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中二阶层
发布时间: 2025-01-07 21:17:16
A. 二阶层犯罪构成
法律分析:我国刑法理论体系中两阶层的犯罪构成体系包含以下内容:客观违法,主观有责。 客观违法要件:行为主体、危害行为、行为对象、危害结果、因果关系。 客观阻却事由: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被害人承诺。
法律依据:《刑法》第三条
【罪刑法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B. 刑法学里二阶层和三阶层有什么区别
犯罪构成是刑法的基本要素,是判断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依据。刑法学中探讨了三阶层和二阶层两种犯罪构成理论。
在三阶层犯罪构成体系中,犯罪成立需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构成要件符合性,即确认行为是否符合刑法分则中某一犯罪的构成要件,如果符合,则初步判断行为具有违法性。
构成要件符合性包括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和主观构成要件要素。客观构成要件要素包括主体、行为、对象、结果、因果关系等;主观构成要件要素涉及行为故意、过失、目的和动机,这些主观因素仅决定罪名,但不影响刑事责任。
第二阶段为违法性判断,通过考量是否存在违法阻却事由,否定构成要件符合性推定的违法性。违法阻却事由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
第三阶段为有责性判断,分为主观责任的两个方面:行为人是否具有主观罪过,以及是否有责任阻却事由,如刑事责任能力、年龄、期待可能性和违法性认识错误等。
二阶层理论将三阶层中的违法性与构成要件符合性合并论述,简化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违法构成要件,包括构成要件符合性和违法阻却事由。
第二阶段为责任要件,包括责任要件符合性和责任阻却事由。
二阶层理论将犯罪构成体系简化为违法性与责任性的两个阶段,相较于三阶层理论更为精简。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