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厚刑法总论
Ⅰ 付立庆的科研成果
1.《法治的脸谱》,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2.《法治的声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主观违法要素理论——以目的犯为中心的展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构成理论:比较研究与路径选择》, 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1.《刑法总论》,【日】山口厚著,(独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从新判例看刑法》【日】山口厚著,(与刘隽合译,第一译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版。 1.无情的法律与理性的诠释——许霆案的深层解读(第二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和谐社会语境下刑法机制的协调(副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版。
3.金融犯罪的全球考察(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犯罪与行政违法行为的界限及惩罚机制的协调(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刑法分论》(谢望原、赫兴旺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2.《刑法总论精释》(陈兴良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10年第1版,2011年第2版。
(一)犯罪论体系序列
1. 犯罪概念的分层含义与阶层犯罪论体系的再宣扬——以“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规范理解为切入, 《法学评论》2015年第2期;
2.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宣言与自省,《中外法学》2010年第1期;
3. 犯罪构成理论体系改造研究的现场叙事——兼对一种改良论主张的若干评论,
《法律科学》2009年第2期(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4期);
4. 重构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基本依托和意义所在,《法学评论》2008年第6期;
5. 期待可能性的体系地位,《金陵法律评论》2008年春季号;
6. 违法性理论的应然位置,《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转载于《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1期);
7. 关于德日犯罪论体系的若干辩驳,《云南法学》2008年第3期;
(收入于改之、周长军教授主编:《刑法与道德的视界交融——西原春夫刑法理论研讨》,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8.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体系的目标定位——二阶层、三阶层还是四阶层?
载冯军主编:《比较刑法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9. 重构我国犯罪构成理论所面临的基本课题,
载梁根林主编:《犯罪论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5月版。
10. 刑事领域的违法性冲突及其救济——以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与梁根林教授合著,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0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二)刑法基础理论序列
11. 刑法规范的供给不足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年第2期;
12. 刑罚积极主义立场下的刑法适用解释,《中国法学》2013年第4期;
13. 论刑法用语德明确性与概括性,《法律科学》2013年第2期;
14. 行为犯概念否定论,《政法论坛》2013年第6期;
15. 应否允许抽象危险犯反证问题研究,《法商研究》2013年第6期;
16. 善待罪刑法定——以我国刑法第3条的检讨和反思切入,
《法学评论》,2005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5年第8期转载);
17. 论刑法适用中的隐性不平等——以刘海洋事件为视角的考察,
《法律科学》,2004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4年第5期转载);
18. 刑事一体化:梳理、评价与展望——一种学术史意义上的现场叙事,
载陈兴良主编:《刑事法评论》,第14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三)主观违法要素与目的犯研究序列
19. 非法定目的犯的甄别与定位——以伪造货币罪为中心,
《法学评论》2007年第1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4期转载)
20. 论金融诈骗罪的非法占有目的,《法学杂志》,2008年第4期;21. 论中国刑法中的典型的法定目的犯,《法学杂志》,2006年第1期;
22. 论目的确定的推定化,《当代法学》,2008年第2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6期转载)
23. 论主观违法要素的地位与范围,《刑事法评论》第17卷,2006年3月版;
24. 论主观违法要素理论的诞生与发展,《刑事法探究》第一卷,2007年5月版。
(四)财产犯一般理论序列
