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双多数决
Ⅰ 民法典聚焦|新规破解表决难,公共维修资金不再“沉睡”
对于公共维修资金使用,民法典降低了通过这一事项的表决要求,只要“双过半数”业主同意,就可以启动公共维修资金。业内称,此举有利于让公共维修资金不再“沉睡”。
近年来,关于小区业主权益的纠纷屡屡发生,主要为业主委员会选举难、公共维修资金启动难等,这些现实问题一直备受各界期待和关注。
5月28日下午3时许,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民法典,在现行物权法规定的基础上,适当降低了业主共同决定事项的表决要求,并且新增了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特别程序使用维修资金的规定。
业内人士表示,民法典进一步明确了法律程序,降低了相关门槛,有利于提高公共维修资金利用率,更及时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
表决难、耗时长,旧规程序备受争议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区已经出现老化,一些小区的基础设施开始出现问题,诸如墙皮开始脱落、电梯老化等,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但是,这些问题往往涉及小区业主的整体利益,通常需要相关业主的表决后方可启用公共维修资金进行解决。而在具体实践中,在有限的时间内,业主们往往难以达成一致。
2005年,方女士购买了东城区某楼盘。2018年,该小区外立面墙砖开始出现脱落,部分业主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请求尽快修复,消除安全隐患。
“正在申请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同时,因担心重新贴墙砖,以后还会面临脱落的问题,所以考虑换成涂料。”2018年11月,该小区物业工作人员称,主管部门要求物业征求业主的意见,需60%以上的业主同意,才能执行,物业已经征求了约100户业主的意见,其中已有90%的人同意换成涂料。小区有1200户业主,按60%这个标准,至少还要征求五六百户的意见,对于事情的进展,他们也很无奈。
时至今日,方女士等多位业主告诉新京报记者,墙皮依旧时不时脱落,由于业主们未达成统一意见,外墙面一直没有进行修复。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此前的物权法规定,公共维修资金的使用分为一般情况和紧急情况两种。一般情况下,由相关业主、业主大会或物业公司等作为主体提出使用建议,业主大会或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讨论通过;如果出现应急情况的,则不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通过,由物业公司提出申请,业委会审核同意后,报住建局或房管局备案办理。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及小区业主均表示,符合上述规定的紧急情况通常极少出现,按上述程序,很多小区维修问题不仅难解决,而且耗时很长;现实中,公共维修资金利用率很低。
新规降低使用门槛,“双过半数”业主同意即可
针对近年来群众普遍反映业主大会成立难、公共维修资金使用难等问题,5月28日下午表决通过的民法典,在现行物权法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
对于公共维修资金使用,民法典进一步完善了决策程序,降低通过这一事项的表决要求,将原草案第七十三条规定的“应当经参与表决专有部分面积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且参与表决人数四分之三以上的业主同意”修改为“双过半数”,比此前物权法规定的“三分之二”比例也有明显下降。
此外,民法典还增加了一条规定,“紧急情况下需要维修建筑物及其附属设施的,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可以依法申请使用维修资金。”
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定, 这笔维修资金属于业主共有,经业主共同决定,可以用于电梯、屋顶、外墙、无障碍设施等共有部分的维修、更新和改造;维修资金的筹集、使用情况也应当公布。
“如果超过半数的业主同意即可使用,的确降低了公共维修资金的使用门槛,同时又能避免被滥用。”北京法学会不动产法研究会理事王玉臣律师向记者介绍,“现实生活中,按照物权法的要求取得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操作起来确实比较麻烦。我代理过很多案件,诸如,作为公共部位的楼顶漏水了,直接受害者是居住在顶层的业主,对下面楼层的住户影响不大,楼下住户多数持‘事不关已’的态度,不愿意拿钱去做这些事。”
针对上述民法典内容,新京报记者还采访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立法专家委员会立法专家杨立新,他不仅是民法总则制定时的参与人,也是制定民法各单行法、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的主要参与人。
杨立新表示,“由于过去启动门槛太高,导致很多公共维修资金放在原处而毫无用处。程序问题只是一方面,群众生活得更好更安全才是最主要的,所有紧急情况下,都可以采取特殊程序启用相关款项,民法典上述规定有利于提高公共维修资金的利用率。”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利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前的规定要求较高,实践中易造成业主开会难、议事难、表决难等问题,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民法典将这一事项的表决要求降至面积和人数的“半数”,有利于让公共维修资金不再“沉睡”。
居民委员会将协助小区成立自治性组织
除了公共维修资金的问题外,业主委员会选举难,也是此前很多小区亟待解决的难题。
“十多年了,我们小区的业委会就一直未能成立,总是会被一些人找出‘问题’。”北京某小区业主告诉记者,“不仅程序难达到完美,而且耗时长,最后好不容易成立了,还得经历好几审诉讼程序,我们太难了!”
