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新关
『壹』 2023年《民法典》做出了哪些新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2023年进行了最新修订,其中包含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规定,以下为部分亮点:
一、见义勇为者法律责任的免除
新修订的民法典明确了见义勇为者在救助他人时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一规定旨在鼓励人们在不违反法律的前提下,勇敢实施救助行为,不必担心事后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二、小区共有部分收益归属业主
《民法典》规定,小区内如电梯、外墙等共有部分的广告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后,应归业主所有。这一条款保障了业主对共有部分收益的合法权益。
三、对高利贷的禁止
新法典禁止高利放贷,并对借款利率设定了上限,以保护借款人的合法权益,避免高利贷引发的社会问题,同时鼓励资金投向实体经济。
四、加强个人信息保护
《民法典》对个人信息的处理提出了严格要求,要求个人信息的处理必须合法、正当、必要,并得到信息主体的明确同意,这一规定有助于遏制滥用个人信息的现象。
五、夫妻共同债务的界定
明确了夫妻共同债务的范围,只有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一方事后追认的债务,以及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才被视为夫妻共同债务。
六、增加遗嘱形式
《民法典》承认了打印和录像遗嘱的有效性,规定了相应的见证要求,使遗嘱的订立更加灵活和便捷。
七、高空坠物责任规定
新法典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责任。如果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需给予补偿,并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这些新规定旨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贰』 2021年1月1日起实施的民法典新规定
法律分析:民法典规定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等多项重要制度,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其颁布实施将进一步发挥民事法律制度的引领、规范、保障等功能,有力夯实全面依法治国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四条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叁』 民法典最新规定
《民法典》新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现实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发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扰公众。民法典草案明确了侵权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责任,同时也明确了见义勇为者依法不承担民事责任,有助于杜绝“英雄流血又流泪”的现象。《民法典》新规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业主的共有部分产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后,属于业主共有。目前,小区电梯广告、外墙广告收入归谁?这些内容物权法的规定并不明确,引发了一些矛盾纠纷。民法典草案明确,利用小区业主共有场所产生的收入属于业主共有。这将发挥定分止争的作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民法典》新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的,视为没有利息。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约定不明确,当事人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当地或者当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市场利率等因素确定利息;自然人之间借款的,视为没有利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对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等作出明确详实的规定,并规定侵权责任,明确权利受到削弱、减损、侵害时的请求权和救济权等,体现了对人民权利的充分保障,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
法律依据:《民法典》新规定: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
『肆』 2024年民法典新规定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有关遗产继承的最新法规及规范包括:
首先,依据《民法典》第1133条之规定,各民事主体均有权通过订立遗嘱的方式,将其个人合法财产惠赠给国家、社会公众集合体或法定继承人之外的其他组织与个人。此条明确将“组织”纳入了遗嘱继承人的范畴之内;
其次,根据《民法典》第1128条所述,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若在被继承人之前离世,其在世时生养的子女可依法行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继承权进行代位继承。