与损害事实的因果关系。而且,只有全面考虑行为的主客观两个方面,才能准确认定行为的性质。例如,2003年8月7日凌晨,4名男子在北京香山附近盗窃了47斤科研用葡萄。它们是北京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葡萄研究园投资40万元、历经10年培育研制的科研新品种。案发后,市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对被偷的葡萄进行估价,被偷葡萄的直接经济损失为11220元。

这里的“过失”盗窃行为就是一个主客观相统一的行为,它是果树研究所损失的原因行为;也是该案盗窃罪不能成立的理由,因为盗窃罪是故意犯罪,过失盗窃不成立犯罪。

热点内容
人民法院的作用 发布:2024-12-26 10:00:28 浏览:674
婚姻法共同债务 发布:2024-12-26 09:53:17 浏览:419
灌木火灾法律责任 发布:2024-12-26 09:49:21 浏览:419
自考国际经济法概论大纲 发布:2024-12-26 09:48:19 浏览:650
中牟法律援助 发布:2024-12-26 09:38:32 浏览:583
个人原因属于劳动法那条 发布:2024-12-26 09:35:08 浏览:489
五五普法常用法律知识学习读本 发布:2024-12-26 09:35:03 浏览:2
牡丹江律师事务所电话 发布:2024-12-26 09:29:22 浏览:330
市法律援助中心处长个人事迹 发布:2024-12-26 09:23:19 浏览:457
江苏工伤赔偿条例 发布:2024-12-26 07:59:56 浏览: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