25. 论刑法介入财产权保护时的考量要点,《中国法学》2011年第6期;
26. 论刑法对财产权保护中的均衡性原则,《法学》2011年第5期;
(五)刑法适用具体问题研究序列
27. 论抢劫罪与强拿硬要型寻衅滋事罪之间的关系——以孙某寻衅滋事案为切入点,
《法学》2015年第2期;
28. “情节较轻”的认定应不考虑法定从宽情节——以防卫过当故意杀人行为的量刑为切入,
《法学杂志》2014年第10期;
29. 累犯情节前置论,《法学》2014年第7期;
30. 死刑案件裁量过程中的司法软骨病及其祛除,《法学》2013年第10期;
31. 恶意散布他人捏造事实行为之法律定性,
《法学》2013年第6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2年第11期转载);
32. 绑架罪既遂标准的重新论证,《法学评论》2012年第1期;
33. 论绑架罪的修正构成的理解与适用——兼评修正案对绑架罪的修改,
《法学家》2009年第3期(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9年第11期转载);
34. “躲猫猫事件”发生的根源在于制度性缺陷,《法学》2009年第4期;
35. 利用ATM故障恶意取款案法律性质辨析,《法学》2008年第2期;36. 许霆案背后的几点反思,《法制日报》理论版,2008年1月20日。
37. 拐卖幼女并奸淫行为之定罪量刑,《法学》2007年第10期;
38. “奸淫被拐卖的妇女”应如何理解,《法制日报》理论版,2007年9月9日。
39. 论军警人员抢劫行为之法定刑适用,《法学杂志》,2007年第4期
(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7年第10期转载)
40. 持假枪抢劫该如何定性,《法制日报》理论版,2009年4月8日。
41.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绑架致使被绑架人死亡之法律适用,,《人民检察》,2007年第9期;
42. 典型案例的标本价值,《人民检察》,2008年第7期;
43. 求仁而得仁,何怨?《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
44. 婚内强奸犯罪化应该缓行,《刑事法判解》第4卷,2001年版;
45. 死刑犯的生育权,《刑事法判解》第5卷,2002年版。
47. 超越与缺憾——苏力“一个不公正的司法解释总置评”,《刑事法评论》,第13卷,2003年版。
(六)其他
在《南方周末》、《法制日报》、《检察日报》、《时代潮》等报纸、杂志上发表法学随笔20余篇;在《北京商学院学报》、《现代财经》、《财会月刊》等杂志上发表经济类论文5篇(2000年以前) 。
Ⅱ 刑法学和刑法典应该买哪个书
买刑法学书籍。有下列推荐:
陈兴良:《教义刑猛敬法学》
张明楷:《刑法学》,第4版和第5版
付立庆:《刑法总论》
山口厚:《刑法总论》,第3版
高桥则夫:燃氏《刑法总论》
金德霍伊泽尔:《刑法总论教科书》,第11版
林钰雄:枝段慎《新刑法总则》,第8版
黄荣坚:《基础刑法学》,第4版
许泽天:《刑法总则》,初版;《刑法分则》,上下册,第3版
Ⅲ 请介绍几篇有关刑法的外文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
[2]〔美〕迈克尔·D·贝勒斯.法律的原则——一个规范的分析[M].张文显等译.北京:中国大网络全书出版社,1996.
[3]〔日〕泷川幸辰.犯罪论序说[A].王泰译.高铭暄,赵秉志.刑法论丛:第3卷[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4]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日〕长冈龙一.刑法の解释と罪刑法定主义の原则(一)[J].东北学院大学论集·法律学第10号.
[6]〔日〕川端博,山中敬一,日高义博.鼎谈?罪刑法定主义の问题状况[A].现代刑事法[M].2001,(11).
[7]〔日〕平野龙一.刑法总论Ⅰ[M].有斐阁,1972.
[8]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9]〔日〕内藤谦.刑法讲义总论(上)[M].有斐阁,1983.
[10]陈忠林.从外在形式到内在价值的追求——罪刑法定原则蕴含的价值冲突与我国应有的立法选择[J].现代法学,1997,(1).
[11]〔日〕牧野英一.日本刑法(第64版)[M].有斐阁,1939.
[12]赵秉志,吴振兴.刑法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13]〔日〕曾根威严.刑法总论(第3版)[M].弘文堂,2000.
[14]〔日〕ホセョンパルト.罪刑法定主义——法哲学と实定法学の课题として[A].法哲学年报(法哲学と实定法学)[C].有斐阁,1976.
[15]〔日〕山口厚.刑法总论[M].有斐阁,2001.
[16]储槐植.美国刑法(第2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17]〔日〕泷川春雄.自由主义刑法の山脉と世界观[A].平场安治.泷川先生还历纪念(现代刑法学の课题)(上)[C].有斐阁,1955.
Ⅳ 刑法中的“非难”“非难可能性”是什么意思
非难可能性是说非难的一种标准,意识是该行为是不是应该非难。近代刑法,为防止司法的恣意,切实地保障人权,提出了责任主义的原则,即“无责任无刑罚”。
责任主义下的责任,指的是主观责任与个人责任。主观责任是指仅在行为人具有责任能力与故意、过失时才能予以非难;个人责任,则是指只有对于行为人的个人行为才能予以非难。
(4)山口厚刑法总论扩展阅读:
非难可能性有两个基本条件:
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可能性与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可能性。
其一,行为人有可能作出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却没有作出这种决定。至于行为人有无可能作出这种意思决定,则取决于行为人是否达到责任年龄,是否具有责任能力,以及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达到责任年龄、没有责任能力,就不可能知道行为合法与否,因而不能作出正确决定;即使达到了责任年龄、具有责任能力,但如果不可避免地误以为自己的行为合法时,也不能要求行为人作出符合刑法规范的意思决定。