对此,民法典出台了“新办法”,今后居民委员会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杨立新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居民委员会是群众自治性组织,具有特别法人资格,上接政府下靠居民。民法典增加了居民委员会在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中的职能,有利于业主保护自己的权利。
“在基层实践中,没有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业主就像一盘散沙。聘请物业服务公司、处理和居民委员会的关系以及保护业主的权益,都很难展开。”据媒体报道,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殷一璀在分组审议草案时呼吁,除了加强政府指导,还应给设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提供更多法律支撑。
对于上述即将施行的新规,北京一物业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样进一步明确法律程序,降低了相关门槛,不仅降低了地方政府的工作难度,物业公司开展工作也变得更加顺畅,最重要的是能更及时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从而能有效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Ⅱ 物权法解释:共有物处分或者重大修缮
物权法解释:第九十七条【共有物处分或者重大修缮】
第九十七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
【解释】本条是关于共有物处分或者重大修缮的规定。
我国物权法第九十六条区分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对共有物的处分或者重大修缮问题做出了不同的规定。
(一)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
我国物权法在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问题上兼顾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实行“多数决”原则。即: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即可处分共有物。传统民法从公平原则出发,规定只有在全体按份共有人同意的前提下,才能对共有物进行处分。例如德国民法典第七百四十七条第二款规定:“整个共有物仅得由全体共有人共同处分。”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八百二十条第二款规定:“共有物之处分、变更及设定负担,应得共有人全体之同意。”在我国物权法起草过程中,经过对此问题深人细致地研究,认为传统民法的规定存在一定弊端,并不能适应新时代对物尽其用的要求。全体同意原则不仅使按份共有人间易滋生矛盾,丧失合作信心,也阻碍物之及时有效的利用。在当今社会,机会稍纵即逝,很多情况下,等到每个共有人都首肯,机会早已丧失,使物不能尽其用。因此,我国物权法在对按份共有的共有物处分问题上采用“多数决”的原则。但如果按份共有人约定对共有物的处分应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同意,则应当依照约定行事。
为了提高共有物的使用效率,按份共有人可以转让其在共有物上的财产份额,当然可以用自己在共有物上的份额设定负担。例如甲乙丙兄弟三人各出资30万元购置一套房屋。甲乙二人因生意缺钱,可以以二人在该房屋上的份额向银行质押并获得贷款60万元。如果甲乙二人到期不能归还银行借款,丙对甲乙二人在该房屋上的份额有优先购买权,丙可以向甲乙二人各支付30万元,甲乙二人在向银行还贷的同时,也消灭了与丙的按份共有关系。
(二)对按份共有物的重大修缮
按份共有人对共有物的重大修缮,在我国台湾地区被称为对共有物的改良。对共有物的重大修缮或称改良行为,是在不改变共有物性质的前提下,提高共有物的效用或者增加共有物的价值。例如甲乙丙兄弟三人决定将共有的房屋重建。由于对共有物的重大修缮较对共有物的保存而言需费较大,需要各共有人按照自己所占共有物份额的比例支付重大修缮费用,因此为维护多数共有人的利益,我国物权法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的行为规定实行“绝对多数决”的原则,即占共有物三分之二以上份额的共有人同意,才能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
