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司民刑商 » 我国刑法310

我国刑法310

发布时间: 2024-09-04 23:02:22

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0条规定

如果事前都知抄道是犯罪而且给犯袭罪人提供隐藏处的在法律上则以共同犯罪论处。
如果事前不知道时候犯罪人说明来意而让你提供隐藏住所的,或帮助其逃逸、做假证包庇的都以包 庇罪论处,当中要分情节定刑期。严重者将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我感觉凡是知道案件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这条法律规定是正确的。因为国家是站在一个大局的意识上看的,国家是为了整个社会秩序而定的。所以我支持。

⑵ 盗窃事前通谋,事后销赃在刑法哪里

刑法第310条第2款规定:犯窝藏、包庇罪,事前通谋的,以共犯论处,但刑法第312条的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却没有类似规定。

“两高”1992年12月《关于办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规定与盗窃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事前窝藏、代为销售、购买的,以盗窃共犯论处,而“两高”在1998年3月17日颁发的新解释中却没有类似规定。由此,有人认为“与盗窃犯罪分子事前通谋,事前窝藏、代为销售、购买的,以盗窃共犯论处”的精神已不再适用。

笔者认为这是不正确的。理由有二:一是1998年5月“两高”和公安部、工商局联合签发的《关于依法查处盗窃、抢劫机动车案件的规定》规定窝赃、销赃人与盗窃、抢劫机动车辆的犯罪分子通谋的,分别以盗窃、抢劫罪共犯论处。可见事前通谋以共犯论处的精神还是适用的。那么同时盗窃犯罪与赃物犯罪(即为窝藏、转移、收购、销售赃物罪),没有理由说在其他种类的赃物犯罪方面,该标准就不再适用。二是事前通谋表示有共同犯罪故意,事后又实施了赃物犯罪行为表明两者有共同犯罪行为,完全符合共同犯罪特征,根据共同犯罪理论,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即使法律和司法解释没有对机动车辆以外的赃物犯罪作出明确规定,我们也可以用共同犯罪理论得出与盗窃犯事前通谋,事后实施销赃犯罪行为的,以盗窃共犯论处的原理,是普遍适用的结论。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第三百一十二条【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⑶ 中国对窝藏、包庇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中国对窝藏、包庇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按照《刑法》310条的规定判处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或者是管制,当然窝藏犯人的情节比较严重的情况之下,按照三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

一、中国对窝藏、包庇罪既遂的判刑标准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10条规定: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犯前款罪,事前有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该条规定的罪名是窝藏罪、包庇罪。

二、窝藏、包庇罪的构成特征是什么?

1、犯罪客体

本罪的客体是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刑事追诉和刑事执行的正常活动。

2、犯罪客观方面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

3、犯罪主体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任何年满16周岁并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但犯罪人本人不能构成本罪的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

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关于“情节严重”如何认定,法律、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尚未作出相应的规定,实践中各地认识不一,造成量刑的偏差。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把握:

1、从窝藏、包庇的对象看,符合下列四种对象条件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⑴犯罪分子罪行严重,可能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⑵犯罪分子正在被通缉的;⑶犯罪分子正在被公安机关追捕,情况紧急的;⑷犯罪分子是脱逃犯、越狱犯的。需要注意,对行为人“明知”的范围应限定为“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予以窝藏、包庇,不需要明知犯罪分子属于上述四类对象。

2、从窝藏、包庇的行为看,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认定为“情节严重”:⑴行为足以帮助犯罪分子逃避正在进行的追捕的;⑵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不断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⑶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次以上或窝藏、包庇犯罪分子三人以上的。

3、从妨害司法的后果看,符合下述三种情形之一的,应认定为“情节严重”:⑴因窝藏、包庇行为造成犯罪分子长期不能归案的;⑵帮助犯罪分子逃往境外的;⑶因窝藏、包庇行为至犯罪分子未能及时归案,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

在当代的社会,窝藏包庇罪是属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犯罪行为,因为它已经严重的影响到刑事执行活动的正常进行,所以必须要对于这种违法犯罪的行为进行定罪量刑,也就是按照《刑法》当中的规定确定。

热点内容
推动全社会自觉尊法护法学法 发布:2024-12-23 15:00:14 浏览:943
有关道德的名言名句 发布:2024-12-23 14:57:37 浏览:867
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记忆方法 发布:2024-12-23 14:51:02 浏览:697
香港大学mcl法律硕士 发布:2024-12-23 14:13:35 浏览:190
司法考试需要准备多长时间 发布:2024-12-23 14:05:39 浏览:791
离职押工资符合劳动法吗 发布:2024-12-23 13:42:30 浏览:842
博弈论对法学 发布:2024-12-23 13:19:50 浏览:933
简说民法典 发布:2024-12-23 13:10:02 浏览:29
劳动法员工请假的时间规定 发布:2024-12-23 12:59:56 浏览:87
试商法试题 发布:2024-12-23 12:46:26 浏览: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