其二,在行为当时的具体情形下,能够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但行为人却没有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至于能否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则取决于行为人有无故意、过失以及是否具有期待可能性。
这是因为,如果行为人没有故意与过失,不可能预见到行为的不法后果,或者合理地以为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合法结果,就不可能期待行为人放弃这种行为。另一方面,即使行为人预见到或者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产生不法后果,但如果在行为的当时,行为人别无选择,只能实施这种不法行为,法律也不能期待行为人实施符合刑法规范的行为。所以,责任要素除了包括责任年龄、责任能力以及故意、过失以外,还包括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与期待可能性。
Ⅳ 刑法学中“非难可能性”什么意思
非难可能性,是德日刑法犯罪构成理论中的概念。有责性,即非难可能性,即能够就符合构成要件的违法行为对行为人进行非难,谴责。
非难可能性即有责性,只有当行为人对所实施的客观违法行为具备有责性,应当受到谴责时,这种行为才是犯罪,或者说,只有当能够将客观违法行为及其结果归责于行为人时,才能认定该行为成立犯罪。刑法理论常常将具有非难可能性表述为“行为人具有责任”。
作为研究刑法的科学,是随着刑法的产生而出现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对犯罪和刑罚的认识不断深入,积累了大量的刑法文化遗产,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刑律十分发达,当时律学主体部分就是研究刑律的学问,也就是现在的刑法学。例如,中国春秋时期就有所谓“刑名之学”。
但是,刑法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却是近代才出现的。一般认为,1764年意大利著名刑法学家贝卡里亚《论犯罪和刑罚》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刑法学的正式诞生。
此后,经费尔巴哈、龙勃罗梭、菲利、李斯特等人的不断努力,先后出现了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包括刑事人类学派和刑事社会学派),创立和发展了刑法理论体系。
(5)山口厚刑法总论扩展阅读
“非难”与“非难可能性”这一组术语是日本学者对德文词vorwerfen以及Vorwerfbarkeit的翻译,我国学者在翻译日文文献是照搬了相应的日文汉字词。德文原词的意思是“谴责”与“可谴责性”。
非难是指对某人的行为的一种评价,是从违法责任区分角度进行的判断,你可以理解为判断这个人是否应当对他所实施违法行为负责任,非难可能性是说非难判断的标准,这个人的这个行为值不值得非难。
刑法学以世界各国刑法为研究对象,是研究犯罪和刑罚、刑事责任及其罪刑关系的科学。它属于部门法学的范畴,是部门法学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
刑法领域很多概念,原理都是贯穿始终的,需要前后对照理解,另外这个概念也是与三阶层密不可分的概念,需要结合那三次判断来理解。
刑法中的责任对于犯罪成立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有责性阶层的核心内容。责任的本质特征是非难可能性,只有在具有非难可能性的情况下,行为人才能对不法行为承担责任。
对于非难可能性,需要从实质上进行理解,尤其是需要从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这两个维度为非难可能性提供根据。其中,违法性认识是非难可能性的智识性要素,而期待可能性是非难可能性的意愿性要素。在我国刑法中,非难可能性的要素没有法律明文规定,而是一个理论问题。
因此,在司法实践中运用违法性认识和期待可能性的法理而出罪的案例还是较为罕见的。随着刑事法治的加强,责任主义的思想观念必将逐渐获得认同。因此,以非难可能性为中心的责任概念应当进一步推行。
参考资料网络-刑法学
Ⅵ 实行行为的规范解构
行为规范的探索:危险性、责任与法域实践
在刑法的核心议题中,行为的概念犹如一座桥梁,连接着犯罪行为的实质与形式。它不仅是犯罪举止的体现,更深入影响着法益侵害的判断与犯罪构成。在刑法总论的变迁中,我国法律逐渐从重视危害行为转向关注实行行为,这一转变标志着对行为危险性的更精细考量。
危险与实行:法益侵害的动态评估
实行行为不再局限于可能的实施途径,而是涵盖了犯罪行为的不同阶段,强调了法益侵害的紧迫性与现实危险。现代刑法理论如因果关系论,强调从危险到侵害的动态过程,客观归责和新相当因果理论的兴起,使得评估行为危险性更为精准。即使是非典型行为,也纳入因果判断的考量范围,反映出刑法对行为实质的深入剖析。
主犯与共犯:行为贡献与责任划分
主犯与实行行为的区分在于行为对结果的贡献程度。非亲手犯同样能构成犯罪,只需其行为导致他人法益处于实际危险之中。未遂犯的处罚则基于实质危险,着手与实行的界限变得微妙,这在定式犯罪与非定式犯罪(如间接正犯)中各有其特定规则。
案例与国际视野:刑法实践的多样性
国际刑法中的实行行为概念,各国理解各异。例如,罗克辛和熊选国的著作揭示了德国与中国的刑法理论差异,林钰雄的《新刑法总则》则探讨了客观不法构成要件的新维度。法国的Code des délits et des peines和德国的Code pénal为我们展示了不同国家在法律条文中的实践,而西原春夫和吕翰岳的研究则提供了理论历史的深度剖析。
实践中,如协助犯罪者,即使犯罪未果,根据刑法规定,仍需承担相应责任,如Code pénal Article 121-4的规定,这揭示了实行行为在责任认定中的核心地位。
最后,山口厚、井田良、佐伯仁志等学者的著作,以及浅田和茂的《刑法総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丰富资源,共同构建了行为规范的多元解读框架。
通过以上分析,行为规范的解构揭示了法律对行为危险性、责任归属以及跨国实践的深入理解,为刑法理论的探讨与实际应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