经查大陆法系有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对共有物的改良实行“相对多数决”原则。例如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八百二十条第三款规定:“共有物之改良,非经共有人过半数,并其应有部分合计已过半数者之同意不得为之。”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台湾地区立法对共有物的改良实行“相对多数决”原则,但是其强调不但份额过半数,共有人的人数也要过半数的前提下,才能对共有物进行改良。我国物权法第九十六条只是规定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共有人同意,即可对共有物进行重大修缮。应当说这样规定是有其合理性的。因为既能体现物尽其用的原则,又能兼顾多数共有人的利益,可以说是兼顾了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
(三)对共同共有物的处分
共同共有根据共同关系而产生,以共同关系的存在为前提。共同共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各共有人平等地对共有物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因此,处分共有物必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例如,甲乙二人为夫妻关系,甲乙二人共同共有一辆汽车。在对这辆汽车的转让问题上,必须在甲乙二人一致同意转让的前提下,才能将该车转让。
对共同共有物的处分须经全体共有人“一致决”的原则是传统民法的通例,例如瑞士民法典第六百五十三条第二款规定:“行使所有权,特别是对物的处分,除有特别约定外,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一致同意。”我国台湾地区“民法”第八百二十八条规定:“公同共有人之权利义务,依其公同关系所由规定之法律或契约另有规定外,公同共有物之处分及其他之权利行使,应得公同共有人全体之同意。”
我国在司法实践中也坚持对共有物的处分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一致决的原则。《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其他共有人明知而未提出异议的,可以认定有效。
法律规定对共有物的处分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甲乙二人为夫妻关系,甲乙二人可以对共有财产约定一个各自可以处分的财产范围,如对价值100元以下的共有财产的处分,可以不经过另一共有人的同意。如果双方有此约定,则依约定行事。
(四)对共同共有物的重大修缮
无论是夫妻共有财产,还是家庭共有财产,对共有财产作重大修缮,特别是对价值较大的共有财产作重大修缮,往往事关各共有人的利益,一般需要从共有财产中支付费用,还可能基于修缮而使共有人在一段时间内不能使用,或者影响共有物所创造的价值。所以本条规定,在对共有物作重大修缮的,须经全体共同共有人一致同意,但共有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五)关于对共同共有物规定“一致决”的理论基础
共同共有以法律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共同关系为前提,而这种共有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在多数情况下具有一定的人身关系,如婚姻关系或者亲属关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之间除具有人身关系之外,还具有一定的财产关系,而共同共有则属于家庭财产的一个常态。法律为了维护家庭关系的稳定,有必要对夫妻共有、家庭共有等共有形式的共有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做出明确规定,在保护各共有人利益的同时,同时也维护共有人之间的和睦。
共同共有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各共有人平等地对共有物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我国婚姻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平等地对共有物行使所有权是共同共有的本质特征。我国是一个具有二千多年封建历史的国家,封建的父权主义、夫权主义在一些家庭中还有所表现。在对共同共有物的处分及行使其他权利的问题上,侵害妇女或其他共有人利益的情况仍然很多。男女平等是我国婚姻法的基本原则,在对夫妻共同财产或者家庭共同财产的处分等权利方面,也必须贯彻平等的原则。
Ⅲ 按份共有人对如何对共有物进行处分
1、按份共有人处分共有物,共有人之间有约定的从约定。
2、没有约定的情形下,我国民法典对按份共有物的处分问题上兼顾效益原则和公平原则,在对共有物的处分问题上,实行“绝对多数决”原则。即: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即可处分共有物。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三百零一条,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变更性质或者用途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体共同共有人同意,但是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